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政府流程再造经验介绍
政府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与效能提升

政府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与效能提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行政审批效率成为衡量政府服务效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流程再造提升政府行政审批的效能,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公众。
一、行政审批流程现状分析当前,政府行政审批流程存在诸多问题,如手续繁琐、审批时间长、部门间协调不足等。
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也影响了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因此,对现有审批流程进行再造,已成为提升政府效能的迫切需求。
二、流程再造的原则1.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政府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应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出发点,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2.优化部门间协调:加强部门间沟通与协作,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审批效率。
3.强化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审批流程电子化、网络化,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4.强化监督与评估:建立健全审批流程监督机制,定期对审批效能进行评估,确保流程再造取得实效。
三、流程再造的实施路径1.精简审批事项:对现有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取消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合并重复审批事项,实现审批事项的精简。
2.推行“一窗受理”: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出件”,提高审批效率。
3.推广电子政务:建设网上审批平台,实现审批事项在线办理,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公众办理各类审批事项。
4.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政府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审批流程再造取得实效。
四、效能提升的保障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提供法律保障。
2.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健全审批流程监督机制,对审批效能进行定期评估,确保流程再造取得实效。
3.建立反馈机制:建立公众意见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公众需求和意见,不断优化审批流程。
4.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政府审批流程再造的重要性和成效,提高公众对政府服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结论:政府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与效能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共同努力,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重塑政府的业务流程

重塑政府的业务流程在因特网被广泛使用之前,跨功能、跨权限的共享数据库的发展,引发了业务流程的再设计,其主要手段就是将信息流自动化,使人们可以分散地做出决策。
由此,直线、连续性的信息处理转变为平行、共享性的信息处理。
人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计算机化”政府原有的业务过程,这样做虽然可以提高现有的业务过程的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但是却固化了传统的政务处理方式,不利于政府改革,也没有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因特网所带来的效率和成本节省,需要在政府部门和机构之间进行组织重组和制度重组。
政府许多庞大复杂的组织之间存在大量不必要的重复、重叠和冗余等现象,消除这些现象的潜力是巨大的,但是这种重组更需要依靠复杂的社会运作和政治运作,而不仅仅是市场竞争和技术力量。
电子政府是一个包含计算机、网络软硬件、政府工作人员、社会公众和企业在内的完整的人机结合的管理应用系统。
没有政府业务流程的优化,没有政府工作人员、社会公众和企业参与,再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软硬件组成的系统都不是完整而有效的电子政府系统。
信息社会的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对政府机构内部原有的业务过程进行改造,以一种全新的方法和程序去完成原有的业务功能。
传统政府业务流程的弊端政务流程是一组相关的、结构化的集合,或者说是一系列事件的链条。
一个政务流程有清晰可辨的输入与输出,输入在流程中增值后转化为输出。
一个大流程可以有几个子流程,子流程包含较少的价值链,前一个子流程的输出成为下一个子流程的输入。
我们可以把政务流程分成三类:面向公众的流程、支持流程和管理流程。
面向公众的流程为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支持流程是为内部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的流程;管理流程则促使面向公众的流程和支持流程有效配合,以符合公众和用户的期望和需要。
通常,一个流程会横跨多个部门。
传统的组织机构多数按职能部门划分,组织结构一般是等级的层级结构,这样的组织结构便于控制和计划,但部门间沟通不畅,造成了很多问题,其弊病主要在以下方面:1、政府机构条块分割,机构由一个个专业部门组成,随着政府管理服务范围的拓展,专业部门持续扩大这样的机构容易膨胀臃肿,而且因为层级繁多,造成某些环节脱离公众,高层决策者往往听不到直接的来自公众的声音,听到的常常是经过层层传递失真了的声音。
政府流程再造的法律设计——以杭州市市民卡为例

政 府 的工作流 程 数据 资料 , 现政 务信息 共享 , 受到部 门利益 实 但 跨 部 门的信息 共享 和整合 难 以达 到预 期效果 。 政府 流程 再造 , 旨在 简化 及整合 原有 流程 , 高政府 内部流 提 所追 求的 在 的 、 接的 目标 。 直 目前杭 州市市 民卡 已基本建成 政
等方 面 。
市民通过使用市民卡, 可以查询到与 自己有关的涉及各个政
府部 门 的政务信 息和 个人 基础信 息 。 民卡“ 卡多用 ” 市 一 的设 汁,
以一 张卡涵盖 了包括 公交卡 、 园卡 、 公 社会保 障卡 、 盟优惠卡及 商
然而 , 为政府流 程再造 的一 种有 益探索 , 州市 市 民卡 在 作 杭
l g l y t m A dS c t e a S se n oiy e
20 11(巾 ) 9. 0
{占 I 缸会 } J
政 府混 程再造 的 法律设 计
以杭 州 市 市 民卡 为例
丁 莉
摘 要 政府 流程再造 通过 对政府 职 能及其根 本 目的进行 重新思 考 , 优化原 有 的政 府流程 , 而 实现 便 民、 从 效率 、 平等 法 公
政府流 程再造 的价值 分析 流程 再造强 调对 企业工作 流程进 行重新 殴 计和彻底 改造 , 从而 使 效率 是政 府 的生命 , 随着 社会 事 务的多样化和行 政环境 的臼
企 业在信息 社会 和全球 化背 景下 能够应 对 多样 的需求和 不断 变 益 复杂, 政府 需要更 快速 的反 应 , 高行政 效率 , 提 以强化公民对政 政府 部 门职 能分割 , 工作对缘 化 的环境 , 以提高企 业的竞 争 力。 一开创 性管理 思想 袭入公 共 府 的信心 。在 以往 的政 府工 作 中 , 这 各异 , 据交换关 系复杂 , 数 交换 环节 繁多 , _ H 使技术手段 能够整合 J 管理领 域 , 政府 流程 再造 理 论应运 而生 。
追求善治与善政的统一杭州“最多跑一次”规划实施管理改革经验与启示

3、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群众满 意度
浙江省将继续优化服务流程,以提高群众满意度。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内部协 作,实现服务流程的无缝衔接。同时,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办事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群众和企业办事体验。
结论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其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值得我 们深入研究和借鉴。通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流程再造、信息共享等手段,浙 江省成功地提高了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未来,浙江省将 继续深化改革,通过制度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和优化服务流程等举措,进一步提 高政府服务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在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过程中,积极开展流程再造工作。通过对 政府服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省去了繁琐的环节,实现了办事流程的简化和优化。 此外,通过推广并联审批、网上办理等举措,提高了政府服务的效率,减少了群 众办事的时间成本。
3、信息共享,降低风险
为实现信息共享,浙江省加强了电子政务建设,构建了省、市、县三级政务 服务网络体系。通过信息共享,群众和企业可以快速查询所需信息,避免了重复 提交材料和多头办理的情况,降低了办事过程中的风险和错误率。
杭州“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核心是整合政府各部门资源,打破部门壁垒,实 现信息共享。通过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例如,在不动 产登记方面,过去需要分别到国土、房产等多个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而现在只需 要到一个窗口即可完成所有手续。
2、强化服务,提升满意度
杭州“最多跑一次”改革注重提升政府服务水平,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完善 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等方式,提升市民满意度。同时,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 机构对政府服务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改进服务水平。
行政服务中心流程再造的影响因素_浙江实证

行政服务中心流程再造的影响因素:浙江实证李靖华浙江工商大学技术与服务管理研究中心,杭州310018摘要:公共服务变革是一个从大政府小服务到小政府大服务的流程再造过程,行政服务中心是这一过程的重要载体。
通过对浙江57家行政服务中心1009个部门/窗口负责人的问卷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讨现阶段行政服务中心流程再造的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流程绩效受到策略规划、企业家素质、窗口状况、信息化、部门合作、中心管理、互联互通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公共服务再造的结果绩效主要受中心管理、企业家素质、部门合作、窗口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实证表明,浙江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正处于公共服务变革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渡期,即前台整合、后台开始整合的阶段,第二阶段扎实的流程改造方面的努力(审批制度改革等)获得回报,流程规则步入正轨,但结果绩效相对较小且面临进一步突破的瓶颈。
此外,还得到个别反常识的结果。
关键词:流程再造;成功因素;行政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34(2008)02-0111-10Successful Factors of Busi n ess Process Reeng i n eer i n gi n Ad m i n istra ti on Serv i ce Cen ter:Em p i r i ca l Study of Zheji a ngL I J ing 2huaCenter of Technol ogy I nnovati on and Service M anage ment,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Abstract:Public service innovati on is an evoluti on p r ocess fr om “Large govern ment and s mall service ”t o“S mall government and large service ”.Ad m inistrati on service centers (ASC )is one of the institute of public service refor m.I n 2006we made a questi onnaire study on BPR in Zhejiang ASC,which including 1006sam 2p les .The conclusi on is that successful fact ors of p r ocess perf or mance include strategy,enter p risershi p,window status,infor mati onzati on,depart m ent cooperati on,ASC manage ment,and net 2linkage,etc .,while successful fact ors of result perfor mance include ASC manage ment,enter p risershi p,depart m ent cooperati on,and window status,etc .So,the Zhejiang public service is bet w een the second stage and the third stage of public service re 2f or m,i .e .integrated fr ont 2office and integrating back 2office .A s a result,p r ocess perf or mance is visible,but result perfor mance is latent .By the way,s ome anti common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business p r ocess reengineering;successful fact ors;ad m inistrati on service centers;public service 收稿日期:2007-08-27 修返日期:2007-12-05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070599) 作者简介:李靖华(1970-),男,山西五寨人,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服务管理、信息化等。
政务流程再造

政务流程再造政务流程再造是指对政府机构的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政务流程再造的目标是通过精简程序、简化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决策效率等手段,使政府工作更加高效、便捷、透明,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政务流程再造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分析,找出优化的方法和路径。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明确再造的目标和意义。
政务流程再造的目标是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社会效益。
明确再造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提升政府形象,推动社会发展。
其次,进行流程分析和诊断。
对政府的工作流程进行梳理,找出工作中的瓶颈和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诊断。
了解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和流程之间的关联,找出可能存在的漏洞和不合理之处。
然后,确定流程改进的方向和目标。
根据流程分析和诊断的结果,确定需要改进的方向和目标。
可以采用简化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决策效率等方式来优化政务流程。
接下来,设计新的流程和组织架构。
根据确定的流程改进方向和目标,重新设计政务流程和组织架构。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和协调,确保流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然后,进行流程的测试和实施。
在设计完新的流程和组织架构后,需要进行流程的测试和实施。
在测试过程中,可以针对性地调整流程,确保其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流程的调整和优化,最终形成可行的政务流程。
最后,进行流程的监控和评估。
在流程实施后,需要进行流程的监控和评估。
监控流程的实际运行情况,了解流程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和优化流程。
评估流程的效果和社会效益,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工作提供参考。
总之,政务流程再造是对政府工作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的过程。
通过精简程序、简化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决策效率等手段,实现政府工作的高效、便捷、透明,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实施政务流程再造需要明确目标和意义,进行分析和诊断,确定改进方向和目标,设计新的流程和组织架构,进行测试和实施,监控和评估流程的运行情况。
市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再造工作实施方案

市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再造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市政务服务事项是政府机关为居民和企业提供的各种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服务,是政府与社会各方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然而,由于人员、流程和系统等原因,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较低,服务质量不高,长时间审批等问题仍然存在。
为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加强市民满意度,需要进行市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再造工作。
二、再造目标1.提高市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效率,缩短审批时间,方便市民和企业。
2.强化政府部门间的合作与沟通,加强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3.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简化手续,降低办事成本。
4.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能。
三、再造内容1.流程梳理与优化:对市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查找流程中的繁琐环节、重复办理和缺乏效率的问题,并对流程进行优化调整。
2.信息共享与协同:建立市政务服务事项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政府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建立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府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方便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避免重复办理。
3.引入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务事项办理的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支付等功能,减少纸质文件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5.提高办事效能: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
通过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四、实施步骤1.成立再造工作小组:由市政府牵头成立市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再造工作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并确定各部门的具体责任和分工。
2.流程梳理与优化:组织专业人员对市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查找问题,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优化办理流程。
3.信息共享与协同:建立市政务服务事项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政府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加强政府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4.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务事项的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支付等功能,减少纸质文件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政府流程再造

实验三电子政务系统流程再造20078405206 江树清流程通常是指一个系统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过程。
政务流程是指一组相关的、结构化的活动集合,或者说是一系列事件的链条。
一.政府流程的分类:第一.依照法定的效用,政府流程可分为:强制性与选择性两种。
第二.依照其效力范围,可分为内部流程与外部流程两种。
内部流程是只涉及机关或系统内部的工作行为(处置内部事务)的流程。
实施内部流程确有违法或不当时,只能通过上级机关解决,不能提出司法审查请求。
外部流程是涉及机关或系统外部的工作行为(直接处置社会公共事务)的流程。
第三.依照工作行为的性质,可分为立法性、执法性、司法性流程三种。
立法性流程是政府机关针对制定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而建立和实施的流程。
执法性流程是政府机关针对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执行而建立和实施的流程。
司法性流程是政府机关针对特定司法权的行使而建立和实施的流程。
第四.依照其精细的程度,可分为一般流程、作业流程、动作流程三种。
一般流程是针对工作活动过程的环节构成制定的流程。
如系统流程、活动流程等。
其主要特点是相对概括,大都规范有关的关系、位置、次序、方向等。
作业流程是针对工作活动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制定的流程。
比一般流程精细,除一般流程规范的内容外,还涉及具体步骤、手续、方法、时间、距离、有关标准等。
动作流程是针对工作活动中工作人员的有关动作制定的流程。
这种流程最为精细,甚至要细致到操作者手、脚、眼的每一种变化。
这种流程主要适用于体力劳动占较大比重的工作过程。
第五.依照工作内容性质,可分为文件流程、档案流程、会议流程、信访流程、基建管理流程、物材采购供应流程、服务流程等。
第六.依照各步骤运行的路线形式,可分为串联型、并联型、复合型流程三种。
二. 政府流程管理模式在电子政务环境中的应用流程管理正可以恢复事物的本来面貌,帮助我们以流程为导向进行组织体系的设计,并不断对流程进行优化和创新,保持政府管理的活力,从根本上克服职能管理带来的一系列弊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公共政策学》课程作业姓名:**班级:行管1301班学号: **********——2016年1月——杭州市政府流程再造政策分析——以余杭区为例1.相关背景杭州市余杭区地处浙江省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
这些因素使得余杭经济社会有了极大的发展,余杭区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区)、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
尤其是在撤市设区后,东、西、北三面拱围老杭城的余杭,成了天堂的门户和杭州大都市的一个副城区。
从1999年第一次行政审批改革到现在的第五次行政审批改革,余杭区政府通过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的改革创新,已经大幅度的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推进了行政审批职能的归并,健全了行政审批的制度和监督机制,更提高了人们群众的满意度。
而近几年余杭区电子政务方面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余杭行政审批平台具有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硬件设施条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余杭区行政审批改革地推进,不仅仅是以行政服务中心机制创新或者电子政务平台完善来单独支撑改革创新的,而是在管理方式转变、审批流程再造、组织机构创新、信息技术完善、公职人员素质提升等各方面一起来推进整个改革的,通过各个因素的内在逻辑和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是一个角色清晰、目标统一、相互合作的整体。
2.具体做法按照典型的政府流程再造模型,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将不仅仅包括流程、程序的合逻辑或按照成本效率原则进行优化,同时流程再造还涉及组织结构优化、组织人员的人力资本储备提升、信息技术的完善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等各个方面。
因此,以下将从环境因素、管理方式、审批流程、组织机构、信息技术、人员素质等各方面梳理余杭行政审批改革的典型事实。
2.1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大致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公众需求的不断提高。
余杭位于大都市杭州其接受外部信息相对来说更加便捷,以及作为民营企业集中地,其创新意识也很早,同样对于政府工作水平的要求也相对来说更高。
同时,随着公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其已经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需求,更多的是希望接受良好的服务,而行政审批这项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和公民之间最为重要的一项,对其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二是官僚组织自身的弊端。
浙江作为民营企业的集中地,小、灵活是其主要的特点,相比官僚组织机构庞大臃肿和反应速度慢的特点,政府领导也意识到这其中的问题,外加上中央政府持续提倡大部门制等机构改革,余杭区领导也意识到改革官僚组织弊端是改革行政审批的必然之路三是信息时代的到来。
信息技术的极大改善,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敏锐的余杭区领导也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余杭区的电子政务平台一直是政府主抓的重点,而且其水平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而这也为余杭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
2.2管理方式其管理方式由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向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转变,这也促进了流程再造思路的推进。
具体体现在:一是管理风格倾向于人性化。
余杭区新建的市民之家通过"一切为了方便市民"的理念,改变以往方便政府工作的角度,无论从简洁、温馨、大气的设计风格,还是"简取号、细引导、亲服务、高效率"的叫号评价系统,都彰显人性化的服务环境。
二是考评系统的科学化。
余杭区综合考评工作改变以往以上级机关满意为标准,形成了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业绩实现为导向、具有余杭特色的"1+X"科学考评体系。
就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来说,"1"是指区行政服务中心,"X"是指当年由区委、区政府许可明确的专项工作考核,其中一大特色是在综合考评中试点设置争先创优目标,鼓励体制机制、理念方法、手段技术等方面的创新,采取自主申报、酌情加分等形式出现。
另外以社会评价为载体,扩大民主,在镇乡、领导评价的基础上,强调"两代表一委员"评价、《城乡导报》、政府网站上接受市民评价所占份额。
三是系统管理的项目化。
自从引入流程再造的理念后,项目化管理一直是余杭区各级政府行动的指南。
就余杭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市民之家"为例,整个"市民之家"建设都是由具体的项目管理计划,包括整体项目总体目标、组织领导、实施计划、项目评价等全面内容,就连投资项目审批代办中心等科级单位也在做项目管理手册和管理预案。
显然,项目化的管理方式推进工作,要比传统机械式工作效率高、成本低。
2.3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余杭区推进行政审批管理方式中,以政府流程再造理念来进行改革,从战略的角度上是正确的,而且从实践的效果来说也是可喜的。
而政府流程再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审批流程再造,那么从余杭的实践来讲,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2.3.1组织间与部门内部纵向的流程再造一是组织间纵向的流程再造,即审批事项需要村(社区)、镇政府、余杭区政府三级审批的。
余杭主要调整各级机关的权限,对于跟自然人和法人紧密相关的审批权,但是其要求仅限于形式上审批,则尽量将审批权下放到镇、村(社区)一级,即做到充分授权,如下图所示。
一方面可以方便老百姓办事,另一方面可激发基层政府工作的积极性。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余杭强调相应的监督权和执法重心下移,以及组织编制、财政供给等各方面保障,避免权力和义务不对等。
当然,组织之间纵向的流程管理还包括建立杭州市与余杭区联动机制,实现审批体系的上下顺畅和无缝对接。
组织间流程再造前后对比图二是单个职能部门内部纵向分级管理的流程再造,即审批事项需要经过接件、科员、科长、副局长甚至局长多级审批的,余杭一方面是明确科员、科长、副局长、局长的岗位职责和审批权力,做到权职责清晰。
另一方面,强调权力重心下移,即科员能够独立审批的,就不再要求科长审批;科长有权审批的,就不再要求副局长审核;副局长能够有权审批的,就不再要求局长亲自过问,如图所示。
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基层员工积极性,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而且能够清楚辨别具体审批事项负责人,激发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同时,对各项审批工作进行分类,规范承诺事项的受理时间,使用"一次性告知单"等措施,完善办件制度。
部门内部流程再造前后对比图2.3.2部门间与部门内设科室之间横向的流程再造余杭横向的审批流程再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能部门间横向的流程再造,即审批事项需要建设局、工商局、环保局等多个职能部门参与审批的,要集中办理、统一办理和联合办理。
余杭一方面将可以搬进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能部:门统一进驻中心,为集中办理和统一办理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在行政服务中心内部又进行分类别进行专项一站式服务。
目前主要是两种做法,一种是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三条龙"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例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条龙"审批服务。
通过高度集中整合的方式,把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一条龙服务相关的经:发局、建设局、环保局等24个部门和十多家中介服务机构,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确立、项目用地取得、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权证办理等办理全过程建成"一条龙"审批服务体系,便于市民、企业办事和相关部门的监管。
第二种是通过设立余杭区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将所有投资项目有代办员进行全程跟踪代办,这样能够起到审批项目统筹管理的作用。
二是单个职能部门内部横向的分级管理,例如卫生局内部的公共卫生监督科与职业卫生监督科之间对于审批事项的管理,如图4-6所示。
余杭采取行政审批,许可职能归并方法,即一个职能部门相同审批权放置到同一个科室,避免科室间职责不清。
而且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之后,按照《浙江省发改委、监察厅、法制办、编委办关于推进行政机关内部行政许可职能整合的意见》(浙发改社体[2008]221号)等文件指示,积极推进职能、授权、人员三到位,搭建以行政服务中心为综合平台的行政许可服务体系。
若存在不能合并整合的,则分清楚各个科室之间的具体审批事项,采取具体而特定的审批程序。
同时要对公众公布审批事项办理情况,避免审批者与被审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避免"暗箱操作"的发生。
卫生局内部横向级别科室流程再造前后对比图2.3.3政府机构与中介组织之间审批流程的梳理划分为促进中介服务业的发展,规范社会中介机构行为,维护中介服务市场秩序,保障社会中介机构及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余杭按照《行政许可法》和《浙江省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指示,一方面取消市场能够解决或者社会组织能够自主决定,且不需要行政手段的审批事项;另一方面余杭区政府联合余杭区纪委监察局制定《余杭区中介机构考核办法》,规范中介机构行为。
主要是以"客观、公正、适用"为原则,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社会评价、委托人评价和基础工作评价,实现对各中介机构的综合评价,包括中介共性评价、行业个性评价、业主满意度评价、倒扣分项目、奖励分项目五项,且以日常评价和年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同时,中心建立网上中介服务机构信息库,提供信息査询等基本服务,这样的做法进一步优化了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从而推动审批制度改革。
2.4 余杭行政审批的组织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就是将原本属于众多政府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到单一的大厅中办理,倘若不依靠流程再造,这种新型的政府服务模式将很难发挥作用,甚至有重新退回到"收发室"地位的可能2。
余杭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实施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最重要载体,通过对机构内部流程重新梳理和优化,配套机构建设、制度完善、人员素质提升等措施,真正意义上突破传统官僚体制下以职能部门的计划和任务为出发点的工作思路,实现了按审批事项流程为核心进行服务公众的成功转型。
余杭区行政服务中心的一大亮点在于通过设立余杭投资项目审批代办中心,将审批程序复杂且对地方经济拉动效应大的民生项目通过代办员统筹项目管理,以全程免费的方式进行代办。
具体来讲,第一、通过台账制度等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横向协调关系,并且加强了对职能部门业务的监管,有利于避免职能部门寻租以及减少无故拖延的现象。
第二、通过设立项目代办计划,统筹安排各项审批工作,以行政审批流程改造的形式极大的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第三、通过各种考核制度加强对代办员素质的考核,另外挂职干部挂职时间只有1年,也很难与职能部门形成利益共同体,所以能有效防止权力寻租现象的发生。
此外,项目代办对于行政权力相对人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则很低,而对于代办员的素质和能力来说则要求非常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队伍。
当然余杭的做法是在行政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代办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