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除草技术..
大豆田如何使用除草剂?

大豆田如何使用除草剂?大豆播后苗前化学药剂除草在大豆播种后,杂草刚刚萌芽时喷洒除草剂,灭草配方公顷用量可用50%乙草胺3公斤+12%农思它,兑水450公斤喷雾。
也可用50%乙草胺3公斤+72%2―4D丁酯1公斤,兑水450公斤喷雾。
也可用90%禾耐斯1.5公斤+48%广灭灵0.75公斤+80%阔草清60克兑水450公斤喷雾。
以上除草配方在大豆田除草时可任选一种即可。
一、稀释农药的正确方法是什么?掌握正确的农药方法对防止污染有着重要作用。
其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液体农药的稀释药液量少时可直接进行稀释。
正确的方法是在准备好的配药容器里盛好所需要的清水,然后将定量药剂徐徐倒入水中,用木棍等轻轻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若需要配制较多的药液量时。
最好采取两步配制法:即先用少量的水将农药原液稀释成母液,再将配制好的母液按稀释比例倒入准备好的清水中,充分搅拌均匀。
可湿性粉剂的稀释采取两部配制法,即先用少量水配制成较为浓稠的母液,然后再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进行最后稀释。
但要注意两步配制所有水量要与理论所用水量相等。
粉剂农药的稀释主要是利用填充料进行稀释。
先取填充料(草木灰、米糠稗)将所有需的粉剂农药混入搅拌,再反复添加,直到达到所需倍数。
颗粒型农药的稀释利用适当的填充料与之混合,稀释时可采用干燥软土或同性化肥作填充料,按一定的比例搅拌均匀即可。
二.为什么水稻田除草采用毒土法比毒肥法、毒沙法效果好?答:毒土法、毒肥法、毒沙法都是将药剂与细土、化肥、细沙等载体混拌后撒于田中。
因为土壤渗透性好,吸附性强。
吸附药剂后沉到水底层,然后缓慢释放药剂,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而化肥、沙子只是把药剂粘附在表面,遇水后药剂容易飘浮在水面,遇大风容易聚集影响药效,所以采用毒土法用药比毒肥、毒沙法效果好。
三.大豆田旱期苣荬菜、刺儿菜怎样防除?答:对于早春先于大豆出苗的苣荬菜、刺儿菜,在大豆拱土前,用池梗净、农达等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可将其连根杀死;大豆出苗后苣荬菜、刺儿菜三叶期前最佳防除时期。
东北大豆田杂草防治策略

东北大豆田杂草防治策略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之一,但由于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东北大豆田常常受到杂草的威胁。
杂草严重影响了大豆的生长和产量,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是保证东北大豆产量的重要措施。
一、机械防治1.留伏稀植:大豆播种前要进行深翻,将杂草及其种子深埋于土壤下层,不仅阻断了杂草的生长,还减少了大豆生长初期对杂草和资源的竞争。
2.喷雾除草机械:在大豆生长期,使用喷雾除草机械对田间的杂草进行有效的除草处理。
3.铧垡深松:大豆生育期可以多次采用铧垡深松的方法,使土壤内的杂草种子暴露于阳光下,利用氧气和湿度等条件使其迅速消亡。
二、化学防治1.农药喷施:在大豆生长期使用合适的除草剂进行喷施,以有效控制田间杂草的数量和繁殖。
2.定时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的生长规律和大豆生育期,确定合适的喷药时间和剂量,以达到最好的除草效果。
三、生物防治1.拼图除草:种植具有快速生长能力的玉米、高粱等作物,利用其强劲的生长势和高度优势,充当大豆田的“拼图”,减少田间杂草的生长空间和光照,从而减少杂草的数量。
2.释放追鞘茱萸:追鞘茱萸是一种具有独特的拮抗杂草能力的草本植物,将其释放于大豆田,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
四、综合防治1.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大豆的防治中,通过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可以提高大豆对除草剂的抗性,从而达到更好的除草效果。
2.施用水稻秸秆:在大豆旋作田或间套作田中,施用水稻秸秆能有效控制杂草的繁殖和生长,同时还能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持水性。
综上所述,东北大豆田杂草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
在实际种植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并结合管理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以保证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同时还要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为东北大豆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大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大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近几年,随着大豆价格升高,我国北方农民种大豆积极性高涨。
造成了大豆重茬面积增加,加剧了一些大豆病虫草害的发生,降低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如何对大豆田病虫草进行有效的、经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危害,减产幅度在25—75%或更多,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不同程度的扩散至下部侧枝病茎髓部变褐,叶柄茎部缢缩,叶片下重,但不脱落。
药剂防治:主要应用58%瑞毒霉锰锌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0.3-0.4%拌种。
2.大豆菌核病: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茎秆,7月下旬开始发病,侵染初期茎秆上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只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
纵剖病株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一样的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
药剂防治: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40%菌核净1000倍液或50%甲托500倍液喷雾。
3.大豆食心虫的防治:大豆食心虫是咬食豆粒的小红虫。
幼虫钻入豆荚,咬食荚中的嫩豆粒,可吃掉半粒豆,降低大豆产量和品质。
此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幼虫在豆地结茧越冬。
第2年7月下旬变成蛹和蛾子,飞到豆荚上产卵,7-8月份降雨量多、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发生。
防治方法:用5%甲拌磷颗粒剂750-1000克拌土10千克,8月10日前后,撒于田间,每4垄撒1垄,或用80%敌敌畏乳油,每667m2用100毫升,浸蘸20厘米长高梁茎秆或玉米茎秆50根,每隔5垄插1垄,每走7-8步插1根。
4.大豆蚜虫:蚜虫有有翅膀胎生雌蚜,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虫,成虫和若虫均可为害,多集中在豆株顶梢和嫩叶上,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缩,生长迟缓,早期落叶,分枝和结荚减少。
防治方法: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或10%一遍净每亩20克。
5.大豆造桥虫:大豆造桥虫种类较多,以银纹夜蛾为多。
幼虫为害豆叶,食害嫩尖、花器和幼荚,可吃光叶片造成落花落荚,子粒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大豆田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是大豆田杂草的危害对大豆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杂草不仅会占据大豆田的生长空间,还会抢夺大豆的养分、水分和阳光,导致大豆生长发育不良。
化学防除已成为大豆田杂草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大豆田杂草的危害及化学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豆田杂草的危害1. 竞争养分:大豆田杂草会和大豆植株争夺土壤养分,大豆植株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而杂草的存在会让大豆植株吸收到的养分减少,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 抢夺水分:杂草还会和大豆植株抢夺土壤中的水分,使大豆植株缺乏水分,导致大豆的干旱和缺水情况,影响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3. 遮光遮荫:杂草的生长会使得大豆田的阳光照射不充分,大豆植株缺乏光合作用,影响养分的合成和移动,从而导致大豆的生长受到限制。
4. 传播病虫害:杂草也是病虫害的传播媒介,大豆田杂草的存在会导致病虫害大量滋生,对大豆的生长造成直接危害。
5. 影响农药防治效果:如果大豆田杂草过多,会影响农药的喷洒效果,使得农药无法均匀喷洒到大豆植株上,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大豆田杂草的危害对大豆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二、大豆田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大豆田杂草防治手段,其特点是防治效果好、实施方便、速度快、范围广。
针对大豆田杂草的化学防治主要包括除草剂的使用和预防性灭草剂的使用。
1. 选择合适的除草剂除草剂是一种专门用于杂草防治的农药,其作用机理不同于常规杀虫剂、杀菌剂等,主要是通过叶面或根部的吸收进入植物体内,抑制杂草的生长和发育。
在大豆田杂草防治中,应选用专门针对杂草的除草剂进行施用。
如常用的除草剂有草铵膦、氟吡草酮、草甘膦等。
2. 预防性灭草剂预防性灭草剂是指在大豆田杂草生长之前就喷洒在土壤上,通过土壤或者叶片吸收起到对杂草种子或者幼苗的控制。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对大豆田杂草种子的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少大豆田杂草的数量,达到预防和控制的目的。
大豆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大豆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大豆田化学除草的方法有两种:
1、苗前除草:土壤墒情好时,可以在大豆播种后拱土前进行封闭处理。
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200~300毫升,或90%禾耐斯100~1500毫升加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20~40克,或加噻吩磺隆2~3克,或加75%宝收干悬浮剂2克,或加48%广灭灵乳油50~100毫升,或加72%的2,4D丁酯65~100毫升,对水30千克进行土壤喷雾。
2、苗后除草:出苗后在大豆1~3片复叶、杂草2~5叶期进行防除。
防除禾本科杂草,每亩用5%精喹禾灵乳油60~100毫升,或用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50~65毫升,或用10.8%高效吡氟氯禾灵乳油30毫升,或用6.9%威霸浓乳剂50~60毫升,或用12.5%拿扑净乳油80~100毫升,对水20~30千克喷雾。
防除阔叶杂草,每亩用25%虎威、龙威、氟磺胺草醚等水剂4~6毫升,或用44%克莠灵水剂8毫升,或用24%杂草焚水剂4~6毫升,对水2千克喷雾。
二、用好大豆除草剂要注意以下几点:
1、药剂喷洒要均匀,不重,不漏。
2、整地质量要好,土壤要平细。
3、混土要彻底。
混土的时间与深度,应根据除草剂的种类而定。
4、把安全性放在首位,选择安全性好的除草剂及混配配方。
大豆田阔叶杂草除草剂,常见杂草的种类与防治

大豆田阔叶杂草除草剂,常见杂草的种类与防治
氟磺胺草醚、灭草松、嗪草酮等药物为大豆田阔叶杂草除草剂。
其中氟磺胺草醚在大豆苗后1-3片复叶时、杂草1-3叶期使用,亩用25%水剂68-132毫升,兑水20公斤后喷雾杂草茎叶即可。
灭草松的杀草谱较广,对大豆安全。
嗪草酮可在大豆播后、出苗前5天做土壤处理,可防除狼巴草、苍耳等阔叶杂草。
一、大豆田阔叶杂草除草剂
1、氟磺胺草醚
属于具有高度选择性的除草剂,主要防除对象为阔叶杂草。
具体用量为大豆苗后1-3片复叶时,杂草1-3叶期,每亩用25%水剂68-132毫升,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杂草茎叶。
2、灭草松
属于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杀草谱较广,对苍耳有特效,对大豆安全。
可在大豆1-3片复叶、杂草3-4叶期施用,亩用灭草松48-96克,兑水30-40公斤后喷雾。
3、嗪草酮
一般可以在大豆播后出苗前3-5天做土壤处理,主要防除苋、狼巴草、藜、蓼、繁缕、苍耳等多种阔叶杂草。
亩用70%可湿性粉剂53-76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布土表。
二、大豆田常见杂草的种类与防治
1、马齿苋、龙葵、铁苋菜、苍耳、苘麻、风花菜、猪毛菜、鸭跖草、繁缕、水棘针、卷茎蓼、大巢菜等为大豆田常见杂草。
2、在阔叶杂草基本出齐,且杂草处于幼苗期时应及时施药,具体药剂如下:亩施48%苯达松水剂200毫升、21.4%三氟羧草醚水剂100毫升,兑水10-15千克均匀喷施,宜在大豆2-3片复叶,阔叶杂草2-5叶期,杂草株高5厘米左右时施药。
大豆田施药过早或过晚均会加重药害,施药时视草情、墒情确定用药量。
大豆田的野豆子用什么除草剂,如何打药

大豆田的野豆子用什么除草剂,如何打
药
回答如果大豆田里面有野生大豆尽量不要使用除草剂,因为野豆子和大豆都是属于豆科类作物,对大豆除草剂有一定的抗性,防除野生大豆可以进行人工拔除,这个方法是比较有效且不伤害种植大豆的,必须要使用药剂的话,就要选择性质尽温和并且有抑制作用的除草剂,比如乙草胺可以将对种植大豆的伤害降到最小。
一、大豆田的野豆子用什么除草剂
1、大豆田里面的野豆子不能使用除草剂,因为野豆子和大豆都是属于豆科类作物,对大豆除草剂有抗性,如果使用药性比较强的除草剂强行将野豆子消灭,也会导致种植的大豆发生死亡,如果一定要用药剂除野生豆子可以使用乙草胺,但是使用时必须要注意剂量。
2、如果野豆子不是很多可以进行人工拔除,这个方法是最有效而且能够避免伤害到种植大豆的方法,但是野豆子遍布的区域太广阔这个方法就不能使用,否则人力成本会比较高。
3、要想彻底消除野豆子必须要从种植大豆开始就要防治,因为野生大豆就是周边环境恶劣导致种植大豆变异而得来的。
二、大豆田的野豆子如何打药
1、如果一定要使用药剂就要选择性质尽量温和一些的,因为药太强的药剂会导致种植大豆死亡,注意用药时机,比如可以使用乙草胺,在野大豆刚出苗不久,2-4叶期左右时,进行打药,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
2、在使用除草剂的过程中,可适当加入一些药剂来提高药效,以便于更好的防治野大豆,但是要注意使用量,使用量过多会产生一
定的药害。
3、在施药的过程中,必需要打匀打透,针对田间的干旱和湿润的情况来决定用水量,要记住土壤可以保持湿润,但是水分不能太多。
黑龙江省大豆田的化学除草技术

黑龙江省大豆田的化学除草技术1、黑龙江省大豆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其发生规律黑龙江省大豆田杂划可分为三大类,即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一年生阔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
常见的主要杂草种类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野燕麦、牛筋草、野黍等。
一年生阔叶杂草:主要有藜(灰菜)、苍耳、反枝苋、龙葵(黑星星)、风花菜、铁苋菜、香薷(野苏子)、水棘针、狼巴草、柳叶刺蓼、酸模叶蓼、鸭跖草(兰花菜)、苘麻、繁缕、马齿苋、猪毛菜、菟丝子、猪殃殃等。
多年生杂草:主要有问荆(节骨草)、苣荬菜、小蓟(刺儿菜)、大蓟(大刺儿菜)、芦苇等。
我省大豆杂草自播种开始至8月上旬均有发生,从播种至5月末,早春杂草占优势,到6月上旬开始则以一年生晚春杂草占优势。
我省大豆田杂草群落随着化学除草剂的普遍使用而逐渐演变,特别是西、北部地区近几年鸭跖草、狼巴草、节蓼、酸模叶蓼、苍耳、龙葵、风花菜、苘麻、苣荬菜、小蓟、大蓟等阔叶杂草已逐渐取代了稗草、野燕麦、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而成为大豆田主要杂草。
进入雨季后,这些杂草混同遗漏的稗草生长旺盛,对大豆危害严重。
其中小蓟(刺儿菜)、苣荬菜、鸭跖草(兰花菜)被称为“三菜”成为大豆田杂草防除的难点。
2、化学除草方式的选择我省大豆田杂草的化学防除,主要采取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两种方式,应根据土壤类型、地势、气象条件及杂草群落等情况选择适应的化学除草方式。
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的优点是防除杂草于萌芽期和造成危害之前,有利于大豆苗期生长,除草效果比较稳定,即便防除杂草效果不好,苗后还可进行被救。
缺点一是土壤处理受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pH值影响较大,土壤过于黏重、有机质含量过高或pH值不符合某种药剂时不适宜采用土壤处理;二是药效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特别是春季干旱、风大和异常低温或高温都会影响除草效果;三是有些除草剂如嗪草酮、2,4—D丁酯等在砂质圭、低洼地由于药剂的淋溶易产生药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豆目----蝶形花科----大 豆属
【形态特征】草本、亚灌木或灌木;羽状复叶有小叶3-7片,稀为 指状复叶,有时只具单小叶;总状花序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苞片 和小苞片线形,宿存;花小,2至多朵簇生于花序总轴的每一节上; 萼钟状,5裂,上部2裂齿多少合生;花冠伸出萼外,旗瓣近提琴形、 卵状长圆形或近圆形,基部渐狭为阔而短的瓣柄,翼瓣与龙骨瓣具 耳及长柄;子房有胚珠2-8,花柱粗,柱头小,顶生;荚果线状长 圆形,扁平,2瓣裂;种子2-5颗,具种阜和孔阜。
大豆的分类
1 按播种季节的不同,可将大豆分为以下4个类型: A 春大豆:春大豆一般在春天播种,十月份收获,十一月份开始进 入流通渠道。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河北、山西中北部,陕西 北部及西北各省(区)。 B 夏大豆:夏大豆大多在小麦等冬季作物收获后再播种,耕作制度 为麦豆轮作的一年二熟制或二年三熟制。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淮平原 和长江流域各省。 C 秋大豆:秋大豆通常是早稻收割后再播种,当大豆收获后再播冬 季作物,形成一年三熟制。我国浙江、江西的中南部、湖南的南部、 福建和台湾的全部种植秋大豆较多。 D 冬大豆:冬大豆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的南部。这些地区 冬季气温高,终年无霜,春、夏、秋、冬四季均可种植大豆。所以 这些地区有冬季播种的大豆,但播种面积不大。
大豆的栽培要点
精量点播法:在秋翻耙地或秋翻起垄的基础上刨净茬子,在原垄上 用精量点播机或改良耙,单粒、双粒平播或垄上点播。能做到下籽 均匀,播深适宜,保墒、保苗,还可集中施肥,不需间苗。 原垄播种:为防止土壤跑墒,采取原垄茬上播种。这种播法具有抗 旱、保墒、保苗的重要作用,还有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利用前茬 肥和降低作业成本的好处。多在干旱情况下应用。 耧播:黄淮海流域夏播大豆地区,常采用此法播种。一般在小麦收 割后抓紧整地,耕深15~16厘米,耕后耙平耪实,抢墒播种。在劳 力紧张、土壤干旱情况下,一般采取边收麦、边耙边灭茬,随即用 耧播种。播后再耙耪1次,达到土壤细碎平整以利出苗。
大豆的种植区域划分
3、西北春播大豆亚区 主要为新疆自治区农区和甘肃省河西走廊。雨量少,年 降水量20~300毫米,若无灌溉即无农业,大豆种植面积不大。日照充足,年日 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大陆性气候强烈,无霜期110~200天。品种以亚有限和 无限结荚习性类型为多,对日照长度不敏感。代表品种有新大豆1号、石大豆1号、 晋豆5号、晋豆19等。东北部分大豆品种在该亚区也能适应,南疆可以夏播。 B 黄淮海大豆区 位于北方春大豆区以南,淮河、秦岭以北。包括山东、河南全 部,河北的中南部,山西中南部,陕西中部,江苏和安徽北部,是全国大豆最大 的集中产区 。 C 南方多作大豆区 该区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雨水充沛,一般年降水量在 1000mm以上,无霜期在210天以上,≥10℃年活动积温在2500℃以上,年平均温 度在15℃以上,愈往南雨量愈多、温度愈高,只有西南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而 气温较低。夏至日照长度为13~14小时。各原产地大豆品种除春播品种外,对长 光照较为敏感,尤以秋播品种为甚,用于春播或北移种植,常不能开花结荚。根 据各地纬度和海拔高度而形成不同的耕作制度,又分为5个亚区:
大豆的分类
2大豆按种皮的颜色和粒形分五类: A 黄大豆:种皮为黄色。按粒形又分东北黄大豆和一般黄大豆两 类。 B 青大豆:种皮为青色。 C 黑大色:种皮为黑色。 D 其它色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大豆。 E 饲料豆(秣食豆)
3 结荚习性分为有限、无限和亚有限结荚习性。花色分紫花和白花。 茸毛色分灰毛、棕毛和无茸毛。
大豆的种植区域划分
1、长江中下游春、夏播大豆亚区 包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的 长江两岸,河南、陕西两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四川盆地及盆地东部丘陵,为南 方生产大豆较多的地区。夏播大豆接小麦、油菜茬。夏大豆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播种,10月上中旬收获。代表品种有猴子毛、中豆8号、鄂豆6号、鄂豆7号等。 春播品种在4月初播种,7月中旬成熟,可单种,也可与玉米、棉花间作或在小麦 行间套种。 2、东南部春、夏、秋播大豆亚区 包括浙江省南部、福建省大部、江西省北部 和东部、台湾省全境。春播大豆一般3月播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代表品 种有浙春2号、浙春3号、莆豆8808、桂早1号等;夏播大豆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播种,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收获,代表品种有瑞金小黄豆、武鸣黑豆、广西大青 豆等;秋播大豆播种期在8月上旬,11月上中旬收获,代表品种有浙秋豆2号、浙 秋豆3号、毛蓬青1号、毛蓬青2号、赣豆1号、雁青、兰溪大青豆等。 3、中南部春、夏、秋播大豆亚区 包括江西省西部和南部,湖南、广东、广西 三省(自治区)大部。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春大豆在3月上中旬播种,6月中下旬 成熟,接种晚季稻,代表品种有湘春豆14、湘春豆18、六月爆等;夏大豆在5月 下旬接油菜等前茬播种,10月中旬成熟,代表品种有牛毛红等;秋大豆在7月中 旬至8月上旬播种,接早稻茬播种,11月中旬成熟,代表品种有秋豆1号等。
大豆的栽培要点
播种期早晚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非常大。播种过早、过晚,对大豆 生长发育均不利。播种过晚,出苗虽快,但苗不健壮,如遇墒情不 好,还会出苗不齐。地温与土壤水分是决定春播大豆适宜播种期的 两个主要因素。一般认为,北方春播大豆区,土壤5~10厘米深的 土层内,日平均地温8~10℃时,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播种较为 适宜。夏播和秋播大豆由于生长季节较短,适期早播很重要。另外, 播种期也可根据品种生育期类型、地块的地势等加以适当调整。晚 熟品种可早播,中、早熟品种可适当后播。春早,地温、地势高的, 可早些播种,土壤墒情好的地块可晚些播,岗平地可以早些播种。 所以,东北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其北部5月 上中播种,中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南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 种。
大豆的栽培要点
6 播种方法。现在生产上应用的大豆的播种方法有:窄行密植播种 法、等距穴播法、60厘米双条播、精量点播法、原垄播种、耧播等。 窄行密植播种法:缩垄增行、窄行密植,是国内外都在积极采用的 栽培方法。改60~70厘米宽行距为40~50厘米窄行密植,一般可增 产10%~20%。从播种、中耕管理到收获,均采用机械化作业。机械 耕翻地,土壤墒情较好,出苗整齐、均匀。窄行密植后,合理布置 了群体,充分利用了光能和地力,并能够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 等距穴播法:机械等距穴播提高了播种工效和质量。出苗后,株距 适宜,植株分布合理,个体生长均衡。群体均衡发展,结荚密,一 般产量较条播增产10%左右。 60厘米双条播:在深翻细整地或耙茬细整地基础上,采用机械平播, 播后结合中耕起垄。优点是,能抢时间播种,种子直接落在湿土里, 播深一致,种子分布均匀,出苗整齐,缺苗断垄少机播后起垄,土 壤疏松,加上精细管理,故杂草也少。
பைடு நூலகம்
大豆的种植区域划分
A 北方春大豆区该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新疆等省(自治 区),以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省的北部,又分3个亚区: 1、东北春播大豆亚区 此区为全国两大主产区之一,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 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四盟(市)可种大豆的地区。无霜期由北到南为110~170 天,≥10℃年活动积温为2000℃~4000℃,年均气温略低于10℃,年降水量由西 向东为350~1200毫米,年日照时数2300~3100小时。一年一熟,4月下旬至5月 中旬播种,9月份成熟,品种生育期95~140天。当地品种对长光照反应不敏感, 感温性强。该亚区北部地区大豆品种以亚有限或无限结荚习性为主,南部也有有 限结荚习性品种的分布。大部分品种品质优良,含油量高,种皮黄色、光泽好。 本亚区为我国高油大豆主产区和出口大豆生产基地。 2、北部高原春播大豆亚区 包括河北省长城以北,山西、陕西两省北部,内蒙 古自治区部分高原区和河套灌溉区及宁夏自治区。由于大陆性气候强烈,降水量 较少,土质较差,大豆栽培较少。温度与东北亚区相近,年降水量仅200~500毫 米,年日照时数2800~3100小时。一年一熟,耐瘠薄品种较多,生育期95~125 天。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对日照长度不敏感。
大豆的生长期
1 2 3 4 播种出苗期 幼苗生长及分枝期 花芽分化及开花结荚期 鼓粒成熟期
大豆的栽培要点
1 品种选择。按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熟期适宜、高产、优 质、抗逆性强的已通过审(认)定的品种,做到每隔3年换种1次。 2 种子处理。酸性土壤种植大豆,采用钼酸铵拌种,每公斤大豆种子用钼酸铵1 克~1.5克,配制1%~1.5%的钼酸铵溶液喷在种子表面拌匀,阴干后播种。 3 翻耕整地。稻田种植春大豆,在冬前翻耕,翻耕后按宽2米~3米分厢,开好厢 沟、腰沟、围沟,春季抢晴天精细整地。要求土壤细碎,无暗垡,厢面平整。冬 季空闲的旱土,在冬前翻耕,冬季种蔬菜的旱地,在收完蔬菜之后抢晴天翻耕, 翻耕后按宽2米~3米分厢开沟,精细整地。 4 施肥。底肥每667平方米地施农家有机肥400公斤、钙镁磷肥36公斤,瘠薄土 壤还需施尿素100公斤。农家有机肥在整地前施入,通过翻地和耕地将肥料翻入 耕作层中,化肥在整地时施用,并使之与土壤融合。间作套种或因农事季节安排 的关系,不便给大豆施用底肥时,也可以有计划地把底肥施在大豆的前作上。种 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有机肥150公斤、尿素4.6公斤、氯化钾10公斤。土壤 肥力较高或者已施入大量优质农家肥的地,可不施氮素化肥。施用方法是将肥料 施入播种穴内,施入深度为8厘米~10厘米,肥料与种子要被土壤隔开,这样既 可防止烧种、烧苗,又能为大豆苗期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早发。
大豆的种植区域划分
4、西南高原春播大豆区 包括贵州、云南两省大部,湖南、广西两省(自治区) 西部,四川省南部。由于海拔高度不同而气温相差悬殊,为立体农业。大豆一般 在4月中旬接油菜茬播种,8月下旬成熟,多与玉米间作。代表品种有六月黄、成 豆4号、贡豆6号、桂夏1号、平果黄豆等。 5、华南多作大豆亚区 包括广东、广西、云南三省(自治区)边缘和福建省的东 沼、漳浦等县,全年无霜,可以在任何季节播种。一般春大豆在2月下旬播种,6 月上中旬收获;夏大豆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8月中下旬收获;秋大豆在7月 上旬播种,9月下旬收获;冬大豆在12月至翌年1月播种,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收 获。四季可种的代表品种有四季豆、白花豆等,春播品种有滇86-4、滇86-5、桂 早1号等,夏播品种有桂夏1号等,适合冬播的品种有中品66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