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风水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5-25T10:20:32.3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作者:邱汉兴[导读] 摘要: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范围较广,尤其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天时地利人和,并以此观念为基础,将中国传统风水融入其中,同时结合不同的民族文化,以满足人们实际的需求。

广东西鸿土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高州市 525200摘要: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范围较广,尤其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天时地利人和,并以此观念为基础,将中国传统风水融入其中,同时结合不同的民族文化,以满足人们实际的需求。

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风水;建筑设计;现代建筑引言: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逐渐提升,传统的单一居住需求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促使人们将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形成丰富的建筑文明。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深入了解传统风水理论与建筑理论,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分析,寻找出传统建筑的设计规律,并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中,促进现代建筑行业发展。

一、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分析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主要是表现出精神层面的向往与寄托,利用“风水”二字的灵动,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在大千世界中,“风”与“水”代表的是无拘无束,民族先辈利用风水有形,进行建筑设计,并通过自身的智慧总结规律,促使建筑设计适应周围的风水,满足实际的需求。

实际上,在中国先民选择居住环境过程中,都是以满足风水要求为基础,选择“风水宝地”,展现出先辈的向往与寄托。

当前,可以将中国的风水理论概括为两个体系,第一,风水可以水是中国建筑的标准体系,在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按照风水的要求,进行方向选择、定位、设计等,以满足实际的需求。

第二,风水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在传统建筑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求建造地区的风水、生态环境等符合人们的居住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合理的设计,例如,在选择地址时,人们通常会选择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等区域,展现出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意义与内涵[1]。

中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与运用

中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与运用

中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与运用关于中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与运用,日益引起从事房地产业、建筑业、装饰业及设计界人士及普通老百姓的广泛关注。

这里,围绕这一课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及有关人士。

一、古代建筑风水学的基本思想众多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3)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

(4)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

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

颇具启发意思的是,这些村落多被现代村落或城镇所迭压,如河南洪水沿岸某一段范围内,在15个现代村落中就发现了11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

甘肃渭河沿岸70公里的范围内,就发现了69处遗址。

可见,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聚落选址因素的考虑很是讲究,这个古老的传统根深蒂固地遗留在后人的脑海中,并具体显现在许多现代城市、村镇的选址与建设中。

从上古文化遗址情况中还可判断,人们聚居的地区,已出现了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区。

如半坡遗址中,墓地被安排在居民区之外,居民区与墓葬区的有意识分离,成为后来区分阴宅、阳宅的前兆。

新石器时代原始居住形式的不断改进,反映了人们随环境而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原始聚落的位置选择,也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有了较高的认识水平。

总之,人们在观察环境的同时,开始了能动地选择环境。

从殷商之际的宫室遗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河流与居住环境之关系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小屯村,是殷商王朝的首都。

这里洹水自西北折而向南,又转而向东流去。

就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其南岸河湾处的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宫室的所在地;宫室的西、南、东南以及洹河以东的大片地段,则是平民及中小贵族的居住地、作坊和墓地等;其北岸的侯家村、武官村一带则为商王和贵族的陵墓区。

浅析传统风水元素在现代建筑家居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传统风水元素在现代建筑家居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传统风水元素在现代建筑家居设计中的运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家居的要求不再只满足于遮风避雨,而是开始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清新的空气、人性化的设计、环保健康的建筑材料、与大自然相和谐的完美设计。

人们在购房时也不再仅考虑地理位置是否优越、销售价格是否便宜,而更加关注拟购房屋的环境设计,愈来愈关心自己的居住环境设计及其衍生的生活质量。

正如加拿大建筑师阿瑟.埃利克森所说的:“环境意识就是一种现代意识”。

现代建筑、家居设计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所进行的理想的内部生活环境设计,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从构成世界之三大要素的自然——人——社会这三个座标体系出发,现代的设计已从单纯的产品设计拓展到生存环境状态的设计,由“生存意识”进展到“环境意识”,现代建筑家居设计中倡导的生态设计强调的是亲近自然,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既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与人们舒适、健康生活的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中国的风水术,又称堪舆术,是一种从古代沿袭至今的择吉避凶的术数。

中国人崇信风水,每逢婚丧喜庆,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乃至于修桥筑路等,都要请风水先生堪地利,看风水,择良辰吉日。

这种风俗,自古至今,长盛不衰,随着历史演变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风水文化”。

而对于有中国特色的“风水文化”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传播积淀后又形成了涉及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为一体的学科即风水学。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风水是建筑的灵魂。

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等构成了中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

它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企图对一定场所内的气势加以影响。

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

风水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风水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风水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深深嵌入人们的生活中。

尤其在建筑设计领域,风水一直被视为不可或缺的因素,被用来美化环境、增加居住舒适度和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风水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首先,风水在建筑设计中的最基本原则之一是“山水相依”。

根据传统风水学说,山代表稳定,水代表流动。

因此,选择建筑的位置时,应该考虑周围山水的布局和形态。

例如,选择建筑场所时应避免选择高耸的山脉背后,因为这样会形成“云压山头”的局势,给人们带来压抑和压力。

相反,选择水流平缓的地方建造房屋,有利于家居的和谐与安宁。

其次,风水在建筑中的运用不仅关注室内的布局,也重视室外的环境。

建筑外部的门窗、门道等细节也被视为风水的一部分。

根据风水学说,门道的大小和高低应该与建筑的整体比例相衬。

门窗的布局和形状也应该符合风水学的原则,例如门窗的布局应该合理,门窗的形状应该平衡。

在室内布局方面,风水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传统观念,房屋的主卧应该位于整个建筑物的后方,这样有利于主人的健康和长寿。

此外,卧室的床的朝向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床头不能对着门,避免给人带来不安全的感觉。

床的位置要保持稳定,避免放在穿堂风的地方,以免影响人的健康。

除了卧室,客厅也是室内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风水学说,客厅应该宽敞明亮,通风良好。

家具的摆放应避免冲击客厅的气流,应严禁堆放杂物和杂乱无章的摆放家具。

在风水学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合理布局客厅,营造宜人的家居环境。

此外,颜色的运用也是风水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风水学说,颜色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房间功能选择不同的颜色。

例如,卧室可以选择柔和的颜色,如浅粉色、淡蓝色等,以营造轻松、宁静的氛围。

而厨房则可以采用明亮的颜色,如红色、橙色等,以增加活力和食欲。

最后,风水设计还关注建筑物的室内采光和通风。

据风水学说,室内采光充足可以带来正能量和好运气。

现代建筑中风水学运用

现代建筑中风水学运用

现代建筑中风水学的运用摘要:风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思想中融合了阴阳平衡与事物的完整性,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协调性。

这种思想不仅在古代建筑中体现出来,而且现代建筑也十分认同,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为此,对现代建筑中风水学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建筑;风水学;运用对于风水文化的流传,在我国已经有很早的历史,风水文化主张作为主体的人与对应的环境相协调。

在人类建造的房屋中也要求与自然的和谐性,并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风水的这种思想不仅在古代建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建筑中也得到了认同。

风水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建筑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风水学的科学解释风水文化是一种保存了千年的文化,是经过了长期的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必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研究认为,自然界除了可以观察到的物体外,还有一些不可见物质,如一些离子、磁场等,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少病少灾,也可能是负面的,会使心情烦躁不安、灾病不断。

风水学就是考虑了这样的情况,在建筑选址、朝向、建筑规格、室内设计等方面进行选择,来满足人们的心理要求。

2.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2.1 风水学在现代建筑选址中的运用传统的风水观点认为对于住宅的选择要选在自然景观不错之地,能够蕴藏一种适宜人类居住的天地之气,古代,人们把住宅的选址看的很重,认为选址的好坏关系到生存的根本。

如“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这样的描述就是理想的一种风水佳地。

这些被称为风水宝地的地方会形成良好的气热循环与局部小气候,利于人类的长久生存和居住。

风水学一直注重事物的整体性与环境的协调性,这样的追求目标也是现代建筑所需要的,现代建筑在选址时要依据当地环境的客观条件,采取人类向往的生活方式进行建造,这样能够让人感觉回到了一种自然的状态下,生活更为真实快乐,这也是风水学思想的表达。

在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把选址设在山水之间,依山而建傍水而生就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这也是古代建筑选址的思想,这样的环境更有利于人的发展与陶冶。

园林设计中风水理论的应用

园林设计中风水理论的应用

园林设计中风水理论的应用在我国,风水是一种现场校察地理的方法,是一门选择合适的地方的学问。

相传其创始人是九天玄女,较为完善的风水起源于战国时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普及,风水曾一度被人们视为迷信活动。

但是事实上,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相地”其次,风水理论对于植物种植的影响。

根据我国传统风水理论的观点,理想的风水宝地必须要有行局佳、气场好、水青水秀、风景宜人。

风水思想十分重视种植园林树木,主张在城镇、村落或者居宅庭院内外种植园林树木。

这样可以起到挡风聚气的功效,还能维护小环境生态,使村落、庭院小环境在形态上完整,在景观上显得内容丰富和有生机。

并且在园林内种植的植物的种类以及种植方式都是很有讲究的,如不可在门前种植大树,门前有大树易隔挡阳光,阻扰阳气生机进入屋内,同时屋内阴气不易驱出,还会使人出入不方便和易招雷击。

同时又认为,东种挑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李杏、中门有槐,富贵三世。

这不仅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朴素哲学观,而且也充满了科学的依据,并且符合当今生态学甚至是医学的相关要求。

风水理论中莺视园林树木景观和配置的思想无疑对中国传统园林的营建和园林的处理,也是以天然的水体为前提,仅以疏浚、筑堤或者堆岛方式来增加水面层次,以求其丰富空间组合。

二、风水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展望园林的造景设计与风水理论的研究,其实不仅仅在于满足,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们的精神的需求,还要注意,在将风水理论运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是,应该剔除其迷信成分,建立一种科学的实践方式,从而达到园林设计与风水理论的良好结合,以弥补风水理论体系的不足。

艺术设计是—个从空间到场所的过程,它不断解决理想与可能性、质量与数量、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矛盾。

东西方艺术设计走向不同的道路,西方走的是一条注重理性的道路,而我国走的是—条注重情感的道路。

东西方对于环境秩序的安排方法,在各自所信仰的理论影响下,从而形成了各自的[2]杜大宁.风水的常识与应用[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1[3]边振兴.风水的智慧与应用全书[M].新世界出版社,2009.11[4]陈迪,曹晶.我国传统风水理论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1(5)[5]王婷.风水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5)[6]施小梅,李永清,谢嫦,陈永生,曹晶晶.风水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

风水学的实际应用:建筑与环境

风水学的实际应用:建筑与环境

风水学的实际应用:建筑与环境风水学,作为中国古老而神秘的学问,一直以来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它认为自然环境、土地形态和建筑布局等因素对人的生活起到一定的影响。

虽然风水学在现代社会中被一些人质疑其科学性,但它依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风水学在建筑与环境方面的实际应用,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风水学在建筑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人们在设计建筑时,常常会参考风水学的原则,以求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

风水学注重选择合适的土地与建筑位置,然后根据地势、水势等因素进行整体规划。

例如,在选择建筑地点时,风水学要求避免悬崖陡峭、山势不稳定或者水势汹涌的地方。

这是因为这样的地理环境容易造成风水不吉,对居住者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相反,平缓的山峦和舒适的水势则被认为能够带来吉祥和平静。

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许多人会对风水学的原则进行参考,以保证建筑物的吉祥与稳定。

其次,风水学在环境布局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风水学的原则,环境布局对人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和发展机遇等产生影响。

比如,人们在布置办公室或工作空间时,会考虑窗户的位置和方向,以便获得更好的自然光线和通风条件。

此外,风水学还注重环境的色彩选择。

根据风水学的理论,不同的颜色能够对人的情绪和思维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家居装饰和商业空间设计中,颜色的运用也常常受到风水学的指导。

除了建筑与环境布局之外,风水学还关注房屋内部的布局和装修。

据说,不同的房间布局和装修风格会对居住者的幸福感和运势产生不同的影响。

根据风水学的原理,居住者的卧室应该布置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这将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

在家居装修方面,风水学倡导简约而有序的布局,避免杂乱和过于奢华的装饰品。

此外,风水学认为水是财富的象征,因此在家居布局中,设立水池、水景等水元素成为一种常见的设计选择。

然而,虽然风水学在建筑与环境方面有其应用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风水学的理论基础并没有得到科学验证,因此仍然存在争议。

风水理论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风水理论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风水理论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摘要: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园林建设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通常被世界誉为“园林之周”。

我国独特的园林规划和设计理念的形成与发展都受到古老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园林规划和设计上受风水理论的影响比较深刻。

本文对风水理论、风水理论坚持的基本原则和风水理论喜爱现实园林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风水理论园林建设应用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园林建设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通常被世界誉为“园林之周”。

我国的园林设计和规划相关方面的理论非常丰富,我国独特的园林规划和设计理念的形成与发展都受到我国古老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园林规划和设计上受风水理论的影响比较深刻。

作为中国古老传统文化一部分的风水理论,就是中国古人研究如何营造优良环境并把环境质量与人生幸福问题相结合的科学,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景观规划设计。

我国从古到今的园林规划设计都蕴含了风水理论的相关内容,正是源于风水理论的影响,我国古代园林才形成了“天人合一”、“返朴归真”的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和意境。

1 风水理论的概述风水理论通常被称为卜宅,青乌等,是古老时代所形成的山水之术,这种古代形成的风水理论中掺杂了许多封建迷信和玄学的成分和色彩。

进入近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封建迷信思想被现代化的思潮所取代,在长期的园林建设中,风水理论被当做糟粕,为人们所舍弃。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于我国传统园林建设的深入研究,学者们发现风水理论在长期的园林建设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理论思维,汲取并融汇了古代科学、哲学、美学、伦理学,以及宗教、民俗等方面的众多智慧,最终形成内涵丰富、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独特理论体系。

风水理论在古代园林建设中的成功应用以及长期实践所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人类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在我国传统的园林建设中,不论是皇家园林、贵族的园林还是普通老百姓的园林都受到风水理论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风水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作者:王丹
来源:《建材发展导向》2015年第01期
摘要:在中华发展的五千年历史当中,风水理论是贯穿于所有年代的,当然也包括了现代城市的发展建设。

文章首先来阐述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正确认识,然后通过现代风水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希望能够被更多相信风水的广大设计人员所采纳。

关键词:风水学;现代建筑;设计;施工
1 正确认识中国传统风水理念
就目前而言,关于风水起源的讨论主要包括选址、聚落选址以及出于易经三种观点,除此之外,风水学对建筑物朝向、定位、造型等同样具有很高的要求。

大量的事实表明,在统一的风水学原则下,不管是建设还是整体规划都可以达到高度的统一。

鉴于此,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风水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1 去伪存真
在这个方面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在风水学理论中,将自己的祖先埋葬在风水穴上便能够使子孙后代幸福安康、家财万贯,这种说法很明显是迷信的,我们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将这一部分内容祛除掉。

近些年来学术界开始逐渐使用科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风水学,而且承认风水学理论中的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在现阶段研究风水学,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把传统风水理论从迷信、宗教中剥离出来,然后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最终让风水学中真实而有效的部分与现代建筑设计实现有机融合,促进它们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1.2 杜绝断章取义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在我们古文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实意思其实是表达战友之间的兄弟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到现在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理解成恋人之间对彼此的一种爱的宣言。

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但是事实证明这种在传承中出现的错误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在使用传统风水学过程中切忌生搬硬套,这是对风水的误读,在实际中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

而是要将这些经典的风水学理论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正确认识作者的时代背景,从而可以更好的为现代建筑设计服务。

2 风水学理论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设计过程中要因地制宜
设计师要根据建筑物周边的实际环境,采取与自然相匹配的方式。

比方说西北地区干旱雨水少,人们就可以选择穴居窑洞的方式,而窑洞多是坐北朝南进行设计;西南的大部分地区常年潮湿多雨,外加有很多虫兽,这个时候人们就可以选择居住在干阑式竹楼,凉爽防潮;草原的牧民大部分采用蒙古包为住宅,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方便随水草而迁徙。

2.2 科学合理的选址
在现阶段的风水理论中关于选址的论述非常多,其中论述得最多的便是依山傍水和察形观势这两大基本原则,其中依山傍水是风水学的首选。

通过对人们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都认为依靠山体会有踏实的感觉。

另外,山体本身可以作为一种遮风挡雨的遮蔽物,而且可以依靠它去阻挡一些自然灾害。

水源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纵观各国的历史,考古发现的都城以及人类的聚集地绝大多数都在河边台地,及那些有山有水的灵秀之地。

就包括当前,世界各国建在江河湖海之滨的都市往往都能够呈现出经济繁荣的景象。

鉴于此,设计人员一定需要具有观形察势的本领,也就是说需要在设计中仔细考察地形地势。

2.3 科学合理的分析场地
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2.3.1 分析土质
土壤中的有锌、硒、铂等微量元素含量超标对人体有害,其中一种微量元素超标造成居民生病甚至死亡的话,风水师通常情况下会说是阴阳不调或者五行相克,说这话的主要意图就是表达该房子的风水不好,需要调整房子的风水或者搬迁。

2.3.2 分析小气候
就这主要包括干湿度、选址后预留地的小风向、光照强度等。

中作周知,过度潮湿或臭味很重的环境很容易造成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等。

除此之外,这些地方会产生大量的细菌,从而引发各种疾病的发生,鉴于此,不适宜建造房屋。

2.3.3 分析水纹
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潜水与水质的分析这三种。

其中地表水分为活水和死水,地下水往往要借助相关的仪器进行检测,在水质受到污染的地方施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净化水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改造风水。

比方说风水师在亲临现场、用嘴尝泥土,用手研磨,俯身贴耳聆听地下水的声音以及流向,这就是对水质的分析方式。

2.3.4 分析“气”的影响
主要包括:磁场与气流。

强烈的磁场有时能够可以治病,但是有的时候也会伤人而导致头晕目眩、嗜睡甚至是神经衰弱,在这种情况下风水大师会主张顺应地磁方位。

也就是说要尽可能的避开来势很强的地磁方可得到吉穴。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听到风水师说道尖角和巨石对门窗不吉,换言之就是担心巨石所放射出的强磁会对门窗里住户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而气流通常是指一些微小的气流。

一般地说气流要是活气则为吉,死气则为凶。

因为大部分室内空间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会最大限度的保持空气的畅通,从而保证居民能够身心愉悦。

而交通道路则会选择引导气流,因为只有气流引导的好道路才会保持畅通,这对一个城市经济的繁荣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4 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协调、适当的原则
所谓协调适当原则主要是针对规划设计中的细部来进行具体运用的。

众所周知,风水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部分就是阴阳协调,所有的理论以及方法都必须想方设法最大限度的去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也就是五行相“天人合一”。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平衡并不仅仅是五行的平衡与阴阳宇宙的平衡,而且还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二者之间的平衡。

设计师要将协调和适当原则贯彻到设计实践的全过程中去,不管是从大方面到小方面还是从大空间到小空间。

只有这样才能作出一个符合现代化意义的规划来。

3 结语
我们在对风水学理论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结合建筑本身来有效的加以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具有现代化意义的精品建筑工程,从而为广大居民的生活以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晓民,翟丽红.风水学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家苑,2011(03).
[2] 蒲光宇.住宅建筑设计中建筑风水学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2(06).
[3] 范广文.面向风水理论的建筑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2010(09).
作者简介:王丹(1983- ),女,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学、建筑物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