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
企业并购财务绩效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并购财务绩效研究文献综述邓雅馨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并购财务绩效的研究大致分为四个研究方向:一是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财务绩效;二是企业并购财务绩效的评价方法;三是企业并购财务绩效的影响因素。
下面,笔者将分别对这三个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和评述。
一、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财务绩效(一)并购企业财务绩效1.正收益Satish Kumar,Lalit K.Bansal 的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使并购企业产生长期的协同效应,获得更多的现金流,形成更多的、多元化的业务,获得正的超额收益。
肖晗对2012年8月康恩贝制药并购伊泰药业的案例中并购方公司的绩效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短期并购交易能为并购方公司带来超额收益,对公司业绩提升有利,但长期绩效有待观察。
冯瀚文研究了2004年至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和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通过对超额累计收益率的显著性检验,认为并购事件能给收购公司的股东带来显著为正的超额累计收益率。
2.负收益Qamar Abbas,Ahmed Imran Hunjra,Rauf I Azam,Muhammad Shahzad Ijaz,Maliha Zahid 研究了巴基斯坦银行并购后的财务绩效,发现巴基斯坦银行并购后的财务绩效变差了。
Ramesh,Deepti,Valk,Vincent 研究了富勒公司收购中国天山新材料技术公司这一并购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富勒公司并购后的财务绩效有所下降。
苏小东选取2008年至2009年间发生的52起国内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并购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并购活动并未改善并购企业的财务绩效,至少从短期来看,大部分并购企业的财务绩效有所下降。
王婷选取了煤炭行业的4个上市企业的并购活动作为研究样本,运用DEA 模型对企业的并购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得出并购公司的财务绩效下降的结论。
(二)目标企业财务绩效大部分研究学者认为目标企业的财务绩效在并购之后得到了提高,唯一的不同只是提高了多少而已。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
好呀,以下是 7 条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
1. 事件研究法呀,这就像拿着放大镜看并购前后股价的波动呢!比如说,
A 企业并购了
B 企业,我们就能通过事件研究法清晰地看到市场对这次并购的反应,难道不是很神奇吗?
2. 财务指标分析法呢,就像是给企业做一次全面体检!我们可以对比并购前后的各种财务数据,像盈利能力呀、偿债能力呀。
打个比方,C 企业并购后,它的资产负债率是不是有了明显变化,这可太有意思了!
3. 案例分析法,这简直就是深入企业内部的探秘之旅呀!我们详细研究一个个具体的并购案例,像是 D 公司并购 E 公司的整个过程,能从中发现
好多细节和规律呢,你说好不好玩?
4. 调查研究法呀,就好像和企业的相关人员聊天一样呢!我们去问问管理层、员工他们对并购的看法和感受呀,哇,肯定能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说 F 企业并购时员工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起伏呀!
5. 经济增加值法,这就像是衡量企业真正创造价值的魔法棒!像 G 企
业并购后,它的经济增加值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这可直接反映了绩效呢,不是吗?
6. 对比分析法,这不就是把不同的并购案例放在一起比一比嘛!比如说
H 企业和 I 企业的并购,它们的绩效有啥差别,一对比就清楚啦,多直观呀!
7. 德尔菲法呢,就像是一群专家在开会讨论!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对企业并购绩效发表意见。
想想看,J 企业并购这事,众多专家来讨论,多有意义呀!
我觉得这些方法各有各的用处和魅力,都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并购绩效呢!。
《2024年协同效应作用下的被并购企业绩效研究》范文

《协同效应作用下的被并购企业绩效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商业世界中,企业并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战略手段,通过此手段企业能够迅速扩大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
然而,并购后的整合与协同效应的实现往往对被并购企业的绩效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协同效应作用下被并购企业的绩效变化,以期为企业并购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经营、财务和管理三个方面。
经营协同效应主要指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等;财务协同效应主要指通过并购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如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管理协同效应则主要体现在通过并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组织结构等。
这些协同效应对被并购企业的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其次,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若干起典型的并购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采用统计分析法,对被并购企业绩效进行量化评估。
四、研究内容(一)协同效应的实现途径1. 经营协同效应: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产品线和客户群等。
2. 财务协同效应:通过并购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优化资本结构等。
3. 管理协同效应:通过并购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人才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组织结构等。
(二)被并购企业绩效的评估本研究选取若干起典型的并购案例,对被并购企业绩效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财务指标(如净利润、资产收益率等)和非财务指标(如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
通过对比并购前后被并购企业的绩效变化,分析协同效应的实现程度。
(三)案例分析以某企业并购案例为例,详细分析协同效应在其中的具体表现。
通过对比并购前后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管理状况,揭示协同效应对被并购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
五、研究结果与讨论通过对若干起典型并购案例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协同效应在提高被并购企业绩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企业并购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而并购绩效的研究也是企业领导者和财务专业人员在并购过程中必须处理的复杂问题之一。
虽然这个领域有许多可能的研究途径,但鉴于其复杂性和多样性,经济学家和管理学者一直在寻求最佳的方法来评估并购交易的绩效。
本文对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
1. 定量方法定量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并且被广泛认为是测量并购绩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它通常涉及到利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技术来产生有关并购绩效的数字数据。
这些技术包括回归分析、因果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
定量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结果明确,可以提高实证性和准确性。
但是,它们的局限性在于,它们只能提供数字数据,不能得出并购绩效的根本原因。
另外,它们的结果也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如经济景气、行业状况、政策变化等)的影响。
2. 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方法是对企业并购绩效进行评估的另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重点关注的是并购对财务业绩的影响,包括财务报表、现金流量等。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比较企业并购后的业绩和预期的业绩,并确定这种差异的原因。
财务分析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有效地评估企业并购的财务效果,并可以帮助企业领导者了解并及时调整其战略,但它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为其他因素产生负面影响提供解释。
3. 经验法方法经验法方法是更加定性的方法。
通过独立的定性评估和面对面的访谈,这种方法可以产生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对并购领域和企业所处行业有深刻的理解。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可以为研究者提供详细的信息、理解并购交易的微妙之处,同时提供对交易成功与否所需的定性分析。
然而,这种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容易受到观察者偏见的影响,而且缺乏规范。
4. 综合法方法最后一个方法是综合法方法,它结合了上述三种方法,以产生更全面和详细的分析结果。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提供充分的数据以评估交易,同时可以准确地确定并购过程中的强项和弱项,便于在以后的交易中进行改进。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是为了评估并购活动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而进行的研究。
并购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市场扩张、降低成本等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研究企业并购绩效对于指导并购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在定性分析中,研究者通过对并购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利用经验和案例进行判断并归纳总结。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揭示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影响因素,能够形成有助于指导并购实践的实践经验。
这种方法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对于不同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和研究者的经验水平存在一定的影响。
在定量分析中,研究者通过构建相关的模型和指标体系对并购绩效进行量化研究。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事件研究法、回归分析法、财务比较法等。
事件研究法是广泛应用于并购绩效研究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并购事件前后企业股票收益率的变化进行分析,探究并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回归分析法则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研究并购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财务比较法则是通过对并购前后企业财务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估并购的绩效。
研究者还可以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实证研究。
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研究者可以客观地评估并购活动的绩效,并揭示其中的影响因素。
借助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者也可以获取从业者的经验和意见,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既能够揭示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影响因素,又能够通过实证研究评估并购活动的绩效。
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数据条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为企业并购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的研究

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的研究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的研究一、引言企业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合并或兼并其他公司来扩展自身规模或优化业务结构的行为。
并购在当今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是一种常见的商业策略。
然而,并购不仅带来了机会,还伴随着风险。
对于并购的绩效研究,既能帮助企业评估并购行为的成功与失败,也有助于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因此,本文将探讨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的研究。
二、并购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1.财务绩效指标财务绩效指标是衡量企业并购绩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中,收益增长率、资产回报率、股东权益回报率、净利润率等等被广泛应用于并购绩效评价中。
这些指标通过比较并购前后的财务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并购是否对财务表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市场绩效指标除了财务绩效指标,市场绩效指标也是评价并购绩效的重要衡量标准。
市场绩效指标包括股票价格、市值、市场份额等。
通过比较并购前后这些指标的变化,能够揭示并购是否对企业市场竞争地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组织绩效指标在并购中,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也会发生改变。
因此,组织绩效指标也是评价并购绩效的重要考虑因素。
这些指标包括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失率、生产效率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并购是否提升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内部组织协调性。
三、研究方法的选择1.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也是研究企业并购绩效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对各种并购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一些共同的规律和结论。
案例研究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利用实际案例的数据,更加贴近实际情况,但是其局限性在于样本数据的有限性。
2.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一种基于现实数据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统计分析方法,从大样本的角度分析并购绩效。
实证研究方法的优点是能够通过比较大量的数据,得出一些更加客观和普遍的结论,但是其局限性在于可能忽略了某些特殊情况和因素。
3.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主观性研究方法,通过向相关的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和研究人员发放问卷,以获取他们对并购绩效的看法和评价。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企业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或资产,实现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或资源的获取。
并购活动是企业战略重组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并购的绩效评估是对并购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财务指标法、市场反应法、事件研究法和相关研究法等。
财务指标法主要是通过对并购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财务维度评估并购活动的绩效。
常用的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资产收益率等。
该方法简单直观,便于操作,但仅关注财务数据可能无法全面评估并购活动的绩效。
市场反应法是通过研究并购消息对企业股票价格的影响,评估并购活动的绩效。
研究者通常通过股票收益率、交易量和市值等指标来衡量市场反应。
该方法能够及时反映市场对并购活动的预期和反应,但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干扰的问题。
事件研究法是通过研究并购事件前后企业股票价格的变化,评估并购活动的绩效。
该方法通过构建事件窗口和控制窗口,分析并购事件对企业股票价格的影响。
此方法相对较为准确和客观,但对数据的要求相对较高。
相关研究法是通过对并购活动相关因素的研究,评估并购活动的绩效。
这些因素包括企业规模、资产负债比率、技术能力等。
该方法能够全面考虑影响并购绩效的各种因素,有助于深入理解并购活动的绩效问题。
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结合定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企业内部人员对并购活动绩效的评价和观点,从而全面了解并购活动的绩效情况。
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有多种,各具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或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上市公司溢价并购绩效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溢价并购绩效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其中溢价并购现象尤为引人关注。
上市公司溢价并购是指并购方支付高于目标公司市场价值的价格进行收购的行为。
这种并购行为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绩效以及市场反应等方面均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上市公司溢价并购的绩效,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对公司的长期影响。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溢价并购绩效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溢价并购的绩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并购双方的规模、行业相关性、并购后的整合能力等。
此外,并购后的市场反应也是衡量并购绩效的重要指标。
总体而言,适当的溢价并购能够为公司带来长远的利益,但过高的溢价可能导致公司财务压力增大,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收集上市公司溢价并购的案例,对并购双方的财务数据、行业背景、并购动机等进行详细分析。
其次,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并购事件对公司股价的短期市场反应。
最后,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对并购后的公司绩效进行长期跟踪分析。
四、实证分析1. 案例选择与数据收集本文选取了近五年内发生的若干上市公司溢价并购案例,收集了并购双方的财务数据、行业背景、并购动机等相关信息。
同时,收集了并购事件发生前后的股价数据,以便进行短期市场反应分析。
2. 短期市场反应分析通过事件研究法,本文发现上市公司溢价并购事件对公司的短期市场反应普遍为积极。
在并购公告发布后的一段时间内,公司股价往往会有所上涨。
这表明市场对溢价并购持乐观态度,认为这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和业绩。
3. 长期绩效分析通过财务指标分析法,本文对上市公司溢价并购后的长期绩效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适当的溢价并购能够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过高的溢价可能导致公司财务压力增大,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此外,并购后的整合能力也是影响公司绩效的重要因素。
成功的整合能够使公司实现协同效应,提高整体业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综述
作者:严新亚王忠吉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12期
摘要:在对会计研究方法以及事件研究方法展开具体介绍和实证研究之后发现,在研究企业并购绩效时,应结合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特点来灵活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选定研究指标时也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诉求而定。
同时,通过分析还能够了解到,会计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自身存在一定的限制性,考虑到这一情况,在进行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时,应考虑建立并应用EVA等新型价值指标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并购;企业绩效;研究方法
在资本市场持续发展,市场机制不断优化完善的背景下,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获取更多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水平,通常会以并购的方式来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以这种方式进军到某一行业。
而并购前后企业绩效的变动情况可以通过股票波动情况而体现出来。
这就是事件研究法,具体来说就是讲企业提出并购计划的当日作为“事件日”,以特定时期当中的股份波动情况来反映并购前后企业绩效的变动情况。
会计研究法是以部分财务指标为基准,判断企业并购前后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或直接与行业相应财务指标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以分析并购行为为企业经营绩效带来的影响。
1 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1.1 事件研究法的基本原则
事件研究法主要是基于股票的反常收益来对并购活动为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进行判断,不过,因为这种研究方法很大程度上要以有效的证券市场为支撑,若在某一事件日后,收购企业或是被收购企业的股票价格提高,并且明显高于正常浮动区间,则可判定并购活动使企业绩效發生了变化;如企业提出并购计划之后目标企业或收购企业股价维持在之前的水平或在正常区间内波动,则说明并购活动为对企业带来绩效方面的影响。
1.2 会计研究法的基本原则
具体来说,会计研究法是对并购前后企业部分财务指标的波动情况进行判定,由此验证并购活动是否影响到企业绩效,使用该方法时资本市场无需达到半强式有效,但具体指标的选定会受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这些财务指标一般选定的是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流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利润率等,其中企业盈利水平是通过资产利润率、每股收益来进行体现,而企业现金流动质量与偿债水平是基于流动比率、现金比率来进行体现,而企业营运能力则通过资产周转率体现出来。
2 实证研究
2.1 会计研究法实证研究
在国外,有学者以会计研究法来进行研究后了解到,并购后,公司资产总收益率降低,在并购五年后达到最低值,且有一半以上的公司并购绩效都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下。
国外还有学者对美国以部分美国企业的收购活动为例展开研究,最终发现,并购后,企业资产回报率有一定提升。
在我国,陈垚(2016)以会计研究法对我国一些企业的收购活动曾展开研究,他发现,并购能够让企业绩效在短期内得到提高,并且不会使企业内在价值受损。
蒋娜,卢雁影(2012)基于企业变现能力、营运能力以及成长能力等多项指标来建立了企业财务综合绩效指标,在进行统计分析后了解到,并购和企业股东权益净利率、每股收益、综合财务绩效、资产净利率之间的联系最为密切。
刘艳芝(2016)研究提出,在并购后,企业的并购绩效无法得到提升,不过企业的内在价值是能够得到提高的,以短期利益来判定企业经营绩效是不合理的;在股东控股比例较大的企业当中,并购活动会使企业绩效得到提升,但企业资金流也容易流出,在他看来,会计研究法与事件研究法对于分析我国企业的并购绩效都缺乏合理性,而自由现金流及EVA等价值指标能够更好地适用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2.2 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
景国文(2017)曾对并购之后企业绩效波动情况展开研究,他们认为,在并购一年后,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投资收益率的占比都有所提升。
张宪(2016)基于事件研究法具体分析了我国45起企业并购事件,最终他们认为,在并购计划提出后,企业累计反常收益会有一定提高。
杨凌日,赵文举(2015)基于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展开分析,最终发现,对于公司并购事件,市场会有明显反应,而对于有偿转让类并购事件,除了有提前反应之外,在公告后期还表现出强烈的过度反应,而其他方式并未出现明显的超额收益率。
黄剑飞,陈雷雷(2019)以事件研究法来综合分析了我国一千多起并购事件,他发现,在并购行为发生后,收购企业的累计超长收益率将会降低,企业的内在价值将呈上升趋势。
3 结语
总体上看,会计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弊端以及不同的适应情况。
比如会计研究法中用到的数据均为之前的经营数据,仅能体现企业之前的经营情况,再加上财务指标的选择存在主观性,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存疑。
以事件研究法来说,该法是基于股价的波动情况来分析公司的绩效问题,需要以证券市场有效性为前提,不然股票价格是无法很好地体现并购信息的,另外,如果政府是公司的大股东,则公司的并购活动主要是在政府的推动下进行的,股票价格可能无法体现并购的影响。
可见,对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后续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升曦.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2):26.
[2]王燕妮.管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9):25-26.
[3]王志亮,霍成帅.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9,17(4):43-47.
[4]孙艺菀.基于事件研究法的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综述[J].商情,2017,(2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