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字梁设计的常见问题解析
井字梁楼盖设计的疑问

8、某些情况某些构件抗震措施的加强。
9、井字梁的间距和高度的确定。
10、边梁加强的措施,以及采用大小井字梁的特殊要求。
11、程序计算的特殊处理。
12、程序结构的特殊处理和分析等。
13、小井字梁的支座不是边梁而是框架柱的时候的特殊处理。
井字梁楼盖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楼盖形式,在要求大空间的多高层中也是比较常见的。
井字梁可以做成目的情况确定。
井字梁的形式有一般井字梁的,也有大井字梁套小井字梁的形式,具体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还很多:我自己总结了15条设计要点,大家可以先思考和探讨下,然后我说我的方法,这样才能调动设计师的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然就真的成书呆子了。
我提示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井字梁的适用条件。
2、井字梁适用的跨度。
3、井字梁的布置方式。
4、井字梁的地震计算。
5、井字梁变形协调的考虑。(如,对于超静定结构,如果不考虑变形协调,满足平衡条件的解有无穷多个,所以得考虑变形协调以确定真解。)
6、点铰接的条件和不能点铰接的情况。有些情况要点铰接,有些情况不能,和常规的有所差异。
钢筋混凝土井字梁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6)1120044202钢筋混凝土井字梁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收稿日期:2005212202作者简介:刘永新(19732),男,工程师,重庆市涪陵区移民工程咨询中心,重庆 408000刘永新摘 要:从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楼盖的构造、井字梁受力计算及配筋设计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钢筋混凝土井字梁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井字梁,均布荷载,结构设计,配筋中图分类号:TU375.1文献标识码:A 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是从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演变而来的一种结构形式。
双向板是受弯构件,当其跨度增加时,相应板厚也随之加大。
但板下部受拉区的混凝土一般都不考虑它起作用,受拉主要靠下部钢筋承担。
因此,在双向板的跨度较大时,为了减轻板的自重,可以把板的下部受拉区的混凝土挖掉一部分,让受拉钢筋适当集中在几条线上,使钢筋与混凝土更加经济、合理地共同工作。
这样双向板就变成在两个方向形成井字式的区格梁,这两个方向的梁通常是等高的,不分主次梁,一般称这种双向梁为井字梁(或网格梁)。
井字梁的设计是工程设计人员经常遇到且又必须掌握的内容。
下面就对几个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1 井字梁楼盖构造面最下面的一层节点没有降温荷载作用,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4)位于梁及柱子边的节点应力值大于其他位置的节点应力,这是因为柱子和梁的约束作用,在柱子和梁边的顶板内会形成应力集中,造成温度应力变化较大,可能会超过混凝土的抗拉极限而导致结构物开裂。
另外,在ANSYS 数据中还看到在顶板中的结构转角处以及截面变化处因为结构的突变,也引起了应力集中现象。
5 混凝土超长结构无缝设计1)通过ANSYS 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降温荷载作用下整个顶板内都表现为拉应力,而一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即会出现混凝土被拉坏,出现裂缝。
这是因为,当结构周围的气温变化时,顶板和梁都产生温度变形。
顶板直接与上面的覆土接触,而且顶板的厚度较小,远小于梁的厚度,所以整个截面紧随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而梁的温度变形滞后于顶板,从而变形引起约束应力,顶板内呈拉应力,梁内呈压应力。
【结构设计】井字梁的合理布置详解

井字梁的合理布置详解
井字梁系的两向梁内力按其线刚度分配矩形平面的井字梁楼盖,正交正放时由于短向梁的线刚度大,产生的内力较大,长向梁的截面虽与短向梁相同,但由于其线刚度小,故产生的内力也小.当Α/Β大于等于1.5时,为了使两向梁受力均匀,产生的内力相近,此时不宜布置成正交正放形式而应该采用斜放井字梁形式(见下图).
由此,古人云,井字梁设计须遵守以下原则:
1、井字梁楼盖两个方向的跨度如果不等,则一般需控制其长短跨度比不能过大.长跨跨度L1与短跨跨度L2之比
L1/L2最好是不大于1.5,如大于1.5小于等于2,宜在长向跨度中部设大梁,形成两个井字梁体系或采用斜向布置的井字梁,井字梁可按45°对角线斜向布置.
2、当井字梁周边有柱位时,可调整井字梁间距以避开柱位,靠近柱位的区格板需作加强处理,若无法避开,则可设计成大小井字梁相嵌的结构形式.
3、梁格间距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建筑上的要求和具体的结构平面尺寸确定,通常取跨度的1/12~1/6,且一般不宜超过
4m,同时还应综合考虑刚度和经济指标要求.
4、与柱连接的井字梁或边梁按框架梁考虑,必须满足抗震受力(抗弯、抗剪及抗扭)要求和有关构造要求.梁截面尺寸不够时,梁高不变,可适当加大梁宽.
5、井字梁最大扭矩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四角处梁端扭矩较大,其范围约为跨度的1/4~1/5.建议在此范围内适当加强抗扭措施.。
浅谈解决井字梁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浅谈解决井字梁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作者:曲德翔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12期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井字梁结构在施工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从井字梁的结构特点和设计原则入手,讲述井字梁的结构布置形式并分析其中的斜放井字梁的工程应用,深入探讨一下井字梁结构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关键词:井字梁;结构设计;问题一、井字梁的结构特点和设计原则1.井字梁的结构特点。
井字梁结构由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演变而来,如同双向板具有的随跨度增加厚度相应增加的特性,井字梁的板厚具有相同的特征。
随着双向板板厚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其下部的受拉区混凝土会被拉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一般在设计时会选择挖去受拉区的一部分混凝土,然后把受拉区的钢筋聚集在几条线上,此时的双向板便转化成了井字梁。
井字梁有以下结构特点:(1)具有较大的跨高比,适用于层高受限制,且大跨度的建筑物;(2)降低了结构自重和工程造价;(3)井字梁结构形成规则的梁格,造型美观。
2.井字梁的设计原则(1)在井字梁的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当出现井字梁楼盖两个方向跨度不等时,要控制两个方向的跨度比不超过1.5,如果跨度比超过1.5,应该在长向跨度中部设置大梁,形成两个井字梁体系。
2)井字梁周围梁端扭矩值范围是跨度的1/5~1/4,在这个范围内,要采取适当的抗扭措施。
3)一般情况下,若井字梁周围有柱位的时候,要调整井字梁间距来避开柱位,靠近柱位的区格板做加强处理。
4)根据建筑的要求和结构平面尺寸来确定井字梁梁格的间距,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井字梁梁格间距应取跨度的1/12~1/6,最大不超过4m。
5)在梁高不变的前提下,梁截面尺寸不够时可适当加大梁宽。
和柱相连接的边梁或者井字梁按照框架梁考虑,要满足抗震受力要求(抗扭、抗弯、抗剪)和其他相关构造要求。
(2)井字梁在设计中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梁格方向梁交点的格点处,为了保证与双向板配筋的方向相同,短跨度方向梁下面纵向受拉钢筋要放在长跨度方向梁下面纵向受拉钢筋下面。
浅谈井字梁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浅谈井字梁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摘要:钢筋混凝土井字梁具有为建筑提供更大空间的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试就钢筋混凝土井字梁设计中井字梁楼盖的构造、荷载计算、配筋设计等几个问题加以探讨。
关键词:井字梁;配筋;构造前言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是从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演变而来的一种结构形式。
双向板是曼弯构件,当其跨度增加时,相应板厚也随之加大。
但板的下部受拉区的混凝土一般都不考虑它起作用,受拉主要靠下部钢筋承担。
因此,在板的跨度较大时,为了减轻板的自重,我们可以把板的下部受拉区的混凝土挖掉一部分,让受拉钢筋适当集中在几条线上,使钢筋与混凝土更加经济、合理地共同工作。
这样双向板就变成在两个方向形成井字式的区格梁,这两个方向的梁通常是等高的,不分主次梁,一般称这种双向梁为井字梁(或网格梁)。
井字梁的设计是工程设计人员经常遇到且又必须掌握的内容。
下面就对几个常见问题进行探讨:1 楼盖构造1.1采用井字梁楼盖的平面结构跨度宜为8~24m,两向跨度应相等或相近,对于正交井字梁楼盖,长向跨度与短向跨度的比值应大于1.5,否则应在长向上加设大梁而形成两个井字梁体系,或采用斜交网格的井字梁体系。
1.2井字梁楼盖中区格尺寸的取值应综合考虑建筑和结构受力的要求,一般为1.2~3m较为经济,且a/b≈1。
1.3井字梁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大于C20,为了避免和减小楼盖混凝土收缩裂缝,其强度不宜过高,跨度较大时一般宜采用C30。
1.4井字梁和支承边梁的相交节点宜采用铰接节点,边梁刚度应足够大,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若采用刚接节点,则边梁需进行抗扭强度和刚度计算,边梁截面高度宜比井字梁高出20%~30%。
1.5与柱连接的井字梁或边梁按框架考虑,满足受力和构造要求,若梁截面不足,则梁高不变,适当增大梁宽。
1.6井字梁采用弹性方法计算,挠度值不宜过大,设计时应控制在L/300~L/400(L为短向跨度)以内。
当楼盖跨度较大时,施工时可预先起拱,以减小其挠度。
井字梁设置要求

井字梁设置要求咱来说说井字梁的设置要求哈。
一、结构布局方面。
1. 首先呢,井字梁的平面布置得尽量规则。
你想啊,如果布置得歪歪扭扭的,就像一个人走路东倒西歪似的,那整个结构受力就不顺畅啦。
它的梁格最好是矩形或者接近正方形的,就像搭积木一样,整整齐齐的才稳当。
2. 井字梁之间的间距不能太随意哦。
如果间距太大,就像架子之间的横杆隔得老远,那中间的板就可能支撑不住,容易出问题。
一般来说呢,这个间距要根据楼板的厚度、荷载大小这些因素来确定。
通常间距在2 3米比较合适,就像咱们排队,人与人之间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既不拥挤也不松散。
3. 井字梁的方向也有讲究。
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荷载传递的方向来定。
比如说,如果建筑物的长边方向荷载比较大,那井字梁的主方向就可以沿着长边布置,这样就像在主要受力方向上搭起了坚固的桥梁,能把力稳稳地传递下去。
二、梁的尺寸方面。
1. 梁的高度可是个关键。
井字梁的高度不能太小,不然就像个小矮个想扛重物,根本扛不住啊。
一般梁高取跨度的1/15 1/20比较靠谱。
比如说,跨度是6米的梁,那梁高大概在300 400毫米之间就比较合适。
要是梁高取得不合适,要么结构不安全,要么就浪费材料了。
2. 梁的宽度也得注意。
梁宽一般取梁高的1/3 1/2就挺好。
太窄了,梁就像个瘦竹竿,强度可能不够;太宽了呢,又有点傻大粗,不经济。
就像人穿衣服,大小得合身才好看又实用。
三、配筋方面。
1. 纵筋的配置要合理。
纵筋就像梁里面的骨架,得足够强壮。
根据计算出来的弯矩大小来确定纵筋的数量和直径。
不能太少,太少了梁就没力气;也不能太多,太多了就像一个人身上穿了太多衣服,又笨又不灵活,还浪费钢材。
而且纵筋在梁里的布置也要均匀,不能这边多那边少,要保持平衡,就像一个团队里的成员,大家要均匀分布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
2. 箍筋也很重要哦。
箍筋就像给梁绑上的腰带,是用来约束纵筋和混凝土的。
箍筋的间距不能太大,要是间距太大,就像腰带系得松松垮垮的,起不到约束的作用。
井字梁结构设计中若干重要问题的分析

井字梁结构设计中若干重要问题的分析摘要:井字梁以其良好的结构设计和受力特征在工程施工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出现了众多形式的井字梁种类和应用模式。
本文主要分析了井字梁在结构设计中的相关若干重要问题,在简要地概述了井字梁及其应用基本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了井字梁的结构特点、设计中需要遵守的若干重要原则以及其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关键词:井字梁斜放正交结构设计工程应用分析Abstract: the ribbed beams with its good structure design and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ce characteristic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emergence of numerous forms of ribbed beams types and application mod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ibbed beams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related some important problems, the article briefly summarizes the ribbed beams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basic situ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ibbed beams in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need to comply with some important principles and th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ectional dimensions.Keywords: ribbed beams inclined put structure desig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orthogonal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井字梁概述及其在目前工程中的应用状况井字梁是同一平面内由一组相互正交或斜交的梁所组成的工程结构构件,它的基本特征是梁与梁之间没有主次之分、高度大致相当、同位相交且呈井字型,常见的梁间距一般为3米左右,井字梁一般又称作交叉梁或格形梁。
【结构设计】井字梁结构设计最强总结(值得收藏)

井字梁结构设计最强总结(值得收藏)1、井字梁与柱子采取“避”的方式,调整井字梁间距以避开柱位;避免在井字梁与柱子相连处井字梁的支座配筋计算结果容易出现的超限情况;减少梁柱节点在荷载作用下,由于两者刚度相差悬殊而成为受力薄弱点以致首先破坏,由于井字梁避开了柱位,靠近柱位的区格板需另作加强处理.2、"井字梁与柱子采取“抗”的方法,把与柱子相连的井字梁设计成大井字梁,其余小井字梁套在其中,形成大小井字梁相嵌的结构形式,使楼面荷载从小井字梁传递至大井字梁,再到柱子.3、井字梁截面高度的取值以刚度控制为主,除考虑楼盖的短向跨度和计算荷载大小外,还应考虑其周边支承梁抗扭刚度的影响.4、由于井字梁楼盖的受力及变形性质与双向板相似,井字梁本身有受扭成分,故宜将梁距控制在3m以内.5、井字梁一般可按简支端计算.6、当井字梁周边有柱位时,可调整井字梁间距以避开柱位,靠近柱位的区格板需作加强处理,若无法避开,则可设计成大小井字梁相嵌的结构形式.7、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是从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演变而来的一种结构形式.双向板是受弯构件,当其跨度增加时,相应板厚也随之加大.但板的下部受拉区的混凝土一般都不考虑它起作用,受拉主要靠下部钢筋承担.因此,在双向板的跨度较大时,为了减轻板的自重,我们可以把板的下部受拉区的混凝土挖掉一部分,让受拉钢筋适当集中在几条线上,使钢筋与混凝土更加经济、合理地共同工作.这样双向板就变成为在两个方向形成井字式的区格梁,这两个方向的梁通常是等高的,不分主次梁,一般称这种双向梁为井字梁(或网格梁).8、井字梁的支承井字梁楼盖四周可以是墙体支承,也可以是主梁支承.墙体支承的情况是符合计算图表的假定条件:井字梁四边均为简支.当只有主梁支承时,主梁应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其绝对不变形.9、井字梁楼盖两个方向的跨度如果不等,则一般需控制其长短跨度比不能过大.长跨跨度L1与短跨跨度L2之比L1/L2最好是不大于1.5,如大于1.5小于等于2,宜在长向跨度中部设大梁,形成两个井字梁体系或采用斜向布置的井字梁,井字梁可按45°对角线斜向布置.10、两个方向井字梁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如果不相等,则要求两个方向的梁间距之比a/b=1.0~2.0.实际设计中应尽量使a/b在1.0~1.5之间为宜,最好按井字梁计算图表中的比值来确定,应综合考虑建筑和结构受力的要求,一般取值在12~3m较为经济,但不宜超过3.5m.11、两个方向井字梁的高度h应相等,可根据楼盖荷载的大小,取h=L2/20,但最小h不得小于短跨跨度1/30.12、梁宽=取梁高1/3(h较小时)1/4(h较大时),但梁宽不宜小于120mm.13、井字梁的挠度f一般要求f≤1/250,要求较高时f≤1/400.14、井字梁的楼板井字梁现浇楼板按双向板计算,不考虑井字梁的变形,即假定双向板支承在不动支座上.双向板的最小板厚为80mm,且应大于等于板较小边长的1/40.15、井字梁的配筋井字梁的配筋和一般梁的配筋基本上要求相同.但在设计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a.在两个方向梁交点的格点处,短跨度方向梁下面的纵向受拉钢筋应放在长跨度方向梁下面的纵向受拉钢筋的下面,这与双向板的配筋方向相同.b.在两个方向梁交点的格点处不能看成是梁的一般支座,而是梁的弹性支座,梁只有在两端支承处的两个支座.因此,两个方向的梁在布筋时,梁下面的纵向受拉钢筋不能在格点处断开,而应直通两端支座.钢筋不够长时,必须采用焊接,其焊接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C.由于两个方向的梁并非主、次梁结构,所以两个方向的梁在格点处不必设附加横向钢筋.但是在格点处,两个方向的梁在其上部应配置适量的构造负钢筋,不宜少于2根Ф12,以防在荷载不均匀分布时可能产生的负弯矩,这种负钢筋一般相当于其下部纵向受拉钢筋的1/3.16、井字梁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为了避免和减小楼盖混凝土的收缩裂缝,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太高.17、井字梁和边梁的节点宜采用铰接节点,但边梁的刚度仍要足够大,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若采用刚接节点,边梁需进行抗扭强度和刚度计算.边梁的截面高度大于或等于井字梁的截面高度,并最好大于井字梁高度的20%~30%.18、与柱连接的井字梁或边梁按框架梁考虑,必须满足抗震受力(抗弯、抗剪及抗扭)要求和有关构造要求.梁截面尺寸不够时,梁高不变,可适当加大梁宽.19、对于边梁截面高度的选取,应按单跨梁的规定执行,一般可取h=L/8~L/12(L为边梁跨度).梁柱截面及区格尺寸确定后可进行计算,根据计算情况,对截面再作适当调整.20、在边梁内应按计算配置附加的抗扭纵筋和箍筋,以满足边梁的延性和裂缝宽度限制要求.21、在节点两边,边梁要增设附加吊筋或吊箍,将交叉梁的全部支座反力传到边梁的受压区;在楼面梁端部(一倍梁高的范围)需加密箍筋,且不少于Φ8@100.22、井字梁最大扭矩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四角处梁端扭矩较大,其范围约为跨度的1/4~1/5.建议在此范围内适当加强抗扭措施井式梁板结构的布置方式:井式梁板结构的布置一般有以下五种,下面分别于以说明.1)、正式网格梁网格梁的方向与屋盖或楼板矩形平面两边相平行.正向网格梁宜用于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大于1.5的平面,且长边与短边尺寸越接近越好2)、斜向网格梁当屋盖或楼盖矩形平面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1.5时,为提高各项梁承受荷载的效率,应将井式梁斜向布置.该布置的结构平面中部双向梁均为等长度等效率,于矩形平面的长度无关.当斜向网格梁用于长边与短边尺寸较接近的情况,平面四角的梁短而刚度大,对长梁起到弹性支承的作用,有利于长边受力.为构造及计算方便,斜向梁的布置应与矩形平面的纵横轴对称,两向梁的交角可以是正交也可以是斜交.此外斜向矩形网格对不规则平面也有较大的适应性.3)、三向网格梁当楼盖或屋盖的平面为三角形或六边形时,可采用三向网格梁.这种布置方式具有空间作用好、刚度大、受力合理、可减小结构高度等优点. 4)、设内柱的网格梁当楼盖或屋盖采用设内柱的井式梁时,一般情况沿柱网双向布置主梁,再在主梁网格内布置次梁,主次梁高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5)、有外伸悬挑的网格梁单跨简支或多跨连续的井式梁板有时可采用有外伸悬挑的网格梁.这种布置方式可减少网格梁的跨中弯矩和挠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字梁设计的常见问题解析
作者:顾芸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0期
摘要:井字梁结构能提供较大的建筑使用空间,在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就井字梁设计原则、截面确定、挠度和配筋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具体工程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井字梁;双向受力
Abstract: Well-shaped beam structure can provide larger building space; it is very extensive in the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girder design principle, cross section to define, deflection and reinforcement and other aspects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project is discuss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cross beam; transverse stress
中图分类号:TU3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前言
为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上对大空间房屋的要求,如门厅、餐厅、大教室和大会议室等,井字梁结构被广泛的应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中。
井字梁在横纵两个方向上都有较大的刚度,其设计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应给与充分重视。
2 井字梁结构特点
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是从双向板演变而来的一种结构形式。
当板跨增加时,板厚也应相应增加。
但是,板厚的增加使得自重加大,而板下部受拉区域的混凝土往往被拉裂而不能参与工作。
因此,为了减轻板的自重,把板下部受拉区混凝土去掉一部分,使其受拉钢筋集中在几条线上,使钢筋和混凝土更加经济、合理的共同工作。
这样双向板就变成了在两个方向形成的井字式区格的梁,两个方向的梁高相同,不分主次梁,共同工作,形成井字梁结构。
该结构形式具有较大的跨高比,适用于受层高限制且要求大跨度的建筑。
图1
如图所示结构,顶部大空间为多功能报告厅,短向跨度为22.2米,长向跨度为25.8米,长短向之比约为1.15,双向受力。
网格大小在2.8米~3.2米之间。
梁高为1.3m,跨高比约为
1/17,井字梁为0.35m*1.3m,边梁为0.45m*1.4m,与柱相连的梁为0.4m*1.3m。
3 井字梁设计原则
3.1 井字梁的平面尺寸
井字梁楼盖两个方向的跨度应尽量相等,如不相等,一般控制长短跨之比不能过大,最好不大于1.5。
如果大于1.5,可采用单向密肋梁板体系。
井字梁梁格一般是根据建筑上的要求和具体的结构平面尺寸确定,一般取跨度的
1/12~1/6,一般取3.0米左右。
梁格尺寸可不相同,两个方向的尺寸比值控制在1.5以内为宜。
3.2 井字梁截面高度和宽度
井字梁结构一般具有较大的跨高比,常用的井字梁截面高度为跨度的1/16~1/20,如两个方向跨度不同,应取短向跨度。
两个方向梁高应相等,并满足配筋率和挠度要求。
梁宽宜取梁高的1/3~1/4,井字梁结构配筋一般较大,梁宽应考虑钢筋的排布,尽量减少钢筋由于放在第三排造成的折减。
3.3 挠度和裂缝控制
一般情况下,挠度f≤L/300,要求较高时,挠度f≤L/400。
由于井字梁跨度一般较大,所以挠度很难满足要求。
在大跨度结构施工时,应采取预先起拱的措施以解决挠度过大的问题。
在设计梁的截面时,应保证边梁有足够的刚度,如设计时采用刚接节点,则需计算边梁的抗扭强度和刚度,一般最好使边梁比井字梁高度高出20%~30%。
如图1所示的工程,边梁为
450*1400,分别改变边梁的梁高和边梁的梁宽,为350*1400和350*1500,通过PKPM的SWTWE计算得到井字梁最大弹性挠度见表1。
可以看出边梁刚度的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井字梁的弹性挠度。
边梁宽度增加对井字梁弹性挠度的降低值表1
略大于边梁高度增加所带来的井字梁弹性挠降低值。
所以,当边梁跨度不大时,增加边梁宽度对结构挠度控制有较好的影响。
但在边梁跨度较大时,由于井字梁跨中的挠度值为边梁的挠度值加上相对变化值,如果边梁挠度过大,则导致井字梁跨中挠度过大。
所以当边梁跨度较大时,需保证边梁本身的刚度,提高梁高对整体挠度有较好的影响。
由于井字梁构件混凝土体量较大,构件相互之间约束较多,易产生温度收缩裂缝。
为了避免和减小楼盖混凝土的裂缝,设计师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过高。
配筋时应严格满足规范中对裂缝的要求。
在施工时,选择温度较低的季节浇筑,且做好保温隔热的工作,尽量减少构件的冬夏季温差和室内外温差对结构裂缝的影响。
3.4 井字梁配筋
一般来说,井字梁的配筋等同于一般梁的配筋。
应满足规范对梁配筋的构造要求。
同时,在异向梁相交的角点处,应保证短跨的受拉钢筋位于长跨受拉钢筋的下部,等同于双向板的受力原则。
井字梁在不同方向上不分主次,两个方向均按一跨计算设计配筋,顶筋、底筋应通长设置。
与柱相连的梁由于负弯矩较大,配筋时应满足支座处的配筋和裂缝要求。
3.5 井字梁设计的其他问题
与柱连接的井字梁或边梁应按框架梁考虑,必须满足抗震受力(抗弯、抗剪及抗扭)的要求和有关构造要求。
梁截面尺寸不足时,梁高不变可适当加宽梁宽以满足要求。
井字梁楼盖设计时忽略了边梁的扭矩,边梁抗扭筋设置不足,容易产生抗扭裂缝,设计时应加强边梁抗扭的措施。
4 结语
井字梁结构受力复杂,内力和变形计算是通过双向交叉梁间的变形协同来实现,多为超静定结构,因此在设计井字梁结构时应多注重本文提出的相关问题,根据实际工程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结构设计。
5 参考文献
[1]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设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