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及练习(有答案)[精.选]

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及练习(有答案)[精.选]
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及练习(有答案)[精.选]

光的折射

知识点一: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3、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能发生折射,同时也能发生反射。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的折射的实验结论(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

(1)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前提),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5)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分析:第(1)、(2)条与反射定律相同,也是为了大致定出

折射光线的空间位置。但需要指出的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

介质交界面的同侧,而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介质交界面的异侧;

反射、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而折射、入射光线在不同种介质中。

第(5)条为折射的特例,光垂直入射时,

方向不改变,此时∠r折=∠i=0?。(请见图)

光线垂直折射面入射时,入射、反射、折射光线

与法线“四线合一”,此时i r r

===?

反折

书上详细介绍了光由空气射入其他较密介质时的折射情况,实际上这也包括光由较稀疏的空气射入较稠密物质的情况。也包括由较稠密的物质射入较稀疏空气的情况

①由疏到密②由密到疏③光路可逆

图6—3

在实际的运用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究竟谁大,是非常容易出错的问题。可以不去记它,而记为“疏大密小”,即指在较疏的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较大,而在较

密的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较小。

5、关于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能够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就是物点的实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仅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也可以在屏幕上显映出来。

如果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相交于一点,看起来光线好像从这一点发出,而实际上不存在这样一个发光点,这点就是物点的虚像。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用屏幕显映。跟物体相比较,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

(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

(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

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注意: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利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我们看到的物体是该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而不是光线由眼睛发射的,不要搞错方向。

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知识点三:光路图:

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

(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

《光的折射》同步练习题

基础练习1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角____________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______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__。

3.早晨看到太阳从地平线刚刚升起时,实际上它还处在地平线的下方,这种现象是由于____________造成的。

4.渔民在叉鱼时,真实的鱼是在渔夫看到的鱼的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的偏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方,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_________射到_________中发生了_________现象的缘故。若渔夫要用激光器将鱼照亮,则要向__________瞄准。渔夫看到鱼时,鱼也看到渔夫,这是因为在光的____________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_。

基础练习2

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____,这是由于光从____射入____时发生的____造成的,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____像。

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是入射光线,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_,折射角为____,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___。

3.当光从____斜射入____时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这时折射角

____于入射角。

4.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度,折射角为____度。

5.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现象。

6.将一根筷子插入盛水的碗中,从水面上方看起来,筷子在水中的部分____,这是由于发生____现象产生的,此时____角大于____角。

7.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现若使

A处激光手电筒的光束能照射到白色的鹅卵石上,则激光束应对着

____射出。(填“B”点,“B点上方”或“B点下方”)

8.图中a、b、c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OA是其中一条

的折射光线。则____是OA的入射光线。

9.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会发生光的________现象和_____现象。当逐渐减小入射角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将_______。

10.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

B .观察楼房在水中的倒影

C .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位置高

D .在路灯下出现了人的影子

11.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

A .“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 .“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 .“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 .“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12.在海上或沙漠上,有时会看到高楼大厦,热闹市场,实际大海、沙漠上并没有这些楼市,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 )

A .光在海面上反射的缘故

B .光在云层上反射的缘故

C .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D .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折射的缘故

13.用汽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 )

A .看到的鱼

B .看到的鱼再偏上

C .看到的鱼再偏下

D .看到的鱼再偏右

14.夜晚我们看到的星星(天顶的星星除外)比实际位置要( )

A .高一些

B .低一些

C .与实际位置相同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看到游泳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浅

B .教室里的同学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C .湖面上映出白云的“倒影”

D .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2.站在平静的湖边,向湖面看去,看到了水中的鱼和天上的云,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鱼是实物,云是像

B .云是实像,鱼是虚像

C .云和鱼都是实像

D .云和鱼都是虚像

A

.湖中的倒影 B .碗中的筷子 C .世博会夜晚的灯光 D .汽车观后镜

3.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 A .逐渐变小 B .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C .不变

D .逐渐增大,但总大于入射角

4.如右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O 处形成一光斑,

在向容器中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

A .向左移动后静止

B .向右移动后静止

C .先向左、后向右移动

D .仍在原位置

5.夕阳西下时,人们还能看到落在地平线下的太阳,这是因为地球表面的大气对太阳光的( )

A .吸收

B .反射

C .折射

D .以上都不对,这是人的幻觉

6.如右图所示的光线在玻璃、水、空气三种介质中折射的情况,

可以断定这三种介质依次是( )

A .甲是空气,乙是水,丙是玻璃

B .甲是玻璃,乙是空气,丙是水

C .甲是空气,乙是玻璃,丙是水

D .甲是玻璃,乙是水,丙是空气

11.“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

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 .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 .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12.安装在居民小区、银行等公共场所的电子监控系统能为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适时监控:

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从而实现监控.电子监控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

A .平面镜成实像

B .凸透镜成实像

C .平面镜成虚像

D .凸透镜成虚像

13.在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B C D O 乙 丙 甲 看起来没那么深! 水深危险!

15.如图所示,OP是一条由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折射光线,且与界面间夹角为30°,则入射角α与折射角γ符合下列的是()

A.α>60°,γ=60° B.α<30°,γ=30°

C.α>30°,γ=30° D.α<60°,γ=60°

16。一束光线射到三棱镜(玻璃制成)上,如图所示,画出这束光线穿过三棱镜的大致传播方向。

答案: 1.浅;水,空气,折射;虚像。分析:如图所示,池底S点漫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光是从S′射出,S′是S的虚像,由图可知,S′比S的实际位置要高一些(即浅一些)。

2.BO,OA,OC,60°,35°,25°。分析:由图可知,NN′是的角平分线,即反射、折射现象中的法线,根据反射定律、折射规律,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则单独在法线NN′的光线B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反射角=入射角=60°,折射角为90°-55°=35°,光偏折的角度应

是BO的延长线与OC的夹角,此角大小为:180°-=180°-(30°+90°+35°)=25°。

3.透明介质、空气,大。

4.选题目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及几何中的角度关系。答案:120°,30°。分析:画出反射、折射的简图,如图所示,因入射光线与介面夹角为30°,故入射角为60°,反射角=入射角=6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2=120°;因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故折射角为:180°-60°-90°=30°。

5.折射,反射。

6.向上弯折,光的折射,折射,入射。

7.B点。分析: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8.CO。

9.反射、折射,增大

10.C。分析:A、B为光的反射现象,D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11.B。分析:“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折射形成的虚像和平面镜反射形成的虚像,虽都是虚像,但成因不同。

12.D。分析:“海市蜃楼”的成因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13.C。

14.A。分析:地球周围的大气层,越接近地面越稠密,越高则越稀薄,在这种密度不均匀的介质中,来自遥远的星体的光射到地面时就会发生折射,结果,我们看到的星星的位置,总比它的实际位置高一些。如图所示。

15.A

16.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在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较大,作出法线,确定光是从空气射入介质或是相反,确定折射角与入射角谁大谁小,最后确定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光的折射练习题(含答案)

光的折射练习题(含答案) 2012年新人教版(走进中考) 第四第4节:光的折射 一、选择题 1.(12苏州)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2.(12镇江)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A.在水池边看到水中的鱼 B.月食的形成 .平静的水面倒映出蓝天白云 D.茫茫白雪看上去非常刺眼 3.(12扬州)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 4.(12吉林)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是B 5.(12大连)下列光路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是A 6.(12天津)如图所示,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D 7.(12德阳)下列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 A 8.(12南宁)下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图的是

9.(12益阳)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B 10.(12乐山)下列图示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11.(12湘西)我们常常发现,放在盛水玻璃杯中的筷子(如图所示),看上去在水面处好像折断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2.(12黔东南州)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器底的光斑将B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 13.(12衡阳)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D 14.(12莆田)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自由游动。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看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鱼是实物,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实物,白云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 .鱼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 D.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

集合-基础知识点汇总与练习-复习版

集合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理解集合、子集的概念,能利用集合中元素的性质解决问 题,掌握集合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 一)主要知识: 1.集合、子集、空集的概念; 2.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 种表示方法; 3. 若有限集A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2n 1,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二、集合的运算 教学目标:理解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运算性 质,能利用数轴或文氏图进行集合的运算,进一步掌握 集合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交集、并集、补集的求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 一)主要知识: 1. 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 2. AI B A A B,AUB A A B; 3. C U AI C U B C U (AUB),C U AUC U B C U(AI B). 二)主要方法: 1. 求交集、并集、补集,要充分发挥数轴或文氏图的作用;

2.含参数的问题,要有讨论的意识,分类讨论时要防止在空集上出 问题; 3.集合的化简是实施运算的前提,等价转化常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考点要点总结与归纳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概念:能够确切指定的一些对象的全体。 2. 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 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 b、c, …表示。 3. 集合中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确定性:一个元素要么属于这个集合,要么不属于这个集 合,绝无模棱两可的情况。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个体,相同的元素只能 出现一次。如:由HAPPY 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 3)无 序性:集合中的元素在描述时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 女口:{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4.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记做a€ A,读作“ a属于集合A”; (2)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记做a?A,读作“a不属于集合A”。 5. 集合的表示方法:自然语言法, 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 1)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描述集合。如大于等于2 且小于等于8 的偶数

光的折射---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

④光的折射现象例子:海市蜃楼、筷子向上折断了、池水变“浅”了、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投影仪、近视眼镜、老花镜、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弯;看见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叉鱼的时候瞄准鱼的下方。 6、(了解)若光是由较密的介质射入较疏的介质时呢?根据光路可逆的可逆性。画出下图 ①由疏到密②由密到疏③光路可逆 在实际的运用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究竟谁大,是非常容易出错的问题。可以不去记它,而记为“疏大密小”,即指在较疏的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较大,而在较密的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较小。 7、光的折射现象和应用 (1)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折射有关:水中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的高一些;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从水下看岸上的物体,好像变高了。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制成了三棱镜、还制成各种透镜来成像。 二、经典例题 例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 A、慢慢向右移动 B、慢慢向左移动 C、慢慢向水面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 例2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逐渐增大入射角,则折射角() A、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 B、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 C、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 D、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 例3站立在游泳池旁看到池内的水深度要比实际的深度要________些,这是由于光在________上发生 _______现象的缘故。 例4在游泳池内潜水的泳者,看到水池旁的一根竖直标杆高度要比标杆的实

际高度() A、高一些 B、低一些 C、一样高 D、二者皆可 例5如图,S为发光点,试作出三条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SO、SA和SB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例6:一束光线在空气、玻璃两种物质的交界面上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如图5—34所示.试在图中找出界面的位置;确定入射、反射、折射光线,并标出传播方向;标出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指出哪一侧是空气,哪一侧是玻璃? 思路导航:从图5—35中各线段的相对位置可以看出,由于BE⊥CG,则该两线中必有一条是法线,另一条是界面.又由于相邻的两个角∠AOG=∠FOG,则线CG必是法线(这是解此题的突破口)(根据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E是界面。AO和OF必有一条是入射光线,另一条是反射光线,而OD一定是折射光线。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确定AO是入射光线,OF是反射光线。∠AOG=60°是入射角,∠FOG=60°是反射角, ∠COD=90°-50°=40°是折射角。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界面BE的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光的传播方向如图5—35所示。 方法指导:这是一道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综合应用的题目.主要考查对上述两规律掌握的熟练程度及应用的灵活性.解答这类题目的技巧在于:(1)找到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2)找到相邻且相等的两个角,由反射定律知,该两角的共用线必是界面的法线,与法线垂直的另一直线为界面;(3)应用光的折射规律,判断其他问题(如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介质分布等).这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具体运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7:如果你在池边沿斜线向水面下看去,看到水中有一条鱼.你所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还是低?假如鱼也看到了你,鱼所看到你的头的位置比实

2018初中物理 光的折射练习题1(有答案)

2018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或”小于”);若使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则折射角将__________。 思路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使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入射角增大,相应折射角也应该增大。 答案:小于增大 2.(2010安徽芜湖模拟)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思路解析:“潭清疑水浅”的意思是说清澈的潭水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实际看到的是潭底的虚像,这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池水映明月”是说晚上可以从池水中看到明亮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实质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折射反射 3.如图2-4-1所示,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其中__________是法线,是界面,__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__是折射光线,__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____是折射角,__________是水。 图2-4-1 思路解析:题中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根据光的反射规律,我们可以先确定两个相等角,找出这两个相等角,也就找到了反射角和入射角,法线和界面也就确定了,因此确定两个相等角是解题的关键。图中∠4和∠5相等,所以它们一个是入射角,一个是反射角,那么MM′一定是法线,NN′一定是界面。再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那么单独在法线MM′一侧的光线CO必是入射光线,所以OB就是反射光线,OA就是折射光线,则∠ 5为入射角,∠ 4为反射角,∠1为折射角.因为∠1小于∠ 5,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左边是水,右边是空气。 答案:MM′NN′CO OB OA ∠5 ∠1 左边

最新光的折射经典练习题

初二物理晚辅专题光的折射 一、知识点回顾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远离”)法线偏折,即折射角(“大于、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此时折射角、入射角都等于。(4)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光的折射现象: (1)从岸上看水里的物体感觉变(“深、浅”) (2)从水里看岸上的物体感觉变(“高、低”) (3)斜插在水里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 (4)海市蜃楼、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 二、针对性练习 1、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

2.如图所示,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其中____是法线,是界 面,__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__是折射光线,________ 是入射角,__________是折射角,__________是水。 3.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如图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你猜想的依据是。 4.小敏学习了“光的折射”后,想知道光进入不同介质时,弯曲程度是否相同(折射角是否 相等),如不同,弯曲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老师帮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用一厚玻璃缸盛一定量的水,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从水中再进 入玻璃,然后再进入空气中,其光路图如图2-4-12所示。小敏还上网查出了一些介质的其 他参数,如下表: 图2-4-12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光的折射 透镜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光的折射透镜 一、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二、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三、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四、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 二、基本概念: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 /表示; 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完整版)集合知识点点总结

集合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 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2.一般的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 3.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于。 例:世界上最高的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教室里面所有的人…… (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例: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 例:{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x∈R| x-3>2} ,{x| x-3>2}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a∈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a A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1)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 A?(或B?A) 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B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 注意:B (2)A与B是同一集合。 ?/B或B?/A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或若集合A?B,存在x∈B且x A,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光导纤维传送图象信息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D.微波能使食物中的水分子热运动加剧从而实现加热的目的 2.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射入某种介质,该介质的折射率等于 A.sin50 sin55 ? ? B.sin55 sin50 ? ? C.sin40 sin35 ? ? D.sin35 sin40 ? ? 3.题图是一个1 4 圆柱体棱镜的截面图,图中E、F、G、H将半径OM分成5等份,虚线 EE1、FF1、GG1、HH1平行于半径ON,ON边可吸收到达其上的所有光线.已知该棱镜的折 射率n=5 3 ,若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并覆盖OM,则光线 A.不能从圆孤射出B.只能从圆孤射出C.能从圆孤射出D.能从圆孤射出

4.如图所示,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c三束单色光。比较a、b、c三束光,可知() A.当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最大 B.当它们在玻璃中传播时,c光的速度最大 C.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c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大 D.若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c光照射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大 5.如图所示,口径较大、充满水的薄壁圆柱形浅玻璃缸底有一发光小球,则() A.小球必须位于缸底中心才能从侧面看到小球 B.小球所发的光能从水面任何区域射出 C.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频率变大 D.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传播速度变大 6.一细光束由a、b两种单色光混合而成,当它由真空射入水中时,经水面折射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A.a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比b光小 B.b光的光子能量较大 C.当该两种单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 D.用a光和b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条纹间距7.一束单色光由玻璃斜射向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长一定变长 B.频率一定变小 C.传播速度一定变小 D.一定发生全反射现象 8.如图所示,黄光和紫光以不同的角度,沿半径方向射向半圆形透明的圆心O,它们的出射光线沿OP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初三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A.反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B.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C.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D.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2.有经验的渔民使用钢叉捕鱼时,钢叉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下方叉,因为实际的鱼在看到的“鱼”的下方.如下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渔民看到“鱼”的光路图是() A.B.C.D. 3.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像.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A.会照亮鹅卵石B.会照亮鹅卵石的前面 C.会照亮鹅卵石的后面D.由于光在水 面反射,不会有光进入水中 4.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在其右侧边沿的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向下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 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5.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条鱼.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恰好照射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对着哪一点射出() A.B点B. B上方些C.B下方些 D.B左方些 7.如图所示,小明用鱼叉去叉所看到的鱼,老王则用手电筒去照亮所看到的鱼,有关两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第四节 光的折射 知识点

4.4 光的折射 知识点一: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3、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能发生折射,同时也能发生反射。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2、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4、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 (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 (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 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注意: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利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我们看到的物体是该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而不是光线由眼睛发射的,不要搞错方向。 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知识点三:光路图: 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集合知识点总结

集合知识点总结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辅导讲义: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集合: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集合的常用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那么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 A ? B ,或B ?A ,读作“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 即:若A a ∈则B a ∈,那么称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 注: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3、真子集:如果A ?B ,并且B A ≠,那么集合A 成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A ?B 或B ?A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如:}{}{b a a ,?。 4、补集:设A ?S ,由S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 的子集A 的补集,记为A C s ,读作“A 在S 中的补集”,即A C s =}{A x S x x ?∈且,|。 5、全集:如果集合S 包含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 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全集记作 U 。 6、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 B A ?(读作“A 交B ”),即:B A ?=}{B x A x x ∈∈且,|。 B A ?=A B ?,B A ?B B A A ???,。 7、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集,记作 B A ?(读作“A 并B ”),即:B A ?=}{B x A x x ∈∈或,|。 B A ?=A B ?,?A B A ?,?B B A ?。 8、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用包含、真包含

《光的折射》测试题

《光的折射》测试题 一、光的折射选择题 1.两束同色细平行光相距为d,从空气中互相平行地斜射到梯形玻璃砖的上表面,如图所示,当它们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垂直射出后,有() A.两束光平行,距离为d B.两束光平行,距离大于d C.两束光平行,距离小于d D.两束光不平行,两射出点的距离为d 2.某同学做测玻璃折射率实验时,在白纸上放好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玻璃砖厚度为L,如图示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CD边出射光线未画出),若入射角i=60°,测出折射角r =30°,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A.玻璃砖的折射率n=3 B.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为23 L C.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为2L c D.操作时误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一小段,则测得的折射率将偏小 3.如图所示,O1O2是半圆形玻璃砖过圆心的法线,a、b是关于O1O2对称的两束平行单色光束,两光束从玻璃砖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小 B.有可能a是绿光,b是红光 C.两光束从空气进入玻璃的过程中各自的频率均不变 D.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 4.如图所示,两单色光a、b分别沿半径方向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出射光合成一束

复色光P ,已知单色光a 、b 与法线间的夹角分别为45°和30°,则a 光与b 光( ) A .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率之比为2:1 B .在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之比为1:2 C .在玻璃砖中的波长之比为2:1 D .由该玻璃砖射向真空时临界角之比为2: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观察者接近恒定频率波源时,接收到波的频率变小 B .物体做受迫振动,当驱动力频率等于固有频率时,振幅最大 C .雨后美丽的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 D .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 6.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 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 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侧是红光,b 侧是紫光 B .在真空中a 侧光的波长小于b 侧光的波长 C .三棱镜对a 侧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 侧光的折射率 D .在三棱镜中a 侧光的速率比b 侧光小 7.如图所示,把由同种材料(玻璃)制成的厚度为d 的立方体A 和半径为d 的半球体B 分别放在报纸上,从正上方(对B 来说是最高点)竖直向下分别观察A 、B 中心处报纸上的字,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看到A 中的字比 B 中的字高 B .看到B 中的字比A 中的字高 C .看到A 、B 中的字一样高 D .A 中的字比没有玻璃时的高,B 中的字和没有玻璃时的一样 8.有一种称为手性材料的光介质,当激光从空气射入这种材料的时候,将会分离出两种光,一种是左旋圆偏振光,其折射率为1e L e n n kn = +;另一种是右旋圆偏振光,其折射率

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

第二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 的像) ① 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 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 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 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 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 小; 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 大。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 径迹和方向;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 是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理想模型。 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c=3 X 10 8m/s =3 X 105 Km/s: 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 距离,光年是 长度单位;2.1 光的传播 1、 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会作图) 日食:太阳月球地球; 月食:月球太阳地球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 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 (二者刚好相反)。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 度约为真空中的2/3。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 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2.4光的折射 ㈠、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的集合学习以及总结需要把集合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只有把知识点归纳好才可以学好高一数学集合,以下是我总结了高一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帮到大家更好地归纳好集合的知识点同时复习好集合。 一、知识点总结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 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B(或AB); 2)真子集:AB且存在x0∈B但x0A;记为AB(或,且) 3)交集:A∩B={x|x∈A且x∈B}

4)并集:A∪B={x|x∈A或x∈B} 5)补集:CUA={x|xA但x∈U}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AB;②A∪B=BAB;③ABCuACuB; ④A∩CuB=空集CuAB;⑤CuA∪B=IA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 ①A∩A=A,A∩B=B∩A;②A∪A=A,A∪B=B∪A; ③Cu(A∪B)=CuA∩CuB,Cu(A∩B)=CuA∪CuB; 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二、集合知识点整合 集合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这里的“事物”可以是人,物品,也可以是数学元素。例如:1、分散的人或事物聚集到一起;使聚集:紧急~。2、数学名词。一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数学元素:有理数的~。3、口号等等。集合在数学概念中有好多概念,如集合论: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概念,专门研究集合的理论叫做集合论。康托(Cantor,G.F.P.,1845年—1918年,德国数学家先驱,是集合论的创始者,目前集合论的基本思想已经渗透到现代数学的所有领域。 集合,在数学上是一个基础概念。什么叫基础概念?基础概念是不能用其他概念加以定义的概念。集合的概念,可通过直观、公理的方法来下“定义”。 集合是把人们的直观的或思维中的某些确定的能够区分的对象汇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或称为单体),这一整体就是集合。组成一集合的那些对象称

集合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时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 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2.一般的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 3.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于。例:世界上最高的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优秀的, 漂亮的,聪明的,难的,简单的,都不可以构成集合) (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 例:{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 洋}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x R| x-3>2} ,{x| x-3>2}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Venn图: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曲线里面表示集合。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a 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a A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课时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1)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B A?(或B?A)注意:B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光的折射---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

课题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知道折射定律,知道光路是可逆的;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重点、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知识点梳理复习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就做光的折射。注: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偏折。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3、折射定律: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③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④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注:右图中光线从一种介质“空气”射入另一种介质“水”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这个过程其实还有一部分光线被水平面反射回去,这里没有画出反射线。折射中光路可逆的意思是:如果有一道光上图水中按折射光线向空气中照射,那么这道光会按上图的入射光线发生折射,也就是光的路可以互相逆转。 4、光折射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光能射入某种介质,则这种介质一定是透明的。否则光只会被反射。 ②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是透明的介质交界面会发生两种光现象:折射和反射。如果介质不是透明的,比如钢板等等,就只会发生“反射”。 ③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但特殊情况下,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将不变化,也就是说,折射不一定都“折”。 ④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光在同种介质中船时,如果介质不均匀也会发生折射。 5、光的折射规律: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光的折射测试题1

光的折射测试题 1图3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 2. 如图1所示,是光线通过厚玻璃板时的折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3. 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当增大入射角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 A. 一定减小 B. 一定增大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4. 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将( ) A. 保持不变 B. 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 C. 逐渐减小 D. 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5.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经空气和玻璃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A 为界面,其上方为空气 B. 'AA 为界面,其下方为空气 C. 'BB 为界面,其右方为空气 D. 'BB 为界面,其左方为空气 6. 人在河岸上看到水中的鱼,下面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7.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游泳池注满水后,看起来变浅了 B. 从不同角度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C. 岸边的树在湖水中形成倒影 D. “海市蜃楼”现象 8. 俯视清澈平静的水面,看到“鸟儿在水中飞翔,鱼儿在白云中穿游,青山倒立在水中,这些景物中,不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鸟 B. 鱼 C. 白云 D. 青山 9.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 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 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 .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 .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10. 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在屏幕上产生七色光带,这一现象叫做光的 。人在湖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在水中的实际位置要 些(填“高”或“低”)。 11. 一束光线以30°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中,在水面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则反射角是____________度,折射角与入射角相比,较小的角是 。 12. 如图所示,光线在空气和某种介质的界面MN 上发生折射,入射角是 度,折射角 是 度。界面的 侧是空气。 13. 夜晚看到的星星,实际上是星星的 像。“后羿射日”的神话里,假如后羿的神箭飞行的路径是笔直的,那么后羿要想射到日,一定要 (选填“偏上”或“偏下”)把箭射出。 14. 如图所示,画出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 点总结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成像大小像的虚实像物位置像距应用(u) ( v ) u > 2f 缩小实像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实像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实像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高考物理光的折射试题经典(1)

高考物理光的折射试题经典(1) 一、光的折射选择题 1.胶囊型元件水平放置,由某透明材料制成,两端是半径为r的半球,中间是长度为4r 的圆柱体,中轴线是1234 O O O O。一激光束从左侧平行中轴线水平射入,经折射、反射再折射后又从左侧水平射出。已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间距为1.6r,则该元件的折射率为() A.4 2 5 B. 4 3 5 C. 8 5 D. 62 5 2.某同学做测玻璃折射率实验时,在白纸上放好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玻璃砖厚度为L,如图示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CD边出射光线未画出),若入射角i=60°,测出折射角r =30°,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A.玻璃砖的折射率n=3 B.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为23 L C.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为2L c D.操作时误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一小段,则测得的折射率将偏小 3.如图所示,两束平行的黄光射向截面ABC为正三角形的玻璃三棱镜,已知该三棱镜对该黄光的折射率为2,入射光与AB界面夹角为45°,光经三棱镜后到达与BC界面平行的光屏PQ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束黄光从BC边射出后仍是平行的 B.黄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偏向角为30° C.改用红光以相同的角度入射,出射光束仍然平行,但其偏向角大些 D.改用绿光以相同的角度入射,出射光束仍然平行,但其偏向角大些 E.若让入射角增大,则出射光束不平行

4. 如图,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制成的中空三棱镜,里面是空气,一束光A 从棱镜的左边射入,从棱镜的右边射出时发生了色散,射出的可见光分布在a 点和b 点之间,则错误的是( ) A .从a 点射出的是红光,从b 点射出的是紫光 B .从a 点射出的是紫光,从b 点射出的是红光 C .从a 点和b 点射出的都是红光,从ab 中点射出的是紫光 D .光在ab 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 5.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1 2 sin n sin θθ=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B .根据1 2 sin n sin θθ=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 C .介质的折射率由介质本身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均无关 D .根据c n v =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 E.同一频率的光由第一种介质进入第二种介质时,折射率与波长成反比 6.如图,空气中有两块材质不同、上下表面平行的透明玻璃板平行放置;一细光束从空气中以某一角度θ(0<θ<90°)入射到第一块玻璃板的上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有出射光 B .在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没有出射光 C .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方向一定与入射光方向平行 D .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左侧 E.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线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右侧 7.如图所示为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 的玻璃棱镜,其中30A ?∠=,D 点在AC 边上,A 、D 间距为L ,3AB L =。一条光线平行于AB 边从D 点射入棱镜,光线垂直 BC 边射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