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合集下载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鲁教版整课 件
1 新闻两则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2 诗两首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课 件
军帽底下的眼睛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 课件目录
0002页 0053页 0101页 0172页 0220页 0295页 0334页 0418页 0503页 0547页 0609页 0671页 0701页 0726页 0788页 0839页 0912页
第一单元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 诗两首 军帽底下的眼睛 4 蜡烛 6 亲爱的爸爸妈妈 7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9 台阶 11 信客 第三单元 14 桥之美 17 说“屏” 18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 19 大自然的语言 21 奇妙的克隆 23 生物入侵者 第五单元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件:第2课《诗两首》(共37张PPT)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件:第2课《诗两首》(共37张PPT)
18
19
学习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和思路。 •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反复诵读,教师 点拨,领会诗歌的内容含义。 • 3、通过反复诵读探究诗歌的内涵。
20
• • • •
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探究诗歌的内涵 难点: 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和思路
21
这首诗是诗人1952年12月写于朝鲜战场的。诗中没 有着意渲染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场面,也没有从 正面歌颂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志愿战士的形象, 而是以战斗生活为背景,着重展示了另一个世界— —战士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7
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刺刀( cì )骨头( ɡǔ 2、解释下列词语。 奴隶: 被奴役被压迫的人。
tou )奴隶( nú
lì )
8
1、从诗下面所标示的“1938年作”,你联想到了什么? 2、那么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什么? 3、从以往的学习经验看这首诗的写法。
9
1、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我们”,为什 么用“刺刀杀”而不用枪杀?
脸和强盗相:‚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
这是奴隶!’从而揭示了甘当奴隶的可悲之处,激励 人们觉醒,鼓舞人们奋起抗战,有很强的战斗力和号
召力。
11
• 诗歌的标题是一个什么句子?有何作用? 请根据语感和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设问 句。制造悬念,引发读者思考。“假使我 们不去打仗,会怎么样?”
12
• 2、“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会有怎样的结 果?请用课文中的诗句回答。 敌人用刺 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 • 3、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 死我们”,为什么用刺刀杀而不用枪 杀? 用刺刀杀更能说明敌人的残忍。
22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使至塞上_课件1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使至塞上_课件1

(3)选出对王维《使至塞上》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中,诗人写自己轻车简从,奉使出征,要前往远在西 北边塞的居延慰问将士。 B.颔联中运用比喻,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抑郁、孤寂的内心 情感,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C.颈联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视野开阔,意境雄浑, 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D.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中描写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人到达边 塞时所见的景色。
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搜集王维的古诗名句。 3.任选你喜爱的一首诗词,根据所学习的赏析古诗 词的方法进行分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诗人轻车简从,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 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气势——轻车简从(暗示被排挤) 目的——前往边境慰问战士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颔联:山高路远,使者觉得自己好像蓬草一样随风飘 转飘出汉关,又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比喻修辞 ——想到被排挤出朝庭之外
看到边关将士不畏艰苦守边卫国——感慨、赞美
方法指导: (一)炼字:
【答题技巧】: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还原内容。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 情。 【答题格式】: 释含义+描景象+点情、境
方法指导 (二)赏析: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思路】: 这首诗采用了________(表达技巧),______(独 特作用)写出了 __________(句意),表现了(突出 了) _________________(主旨情感)。
2.颈联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 字为什么用得好?
“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 作者的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劲拔 坚毅),“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课件(45张PPT)》(共45张PPT)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课件(45张PPT)》(共45张PPT)

4、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会有什么后果?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写法: 1、巧妙的构思:假设情景的描绘使人们明白了不去打 仗后那屈辱亡国的后果,从而激发人们的抗日激情。 2、语言特点:多用口语,质朴有力,掷地有声,有一 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强烈地激发了当时国人的生死存亡 的忧患意识,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号召力。 揭示道理:爱好和平,不愿做奴隶,就必须起来战斗, 以革命的暴力反抗侵略者野蛮而惨无人道的暴力。 评论:“一字字打入你的耳中,打在你的心上。”

1、从诗下面所标示的“1938年作”,你联想 到了什么? 2、那么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什么? 3、从以往的学习经验看这首诗的写法。
问题探究
1.诗的开头“透过炮火,透过烟雾”, 有何作用?
这两句简明概括地渲染了硝 烟弥漫、炮火纷飞的战斗场 面,为下文展开战士丰富的 内心世界提供了背景。
2.《军帽底下的眼睛》刻画了哪两种人 物形象?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军帽底下的眼睛》是诗人胡昭1952年12月 写于朝鲜战场的。诗中没有着意渲染硝烟 弥漫、炮火纷飞的场面,也没有从正面歌 颂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志愿者战士形象, 而是以战斗生活为背景,着重展示了另一 个世界——战士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是诗人1952年12月写于朝鲜战场的。诗中 没有着意渲染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场面,也没有 从正面歌颂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志愿战士的形象, 而是以战斗生活为背景,着重展示了另一个世界— —战士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9时54分58秒下午9时54分21:54:5821.7.31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一年级)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PPT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一年级)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PPT课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课 文 结 构
渡江区域 导语: (第1、2两句)渡江概况
(从四个方
面概括)
战役全局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中路军: 中路军首战告捷 主体: (剩余部分) 西路军: 西路军所向无敌
东路军战绩辉煌 东路军: (重点)
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 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 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
江阴 芜湖
江阴
芜湖
安庆 安庆
九江 九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 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 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 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①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 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 铜陵、青阳、荻港地区,共渡过了30万人。 ②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 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 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 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提示:注意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 不同的表达效果。)
(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
这几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的?
20 日夜 -----21 日下午 5 点 ----21 时间上: 日下午至22日下午。
渡江部队: 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内容上:
第二层与第一层
第三层与第二层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3页 0101页 0149页 0243页 0292页 0358页 0422页 0445页 0489页 0518页 0580页 0645页 0674页 0736页 0787页 0789页
第一单元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 诗两首 军帽底下的眼睛 4 蜡烛 6 亲爱的爸爸妈妈 7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9 台阶 11 信客 第三单元 14 桥之美 17 说“屏” 18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 19 大自然的语言 22 恐龙无处不在 24 你一定会听见的 25 三峡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2 诗两首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பைடு நூலகம்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单元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1 新闻两则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老王2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老王2

杨绛
画说老王
杨绛简介
杨绛,(1911— ),钱钟书夫人,本 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
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 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 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 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 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 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
的 好 人

3、作者一家人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A、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
B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 报酬;
C、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 白送,也给了钱;
D、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 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 能维持生活。
E、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 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平等
极富爱心

互爱
(人道主义精神)
追问 既然“我”也关爱老王, 为何文中还说“愧怍”?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与不幸者,幸运 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 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 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与老王 相比,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 够,所以感到“愧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1.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 价相同。
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 我们吃?”
②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 我们吃?”
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 在门框里。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蜀 志·先主遗诏》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 反而更美丽。(培根)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A3 芦花荡 (共97张PPT)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A3 芦花荡 (共97张PPT)

孙犁代表作《荷花淀》
• 即“白洋淀纪事 之一”。
• 本文是“白洋淀 纪事之二”。
语言风格:
细腻优美,富有浓郁的诗情 画意,有“小说的诗”、 “诗的小说”美称。
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 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的作战。 亦称“七七”抗战、“七七”事变。“七七” 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声讨日本侵 略军。“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 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 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本文写于抗日战争 的最后阶段(1945年8月)。
• 人物描写手法:
•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 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 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 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 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 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 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 种描写方法。
白洋淀有143个淀泊,被3700多条沟濠连 接,淀淀相通,沟濠相连,形成巨大的水上迷 宫。淀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景 随时移。春季,水域清澈,烟波浩淼,芦苇翠 绿,一片勃勃生机; 夏季,莲菱蒲苇 随风摇
曳,满淀荷花盛开,湖内白帆点点,使人暑意 顿消------
白洋淀不仅以她的美丽环境、富饶的物产而 闻名遐迩,更令人广为传颂的,还有她光荣而 悲壮的革命历史!
侧面描写:如第8段和第1段首句中的“呆望”以及文中 对二菱怀疑、不信任老头子的描写,都从 侧面描写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
• 分析人物
本文写了三个人物,主要人物是 ——老头子 “老头子”的身份是 ——交通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
2 诗两首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一单元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
1 新闻两则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完整版】
中原我军目录
0002页 0053页 0101页 0149页 0197页 0272页 0311页 0345页 0400页 0423页 0478页 0540页 0600页 0602页 0664页 0715页 0788页
第一单元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 诗两首 军帽底下的眼睛 4 蜡烛 6 亲爱的爸爸妈妈 7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9 台阶 11 信客 第三单元 14 桥之美 17 说“屏” 18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 19 大自然的语言 21 奇妙的克隆 23 生物入侵者 第五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