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

合集下载

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二、食品卫生标准(通用类)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1
GB 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2
GB 2761-2005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3
GB 2762-2005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4
GB 2763-2005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5
GB 13106-1991
食品中锌限量卫生标准
6
GB 14880-1994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7
GB 14882-1994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
8
GB 15199-1994
食品中铜限量卫生标准
9
GB 15200-1994
食品中铁限量卫生标准
10
GB 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11
GB 13432-2004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
三、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37
GB 16331-1996
食品包装材料用尼龙6树脂卫生标准
38
GB 16332-1996食品包源自材料用尼龙成型品卫生标准39
GB 17326-199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40
GB 17327-199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丙烯腈-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41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
13
GB 9686-1988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
14
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15
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执行与监管规范

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执行与监管规范

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执行与监管规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食品包装材料作为联系食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其卫生标准的执行和监管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执行与监管规范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执行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执行是确保食品安全和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环节。

首先,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是卫生标准执行的核心。

食品包装材料应具备一定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能够完整地保护食品,且不会对食品产生有害物质。

其次,执行卫生标准需要对包装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测。

通过对包装材料中的检测项目进行检验,确保其不受污染且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最后,卫生标准的执行还需要包装企业的全面合作。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食品包装卫生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监管规范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监管规范是确保卫生标准得以有效执行的保证。

首先,监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

加强对包装材料生产企业的监管,建立包装材料企业的档案资料,对其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确保包装材料符合卫生标准。

其次,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加强对食品包装材料市场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进行处罚,并公布相关信息,提高监管的透明度。

最后,加强监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

监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掌握包装材料行业的动态,确保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执行与监管规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首先,加强法规制定和修订。

制定更为科学、严格的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并及时修订相关法规,以适应市场和科技的发展需求。

其次,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

建立包装材料行业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最新的包装材料卫生标准和相关政策,提高企业和监管部门的知晓率。

再次,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食品安全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食品包装卫生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对于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食品包装材料的选择、使用和检测等方面,介绍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食品包装材料选择的卫生标准食品包装材料的选择是确保食品安全和保质期的关键环节。

首先,食品包装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保证食品包装的卫生安全。

其次,食品包装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不会对食品的品质和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食品包装材料的外观应该整洁无损,无异味、异色等问题。

另外,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厂家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和认证,保证其生产的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二、食品包装材料使用的卫生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符合一定的卫生标准。

首先,食品包装材料应该符合食品卫生法规的要求,不能存在对食品安全有害的物质。

其次,食品包装材料的使用应该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操作要求,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此外,食品包装材料的密封性和防潮性等性能也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以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食品的质量安全。

三、食品包装材料检测的卫生标准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监管。

对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应该根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

首先,需要对食品包装材料进行抽样检测,验证其是否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

其次,对于食品包装材料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需要进行定量检测,确保其含量在合理范围内。

此外,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定期进行卫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总结: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严格执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选择卫生合格的食品包装材料,规范使用和检测程序,可以有效降低食品污染和食品质量问题的发生。

在加强监管和标准制定的同时,也需要增强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共同推动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贯彻执行,营造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

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一、材质选择食品包装袋应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毒无害的材质。

常见的食品包装袋材质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

其中,PE 和PP材质较为常用,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防潮、透气性以及耐热性。

二、生产环境食品包装袋的生产环境应符合卫生要求,包括清洁卫生、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等。

此外,生产环境中使用的设备、工具、容器等也应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无污染。

三、生产工艺食品包装袋的生产工艺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法规进行操作。

在生产过程中,应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使用的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同时,应采用合理的生产流程和工艺,确保产品质量和卫生。

四、微生物指标食品包装袋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相关的微生物指标要求。

这些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

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微生物污染,确保食品包装袋中不含有或仅含有极少数量的微生物。

五、化学物质食品包装袋应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溶剂、胶粘剂等化学物质。

同时,应对最终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食品包装袋的化学成分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六、印刷油墨食品包装袋上的印刷油墨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在印刷过程中,应选择无毒、无味的环保型油墨,并确保印刷质量良好、字迹清晰。

此外,印刷油墨应具有较好的耐磨擦性和耐候性,以确保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脱落、不变色。

七、封口质量食品包装袋的封口质量应符合要求,以保证食品的保质期和安全性。

封口应平整、紧密,能够有效地防止食品泄漏和空气进入。

同时,封口材料应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以确保在不同温度环境下都能保持优良的封口效果。

八、标识要求食品包装袋上应清晰地标注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家名称和地址等信息。

这些信息应采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标注,以便消费者正确识别和了解食品的相关信息。

食品包材验收标准 2024

食品包材验收标准 2024

食品包材验收标准 2024
食品包材验收标准在食品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确保了食品包装的质量和安全性。

2024年的食品包材验收标准可能会有所更新或调整,但一般来说,这些标准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包装材料的原料和成分,食品包材应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对于不同类型的包材,如塑料、纸张、金属等,可能会有不同的原料和成分要求。

验收标准通常会规定包材所使用的原料必须符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标准,以及对特定物质的限量要求。

2. 包装的物理性能,食品包材验收标准通常会涉及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抗拉强度、撕裂强度、耐磨性、密封性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符合与否直接关系到包装的使用性能和保护食品的效果。

3. 包装的卫生安全性,食品包材验收标准也会关注包材的卫生安全性,要求包材生产过程中要符合卫生标准,不能对食品造成污染,也需要对包材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4. 包装的环境影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食品包材验收标准也会越来越关注包材的环境影响。

这可能包括包材的可降解性、可
回收性、再生材料的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总的来说,食品包材验收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食品包装的质量
和安全,促进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不同类型的包材和食品,可能会有针对性的验收标准,以确保食品包装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和行业标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食品包材微生物检测标准

食品包材微生物检测标准

食品包材微生物检测标准一、包材材料食品包材应选择无毒、无味、抗渗透的材料,并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主要使用的材料包括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

其中,纸张应选择质地紧密、无破损、无霉斑的优质原纸;塑料应选择无毒、无味、抗渗透、阻隔性能好的材料;金属应选择无毒、无味、抗腐蚀、易清洗的材料;玻璃应选择无毒、无味、透明度高、抗腐蚀的材料。

二、包材微生物指标食品包材应进行微生物检测,以确保其满足卫生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食品包材应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同时应控制霉菌生长,避免产生霉斑。

因此,在选择包材时,应考虑其微生物指标,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三、包材卫生指标食品包材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食品包材应无毒、无味,不含有毒物质,同时应控制铅、汞等重金属含量。

因此,在选择包材时,应考虑其卫生指标,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四、包材安全性指标食品包材应符合安全性要求。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食品包材应无锐利边缘和尖端,避免划伤手指;同时应控制重金属含量,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选择包材时,应考虑其安全性指标,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五、包材物理性能指标食品包材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食品包材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抗冲击强度和韧性等性能指标。

因此,在选择包材时,应考虑其物理性能指标,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六、包材化学性能指标食品包材应具有良好的化学性能。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食品包材应具有一定的耐酸碱、耐油性、耐腐蚀等性能指标。

因此,在选择包材时,应考虑其化学性能指标,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七、包材耐候性能指标食品包材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食品包材应具有一定的耐高温、耐低温、耐光照等性能指标。

因此,在选择包材时,应考虑其耐候性能指标,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八、包材环保性能指标食品包材应符合环保要求。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食品包材应可回收再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食品包装材料是保护食品免受污染、延长食品保质期、提升食品观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本文将介绍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以及常用的检验方法。

一、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物理性能指标、化学性能指标、微生物指标等。

1. 物理性能指标物理性能指标是评估食品包装材料物理性能的关键指标,主要包括拉伸强度、撕破强度、热封强度、渗透性等。

拉伸强度和撕破强度可以反映材料的抗拉、抗撕裂能力,热封强度可以评估材料的密封性能,而渗透性则是检验材料是否阻隔气体和湿气的重要指标。

2. 化学性能指标化学性能指标是评估食品包装材料在食品接触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有害物质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化学性能指标包括迁移限量、溶出物限量、可溶性重金属含量等。

迁移限量反映食品包装材料中可迁移的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溶出物限量则是评估材料是否会释放有害物质到食品中,可溶性重金属含量则是评估材料对有害重金属的释放情况。

3. 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是评估食品包装材料是否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

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食品变质、霉变甚至传染疾病。

常用的微生物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材料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和是否符合微生物卫生标准。

二、食品包装材料的检验方法为了保证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相应的检验。

常用的检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物理性能的检验方法拉伸强度和撕破强度可以使用拉伸试验机进行测试,热封强度可以使用热封强度仪进行测试,渗透性可以使用透湿仪进行测试。

2. 化学性能的检验方法迁移限量可以使用萃取法或模拟食品浸提法进行测试,溶出物限量可以使用提取浸泡法进行测试,可溶性重金属含量可以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试。

3. 微生物指标的检验方法总大肠菌群可以使用总大肠菌计数法进行测试,霉菌和酵母菌可以使用菌落计数法进行测试。

食品包装材料卫生生产标准规范

食品包装材料卫生生产标准规范

食品包装材料卫生生产标准规范食品包装材料是确保食品安全、延长食品保质期、改善食品外观和质感的重要物品。

为了保障公共健康和消费者权益,制定食品包装材料卫生生产标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食品包装材料卫生生产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一、食品包装材料的分类食品包装材料按照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塑料包装材料、金属包装材料、纸质包装材料和其他辅助材料等。

每类包装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都需要遵循特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卫生安全。

二、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1. 塑料包装材料:塑料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接触材料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应具有相关的生产许可证,并通过严格的品质检验,确保塑料包装材料无毒、无害、不易变质。

2. 金属包装材料:金属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如GB/T 31602《金属包装材料的一般要求》等。

生产企业应遵循卫生生产流程和规范,保证金属包装材料的表面处理、涂覆以及密封性能等均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3. 纸质包装材料:纸质包装材料应符合GB 11680《食品接触用材料的卫生标准》等国家标准。

生产时,要确保纸质包装材料无异物、无污染、无臭味,并经过适当的消毒处理方可投入使用。

4. 其他辅助材料:如油墨、胶带、标签等,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卫生安全要求。

生产企业应确保辅助材料与食品包装材料相容性良好,不会对食品产生不利影响。

三、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标准1. 设备和场所要求: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设备应具备防霉、防污染的功能,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生产场所应遵循规范的布局设计,合理划分不同区域,减少交叉污染的可能。

2. 人员要求:食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应聘请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并进行规范的培训。

员工应穿戴符合卫生要求的工作服,勤洗手,做到洁身进入生产车间。

3. 卫生管理要求:生产企业应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

定期对生产线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进行控制,确保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2018/11/22
五、卫生管理要求


生产、运输、贮存过程卫生要求:生产车间不得同 时生产有毒化学品及非食品包装材料。 涂料的使用卫生:食品容器的大池内壁涂料涂覆时, 必须同时制作样板,供产品检验使用。 验证制度: 包装标识要求:包装食品包装材料和助剂的材料必 须采用符合卫生要求。食品包装材料和助剂必须在 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书上标出品名、产地、厂名、 规格、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方法、有 效期等。



2018/11/22
13
二、特异性指标

镉、铅、砷

主要为外来污染物,也可作为搪瓷等食具的颜料。 镉有致突变作用; 铅具有致畸、致突变作用,高浓度有致癌活性; 砷为两性元素,砷的化合物有无机砷和有机砷两类, 无机砷多数为3价砷和5价砷化合物。无机砷基本无 毒,砷的氧化物、盐类及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 毒性。
2018/11/22
6
二、特异性指标

苯乙烯及苯系列化合物

作为聚苯乙烯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料 乙苯主要作为印刷溶剂 苯乙烯有致畸、致突变作用 国际癌症组织(IARC,1987年)将苯乙烯规为2B类, 人类可疑致癌物。 乙苯 苯乙烯 ≤0.2% ≤0.1% ≤0.3% ≤0.2% ≤0.1% ≤0.5%
≤1mg/kg ≤2mg/kg ≤10
9
二、特异性指标

甲苯二胺(TDA)


聚氨酯中含有甲苯二异氰酸酯水解产生TDA TDA残留在复合膜之间,从薄膜迁移到食品 TDA为中等毒性;有致突变性 IARC认为其对人可能致癌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将TDA视为疑似人 类致癌物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2018/11/22
8
二、特异性指标
标准名称 PVC树脂 PVC成型品 氯乙烯 偏氯乙烯(mg/kg ) ≤5mg/kg ≤2(乙烯法,1,2-二氯乙烷) ≤150(乙炔法,1,1-二氯乙烷) ≤1mg/kg
PVC瓶垫及粒料 ≤1mg/kg 过氯乙烯涂料
偏氯乙烯-氯乙烯 共聚树脂
2018/11/22
2018/11/22
14
二、特异性指标
标准名称 陶瓷 铅 ≤7 镉 ≤0.5 锑 铬 砷
搪瓷
PET树脂 PET成型品
≤1.0
1.0mg/kg
0.2(精铝) 5 (回收铝)
≤0.5
≤0.7
≤1.5 ≤0.05

不锈钢 纸
≤0.02
≤0.02
0.5(奥氏)
≤1.0 5.0mg/kg
≤0.04 ≤1.0


塑料:20项 橡胶:2项 涂料:8项 金属:3项 纸: 2项 检验方法:31项 其他:3项 20类64种
4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

2018/11/22
一、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概述

国家卫生标准的指标

特异性性指标

丙烯腈、苯乙烯及乙苯、氯乙烯、偏氯乙烯、甲 苯二胺、游离酚、甲醛、金属、荧光增白剂、微 生物
21
2018/11/22
三、非特异性指标

影响蒸发残渣、正己烷提取物和高锰酸 钾消耗量的因素

原料


原料质量,包括高分子化合物类中未聚合、共聚 的游离单体以及杂质含量二个方面 分子量越低、单体和杂质含量越高,就越高。
2018/11/22
22
三、非特异性指标

助剂:

助剂的种类和使用量,一些非挥发性的助剂并不 与高分子化合物发生反应,直接影响着蒸发残渣 和高锰酸钾消耗量含量。 涂料固化成膜的固化度和聚合物的聚合程度等也 会影响蒸发残渣和高锰酸钾消耗量含量。

生产工艺:

2018/11/22
23
三、非特异性指标

重金属


指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经4%乙酸浸泡后,能迁移出 的重金属总量。 超标提示受到重金属污染。 指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经模拟食品浸泡后,能使浸 泡液染色,或用蘸有65%乙醇和冷餐油(或无色油 脂)的棉签擦拭后(100次)发生的脱色现象。 阳性提示染料会发生迁移,而造成食品污染。
2018/11/22
≤0.1(涂层)
≤0.1(涂层) ≤30 ≤5(涂层) ≤1%(涂料);≤0.1(涂层)
12
二、特异性指标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催化剂和搪瓷食具颜料。 三价锑化合物比五价锑化合物的毒性大。 不锈钢、电镀食品加工设备和炊具的原料。 Cr6+毒性最大, Cr3+次之, Cr2+与金属铬毒性最低。 Cr6+是强致突变物,Cr3+不致突变或作用甚微。
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
2018/11/22
1
一、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概述

定义

间接食品添加剂(indirect food additives) 食品卫生法定义 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


主要卫生问题

未聚合的单体、中间体、加工助剂和重金属等; 曾包装过有毒有害物质;

向食品迁移(immigration) 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
24

脱色试验


2018/11/22
五、卫生管理要求

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的卫生要求




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采用符合卫 生要求的原材料。产品便于清洗和消毒。 必须按照卫生标准实施检验合格出厂。 利用新的原材料生产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新品 种,投入生产前,必须提出该产品卫生评价所需的 资料,并按照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审批程序报请审 批。 使用的助剂应符合用助剂使用卫生要求。 在明显处印上“食品用”字样。涂料的包装上必须 注明品名、型号、日期、批号、生产单位、有效期 等。
漆酚涂料
≤0.1(涂膜)
≤0.1
水基环氧涂料 PC成型品
2018/11/22
≤0.1 (涂膜) ≤0.05
11
二、特异性指标

甲醛

制造酚醛、脲醛树脂塑料和涂料的原料。 具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IARC(1987年)列为2A,人类可疑致癌物。
标准名称 甲醛(mg/l)
环氧酚醛涂料
脱模涂料 MF成型品 漆酚涂料 水基环氧涂料
2018/11/22
15
二、特异性指标

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


无色的荧光染料,有15种结构,近500种化 合物。 被用来提高纸张的白度和光泽。 荧光增白剂有致突变作用和致肿瘤作用。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规定(365nm和 254nm)最大荧光面积≤5cm2。
25
2018/11/22
五、卫生管理要求





生产单位,必须经卫生监督机构认可方可进行生产。 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防止有毒化学品的污 染,生产厂不得同时生产有毒化学物品。 脲醛树脂不得用于制作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 不得使用回收塑料。 涂覆容器,必须按涂料生产单位所规定的原料、配 方、涂覆及处理工艺使用,不得任意改动。 不得用回收废纸作为原料,禁止添加荧光增白剂。 石蜡应采用食品用石蜡。印刷油墨、颜料应符合食 品卫生要求,油墨颜料不得印刷在接触食品面。 凡回收铝,仅供制作铲、瓢、勺。
26
2018/11/22
五、卫生管理要求

新食品包装材料的审批

范围


利用国家尚未制定卫生标准的原料生产的食品包 装材料; 未列入《助剂使用卫生标准》名单的新品种; 列入《助剂使用卫生标准》名单,需要扩大使用 范围或使用量的。

新的食品包装材料,必须获得国务院卫生行 政部门批准后方可生产经营或者使用
29
2018/11/22

4%乙醇浸泡液中TDA应≤0.004mg/L; 水解物中TDA含量≤0.05μg/m2。
2018/11/22
10
二、特异性指标

游离酚

酚醛类树脂的重要原料。 大鼠脊髓和脊髓根发生变性,有胚胎毒性
标准名称 酚限量(mg/l)
10%(树脂);3.5%(涂料);0.1(涂膜)
环氧酚醛涂料
脱模涂料

非特异性性指标
2018/11/22
5
二、特异性指标

丙烯腈(Acrylonitrile,A丁腈橡胶的原料 CAN有胚胎毒性、致突变作用。 《AS成型品卫生标准》 ≤11mg/kg 《ABS成型品卫生标准》 ≤50mg/kg 《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11mg/kg
16
2018/11/22
二、特异性指标

微生物

制作、加工、储存、运输环节污染。 我国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大肠菌群≤30个/100g; 致病菌不得检出。
2018/11/22
17
三、非特异性指标

所谓非特异性指标


是指不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为对象,而是以 有毒有害物质可能产生的某种现象为控制对 象所制定的控制指标,它间接地反映了食品 容器与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以及 可能向食品迁移的严重程度。 主要包括蒸发残渣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 金属量和脱色试验等。
2
2018/11/22
一、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概述

卫生标准中有关技术指标

依据实际使用的条件

使用的温度、可能接触的食品种类等 平面:2ml/cm2 容器:注满,结果按2ml/cm2折算

用模拟食品浸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