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夏普、默顿米勒和哈里马科维茨

合集下载

威廉夏普、默顿米勒和哈里马科维茨

威廉夏普、默顿米勒和哈里马科维茨

1990年:威廉夏普、默顿米勒和哈里马科维茨2007-10-12 14:01:25 来源: 网易财经黑马推荐•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

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威廉·夏普的生平1934年6月16日,威廉·夏普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市。

他的父母均受过大学教育。

父亲学英国文学,母亲学科学。

他的父亲当时在哈佛大学安置办公室工作。

194 0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父亲工作单位变动,他们的家几次迁移,先迁至德克萨斯,后迁至北加州,最后到了南加州。

就是在加州河边的公立学校,夏普完成了他的大部分大学前教育。

夏普说:“那些学校都是很好的。

在那里受益于令人鼓舞的老师和有挑战性的课程。

”1951年,夏普进入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计划通过主修医学而取得医学学位。

但是,一年的课程学习之后,他失去了兴趣,并转学到洛杉矶加州大学,选择主修企业管理专业。

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夏普得到了两个经济学学位,即在1955年获得经济学士学位和在1956年得到经济学硕士学位,然后到陆军服役。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两位教授对他的事业有深刻影响。

在商业学院时,他有幸成为金融教授弗雷德·威斯顿的研究助理,并跟他学习课程。

威斯顿首先介绍夏普读哈里·马克维茨的著作,并开始了使金融学发生革命的有挑战性的研究。

夏普在读哲学博士时,其研究计划的一部分也与此有关。

另一位是经济学教授阿门·阿尔钦。

他是夏普在洛杉矶分校时“做人的模型”。

阿尔钦教育学生对一切事情要提出疑问;始终用第一原理开始分析;集中于主要因此而抽象掉次要因素;用自己的思想吹毛求疵。

西方证券投资理论发展与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方证券投资理论发展与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方证券投资理论发展与诺贝尔经济学奖杨长汉1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奖项,全称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该奖项设立以来,数位证券投资学领域的经济学家获得了其桂冠。

证券投资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既反映了证券投资学在经济学领域的学科地位,也体现了证券投资学理论研究对整个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198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他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

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

托宾关于家庭和企业如何决定资产构成(the composition of their assets)的研究为当代资产组合选择理论(portfolio selection theory)之先河。

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资产组合选择”为何物,托宾只好解释说,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精髓是分散投资风险,“就像是不要把你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当时全世界的报纸普遍报道托宾:“耶鲁的经济学家因‘不要把所有的鸡蛋……’而获诺贝尔奖。

”198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他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

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重要著作有《莫迪利亚尼论文选》(Collected Papers of Franco Modigliani》等。

1957—1958年期间,莫迪利安尼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客座教授,同时,他撰写了有关企业财政理论的杰作。

行为金融(第二章)认知偏差

行为金融(第二章)认知偏差

行为金融(第二章)认知偏差第二章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主要内容:第一节人性的弱点第二节认知中生理能力的限制第三节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由于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 MARKOWITZ )、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 )、默顿·米勒(MERTON M. MILLER )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开创性的工作,分享了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理性人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且具有理性预期,对未来的认知是没有任何偏差的。

然而,影响认知的因素很多:本能、生理、环境和心理等因素等可能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人类对事物的认知通常是有偏差的。

第一节人性的弱点市场总是被高估或低估,因为人们总是贪婪或恐惧。

——葛洛斯(William Hunt Gross)一切科学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有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

——戴维·休谟(David Hume)《人性论》一、什么是人性人性就是人的本性,是人既定的——先天固有的以及后天习得的较为成型的本能和性质。

二、关于人性的历史观点1、我国古人观点:——性相近,习相远(孔子)——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性本恶(荀子)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同时,将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

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jié之所同也。

” ;“伪”则是人的社会属性。

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

2、西方的观点★陆栖两脚动物——亚历士多德★人不过是自然的仆役和翻译员——培根★人的本性在于理性——迪卡尔★人的本性在于理性、爱、意志力。

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费尔巴哈三、关于人性的现代观点(一)人类的自然属性1、人类的自然属性主要是指人的肉体部分及其本能。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汇总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汇总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经济学界的最高荣誉。

本文收集了自开始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1969年至201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可以在需要时进行查阅和学习。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戴尔·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市场大部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当然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买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

在劳动力市场上许多公司也发现会有许多工作空缺,而一些失业人员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

” 彼特-戴蒙德等人所开发的理论是解释了市场上这种冲突,他们的理论是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也就是市场合理产出,他们的工作也就是意味着雇佣工人要更加合理,在招聘人员和需求工作应该提供合理的机制。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威廉森威廉森是"新制度经济学"的著名学者。

他的研究表明,市场和诸如公司等层级组织代表着不同的治理结构,在解决利益冲突方面采取不同的方法。

艾利诺·奥斯特罗姆奥斯特罗姆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

她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共资源管理上的分析”获奖。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这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因为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而共同分享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西方证券投资理论发展的主要脉络

西方证券投资理论发展的主要脉络

西方证券投资理论发展的主要脉络杨长汉1无论是进行证券投资理论研究,还是进行证券投资实践,都需要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西方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迄今已达400多年,西方证券投资理论与证券市场的发展相伴相生。

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是证券投资理论发展的突出特点。

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促进了证券投资理论的发展。

证券理论的发展,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发展。

古典经济学关于价值与价格、股份制、社会分工、资本积累等证券投资理论,是对社会化、资本化的证券市场经济早期的理论总结和指导。

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理论,催生了世界首富巴菲特等一大批价值投资者。

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理论,迄今仍然是证券理论分析和广大的证券投资者的实践操作圭皋。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极大地促进了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是指数投资的理论基础。

行为金融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和指导证券投资实践。

在证券投资领域,理论和实践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西方证券投资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典的证券投资理论、现代证券投资理论和当代证券投资理论。

其中古典的证券投资理论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前,以公司的财务分析和财务报表为研究对象的证券投资理论,格雷厄姆创立的股票价值的基本分析法属于古典的证券投资理论的范畴,现代证券投资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其标志是马克维兹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提出,现代证券投资理论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流的证券投资理论,也叫标准的证券投资理论。

当代的证券投资理论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兴起的,该理论是在批判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理论、金融市场微观结构、金融工程理论等均属于当代的证券投资理论体系的范畴。

西方证券投资理论的发展得益于许多著名经济学家的理论成果。

20世纪以前的经济学家,在很多方面为现代证券投资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核心是经济增长产生于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相互作用的思想,即资本积累进一步推动了生产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而劳动分工反过来通过提高总产出使得社会可生产更多的资本积累,让资本流向最有效率的生产领域,顺从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保持资本积累的良性循环,会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就会形成这种发展的良性循环。

诺贝尔经济学奖简介

诺贝尔经济学奖简介

诺贝尔经济学奖简介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不是诺贝尔遗言中提到的五大奖赏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其成立三百周年龄念之际,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

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每年由这家银行供应与当年诺贝尔奖金相同金额的奖金,交由诺贝尔基金会一致使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金,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

对获奖候选人介绍、奖金的评判和授奖仪式的等规则,基本与其余诺贝尔奖金一致。

11969年获奖者简-丁伯根(荷兰)和拉格纳-弗里希(挪威)简·丁伯根和拉格纳·弗里希(RAGNARFRISCH)共同获取1969年经济奖。

他们发展了动向模型来剖析经济进度。

拉格纳·弗里希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定人,简·丁伯根是经济计量学模式建筑者之父。

21970年获奖者保罗-安-萨默尔森(美国)保罗·安·萨默尔森(PAULASAMUELSON)(1915-) ,他发展了数理和动向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升到新的水平。

31971年获奖者西蒙-库兹列茨(俄国)西蒙·库兹列茨(SIMONKUZNETS)(1901-1985), 俄籍美国人,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向及人口构造对经济增加和收入分派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41972年获奖者肯尼斯-约瑟夫-阿罗(美国)和约翰-希克斯(英国)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J.ARROW)(1921-)肯尼斯·约瑟夫·阿罗,美国人,与约翰·希克斯(JOHNR.HICKS)共同深入研究了经济平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约翰·希克斯(JOHNR.HICKS)(1904-1989)约翰·希克斯,英国人。

51973年获奖者华西里-列昂惕夫(美国)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LEONTIEF)(1906-)华西里·列昂惕夫,美国人,他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很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获取运用。

金融学名人

金融学名人

斯蒂芬· 罗斯
பைடு நூலகம்
1976年创立了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 Pricing Theory,简称APT)而举世闻名。
尤金· 法玛



师承默顿米勒 1965年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金融学名人
哈里•马科维茨

哈里•马科维茨,1927年8月24日,生于美 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他的研究(1952 年)在今天被认为是金融经济学理论前驱 工作,被誉为“华尔街的第一次革命”。 因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从而与威廉•夏普和默顿•米勒同时荣获 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威廉•夏普

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一假 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 1985年诺奖
罗伯特· 默顿


期权定价《理性期权定价》 2005年《连续时间金融》 开创金融工程学 1997年诺奖(with Scholes)
迈伦· 斯科尔斯

1973年,BS公式 1997年诺奖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奠基者 Sharpe(1964)、Lintner(1965)和 Mossin(1966 )
默顿· 米勒

MM定理(1958):一定量的投资,无论是 选择证券融资还是借款,对企业资产的市 场价值并无影响;企业的分配政策对企业 股票的价值也不起作用。
弗兰科· 莫迪利安尼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八)】1990年经济学奖1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八)】1990年经济学奖1

经济学奖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威茨因发展了有价证券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米勒因对公司财政理论的贡献、美国经济学家夏普因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式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默顿·米勒默顿·米勒,经济学家,美国经济计量学会会员,1976年,他担任美国金融学会会长和《商业杂志》副主编。

因在金融特别是在证券投资方面做出杰出贡献而获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个人简介194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战争年代,米勒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先在美国财政部税务研究处,以后在联邦准备系统董事会的研究和统计处工作。

1949年,他选择了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浦金斯大学的研究生院,并于1952年获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

他的第一个工作是1952——1953年伦敦经济学院的访问助理讲师。

之后,他到了卡内基工学院,即现在的卡内其·梅隆大学。

当时,他们的工业管理研究是领导美国商学院新浪潮的第一家,也是最有影响的一家。

在这里,米勒的同事中有西蒙和莫迪利阿尼,他们分别是1978年和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1958年,他与莫迪利阿尼发表了关于公司理财的MM论文的第一篇,以后还合写了几篇论文,直到60年代中期。

1961年,他来到芝加哥大学。

1965——1981年,他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布朗(EdwardEagleBrown)讲座银行金融学教授。

1966——1967年,在比利时的鲁文大学作了一年的访问教授。

1981年至今,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院马歇尔(LeonCarrolMarshall)讲座功勋教授。

自80年代初以来,米勒的兴趣转移到金融服务业的经济和管制问题,特别是证券和期货交易方面。

米勒现在是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一名董事。

此前,他曾担任该所的特别学术委员会委员,对1987年10月19—20日的危机作事后分析。

公司财务理论米勒的公司财务理论,解释了什么因素决定公司在应计债务和分配资产方面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0年:威廉夏普、默顿米勒和哈里马科维茨2007-10-12 14:01:25 来源: 网易财经黑马推荐•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

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威廉·夏普的生平1934年6月16日,威廉·夏普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市。

他的父母均受过大学教育。

父亲学英国文学,母亲学科学。

他的父亲当时在哈佛大学安置办公室工作。

194 0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父亲工作单位变动,他们的家几次迁移,先迁至德克萨斯,后迁至北加州,最后到了南加州。

就是在加州河边的公立学校,夏普完成了他的大部分大学前教育。

夏普说:“那些学校都是很好的。

在那里受益于令人鼓舞的老师和有挑战性的课程。

”1951年,夏普进入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计划通过主修医学而取得医学学位。

但是,一年的课程学习之后,他失去了兴趣,并转学到洛杉矶加州大学,选择主修企业管理专业。

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夏普得到了两个经济学学位,即在1955年获得经济学士学位和在1956年得到经济学硕士学位,然后到陆军服役。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两位教授对他的事业有深刻影响。

在商业学院时,他有幸成为金融教授弗雷德·威斯顿的研究助理,并跟他学习课程。

威斯顿首先介绍夏普读哈里·马克维茨的著作,并开始了使金融学发生革命的有挑战性的研究。

夏普在读哲学博士时,其研究计划的一部分也与此有关。

另一位是经济学教授阿门·阿尔钦。

他是夏普在洛杉矶分校时“做人的模型”。

阿尔钦教育学生对一切事情要提出疑问;始终用第一原理开始分析;集中于主要因此而抽象掉次要因素;用自己的思想吹毛求疵。

夏普说:“我一直设法模仿他的研究方法。

”短期服役之后,1956年夏普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加入兰德公司。

夏普对兰德公司的研究气氛非常赞赏。

他说:“对于有志进行既有美学价值又注重实用研究的任何人,兰德都是一个理想的公司。

”在那个时期,兰德正在研究计算机科学、对策论、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及应用经济学中的开拓性工作。

夏普是在兰德公司工作的同时继续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学位的。

1960年,完成了全部专业课的考试之后,夏普开始考虑他的博士论文题目。

在弗雷德·威斯顿的建议之下,他向同在兰德公司的哈里·马克维茨求教。

他们从此开始密切合作,研究“基于证券间关系的简化模型的证券组合分析”课题。

虽然哈里并不是夏普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成员,但他实际上是整篇论文的顾问。

夏普说:“我欠他的债是巨大的。

”1961年,夏普的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同时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论文中,他根据马克维茨首先提出的一个模型探讨了证券组合分析的一些方法。

当时称为“单一指数模型”,即现在的“单因素模型”。

在论文中,他讨论了规范和实证的两方面结果。

最后一章“证券市场行为的一个实证理论”包括一项成果,类似现在称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一部分,但它是在单一因素模型产生报酬的有限环境中得到的。

1961年,夏普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商学院接受了一个金融学方面的教职,定居在西雅图。

一安顿下来,他便开始着手归纳其博士论文的规范性成果,并于1963年发表在《管理科学》上,更加重要的是他开始使博士论文最后一章中的均衡理论一般化。

到1961年秋季他发现,不必对影响证券报酬的因素数目做任何假设即能得到一组很相似的结果。

1962年1月他第一次在芝加哥大学公开这个方法,此后不久将一篇这个题材的文章投向《金融》杂志。

由于编辑部的原因,该文迟至1964年9月才发表。

这篇文章在内容和标题两方面为现今被称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理论提供了主要基础。

1968年之后,夏普应邀在斯坦福大学商业研究生院担任一个教职,他在1970年才去那里,在去之前他完成了一本书《证券组合理论和资本市场》,总结了这些领域中的规范和实证工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夏普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与资本市场中的均衡有关的问题以及它们对投资者的证券组合选择的影响上。

美国在1974年通过关键立法后,他开始研究用于支付退休金义务的资金的投资政策的作用。

他还写了一本教科书《投资学》,将制度的理论的和经验的材料归纳在一起,便于大学生和研究生学习。

1978年该书的第一版很成功。

现在与高登·亚历山大合作的这本书已出了第五版。

与高登·亚历山大合作的,1989年出版的另一本书《投资学基础》,也受到读者好评。

1976~1977年,夏普在国民经济研究所迈塞尔的指导下,作为研究银行资本是否充分问题的研究小组成员,研究存款保险和拖欠风险之间的关系。

成果于1978年发表在《金融和数量分析》杂志上,支持基于风险的保险费概念。

与劳里·古德曼合作的经验工作也说明证券的市场价值能提示关于资本是否充足的重要信息。

国民经济研究所的项目强烈建议更多关注金融机构的风险,并且警告说一个固定保险率制度和事实上无限的复盖面,而监测及实施程序不完善,为经营这些机构的那些人冒过大风险提供激励。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他开发了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方法,用于对一类证券分析问题求近似解。

目前,这个程序已被广泛应用。

1980年夏普被推选为美国金融学会主席。

他选择《分散投资管理》为讲演的题目。

目的是提供基本结构,用于分析大型机构投资者在一些投资组合之中分配资金的流行习惯之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夏普继续对有关退休金计划投资政策的问题进行研究。

1983年,与米海尔·哈利逊完成了针对此问题的一篇理论文章。

与此同时,他开始对美国股票市场中产生报酬的过程感兴趣。

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巴尔·罗森堡是这项研究的先驱者,他在1 982年发表了关于纽约股票交易所证券报酬的因素的一篇经验论文。

夏普也开始将精力集中于资产配置。

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一本书《资产配置工具》、优化软件和数据库。

《资产配置工具》在1985年第一次出版。

这本书原来的出版商和罗伯逊公司连同他们的大得多的数据库集合,都可以提供使用。

1983年,他帮助斯坦福大学建立了一个国际投资管理计划,初期与日内瓦的国际管理研究所,以后与伦敦研究生院联合提供。

这个计划是为希望得到金融经济理论和有关经验研究的全面基础的高级投资专业人员设计的。

夏普担任此计划的主任之一直至1986年。

1986年后,夏普向斯坦福大学请假两年,以创办夏普——罗素研究公司,业务是研究并开发程序以帮助养老金、基金会和捐赠基金选择对他们的情况和目标适合的资产配置。

由于夏普在金融领域的成就和影响,他担任了许多名誉职务。

从1975年至1983年,担任大学退休股票基金的理事、注册金融分析家学会的研究基金会的理事、金融定量研究会的委员、注册金融分析家协会的教育和研究委员会委员,还担任日光证券投资技术研究所和瑞士联邦银行的单位证券管理部的策略顾问。

他也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奖金:1980年,他获得美国商学院协会的优异贡献奖;1989年,得到金融分析家协会尼古拉·摩洛道夫斯基金金融专业优异贡献奖。

威廉·夏普的大事年记195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矾分校学士1956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矾分校硕士1961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矾分校博士1961年~1963年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1963年~1967年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副教授1967年~1968年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1968年~1970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Irvine)分校教授1970年~1973年斯坦福大学教授1973年~1989年斯坦福大学丁肯财务学教授(Timken Professor of Finance)1989年~1992年斯坦福大学丁肯财务学荣誉教授1993年斯坦福大学财务学教授威廉·夏普的主要学术贡献夏普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在有价证券理论方面对不确定条件下金融决策的规范分析,以及资本市场理论方面关于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金融市场的实证性均衡理论。

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将马克维茨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发展为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用来说明在金融市场上如何确立反映风险和潜在收益证券价格。

在模型中,夏普把马克维茨的选择理论中的资产风险进一步分为资产的“系统”(市场)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部分。

前者是由总体股价变动引起的某种资产的价格变化,后者则是由影响股价的某些特殊要素引起的资产价格变动。

夏普提出一个重要理论是,投资的多样化只能消除非系统风险,而不能消除系统风险。

亦即投资于任何一种证券,都必须承担系统风险。

假设有两种具有相同β系数的有价证券组合,一种是由非系统风险大的股票构成,另一种是由非系统风险小的股票构成。

“有风险”的有价证券组合比“安全”的有价证券收益更大吗?夏普的资本定价模型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两种有价证券组合的系统风险(即不可避免的风险)相同,风险更大的股票对理性的投资者没有影响。

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际应用方面看,夏普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就进行的研究一直是激烈争论的焦点。

人们的注意力最近从系统风险的计量上转移到更复杂的划分风险的方法上来了。

但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金融经济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现代金融市场价格理论的主要部分。

现在投资公司广泛应用该模型来预测某一种股票在股票市场上的运作情况。

该模型有助于计算与投资和兼并的有关资本消耗,并能够对有关没收公司财产的法律案件产生影响。

它还被广泛用于经济分析,从而系统地、有效地编排统计数据。

总之,这一模式对金融经济学的贡献是有口皆碑的。

威廉·夏普的主要著作夏普是个勤奋的经济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计算机经济学》(1969);《资产组合选择理论和资本市场》(1970);《管理经济学导论》(1973);《投资学》(1981);《资产配置工具》(1985,1987再版);《投资学基础》(19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