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管理学8》讲义共68页PPT

《质量管理学8》讲义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质量管理学课件_秦现生_2010(第二版)第八章 PPT

五、质量检验的方式和方法
质量检验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为许多不同的检验方式。
五、质量检验的方式和方法
按检验的数量
全数检验 抽样检验
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1. 全数检验
是指对一批产品100%地逐一进 行检验。
相对而言,全数检验比较可靠, 能较好地保证产品的质量,但 检验费用高。
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1) 生产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
2) 破坏性检验,如产品的可靠性、寿 命、
3) 外协件、外构件成批进货时的验收 检验;
4) 某些检验项目过多、检验周期长的 产品或工序;
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适用的场合:
5) 6) 螺栓、螺母和钉子等小件产品,其
生产数量特别大,且漏检少量的不合
六、质量检验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质量检验机构
厂长
检验处(科)长
进货检验 理化室 工序检验 计量室 最终检验
原外 外 材购 协 料件 件 检检 检 验验 验 站站 站
12
n
车 间
车 间
...
车 间
一、质量检验的概念
“结合观察和判断,必要时结合测量、 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是对产 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 检查、试验、计量,并将这些特性与 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 性的活动。 ——ISO9000:2000-2.8.2
一、质量检验的概念
所谓检验,就是这样的业务活动, 决定产品是否在下道工序使用时 符合要求,或是在出厂检验场合, 决定能否向消费者提供。
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2.抽样检验
所谓抽样检验是通过对部分子样的检验来推 断总体质量的一种检验方法。
抽样检验根据数理统计原理所预先制订的抽 样方案,从交验的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部 分样品进行检验,根据样品的检验结果,按 照规定的判断准则,判断整批产品是否合格, 并决定是接收还是拒收,或采取其它的处理 方式。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质量机能展开

§1 QFD (质量机能展开)
n 三、质量机能展开的定义——
用比较清晰的图表法,把复杂的关系 系统地表达出来,使人们易于理解、 掌握,进行综合权衡分析,提供方案 选定的决策依据。
PPT文档演模板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质量机能展开
•§1 QFD (质量机能展开)
四、质量机能展开的基本构成
•综合的质量展 开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质量机能展开
PPT文档演模板
§2 QFD的作法
•车 轮
•车 身
•发 动机
•车 座
•车 灯
•油 箱
•温度
•压力
•锻
•材质
造
•面积
•形状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质量机能展开
一、QFD规范化流程
•用 户要 求质 量
PPT文档演模板
•产品质量要 素
•产品质量要 求
•部 分系 统设 计质 量
质 量
析策 (划 市质 场量 角
度
)
•设计质量
•竞争分析(技术角度)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质量机能展开
n 左墙——用户(消费者)的需求质量; n 天花板——质量要素; n 房间——关系矩阵; n 房顶——相关矩阵; n 地板——质量要素的指标(设计质量) n 右墙——竞争能力评估及质量计划; n 地下室——竞争的技术能力评估。 •两层
量
量%
的
的
1 及时 5 ◎ ○
◎○
4
5
3
5 5/4 ◎ 9.4 19.1
2 故障低
◎
3 发现快
○ ◎◎
4 维修快
○
◎
5 寿命长
△
○
6 消耗少
质量管理学

第一阶段,质量策划。
第二阶段,质量控制。
第三阶段,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三部曲”是一个依次循环进行的过程。 朱兰把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称为“螺旋 形上升过程”.
“螺旋形上升过程”是从动态角度描述质量形成 和实现的过程的。按照这一过程,质量职责不仅仅集 中在企业内的某些部门,还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和人 员;质量活动不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还扩展到原材 料、零部件的供应商,生产、加工、协作的厂商,产 品的批发商和零售商,以及顾客和其他相关方。
质量管理学
于启武编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 质量管理概论
1
质量和质量管理
2
质量管理的历史发展
3
质量管理的学科特点
2
第二章 质量管理体系
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2
质量管理体系原理
3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
第三章 质量认证制度
1
质量认证的形成和发展
2
合格评定
3
质量认证制度的类型和内
容
4
第四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
产品的质量要求通常体现为产品标准,包括性能 参数、包装要求、使用条件、检验方法等。
(二)国际贸易要求引起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需要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对企业生产体系进行评价 的活动不断增多,于是,产生了建立国际统一的评价 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需要。
(三) ISO 9000族国际标准的产生
(二)专职质量检验阶段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专职质量检验制度和独立 产品质量检验形式在现代质量管理科学中表现为:企 业内部独立于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机构、质量检验机 构的设置,以及质量管理程序、质量检验程序的实施; 社会独立第三方质量检验、试验机构的设置,以及合 格评定程序的实施;政府质量监督、质量仲裁部门的 设置,以及质量监督程序、质量仲裁程序的实施。
质量管理学课后7、8章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管理职责复习思考题1、如何认识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承诺?答: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离不开组织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的重视和正确领导。
最高管理者应承诺的是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对承诺的实现应提供证据。
亲自传达质量要求;制定方针;进行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目标制定和实现,以及资源的提供。
2、最高管理者的质量管理职责有哪些?答:1、在组织内部进行沟通,沟通指信息的交换,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建立沟通的过程沟通的范围是QMS有效性的信息,如监测结果、产品质量状况、顾客满意程度、供方合格产品的状况等;2、指定管理者代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3、按策划时间间隔进行管理评审,目的是确保QMS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同时保持充分的管理评审的记录。
答:最高管理者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中应起到领导作用,并通过开展以下活动为其承诺提供证据:1:向组织传达满足客户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2:制定质量方针;3:确保质量目标的确定;4:进行管理评审;5:确保资源的获得。
第八章资源管理复习思考题1: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资源包括哪些方面?答:1、人力资源;2、基础设施资源;3、工作环境资源;4、信息资源;5、供方及合作关系资源;6、自然资源;7、财务资源2、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应该怎样重视信息资源的作用?为什么?答:组织对信息资源的重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识别信息的需求;2、识别并获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源;3、将信息转换为能为组织使用的知识;4、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来确定并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5、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6、评估因使用信息所获得收益,以便对信息和知识的管理进行改进。
质量管理8-9章

9.4
工作环境
• 组织应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 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 工作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 8S就是整理(SEIRI)、整顿 (SEITON)、清扫(SEISO)、清洁 (SETKETSU)、素养(SHTSUKE)、安 全(SAFETY)、节约(SAVE)、学习 (STUDY)八个项目,因其古罗马发音 均以“S”开头,简称为8S。
• 自来水公司:
以顾客为中心,安全供水,确保水质、水量、水压达 到规定要求,并在持续改进中,不断提高供水保证能力和 服务水平,以技术求发展,以管理创效益,使自来水的水
质及监测项目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更好地满足顾客需
求。
• 以筹集社会福利公益金为己任 以全心全意为彩民服务为核心 以公开、公平、公正销售发行为原则 以准确、及时、安全系统运行为责任 以创造温馨、舒适、安全的投注环境为方向 以提供先进的技术、服务、管理培训为手段 以更新知识、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为基础 以持续改进设施设备、发行技术为保障
第二篇 质量管理体系
吴韫
第八章 管理职责
8.1 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 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 诺提供证据: a)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 要性; b) 制定质量方针; c)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d) 进行管理评审; e) 确保资源的获得。
质量管理学第8章2017

L(p) 1
L(p) 1
L(p) α
1.0
0
pt
理想的OC曲线 (实际不存在)
0.5
p
0
0.5
1
p
线性的OC曲线 (鉴别能力差)
β
0
p0
p1
p
合格批
不合格批
实际的OC曲线
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8.2 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 抽样检验实施原理
两类风险:
1、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批而拒收,对生产商不利
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8.1 质量检验
❖ 质量检验计划的编制
定义: 质量检验计划就是对检验涉及的活动、过程和资源作出规范化的书面 (文件)规定,用以指导检验活动正确、有序、协调地进行。 目的: 要求检验活动和生产作业密切协调和紧密衔接。因此需要编制检验计划 予以保证。
质量检验计划的作用
✓节约质量成本中的鉴别费用,降低产品成本。 ✓提高检验和试验工作质量和效率 ✓发挥检验职能的有效性 ✓产品质量更受控
•两类错判的风险:既把接收批误判为不接 收批,或把不接收批误判为接收批。
•破坏性检验。 •数量很多,全数检验工作量很大的产品检
验。 •检验对象是连续体的检验,如对布匹、油
的检验等。 •检验费用比较高的检验。
抽样检验特点
使用场合
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8.2 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 抽样检验实施原理 ❖ (1)批产品质量的判断过程
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
1. 鉴别职能。对被检物品是否合格作出判定。 2. 监督职能。监督与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 3. 判断过程能力。判断过程能力是否满足质量特性要求。 4. 确定质量等级。判断与确定产品的质量等级。 5. 反馈职能。对检验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获得一定信息,及时反馈
质量管理学--SPD概述

二、选控图的操作过程与例
❖ 选控图的操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 1.寻找控制对象(质量指标)与非控系统因素间的函数关系; ❖ 2.将控制对象的实测值变换成选控值,即计算 ycsi = yi - yˆi ; ❖ 3.计算相应的R ( R s ) ; ❖ 4.计算y c s 及R ( R s ) ; ❖ 5.计算控制限; ❖ 6.作控制图。 ❖ 详见[例8.2.1]
R scs =
i=1
n -1
⑵ X cs - Rcs (选控均值-选控极差)控制图的控制限
UCL=μycs+3σycs μ)ycs+3σ)ycs =ycs+A2Rcs
➢ X c s 图:CL=μycs μ)ycs ycs
LCL=μycs-3σycs μ)ycs-3σ)ycs =ycs-A2Rcs
➢ Rcs 图:UCL=μRcs +3σRcs μ)Rcs +3σ)Rcs =D4Rcs
❖ 每道工序均有分质量,而分质量仅仅是总质量的一部分,且 沿着工艺技术路线积累形成总质量。总质量是由本工序的分 质量与上一道工序的影响(简称上影)构成。
第二节 两种控制图诊断的理论与 方法
❖ 一、选控评估法的基本思路
❖ 二、选控图的操作过程与例
❖ 三、两种控制图诊断
一、选控评估法的基本思路
❖ (一)选控控制图的原理 ❖ (二)选控图的控制界限
三、两种控制图诊断
❖ 要诊断一条生产线,需要将其分成若干基本单元(两个上下相连的 工序作为一个基本单元)分别诊断。
❖ 休哈特控制图可以度量总质量(称为全控图 all-control chart),选 控图可度量分质量,故用两个休哈特控制图度量上道工序及本工序 的总质量,而用选控图度量本工序的分质量,于是形成一个三图诊 断系统(图8-2-6)。三图诊断系统以本道工序为中心进行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抽样特性曲线
L(p) L(p)
1
0.5
0
Pt
理想的OC曲线
P
0
0.5
线性的OC曲线
1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8.3抽样检验的方法——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α 0.05
β 0.10 p0 p1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哪些因素影响OC曲线的变化?
全数检验 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和零部件;对后续工序影响较大的质量项目; 质量不太稳定的工序;需要对不合格交验批进行100%重检及筛选的场 合 抽样检验 用于:破坏性检验;被检对象是连续体(如纸张、布匹);检验项目多; 希望节省检验费用或时间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质量检验的方式 按质量特性值的特征划分:计数检验、计量检验
计数检验 计量检验
适用于质量特性值为计数值的场合,如不合格数、缺陷数等。
适用于质量特性值为计量值的场合,如长度、容积等属性等。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计数值和计量值的区别
计数值 计量值
观测对象
数据类型 表现形式
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的 绩效特性
离散数据 分数、比例
连续数据符合规范的程度
固定检验
在生产单位内设立固定的检验站,各工作地上的产品加工后送到检验站 集中检验。
流动检验
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验人员直接去工作地检验。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质量检验的方式 按检验目的的特征划分:验收检验、监控检验
验收检验
广泛存在于生产全过程,如原材料、外购件的进货检验,半成品的入库 检验,产成品的出厂检验等。
应用最为广泛 我国于2003年发布《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计数序贯型抽样检验
序贯抽样检验:不事先规定抽取样本的次数,每次从批中只抽取 一个单位产品检验。根据合格品的累计个数与不合格品的累计个 数,作出接收或不接收该批产品或需要继续抽检的判定
0
解:由于N≥10n时可作二项分布作近似计算,得:
L(p ) L(0.05)
d 0
批量N=1000,不合格品率P=0.04,用(30,1)抽样方案,接收概率为 多少?
解:由于N ≥ 10n时可作二项分布作近似计算,得:
d d 0 1 L( p) L(0.04) C30 p (1 0.04)30d C30 0.040 (1 0.04)300 C30 0.041 (1 0.04)301 d 0 1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计量抽样检验举例
检查某种电池的启动电压,规定电池电压1.80V以上,抽取10只电池 为样本检查,10只电池的电压均值在1.58V以上判批合格,在1.58V 以下判批不合格。 某轴直径的规范限为1.60±0.01英寸。有两种检验方法:1.将轴直径 与规范限比较,看是否落在规范限内。2.得到所测量轴直径的实际值。
连续数据 均值、标准差
常见分布
收集难度 信息容量
二项分布、泊松分布
易 小
正态分布
难 大
所需样本
举例
多
产品合格数、不合格品所 占比例、单位机会差错数
少
长度、重量、时间、强度、纯 度、成分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Q:判断下列哪些指标属于计数值?哪些属于计量值?
银行处理支票的正确性
监控检验
也称过程检验,检定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8.2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产品,进而 判断产品批或过程是否接收的活动。
特点:节省检验费用;存在错判风险 适用场合:破坏性检验;产品数量大;检验对象是连续体(布匹、 油等);检验费用高
d L( p) L(0.01) C100 0.01d (1 0.01)100 d d 0 2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练习题
已知产品批不合格率p=0.05,求单次抽样方案(100,10, 0)的接收 概率。
d n d 0 0 10 0 p ( 1 p ) C 0 . 05 ( 1 0 . 05 ) cn 10 d
8.1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对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 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质量检验过程: ⑴理解标准要求
⑵确定抽样方案
⑶测量或实验 ⑷比较与判断 ⑸处理 ⑹记录反馈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质量检验的方式 按数量特征划分:全数检验、抽样检验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样本量n对OC曲线的影响
当方案的N和Ac确定,n增加使OC曲线由右向左移动,意味着方案变严。反 之n减小,则曲线向上变形,方案放宽。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根据已检验过的批质量信息,随时调整检 验的宽严程度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常用术语
单位产品:产品划分的基本单位。
检验批:为实施抽样检验汇集在一起的一定数量的单位产品。
批量:检验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用N表示。 抽样方案:所使用的样本量和有关批接收准则的组合。 批不合格产品率p:批中不合格的单位产品所占的比例。
D p N
d>Re1
d1+d2≤Ac2 接收
d1+d2>Re2 不接收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抽样方案的判断能力
接收概率L(p):指规定的抽样方案,把具有给定质量水平的检验批判为
接收的概率。
超几何分布计算法:设从不合格品率为p的批量N
中,随机抽取n个单
位产品组成样本,则样本中出现d个不合格品的概率按超几何分布公式计 算为
L( p)
d 0
Ac
d nd CNp CN Np n CN
二项分布计算法:当总体为无穷大或近似无穷大( n/N
≤0.1)时,可以
用二项分布计算接收概率
d d L( p) Cn p (1 p) nd d 0 Ac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例题
超几何分布计算法
过程平均:在规定的时段或生产量内的过程水平的平均值。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一次抽样的判断程序
批量N
样本n
统计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d
d≦Ac
d>Ac
接收
不接收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二次抽样的判断程序
批量N 样本n1 统计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d1
d≦Ac1
Ac1<d1<Re1 样本n2
从大小N=50的批中随机抽取n=5的样本,进行接收数为Ac=1的一次抽样检 验,其不合格品率为p=10%的接受概率为:
5 d C5d C50 5 L( p) L(10%) 5 C50 d 0 1
二项分布计算法
从大小N=50的批中随机抽取n=5的样本,进行接收数为Ac=1的一次抽样检 验,其不合格品率为p=10%的接受概率为:
优点:节约每批平均要检验的样品数量 缺点:组织管理困难;要求容易抽取随机样本而且检验速度要快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计量抽样检验
计量抽样检验:根据不同质量特性值的样本均值或样本标准差来判断 产品是否合格 优点:所需样本量少,获得的信息多 缺点:所需时间长、工作量大、费用高,对设备条件要求高,判断程 序复杂 对大多数检验指标采用计数抽样检验,仅对一两个重要指标采用计量 抽样检验,两者配合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质量检验的方式 按检验后的状态特征划分: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
破坏性检验
检验后受检物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不再具有原来的使用功能。只能用于 抽样检验。
非破坏性检验
检验后受检物的完整性完好。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质量检验的方式 按检验实施的位置特征划分:固定检验、流动检验
质量管理学
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授课教师:王晓婷
参考教材:《质量管理学》高教版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学习目标
掌握管理统计学基础知识和
本章内容
8.1质量检验 8.2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8.3抽样检验的方法
分析方法
掌握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了解抽样检验的基本方法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批量N对OC曲线的影响
从上图中A、B、C三种抽样方案的OC曲线可以看出,N的变化对 OC曲线的影响很小。当n/N≤0.1时,不考虑N的影响。所以,通常 把一次抽样检验方案只写出(n, Ac)就可以了。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接收判定数Ac对OC曲线的影响
当抽样方案中的N和n确定,Ac由大变小时,OC曲线由右向左移动,而且倾 斜度变大,说明方案的检验特性也在变化。当处于同样的P值时,Ac值减少 使接收概率降低,这就意味着方案变严。反之若Ac值增加,接收概率也在增 加,则抽样检验方案放宽。 曲线由右向左移动并非是平行移动,曲线越向左移就变得更陡,使接收概率 的变化率增大,也就使灵敏度增加。
某一地区犯罪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