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育动态 国内外大学教育的差异

合集下载

国外高等教育的现状和趋势

国外高等教育的现状和趋势

国外高等教育的现状和趋势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人才流动还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都变得越来越频繁。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外高等教育的现状和趋势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现状国外高等教育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教育体系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大多数国家都是分为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学位。

有些国家在教育体系上还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例如英国的本科只有三年,而澳大利亚的本科则有四年。

此外,有些国家在本科阶段就开始专业领域的研究,比如美国的本科生可以选择在大二或大三阶段加入科研项目。

2. 申请方法国外高等教育的申请方法也有很大不同,但大多数国家都需要申请人先提交一份申请表,然后提交成绩单、推荐信、语言成绩等材料,有些国家还需要申请人进行面试。

在这个过程中,申请人需要针对不同的学校和专业进行细致的考虑和申请。

3. 教学方式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国外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更加自主、开放和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所学的专业领域、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同时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自主学习和研究。

此外,国外大学的教师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趋势国外高等教育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 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化已经成为了国外高等教育的一大趋势。

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去国外接受高等教育。

同时,国外高等教育的精英化也越来越明显,不同国家的优秀学生可以通过国际化的教育合作互相获益。

2. 数字化数字化已经成为国外高等教育的重要趋势之一。

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国外大学采取了在线授课、远程学习等方式,以保证学生的学业不受到影响。

数字化技术不仅改变了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

数字化趋势对于教育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专业化专业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且呈现出不同的方向和形态。

中西方的大学教育历史发展对比

中西方的大学教育历史发展对比

中西方的大学教育发展对比——从历史角度来辩证看待中西方大学教育差距摘要:本文对比了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着重从高等教育历史文化起源、高等教育制度发展起源、现代教育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方大学教育发展的差异。

在充分陈述历史过程之后,本文从传统文化、社会环境、学生本身三个角度辩证看待了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差距,总结了中国高等教育现在所处的阶段。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欧美高等教育教育发展史一引言在本学期过程中,老师讲了很多关于目前中国的学术和科技发展的一些现状和分析。

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让我很受启发。

但我作为一个刚刚进入研究生的同学,从学术的角度看很多问题可能都是不成熟。

于是,我决定从中国大学教育入手,反思教育对于大学生和学术的影响。

作为一名清华学子,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是很多清华人的梦想。

但在中国,近二十年来大学一直面临这样的一个一个困境——无法产生大师。

面对这个问题,大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有一种说法就是:中国的学术人才在思维上缺少一种人文情怀,在大学里缺少这一部分的教育,这使得这些人才最后仅仅能成长为专家,而进入不了大师的层次。

针对这个观点,本文从中西方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问题,以一种辩证思维对比分析中国和西方大学教育的特点。

二西方大学起源及发展过程从传统上来看,西方是科学的发源地,也是近代科学的中心。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因此回顾西方的大学教育发展对于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虽然西方的科学传统和发展现状是优于东方各国。

但是,西方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他们对于大学、科学、以及大学的人文思考也经历了波澜起伏的几个阶段。

西方科学起源最早的代表是古希腊。

在古希腊,科学发展的代表是数学,海洋小国时代的古希腊将数学的地位放在了对未知领域的渴望上,使得科学的发展脱离了功利性。

由于古希腊的特有文化特点,使得古希腊自由民主的人文气息也深深的影响了那一个时代的科学家。

希腊文化对于西方近代科学的贡献,处于一种奠基意义地位的存在。

大学教师境外访学心得体会

大学教师境外访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有幸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境外访学项目。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了解了国外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感受到了不同教育体系的魅力,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这次境外访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育理念的差异在访学期间,我参观了许多国外知名大学,如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

我发现,国外高等教育在理念上与我们国家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国外大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国外大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

例如,英国牛津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学术之余,锻炼自己的兴趣爱好。

而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

二、教学方法的不同在访学过程中,我发现国外大学的教学方法与我们国家存在较大差异。

国外教师更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

例如,在哈佛大学的课堂上,教师会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而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

三、学术氛围的宽松在国外大学,学术氛围相对宽松。

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观念,师生关系融洽。

学生们敢于质疑权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种宽松的学术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我国,虽然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但学术氛围仍然相对紧张,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较大。

四、师资力量的提升在访学期间,我了解到国外大学对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非常重视。

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在师资力量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但与国外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五、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通过这次境外访学,我深刻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在理念、方法、氛围和师资力量等方面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

为此,我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 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澳大利亚与中国大学教育之比较

澳大利亚与中国大学教育之比较

澳大利亚与中国大学教育之比较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教育对外交流程度也在不断加强,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对于我国推行教育体制、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通过比较国内外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我们发现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与教育制度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要求我国教育部门必须做出及时反应,促进国内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与提升。

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与国外诸多优秀大学相比仍然存在多个方面的不足。

澳大利亚大学教育历来就享有全球性美誉,不仅教育制度相对完善,教学管理也有许多值得我国大学教育改革借鉴的方面。

一中澳大学教育现状1 中国大学教育现状我国大学教育工作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教育发展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不仅取得了与时代同步的发展水平,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

大学教育水平与质量决定着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提升,只有全面掌握了我国大学教育现状,才能对其提升与发展提出有效的调整方案与改革措施。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课程设置结构缺乏科学性,实践性课程所占比例不足。

大学教育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非常关注,大部分学生在完成了大学学业之后就要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如果学生接受的实践教育比例不足,势必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发挥,进而影响学生就业、工作。

同时大学教育课程设计的科学性缺乏是由于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所需的能力存在偏差,大部分专业学习的课程都无法满足专业技能的实践操作。

第二,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比例失衡。

根据2014年度我国大学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的调查数据发现,目前我国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状态,有的专业教师比例高于我国教育部门所规定的标准,而有的专业则远远低于其标准。

部分高校师生比例为1:20~30,有的学校在个别专业上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1:40~50,这种师生比例状态必然造成有些教师教学任务过于繁重,无力在提升教学质量水平、完善教学模式等方面做出全面努力。

国内外大学对比英语作文

国内外大学对比英语作文

国内外大学教育对比:环境、文化与学术差异In the realm of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globe vary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their environments, cultures, and academic approaches. While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and that in Western countries share certain fundamental similarities, there exist profound differences that shape the overall educational experience.**Environments**Chinese universities often boast large campuses, often with impressive architectural designs that blendtraditional and modern elements. The campuses are oftenwell-organized, with clearly defined academic zones, residential areas, and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By contrast, universities in the West, especially thos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often have a more spread-out campus layout, with buildings and facilities scattered across a wide area.**Cultures**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universities are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In China, the emphasis is often on collective harmony and respect for authority.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conform to strict disciplinary standards and adhere to a hierarchy that is clearly defined. By contrast, Western universities promote a more individualistic culture, wher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think critically, challenge authority, and pursue their passions.**Academic Approach**The academic approaches taken by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the West also differ significantly. Chineseuniversities often follow a more traditional, rote-learning approach, with a heavy emphasis on textbooks and memorization. By contrast, Western universities place a stronger focus on critical thinking, analytical skills, and independent research.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explore diverse perspectives, engage in debates, and question established knowledge.**Conclusion**In summary, while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the West share certain fundamental similarities in terms of their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y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their environments, cultures, and academic approaches. These differences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the overall educational experi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kills and capabilities.**国内外大学教育对比:环境、文化与学术差异** 在高等教育领域,全球各地的大学在环境、文化和学术方法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的比较研究一、概述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间的交流加强,跨国比较教育质量也越来越重要。

因此,本文将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的比较研究,为教育行业及其相关领域提供一定参考。

二、国内外高等教育规模的比较高等教育规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一。

但是,根据OECD发布的报告,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15年为43%左右,相比于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仍有一定的差距。

此外,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方面,中国的高校排名和国际声誉还有待提高。

三、国内外高等教育生源质量的比较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是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

OECD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方面的表现虽然远超美国和欧洲国家,但在阅读方面却稍逊一筹,整体表现还有待提高。

此外,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控的不断强化,也让一些考生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

与此相比,美国一直有较高的海外学生比例。

他们可以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多元化贡献力量,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文化障碍、语言障碍等。

四、国内外高等教育教育质量的比较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教育的核心。

根据2017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大陆地区仅有两所高校进入全球前100名,即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其中清华大学位列第25位,北京大学位列第38位,其他高校排名都有所下降。

相比之下,美国高校在质量、声誉、教学匹配、世界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五、国内外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比较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

在这方面,中国近年来进展迅速。

根据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国高校在AI、机器学习、智能交通、3D打印等前沿科技领域表现突出。

此外,在高等教育与产业界的合作方面,中国的科研成果也有了不小的进展。

高等教育国内外比较研究

高等教育国内外比较研究

高等教育国内外比较研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竞争日益增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系统的特点、优势和弱点也日益显现。

本文将从教育质量、课程设置、学生发展等多个维度探讨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差异,并对比分析其优劣势。

一、教育质量比较教育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

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差异,首先体现在教育质量上。

国外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努力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较之下,国内高等教育过于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国外高校教师普遍具备较高的研究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而国内高校教师大多忙于教学任务,导致科研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学术指导。

二、课程设置比较课程设置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国内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偏向传统学科和理论知识的培养,强调基础课程的学习。

然而,社会对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导致国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相比之下,国外高校注重实践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实习机会。

国外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多样,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

三、学生发展比较学生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国内高校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和考试表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关注度较低。

这导致学生缺乏综合能力,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

而国外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社会实践机会和参与项目。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国内外高等教育在教育质量、课程设置和学生发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虽然国外高等教育在一些方面比国内高等教育具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费用高昂、文化差异等。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加强高等教育的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

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

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高等教育体系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和学术研究方面探讨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

教育体制首先,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由国家主导的,并且有相对统一的管理和规范。

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都是公立学校,由政府出资运营。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多元化和分散化。

美国拥有许多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这些学校独立管理,并且享有相对的自主权。

此外,美国的高等教育还有丰富多样的学术课程和专业选择,学生更加注重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发展方向的学科专业。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的教育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研究,强调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灌输。

学生在课堂上主要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

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学习。

老师在课堂上更多地充当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和开展独立思考。

此外,美国高校还重视实践教育和实习机会,鼓励学生在校外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方面,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注重理论研究和学术成果的产出,尤其强调科学研究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学术研究的重点在于解决现实问题和推动技术创新。

相比之下,美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术研究的自由性和创新性。

美国高校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原创性的研究,提倡学术自由和学术探索精神。

此外,美国高校与企业和产业界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学术研究成果更容易转化为商业应用。

综上所述,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在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和学术研究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高等教育以国家主导为特点,鼓励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相比之下,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分散和多元化,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术自由,更加重视原创性的学术研究和创新。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教育体系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教育动态国内外大学教育的差异
宋倩摘编全球青少年能力排行榜出炉综合xx年12月3日和12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和香港政府新闻网消息,在评比青少年知识水平方面全球最负盛誉的xx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排行榜新鲜出炉。

PISAxx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策划,共有5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目的是评估15岁学生的科学、数学和以母语阅读的能力。

在xx年的评估研究中,学生们需要参加一个长达2小时的测试,其中以科学能力测试为主。

科学能力测试结果
在科学能力测试中,芬兰再次高居榜首,中国香港位列第二。

__排名第三,取代日本,成为七国集团(G7)中排名最高的国家。

中国台湾排名第四。

美国依然稍稍落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

英国青少年的排名已经下降10位,跌至第14位。

这将会令英国政府感到失望。

近年来,英国政府增加了数十亿英镑的教育预算,并且把教育列为政府工作的关键议程之一。

英国主管学校事务的官员吉姆?奈特(JimKnight)表示:“我们远在平均水平之上,
但我们知道,我们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达到真正的世界级水平。

”由于技术性的统计问题,英国xx年上报的数据没有得到处理,因此,只能拿2000年的数据与xx年对比。

但是,作为英国最大的经济对手之一,德国学生的排名在2000年曾远远落后于富裕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他们此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和xx年一样,意大利继续在七国集团中垫底。

意大利 __称,
过去两次调查中的糟糕成绩促使该国中左翼联合政府去年成立了一
个专门的委员会。

根据新的规定,意大利学校必须为那些在数学和科学课程方面不及格的学生提供复读课程。

意大利 __门的一位发言人称:“意大利面临丧失这方面能力的风险。

”意大利 __长朱塞佩?
菲奥里诺(GiuseppeFiorino)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学校的科学教育方面,“我们看到了现实的紧迫性”。

一些东欧国家表现不俗,其中,爱沙尼亚排名第五,但其他多
数较贫穷国家在此项调查中表现很糟糕。

在经合组织成员国(多数国家相对富裕)中,排名情况与长期
经济表现没有多少相关性。

例如,日本的经济增长依然缓慢,但该国的教育水平却很高。

数学能力测试结果
在数学能力的排行榜上,中国台湾(549分)学生力拔头筹,
超越了很多更富有的国家和地区,芬兰(548分)位列第二,中国香港与韩国(547分)并列第三。

中国台湾在测试中的表现,进一步巩固了它作为一个高科技“亚洲小龙”的声誉。

阅读能力测试结果
阅读测试中,韩国、芬兰和中国香港夺得三甲。

在PISAxx调查中,一个最明显的主题就是亚太地区的强劲表现。

在数学和科学排行榜的前10名中,该地区占据了5席,在阅读前10名中也占了4席――这得益于中国台湾、韩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优异表现。

韩国小学生职业观:因父母收入高低存差异
据xx年11月15日韩国《东亚日报》报道,近来,随着父母的收入水平高低,小学生的职业观也呈现出了差异。

收入高的家庭子女
普遍看好专家或艺术家职业,相反,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则普遍对公务员呈现出了好感。

这是根据韩国职业能力开发院,在今年7月对全国179所小学的4565名小学生实行的对“期望职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的。

对收入阶层的划分是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是否对自己的将来有帮助来划分。

如果答案是“有帮助”则划分到了高收入层,如果答案是“普通”则划分到中等收入层,如果答案是“没有帮助”则划分到了低收入层。

父母收入越高越偏好专业职位
低收入家庭子女对专门职业或技术职业等的偏好,比中层或高收入家庭子女少得多。

代表性专业职位“法人”在上层收入层中排在了第六位,但随着收入层下降到中层、低层偏爱度也越来越低,分别排在第八位、第九位。

教授也在上、中收入层中排在第五位,但低收入层中只排在了第七位。

相反对公务员或中间管理层、白领的受欢迎度,则在低收入家庭子女中比较多。

公共教育上的出路教育很必要
专家们解释说,随着父母收入水平高低或信息量的多少,子女们的职业价值观也会发生差异。

韩国青少年政策研究院研究委员金基宪谈到:“因父母的聘用状况不稳定,低收入家庭子女普遍追求着职
业上的稳定,相反高收入家庭子女则希望像父母那样在专门领域里取得成就。

”成均馆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杨正浩表示:“中产阶级以上、有高学历父母的孩子,因为有较多的文化恩惠和体验机会,因此期望的职业也比较具体。

他们回答不是‘教授’而是‘计算机工学教授’、不是‘外交官’而是‘中国或 __外交官’。

”对此韩国职业能力开发院副研究委员吴昊英这样提醒:“为了让孩子跨越自己所处环境上的局限选择将来,学校应提供职业情报,进行体验式的、充实的步入社会教育。


英国:初中一二年级班级人数减少
据xx年11月20日英国广播公司消息,苏格兰初一、初二学年的英语和数学课班级人数成功地减少至最多20人。

据苏格兰地方政府数据显示,在318所中学里,数学和英语这两门主课的班级平均人数都减少至20人。

而在xx年,这一数字为每班35人。

目前,虽然有些学校中的数学或者英语课班级人数最多可能达到29人,但这些学校中这两门主课的班级平均人数仍然没有超过20
人。

目前,苏格兰初中一年级的数学课班级平均人数为18.5人,xx 年这一数字为25.6人。

初中二年级的数学班级平均人数为18.7人,而在xx年这一数字为25.3人。

苏格兰初中一年级的英语课班级平均人数也减少至18.4人,而在xx年这一数字为26.2人。

初中二年级的英语课班级平均人数减少至18.6人,而在xx年为25.7人。

针对无心向学者的新型学校
大家可能都知道什么是艺术家的工作室(studios),它们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小型的工作间,让艺术家可以从事创作、进行生产的地方。

但据xx年11月19日英国广播公司消息,英国教育当局也在考虑引用这个概念,计划推出所谓的“工作室学校”(studio schools),目的就是要让那些无心向学的14到19岁青年继续接受教育。

英国教育当局多年来都希望可以鼓励那些对学业没有兴趣,但是也无意投身工作的年轻人继续接受教育,或者接受职业培训。

可是,工党政府上台已有10年,在对付这方面问题被认为没有取得真正的成就。

未来路向
现在,在进行了大型的21世纪英国儿童所需的有关研究之后,英国政府即将发表未来10年的发展路向图,说明如何应付未来的挑战。

英国媒体报道说,计划的其中一个部分就是推出所谓的“工作室学校”。

据悉,这是一种比较小型的学校,学生人数可能不超过300人。

据有关方面的介绍,这些学校就好像小型的企业一样,与个别的工业有密切的关系。

实习经验
这些学校会结合工作经验和学习于一身,让学生有实习的机会,自我经营自己的企业。

因此,在这些学校内的学生犹如工人,也像学生。

“工作室学校”内的教职员其实也包括了教员与富有经商经验的非教学人员。

除了学习和实习之外,学校的学生也将参与一些企业项目,甚至自行开拓自己的生意。

越洋而来
有关方面希望透过这种新的模式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取得经验,提高自己的就业机会,并且培养商业经营的技能。

“工作室学校”的概念源于美国,在xx年9月开始,英国卢顿(Luton)地区开始试办这样的学校,据说让政府官员印象深刻。

这种学校无疑将为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勒令退学的学生提供一个出路,而且,由于其“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学校有天壤之别,所以也可能让无心向学的学生更容易投入,但是,仍有待实行后才能看到其效果。

为了准备这种新学校的推出,英国一些教育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宣传及推广这种办学模式。

摘编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
(栏目责编王永康)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