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类药物有哪些【健康小知识】
强心口服液的功能主治

强心口服液的功能主治功能主治强心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
下面是强心口服液的功能主治以及适应症的详细介绍:1.快速缓解心绞痛:强心口服液主要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以及调节心肌能量代谢的方式,来缓解心绞痛。
它对心绞痛患者的胸闷、胸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改善心功能:强心口服液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能够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肌收缩功能,改善心功能。
3.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强心口服液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微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调节心脏节律:强心口服液通过抑制心脏兴奋传导系统,调节心脏节律,使心脏的搏动更加有规律。
5.镇静安神:强心口服液中的某些成分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因心脏病引起的不安和焦虑情绪。
6.养心安神:强心口服液中还含有一些滋补心脏、安神的成分,有助于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强心脏的耐受力。
适应症强心口服液适用于以下情况:1.稳定型心绞痛:强心口服液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发作前后使用,可以缓解疼痛症状,并提高运动耐受性。
2.心力衰竭:强心口服液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改善心脏功能。
3.高血压:强心口服液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可以帮助降低血压,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
4.心律失常:强心口服液对一些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5.神经官能症:强心口服液可用于神经官能症患者,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等症状。
6.心悸失眠:强心口服液含有安神成分,可用于缓解因心悸导致的失眠问题。
总之,强心口服液具有缓解心绞痛、改善心功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调节心脏节律、镇静安神、养心安神等多种功能主治。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来合理使用。
强心剂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强心剂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强心剂是一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心脏疾病,包括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
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心脏,从而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泵血能力,改善心脏功能。
强心剂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强心剂的工作原理。
强心剂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来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泵血能力:1. 增加心肌细胞的收缩力:强心剂可以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增加它们的收缩力。
这是因为强心剂可以增加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促使心肌细胞产生更强的收缩力,从而增加心脏的泵血能力。
2. 提高心脏的冠状动脉灌注:强心剂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从而改善心肌的营养和氧气供应,增加心脏的能量产生,进一步加强心脏的收缩力和泵血能力。
3. 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强心剂可以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降低心脏的应激反应,减少心脏的负荷,从而使心脏更有效地工作。
此外,强心剂还可以抑制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减慢心率,提高心脏的充盈时间,增加心脏的舒张期,改善心脏的充盈情况。
4. 延长动作电位和抑制电活动:强心剂可以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抑制心脏的电活动,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在了解了强心剂的工作原理后,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应用。
1. 治疗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无法提供足够血液和氧气供应给身体各部分的病症。
强心剂可以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泵血能力,增加心脏输出量,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等。
常用的强心剂包括洋地黄类药物(如毛地黄)、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等。
2. 控制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节律异常的疾病。
强心剂可以通过调节心脏的电活动,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例如,利多卡因和胺碘酮等药物可以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抑制心脏过快的电活动,从而控制心律失常。
3. 扩张冠状动脉:某些强心剂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
这对于一些心肌缺血的患者特别重要,因为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和心绞痛等症状。
强心苷类药物的使用及注意要点

强心甘类药物的使用及注意要点强心昔是一类具有强心作用的昔类化合物。
主要包括有地高辛、洋地黄毒甘、毛花苔丙(西地兰)和毒毛花昔K。
临床上常用的有地高辛和西地兰。
药理作用(一)对心脏的作用1.正性肌力作用强心昔对心脏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能显著加强衰竭心脏的收缩力,增加心出入量,从而解除心衰的症状。
2.减慢心率的作用治疗量的强心昔对正常心率影响较小,但对心率加快及伴有房颤的心功能不全则可显著减慢心率。
3.对传导组织和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治疗剂量下,缩短心室和心房的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
高浓度下,强心普可过度抑制Na+-K+-ATP酶,使细胞失钾,最大舒张电位减小,使自律性提高。
中毒剂量下,强心昔也可增强中枢交感作用。
故强心昔中毒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多见。
(二)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中毒剂量的强心昔可兴奋延髓极后区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呕吐,还可兴奋交感神经中枢,明显地增加交感神经冲动发放,而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
强心甘的减慢心率和抑制房室传导作用也与其兴奋脑干副交感神经中枢有关。
(三)利尿作用强心昔对心功能不全患者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主要是心功能改善后增加了肾血流量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此外,强心昔可直接抑制肾小管Na+-K+-ATP酶,减少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促进钠和水排出,发挥利尿作用。
(四)对血管的作用强心昔能直接收缩血管平滑肌,使外周阻力上升,这一作用与交感神经系统及心排血量的变化无关。
体内过程洋地黄毒甘脂溶性高,口服吸收好,大多经肝代谢后代谢产物经肾排出,也有一部分经胆道排出而形成肝肠循环,tl∕2长达5~7天,故作用维持时间也较长,属长效强心昔类;中效类的地高辛口服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大,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相同制剂也可有较大差异,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人群中大约10%的人肠道菌群可灭活地高辛,当应用抗生素时可能引起血药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毒性反应。
药物化学——强心药

强⼼药是⼀类加强⼼肌收缩⼒的药物,⼜称正性肌⼒药。
临床上⽤于治疗⼼肌收缩⼒严重损害时引起的充⾎性⼼⼒衰竭。
强⼼药主要有强⼼苷类和⾮苷类(包括磷酸⼆酯酶抑制剂、钙敏化剂、β受体激动剂等)。
⼀、强⼼苷类 强⼼苷存在于许多有毒的植物体内,例如洋地黄、铃兰毒⽑旋花⼦、黄花夹⽵桃等强⼼苷的含量较⾼。
强⼼苷种类较多,临床上应⽤的强⼼苷类药物主要有洋地黄毒苷(Digitoxin)和地⾼⾟(Digoxin)等。
此类药物⼩剂量使⽤时有强⼼作⽤,能使⼼肌收缩⼒加强,但是⼤剂量时能使⼼脏中毒⽽停⽌跳动,安全范围⼩。
强⼼苷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1.强⼼苷类化学结构由糖苷基和配糖基两部分组成。
2.强⼼苷类属于Na,K-ATP酶抑制剂。
强⼼苷类药物与酶结合后,导致酶的构象变化,适度影响酶的功能。
因此配糖基甾核的⽴体结构对于活性影响较⼤,其中A/B环和C/D环是顺式,B/C环为反式,同时甾环上的5β-H、3β-羟基与酶的结合是必要的。
3.C17位上的内酯环是强⼼苷的重要结构特征,由于来源不同内酯环的结构有所差异,⼀般植物来源的为五元环的α,β-不饱和内酯(卡烯内酯,Cardenolide),动物来源的为含两个双键的六元环(蟾⼆烯羟酸内酯,Bufadienolide)。
C17位上的内酯环应取β构型。
4.强⼼苷的糖基多连接在甾核的3-位羟基上,虽然糖苷基部分不具有强⼼作⽤,但可影响配糖基的药代动⼒学性质。
⼆、磷酸⼆酯酶抑制剂(Phosphodiesteraseinhibitors,PDEI) 磷酸⼆酯酶抑制剂对磷酸⼆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的抑制能使cAMP⽔平增⾼,cAMP对⼼及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cAMP⽔平增⾼能导致强⼼作⽤。
氨⼒农(Amrinone)是第⼀个⽤于临床的磷酸⼆酯酶抑制剂,但其副作⽤较多。
⽶⼒农(Milrinone)化学名:1,6-⼆氢-2-甲基-6-氧-[3,4′-双吡啶]-5-甲腈,对PDE-III的选择性更⾼,强⼼活性为氨⼒农的10~20倍,具有显著的正性肌⼒作⽤和扩⾎管作⽤,可以⼝服,不良反应少。
8类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使用注意事项

8类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使用注意事项一、强心药:西地兰(去乙酰毛花甙)打开连尚头条,看更多新鲜猛料【应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并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降低窦房结及心房的自律性,减慢心率与传导,使心搏量增加。
用于充血性心衰、房颤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常用量】初次量0.4mg,必要时2~4小时再注半量。
饱和量1~1.2mg。
【注意事项】1.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头痛、幻觉、绿黄视,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
2.急性心肌炎,心梗患者禁用;并禁与钙剂同用。
二、降压药:硫酸镁【应用】注射后,过量镁离子舒张周围血管平滑肌,引起交感神经冲动传递障碍,从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特点为降压作用快而强。
用于惊厥、妊高症、子痫、破伤风、高血压病、急性肾性高血压危象等。
【常用量】25%硫酸镁10ml/次,深部肌肉注射(缓慢)。
【注意事项】1.注射速度过快或用量过大,可引起急剧低血压、中枢神经抑制、呼吸抑制等(钙剂解救);2.月经期、应用洋地黄者慎用。
三、血管扩张药:硝酸甘油【应用】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舒张全身静脉和动脉,对舒张毛细血管后静脉(容量血管)比小动脉明显。
对冠状血管也有明显舒张作用,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也可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衰。
【常用量】用5%葡萄糖或氯化钠液稀释后静滴,开始剂量为5μg/min,最好用输液泵恒速输入。
患者对本药的个体差异很大,静脉滴注无固定适合剂量,应根据个体的血压、心率和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调整用量。
【注意事项】1.不良反应常见有头痛、眩晕、面部潮红、心悸、体位性低血压、晕厥等。
2.禁用于有严重低血压及心动过速时的心梗早期以及严重贫血、青光眼、颅内压增高患者。
四、利尿剂:速尿(呋喃苯胺酸)【应用】抑制髓袢升支的髓质部对钠、氯的重吸收,促进钠、氯、钾的排泄和影响肾髓质高渗透压的形成,从而干扰尿的浓缩过程,利尿作用强。
用于各种水肿,降低颅内压,药物中毒的排泄以及高血压危象的辅助治疗。
心血管系统药物知识点总结

心血管系统药物知识点总结心血管系统药物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及相关症状的药物,包括降压药、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在临床上,各种心血管系统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治疗,对于患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对常见的心血管系统药物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降压药1.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类重要药物,它主要通过增加尿液排泄,减少体内液体量,以降低血压。
主要包括袢利尿剂、髓袢利尿剂和远曲小管利尿剂。
常用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呋塞米和托拉塞米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利尿剂时需要监测血钾水平,以免出现低血钾。
2.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通过阻断心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使细胞内钙浓度降低,从而减慢心脏传导速度、降低心脏收缩力和血管扩张的药物。
常用的有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
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
3.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脏排血量,降低心脏负荷和耗氧量,以及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的药物。
常用的有美托洛尔、阿莫洛尔等。
主要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
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的酶的活性,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压。
常用的有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
适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的药物。
常用的有洛尔沙坦、厄贝沙坦等。
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疾病。
二、抗心绞痛药1. 一硝类药物一硝类药物主要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扩张冠状动脉和其他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增加冠状动脉供血,从而缓解心绞痛。
常用的有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等。
2.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除了用于治疗高血压外,还可以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来缓解心绞痛。
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强心苷类药

强心苷类药1概述强心苷类是一类具有强心作用的苷类化合物,主要用于收缩性心力衰竭,可改善患者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提高重症患者对β受体阻断药的耐受性,但不能降低病死率。
目前常用的强心苷类药物有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洋地黄毒苷、毛花苷丙、毒毛花苷K等。
2药理作用1.对心脏的作用强心苷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使衰竭心肌收缩敏捷,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输出量增加。
并可反射性刺激窦、弓压力感受器和迷走神经引起心律和传导减慢,心肌耗氧量不增加或降低。
2.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治疗量是可通过正性肌力作用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还可敏化心肌对乙酰胆碱的反应性及对迷走神经中枢的直接兴奋作用,升高心钠素水平等。
中毒量可直接兴奋交感神经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导致快速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
3.对肾脏的作用强心苷可增加肾血流量,产生明显利尿作用。
也可直接抑制肾小管Na+-K+-ATP酶,降低Na+重吸收,产生利尿作用。
3适用范围强心苷类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与快速心律失常。
1.心力衰竭适用于已用他药治疗而仍有症状的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重症患者可将地高辛与他药联用。
地高辛应用最为广泛,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加用β受体阻滞剂对控制运动时的心室率效果更佳。
2.心律失常(1)心房纤颤与心房扑动强心苷类为治疗房颤的首选药物,能抑制房室传导,使冲动不能通过房室结下达心室,减慢心室率,使心排血量增加,解除心功能不全症状。
强心苷类能使心房扑动转为心房纤颤,然后再发挥治疗心房纤颤的作用。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先采用增强迷走神经的措施,如压迫颈动脉窦、压迫眼球等,如无效或同时伴有心功能不全可选用强心苷,其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减慢房室传导而控制发作。
4不良反应强心苷类药物治疗安全范围小,有效血药浓度接近中毒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1.胃肠道反应为常见的早期中毒症状,表现为厌食、恶心和呕吐。
剧烈呕吐可导致低血钾而加重强心苷中毒,应注意补钾或停药。
强心丸药品说明书

强心丸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强心丸汉语拼音:QIANGXIN WAN。
成份:
当归、紫河车、阿胶、牡蛎、熟地黄、麦冬、党参、白芍、黄芩、陈皮、龙骨、枸杞子、龙眼肉、酸枣仁、蒺藜、地锦草、女贞子、鹿角霜、黄芪、白术、地黄、天冬、远志(甘草炙)、丹参、石斛、人参、黄柏、甘草、乌。
性状:
本品为朱红色的水丸,除去外衣显棕黄色;气微,味苦。
功能主治:
滋阴补气,强心安神。
用于气血虚弱,虚火上升引起的健忘失眠心跳气短,惊悸不安,遗精盗汗,
目暗耳鸣,腰酸腿软,午后发热,肢体倦怠。
规格:
每100粒重15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0粒,一日2次。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贮藏:
密封。
执行标准:
WS3-B-1240-9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心类药物有哪些
文章导读
心脏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往往发病比较急促,抢救时间非常短,一旦出现心脏疾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不然很容易酿成悲剧,很多有心脏
病的人也都会随身带着强心药,发病的时候可以以最快的时间吃药,强心类药物有很多种,我们最常见得就是速效救心丸,除此之外,强心类药物还有哪些呢?
强心药又称正性肌力药,是心功能不全治疗的主力军之一。
如能正确使用,往往能拯
救病人于一线间。
那么强心药都有哪些呢?用法又是怎样?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强心药分为强心苷类和非强心苷类。
强心苷类
又称为洋地黄类,包括地高辛、西地兰、洋地黄毒苷等。
它们的作用机制、常见不良
反应、禁忌症等均相似。
作用机制
1、正性肌力作用:抑制 Na+-K+-ATP 酶活性,使 Na+-Ca2+ 交换增加,心肌细胞内
Ca2+浓度增加,强心;
2、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负性传导;
3、心脏电生理作用;
4、降低神经内分泌系统活性,治疗心衰。
优点:增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收缩力而不增加其心肌的氧耗。
缺点: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易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低血钾、低血镁、高血钙、心肌缺血缺氧、肾功能不全、高龄及不合理药物(如使血钾
降低的药物等)联用,所以,使用前需查血电解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