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山东省装配式建筑工作考核内容及考核指标

合集下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估与绩效考核指标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估与绩效考核指标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估与绩效考核指标随着现代建筑市场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方式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选择。

这种建筑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能保证建筑质量。

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相对独特的施工方式和特点,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评估与绩效考核指标来确保项目实施顺利进行。

本文将讨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估与绩效考核指标,并提供以下内容。

一、质量评估指标在装配式建筑中,质量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它可以帮助检测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差错和延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估指标:1. 石膏板平整度:石膏板是装配式建筑中常用的墙壁材料之一。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石膏板表面是否平整。

通过使用尺子或水平仪来测量平整度,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估。

2. 结构连接强度: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构件进行组装。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各个构件的连接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通过检测连接部位的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评估结构连接的质量。

3. 门窗密封性能: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门窗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室内外温度控制和噪音隔离等方面。

应采取相关测试方法,如压差试验和水密性试验等,来评估门窗的密封性能。

二、绩效考核指标除了质量评估指标之外,绩效考核指标也是重要的衡量装配式建筑项目是否成功完成的依据。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绩效考核指标:1. 工期控制:装配式建筑具有快速施工、工期较短等特点。

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施工进度,并按时完成任务。

通过比较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的差异来评估绩效。

2. 成本管理:装配式建筑方式可以节约人力、时间和成本。

但在实际施工中,如果材料浪费、工艺不合理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管理,成本可能会超出预算。

因此,绩效考核中应包括成本控制情况的评估。

3. 安全监管: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现场安全和劳动保护。

应设立相应的安全标准和规章制度,并进行安全培训和监管。

绩效考核中,安全指标的达标情况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内容。

装配式建筑评价

装配式建筑评价

装配式建筑评价1 总则1.0.1 为促进山东省装配式建筑发展,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2017年1月1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贯彻国发办[2016]71号文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7]28号),山东省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

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点发展地区,为推进山东省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体现山东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具体要求和特点,亟需构建一套适合本省发展实际的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对其实施科学、统一、规范的评价,同时也对山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导向功能。

1.0.2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民用建筑的装配化程度评价,工业建筑的装配化程度评价参照执行。

1.0.3 装配式建筑的装配化程度由装配率来衡量。

1.0.4 装配式建筑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building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2.0.2 装配率prefabrication ratio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2.0.3 全装修decoration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

2.0.4 集成厨房integrated kitchen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

2.0.5 集成卫生间integrated bathroom地面、吊顶、墙面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完成的卫生间。

2.0.6 干式工法non-wet construction采用干作业施工的建造方法。

2.0.7 高精度模板high precision template是指由工厂定制,可在施工现场拼装,多次周转使用且100%回收使用的绿色无污染模板,如钢模、铝模等。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建设工程质量评价指标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建设工程质量评价指标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建设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一、引言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先进、快速、节约资源的建筑方式,其特点是通过工厂化生产将建筑构件制造成形之后再进行现场组装。

然而,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来衡量施工过程和最终产品的质量。

二、施工过程质量评价指标1. 安全性评估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考虑因素。

因此,安全性评估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指标。

该指标包括:防护措施是否到位、作业人员是否满足相关资格证书要求、各种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等。

2. 生产效率评估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因此生产效率评估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这包括:构件制造周期是否符合预期、交付时间等。

3. 质量控制评估在装配式建筑中,质量控制非常关键。

该指标涉及到构件加工精度、材料使用是否符合要求、工艺流程是否规范等。

4. 环境保护评估对于现代化的建筑方式来说,环境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环境保护评估指标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方式、能源利用效率等。

三、建筑产品质量评价指标1. 结构安全性评估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安全性是决定其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该指标涉及到构件连接是否牢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

2. 隔音与保温性能评估对于住宅建筑而言,隔音与保温性能是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

该指标主要涉及构件之间接缝处是否密封、外墙材料导热系数等。

3. 消防安全性评估消防安全是建筑施工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

装配式建筑在消防安全方面需要满足相应标准,如疏散通道设置是否合理、防火分区设计是否完善等。

4. 耐久性评估装配式建筑最终需要满足足够长时间的使用需求,因此耐久性评估也是一个必要的指标。

该指标包括构件材料的抗龟裂性、耐候性等。

四、结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建设工程质量评价指标是确保其质量的重要依据。

这些评价指标涵盖了施工过程和建筑产品两个方面,从安全性、生产效率、质量控制到环境保护,再到建筑产品的结构安全性、隔音与保温性能、消防安全性和耐久性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质量考核与奖惩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质量考核与奖惩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质量考核与奖惩措施一、施工质量考核的重要性在装配式建筑领域,施工质量是保证建筑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施工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和合理考核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监控和评定,可以促使施工方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够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施工质量考核指标1. 总体设计和规划:包括建筑结构设计、结构计算、装配方式等。

2. 施工过程管控:包括模块制造加工过程、运输安装流程、焊缝连接技术等。

3. 工艺操作:包括吊装技术、组合连接技术、防火隔离技术等。

4. 施工现场管理:包括人员组织管理、材料设备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

三、施工质量考核方法1. 传统检测方法:通过实地检查和抽样检测来评估施工质量。

例如,利用精密仪器对焊缝进行拉力测试、对钢结构进行超声波检测等。

2. 非损检测技术:采用红外热像仪、超声波探伤仪等先进设备,快速发现隐蔽施工质量问题。

3. 数字化质量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和追踪施工全过程中的各项关键环节,并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价施工质量。

四、奖惩措施的作用与意义1. 激励施工企业提高质量:将合格的装配式建筑项目予以表彰和奖励,可以激励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改进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

2. 规范市场秩序:对不符合施工质量标准的项目采取惩罚措施,能够有效约束操作低劣企业,并推动市场向良性竞争方向发展。

3. 保护用户权益:奖惩措施能够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使用者因施工质量问题而遭受经济损失或人身伤害。

五、奖惩措施的具体形式1. 奖励措施:可以通过发放奖金、表彰先进单位或个人、授予荣誉称号等方式,充分肯定和激励优秀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完成。

2. 惩罚措施:针对施工质量问题较为严重的企业或个人,可以采取罚款、中止合同执行、限制参与相关项目等手段进行惩罚。

3. 投诉机制:建立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投诉机制,用户可通过投诉渠道反映装配式建筑存在的质量问题,依法追究责任,并对投诉次数较多的企业进行查处和处罚。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价指标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价指标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建筑安全和质量的关注日益增强,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独特的特点和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一些与传统施工不同的问题。

因此,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时,准确评价其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二、土地及基础设施评价指标1. 土地利用率在装配式建筑中,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评价指标应考虑土地利用率、产权及土地转让费等因素。

2. 基础设施条件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是装配式建筑成功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

评价指标应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并关注其是否满足相关法规要求。

三、设计及材料选型评价指标1. 设计图纸准确性装配式建筑设计图纸应准确详细,以确保每个构件都能正确安装,并且整体结构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材料选型评价指标应包括材料的可靠性、耐久性、防火性能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材料的供应链透明度与质量保证体系。

四、施工过程评价指标1. 施工效率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具有较快的施工速度,但同时也需要关注其施工过程中的效率,如构件制作周期、运输时间等因素。

2. 安全管理装配式建筑施工涉及大量的吊装作业以及设备操作,因此评价指标应包括安全管理体系和员工培训情况,并关注施工现场是否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五、装配质量评价指标1. 构件准确度由于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构件,因此评价指标应关注构件的准确度和一致性,以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和组装达到预期效果。

2. 界面质量评价指标应包括构件之间连接处的精确度和密封性,以确保结构整体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并提高抗震能力。

六、使用及维护评价指标1. 使用寿命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寿命应与传统建筑相当,评价指标应关注材料的耐久性和施工质量对使用寿命的影响。

2. 维护便捷性装配式建筑施工后,评价指标还应包括维护和修缮的便捷性。

例如,易损件更换是否方便,设备维修是否需要拆卸构件等。

装配式建筑施工施工质量评估指标

装配式建筑施工施工质量评估指标

装配式建筑施工施工质量评估指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具有快速、环保、高效等优点,并且在质量方面也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评估指标变得至关重要。

下面将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估指标进行论述。

一、构件质量装配式建筑中的构件是由工厂预制完成后运输到现场组装。

因此,在评估指标中需要考虑构件本身的质量问题。

主要包括构件尺寸准确性、连接强度、表面平整度等方面的考核。

构件尺寸准确性是保证装配精度和结构稳定性的基础,连接强度决定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表面平整度则影响了建筑外观效果。

二、材料选用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材料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评估指标中应包括材料强度、耐久性、可靠性等方面。

例如,钢材的抗拉强度和抗腐蚀性能对于整体建筑结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则关系到构造件的承载能力。

三、成品率和装配精度成品率和装配精度是评估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成品率是指在制造过程中合格产品数量与总产品数量之间的比例。

高成品率意味着工厂生产线的稳定性和技术水平,也决定了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

而装配精度则涉及到构件拼接连接处的尺寸误差,如拼缝保持均匀与否、组装系统是否精准等。

四、通用化和标准化设计通用化设计是指设计师在设计时考虑到不同楼层或不同类型建筑之间组件的共通性,以达到统一生产构件,提高装配效率。

标准化设计是为了保证各个构件可以相互替换使用,并简化施工流程。

这两者都可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质量风险。

五、施工过程管理施工过程管理是装配式建筑质量评估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它包括了工地材料的管理、现场吊装与安装的监督、人员培训等方面。

在评估指标中需要考虑材料储存是否规范,各种设备是否操作正确,以及施工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技能和证书。

六、安全性安全性也是衡量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估指标中应关注现场安全措施是否到位,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以及吊装作业是否符合规定。

详解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评估指标

详解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评估指标

详解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评估指标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现代化的建筑形式,它以工厂化生产为基础,在现场进行装配施工。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评估指标是评价其施工过程和成品质量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评估指标。

一、构件精度指标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构件的精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构件精度包括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和形状精度三个方面。

尺寸精度是指构件尺寸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程度。

位置精度要求构件在整体组装后各个部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准确无误。

形状精度则强调构件外观形状的准确性。

二、材料质量指标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成品质量。

常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材料有钢结构、混凝土、墙板等。

钢结构作为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其质量包括钢材强度、焊缝连接牢固性等指标。

混凝土的质量评估主要包括抗压强度、密实性和耐久性等方面。

墙板作为室内装饰材料,需要具备防火性能、隔音效果和规格尺寸的准确性。

三、施工工艺指标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是保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每个环节的合理操作。

首先,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应满足结构稳定和使用功能上的要求。

其次,在制造环节中,组合节点应符合精确安装原则,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连接方式设计。

最后,在运输与安装环节中,实施合理化措施以降低组件损坏风险。

四、现场检测监控指标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场检测监控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质量评估手段。

通过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现场检测监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焊缝接头强度测试、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钢材质量抽检等。

这些检测监控手段可以及时反馈施工现场的质量情况,保证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出众。

五、成品质量评估指标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最终目标是获取优质的成品。

成品质量评估指标包括了外观美观度、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等方面。

外观美观度是衡量装配式建筑是否达到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构安全性包括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两个方面。

装配式建筑施工施工单位绩效考核

装配式建筑施工施工单位绩效考核

装配式建筑施工施工单位绩效考核在当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推动下,装配式建筑施工成为了一种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方法。

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相对较新,许多施工单位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评估和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的绩效水平,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绩效考核的相关内容。

一、考核指标与要求1. 施工安全性能:安全意识和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

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应注重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来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故。

2. 工期完成情况:合理有效地组织施工进度并按时完成任务是衡量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单位应根据项目难易程度和特点,科学地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3. 质量合格率: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采取合理有效的质量检测手段,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最终交付的产品具备良好品质。

4. 成本控制情况: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需要注重成本管理,合理评估项目所需资源,并提供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单位应与材料供应商和其他相关方进行紧密合作,寻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机会。

二、考核方法与流程1. 设立评价组织:建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评价组织,负责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进行绩效考核。

评价组织要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并熟悉装配式建筑施工相关标准和规范。

2. 数据收集与整理:评价组织需要通过实地检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并整理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安全记录、项目进度表、质量检测报告以及成本核算等信息。

3. 绩效评估与分析:评价组织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确定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

通过对数据进行对比和加权处理,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绩效评估结果。

4. 反馈与改进:评价组织需要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并提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6
示范工程
1.设区市获批省级及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的,得2分(仅辖区内有县、市、区获批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的,得1分)。
2.获批两个以上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的,得2分;(获批一个的,得1分)。
3.开展市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的,得1分。
5
7
产业发展
1.产业布局科学合理,制定并落实了新上产业项目报告制度的,得2分。
10
二、工作考核
1
组织机构
1.成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的,得2分。
2.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等工作协调机制的,得1分。
3.设立装配式建筑工作管理机构的,得1分。
4.有专职管理人员并有经费保障的,得1分。
5
2
政府文件
2016年以来,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文件,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等精神的,得5分。
2017年度全省装配式建筑考核指标
内容
城市
新开工装配式民用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新出让、划拨土地合同对装配式建筑比例最低要求(%)
1பைடு நூலகம்
济南
620
30
2
青岛
310
20
3
淄博
80
10
4
枣庄
60
10
5
东营
45
10
6
烟台
110
12
7
潍坊
80
12
8
济宁
150
12
9
泰安
100
12
10
威海
70
12
11
日照
50
12
12
3.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装配式建筑相关调度、统计的,得1分。
4.装配式建筑相关统计数据上报及时的,得1分。
5.调度统计上报数据准确可靠的,得1分。
5
5
4
发展规划
1.制定出台科学合理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的,得2分(仅拟定但未出台的,得1分)。
2.制定切实可行的装配式建筑年度发展计划,并能按计划分解任务,开展落实相关工作的,得3分。
5
5
推进措施
1.将装配式建筑要求纳入建设条件意见书的,得1分; 2.将装配式建筑要求纳入建设用地规划条件的,得1分。
3.新建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强制实施装配式建造的,得3分。
4.学校、幼儿园、医院、体育场馆、办公楼及道路桥梁、综合管廊、市政管沟等政府投资项目强制采用装配式技术进行建设的,得1分。
5.商品住宅项目强制推行预制楼梯、叠合楼板的,得1分。
6.新建高层住宅项目强制推行全装修的,得1分。
7.积极研究建立规划设计、技术审查、图审、招投标、造价、质量安全监管、工程总承包、BIM应用等方面的相应管理制度的,得2分。
莱芜
25
12
13
临沂
120
12
14
德州
40
10
15
聊城
40
12
16
滨州
40
10
17
菏泽
60
10
合计
2000
/
2017年度全省装配式建筑工作考核内容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分值
一、定量考核
1
新开工装配式民用建筑面积
达到省考核指标要求
40
2
新出让、划拨土地合同约定装配式建筑比例(%)
达到省考核指标要求
2.已投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结构住宅构件或木结构建筑组件生产线,能满足省考核计划要求和当地实际发展需求的,得5分(含在建项目的产能,可满足需求的,得3分)。
3.产业项目选用的技术体系先进合理,通过省、国家技术审查要求的,得3分。
10
8
宣传统计
1.积极开展装配式建筑的相关宣传活动的,得1分。
2.积极组织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培训与交流活动的,得1分。
5
3
激励政策
1.制定出台了土地、财税、金融、科技、企业减负等方面激励政策的,得2分。
2.有支持资金并实际拨付使用的,得1分。
3.出台外墙预制部分的建筑面积(不超过规划总建筑面积3%)不计入成交地块的容积率核算,且有项目落实的,得1分。
4.对符合规定的装配式商品房项目,降低预售资金监管比例的,得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