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品种
介绍三个黄瓜新品种

建鳋叁基
譬 垒
.
专 用砧 木嫁 接 栽培 ,增 加 产量 ,提 植 ,每667平方 米定植3000株 左右 。
高 商 品性与 抗性 。(4)采用单 蔓 整枝 干 物 质 重 3.06克 ,可 溶 性 固 形 物
吊蔓或 爬架 方法 管理 ,主蔓 结瓜 为 3.63%,Vc含量 0.83毫 克 /克 ,总
现 空心 瓜或 畸形 瓜 ,过 多使 用 氮肥 瓜 ,摘 除 5节 以下 根瓜 ,有 利 于 植 或 土壤 过于 干旱 易 出现 苦味 瓜 。(3) 株 根系 发 育 ,增 加 产量 ,提 高商 品
适宜在 山东 、四川 、辽 宁种植 。8月 性 ,每 天 采 收 商 品 瓜 。 (6)施 足 底
霜霉 病 。前 期耐 高温 、耐 雨水 ,后 香 ,品质佳 。干物质 重3.6克 ,可溶
期耐 低 温弱 光 , 田间调查 抗枯 萎 病 性 固形物 3.2%,维生 素C含 量0.78
能力强 ,适宜保护地栽 培 。第 1生长 毫 克 /克 ,总 糖 含 量 2.9毫 克 。 中
周期每667平方米产 5980千 克 ,比对 抗 白粉 病 、霜霉 病 ,耐 低温 弱光 性
肥 ,盛 瓜期 应 勤追肥 浇 水 ,喷施 叶 周 期每667平方 米产 8617.68千 克 ,
面 肥 ,能有 效预 防病 害 发生 。(7)保 比对照 叶三黄瓜增产,促 进 养分
栽 培 技 术 要 点 :(1)种 植 密 度
积 累 ,严 防 徒 长 。 如 出 现 化 瓜 现 为每 667平方 米 2000~3000株 。(2) 象 ,应 立 即使 用植物 生 长调 节 剂进 高 温季 节 育苗 应在 两 叶一心 和 五 叶
照韩妍 增产6%-第2生 长周 期每667 较 强 。第 l生长周 期 每667平 方 米产 平方 米产4820千 克 ,比对照 韩妍 增 8625.6千克 ,比对 照 叶三 黄瓜增 产
黄瓜新品种――钦育一号

黄瓜新品种――钦育一号
“钦育一号”黄瓜是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钦州那丽、那彭、那思等地黄瓜农家品种材料选育而成的加工型黄瓜新品种,2007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菜2007001号)推广。
1.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强,侧蔓较少,以主蔓结瓜为主。
亩产商品瓜4500公斤左右。
植株总节数约50节,一般第一雌花始于6-7节,雌花率40%左右,座瓜率高,商品瓜淡黄白色,表面光滑,单瓜长约20厘米、重约200克,瓜径5-6厘米,肉厚、腔小,适宜腌制加工,经腌制加工后的黄瓜皮口感爽脆,特具传统特色风味。
2.栽培要点:
春季栽培全生育期120天,始收期为播后55-60天;秋季种植110天,始收期为播后45-55天。
该品种抗白粉病、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
2.1播期:在华南地区露地种植,春播为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秋播期为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
亩用种量约100克。
2.2种植规格:采用深沟高畦,畦宽1.0米包沟,株距约30厘米,双行植,一般每亩种植3000-3500株。
2.3基肥:农家肥1000公斤/亩。
2.4追肥:播后显3-5张真叶时及时插扦绑蔓,每采收两次商品瓜后即追施一次肥,亩追复合肥25公斤/亩。
2.5水分管理:要求水分充足,防止积水。
春大棚黄瓜应选用哪些品种?

春大棚黄瓜应选用哪些品种?春大棚黄瓜应选用哪些品种?春季大棚内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低,光照偏弱,空气湿度大。
根据大棚的生态环境,宜选用较耐寒,较耐弱光,适应性强,早熟,丰产,抗病的品种。
实践证明,长春密刺、新泰密刺、鲁黄瓜4号、中农5号等是比较适于大棚栽培的品种。
其突出特点是早熟,前期产量高,瓜条形状也好。
现分别介绍如下:(1)长春密刺:植株生长势较强,茎粗,节间短。
叶片深绿色。
以主蔓结瓜为主,3~5节开始结瓜,瓜码密,坐瓜率高。
瓜条棒状,长22~25厘米,皮深绿色,瓜把较短,纵棱不明显,刺瘤小而密(故名"密刺")。
瓜肉厚脆,淡绿色,瓤小,有香味,品质好。
该品种对黄瓜枯萎病有较强的抗性,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的抗性较弱。
较耐低温,耐弱光,耐肥水,早熟。
一般亩产5000公斤左右。
(2)新泰密刺: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中等。
茎粗,节间短。
叶片深绿色。
主蔓结瓜,4~5节开始结瓜,以后间隔1~2节有一雌花。
生长期长,回头瓜较多。
瓜棍棒状,绿色,刺瘤密,瓜条长30~36厘米,瓜把较长,瓜肉较厚、脆嫩,淡绿色,瓤小,有甜味,品质中上。
该品种耐寒性较强,较耐弱光、耐肥水,抗枯萎病,对霜霉病、白粉病的抗性较弱,但略优于长春密刺。
适于春季大棚栽培。
一般亩产5000公斤左右。
(3)鲁黄瓜4号: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
植株生长势较强,分枝性弱,以主蔓结瓜为主。
叶掌状五角形,深绿色。
*雌花着生于主蔓2~4节,瓜码密。
瓜条长棒状,皮深绿色,刺白色,刺密。
肉质清脆,香味浓,品质好。
早熟,早期产量超过长春密刺近20%。
对霜霉病、白粉病表现耐病,较抗枯萎病。
较耐寒,较耐弱光,喜肥水充足。
尤其适于春大棚栽培。
(4)中农5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
植株生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
*雌花着生于主蔓3~4节,以后节节有雌花。
瓜条棒状,皮深绿色,刺瘤小而密,白刺。
瓜条长25~32厘米,瓜把短。
肉厚质脆,品质中上。
黄瓜品种简介

黄瓜品种简介
津研四号:早中熟,蔓生,侧枝,分枝力弱,瓜条均匀,长圆棒形,长30―35cm,深绿色,单瓜重250―300克,耐热,抗霜霉,白粉病,播种至采收65-70天,在南方各地能春秋露地种植,亩产5000公斤。
律研七号:中晚熟,蔓生,有3―5个分枝,主蔓结瓜为主,瓜长棒形,长35―40cm,单瓜重500克,耐涝,耐热,适于春秋露地栽培,亩产5000公斤以上。
夏丰一号:生长势强,叶深绿,主蔓结瓜,瓜长35-40cm,深绿色,刺瘤稀,刺毛白色,亩产3000公斤。
早丰一号:中熟,主蔓结瓜,分枝少,瓜棒状,瓜长33一35cm,浅绿色,无棱,瘤稀,瓜密,结瓜数多,品质好,抗霜霉,白粉病,亩产3500公斤。
宁丰三号:早熟,瓜长棒形,长39cm,横茎3.8一4.1cm,单瓜重240-290克,皮浅绿色,瓜棱浅。
刺瘤稀、品质佳、耐低温、较抗霜霉病、白粉病,亩产5000公斤左右。
二、栽培要求
一般亩用种量200-250克,2月下旬一3月上旬大棚覆盖,播种育苗,搭架黄瓜4尺作畦,行株距2X0.6一0.8尺,4000株/亩,不设支架黄瓜,5-6尺开畦,行株距2X0.8一1尺,田间管理: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中耕、除草、培土、插架、整枝、摘心稳花稳果及病虫防治。
病害有枯萎病、疫病、霜霉病、炭宜病、白粉病。
虫害有黄守瓜和蚜虫,枯萎病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灌根,黄守瓜用灭杀毙、辛硫磷防治,其他病虫害可参照西瓜病虫害用药防治。
水果型黄瓜:萨瑞格HA-454

萨瑞格ha-454的果实呈圆柱形,长度约15-20厘米,直径约3-4厘米。果皮为翠绿色,表面光滑无刺,口感脆嫩多汁,味道清香。
果实
植物学特征
日照
温度
水分
生长习性
需肥特点
萨瑞格ha-454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尤其在生长初期需要施加适量的基肥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在生长期间,应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及时追肥。
与普通黄瓜相比,萨瑞格ha-454的口感更加细腻,营养价值更高,因此被广泛用于鲜食和加工。
种植前景
目前,我国已经有多个省市开始引进种植萨瑞格ha-454,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萨瑞格ha-454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以用于制作保健品和药品等,进一步拓展了其种植前景。
在我国,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多样化食品的需求增加,水果型黄瓜的种植面积也在逐渐扩大。
经过多年的选育和试验,萨瑞格ha-454于2000年左右问世,并逐渐在日本及其他国家推广种植。
特点和优势
萨瑞格ha-454的果实呈长圆柱形,表面光滑,长度约15-20厘米,直径约3-4厘米。
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等特点,适合在温室内进行栽培。
果皮为绿色,果肉厚实,口感脆嫩多汁,味道清新爽口,具有浓郁的水果香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水果型黄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萨瑞格ha-454作为水果型黄瓜中的优良品种,具有广阔的种植前景。
02
生物学特性
萨瑞格ha-454水果型黄瓜的叶片呈深绿色,形状为五角形或肾形,叶缘平滑无锯齿。叶片背面有白色小刺,但刺不尖锐。
叶片
萨瑞格ha-454的花朵为黄色,花径较小,花瓣为白色,花朵数量较多且花期较长。
津研一号(黄瓜)

津研一号(黄瓜)
品种来源:是由唐山秋瓜X天津棒锤瓜的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系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为中早熟品种。
具有抗霜霉病,白粉病能力,不抗枯萎病,植株生长较状,叶片肥大,深绿色,每株有侧蔓3-5条。
第一雌花春天着生4-6节上,秋天6-8节上,以后每隔2-3节出现一枚雌花。
瓜条长纺锤形,深绿色,有明显的棱,瘤,刺白色,瓜条长30-35厘米(指商品瓜标准)。
春季育苗露地栽培,一般亩产5000公斤以上,秋季直播亩产2500-3000公斤。
商品性状好,适口性颇佳,适于城市消费及加工出口。
栽培要点:1.施肥:每亩施基肥(农家肥)5000公斤,混入磷酸二胺10-20公斤;追肥3-5次,合计尿素40-50公斤(每摘两套瓜可随浇水追肥一次)。
2.亩播种两:春季育苗0.15公斤,夏,秋直播0.25-0.3公斤。
3.亩保苗:3500-4000株(视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春播及肥地宜稀些,秋播及瘠地宜密些)。
4.整枝:侧蔓见瓜后留二片叶掐尖。
5.苗龄:30天左右(露地栽培)。
6.病虫害防治:抗病不等于不得病(免疫)。
生育期一般不用打治病农药,如发生霜霉病,白粉病可喷撒“乙磷铝”或“百菌清”二次,细菌性角斑病可用“新植霉素”,“链霉素”喷撒,碳疽病可用”百菌通”(DT)防治;用”氧化乐果”,溴氰菊脂”,”杀螨醇”等,分别防治蚜虫,红蜘蛛,茶蟥螨。
7.灌溉:应掌握小水勤浇,盛瓜期每一,两天浇水一次(视气候条件而定)。
- 1 -。
适合大棚栽培的黄瓜新品种

适合大棚栽培的黄瓜新品种
黄瓜是广受欢迎的蔬菜之一,而在大棚栽培中,选择适合的品种可以大幅提高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几个适合大棚栽培的黄瓜新品种。
1. 春宝黄瓜:这种黄瓜品种生长迅速,株型紧凑,适合密植,产量高,果实长而细,呈淡黄色,口感鲜嫩。
2. 神农丰黄瓜:这种品种的果实较短而粗,口感清脆,适合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大棚栽培,也很容易管理和收获。
3. 金秋黄瓜:这是一种早熟的黄瓜品种,适合春季和秋季种植,产量稳定,果实呈棱角分明的圆柱形,外观美观,口感爽脆。
4. 丰瓜黄瓜:这种品种生长迅速,产量高,果实较长而细,颜色淡黄,口感鲜嫩,具有较好的抗病性能,适合大棚栽培。
以上这些黄瓜品种都是适合大棚栽培的新品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品质。
- 1 -。
几个精品黄瓜品种

几个精品黄瓜品种
几个精品黄瓜品种
1.碧玉迎春
该品种属春秋两季黄瓜精品,以早熟抗病、适合多茬口栽培为优势。
主蔓结瓜为主,长势强,对温度适应性强,瓜短棒形,瓜长13~17厘米,直径5~6厘米,翠绿色,刺瘤适中,脆甜、清香,商品性极好。
春秋露地及保护地均可栽培。
每667平方米(1亩)用种量300~350克,定植2300株左右。
2.博超27
早中熟黄瓜一代杂交种,适于春秋露地栽培,最适宜秋棚延后栽培,南菜北运种植区优选品种。
植株长势较强,主侧枝均可结瓜,瓜码密,瓜皮深绿色,瓜肉浅绿,瓜条棒状,长30厘米左右,刺白而密,刺瘤小,无纵棱,瓜把特短,商品性状极佳;抗霜霉
病、白粉病、枯萎病。
每667平方米产量1万公斤以上,该品种具有耐热、抗逆性强的特点,在夏秋季高温长日照条件下,表现为瓜码比一般品种密和抗病性强,极适合秋棚延后栽培。
3.博超108
该品种属一代杂交种,前期耐低温,后期耐高温,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协调一致,适宜春大棚栽培。
植株长势较强,早熟,第一雌花着生在3~4节,瓜码密,雌花节率40%以上,甩瓜快,结成性好,主蔓结瓜为主,中后期穿插发生回头瓜。
商品瓜长30~35厘米,单瓜重200克左右,瓜皮深绿色有光泽,瓜把短,刺瘤密而明显,脆甜可口,商品性好,高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
每667平方米产量高达15000公斤。
(山东省新泰市泰星种苗有限公司夏光礼邮编:2712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普通黄瓜(一)设施品种1. 适宜大棚栽培品种(春秋大棚)(1)中农16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中蔬园艺良种研究开发中心培育。
北京地区大棚黄瓜主推品种,适合北京地区春大棚和秋大棚栽培。
中国农科院蔬菜所选育,中早熟,生育速度快,长势旺盛,结瓜集中,主蔓结瓜,瓜码较密。
春大棚第一雌花始于主蔓第3~4节,秋大棚第一雌花始于第6~7节。
瓜把短(3厘米左右),瓜条长棒状,瓜条顺直,瓜长30厘米左右,瓜条深绿,有光泽,口感脆甜,商品性品质极佳。
白剌、较密,瘤小,单瓜重量150~200克。
抗霜霉病较力较强,抗白粉病能力较弱,因此,在高温季节生产时要保证适宜的空气和土壤湿度。
每亩春大棚产量在5500千克左右,秋大棚产量在4000千克以上。
北京地区秋大棚延后栽培适宜的播种时间为7月20号左右,以直播为好,每亩3000株左右。
定植前施足底肥,根瓜坐住后及时追肥,及时去除基部侧枝,中上部侧枝见瓜后留2片叶摘心。
(2)中农26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中蔬园艺良种研究开发中心培育。
北京地区主推品种,适合北京地区春大棚栽培。
中国农科院蔬菜所选育,中熟一代杂种。
长势旺盛,连续坐果能力强,分枝中等,回头瓜多。
春大棚种植根瓜在第4节左右,瓜条顺直,瓜长28~30厘米,横径3.1厘米左右,瓜把短(3.7厘米左右),单瓜重160~190克。
瓜皮深绿色,有光泽,剌多瘤小,口感好,味甜,商品瓜率高。
抗霜霉病能力强,抗白粉病能力一般。
春大棚黄瓜产量稳定,每亩可达5500千克以上。
盛瓜期一定要保证肥水供应,中上部侧枝见瓜后留2片叶摘心。
(3)博美507 河北省设施黄瓜主推品种。
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育成。
耐低温、弱光能力强,长势中等,瓜码密,叶片深绿,高产稳产,每亩产量可达10000千克以上。
前期下瓜集中,效益好。
抗枯萎病能力强,兼抗霜霉病、白粉病。
瓜条深绿色,光泽亮,中剌瘤,长35厘米左右,把短,果肉淡绿色,腔小肉厚,质密清香,口感好。
适宜春大棚栽培。
(4)德瑞特223 河北省设施黄瓜主推品种。
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育成。
瓜条长33厘米左右,中等密剌,深绿色,光泽亮,瓜条直。
长势较强,主蔓结瓜,瓜码适中,连续结瓜能力强。
中抗霜霉病、白粉病。
产量高,效益好。
每亩产量可达7000千克左右。
适宜秋大棚栽培。
(5)春秋大丰泰安市泰丰园艺有限公司培育,是春秋露地及秋大棚的顶尖新品种。
长势强,主蔓结瓜,雌花率高,瓜条棒状,瓜长35厘米左右,单瓜重200克。
瓜把短,心腔小,瓜皮深绿色,剌瘤明显,果肉淡绿色,畸形果率低,品质优良,适当管理每亩可达10000千克以上。
抗霜霉病、白粉病、病毒病而耐热性方面有独特优势。
同时可带3~4条瓜而不化瓜,不歇秧。
另外还有春秋亮丰,是新育成的春秋露地及秋大棚专用的品种。
另外还有泰丰园1号,是温室及早春大棚栽培的优良品种。
(6)中农18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中蔬园艺良种研究开发中心培育。
长势强,分枝中等,主蔓结瓜。
始雌花位于主蔓第5节左右。
瓜色深绿,瓜长33~38厘米,把儿短。
刺瘤密,白刺,瘤中,无黄色条纹。
早熟,前期产量高。
丰产,每亩可达10000克以上。
抗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等多种病害。
适合各地大棚及露地栽培。
(7)博杰605 新育成黄瓜品种,株型好,叶片中等偏小,利于通风透光,深绿色。
瓜条长33~35厘米,棒状,密刺,无棱,无黄线,腔小肉厚。
适宜嫁接。
适合早春温室、大棚栽培。
2. 适宜温室栽培品种(越冬、早春、冬春)(1)津优35号河北省设施黄瓜主推品种。
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育成。
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主蔓结瓜,瓜码密;第一雌花节位在第4节左右,回头瓜多,丰产潜力大,单性结实能力强。
瓜条生长速度快,早熟性好。
生长后期主蔓摘心后侧枝兼具结瓜性,且一般自封顶。
中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
耐低温、弱光,喜高温。
瓜条顺直,皮色深绿、光泽度好,瓜把小于瓜长1/7,心腔小于瓜横径1/2,剌密,无棱,瘤小,腰瓜长33~35厘米,不弯瓜,不化瓜,畸形瓜率极低,单瓜重在200克左右。
果肉淡绿色,肉质甜脆,品质好。
瓜色深绿,商品性极佳。
植株生长期长,不易早衰,越冬及早春栽培每亩产量能达到10000千克以上,在春季冷棚中也可以栽培。
(2)津优36号河北省设施黄瓜主推品种。
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育成。
长势强,早熟,叶片较大,主蔓结瓜。
抗霜霉病、枯萎病和角斑病,中抗白粉病。
耐低温、弱光。
越冬栽培时,最低温度7℃、光照5000 lx左右、每天持续2小时以上、连续7天,其生长发育基本正常。
生长后期可忍耐35~36℃的高温。
瓜条顺直,剌瘤明显,浅棱,皮色深绿、光泽度好。
果肉浅绿色,口感脆甜,品质佳,畸形瓜率低。
腰瓜长32厘米左右,冬季低温条件下瓜条长26~28厘米,瓜把小于瓜长1/7,心腔小于瓜横径1/2,单瓜重在200克左右。
适应性强,不易早衰,持续结瓜能力强,中后期产量突出,适宜长季栽培。
越冬栽培每亩产量能达到10000千克以上,早春茬栽培每亩可达7000千克以上。
在春季冷棚中也可以栽培。
(3)博美16-1 河北省设施黄瓜主推品种。
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育成。
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株型好,光效高,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瓜条生长速度快,连续结瓜能力强,不歇秧。
耐低温、弱光能力强,抗枯萎病能力强,抗霜霉病、白粉病,适宜嫁接栽培。
密剌,中条型,瓜条长32厘米左右,果内淡绿色,腔小内厚,肉质清香,脆嫩微甜,口感好。
越冬长季栽培每亩产量可达20000千克以上。
适宜越冬长季栽培。
(4)博美169 河北省设施黄瓜主推品种。
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育成。
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瓜条生长速度快,瓜把短,剌密,瓜条棒状,深绿色,瓜条长32厘米左右。
其突出特点:前期、中期、后期瓜形美观,商品性好,产量均匀稳定,总产量高。
耐低温、弱光,抗霜霉病、白粉病,不封顶,不歇秧。
越冬长季栽培每亩产量可达20000千克以上。
适宜越冬长季栽培。
(5)博杰42 河南省庆发种业有限公司推出。
植株长势中等,叶片中等大小,耐低温、弱光能力强,瓜码密,下瓜早,甩秧快,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协调性好,易管理,回头瓜多,产量高,瓜条顺直、油亮,短把密刺,腰瓜长35厘米左右,单瓜重200克,绿瓤,腔小肉厚,质密压秤,商品性好,商品瓜率高,用博强砧木嫁接抗病性和商品性更好。
(7)寒秀寿光推广品种。
叶片小,长势强,植株紧凑,以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回头瓜多,不易化瓜。
耐低温能力强,在10℃左右能正常生长,瓜条顺直,长40厘米左右,单瓜重200克左右,瓜把短,无苦味,商品性好。
每亩种植3500~4000株。
抗黑星病、枯萎病、霜霉病等。
9个月生长期,每亩产量17500~20000千克。
(8)津冬23号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培育。
龙头好,长势强,在冬季长时间的低温弱光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发育,连续坐瓜能力非常强,不歇秧,不早衰。
总产量特高,盛期在春节前后,采瓜量非常大。
瓜条长度32厘米左右,密刺,短把,尤其在冬季低温弱光条件下,瓜条仍十分美观,整齐度非常高,次品瓜率非常低。
抗病能力强,对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都有很好的抗性,尤其是对褐斑病(黄点子病)有很好的抗性。
(9)津优303 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育成。
植株长势强,叶片中等偏小,光能利用率高。
瓜码密,高抗霜霉病、白粉病、褐斑病、枯萎病。
耐低温弱光能力强,瓜条商品性佳,畸形瓜率低,皮色亮绿,中等瓜条,单瓜重200克左右,口感脆嫩,品质好。
适宜日光温室越冬及早春栽培。
(二)露地品种1. 津优48号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培育。
长势旺,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主蔓结瓜为主。
瓜条棒状、顺直、瓜条长35厘米以上,瓜把短、无棱、无黄头、瓜条整齐度好,畸形瓜少,坐瓜率高,早熟性好,产量高,比对照津优1号增产20%以上。
高抗枯萎病,抗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和花叶病毒病等。
适宜露地及大棚栽培。
2. 津优42号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培育。
长势旺,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主蔓结瓜为主。
瓜条棒状、顺直、瓜条长35厘米左右,瓜把短、无棱、无黄线、有光泽,瘤中等,瓜腔小,果肉绿色,口感甜脆。
耐寒耐热性好。
抗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和病毒病等,丰产。
适宜早春露地及越夏露地栽培。
3. 津优49号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培育。
长势中等,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主蔓结瓜为主。
瓜条棒状、顺直,瓜条长度适中,瓜把短,瓜色深绿,有光泽,无棱,密刺瘤,刺瘤中等大小。
单瓜重约250克,果肉淡绿色,瓜腔小于瓜横径的1/2,口感脆甜,无苦味,畸形瓜率低。
高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耐高温能力突出,产量高,适合露地栽培。
4. 津优401号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培育。
长势较强,叶片中等大小,叶色绿,瓜长35厘米左右,瓜把短,不溜肩,瓜条亮绿,刺瘤好,瓜条顺直,商品率高,雌花分布均匀,持续结瓜能力强,丰产性好。
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病毒病等病害,且瓜杈较少,省工省时。
适合露地及大棚栽培。
5. 津优41号对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抗性强。
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6. 津优40号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7. 津园11号高抗枯萎病,抗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和病毒病等。
适宜露地及大棚栽培。
8.中农106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中蔬园艺良种研究开发中心培育。
春、夏、秋露地品种。
中熟,耐热,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
早春栽培第一雌花始于主蔓第5节以上。
瓜色深绿,腰瓜长35~40厘米,把长小于瓜长的1/8,瓜粗3.4厘米左右。
刺瘤密,白刺,瘤小,无棱,基本上无黄色条纹,口感好。
丰产,每亩产量可达10000千克。
高抗ZYMV,抗WMV、CMV、白粉病、角斑病、枯萎病和霜霉病。
二、水果黄瓜品种1. 中农29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中蔬园艺良种研究开发中心培育。
水果黄瓜,口感脆甜,风味好,丰产。
具有很强的耐低温弱光能力,抗病性较好。
2. 月脂黄瓜强雌性,熟性早,生长势中等,主蔓结瓜,节间短,瓜呈短柱状,长约15厘米,直径3厘米,乳白色,高温强日照时颗粒深绿色,货架期长,产量高,口感微甜,及时采收商品瓜。
适合春秋保护地种植。
3. 美雅寿光推广品种。
荷兰引进。
植株长势旺盛,节间短,节节有瓜,每节1~2个,瓜长13~17厘米。
果实油亮,暗绿色,圆柱形,光滑无剌。
耐贮运,口感极佳,耐寒耐热,抗病性强。
每亩定植2500~2800株。
定植前施足底肥,开花坐果后开始追肥,不宜浇大水。
及时抹去侧枝及4~6节以下的雌花。
水果型黄瓜品种还有美雅、托尼、珍尼、9976等。
4. 京研迷你2号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培育。
水果型黄瓜。
适于温室和春、秋大棚栽培,适应性强,耐低温、弱光。
全雌,抗霜霉病和白粉病。
瓜长13厘米,无剌瘤,亮绿。
5. 瑞光2号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