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砖检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陶瓷砖抗冻性测定作业指导书

陶瓷砖抗冻性测定作业指导书
式中:
m3—试验后每块湿砖的质量,单位为克(g);
m4—试验后每块干砖的质量,单位为克(g)。
100次循环后,在距离25cm-30cm处、大约300lx的光照条件下,用肉眼检查砖的釉面、正面和边缘对通常戴眼镜者,可以戴眼镜检查。在试验早期,如果有理由确信砖已遭到损坏,可在试验中间阶段检查并及时作记录。记录所有观察到砖的釉面、正面和边缘损坏的情况。
以不超过20℃/h的速率使砖降温到-5℃以下。砖在该温度下保持15min。砖浸没于水中或喷水直到温度达到5℃以上。砖在该温度下保持15min。
重复上述循环至少100次。如果将砖保持浸没在5℃以上的水中,则此循环可中断。
称量试验后的砖质量(m3),再将其烘干至恒重,称量试验后砖的干质量(m4)。
六、试验结果
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
陶瓷砖抗冻性测定作业指导书
第1页共2页
第1版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1年月日
一、检验目的:
及时、公正地出具有效检验数据,以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利益。
二、检验项目:
所有在浸水和冰冻条件下使用的陶瓷砖抗冻性的试验。
陶瓷砖浸水饱和后,在5℃和-5℃之间循环。砖的各表面须经受至少l00次冻融循环。
用手把浸湿过的鹿皮拧干,然后将鹿皮放在一个平面上。依次将每块砖的各个面轻轻擦干,称量并记录每块湿砖的质量m2。
4.在试验时选择一块最厚的砖,该砖应视为对试样具有代表性在砖一边的中心钻一个直径为3mm的孔,该孔距边最大距离为40mm,在孔中插一支热电偶,并用一小片隔热材料(例如多孔聚苯乙烯)将该孔密封。如果用这种方法不能钻孔,可把一支热电偶放在一块砖的一个面的中心,用另一块砖附在这个面上。将冷冻机内欲测的砖垂直地放在支撑架上,用这一方法使得空气通过每块砖之间的空隙流过所有表面。把装有热电偶的砖放在试样中间,热电偶的温度定为试验时所有砖的温度,只有在用相同试样重复试验的情况下这点可省略。此外,应偶尔用砖中的热电偶作核对。每次测量温度应精确到士0.5℃。

aA陶瓷砖吸水率抗冻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aA陶瓷砖吸水率抗冻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1检测目的及适用范围1.1目的:测试陶瓷砖的抗冻性及吸水率。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等工程的陶瓷砖性能测试。

2检测依据标准《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GB/T3810.12-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GB/T3810.3-2006》《陶瓷砖GB/T4100-2006》3所需设备材料:3.1干燥箱:能在110℃±5℃的温度下工作。

3.2天平:精确到试样质量的0.01﹪3.3陶瓷砖真空吸水率检测仪3.4陶瓷砖抗冻性检测仪3.5麂皮3.6水,温度保持在20℃±5℃3.7 仪器设备的计量要求: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计量设备应有检定/核准有效期内的计量证书,4试样4.1真空吸水率样品:每种类型取10块整砖进行测试。

如每块砖的表面积大于0.04m2时,只需要5块整砖进行测试。

如每块砖的质量小于50g,则需足够数量的砖使每个试样质量达到50g至100g。

砖的边长大于200mm且小于400mm时,可切割成小块,但切割下的每一块应计入测量之内,多边形和其他非矩形砖,其长和宽均按外接矩形计算。

若砖的边长大于400mm时,至少在3块整砖的中间部位切取最小边长为100mm的5块试样。

4.2抗冻性样品:使用不少于10块整砖,并且其最小面积为0.25m2,对于大规格的砖,为能装入冷冻机,可进行切割,切割试样应尽可能的大。

砖应该没有裂纹,釉裂,针孔,磕碰等缺陷。

如果必须用有缺陷的砖进行检验,在试验前应用永久性的染色剂对缺陷做记号,试验后检查这些缺陷。

5检测人员要求:5.1技术关键岗位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证,临时人员和长期雇佣或签约人员经科室培训、由管理科考核合格后上岗。

5.2检验人员能熟悉本检测项目中检测依据标准,能熟悉操作本检测项目中检验所需设备。

5.3检验人员应有很强的责任心,不从事损害本检测的活动,如与检测相关方存在利害关系,应自动提出回避,确保数据准确公正。

陶瓷砖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陶瓷砖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5.各试样的破坏荷载F;
6.平均破坏荷载;
7.各试样的破坏强度(S);
8.平均破坏强度;
9.各试样的断裂模数;
10.平均断裂模数。
K≥48
7
18≤K<48
10
3.用硬刷刷去试样背面松散的粘结颗粒。将试样放人110℃士5℃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即间隔24 h的连续两次称量的差值不大于0.1%。然后将试样放在密闭的干燥箱或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干燥器中放有硅胶或其他合适的干燥剂,但不可放人酸性干燥剂。需在试样达到室温至少3h后才能进行试验。
湖南亚柏技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
陶瓷砖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第1页共2页
第1版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1年月日
破坏强度(S)以牛顿(N)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F—破坏荷载,单位牛顿(N);
L—两根支撑棒之间的跨距,单位毫米(mm);
b—试样的宽度,单位毫米(mm)。
断裂模数(R)以牛顿每平方毫米(N/mm2)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1.应用整砖检验,但是对超大的砖(即边长大于300 mm的砖)和一些非矩形的砖,有必要时可进行切割,切割成可能最大尺寸的矩形试样,以便安装在仪器上检验。其中心应与切割前砖的中心一致。在有疑问时,用整砖比用切割过的砖测得的结果准确。
2.每种样品的最小试样数量见表2。
表2最小试样量
砖的尺寸K/mm
最小试样数量
GB/T3810-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
四、仪器设备
1.干燥箱:能在110℃士5 *C温度下工作,也可使用能获得相同检测结果的微波、红外或其他干燥系统。
2.压力表:精确到2.0%。
3.两根圆柱形支撑棒:用金属制成,与试样接触部分用硬度为50IRHD士51RHD橡胶包裹,橡胶的硬度按GB/T 6031测定,一根棒能稍微摆动,另一根棒能绕其轴稍作旋转(相应尺寸见表1)。

【精品文档】陶瓷作业指导书-实用word文档 (9页)

【精品文档】陶瓷作业指导书-实用word文档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陶瓷作业指导书篇一:陶瓷原料仓作业指导书德信诚培训网原料仓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了保证本公司原料的正常流动,减少不必要的积压,保障库存,供应公司各部门正常生产的需要。

2. 适用范围本公司原料仓;本文件适用于陶瓷公司A区和B区。

3. 管理职责4. 原料进仓、出仓操作方法 4.1 定义凡生产所需的可构成产品的材料统称为原料。

4.2 原料进仓操作方法4.2.1 原材料进厂, 仓管员先对照《送货单》,核对材料名称(有规格型号的还要核对规格型号)与《采购订单》无误且数量在控制范围内后对来货车辆过磅。

a. 若为泥砂料,则过磅后通知配料仓管,然后通知检验部门检测。

b. 若为化工料则应在卸货时通知监事会取样交检验部门检测,在卸货时还必须对包装数量点数,对包装不足数的按实收数量签收,并注明实收数量的多少。

c. 若为燃烧油,则需要在放油之前通知监事会取样交检验部门检测, 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通知油库工作人员组织放油。

d. 若为润滑油, 则过磅后安排卸货即可。

4.2.2 卸货后空车必须再过磅,在核实送货数量后由仓管员填写原料《收料单》并签收供应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篇二:陶瓷物料仓作业指导书德信诚培训网物料仓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保证本公司物料的正常流动,减少不必要的物料积压,降低库存成本。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物料仓;本文件适用于欧神诺公司A区和B区。

3. 管理职责4. 物料进仓操作方法4.1 物料进仓前,须由本公司采购员或送货单位提供《送货单》。

《送货单》要求注明物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送货单位。

4.2 进仓员根据《送货单》,对照经审批有效的《采购订单》对实物进行核对预收,并签收供应商《送货单》。

需检验的及时通知有关检验部门派人验收。

陶瓷砖无釉耐磨深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陶瓷砖无釉耐磨深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1.耐磨试验机
主要包括一个摩擦钢轮,一个带有磨料给料装置的贮料斗,一个试样夹具和一个平衡锤。摩擦钢轮是用符合ISO 630-1的E235A (Fe360A号钢)制造的,直径为200mm士0.2mm,边缘厚度为10mm士0.1mm,转速为75 r/min。
试样受到摩擦钢轮的反向压力作用,并通过刚玉调节试验机。压力调校用F80(GB/T 2481.1 -1998)刚玉磨料150转后,产生弦长为24mm士0.5mm的磨坑。石英玻璃作为基本的标准物,也可用浮法玻璃或其他适用的材料。
陶瓷砖无釉耐磨深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第1页共2页
第1版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1年月日
七、试验报告
1.依据GB/T 3810的本部分;
2.试样的描述;
3.每个试样磨坑的弦长,精确至0.5mm
4.每个试样磨坑的体积V(mm3);
5.体积平均值Vm(mm3)。
当摩擦钢轮损耗至最初直径的0.5%时,必须更换磨轮。
2.测量精度为0.1mm的量具。
3.磨料
符合ISO 8684-1中规定的粒度为F80的刚玉磨料。
五、试验步骤
1.试样类型
采用整砖或合适尺寸的试样做试验。如果是小试样,试验前,要将小试样用粘结剂无缝地粘在一块较大的模板上。
2.试样准备
使用干净、干燥的试样。
3.试样数量
至少用5块试样。
4.将试样夹人夹具,样品与摩擦钢轮成正切,保证磨料均匀地进人研磨区。磨料给人速度为100g/100r士10g/100r。
摩擦钢轮转150转后,从夹具上取出试样,测量磨坑的弦长L,精确到0.5mm。每块试样应在其正面至少两处成正交的位置进行试验
如果砖面为凹凸浮雕时,对耐磨性的测定就有影响,可将凸出部分磨平,但所得结果与类似砖的测量结果不同。

陶瓷砖尺寸和表面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

陶瓷砖尺寸和表面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
1.每种类型取10块整砖进行测量。
2.对表面平整的砖,在砖面上画条对角线,测量四条线段每段上最厚的点,每块试样测量4点,测量值精确到0.1㎜。
3.对表面不平整的砖,垂直于一边在砖面上画四条直线,四条直线距砖边的距离分别为边长的0.125;0.375;0.625和0.875倍,在每条直线上的最厚处测量厚度。
4.取出标准板,将砖的釉面或合适的正面朝下置于仪器上,记录3个分度表的读数。如果是正方形砖,转动试样,每块试样得到4个测量值,每块砖重复上述步骤。如果是长方形砖,分别使用合适尺寸的仪器来测量。记录每块砖最大的中心弯曲度(DD),边弯曲度(De)和翘曲度(Dc),测量值精确到0.1mm。
六、试验结果
1.表面平擎度
六、试验结果
1.正方形砖的平均尺寸是四条边测量值的平均值。试样的平均尺寸是40次测量的平均值。
2.长方形砖尺寸以对边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相应的平均尺寸,试样长度和宽度的平均尺寸分别为20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七、试验报告
1.试验依据;
2.试样描述;
3.长度的宽度的全部测量值;
4.正方形砖每块试样边长的平均值,长方形砖每块试样长度和宽度的平均值;
3.在垂直距离为1m处用肉眼观察被检砖组表面的可见缺陷(平时戴眼镜者可戴上眼镜)。
4.检验的准备和检验不应是同一个人。
5.砖表面的人为装饰效果不能算作缺陷。
六、试验结果
表面质量以表面无可见缺陷砖的百分比表示。
七、试验报告
1.依据GB/T 3810本部分;
2.试样的描述;
3.检验用砖的数量;
4.所使用的评价标准;
5.表面无可见缺陷砖的百分比。
2.使用一块理想平整的金属或玻璃标准板,其厚度至少为10 mm。

陶瓷砖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陶瓷砖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式中:
F—破坏荷载,N;
L—两根支撑棒之间的跨距,mm,
b—试样的宽度,mm;
h—试验后沿断裂边测得的试样断裂面的最小厚度1〕,mm。
记录所有结果,以有效结果计算试样的平均破坏强度和平均断裂模数。
七、试验报告
1.依据GB/T 3810本部分;
2.试样的描述,如表面有凸纹浮雕;
3.试样的数量;
4.d,t,l和L的值;
1.应用整砖检验,但是对超大的砖(即边长大于300 mm的砖)和一些非矩形的砖,有必要时可进行切割,切割成可能最大尺寸的矩形试样,以便安装在仪器上检验。其中心应与切割前砖的中心一致。在有疑问时,用整砖比用切割过的砖测得的结果准确。
2.每种样品的最小试样数量见表2。
表2最小试样量
砖的尺寸K/mm
最小试样数量
5.各试样的破坏荷载F;
6.平均破坏荷载;
7.各试样的破坏强度(S);
8.平均破坏强度;
9.各试样的断裂模数;
10.平均断裂模数。
7.中心棒应与两支撑棒等距,以1N/ (mm2·s)士0.2N/(mm2·s)的速率均匀的增加荷载,每秒的实际增加率可按第8章的公式(2)计算,记录断裂荷载F。
六、试验结果
只有在宽度与中心棒直径相等的中间部位断裂试样,其结果才能用来计算平均破坏强度和平均断裂模数,计算平均值至少需要5个有效的结果。
如果有效结果少于5个,应取加倍数量的砖再做第二组试验,此时至少需要10个有效结果来计算平均值。
K≥48
7
18≤K<48
10
3.用硬刷刷去试样背面松散的粘结颗粒。将试样放人110℃士5℃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即间隔24 h的连续两次称量的差值不大于0.1%。然后将试样放在密闭的干燥箱或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干燥器中放有硅胶或其他合适的干燥剂,但不可放人酸性干燥剂。需在试样达到室温至少3h后才能进行试验。

h陶瓷砖吸水率抗冻性试验作业指导书资料

h陶瓷砖吸水率抗冻性试验作业指导书资料

1检测目的及适用范围1.1目的:测试陶瓷砖的抗冻性及吸水率。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等工程的陶瓷砖性能测试。

2检测依据标准《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GB/T3810.12-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GB/T3810.3-2006》《陶瓷砖GB/T4100-2006》3所需设备材料:3.1干燥箱:能在110℃±5℃的温度下工作。

3.2天平:精确到试样质量的0.01﹪3.3陶瓷砖真空吸水率检测仪3.4陶瓷砖抗冻性检测仪3.5麂皮3.6水,温度保持在20℃±5℃3.7 仪器设备的计量要求: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计量设备应有检定/核准有效期内的计量证书,4试样4.1真空吸水率样品:每种类型取10块整砖进行测试。

如每块砖的表面积大于0.04m2时,只需要5块整砖进行测试。

如每块砖的质量小于50g,则需足够数量的砖使每个试样质量达到50g至100g。

砖的边长大于200mm且小于400mm时,可切割成小块,但切割下的每一块应计入测量之内,多边形和其他非矩形砖,其长和宽均按外接矩形计算。

若砖的边长大于400mm时,至少在3块整砖的中间部位切取最小边长为100mm的5块试样。

4.2抗冻性样品:使用不少于10块整砖,并且其最小面积为0.25m2,对于大规格的砖,为能装入冷冻机,可进行切割,切割试样应尽可能的大。

砖应该没有裂纹,釉裂,针孔,磕碰等缺陷。

如果必须用有缺陷的砖进行检验,在试验前应用永久性的染色剂对缺陷做记号,试验后检查这些缺陷。

5检测人员要求:5.1技术关键岗位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证,临时人员和长期雇佣或签约人员经科室培训、由管理科考核合格后上岗。

5.2检验人员能熟悉本检测项目中检测依据标准,能熟悉操作本检测项目中检验所需设备。

5.3检验人员应有很强的责任心,不从事损害本检测的活动,如与检测相关方存在利害关系,应自动提出回避,确保数据准确公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砖检验作业指导书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陶瓷砖中吸水率、断裂模数、破坏强度的检验。

2 依据标准
《陶瓷砖》GB/T 4100-2015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GB/T 3810.3-2017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4部分: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测定》GB/T 3810.4-2006
3 技术指标
3.1 挤压陶瓷砖E≤0.5﹪AIa类
3.2 挤压陶瓷砖0.5﹪<E≤3﹪AIb 类
3.3 挤压陶瓷砖3﹪<E≤6﹪AII a 类
3.4 挤压陶瓷砖6﹪<E≤10﹪AIIb 类
3.5 挤压陶瓷砖E>10﹪AIII类
3.6 干压陶瓷砖E≤0.5﹪BIa 类
3.7 干压陶瓷砖0.5﹪﹤E≤3﹪ BIb 类
3.8 干压陶瓷砖3﹪﹤E≤6﹪ BIIa 类
3.9 干压陶瓷砖6﹪﹤E≤10﹪ BIIb 类
3.10 干压陶瓷砖E>10﹪ BIII类
注:断裂模数技术要求不适用于破坏强度≥3000N的砖
4 试验仪器
电热鼓风恒温烘箱(KH-047/101-2)、干燥器、天平(精度为所测试质量的0.01%)、压力表(精确到2.0%)、两根圆柱形支撑棒(用金属制成,与试样接触部分用硬度为50IRHD±5 IRHD橡胶包裹,一根棒能稍微摆动,另一根棒能绕其轴稍作旋转如图1)、圆柱形中心棒(一根与支撑棒直径相同且用相同橡胶包裹的圆柱形中心棒,用来传递载荷F,此棒也可稍作摆动)。

5 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6 取样
一组十块整砖,共3组
注:如每块砖的表面积大于0.04m2时,只需5块整砖;如每块砖的质量小于50g,则须足够数量的砖使每个试样质量达到50g~100g;砖的边长大于200mm且小于400mm时,可切成小块,但切割下得每一块应计入测量值内,多边形和其他非矩形砖,其长和宽均按外接矩形计算。

若砖的边长大于400mm时,至少在3块整砖的中间部位切取最小边长为100mm 的5块试样。

7 试验方法和计算结果
7.1 吸水率
7.1.1 试样步骤
将砖放在110℃±5℃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即每隔24h的两次连续质量之差小于0.1﹪,砖放在有硅胶或其他干燥器剂的干燥箱内冷却至室温。

(注:不能使用酸性干燥剂)
⑴煮沸法
将砖竖直地放在盛有去离子水的加热器中,使砖互不接触。

砖的上部和下部应保持有5cm深度的水。

在整个试验中都应保持高于5cm的水面。

将水加热至沸腾并保持煮沸2h。

然后切断热源,使砖完全浸泡在水中冷却至室温,并保持4h±0.25h。

(也可用常温下的水或制冷器将样品
冷却至室温。

)将一块浸湿过的麂皮用手拧干,并将麂皮放在平台上轻轻地依次擦干每块砖的表面,对于凹凸或有浮雕的表面应用麂皮轻轻地擦去表面水分,
然后称重,记录每块试样的称量结果。

保持与干燥状态下相同的精度。

⑵真空法
将砖竖直的放入真空容器中,使砖互不接触,加入足够的水将砖覆盖并高出5cm 。

抽真空至10kPa ±1 kPa ,并保持30min 后停止抽真空,让砖浸泡15min 后取出。

将一块浸湿过的麂皮用手拧干,并将麂皮放在平台上轻轻地依次擦干每块砖的表面,对于凹凸或有浮雕的表面应用麂皮轻轻地擦去表面水分,然后立即称重并记录,与干砖的称量精度相同。

7.1.2 计算结果
计算每块砖的吸水率E ,用干转的质量分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100m m m 1
12⨯-=E %
式中:m 1——干砖的质量,g ;m 2——湿砖的质量,g ; 注:干砖的质量和测量精度
7.2 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
7.2.1 试验步骤
⑴用硬刷刷去试样背面松散的粘结颗粒。

将试样放入110℃±5℃的干
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即间隔24h的连续两次称量的差不大于0.1﹪。

然后将试样放在密闭的干燥箱或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需在试样达到室温至少3h后才能进行试验;
⑵将试样置于支撑棒上,使正面朝上,试样伸出每根支撑棒的长度为l,如图2:
图2
⑶对于两面相同的砖以哪面向上都可以。

对于挤压成型的砖,应将其背助垂直于支撑棒放置,对于所有其他矩形砖,应以其长边垂直于支撑棒放置;
⑷对凸纹浮雕的砖,在与浮雕面接触的中心棒上再垫一层橡胶层;
⑸中心棒应与两支撑棒等距,以1N/(mm2·s)±0.2 N/(mm2·s)的速率均匀的增加载荷,记录断裂载荷F。

6.2.2 计算结果
⑴破坏强度(S )以牛顿(N )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F ——破坏载荷,N ;
L ——两根支撑棒之间的跨距,mm; b ——试样的宽度,mm.
⑵断裂模数R 以N/mm 2
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h ——试验后沿断裂边测得的试样断裂面的最小厚度,mm 。

注:
①只有在宽度与中心棒直径相等得中间部位断裂试验,其结果才能用来计算平均破坏强度和平均断裂模数,计算平均值至少5个有效结果;
②如有效结果少于5个,应取加倍数量的砖再做第二组试验,此时至少需要10个有效结果来计算平均值;
③记录所有结果,以有效结果计算试样的平均破坏载荷和平均断裂模数。

2
2h 23bh 23S
FL R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