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诊断技术

合集下载

免疫学检验的方法和特点

免疫学检验的方法和特点

免疫学检验的方法和特点免疫学检验是一种通过检测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或抗原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它基于免疫反应的原理,利用特定的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检测人体内的免疫反应物质。

目前,免疫学检验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和科研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1.免疫层析:免疫层析是一种将待检测物质(抗体或抗原)移动到特定层析纸或凝胶柱上,通过与特异抗体或抗原的结合来检测它们的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检测体液中的抗体或抗原。

2.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ELISA是一种利用酶的催化作用检测抗体或抗原的方法。

它包括直接ELISA、间接ELISA、竞争ELISA等多种形式。

ELISA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操作简便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科研领域。

3.放射免疫分析(RIA):RIA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标记物来检测抗体或抗原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待测抗体或抗原上,通过测量标记物的放射活性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RIA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势,但由于放射性标记物的使用,操作相对复杂且安全性要求较高。

4.免疫荧光:免疫荧光是一种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来检测待检测物质的方法。

它通过检测标记物的荧光强度或光谱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存在。

免疫荧光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操作简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肿瘤标志物等的检测。

5.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免疫分子的方法。

它通过将目标细胞与标记有特定抗体的荧光染料反应,再用流式细胞仪对标记的细胞进行激光照射并收集荧光信号来测定免疫分子的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具有高灵敏度、多参数分析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细胞免疫学研究和临床诊断。

6.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是一种利用特异抗体与待检测抗原结合,再通过染色等方法来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特定抗原的方法。

免疫组化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可定量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病理学研究和临床诊断。

常用免疫学检验检测技术

常用免疫学检验检测技术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蛋白质分析的常用技术
免疫印迹技术是一种用于分离、检测和识别蛋白质的常用 技术。该技术通过将蛋白质混合物在凝胶上进行电泳分离 ,然后将其转移到膜上,再与特异性抗体结合,最后通过 显色反应检测目标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具有高灵敏度、 高特异性和可同时检测多个蛋白质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生 物学、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
注意事项
由于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避免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污染。同 时,由于放射免疫分析需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因此成本较高。
优缺点分析
优点
放射免疫分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可以用于痕量物质的定量检测;操作简便, 易于自动化;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缺点
由于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操作过程中存在安 全风险;成本较高,需要特殊仪器和实验室 条件;对于某些样品,可能存在交叉反应或 非特异性干扰。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
总结词
快速、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技术
详细描述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一种基于化学发光反应 的免疫分析技术,通过测量化学发光反应过 程中释放的光子数量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浓 度。该技术具有快速、高灵敏度和低背景干 扰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传染病、肿瘤标志物
和激素等生物分子检测领域。
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
05
其他常用免疫学检验检测技术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
总结词
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定量检测技术
详细描述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是一种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的免疫分析技术,通过测量荧光标 记物的发射光谱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浓度。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低背景干

免疫学检测技术及应用

免疫学检测技术及应用

划痕法
细胞因子的检测技术
一、 生物学检测技术 二、 免疫学检测技术 三、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依赖细胞株测定法 ELISA法
分子杂交、PCR 等检测mRNA
细胞因子检测的特点
• 样品含量低 •样品具有时效性 •生物效应特异性差
Figure 14-12
细胞因子的功能
Cell activation
/immunogold staining)
(一)免疫荧光技术(又称荧光抗体技术) 原理:用荧光素(如异硫氰酸荧光素、罗
丹明B200等) 标记抗体(荧光抗体),用荧光 抗体浸染细胞或组织切片,抗原与荧光抗体 结合,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确定被检 抗原的存在。
免疫荧光技术包括:
直接法
间接法
间接补体增强法
ELISA法: 直接法 间接法 双抗体夹心法(双位点法) 竞争法
ELISA
(三) 同位素标记技术(isotope-labelling technique) 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
RIA) 是一种用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抗原抗体反应 相结合方法。 优点:灵敏度高, 可检测0.001pg/mL
Direct and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of membrane antigen (mAg).
(二)免疫酶技术(immunoenzymatic techniques)
是将抗原抗体反应与酶催化底物的作用 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主要有两种类型: 1.免疫酶染色 2.酶免疫测定(enzyme immunoassay, EIA)
•3H-胸腺嘧啶核苷参入法(3H-TdR): 间接观察DNA 合成含量。灵敏度高,具有放射性。 •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 MTT商品名为噻唑蓝。 原理: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可将外源性 MTT还原成蓝紫色结晶-甲瓒(formazan), DMSO使 其溶解,酶标分析仪检测。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 差。

免疫学检验的方法和特点

免疫学检验的方法和特点

免疫学检验的方法和特点免疫学检验是一种通过检测和分析机体免疫系统相关指标来评估机体免疫功能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对于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疾病的免疫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学检验的方法主要包括体外诊断试验、免疫组化技术和流式细胞术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1. 体外诊断试验:体外诊断试验是最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之一,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

这些试验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或抗原来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

其特点是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样本来源广泛,可以用于检测多种疾病,如感染病、自身免疫病等。

体外诊断试验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大规模筛查,对于人群健康状况的监测和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 免疫组化技术:免疫组化技术是利用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中特定分子的结合反应来检测和定位这些分子的方法。

常用的免疫组化技术包括免疫组织化学(IHC)和免疫荧光染色(IF)等。

这些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和定位肿瘤标志物、炎症细胞因子、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物等,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免疫组化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观察到分子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3.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通过检测和分析细胞表面标志物来鉴定和分类细胞的方法。

通过标记细胞表面的抗原或抗体,结合流式细胞仪的高速流式分析技术,可以对单个细胞进行高通量的检测和分析。

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检测和鉴定免疫细胞亚群、肿瘤细胞、干细胞等,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流式细胞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指标,对于复杂的样本分析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免疫学检验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特异性:免疫学检验方法可以通过特异的抗体-抗原反应来检测和定量分析特定的分子或细胞,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这使得免疫学检验方法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优势,可以准确地鉴定和区分不同的疾病类型。

现代医学中的免疫学鉴定技术

现代医学中的免疫学鉴定技术

现代医学中的免疫学鉴定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免疫学作为现代医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对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医学中,有很多免疫学鉴定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其中的几种技术。

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ELISA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免疫学鉴定技术。

ELISA可以用于测定样本中某种特定的蛋白质或抗体,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

该技术通常是通过酶标记的抗体来实现的。

它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癌症、艾滋病、结核病等疾病的检测。

2.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estern Blotting是一种用于验证抗体特异性的技术,通常是用于分析血清中的抗体反应。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分离出的蛋白质进行电泳分离,再将其转移到膜上,并进行固定和印迹处理。

最后,用与特定蛋白质结合的抗体标记来检测目标蛋白质是否存在。

该技术在艾滋病、乳腺癌等疾病的鉴定中被广泛使用。

3. 免疫荧光技术(IFA)IFA是一种通过荧光显微镜来检测抗体或抗原的技术。

具体来说,IFA应用特定的抗体标记对待检测的细胞或病原体进行染色,并通过荧光显微镜来观察目标蛋白质是否存在。

IFA通常用于季节性感冒、风疹等疾病的诊断中。

4. 免疫电泳免疫电泳是一种通过电泳将具有不同电荷的蛋白质分离开,并通过抗体与特定的蛋白进行反应,从而诊断某种疾病的技术。

免疫电泳通常用于血液蛋白质异常的检测、肾病的诊断等。

5. 免疫荧光细胞排序(FACS)免疫荧光细胞排序是一种通过荧光激发分选单个细胞或微粒的技术。

FACS可以通过多种荧光标记来分别测定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淋巴细胞分类、溶酶体活性等。

该技术在肿瘤研究、免疫细胞研究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中的免疫学鉴定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

虽然每种技术有着自身的优缺点,但是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在未来几年中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免疫学检测与诊断的方法和应用

免疫学检测与诊断的方法和应用

新型检测技术
智能化和自动化
基于纳米技术、生物传感器等新型检测技 术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将进一步提高检测的 灵敏度和特异性。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免 疫学检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将成为可能, 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免疫复合物检测
检测血液中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含量,反映自身免疫反应的 强度,如类风湿因子(RF)等。
组织器官特异性抗体检测
针对特定组织或器官的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如抗甲状腺球 蛋白抗体(TGAb)、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GBM Ab)等 。
肿瘤免疫学的检测与诊断
肿瘤标志物检测
通过检测肿瘤相关抗原 或其代谢产物,辅助肿 瘤的早期诊断、治疗监 测和预后评估,如CEA 、AFP等。
免疫学检测与诊断的方法和 应用
汇报人:XX 2024-01-16
contents
目录
• 免疫学检测与诊断概述 • 免疫学检测方法 • 免疫学诊断方法 • 免疫学检测与诊断应用实例 • 免疫学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展趋势 • 免疫学检测与诊断的挑战和前景
01
免疫学检测与诊断概述
定义与原理
免疫学检测
利用免疫学技术,通过检测抗原 、抗体等免疫分子或免疫细胞的 数量、活性或结构异常,从而对 疾病进行诊断的方法。
B细胞功能检测
检测B细胞的数量、抗体分 泌功能等,反映体液免疫 的状况。
细胞毒试验
检测免疫细胞(如NK细胞 、CTL细胞)对靶细胞的 杀伤作用,评估机体的细 胞免疫应答能力。
分子免疫诊断
基因诊断
利用PCR、基因测序等技术,检测特 定基因序列或突变,用于遗传性疾病 、肿瘤等的诊断。
蛋白质组学分析
细胞因子检测

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免疫学检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技术,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方法,并探讨其在疾病诊断、病毒检测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一、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免疫学检验基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和定量分析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其基本原理如下:1. 特异性识别: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与之对应的抗原,形成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2. 高度敏感性:免疫学检验可以检测极低浓度的抗原或抗体,提供高度敏感的结果。

3. 双重验证:通过采用一对互补的抗原和抗体,可以用于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常见的免疫学检验方法在免疫学检验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具体介绍:1.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ELISA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免疫学检验技术。

它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待检测样品中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标记物复合物。

通过添加底物,酶标记物能够催化底物的反应,产生可测量的信号。

ELISA可用于定量或半定量测定目标物的浓度,并可应用于多种领域,如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蛋白质的定量等。

2.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是一种常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的免疫学技术。

该方法通过将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经SDS-PAGE电泳分离后,将之转移到固体载体上。

然后,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并通过酶标记的二抗与一抗结合,产生可见的信号。

免疫印迹可用于诊断疾病、检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和检测表达水平等。

3. 免疫荧光免疫荧光是一种利用抗体对荧光染料标记的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免疫学技术。

该技术通过与荧光探针结合并激发荧光信号,来检测细胞或组织中特定抗原的定位和表达。

免疫荧光广泛应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细胞信号转导、病毒感染等领域,可用于研究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机制。

免疫学检验常用的方法

免疫学检验常用的方法

免疫学检验常用的方法
免疫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主要用于诊断疾病的发病机制、检测疾病的标志以及评估疾病的预后。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1. 抗体检测:抗体检测是免疫学检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主要用于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特定病原体的抗体,例如乙肝抗原抗体检测、艾滋病抗体检测等。

2. 抗原检测:抗原检测是指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特定抗原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例如,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可用于诊断季节性流感。

3. 免疫荧光检测:免疫荧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它主要用于检测细胞内的蛋白质、抗体等分子。

例如,免疫荧光染色可用于检测宫颈鳞状细胞中 HPV 病毒的存在。

4. 聚合酶链反应 (PCR) 检测: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病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它主要用于诊断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

例如,PCR 检测可用于诊断 HIV 感染。

5. 免疫细胞检测:免疫细胞检测是一种用于评估免疫系统功能的方法。

它主要用于检测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例如,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检测免疫细胞的表型。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免疫印迹法、生物传感器法、纳米颗粒法等先进的检测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还可以降低检测的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学诊断技术 —酶标,金标简介
目录
术简介
一 体外诊断试剂
1.1 定义
体外诊断(IVD,In Vitro Diagnosis)试剂,包 括可单独使用或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 用,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 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过程中,在人 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样本(如血液、体液、组织等) 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务,包括 仪器、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等。原理是通过试剂 和体内物质在体外的反应强度或速度来判断体内物 质的性质和数量,通过和标准品的比较来判断人体 的生理状态。
胶体金颗粒对蛋白质有很强的吸附功能,而 不被坏其生物活性,可以与蛋白质等(葡萄 球菌A蛋白、免疫球蛋白)等非共价结合, 形成胶体金标记物。
胶体金与蛋白质的结合成功与否,取决于pH值,一般只 有在蛋白质等电点(PI)略偏碱的条件下二者才能牢固地 结合,因此,标记之前须将胶体金溶液的pH值调至待标 记蛋白质的等电点略偏碱。
AJQ3000:1ul/cm 划线精密度 BJQ3000:±1%
AJQ3000: ±2%
切条机
• 仪器参数: • 进料宽度:≤100 mm • 进料长度:不限,可连续进料切割 • 切割宽度:≥1 mm, 宽度连续可调 • 切割宽度设定位数:0.01 mm • 切割精度:±0.1 mm • 切割速度:230次/分钟, 速度连续可调 • 切条计数:单次工作和总工作分别计数 • 刀片: 日本进口, 耐磨高碳钢材料 • 抗静电装置:建议选配 • 电源:220VAC • 重量:20KG • 尺寸:430(L)×330(W)×260(H) mm
• 功能检测试剂:血凝试剂,看凝血状态是否正常,常用于手 术前或治疗心肌梗塞,血栓等,凝血时间缩短常见于血栓性 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 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和肾病综合征等 ;凝血时间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 如各型血友病等。
• 其他:细胞染色切片,镜像等
三 酶联免疫检测(ELISA)技术简介
1. ELISA的原理
ELISA是一种免疫测定. 基础: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加入酶 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 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由此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1.1 抗原抗体反应 1.1.1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过程是一种动态平衡 ,其反应式为:
抗原抗体的结合发生在抗原的决定簇与抗体的结合位点之间。 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互补关系,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测定某一特定的物质,而不需先分离待检物。
抗体能识别特定外来物的一个独特特征,该外 来目标被称为抗原。蛋白上Y形的其中两个分 叉顶端都有一被称为互补位(抗原结合位)的 锁状结构,该结构仅针对一种特定的抗原表位。 这就像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一样,使得一种 抗体仅能和其中一种抗原相结合。
需要提高胶体金的pH值时可用0.2molK2CO3,需要降低胶 体金的pH值时可用0.1N HCl。测定金溶液的pH可能损害 pH测定计的探头,因此,一般用精密的pH试纸测定其pH 即可.
附表:常用几种蛋白质标记时胶体金所用的pH值
制备高质量胶体金的注意事项
(1)玻璃器皿必须彻底清洗,最好是经过硅化处理的玻璃器 皿,或用第一次配制的胶体金稳定的玻璃器皿,再用双馏 水冲洗后使用。否则影响生物大分子与金颗粒结合和活化 后金颗粒的稳定性,不能获得预期大小的金颗粒。
免疫学诊断试剂的类型及应用
• 按方法分为间接免疫学试剂(如:protein-A不是很特异,易 出假阳性)和直接免疫学试剂(如双抗体夹心法,双抗原夹 心法,竞争法等);
• 按示踪剂分为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荧光法,化学发光 法,胶体金法,乳胶法等;
• 按照检测物分为:传染性疾病、激素、内分泌、肿瘤、药物 检测、血型鉴定等等。
量取200ml超纯水,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
加入15ml1%柠檬酸三钠溶液,继续煮沸5分钟。 加入1%的氯金酸5ml,继续煮沸,待颜色有变化 后计时,煮沸10min。停止搅拌,冷却至室温。
1.1 透射电镜下观察金颗粒的形状
劣质金外形不均一,且非球形,有 凝集现象,颗粒间变异系数较大
胶体金颗粒带电情况 基础金核 双离子 内层负离子(AuC12-) 外层离子层 H+分散在胶体间的溶液中Zeta电位(又叫电动电 位或电动电势,是表征胶体分散系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可以使 胶体金颗粒之间相互排斥,以维持胶体金的稳定状态。
胶体金标记 胶体金标记,实质上是蛋白质等高分子被吸附到胶体金颗粒表面的包被过 程。吸附机理一般认为是胶体金颗粒表面负电荷,与蛋白质的正电荷基团 因静电吸附而形成牢固结合。用还原法可以方便地从氯金酸制备各种不同 粒径、也就是不同颜色的胶体金颗粒。这种球形的粒子对蛋白质有很强的 吸附功能,可以与葡萄球菌A蛋白、免疫球蛋白、毒素、糖蛋白、酶、等非 共价结合,免疫金标记技术主要利用了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因 而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中成为非常有用的工具。
斑点金免疫渗滤
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A
B
阳性
操作A :加样,加金标记物;操作B洗涤,观察
阴性
3.2 免疫层析法
是继IGFA之后发展起来的另一种固相膜免疫测定,与IGFA利 用局限性微孔滤膜的过滤性能不同,免疫层析法将特异性的 抗原或抗体以条带状固定在膜上,胶体金标记试剂吸附在结 合垫上,当待检样本加到试纸条一端的样本垫上后,通过毛 细作用向前移动,溶解结合垫上的胶体金标记试剂后相互反 应,再移动至固定的抗原或抗体的区域时,待检物与金标试 剂的结合物又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被截留,聚集在检测带 上,可通过肉眼观察到显色结果。
(2)试剂配制必须保持严格的纯净,所有试剂都必须使用双 馏水或三馏水并去离子后配制,或者在临用前将配好的试 剂经超滤或微孔滤膜(0.45µm)过滤,以除去其中的聚合 物和其它可能混入的杂质。
(3)配制胶体金溶液的pH以中性(pH7.2)较好。 (4)氯金酸的质量要求上乘,杂质少。最好是进口的。
3 胶体金技术的种类及优点
1.2 胶体金粒径的大小与还原剂的量有关系
胶体金粒径(nm) 1%柠檬酸三钠加入量(ml)
16
2
24.5
1.5
40
1
71.5
0.7
胶体金特性
呈色 橙色 橙红 红色 紫红
λmax 518nm 522nm 525nm 535nm
粒子大小不同,光吸收性不同,颜色亦不同。根据这一特点,可用肉眼
观察胶体金的颜色或吸收峰波长大小可粗略估计金颗粒的大小。
➢不足: 金免疫测定中应用的是单份试剂,难于进行质量控制。
即使是同一批生产的试剂,也很难保证每个试剂的同一性。 因此金免疫测定一般只能用于定性试验。 其定量检测和灵敏度的提高还有赖于新原料和新材料的开 发与应用。
5 胶体金技术的应用
类别 人类医学
应用领域
各级医院,血站,CDC, 防疫站,诊断中心;家 庭自检;商检系统; 边检口岸;公安系统.
Ag
1.抗原结合区(Fab) 2.抗原结晶区(Fc) 3.蓝色的重链有一个可变区(VH),紧 随其后的一个恒定区(CH1),一个枢纽 区,以及另两个恒定区(CH2 and CH3) 组成 4. 绿色的轻链包含一个可变区(VL)以 及一个恒定区(CL ) 5. 抗原结合点 6. 枢纽区
1%柠檬酸三钠ml 金溶胶颜色
0.30 0.45 0.70 1.00 1.50 2.00 蓝灰 紫灰 紫红 红 橙红 橙
吸收峰(nm) 220 240 535 525 522 518
径粒(nm) 147 97.5 71.5 40 24.5 15
2 胶体金标记技术的相关定义
免疫胶体金技术 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免疫标记技术。
4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特点
➢ 优点: • 检测方法简单而快速,数分钟即可得出结果; • 不需仪器设备,操作人员不需特殊训练; • 试剂稳定,适用于单份测定,干燥包装的试剂可在室温保存
一年以上; • 无污染。 • 单一试剂,一步操作。小型实验室即有条件开发生产。
成为目前“病人身边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 POCT)中广为应用的方法。
1.2 体外诊断试剂的分类
• 临床生化试剂: 用化学方法使样本产生变化,通过测吸光 度,波长及颜色反应等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控,发展 最早,最齐全,最大的一个版块;
• 免疫诊断试剂:免疫生物学发展很快,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 异性反应的原理进行疾病的诊断,在诊断试剂盒中品种最多;
• 分子诊断试剂: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 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称为分子诊 断。分子诊断的材料包括DNA、RNA和蛋白质。PCR产品灵敏度 高、特异性强、诊断窗口期短,可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 广泛用于肝炎、性病、肺感染性疾病、优生优育、遗传病基 因、肿瘤等,填补了早期免疫检测窗口期的检测空白,为早 期诊断、早期治疗、安全用血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基因芯片 是分子生物学、微电子、计算机等多学科结合的结晶,综合 了多种现代高精尖技术,被专家誉为诊断行业的终极产品。 但其成本高、开发难度大,目前产品种类很少,只用于科研 和药物筛选等用途。
二 胶体金技术简介
免疫层析胶体金技术是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种独特 的免疫分析方式,该方法的核心技术是以条状纤维层析材料 为固相,通过毛细管作用使样品溶液在层析材料上泳动,并同 时使样品中经标记物标记的待测物与包被在层析材料上针对 待测物的受体(如抗原或抗体)发生高特异、高亲和性的免疫。
1 胶体金的制备
3.1 快速免疫金渗滤法
即穿流式的固相膜免疫测定。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膜渗滤装置和标记结合物。前者为一 塑料小盒,其中填满吸水性物质,面上紧贴放置一片吸附 有抗体(以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为例)的硝酸纤维膜,标记 结合物为免疫金。用微孔滤膜作载体,先将抗原或抗体点 于膜上,封闭后加待检样本,洗涤后用胶体金标记的抗体 检测相应的抗原或抗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