(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及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考点(及配套练习)

凸透镜成像规律考点12,成像规律3,动态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和像距均变大,物距变大,像和像距均变小4,如何调节使像成在光屏中央(物体,凸透镜,光屏)5,带透镜的透镜(凸透镜会聚光,故像向透镜方向移动;凹透镜发散光,故像远离凸透镜)6,二次成像(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动,凸透镜位置变动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放大或缩小的2次像,2次的物距和像距互换)7,光屏上接收不到像的原因:①光屏中心,烛焰中心,透镜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以内③物体放在焦点上④物距太小导致像距太长而光具座长度不够8,凸透镜部分被遮挡光屏上呈完整的像(像变暗)9,凸透镜的凸起程度越大对光的会聚能力就越强,焦距就越小10.测焦距,平行光法,二倍焦距等大法11.倒立的像的理解:上下倒立,左右倒立12,用光具座可以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13,u+v>=4f同步练习题1.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图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某小组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①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②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根据此原理制成了。
此时小明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到B处,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如图甲,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_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答案)

1.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
生活中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凸透镜/凹透镜),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视/远视)的矫正相似。
【答案】10 同一高度照像机凹透镜近视【解析】(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处即为焦点的位置,由图甲可知,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同一高度。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此时的物距为40cm,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点之外,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像。
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像成在了光屏的前方,要使像仍成在光屏上,需要一个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凹透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因此这与近视眼的矫正相似。
故答案为:(1). 10 (2). 同一高度 (3). 照像机 (4). 凹透镜;近视。
2.(7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 5cm(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2)如图,光屏应在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则从侧面(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像,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凸透镜大小.【答案】(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③;放大;幻灯机;(3)右;(4)不能;相等.【解析】试题分析:(1)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由图知,凸透镜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30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50cm﹣30cm=20cm,即蜡烛在1倍和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2倍焦距之外,幻灯机(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由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会聚得要晚了,像距更大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当烛焰距凸透镜40cm时,物距大于2f,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平面镜所称成的像是虚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同,所以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蜡烛大小相等.考点:凸透镜成像、平面镜成像3.(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问题汇总

门德惠整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问题汇总
实验准备:
实验器材从左到右顺序依次是:蜡烛、凸透镜、光屏
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央问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A、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没在同一高度
B、把物体放在焦点上了
C、把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以内
D、物体接近与焦点放置时,物距很小,像距很大,超过了光具座
的长度
结论:
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物远像近像变小)
物距和像距在光具座上的关系
成虚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小、像变小
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一般情况下不研究成虚像时的像距)。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习题 (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今年的元月31日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观看到天文奇观“月全食”。
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照相机拍摄的月全食照片,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亮是光源B.若想拍摄到更大的月亮,应增大凸透镜的焦距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工作的D.月食主要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答案】B【解析】【详解】A. 月亮不属于光源,故A选项错误。
B. 若想拍摄更大的月亮,根据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应选焦距更长的镜头,增加像距,同时增大照相机暗箱的长度,故B选项正确。
C.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C选项错误。
D. 月食天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选项错误。
故选:B.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答案】D【解析】【详解】A.观察图片可知,当物距u=16cm时,像距v=16cm,这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上,即:2f=16cm,所以凸透镜焦距是8cm,故A错误;B.因为8cm<10cm<16cm,所以这时f<u<2f,这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当u=22cm时,u>2f,这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那么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是正确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移动过程中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及专题训练

U>2f
U=2f f<u<2f u=f u<f
f<v<2f
V=2f V>2f 无
倒立
倒立 倒立 无
缩小
等大 放大 无
实
实 实 无
照相机
投影仪
2f
F
2f
F
知道:人用眼睛观察物体时,总 以为光一直沿直线传播,习惯地 逆着射来的光线去确定物体所在 的位置
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U>2f
f<v<2f
倒立
缩小
实
2f
F
2f
F
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U>2f
f<v<2f
倒立
缩小
实
2f
F
2f
F 实例:照相机
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U>2f
U=2f
f<v<2f
蜡烛凸透镜35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36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像的大小像的虚实u2f37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像的大小像的虚实u2f38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像的大小像的虚实u2f39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像的大小像的虚实u2f40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像的大小像的虚实u2f41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像的大小像的虚实u2ffv2f42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像的大小像的虚实u2ffv2f倒立缩小43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像的大小像的虚实u2ffv2f倒立缩小44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像的大小像的虚实u2ffv2f倒立缩小u2f照相机45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像的大小像的虚实u2ffv2f倒立缩小u2f照相机46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像的大小像的虚实u2ffv2f倒立缩小u2fv2f倒立47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像的大小像的虚实u2ffv2f倒立缩小u2fv2f倒立fu2f照相机48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像的大小像的虚实u2ffv2f倒立缩小u2fv2f倒立fu2f照相机49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像的大小像的虚实u2ffv2f倒立缩小u2fv2f倒立fu2fv2f倒立放大50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2f2f像的大小像的虚实u2ffv2f倒立缩小u2fv2f倒立fu2fv2f倒立放大照相机实例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0<u<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正立、放大、虚像;②物像同侧;③像距>物距:v>u;④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焦点),像变大;(4)应用:放大镜2.当物体在焦距处时(u=f):不成像(折射光线平行);3.当物体在1~2倍焦距间时(f<u<2f):(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在2倍焦距之外)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小段距离,像移动一大段距离;(4)应用:投影仪4.当物体在2倍焦距处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等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也在2倍焦距处)5.当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f<v<2f;(像在1~2倍焦距间)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大段距离,像移动一小段距离;(4)应用:照相机。
【例题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答案】B【解析】解:A、当u=10cm时,u<f=1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当u=20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u=3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C错误;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一.成像规律二.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和像的移动方向一样)三.考点归纳: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太阳光或远距离的手电筒)垂直照射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用刻度尺测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
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实验器材的摆放顺序:先将凸透镜、蜡烛、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3.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4.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1)烛焰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2)烛焰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3)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5.成像变化情况: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物体靠近凸透镜,同时光屏远离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6.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越大;成虚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也越大。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7.蜡烛燃烧后会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会上升。
8.实验中选择蜡烛的缺点:蜡烛燃烧会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烛焰会晃动,成像不稳定。
改进:选发光二极管,优点:成像更稳定,容易对比大小。
9.发光二极管图案的选择:最好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对称。
10.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凹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大,光屏需要远离凸透镜,相当于近视眼的原理。
11.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凸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小,光屏需要靠近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的原理。
12.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用遮光布遮住透镜的一半,则屏上的像是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13.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则人眼在图示位置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14.完成实验后,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整理

分,并不影响射向透镜的其它光线的成像,所以仍然可以看到完整的像,但是由于射到像上的光线减少, 所以屏上像的亮度会变暗。 9.实验规律:向上移动物体,像下运动;向左移动物体,像向右运动(显微镜)。
向上移动凸透镜,像向上运动;向左移动凸透镜,像向左运动。 10.透过凸透镜看二倍焦距之外的钟表,秒针的像仍然是顺时针方向转动,因为此时成倒立的实像,倒着 看仍是正常的方向,所以仍然是顺时针方向转动。 11.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可以呈在光屏上,也可以用眼睛观察到,而虚像不能呈在光屏 上,只能用眼睛观察到。注意:凸透镜成像时像与物左右相反,上下颠倒。
3.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倒立/正 立
放大/缩 小
虚像/实像
同侧/ 异侧
应用
u>2f
f<v<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照相机、摄像机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①特点:大小分界点 ②测焦距
f<u<2f
v>2f
倒立
放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像
异侧 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u=f
不成像
虚实分界点
⑶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⑷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
5.实像:一定是异侧,且倒立的;虚像:一定是同侧,且正立的; 6.像儿跟着物体跑,即“物”“像”同向而行 7.①v<u,成倒立缩小实像;②v>u,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③v=u,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8..成像特点:透镜成像时,物体上每一点发出的照到透镜上的所有光线都成像在同一个位置,挡住一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成像规律五幅图
(1)当u>2f 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u=2f 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f<u<2f 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当u=f 时不能成像
(5)当u<f(v<0)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一倍焦距分虚实:u=
f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3、
二倍焦距分大小:
u=2f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4、实像与虚像:
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反之,则称为虚像。
实像和虚像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
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5、像与物变化关系: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和物同方向移动。
(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
6、在实验中若发现无论光屏如何移动,均无法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有两个方面:①物体在焦点或焦点以内,②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7、若在实验中用纸遮挡凸透镜一部分,或凸透镜不小心损坏了一部分,则仍然成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变暗一些。
8、在实验中如果时间长了,蜡烛烧短,则像向光屏上方移动。
像与物体移动方向相反。
一、单选题: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8cm 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
u=10cm 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u=20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像B.u=15cm 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C.u=9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像D.u=5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2、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 的范围为()
A.10cm<f<18cm B.5cm<f<9cm C.9cm<f<10cm D.18cm<f<20cm 3、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
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
4、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
A.透镜的焦点以内B.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
C.透镜焦点以外的任一位置D.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
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30cm 处向15cm 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二、填空题:
6、当物距在1 倍焦距和2 倍焦距之间时,像距焦距,得到了实像.
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
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
镜24cm,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
9、物体从焦点处向2 倍焦距以外沿主轴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如何变化?
;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像的虚实如何变化?.
10、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2 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
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时,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是的工作原理.
三、作图题:
11、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 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12、下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图中A、B、C 表示同一物体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请通过画图大致表示出像的位置和像的性质.
四、实验探究题: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cm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
像.14、实验题
表中为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记录下某透镜的成像情况,由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下表可推知该透镜的焦距应是.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必须先,然后把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大致在.
16、在“研究凸运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凸运镜焦距的简易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1)
(2)
评估你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
五、应用设计题:
18、观察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投影幻灯片,请说明:
(1)平面镜的作用:;
(2)凸透镜的作用:;
(3)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