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导学案
八年级生物《鱼》导学案.123doc

八年级生物《鱼》导学案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教师寄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习目标】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知道其它水生生物的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活动,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提高思维水平情感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
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150多万种动物分为哪两大类?分类依据是什么?2、根据生活环境你可以把动物分为哪几类?3、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常常被有,用呼吸,通过和的协调作用游泳。
二、合作探究人如果要在水中生活需要解决那些问题?鱼等水生动物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一)鱼的外形和运动(1)取一条鲫鱼,放在水槽中,观察外部形态。
思考: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中的阻力?(2)鲫鱼体表有什么覆盖物?用手摸一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感觉?这对鱼的运动有什么好处?(3)将鱼放进盛有清水的玻璃缸中,观察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请结合教材20页“鱼的结构标注图”,辨认各鱼鳍名称。
(4)仔细观察鱼的运动,小组讨论:鱼的运动只靠鳍就能完成吗?(播放视频:剪掉鱼鳍后,鱼的运动情况)(二)呼吸:取一条活鱼,放在一个装有清水的玻璃缸中,根据“观察与思考”(课本P7)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鱼的口和鳃盖是怎样交替动作的?2、用纱布包住鱼身抓住鱼,然后将墨水滴在鱼的口前方,观察墨水会不会顺着鳃盖后缘流出来,这说明了什么?3、轻轻推开鳃盖,观察鳃的颜色和结构特点,分析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用毛笔的笔头模拟鳃丝,演示其在水中展开和出水粘连的状态。
)4、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5、鱼鳃的哪些特点对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三、总结鱼类主要特征四、达标测试1、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A、章鱼B、鱿鱼C、娃娃鱼D、带鱼2、鱼具有适应水中生活的一些重要特征,下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B、依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C、体表都被有鳞片,并且适应与各种水域环境D、在水中用鳃呼吸3、关于鱼游泳时的动力,下述正确的是()A、主要靠身体躯干部摆动产生动力B、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C、各种鳍辅助鱼的游泳D、各种鳍的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4、鲫鱼与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A、鳃盖 B、鳃弓 C、鳃耙 D、鳃丝5、鲫鱼在水中不停地由口吞水,由鳃孔排水,其主要作用是( )A、滤取食物B、调节比重C、平衡身体D、进行呼吸6、水中生活的动物至关重要的是()A一定要能游泳 B、一定要具有鳃C一定要能在水中自由运动和呼吸 D一定要有各种鳍和强大的肌肉二.非选择题1、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如鲫鱼、海豚;另一类是动物,如对虾。
4鱼 导学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四节鱼导学案4◆教师寄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多种多样的鱼。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识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尝试利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鱼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鱼类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形成爱护动物、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鱼的主要特征。
◆学习难点:识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概念。
◆学习过程探究主题一: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分【自主预习】1、无脊椎动物(1)概念:体内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物。
(2)举例: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脊椎动物(1)概念:身体内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物。
(2)举例:包括__________、两栖动物、_______________、鸟和_________________等。
【合作解释】3、人类自身可归为脊椎动物,请说出归纳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主题二:多种多样的鱼【自主预习】1、数量: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_________的一个类群,占_______________种类的一半以上。
2、种类:(1)淡水鱼:我国著名的主要的优良淡水鱼品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洋鱼:我国海洋鱼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合作解释】3、“四大家鱼”能否放养在一个池塘中?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主题三:鱼的主要特征【自主预习】1、鱼适于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1)靠___________来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鱼导学案

4.鱼的呼吸:鳃
5.归纳鱼的主要特点: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四、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养殖业和捕捞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有浓浓的文化。
一、1.结合前面的学习,分析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软体动物等的结构特征,归纳什么是无脊椎动物动物?什么是脊椎动物?
研习
准备进一步研习的问题:
24页课后练习题3.4
结合所学的知识及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交流汇报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
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能力。
精习
1、梳理知识结构(见学案)
2、进行知识运用(完成课后练习题2)
第4周第2课时
课题
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导学案
导学
目标
1.说出鱼类的主要特征。
2.明确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鱼类适于生活在水中的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张艳红
审核人
王维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二、2.结合教材19—21页内容,说出鱼有哪些种类?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都包括哪些鱼?
三、3.鱼适于水中生活的至关重要的两个特点是什么?
4.观察鱼的呼吸及鱼鳃的特点,完成22页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
5.归纳鱼类的主要特征。
四、6.分析鱼与人类生活具有怎样的关系?
展示目标;
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及所学的内容,分析归纳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区别。
《鱼儿的奥秘导学案

《鱼儿的奥秘》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态习性;2. 掌握鱼类的分类和生活习性;3. 了解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4. 培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珍爱认识。
导学内容:第一部分:鱼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态习性1.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的一类,具有鳞片、鳃裂和两侧对称等特征;2. 鱼类生活在水中,通常以浮游生物、水草和其他小型水生生物为食;3. 鱼类的呼吸方式主要是通过鳃进行气体交换;4. 鱼类的繁殖方式多样,有的是卵生,有的是胎生;5. 鱼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食物链中的关键环节。
第二部分:鱼类的分类和生活习性1. 鱼类按照鳍的位置可以分为硬骨鱼和软骨鱼两大类;2. 硬骨鱼又可分为辐鳍鱼和梭鱼两类,辐鳍鱼是最主要的一类鱼类;3. 鱼类根据生活习性可以分为淡水鱼和海水鱼,不同生活环境下的鱼类有着不同的适应能力;4. 鱼类的行为习性也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别,有的鱼类喜欢群居,有的则更喜欢单独生活。
第三部分: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1. 鱼类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食物链中的消费者,还能够帮助维持水域生态平衡;2. 鱼类的数量和种类丰富水平反映了水域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3. 鱼类还可以帮助清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4. 鱼类的繁殖和发展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第四部分:珍爱鱼类和生态环境1. 珍爱水域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维护水体清洁;2. 合理开展渔业活动,避免过度捕捞和滥用化学药物,珍爱鱼类资源;3. 建立自然珍爱区和水生生物珍爱区,珍爱鱼类及其栖息地;4. 提倡生态旅游和环保教育,增壮大众对生态环境珍爱的认识和行动力。
导学案总结:通过进修《鱼儿的奥秘》,我们不仅了解了鱼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态习性,还深入了解了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珍爱鱼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地球故里。
《鱼儿的奥秘导学案》

《鱼儿的奥秘》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鱼儿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2. 掌握鱼儿的发展发育过程和繁殖方式;3. 理解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导学内容:1. 鱼类的分类和特点;2. 鱼类的发展发育过程;3. 鱼类的繁殖方式;4. 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导学步骤:一、导入请同砚们观察底下的图片,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鱼类。
你知道鱼类的分类和特点吗?鱼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二、进修1. 鱼类的分类和特点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类,它们生活在水中,呼吸方式多样,有些通过鳃、有些通过肺、有些通过皮肤等。
鱼类的体形多样,有扁平的、长条状的、球形的等。
根据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鱼类可以分为淡水鱼、海水鱼、底栖鱼等。
2. 鱼类的发展发育过程鱼类的发展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鱼、稚鱼、亚成鱼和成鱼几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鱼类都有不同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比如,幼鱼需要不息吸食营养物质来增长体重,亚成鱼则开始形成性成熟器官,准备进行繁殖。
3. 鱼类的繁殖方式鱼类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大多数鱼类通过交配产卵的方式进行繁殖,雄鱼产生精子,雌鱼产生卵子,通过受精形成受精卵,最终孵化成幼鱼。
而有些鱼类则通过无性繁殖,即雌鱼自我受精产卵。
4. 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鱼类在生态系统中担任着食物链的重要角色,它们既是食肉动物的食物,也是植物的食草动物。
鱼类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鱼类还能够清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保持水质的清洁。
三、讨论1. 你最喜欢的鱼类是什么?为什么?2. 你觉得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哪些?四、拓展请同砚们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考察,了解更多关于鱼类的知识,并分享给其他同砚。
五、总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掌握了鱼类的发展发育过程和繁殖方式,理解了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同砚们能够珍惜自然资源,珍爱水域生态环境,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故里。
七年级生物上册《鱼类》导学案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鱼类》导学案冀教版一.【学习目标】、能说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知道常见的鱼类及鱼类的主要特征。
3知道变温动物的概念。
4知道常见的淡水鱼类与海洋鱼类【学习重难点】鱼类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二.【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鲫鱼身体呈形,体表长有。
其外面有,可以减少游动的阻力。
2.鱼的侧线是一种感觉器官能够测定,感知和。
3.鲫鱼的运动器官是,包括,,,,。
4.和有保持平衡的作用,能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鲫鱼主要靠和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
.鳃是鱼的器官,由,和组成。
6鱼的呼吸:当水由口流入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中的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中的则渗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着水从鳃盖后缘的排出体外。
7、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的变化的动物。
8、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用呼吸,体表大多长有;用游泳;体温。
9、四大家鱼:、、、。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鲫鱼形态特点与其在水中生活的关系。
2、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鱼的各种鳍有什么作用?(三)交流展示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鲫鱼侧线的作用是()A、维持身体平衡B、协助运动、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D、排泄2鲫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于()A.胸鳍的摆动B.尾鳍的摆动.所有鱼鳍的协调摆动D.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3如果你到菜市场去买鱼,在许多死鱼中,可根据下列哪项迅速判断鱼是较新鲜的()A、鳃丝颜色鲜红B、体表湿润、鳞片完整D、体表无损伤4四大家鱼中不包括()A鲢鱼B鲫鱼草鱼D鳙鱼、鲫鱼身体呈梭形(流线形),这有利于()A、游泳B、漂浮、捕食D、升降6、活鲫鱼的鳃丝颜色鲜红的原因是鳃丝的()A、毛细血管丰富B、静脉血管丰富、大的血管丰富D、动脉血管丰富7、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水从口进入再从鳃孔排出,完成的生理过程是A、呼吸B、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呼吸和取食D、游泳时产生动力8、与鱼的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A、体表有鳞片B、用鳃呼吸、有各种鳍D、以上三项都是9、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A、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B、氧含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增高D、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0、试一试:观察鲫鱼外型图,并回答问题:资源库(1)请你填写鱼鳍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2)主要为游泳提供动力的是、控制鱼前进方向的是___________、保持鱼体平衡的是____________。
514鱼 导学案

5.1.4.鱼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了解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
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鱼类的主要特征。
2.难点: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探究活动。
三.导学内容(一)自主学习:1.吃鱼时若不小心的话容易被鱼刺卡住,你当时是如何解决的?鱼刺是鱼的什么骨?这些骨可构成什么?什么是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较小的鱼刺,有时随着吞咽,自然就可滑下去了。
如果感觉刺痛,可用手电筒照亮口咽部,用小勺将舌背压低。
仔细检查咽峡部,主要是喉咽的入口两边,因为这是鱼刺最容易卡住的地方,如果发现刺不大,扎得不深,就可用长镊子夹出。
较大的或扎得较深的鱼刺,无论怎样作吞咽动作,疼痛不减,喉咙的入口两边及四周如果均不见鱼刺,就应去医院治疗。
鱼刺是鱼的脊椎骨,许多块脊椎骨构成脊柱,脊柱对身体起支撑作用。
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称为脊椎动物。
2.多种多样的鱼都生活在水中,鱼有哪些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鱼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3.鱼的身体分成哪几部分?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的阻力?鲫鱼体表有什么覆盖物?用手摸一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感觉?这些特点对鱼的生活有什么作用?鱼的身体可区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鱼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的阻力。
鱼体表坚韧的鳞片覆盖,有保护作用。
体表粘滑,可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
4.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组成和作用是怎样的?鱼的运动是只靠鳍就能完成吗?鱼的哪些部位的肌肉最发达?还有那些结构与运动有关?鱼的运动器官是鳍。
胸鳍和腹鳍各一对,主要作用是保持鱼体平衡,配合鱼体转向,调整鱼体升降;背鳍和臀鳍各一个,主要在行动时起稳定作用和平衡作用;尾鳍一个,保持鱼体运动方向。
鱼类 导学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四节鱼【学习目标】1、掌握鱼类的结构特征及基本生活习性,熟悉鱼类游动时的结构协调。
2、了解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3、体悟从自然界中掌握生物学知识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1、鱼类的判定。
2、鱼类游动时的结构特点。
【课前预习】1、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脊椎动物,又称脊索动物,身体内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类群是______________。
4、我国四大家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一、“导”(导入新课)。
讲明学习目标,重难点,完成预习部分内容。
(2min)二、“思”:自主学习。
(10min)1、阅读课本P17-24的内容,以鲫鱼为例,学习鱼类的主要特点。
(1)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_________,体表常有_________覆盖,用______呼吸,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摆动以及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2)鱼适于水中生活两个至关重要的特点:(3)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对鱼的水生生活有什么意义?(4)鱼类的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他们一起负责鱼类的游动时候的平衡及方向。
(5)观察鱼的运动。
鱼只靠鳍进行运动,这种说法全面吗?(6)描述一下鱼类的呼吸过程。
三、“议”:合作探究。
小组为单位讨论上述问题,寻找正确的理解和答案。
(5min)四、“展”:展示反馈。
采取单个形式分组回答上述问题,解答疑难。
(7min)五、“评”:精点精拨。
学生总结本话题重点,教师补充。
(3min)六、“助”:组内互助。
帮助组内没有弄清知识点的同学。
(3min)七、“测”:巩固检测(10min)1、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有()(多选)A.海马B.海龟C.鲨鱼D.甲鱼E.鲸鱼F.海豚G.墨鱼H.石斑I.泥鳅J.鳝鱼K.娃娃鱼L.黄鱼M.带鱼N.电鳗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表有黏液减少了水的阻力B.鱼在水中不断有节奏的吞水,其作用是进行呼吸C.鱼生活在水中,它们可以适应各种水域环境D.鱼的身体内具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3、根据右图鲫鱼的外部形态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动物——鱼类学案
【学习目标】
1.说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在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的过程中,培养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初步建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的生活环境。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自学指导
要求:认真自读课本80—82页的内容,并结合观察鱼缸中的鲫鱼,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描述鲫鱼的体形和体色,说出对其水中生活有什么意义?
2.你认为鲫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有哪几种类型?
3.鱼靠什么来呼吸?仔细观察鱼缸中的鲫鱼,说出鱼口的张合与鳃盖后缘的张合之间的关系?
4..鲫鱼靠什么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它是鱼的什么器官?
5.鲫鱼体表有什么覆盖着?用手捉鱼为何感到粘滑?这些特点与水中生活有何意义?
6.鱼的脊柱是如何构成的?其功能是什么?
7.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二)自学检测
要求:认真审题,独立完成后组内两两交换检查。
右上图是鲫鱼的形态结构图。
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鲫鱼的身体呈______形,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表覆盖_________,上面有________,有利于游泳时减少阻力。
3.口和鳃盖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并用______来完成呼吸。
4.鲫鱼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分别称为(1)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
(4)________,(5)________。
5.图中(6)指的是_________,能够能够感知水流测定方向,是鱼的______器官。
(三)我的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组内交流自主学习中的疑惑。
2.合作探究一鱼口与鳃盖的交替张和,主要与鱼的呼吸有关。
要求:用实验台上老师提供的材料完成探究。
提出问题:鱼口与鳃盖的交替张和,主要和鱼的呼吸有关吗?
做出假设:鱼口与鳃盖的交替张和,主要和鱼的呼吸有关。
制定并实施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大家知道,鱼类呼吸所需要的氧气来自于水中,所以水严重时就会导致大量鱼类缺氧死亡,因此我们要保护水生生物,首先就要保护___________。
合作探究二各种鱼鳍的作用(1、2组负责背鳍,3、4组负责尾鳍,5、6组负责胸鳍
,7、8组负责胸鳍和腹鳍)
实验时要注意的事项:
1)应设置对照组,而且作为对照的鱼与实验的鱼在种类、大小、活泼程度上应该一致。
2)轻拿轻放,动作既要准确又要迅速。
3)要求各小组用最简洁最直观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记录看到的实验现象。
要注意安全。
提出问题:鲫鱼的各个鳍(背鳍、尾鳍、胸鳍、腹鳍)在游泳中各起到什么作用?
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施并实施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当堂训练
1.鲫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因为它的体色是()
A.背面深黑色和腹面白色
B.背面灰色和腹面黑色
C.背面黑色和腹面灰色
D.背面深灰黑色和腹面白色
2. “水上大世界,动物添精彩”下列只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动物是()
A.蚯蚓
B.草鱼
C.青蛙
D.猎豹
3.鱼类游泳时的动力一般来自()
A. 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B. 口不断吞水时的动力
C. 躯干和尾部的摆动
D. 背鳍的摆动
4.侧线是哪一类动物所特有的()
A. 环节动物
B. 昆虫
C. 鸟类
D.鱼类
5.下列动物真正属于鱼的是()
A.甲鱼
B.黄鳝
C.鲸鱼
D.娃娃鱼
6.水中的氧气进入鱼体内的途径是()
A.水→口→鳃→血液
B.水→鳃→血液
C.水→鼻→鳃→血液
D.水→口→鼻→鳃→血液
7.下列叙述中与鲫鱼适于水中生活无关的形态特征是()
A.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
B.身体呈梭形
C.体表有鳞片和黏液
D.身体的两侧有侧线
8.鲫鱼侧线的作用是()
A.维持身体平衡
B.协助运动
C.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
D.排泄
9.小蝗虫到池塘边玩耍,遇见鲫鱼正在无聊的吐泡泡。
鲫鱼开腔道:“‘旱鸭子’,你敢把头没在水中一个小时吗?”小蝗虫满不在乎地说:“敢!但你敢到岸上呆一个小时吗?”鲫鱼想了想说:“敢!”心里却说:“等轮到我时,你早已憋死啦!”青蛙跑来作证。
于是小蝗虫将头深深浸入水中,一个小时后,小蝗虫安然无恙的抬起头,鲫鱼顿时傻了眼。
青蛙催促道:“鲫鱼先生请便吧。
”鲫鱼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会儿便死了。
(1)鲫鱼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岸上空气中氧气含量比水中溶氧量要高的多,鲫鱼为啥还会憋死?
五、自我反思
一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可以是将有关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总结。
1.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