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课堂教育对比
中美大学课堂教学差异探析与启示

中美大学课堂教学差异探析与启示作者:徐琦来源:《科学与财富》2014年第12期我利用在美国西北理工大学作访问学者的机会,对美国大学课堂教学进行了观察,通过与中国大学进行对比,得出以下几点差异。
一、中美大学课堂教学方式差异在中国大学里,大多数大学教授一般以讲授为主,上课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手段就是板书和PPT为主。
学生一般以听课为主,很少与老师进行互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在美国课堂里,教授除了讲授以外,还充分利用小组工作(group work),演讲,社会调查,实习,实验等教学方法。
在我所访学的西北理工大学里,每一门课程在网上都有自己的一个网页,学生在上课前可事先下载要学课程的PPT进行预习.每堂课前,教师都有要求学生需要提前阅读的教材中的相关章节以及其他的课外材料。
老师在课堂上一般会讲解些重点或难点,更多是要求学生自己去阅读与思考。
教师会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由小组汇报布置的作业。
如职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这门课,教师要求学生设想一个与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演讲,并要求学生穿正装。
学生的参与非常积极,每个学生都认真进行了准备,并特意购买了职业套装。
还有一门会计(Accounting)课程,教师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选取一个公司进行分析演讲,很好使学生巩固了知识点,使教学富有成效。
另一点感触比较深的是,在许多美国大学引入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
这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团队合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使课堂讨论更集中,还能解放教师。
二、中美课堂教学学生考核的差异在中国的大学,一般最终的考评会以考勤,课堂参与,课后作业,期末考试这几部分组成。
美国的大学考试方式比较灵活,怎么考,什么时间考,在哪里考试,全由教授说了算。
比如西北理工大学学生就当了一回自己的监考人。
在一次中期的测试中,教授Don就布置了“带回家的考试”。
在他看来,考试并不是最终目的,也不是惩罚人的方式,真正学到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美国和中国的大学教育有哪些不同?

美国和中国的大学教育有哪些不同?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加强,美国和中国的教育也愈发受到关注。
特别是大学教育,在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体系和文化背景。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美国和中国的大学教育有哪些不同。
一、课程设置1. 美国:强调自由选择,课程开设灵活。
美国大学课程设置非常灵活,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自由选修各种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
2. 中国:强调专业分化,课程设置较为固定。
中国的大学课程设置比较固定,学生需要在本专业范围内选择课程学习,同时,大学教育也更加注重专业化和学科领域的划分。
二、教学方法1. 美国:注重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思辨能力。
美国的大学教育注重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2. 中国:注重讲授式教学,强调理论知识。
中国的大学教育注重课堂讲授,教师注重讲解理论知识,学生需要积极听课,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
三、研究生教育1. 美国:研究生教育阶段强调自主研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阶段注重自主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2. 中国:研究生教育阶段强调跟随导师进行研究成果。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阶段注重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学生需要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积极跟随导师的研究项目,取得研究成果。
四、校园文化1. 美国:注重国际化,多元化文化交流。
美国大学校园文化注重国际化和多元化文化交流,学生可以享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体验,促进人际交往能力。
2. 中国:注重校企合作,强化社会实践。
中国大学校园文化注重校企合作,加强社会实践与学术研究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美国和中国的大学教育有着不同的教学体系和文化背景。
我们希望透过这篇科普文章,可以更好地了解两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对比研究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对比研究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
中美两种教育体系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优点,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教学方式中美两国教学方式存在着重大的差异。
在中国,学生们被要求高度依赖记忆和重复,注重死记硬背;而在美国,学生们则注重创造性思考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美式教学追求学生的自由探究和独立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年复一年的中国教育,使许多学生发现他们的学习方式还停留在记忆和重复的阶段,缺乏自主探索、思考和自由表达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中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而美国的教育则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国的课程设置繁琐而繁重,学生的名次和成绩成为了学生们最大的关注点;美国的课程设置较为简洁,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人们普遍重视“终身教育”,美国的教育体系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而非单一的成绩和排名。
三、学生管理中国的学生管理比较严格,学生在学校内的自由相对较少,而美国的学校则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由发展。
这是由于不同的教育理念所导致的,在中国,学校里通常注重纪律,对违反校规的学生会施加一定的惩罚措施,而在美国,学校通常会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使用积极反馈的形式鼓励学生表现出更好的行为。
四、校园文化中国的校园文化沉稳庄重,重视知识和规矩;美国的校园文化则显得更加斯文随意、富有活力和多元化。
在美国校园里,学生有更多的社交机会,有激情和自由,生活和学习的平衡得到了更好的实现。
总体而言,中美两国的学校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
具体哪种教育方式更成功并不好说,取决于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发展和教育环境,以及人们对教育的不同认识。
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更加开放的教育模式、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和能力的个性化教育,并且更加注重“人是一个整体”的教育理念。
这将对未来的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深刻的影响。
浅谈中美大学课堂教学之异同

浅谈中美大学课堂教学之异同作者:常颖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第12期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以及日趋成熟的国际化现状下,教育已经不仅仅是闭门造车的事情,如何通过和国外教学模式的接轨和对比来推动本国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
我校为了实现与国际接轨,在暑期组织了教师赴美国明尼苏达州圣克劳德州立大学进行为期6周的访学。
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美国教授的课堂教学方式。
相比于我校教学中的课堂授课和教学实施情况,笔者发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方法,产生了如下反思。
一、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在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课堂教学规则。
1.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思路比较清晰完整在高校中每门课程都有严格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在讲解中要根据大纲详细地讲解每个罗列的知识点。
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显得相对轻松,但却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严格的课堂教学规范,便于衡量教师的上课质量其好处是规范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但也抹杀了创造性,阻碍了教师适时地柔性调整课堂教学这一能动过程的发挥,也影响了课堂上的教学互动。
3.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驱动力,可以保证课堂教学严格按计划进行以教师为主体可以确保课程的进行,但这必然导致无视学生的个性需求,使学生被动地应对教师的讲授,完全放弃了学习的主动性,更无法形成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中国的课堂教学显示出沉闷、互动少的特色。
在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尽管我们能培养出基础知识很扎实的学生,但却使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二、美国大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历史文化发展的不同必然导致美国的教育理念和中国的教育理念呈现出巨大的差别。
美国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社会的每一个方面,教学自然也不例外。
在教学过程中,美国的教师努力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学习权,给予他们足够多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对所学内容进行质疑,从而锻炼思辨性思维。
中美教育差异案例(3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然而,中美教育在制度、理念、方法等方面仍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探讨中美教育差异,并分析其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是一名中国高中生,在美国某高中交换学习一年。
在这期间,他深刻体会到了中美教育的差异。
以下是他在美国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典型案例。
二、中美教育差异案例1. 课程设置在中国,高中课程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需参加高考,课程内容较为固定。
而美国高中课程设置较为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课程。
小明在美国学习期间,发现课程设置差异明显。
案例一:中国高中课程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为辅。
小明在国内学习时,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上。
而在美国,课程设置更为丰富,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还有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课程。
小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
案例二:美国高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了许多选修课程,如编程、机器人、辩论等。
小明在美国选修了编程课程,发现这门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项目进行实践。
而在中国,这类课程较少,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2. 教学方法在中国,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美国,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问。
小明在美国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教学方法上的差异。
案例一:在中国,教师讲解知识点后,学生需完成大量的习题。
而在美国,教师更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小明在美国课堂上,经常与同学进行激烈的讨论,这种互动式教学让他受益匪浅。
案例二:美国教师鼓励学生提问,认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
小明在国内学习时,很少主动提问,而在美国,他学会了质疑,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3. 评价体系在中国,学生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
而在美国,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化,包括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社会实践等。
中美大学教育文化的异同及启示研究

中美大学教育文化的异同及启示研究中美大学教育文化的异同及启示研究引言:中美两国大学教育文化的异同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中美两国在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直接影响到双方学生的教育体验和培养目标。
通过研究中美大学教育文化的异同,可以发现双方的优劣之处,借鉴对方的经验,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
一、教育模式异同中美两国的大学教育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传授。
而在美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
中美的教育模式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方式:中美大学的学习方式存在差异,中国的大学教育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美国则更注重实践和实际操作的培养。
这种差异反映出中国学生的学术能力较强,但在实践能力方面相对较弱,而美国学生则相对更灵活和独立。
2. 师生关系:中国的大学师生关系普遍较为严肃和传统,师生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学生更多扮演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
而美国的教育模式下,师生关系相对平等和开放,学生更加强调与教师的互动和合作,获得更多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3. 评价体系:中国的大学教育采用统一的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结果对学生入学、升学和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美国大学更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从学生的学术表现、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课程设置异同中美大学的课程设置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中美两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设置:中国的大学专业相对较为固定和划分明确,学生在大学入学时需要选择一个专业,并在该专业内进行学习。
而美国大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学生可以选择多个专业并灵活变换。
2. 通识课程:美国大学非常注重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修读广泛的通识课程,包括文科、理科、社科等各个领域的课程。
而中国的大学则相对较少设置通识课程,更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对比论文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对比论文中美学校教育差异对比在中美两国这样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学校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不仅反映在学科知识、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也反映在学生生活、健康心理等情况上。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中美学校教育的差异,并探讨如何从不同的方式中获益。
一、教学方式在中美教育中,教学方式是两国的一个明显差异。
在中国,教师是主导者,学生则是被管理者,教师主要传授的是学科知识。
而在美国,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的培养,教师往往扮演一个指导者的角色,启发学生思考和创造性的思考。
因此,中美教育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教育环境和发展方式。
中国学生通常在课堂上主动听取教师的讲解,后期则主要依靠自己的记忆来完成课外作业和考试。
而在美国,则会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寻求答案,包括与同学讨论、阅读课外材料等,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学科设置在中美学校教育中,学科设置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除了主要学科外,还有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这是中国学生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
而在美国,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历史等领域的学科则更加广泛,鼓励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这种差异也表现在校外活动和竞技体育上。
在中国,学生会按照课程表和机器码制度生活,在校外活动和社团文化方面的支持则较为有限。
而在美国,校外活动和竞技体育是学生社交和各种技能的发展重点,具有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和便利性。
三、学生心理在中美学校教育中,学生心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教育系统普遍存在过重课业的问题,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学业压力和考试压力。
这些压力不仅限于考试成绩和未来职业前途的压力,也包括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和责任压力。
相比之下,美国的学生则更加强调平衡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在美国,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来进行体育、艺术、社交等活动,这有助于缓解学业压力和焦虑。
同时,在美国的教育中,强调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创新和个性表达,这对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心理平衡具有积极的影响。
中国式教育与美式教育的对比

中国式教育与美式教育的对比中国式教育和美式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以下是对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对比:1. 教育理念:中国教育强调学生的奋斗精神和纪律性,注重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在教学中强调学生要按部就班,逐步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而美国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责任感,倡导多元化、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管理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
2. 教学方式:中国教育注重教师教学,而美国教育则更注重开放、自主和多样,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发挥,非常看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 班级规模:在中国,大部分学校的班级人数较多,通常在30人左右。
而在美国,每个班级的人数则较少,通常在20人以下。
4. 科目设置:美国教育模式强调科目的选择和组合,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更喜欢的科目设置而非仅仅是一些基本必修课程,更注重学生发展和自我实现。
中国教育则通常在中小学和大学的课程设置上强调学科知识的纵向积累。
5. 评价标准:美国评价学生的标准较多,既包括课程学习成绩,也包括学习素养、学习习惯、体育能力、团队协作等能力的表现。
中国教育则通常更注重学生的知识分数和最终考试结果。
6. 教育制度:中国的教育制度更强调基础教育,注重知识的积累,在特定的框架内对知识进行理解、吸收。
美国的教育制度则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批评、迎接挑战。
总之,中国式教育和美式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理念之间的碰撞。
每一种教育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而如何结合两者的优点,取长补短,则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当然,以下是对于中国式教育与美式教育在具体实践中的进一步对比:7. 课外活动:美国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包括体育、艺术、社会服务等。
这些活动被视为培养学生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兴趣爱好的重要方式。
而在中国,虽然近年来也开始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但往往更侧重于学术类活动,如学科竞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大学课堂教育对比一、课堂特点中国课堂:任务、纪律、整齐划一○1学生端端正正地坐在拥挤的教室里,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讲。
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静静地听。
○2学生要抄写大量笔记,单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往往失去兴趣。
○3老师占用课堂大部分时间,老师讲课时一般不提问学生。
美国课堂:形散而神不散○1上课如开研讨会,学生分组活动,发言积极,课堂上欢声笑语。
○2课堂上不断有提问与回答,学生可以随时接住同伴的话题继续进行,老师观察指导。
○3教师很敬业,讲课充满热情,鼓励、启发学生,学生知识面广,善于表达。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国学生:独立学习○1中国的教育过分重视学生课内的学习,而忽视学生课外的实践学习。
○2学习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过分强调独立思考,课堂上不提倡与别人讨论,学生在学习中不喜欢求教他人,喜欢独立思考。
○3学习中很少分享,同伴间的学习互相保守,谈不上积极帮助。
美国学生:合作学习○1除在课内学习外,强调学生在课外的合作学习。
○2提倡团队协作、合作,强调小组和团队、集体的力量和作用,注意培养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提倡在协作中提高自我。
○3提倡分享,注重交流与沟通,重视别人的不同意见,重视从不同渠道获得的知识和信息。
三、学习时间中国:全天学习美国:半天学习四、教材中国的教材强调夯实基础美国的教材比较浅显五、师生关系: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美国:融洽的朋友关系六、育人目标:中国: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美国: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七、教育理念:中国:事先安排好学习内容美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提倡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八、考试制度:中国:考试目的在于淘汰人和升学的需要美国:在于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以利于今后学习的开展。
九、班级规模:中国:大班授课美国:小班授课十、对待成绩的态度:中国:成绩公布,学生和老师很重视成绩美国:成绩属于隐私,不公布,学生和老师不太重视成绩中美课堂教育差异的原因:1、历史原因2、社会因素3、中美教育评价标准与教育价值观不同4、中国教育重知识,重灌溉的课堂教学方式,美国重实践、重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3推进人才模式改革,尊重学生个性和发展需求○4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5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6注重课堂信息反馈○7增强教师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总结:中国依旧是传统式教育、不大实用;美国偏重于实际动手能力、比较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文化内涵,适宜美国社会的教育体制并不一定适合中国。
每一种教育方式都有其优点,我们要理性地看待。
谢谢观看!University classroom education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First:class characteristicsChinese class: task, discipline, uniformStudents sitting in a crowded classroom, seriously from concentration to the lecture.Teacher speak reel, students listen.Students want to copy a lot of notes, monotonous force-feeding teaching methods so that the students tend to lose interest in learning.The teacher to take up the classroom, most of the time don't usually ask students when the teacher lectures.American classroom: appearance and spiritClasses such as seminars, student group activities, speak positively, laughter in class.Has to ask and answer in class, students can always catch the companion subject to continue and guiding teacher observation.Teacher is very professional, lecture is full of enthusiasm, encourage and inspire the student, the student aspect of knowledge broad, good at expression.Second: students' learning stylesChinese student: independent learningChina pays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classroom learning, learning and ignor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Study,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finish the homework independently, too much emphasis on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not recommended to discuss with others in the class, the students don't like to ask other people in the study, like independent thinking.Learning rarely sharing, peer learning each other between conservative and not actively help.American students: cooperative learningExcept in class learning, emphasize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of students outside the classroom. Advocate teamwork, cooperation, and emphasizes the team and the team, the collective strength and func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ability to cooperate with others, advocate the collaboration of improving yourself.Advocate sharing, pay attention to communication, pay attention to other people's different opinions, attach importance to get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sources.Third:learning timeChina: learning throughout the dayThe United States: half a day to learnFourth:teaching materialChina's emphasis on solid foundationTextbooks are obvious in the United StatesFifth: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China: the tradi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United States: along with frienSixth: educational target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asteryThe United States: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itySeven: education ideaChina: arrange learning content in advanceThe United States,:students choose their own learning and promote students to learn what they interested inEighth: examination systemChina: the test aims to eliminate the need of studyingThe united States: is finding itself of leak fill a vacancy, to facilitate the future studyNinth:class sizeChina: a large classThe United States: small classesTen:the attitude of achievementChina: achievements, performance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ents and teachersThe United States:achievement belongs to privacy, not to publish, students and teachers don't valueThe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lassroom educationHistorical reasonsSocial factorsEducation evaluation standard and education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different values China education heavy knowledge, irrigation mode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heavy practice, creating classroom teaching modeAdvice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in cooperative learning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Promote the reform of talent pattern, respect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 needs Equality, democracy and relaxed classroom atmosphereAdopt diversified ways of evaluationPay attention to the classroom information feedbackEnhance teachers'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ConclusionChina is still a traditional education, not practical;The focus on the actual beginning ability, i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Education is a cultural phenomenon, different education reflect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American society is not necessarily suitable for China.Each kind of education mode has its advantages, we need to think rationally.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