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控制!!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全新医院感染控制ppt课件

2024全新医院感染控制ppt课件

规范使用剂量和疗程
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嘱规范使用,避免超剂 量、超疗程用药。
个体化用药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因素调整 用药方案,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建立
建立耐药监测网络
通过全国或地区性耐药监 测网络,收集并分析病原 菌耐药数据。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根据耐药监测结果,定期 发布预警信息,指导临床 合理用药。
严格手术室环境管理
确保空气净化系统正常运行,定期监测空气 质量,保持环境清洁。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 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强化手术人员无菌操作
手术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减少手 术过程中的污染风险。
加强手术器械消毒灭菌
手术器械需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灭菌流 程,确保无菌状态。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通过严格执行手卫生、消 毒隔离等措施,降低医院 感染发生率,减少耐药菌 产生和传播的风险。
临床路径管理与持续改进
制定临床路径标准
针对常见感染性疾病,制定规范 化的临床路径标准,包括诊断、
治疗、护理等方面。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患者诊疗过程 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医疗质 量和安全。
保持社交距离等。
手卫生与无菌操作规范
手卫生规范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包 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等 。
医疗器械清洗与消毒
医疗器械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或 灭菌,确保再次使用时无菌。
无菌操作规范
医护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 守无菌技术原则,如戴无菌手套、穿 无菌手术衣、使用无菌器械等。
改进措施制定与实施
根据跟踪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改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加强消毒
对医院环境和医疗器械进行全 面消毒,切断传播途径,防止 感染扩散。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处理流程与建议
处理流程
一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消毒隔离措施
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 预防性治疗,对病区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建议措施
个人防护
医护人员需要穿戴防护服、口罩、 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感
染风险。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滥用问题
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病菌抗药性的增强,为治疗带来困难。
合理用药原则
根据病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 药物。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
不断研发新型抗菌药物,对抗日益严重的病菌耐药性问题。
严格消毒
对于医疗器械和接触患者 的物品,应该进行严格的 消毒,以最大程度地减少 感染的风险。
手卫生与个人防护
手卫生
经常洗手或使用手部消毒剂,能有效减少医院 感染的传播。
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需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 品,降低感染风险。
隔离与防护
预防控制措施
对医院感染的患者和携带者进行 隔离,减少与感染源的接触。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的分类
根据病原体来源
医院感染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 感染 01 Nhomakorabea根据传播方式
医院感染可经接触传播、血液传播、 呼吸道传播等途径 03
根据感染部位
医院感染可发生在多个部位,如呼吸
道、消化道、血液等 02
医院感染的危害
危害健康
医院感染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可能导致病情 加重、并发症和死亡。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ppt课件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ppt课件
【目的】供无菌操作用 【评估】无菌操作目的、环境,无菌
包的名称
【计划】1、用物准备 备 2、环境准
(四)铺无
【【评估】操作目的、环境,治疗盘是
否清洁干
燥,无菌治疗巾是否在有效期
菌盘
【计划】1、用物准备
2、环境准备
(五)戴、脱无 菌手套
【目的】在进行严格的医疗护理操作时确
保无菌效果
【评估】操作目的、环境,无菌手套尺寸、
光照消毒法(辐射消毒)
原理
紫外线 变性
菌体蛋白质光解、 死亡
电离辐射灭菌法(冷灭菌)
利用放射性核素钴60发射高能r射线或电
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进行辐射灭菌
1、 适用于不耐热的物品灭菌
2、有氧环境下进行消毒更好
3、湿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
4、对人体有害,应用机械传送物品
微波消毒灭菌法
用于食物、餐具、医疗药品及耐热
3
医院感染的分类
二、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又称可预防性感染或交叉感染, 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
-预防措施:消毒、灭菌、隔离、 屏障护理等
4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感染链
易感宿主
传播 途径
5
感染源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6
邵阳医专护理系
清洁(cleaning):
用物理的方法清除物体 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 机物,去除和减少微生 物,并非杀灭微生物的 方法。
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 接接触而感染的疾病。
呼吸道隔离 (respiratory tract isolation)
防止通过空气中的飞
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
肠道隔离 (digestive tract isolation)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
医院感染现状
据WHO调查,全球平均医院感染率为8.7%。 各国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波动在3%-17%,如美国为5%,英国为7.5%,日本为5.8%。 具报道我国普通医院的感染率为5.22% , 37家大学附属医院的医院感染率为6.25%。 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室有各类型的ICU、新生儿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室、神经外科病房、烧伤科、心胸外科、呼吸病房、血液病房和肾病病房等。
*
深圳妇儿医院手术病人发生龟分支杆菌(脓肿亚型)感染启示我们: (1)应用消毒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不能凭经验或者相当然。 (2)某些消毒剂是具有挥发性的,注意浓度的监测,即使 刚刚配制完毕也应当测试浓度,以防错配。 (3)各种消毒剂的标签明确,避免误用。 (4)《消毒技术规范》明确要求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的器械必须达无菌,而戊二醛的灭菌时间为10h, 用过的器械不能直接放入同一消毒剂容器中,以免在未达灭菌情况下误用,引发感染。
*
医院感染现状
我国外科医院ICU感染率达35.9%,有的医院达50%以上,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病死率为62.6%。 医院感染发病率教学医院高于非教学医院,大于1000张病床的医院其医院感染率高于500张病床以下的医院,这主要是由于级别高的医院、教学医院与大医院收治的病人病情重,病种复杂,有较多的危险因素和插入性操作等所致。 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患者; 各种侵入性操作; 环境; 药物使用; 医务人员因素; 消毒液 (浓度)
*
—— 1993年,某市妇儿医院44名新生儿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15名死亡; —— 1998年,某市妇儿医院发生166名产妇手术切口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 2001年,某医院儿科心脏手术后18例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血液感染。 —— 2004年,某妇幼保健院发生20多名新生儿沙门氏菌感染。 —— 2005年,某医院发生10例白内障术后眼球的绿脓杆菌感染,9人眼球摘除。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2、光照消毒法:
原理—利用紫外线、臭氧及高能射线,使细菌菌体蛋 白发生光解、变性,菌体内的核酸、酶遭到破坏而死 亡。 对杆菌杀菌力强,对球菌较弱、对霉菌、酵母菌更弱。
(1)日光曝晒法 —适用于:床、 垫、、、、, 曝晒6小时,每2小时 翻动一次。
(2)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法
—适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紫外线波长254 埃米) 1)方法: 灯亮后5—7分钟计时,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关灯 后需间歇3—4分钟再开启),关闭门窗。消毒空气时, 有效距离不超过2米,先扫净尘埃;消毒物品时,有 效距离不超过1米,物品需摊开或挂起。
【注意要点】 1、每1周过滤1次,每2周更换消毒剂1次 2、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冲
洗, 3、加入0.5%亚硝酸钠作为防锈剂 4、内窥镜连续使用需间隔消毒10min,每天使用前后
各消毒30min
◆过氧乙酸 Peracetic Acid (P.A.A.) 【高效】
【适用情况】 1、 0.2%-手的消毒,浸泡1-2min 2、 0.2%-0.5%--物体表面10min 3、0.5%-餐具消毒,30-60min 4、1%-2%-室内空气消毒,8ml/ m3加热蒸熏,密闭 门窗30~120m
原理:
煮沸100 ℃ ,5∽10分钟,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如加入 1%—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 点至于105℃,除增加杀菌外, 还有去污防锈作用.
①玻璃包好冷水放; ②橡胶包好沸水放; ③小物包好沉水中; ④轴节、盖盖要打开; ⑤碗、盆相同不重叠; ⑥尖锐器械不煮它。
方法:
物品浸没,水沸计时 (中途添加再次沸), 及时取出放无菌容器。
【适用情况】 2%溶液--皮肤消毒 2.5%溶液--脐带断端的消毒

ICU感染控制(全院)PPT课件

ICU感染控制(全院)PPT课件
分开,洁污分开 装饰遵循不产尘、不积灰、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
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
10
ICU医院感染管理
(五)监测工作
发现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病例及时报告 环境卫生学监测等各项监测符合规范要求 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的浓度监测符合规定 紫外线灯日常监测符合规定,有监测记录 开展目标性监测
8
ICU医院感染管理
(三)规范操作规程
1.自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3.规范人员出入流程、污物运送流程 4.严格探视制度,减少探视频率与人数 5.严格落实手卫生,降低交叉感染率 6.严格落实清洁消毒及污物处理工作等等
9
ICU医院感染管理
(四)建筑要求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流程合理 医疗区域、医疗辅助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生活区域
行消毒,沐浴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 长期留置导尿管不宜频繁更换,出现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
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
物病原学检测 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 开展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性监测,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喉镜、开口器、舌钳、呼吸囊、气管插管导丝、便器等复用器械和用 品使用后及时消毒或灭菌,方法正确 胃管(1次/周)、尿管(1次/2周)、引流袋(2次/周)按规定时 间更换,有标识 进行床旁透析、内镜诊疗时,应按相关要求消毒 感染病人的引流液、体液等消毒后排放 每日对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消毒
16
ICU医院感染管理
医生掌握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处方权限 严格按抗菌药物适应证进行预防用药,注意抗菌药
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控制 治疗性应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类药物前,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疗器械和设备
04
定期检查和评估 消毒和清洁效果
强化环境清洁和消毒
加强医疗废物的 管理,防止医疗 5
废物污染环境
加强个人卫生管 理,提高医护人 4
员的卫生意识
定期对医院环境 1 进行清洁和消毒,
保持环境整洁
加强通风,保 2 持室内空气流

定期对医疗设 3 备进行消毒,
确保设备安全
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01
02
03
04
预防与控制策略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制定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明确各部门职责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医 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认识和技能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控制规章制 度,确保各项措施有效实施
定期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持续改进
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
医疗废物的定义:指医疗机构在医 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 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
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的危害:医疗废物若处 理不当,可能导致疾病传播、环
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医疗废物的分类:根据医疗废物的 性质、来源、危害程度等,可分为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
废物、物理性废物等。
D
加强医疗设备消毒,防 止交叉感染
F
加强患者管理,减少院 内感染风险
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估
处理方法: 包括隔离、 消毒、抗生 素治疗等
效果评估: 通过监测感 染率、死亡 率、治疗效 果等指标进 行评估
预防措施: 包括加强个 人卫生、加 强环境消毒、 加强医疗设 备消毒等
控制措施: 包括加强人 员培训、加 强感染控制 管理、加强 感染监测等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共30张PPT】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共30张PPT】

洗手与手消毒
洗手与手消毒预防医院感染的 重要作用
• 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 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 医院感染20~30%。
• 不要让您的手成为细菌传播的载体。
手部存在细菌
• 医务人员手部的细菌总数为:
• 3.9 × 104 ~ 4.6 × 106 cfu/cm2 • 如果连续培养:则100%的医护人
•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 染。
•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制度
• 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 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师报告,并于24小时内准 确不漏项的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卡,并上报医院 感染专职人员。
GB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直接接触接近病人无生命的物体(包括医疗器械后)
(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如果连续培养:则100%的医护人员至少一次携带阴性杆菌,64%至少一次携带绿脓杆菌。
有效氯: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其含量用mg/L或%浓度表示。
• 细菌以两种方式存在于手部:常驻菌和 暂驻菌
常驻菌
• 又称为种植菌落,存在于皮肤较深层 • 不易被机械的擦洗清除 • 数量长时间保持稳定 • 人体皮肤的永久居民 • 较少成为医院感染致病菌
暂驻菌
• 又称为污染或非种植菌落 • 不能在干燥的皮肤上繁殖 • 通过洗手(机械作用)可以很容易的移
除 • 通常在皮肤上的生存时间不长 • 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
消毒、灭菌、隔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
医务人员暴露后处理程序
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 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 流动净水充分冲洗; 0.5%碘伏消毒。 报告科室负责人。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记录暴露源、损伤情况等。 专家组危险度评估。 定期随访追踪。
采血输液等操作时,由于不规范,造成操作者被感染。.比如,被采 血针头等锐器扎伤而被感染。
6、(言之有理即可)
2007年11月27日卫生部黄洁夫副部长在北京与WHO代表
签约加入“全球患者安全联盟倡议”!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应用Fra bibliotek新盖帽装置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有医院就有 医院感染
据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报道, 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一般为5%, 变化幅度为2%到10%。
中国发病率为6%~8% ICU和高危险病人现患率为25%~50%
稍不留神就 发生在你身边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 【职业暴露】
指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内因执业 获得的感染。
• •
在医院工作期间显示症状。 在医院工作期间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症状。
2、法律方法
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消毒管理办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 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
成本或引起不满和不信任感。 2.确立信息反馈系统 (1)个人观察 (2) 建立工作汇报制度 (3)建立监督检查机构 3.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 效性
管 理 方 法
1、行政方法
卫生部承诺五项行动防控医院感染
1、重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 2、在国家层面开展有利于感染控制的各项活动;
3、不断完善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技术性标准,促进医院感染管理的科学
3、不能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医护人员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手污染是造 成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由于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和污染物品的机会多, 易将病原体通过不洁手传染给其他患者,造成间接污染。
4、器械相关感染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不合格,不能合理使用消毒产品及消毒设备。
5、操作不规范,导致锐器伤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事件
1984~2004年:医务人员发生HIV(美国CDC)确认
感染累计59例。可疑职业感染报道为139人次。 59例职业分布构成比为: 护士 24人 40.7% 检验 20人 33.9% 医生 8人 13.5% 其他 7人 11.9% 其中48人是由于针刺伤导致的HIV感染。
THANK YOU!!!
化、规范化; 4、坚持预防为主。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战略框架下,广泛推行行之有效的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在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血液安全、注射和免疫安全、诊疗和护理安 全、环境卫生与安全等方面注重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 5、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共同协作,分享医院 感染防控的成功经验和技术。
1、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医院管理者重视医疗而轻消毒轻监测,普遍呈在消毒观念淡薄,专业 人员素质较差,有些护士打针不戴口罩,操作前后不洗手,手术消毒不彻底 造成患者术后感染的现象时有发生。有调查显示,25%的护士说不出常用消毒 液的使用浓度。
2、血源性感染
输血是现代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随着用血量增加,输 血相关感染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如献血者带有感染病原体,受血者通过输血 而引起感染等。
② 加强监测工作
加强监测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 监测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医院环境卫生标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包括诊室的清洁,病 房的清洁,设备的清洁,清洁物与污染物分别放置及运送,清洁及消毒。
③ 感染控制专业人员的培训
感染监控专职人员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 参加各种相关培训,不断掌握新的医院感染趋势,新的管理理念,不能闭关自守,停滞不前。
控制过程
一、建立控制标准
1.确立控制对象 受感染及其接触人员 2.选择控制重点 护理管理控制的关键点有:
(1)关键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 (2)高危护士:实习护士,新上岗护士,进修护士等 (3)高危病人:疑难重症病人,大手术后病人,特殊治疗和检查病人等 (4)高危设备和药品:重症监护设备,急救器材,剧毒药品,麻醉药品等 (5)高危科室,时间以及环节:急诊室,手术室,交接班时间中夜班,考
医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
管理对象
控制过程 管理方法
管 理 对 象
1、人力资源
① 医院领导理解和重视的程度决定了医院感染工作发展。
医疗护理的大量工作与医院感染息息相关, 医院感染管理是评价医院内涵质量,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医德医风的一项综合指标,对医疗 改革起支持保障作用,对医院质量建设起制约推动作用,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2、物力资源 3、空间资源
① 规范处理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分损伤性、感染性。统一由专 门的机构焚烧处理。黑色袋装一般垃圾,黄色袋装感染性垃圾,损伤性垃圾用锐器盒盛装。
① 改善医院的布局,使之合理化
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直接避免许多交叉 感染,国家明确了重点科室及传染科、肝炎、肠道诊室的布局和流程,说明建筑布局的重要性。
护理1402 第四小组
医院感染控制
组长:陈家鹏 主制作人:孟才智 组员:杨杰锋,梁大双 主讲人:高杰
三、 医 院 感 染 的 控 制
二、 一、 案 医 例 院 感 染 的 概 念

CONTENTS

何 为 医 院 感 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 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 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 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 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试前,病人转运环节等。
3.制定标准的方法 确立标准不仅仅要抓住关键点,还要使标准便于考核,具有可操
作性,在感染控制中切实可行。
二、衡量偏差信息
1.确定适宜的衡量额度
确定合适的检查次数避免增加
三、采取矫正措施
1.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1)从控制系统内部找原因:组织 工作是否合理,人员是否称职。 (2)从控制系统外部找原因:外部 环境和预想的条件是否发生变化 (3)在分析内外因素的基础上找原 因 2.明确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 制定的感染控制计划本身是否合理 ,或是环境变化使计划不合实际。 3.选择适当的纠偏措施 当控制感染出现偏差立即进行适当的 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