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类文本阅读常见的问题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信息题常见的十大陷阱: (1)夸大其词。即命题者随意夸大某一事物的功能、发展趋势等。 (2)以偏概全。即命题者故意把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 (3)曲解原意。即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4)混淆范围。即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范围、作用、程度,或者任意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等。 (5)弄错条件。主要表现为:一是条件不充分;二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且必要条件;三是条件与结果颠倒。 (6)张冠李戴。即把与甲有关的说成与乙有关,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乙的特点。 (7)因果不明。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另一种情况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原因说成结果,把结果说成原因。 (8)无中生有。即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推断出来。 (9)偷换概念。即表述概念时,故意用一些相关或相近的概念加以置换。 (10)弄错时态。即故意将已经发生的(或还未发生的)说成还未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