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 第十章 唐传奇与唐
中国古代文学欣赏_唐代唐代传奇和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的兴起和发展
• • • • • • 晚唐是传奇的演变期。 大量作品特别是专集出现。 杜光庭《虬髯客传》 出现数量众多的笔记杂录体小说。 志怪:段成式《酉阳杂俎》、张读《宣室志》 轶事:李肇《唐国史补》、张固《幽闲鼓吹》、 范摅 《云溪友议》
第二节 唐传奇的思想内容
• 爱情婚姻题材; • 社会政治题材; • 侠义题材;
第四节 唐代变文
• 变文的形式特征:说唱相间,韵散结合。 • 变文包括经变(佛经故事)和俗变(世俗 故事)两类,是典型市民文学。
第三节 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 唐传奇开始了古代小说利用艺术虚构塑造 人物形象的阶段。 •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 • 唐传奇开始了古代小说对叙事艺术的自觉 追求。 • “文辞华美”是唐传奇语言的基本风格特 征。
第四节 唐代变文
• 唐代变文:唐代寺院在宣讲佛教经义和故 事时盛行的一种说唱体通俗文学,叫做 “俗讲”,“俗讲”的底本就叫变文。 • 《敦煌变文集》
唐代传奇和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的兴起和发展
• 唐传奇:唐代出现的具有成熟形态的文言 短篇小说。晚唐裴鉶以“传奇”作为自己 小说集的名称,宋以后,人们就根据这类 小说多写奇闻异事的特点,泛称唐人小说 为“传奇”。
第一节 唐传奇的兴起和发展
• 唐传奇是古代小说发展的新阶段。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 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 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 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第一节 唐传奇的兴起和发展
• 唐传奇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 社会经济因素。 唐传奇的兴起和发展
唐传奇发展的三个阶段:
初盛唐时唐传奇的形成期。 王度《古镜记》;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 张鷟《游仙窟》
中学语文文学常识学习笔记:唐传奇

中学语文文学常识学习笔记:唐传奇第一节唐传奇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晚唐裴铏有小说集名《传奇》,后即以此名之。
唐传奇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述奇闻异事。
它从六朝志怪发展而来,在艺术上更加成熟,且作者具有明显的创作意识,因此,唐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成熟的标志,对后代的文学创作有较大的影响。
唐传奇的发展历程:一发轫期(初盛唐):此期是六朝志怪小说向唐传奇的过渡阶段,作品数量少,艺术表现也不够成熟,内容上带有志怪痕迹。
1王度的《古镜记》以古镜为线,将12个小故事连缀在一起,记此镜伏妖等灵异事迹。
2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在人物刻画和结构安排上有了较大提高,描写也更为生动。
3《游仙窟》是唐传奇中字数最多的一篇,也是此期作品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文中诗文交错,韵散相间,于华丽的文风中杂有俚俗气息,颇具后来成熟期传奇作品的体貌。
二兴盛期(中唐):名家名作蔚起,大部份作品产生于斯,重叙事、重情节,具有诗意化特点,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涉及面广阔,尤以爱情题材成就最高。
1陈玄佑的《离魂记》是传奇步入兴盛期的标志性作品。
小说运用浪漫手法,幻设奇妙情节,赞扬婚姻自主,谴责背信负约,对自由爱情的主题作了突出的渲染描绘。
2沈既济的《任氏传》是又一爱情佳作,情节曲折丰富,对任氏形象的刻画出色,在使异类人性化、人情化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
3李朝威的《柳毅传》写人神相恋故事,通过形神兼具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波澜起伏的情节描写,将灵怪、侠义、爱情三者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奇异浪漫的色彩和清新峻逸的风神,风华悲壮,别具特色。
4还有一些借寓言、梦幻以讽刺社会的佳作: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最具代表性。
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传奇作品:陈鸿的《长恨歌传》较为突出。
三大传奇:1白行简的《李娃传》写荥阳生赴京应试,与名妓李娃相恋,几经波折后圆满结局。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李娃的形象。
2元稹的《莺莺传》凄婉动人地描写了莺莺与张生相见、相悦、相欢,而以张生的“始乱终弃”作结的爱情悲剧的全过程,细致地展现了莺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深刻社会内涵的典型性格,塑造了一个冲破封建礼教樊篱、争取爱情自由的叛逆女性。
第十章,唐传奇与俗讲

二 、 唐 传 奇 的 发 展 过 程
《李娃传》和元稹的《李娃行》),也刺激了传奇的兴旺;还出
现了像李公佐、沈亚之那样坚持长期写作传奇、在文学史上专以 小说著名的文人。以题材而言,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讽世小说和 爱情小说(包括神异性和人世性的)取得了最大的成功;尤其后 者,可以说代表了唐传奇的最高成就。
第二节
俗讲与变文
佛家讲经,因听讲者不同,有僧讲与俗讲之别。 俗讲是僧徒依经文为俗众讲佛家教义、“悦俗邀布施” 的一种宗教性说唱活动。 一 、 俗 讲 俗讲的底本,就是讲经文。敦煌遗书中尚保存有 十多种。讲经文取材全为佛经,思想内容不外佛教的无 常、无我、苦空、业惑、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等教义。 但艺术上尚有可取之处,其中一些作品往往突破宗教藩 篱,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新奇别致的内容,张弛起伏 的情节,通俗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
2、质朴真实的写实手法。唐代变文在大胆运用夸张想象等浪漫化 创作方法的同时,也比较注重质朴真实、直陈叙事的写实手法。
3、诗文相间、散韵结合的语言形式。唐代变文作者能够比较熟练 地选取和运用诗文相间、散韵结合的语言形式,以散文叙述,韵 语吟唱,交替往复,直到故事终结。
○唐传奇也形成了独特的散文体式。较之六朝骈文,它是自由的 文体;较之唐代“古文”,它又多一些骈丽成分和华美的辞藻。这些 特点从小说的要求来看未免过于文章化,但对后代散文却不无有 益的影响。
第二节
俗讲与变文
敦煌莫高窟是我国西部边陲的佛教圣地,是镶嵌在祁连山 下的一颗艺术明珠。但是,这座震撼世界的艺术宝库却长 期湮没在黄沙漫漫的沙漠里。直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 发现藏经洞,敦煌遗书大量问世之后,莫高窟的石窟艺术 和文献文物,才又重新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注视。敦煌遗 书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讲经文与变文,就是其中重要的 两类作品。
唐传奇_精品文档

唐传奇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是以唐代为背景的短篇小说形式。
它通常以鲜明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态度。
唐传奇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背景与特点唐传奇的兴起主要源于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变革。
唐代以其辽阔的疆域、繁华的经济、开放的文化氛围而闻名于世。
这些因素为文学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唐代,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有了机会参与到文化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中。
而传奇则成为了一种普遍受欢迎的文学形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流行。
唐传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鲜明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人物塑造。
传奇的故事情节通常是宫廷斗争、爱情纠葛、英雄壮举等形式,充满了悬念与情节的扭转。
人物形象则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唐传奇还注重情感的描写和细腻的表达。
在文学创作中,爱情题材常常被赋予着重要的位置。
传奇中的爱情情节既可以是凄美动人的,也可以是甜蜜浪漫的,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享受与感动。
同时,传奇还经常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阴暗面,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现实和人民的生活态度。
典型作品唐传奇有很多经典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长恨歌》、《李娃传》、《柳毅传书》等。
《长恨歌》是唐代文学的瑰宝之一,由王之涣所作。
这首诗以其唯美的情感和精练的语言风格闻名于世。
诗人通过描绘长恨歌中的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复杂爱情关系,展现了唐代宫廷的荣辱和王权的残酷。
诗中的“断肠人在天涯”等经典词句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李娃传》是唐传奇中一部感人的作品,作者不详。
故事讲述了李娃与文士沉香之间的爱情故事。
李娃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子,她为了追求真爱,勇敢地追随着沉香,经历了许多艰辛的困境。
整个故事充满了悲欢离合、爱情的辗转和命运的考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柳毅传书》是唐传奇中一部寓言故事,作者不详。
故事以柳毅为主角,通过他亲身经历的种种磨难和对正义的追求,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间的善恶。
唐传奇与唐代通俗文学

1 、唐传奇概述。 2 、唐传奇各阶段的创作特色与代表作。 3 、讲经文与变文。 4 、通俗诗。
唐传奇概述
古代小说在唐代出现了一种新的体式,这 就是唐传奇。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 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晚唐裴鉶将其小说集题曰《传奇》,宋代 尹师鲁称赞范仲淹《岳阳楼记》“用对语 说时景,世以为奇”,是“传奇体”。
王梵志《吾富有钱时》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吾若脱衣裳, 与吾叠袍袄。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绕吾白鸽旋, 恰似鹦鹉鸟。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从财不顾人, 且看来时道。
寒山诗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
鸟,寂寂更无人.碛碛风吹面,纷纷雪积
王度《古镜记》、张鷟的《游仙窟》 2 、中唐时期:兴盛时期 陈玄右《离魂记》、沈既济《任氏传》、
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 元稹《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 3 、晚唐时期 :由盛转衰,出现传奇专集 袁郊《甘泽谣》、皇甫枚《三水小牍》
讲经文与变文
讲经文:俗讲的底本 变文的内容:宗教题材、历史和现实生活
昔日贫于
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
前。相笑傥不止,东边复西边。
唐传奇概述
它与志怪、志人小说的差异在于 : 1 、出于自觉的创作动机,通过想象虚构
、编织故事情节等方式创作而成 。 2 、以铺叙曼衍为能事,藻饰丰富,情节
复杂,人物丰富。
创作繁荣的多方面原因。
唐传奇各阶段的创作特色
1 、初盛唐时期:由六朝的志怪、志人小 说向成熟的唐传奇的过渡时期
题材、民间传说题材 《伍子胥变文》、《李陵变文》、《王昭
唐代文学课件·唐传奇

灵 姻 传 》
《 柳 毅 传 》 原 题 《 洞 庭
钱塘君勇猛卤莽, 钱塘君勇猛卤莽,作者对他作 了精彩的描写: 了精彩的描写:
语未毕,而大声忽发, 语未毕,而大声忽发, 天坼( 地裂,宫殿摆簸, 天坼(撤)地裂,宫殿摆簸, 云烟沸涌。 云烟沸涌。俄有赤龙长千馀 电目血舌, 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 ),项掣金锁 项掣金锁, (列),项掣金锁,锁牵玉 千雷万霆,激绕其身, 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 霰雪雨雹,一时皆下, 霰雪雨雹,一时皆下,乃擘 青天而飞去。 (播)青天而飞去。
阅读书目 鲁迅《唐宋传奇集》 鲁迅《唐宋传奇集》 张友鹤《唐宋传奇选》 张友鹤《唐宋传奇选》
有一人,披紫裳,执青玉, 有一人,披紫裳,执青玉,貌耸 神溢,立于君(洞庭君) 神溢,立于君(洞庭君)左。君谓 毅曰: 此钱塘也。 ……君曰 君曰: 毅曰:“此钱塘也。”……君曰: 所杀几何? “所杀几何?”曰:“六十 ”“伤稼乎 伤稼乎? 万。”“伤稼乎?”曰:“八百 ”“无情郎安在 无情郎安在? 里。”“无情郎安在?”曰:“食 之矣。 之矣。”*
李娃传
安 。 ”
不
必 为 厉 鬼 , 使 君 妾 , 终 日 妻
李 君 , 今 当 诀 , 我 死 之 后 , 永
丈 夫 , 负 心 此 。 …… 李 君 若
我 为 女 子 , 薄 命 如
“ 斯 ; 君 为
中唐传奇文的压卷 之作:蒋防《 之作:蒋防《霍小 玉传》 玉传》*
传奇》中的《 《传奇》中的《昆 仑奴传》 仑奴传》、《聂隐 娘传》 娘传》、《虬鬚客 传》三篇即是豪侠 小说的典范之作。 小说的典范之作。
清代梁绍壬的《 清代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 随笔》 随笔》说是有人过邯郸卢生 却写诗道: 庙,却写诗道:“四十年中 公与侯,虽然是梦也风流。 公与侯,虽然是梦也风流。 我今落魄邯郸道, 我今落魄邯郸道,要向先生 借枕头。 借枕头。”
古代文学第九章唐代传奇和敦煌

第一节 唐代传奇—发展 7
2.《任氏传》和《柳毅传》是两篇具有神怪色彩 的爱情小说,但却充满了人间情趣。
李朝威《柳毅传》较突出。小说写落第书生柳毅 为洞庭龙女传书终成夫妻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婚 姻制度下的妇女遭受的压迫和痛苦,反映了妇女 追求自由幸福的强烈愿望,歌颂了见义勇为、严 守信义、行重操守、知恩图报等道德品质。故事 情节曲折新奇,结构严谨,人物形象血肉丰满。 想象丰富,具有浓郁烂漫注意色彩。
人以姓名达诸主司,然后投献所业,逾数日又投, 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 盖此等文备众体,可见史才,诗笔、议论。”
“温卷”风气中晚唐尤为盛行,对文人写作传奇产 生传奇的发展 三个时期: (一)初盛唐是传奇小说发展的初期。 作品数量少,思想意义不深,艺术上也不
第九章
唐代传奇和 敦煌变文
第一节
唐代传奇
第一节 唐代传奇—概说 1
一、唐代传奇概说 (一)唐代传奇释名
唐代传奇是唐人文言短篇小说通称。元稹《莺莺传》原 名《传奇》;晚唐裴硎最早以“传奇”作小说集名称; 宋以后以“传奇”概称这类小说,沿用至今。
唐代传奇虽在六朝志怪小说基础上发表起来的,但已明 显进步:
第一节 唐代传奇—发展 5
白行简《李娃传》荥阳公子郑生赴京考试,遇明妓李娃, 甚爱。恋岁余,资财荡尽,娼家用计将他驱逐,致流落 街头,为凶肆歌手。后被父发现,以为辱没门第,痛打, 弃之门外,为友人所救,沦为乞丐。雪天求乞,被李娃 救回,二人同居。郑生奋发读书,考试连中,做高官, 父子相认,李娃被封为汧国夫人。
第一节 唐代传奇—发展 6
元稹《莺莺传》中的莺莺既有追求爱情的强烈愿望, 又疑虑重重,怨而不怒,性格上具有双重性。从前 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主人公大都是下层妇女,或 商贾之妻,或征人之妇,或妓女姬妾,也有神女仙 姑,但却未有这样的大家闺秀,因此莺莺形象出现, 具有强烈的影响。而张生则是一个对莺莺始乱终弃 的贵族青年,本应该予以谴责,可是作者却赞许他 “善补过”,反映出严重的封建思想意识。因此 《莺莺传》思想艺术都不及《霍小玉传》和《李娃 传》。
唐传奇名词解释

唐传奇名词解释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流派,盛行于唐朝。
它是古代小说文学与戏剧艺术相结合的产物,集中体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风俗和思想观念。
下面是其中几个常见的唐传奇名词解释。
1. 传奇传奇是一种古代文学体裁,它是一种既有文学性又有戏剧性的艺术形式。
传奇通常以历史事件或传说为背景,通过精心构思的情节和对人物的塑造,以及具有音乐性的诗歌语言,将故事生动地呈现出来。
唐传奇是传奇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它对后世文学和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唐代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全称为唐朝。
唐代自618年开始,到907年结束,历时近300年。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盛的一个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
在这个时期,文学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传奇就是在这个时代兴起并繁盛的。
3. 盛行盛行是指某种事物在一定的时期或地区内非常普遍、流行的情况。
唐传奇在唐代非常盛行,受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热衷追捧和广泛欣赏。
唐传奇成为当时文化娱乐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风貌风貌指的是某个时代、地区或环境的特定风尚、礼仪和习俗。
唐传奇以唐代社会的风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情、人们的行为举止、思想观念以及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的特点。
通过读唐传奇,可以了解到唐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研究唐代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5. 风俗风俗是指某个民族或地区特有的生活习性、社交礼仪和文化传统等。
唐传奇以精准的细节描写展示了唐代社会各个层面上的风俗习俗,包括人们的穿着打扮、饮食习惯、住房结构、婚嫁葬礼、职业生活等方方面面。
对于研究当时社会风俗和文化习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总结起来,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以历史事件或传说为背景、通过精心构思的情节和音乐性的诗歌语言将故事生动呈现的流派。
唐传奇以描写唐代社会风貌和风俗为特色,从而使读者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 宫中妇人——闺阁香艳
• 细腻狭小 • 委婉含蓄——寂寞
冯延巳、李煜与南唐词人
• 冯延巳存词九十多首,为五代词人之最。 其词以男女之情、离别相思为主,然已去 掉了许多香艳,往往通过情景表现人物的 心境。他虽然仕宦显达,但身在朋党倾轧 中,内心忧患苦危,使其词的内涵愈深。 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谒金门》)
弥陀佛经变
戏 俑
戏 谑 俑
变文
• 省称“变“,变是变化、改变的意思。其得名可 能与佛经的“变现”(即显现某种幻境)及“变 相”(变佛经为图相)有关。即,变文与变相辅 相成而行。 • 变文体制特点:韵散相间,诗文结合,有说有唱。 韵,以七言为主,间有杂言,或三、四、五言。 散,浅近的文言或杂口语的白话,也有骈文。变 文的影响:对传奇小说、白话通俗小说及说唱文 学的兴盛有积极的意义。
第十章
唐传奇与唐五代词
第一节 唐传奇
一 唐传奇
•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得名于晚唐裴铏《传
奇》小说集。传奇,即传述奇事奇遇之义。 名之“传奇”,有贬义,以区别古文之高 文。(鲁迅)
二 唐传奇兴盛的原因
• 史传小说及魏晋小说的影响
• 古文运动的影响。郑振铎:“传奇文的运
动,我们自当视为古文运动的一个别支。”
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 为后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情节
模式。如元明清著名的小说、戏曲取材多
本于此。
第二节
通俗讲经。
俗讲和变文
• 俗讲 :僧徒为弘扬佛教教义,在寺庙进行
• 僧徒俗讲时演唱佛经故事的底本,有三类: 押座文(缘起); 讲经文(正宗);变文 (为吸引听众听讲经文而说唱的民间故 事)。
伎群乐俑
琵 琶 女 俑
文人词
• 初盛唐时,民间词已广泛传唱,文人也开始模仿 创作。如相传李白作的《忆秦娥》、《菩萨蛮》 二词,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虽可能不是李 白所为,但艺术水平高,已相当成熟。
• 中唐时,文人词已渐渐成为气候,白居易、刘禹 锡、张志和等都有词传世。文人词比起民间词来, 清丽优美,圆熟典雅。中唐以前的词传世的很少。 词到了中唐开始从走向了自觉。
温庭筠
• 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填词的作家,存世约七十首。
列于《花间集》之首,入选作品66首。其词题材 狭窄,以绮闺阁为主,开词为艳科的先河。风格 绮丽婉约。其词具有类似工艺品的装饰性特征, 诉诸感官直觉,其意蕴情思,主要靠暗示,显得
含蓄深隐。
• 韦庄与温庭筠齐名 .
菩萨蛮 温庭筠
•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
历代评论
•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
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李清照
• 词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诣
微造极,得未曾有。宋初诸家,靡不祖述 二主,宪章正中---冯煦
一代词宗---李煜
李煜(937—978)
• 李后主,字重光,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词史上
的大家。洞晓音律,工书善画,尤擅于作词。二 十五岁当国君,在年年向宋朝称臣纳贡的情况下, 苟安于一隅之地。三十九岁,南唐为宋所灭,已 经投降的李煜被押到汴京,开始了半是俘虏、半
裴鉶《传奇》等。
四 唐传奇艺术成就
• “有意为小说”。有想象虚构、有一定创作 目的。白行简《李娃传》。
• 篇幅较长,故事完整,情节曲折生动。 • 人物形象鲜明。 • 文辞华艳,或骈或散,有诗笔,有议论、 有叙事。
五 唐传奇的影响和价值
• 标志小说文体的独立、成熟。
• 叙事文学走向文坛。加强文学的表现力,
•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 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
• 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 我与伊人本一家,情缘虽尽莫咨嗟。
• 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
要眇以喻其致 • ——张惠言《词选· 序》
李璟,南唐中主。存词四首。较冯延巳更庄
重,忧患意识更强。
• 《摊破浣溪纱》
• 王国维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
感。”
文坛佳话
• 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于风骚
• 李璟质问,“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 事?”,冯延巳毫不犹豫的回答,“未若 陛下`细雨梦回鸡塞远`”
晚唐五代词
• “温韦”与“花间词人” • 《花间集》,选录词人18位,凡500首,是最早的 文人词总集。此集崇尚雕饰、追求妩媚、充溢着 脂香腻粉的气味。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规 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 进一步确立,以其作为词的集合体与文本范例的 性质,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欧阳炯《花 间集· 序》:“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 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案香檀。不无 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 里之倡风。”
谒金门
• 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冯Βιβλιοθήκη 巳• 忧生念乱,意内而言外
• 托儿女之辞,写君臣之事
摊破浣溪沙 李璟
•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
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 干。
词的特点 :词人是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填
词的,又叫依声。
• 词有调名(音乐性),决定了句、字、韵 等。
• 多数分片(遍、阕)——音乐唱完了一遍。 • 韵位不固定。 • 多为长短句形式。
• 声调配合严密,平仄固定,有时阴阳平、 上去入都不能互用。
• 今天,“词”的概念已不同于唐宋时期,
它已脱离了音乐,成为具备一定格律的、
既济《任氏传》等;写描写士人对功名利禄的幻
灭感的,如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和沈既济《枕
中记》。
三 唐传奇的发展
• 衰落期(晚唐),爱情题材减少,侠义、历史和
志怪增多。语言上,骈文成分增加。如杜光庭 《虬髯客传》、袁郊《红线》、裴鉶《聂隐娘》、 《昆仑奴》。晚唐传奇还有一个特色是专集的大 量涌现,如牛僧儒《玄怪录》、袁郊《甘泽谣》、
词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语言写情,因
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
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
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
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
娥。
浪淘沙
• 廉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
更寒。梦裹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
词的名称
• 曲子词(曲子、曲、子、词)(音乐与文 词:字、句、韵数、韵位); • 诗馀(谓其不登大雅之堂的消闲之作) • 长短句:(句式参差,但与诗之长短不同: 诗之长短不固定,词的长短固定); • 乐府(入乐、合乐与乐府诗同,二者又有 不同:乐府诗先有歌词,后有曲;词,先 有曲,后有文词)。 • 另有乐章、笛谱、歌辞、琴趣、寓声乐府 等。
• 清明过了春自去,几见狂蜂恋落花。
• 跨鹤高飞意壮哉,云霄一羽雪皑皑。 • 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
其词在词史上的地位
• 后期词由前期的艳情而至家国之痛、人生 感慨。且用艺术化、形象化的手法表达出 来。
• 由含蓄婉媚而至直抒胸臆,突破了词的抒 写内容,拓宽了词境。 • 风格清丽典雅。
阅读唐传奇选本。 读李煜词
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 其真、其痛、其大。
• 王静安谓:“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 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 本色而不雕琢,丽质天成。
• 感情喷薄,不加遏制。
• 用长句,用比喻。
• 纳兰性德:
• 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 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兼
饶烟水迷离之致。
和近体诗有差别的诗体。它是律化的、长
短句的、字句数和韵数、韵位都固定的
诗——只作为一种文学体裁。
敦煌曲子词
• 最早词集《云谣集杂曲子》,收词三十首。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格律上较粗糙,用
语朴拙,带有明显的草创之痕。不同于后
来文人词单一的特点。敦煌词《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望江南》(莫扳我)。
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此首殆后主绝笔。
历代评论
• 清代著名词学评论家周济在《介存斋论词
杂著》中说:“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
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
国色。飞卿(温庭筠),严妆也;端己 (韦庄),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 陈廷焯说其词“呜咽缠绵,满纸血泪。”
• 王国维:词至后主而眼光始大,感慨遂深, 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 ------《人间词话》
• 前期词题材比较陈旧,语言上受唐五代词人影
响较多,而且有些并非出自切身体验,所以不
易深入。后期词则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
写过的作为亡国君主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 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 哀叹命运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情绪,因此 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更由于他采用了唐五代
后期词
• 主要是写亡国的愁苦、悔恨和绝望。
• 李煜后期词完全脱去了秾丽色彩与脂粉气 味,也减少了对于感情直接显露的阻碍,
使胸中的真情一泄而出 。
•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
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 人所长处。客观之词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 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 作者是也。主观之词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