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的进展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的进展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的进展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的进展

鲁颖晔 叶 平(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浙江杭州310053

关键词 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 中医药疗法 文献综述

反复自然流产(RSA)是指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1],约占育龄妇女的0.4%~0.8%[2]。其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涉及染色体异常、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内分泌失调、生殖道感染等因素。近年来,随着生殖免疫学的发展,在40%~60%病因不明的RSA患者中,免疫病因已经确立,免疫因素分两种,即自身免疫型和同种免疫型。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1 自身免疫型

RSA自身免疫因素,临床常见为抗心磷脂抗体(ACA)、抗透明带抗体(Azp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卵巢抗体(AovAb)等抗体的阳性表达。西医主要运用抗栓塞、抗凝和免疫抑制治疗,如阿司匹林、泼尼松、低分子肝素、免疫球蛋白,但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可扰乱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出现过敏反应、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及骨质疏松等,甚至损害重要脏器[3]。

1.1 ACA:ACA是一种自身免疫抗体,胚胎作为半同种异体移植物,在子宫内膜着床后即可使部分孕妇的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激活状态,产生ACA,导致流产、死胎。其机制可能是:①ACA作用于滋养层表面的磷脂依赖抗原,影响其黏附、融合和分化过程,使合体滋养层细胞形成不足,造成子宫对胚胎可接受性明显降低,引起流产;②ACA拮抗胎盘血管的磷脂受体,导致蜕膜血管病变及胎盘栓塞,造成胎盘血流量减少,致使胚胎缺血、缺氧、死亡;③ACA可能阻止了前列环素的合成,使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比例升高,血栓素相对增多引起全身和胎盘血管痉挛缺血,形成血栓,引起胎盘梗死,造成不良妊娠结局[4-5]。赵良倩[6]以补肾活血、调补冲任为基本治法,随证加减治疗ACA阳性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无论对于ACA转阴,还是对于孕后保胎,疗效满意。周虹等[7]采用养阴清热法治疗ACA阳性患者39例,总有效率为82.05%。史松瑶等[8]运用补肾健脾、化瘀安胎法(菟丝子、益母草各25g,桑寄生、续断、阿胶、党参、白术、丹参、黄芩、炙甘草各15g,当归20g,川芎10g)治疗本病36例,3个月后转阴6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詹新

林等[9]用消抗地黄汤(泽泻、茯苓、牡丹皮、当归、桃仁各10g,丹参、鸡血藤、黄芪、菟丝子各30g,熟地黄25g,山茱萸、山药各12g)治疗ACA阳性48例;对照组采用阿斯匹林50mg,每日1次。连服45天后复查,ACA转阴则停服,未转阴者继续服第2个疗程,仍未转阴则不再观察。结果中药组转阴率91.60%,西药组转阴率63.14%,中药组转阴率高于西药组(P<0.01)。程聚玲等[10]以院内制剂(熟地黄、杜仲、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人参、山药、茯苓、甘草、益母草、丹参、桃仁、莪术、泽兰、连翘等)治疗ACA呈阳性或弱阳性44例,对照组42例给予醋酸泼尼松片10mg/日治疗,月经期两组均停药。服药期间严格用避孕套避孕,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两组的抗体转阴率均在第2疗程出现高峰,且治疗组1~2个疗程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1.2 AzpAb:其可引起母-胎免疫识别过度,表现为母体对胎儿-胎盘的免疫损伤作用,加速对胚胎的免疫排斥反应,而且AzpAb对含透明带的孕卵有直接损伤作用,使孕卵即使着床也因前期的损伤而引起母-胎免疫识别过度而不能正常发育[11]。张敏[12]观察原发性自然流产组AzpAb阳性率为23.08%,继发性流产组为3.23%。徐淑敏[13]认为AzpAb阳性属于阴虚血热型,故选用保阴煎合养血安神丸加减治疗。李大金[14]运用知柏地黄丸治疗AzpAb阳性的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总有效率为100%。张丹[15]采用消抗Ⅱ号(丹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莪术、泽兰、牛膝、枳壳、露蜂房、白芍、益母草)治疗母-胎免疫识别过度型免疫异常增高性RSA抗体系列阳性40例;对照组15例用阿斯匹林50mg,每晚1次。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1.3 EMAb:EMAb是指子宫内膜炎或内膜异位症时,内膜组织可转化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体合成EMAb,EMAb和子宫内膜抗原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子宫内膜中,通过激活补体,引起子宫内膜免疫性病理损伤,直接影响子宫内膜腺体功能,导致营养胚胎的糖原等分泌不足,干扰胎盘及胎儿的生长,导致流产[16]。朱玮华等[17]应用具有补肾养血、活血化瘀、

·

·浙江中医杂志2012年10月第47卷第10期

反复性自然流产的免疫检测治疗方法及意义

反复性自然流产的免疫检测治疗方法及意义 发表时间:2019-07-19T17:23:55.680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5月作者:钟璧珊 [导读] 流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产科病,是指妊娠在28周前终止,胎儿体重在1000g以下者。 威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钟璧珊 流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产科病,是指妊娠在28周前终止,胎儿体重在1000g以下者。自然状态(非人为目的造成)发生的流产称为自然流产。今天,我们来了解自然流产。 自然流产是指在胎儿能够存活以前,流出母体之外。在所有临床确认的妊娠中,自然流产的发生率约为15%。发生在12周以前的流产定义为早期流产,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的流产定义为晚期流产。据估计,在人类全部妊娠中,有很大比例以自然流产告终。其中,大部分胚胎在着床后很快就停止发育,仅表现为月经过多或月经延期,即早孕流产。 反复自然流产(简称RSA)也叫做习惯性流产,指连续两次怀孕在同一妊娠周发生自然流产的现象,是妇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属于不育症的范畴。 一、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引起自然流产呢? (1)免疫因素。从移植免疫学的角度来看,妊娠是一种半异体免疫移植,来自父亲的一半抗原对母体来说是“异已”,母亲体内的免疫系统就会自动去清除它,进而引起流产。 (2)胚胎发育不全、胎盘发育不良。孕卵异常是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在妊娠头两个月的流产中,约有80%是由于精子和卵子有某种缺陷,以致使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而终止,因此,这种流产的排出物中,见不到原始的胚胎组织。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主要通过胎盘将母体的营养物质和氧输送到胎儿,如果胎盘发育不良或出现疾病,胎儿得不到营养物质和氧而停止生长引起流产。 (3)内分泌功能失调。受精卵在孕激素作用下,才能在子宫壁上着床,生长发育成胎儿。当体内孕激素分泌不足时,使子宫蜕膜发育不良,从而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容易引起流产。如果前列腺素增多,会引起子宫肌肉的频繁收缩,也会导致流产。甲状腺功能降低,可使细胞氧化能力障碍,进而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而流产。 (4)生殖器官疾病。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子宫发育不良。盆腔肿瘤,尤其是粘膜下肌瘤等均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而导致流产。子宫内口松驰或宫颈深度裂伤都引起胎膜早破而发生晚期流产。 (5)外伤。孕妇的腹部受到外力的撞击、挤压,以及孕妇跌倒或参加重体力劳动、剧烈体育运动;腹部手术如阑尾炎,或卵巢囊肿手术均可引起子宫收缩而发生流产。 (6)情绪急骤变化。孕妇的情绪受到重大刺激,过度悲伤,惊吓,恐惧,及及情绪过分激动,可引起孕妇体内环境失调,促使子宫收缩引起流产。 (7)母儿血型不合。孕妇过去曾接受过输血,或在妊娠过程中产生和血型不合的致凝因子,会使胎儿的体内细细胞发生凝集和溶血,从而引起流产。 二、应该怎样面对自然流产,可以盲目保胎吗? 其实,自然流产不一定是坏事,不要盲目保胎。很多孕妇对自然流产的原因不甚了解,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流产,都一概要求保胎,甚至盲目服用保胎药物。其实自然流产都是有原因的,早期流产尤其是自己没有觉察到的流产多是因为精子或卵子发育异常所致,也可以说是“种子”不好导致的,这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筛选现象。此时不主张保胎,一般只做轻微对症处理。其实,这种情况下即使保胎后有少数胚胎能“幸运”地发育为成熟胎儿并正常分娩,畸形儿或低能儿的比率也会大大增加。后期流产则多是因为营养或外界作用导致的,如子宫肌瘤、以前有过流产史等,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积极地干预。因此,广大孕妇出现流产先兆时,不宜盲目保胎,是“保”还是“流”均应听从医生的指导。 三、反复性自然流产的免疫检测治疗方法及意义 妊娠早期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中,免疫因素占大多数,但是,绝大多数妇女却能继续正常妊娠至足月,其原因就是因为妊娠以后有免疫耐受机制的存在,其中封闭抗体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封闭抗体缺乏,就会导致流产。封闭抗体产生不足的同种免疫性习惯性流产,可以通过淋巴细胞注射进行主动免疫治疗,使体内产生和增强封闭抗体,减少流产的几率。目前这种疗法的治疗成功率达到90%以上。 封闭抗体检测:封闭抗体即抗丈夫淋巴细胞抗体(APLA),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免疫治疗前后需要进行封闭抗体检测,方法为抽取患者外周血2ml,分离血清,用ELISA法进行测定,如果APLA阴性,则需要进行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方法:主动免疫原首选丈夫淋巴细胞,抽取供者外周血30ml肝素抗凝,在无菌条件下常规分离提取淋巴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后,调至淋巴细胞浓度为(2―4)×107/ml,细胞悬液量约3ml,用皮内注射的方法,注入女方左右手臂皮内6―8个点。每隔2―3周一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避孕。疗程结束2周后复查APLA。阴性者继续进行下一个疗程的免疫治疗,直到APLA转为阳性后再考虑受孕。阳性者鼓励患者在6个月内妊娠,如获妊娠则马上再进行一个疗程的维持治疗,直至孕16周左右。同时嘱患者妊娠后注意休息,避免妊娠早期性生活频繁,解除精神紧张,并注意观察妊娠早期反应。 上面简单的介绍了自然流产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认识自然流产,同时还讲解了反复性自然流产的免疫检测治疗,希望大家能够正确应对反复性自然流产。

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

复发性流产诊治得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年1月第51卷第1期第3-9页 关于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得定义,美国生殖医学学会得标准就是2次或2 次以上妊娠失败;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协会(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RCOG)则定义为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并于妊娠24周前得胎儿丢失;而我国通常将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得胎儿丢失称为复发性流产,但大多数专家认为,连续发生2次流产即应重视并予评估,因其再次出现流产得风险与3次者相近[1-4]。RSA病因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在病因诊断过程中需要针对性进行一系列得筛查,此外,对RSA得部分治疗措施尚存在争议。为满足临床工作得需要,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特别制定RSA诊治得专家共识。 因国内相关研究资料有限,尤其就是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等循证医学证据得支持,本专家共识以美国生殖医学学会及RCOG发布得“RSA诊治指南”为基础,同时结合我国临床工作中得经验及实际情况进行组织撰写,旨在为RSA得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本专家共识中推荐得部分观点仍为初步认识,尚需更有力得循证医学证据予以验证。 1 病因及筛查 RSA得病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解剖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功能异常、血栓前状态、孕妇得全身性疾病及环境因素等。妊娠不同时期得RSA,其病因有所不同,妊娠12周以前得早期流产多由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生殖免疫功能紊乱及血栓前状态等所致;妊娠12周至28周之间得晚期流产且出现胚胎停止发育者,多见于血栓前状态、感染、妊娠附属物异常(包括羊水、胎盘异常等)、严重得先天性异常(如巴氏水肿胎、致死性畸形等);晚期流产但胚胎组织新鲜,甚至娩出胎儿仍有生机者,多数就是由于子宫解剖结构异常所致,根据具体情况又可分为两种:一就是宫口开大之前或胎膜破裂之前没有明显宫缩,其病因主要为子宫颈机能不全;二就是先有宫缩,其后出现宫口开大或胎膜破裂,其病因多为生殖道感染、胎盘后血肿或胎盘剥离等[5]。 (一)流行病学因素 临床上自然流产得发生率为15%~25%[1],而其中得80%以上为发生在妊娠12 周前得早期流产[3]。发生2次或2次以上流产得患者约占生育期妇女得5%,而3次或3次以上者约占1%[1]。RSA得复发风险随着流产次数得增加而上升,研究表明,既往自然流产史就是导致后续妊娠失败得独立危险因素,曾有3次以上连续自然流产史得患者再次妊娠后胚胎丢失率接近40%[2]。此外,孕妇得年龄及肥胖也就是导致自然流产得高危因素[1-2]。 [专家观点或推荐] 应详细询问夫妇双方得病史,包括年龄、月经婚育史、既往史、家族史。并依照时间顺序描述既往流产情况,包括发生流产时得孕周、有无诱因及特殊伴随症状、流产胚胎有无畸形及就是否进行过染色体核型分析等并计算其体质指数(BMI)。 (二)解剖结构因素 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包括各种子宫先天性畸形、子宫颈机能不全、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有研究数据显示,RSA患者中子宫异常发生率可达1、8%~37、6%[6],此外,解剖因素所致得RSA多为晚期流产或早产。回顾性研究显示,未经治疗得子宫畸形妇女再次妊娠时流产率或早产率将显著升高。子宫颈机能不全就是导致晚期自然流产得重要原因[7-8]。[专家观点或推荐]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与PAI—I基因4G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与PAI—I基因4G/5G多态性的关系 潍坊市人民医院产二科付锦华 自然流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10%—18%,原因不明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占其中的40—60%,近年来,提出遗传性易栓症与流产的概念,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I(PAI—I)水平升高与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且两者间存在基因多态性依赖关系[1,2] ,PAI—I基因启动因子区4G/5G多态性与早产、流产、死胎等妊娠并发症有关[3],我们对PAI—I基因4G/5G多态性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1、)反复自然流产组:自2004年1月—2005年12 月来我院产科就诊,并经临床诊断的反复流产患者72例,平均年龄为29±4岁,所有患者既往有自然流产史(1—6次不等),本次妊娠出现先兆流产或B超诊断为宫内死胎,孕期均在3个月内,排除内分泌失调、感染、血型不合、生殖道异常等因素,夫妇双方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核型正常,男方无精子畸形。(2)、正常妊娠对照组,随机选择正常妊娠妇女74例,年龄23—28岁,孕周26—41周。 2、方法:(1)基因组DNA抽取采用酚/氯仿法。(2)PAI-I 基因扩增:引物位于5ˊ端启动子区,序列参照文献[2]的方法设计,由sangon公司合成。上游引物为;5,CACAGAGTCTGGCCACGT3,(C为非配对碱基):下游引物为:CAGCCACGTGATTGTCATGGT3,。潍坊市人民医院产二科(261041)

PCR反应体系为25ul,含基因组DNA100ng,10×PCR缓冲液2.5ul,mgcl21.3mmol;dNTP s各0.2mmol,引物各0.3umol,TagDNA聚合1.0U。PTC-100型扩增仪(美国MJ公司生产),循环参数:94℃30s、57℃30s、72℃30s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经2.5%琼脂糖凝胶电泳,EB 染色检测PCR产物。(3)、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及电泳分型:酶切反应体系20ul,含PCR产物3ul,限制酶BsII8U,10×酶切缓冲液2 ul,混匀后置55℃水浴,消化2.5h。12%的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分析结果。 3、统计学方法:应用基因计数法计算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二、结果: 1、PAI-I基因多态性检测电泳结果 PAI-I基因4G/5 G多态性是指在转录起始上游675bp处存在1个鸟苷(G)插入或缺失,表现3种多态性,PAI-I基因PCR产物为142bp,经BSII酶切消化后产生不同的特异性片段,形成3种基因型。产生96bp和46bp2条带,即为4G/4 G基因型,产生74、46和22 bp3条带,即为5G/5G基因型,产生96、74、46和22 bp4条带,即为4G/5G 基因型,其中22 bp条带在12%PAGE电泳2.5h后跑出胶外。自然流产组4G/4 G型占39.4%(30/76),4G/5G型占43.4%(33/76),5G/5G 型占17.2%(13/76)。对照组4G/4 G型占14.9%(11/74),4G/5G型占58.1%(43/74),5G/5G型占27.02%(20/74)。两组比较,自然流产组4G/4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妊娠组(p〈0.01〉,4G等位基因

复发性流产

中医妇科各大流派对复发性流产的认识 中国当代妇科学术流派主要分为六大派,上海的朱氏妇科:以朱小南、朱男孙为典型代表;上海的蔡氏妇科:以蔡小香、蔡小荪为典型代表;天津的哈氏妇科:以哈荔田、哈孝廉为典型代表;北京的肖氏妇科:以肖龙友、肖承悰为典型代表;杭州的何氏妇科:以何子淮、何嘉琳为典型代表;广州的罗氏妇科:以罗元凯、罗颂平为典型代表。每个学派对复发性流产的认识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现将其总结如下。 朱氏流派第2代传人朱小南认为对于复发性流产需“未病先防”,提出治疗应以补肝肾、补奇经、滋养胞宫为大法,指出:“素有滑胎者不宜生育过度过密,否则屡孕屡堕,形成气血虚亏,冲任损伤,而后嗣终不可得。而此期间,用杜仲、续断、菟丝子、覆盆子、紫河车、黄芪、熟地黄补肝肾、补奇经,使受损之胞宫得以充分恢复正常,再行受胎,则胎元结实,不致轻易滑胎”[1]。朱男孙是朱小男的长女,亦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其认为滑胎主要的病机是肾气不固、气血不足、脾胃不和,治疗上主要以补气益血、固肾系胎、健脾胃为原则[3]。同时,对于滑胎者,朱男孙教授认为不宜生育过密,对于小产者必须避孕年余,在此期间需予补肝肾、补奇经治疗,使受损之胞宫恢复正常后再行受孕。 蔡小荪认为滑胎的病机主要是肾薄受胎不实,冲任不固,或气血亏损,源流不继,从而发生损堕[10]。蔡小荪教授认为胞脉系于肾,若素体肾气亏虚,冲任不固,气血失于温煦,胞脉失于濡养,不能荫育系胎,则屡孕屡堕;或脾虚中气不足,生化无源,亦能导致滑胎[2]。

故提出本病治疗重在孕前调理,宜补肾、健脾、养血、固冲调治,做到播种前先培土壤,土壤肥沃,利于种子生长发育;同时孕后予以补肾益脾、调冲任、固胎元,防蹈覆辙。蔡小荪自拟育肾健脾安胎汤治疗滑胎,其临床疗效显著。 哈荔田认为导致滑胎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脾肾虚损、气血不足、冲任失固几个方面,其中肾不载胎,脾失摄养为滑胎的发病关键[9],故治疗当以补脾肾,益气血,固冲任为要,尤须重视固肾。同时在治疗滑胎时,哈荔田亦提到治疗时需考虑患者体质的寒热不同,兼挟因素而进行药物的加减,灵活变通。另外哈荔田在治疗过程中还重视区分母病还是胎元受损,提出当母体有病时应以去病为主,滋脾肾为辅,病去则胎孕可安;若因胎元不固,影响母体致病者,则着重补脾肾以安胎,胎安则母病亦愈。 肖承悰教授认为滑胎的主要原因是脾肾不足[6]。其认为肾为冲任之本,系胞宫,任主胞胎,胎元的濡养主要依赖于肾,若肾气不足,胎元不固,则屡孕屡堕;脾为气血之本,脾气健旺,气血充足,才能养胎护胎,故治疗上主要以补肾健脾为大法。 何子淮从医50余年来,在临床、教学、科研实践中,勤学不倦,博采多闻,逐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何氏女科。何子淮认为导致滑胎的关键全在脾肾。认为肾为先天之根,脾为后天之本,肾虚则根怯,脾虚则本薄[11]。同时何子淮认为妇科最重要的是调肝,肝肾同源,故治疗滑胎应固肾气、健脾运、清营养血、开郁顺气[12]。 何嘉琳教授是何氏妇科第四代传人,亦是全国名老中医。何嘉琳

安胎灵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60例

基础研究论著安胎灵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60例 宋俏蔚 常淑华 赵珊琼 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 宁波 315010 摘要:[目的]探讨安胎灵与绒毛膜性腺激素/黄体酮合用在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中T H1/T H2漂移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安胎灵与绒毛膜性腺激素/黄体酮治疗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患者,以治疗前后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及A BC EL ISA 法分别检测血CD4+、T N F 、IL 4水平。[结果] 先兆流产患者54例治愈,6例无效,治愈率90% CD4+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P>0 05); IL 4治疗后显著上升(P<0 05) T N F 治疗后显著下降(P<0 05)。[结论]安胎灵与绒毛膜性腺激素/黄体酮合用可有效调节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的T H1/T H2漂移,降低流产风险。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脾肾亏虚;CD4+细胞;T H1细胞;T H2细胞 中图分类号:R714 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5509(2010)04 0508 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Antailing Decoction Plus Western Medicine on60Cases of RSA Patients with Spleen and Kidney Deficiency Song Qiaowei,Chang Shuhua,Zhao Shanqiong TCM H osp ital of N ingbo City,Zhej iang P rov ince(315010)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Antailing,injection H CG and Progestin on Th1and Th2cells in RSA patients w ith spleen and kidney deficiency.[Methods]RSA patients w ith spleen and kidney deficiency were t reated w ith Antailing,injection H CG and Progest ion,and the changes of Th1and T h2cells were compared.[Results]T 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 as 90%.CD4+had obvious changes and IL 4rem arkably increased,w hile TNF decreased.[Conlusion]Antailing,injection H CG and Progest in had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T h1and Th2cells in RSA patients with spleen and kidney deficiency. Key words:RSA;spleen and kidney deficiency;CD4+cells;T h1cells;T h2cells 基金项目:浙江省宁波市卫生局基金资助项目(No:2005033) Fund project:Item supported by Zhejiang Provincial Ningbo City H ealt h Bureau Foundation(No:2005033) 早期自然流产是指妊娠12周以内,连续2次或 2次以上,称为复发性流产(RSA),其原因可能与遗 传、感染、内分泌、解剖异常等有关,目前研究表明, 20%或更多的与免疫有关。母胎界面与外周血的免 疫紊乱,TH1/T H2的漂移,TH1细胞的过多表达, 可导致流产的发生。本临床研究,通过观察安胎灵 与绒毛膜性腺激素/黄体酮合用在脾肾亏虚型复发 性流产中T H1/T H2漂移的调节作用,探讨脾肾亏 虚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新途径。 1 临床资料 1 1 诊断及纳入标准 参照 中医证候辨治规 范 [1]、 中医诊疗常规 [2]、 中医妇产科学 [3],拟定 标准如下:(1)早期自然流产(妊娠12周以内)连续2 次或2次以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2)妊娠后出现阴 道出血、或(和)腰酸、腹痛等症状和体征,检查子宫 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相符,彩超提示宫内早 孕;(3)夜尿频多,面部黧黑,神疲肢倦,纳呆便溏,或 月经不调,滑胎后难以再孕,舌淡,苔白,或白腻,脉 细滑或沉。同时具备上述条件者即可纳入。 1 2 一般资料 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在我 院住院就诊符合脾肾亏虚型复发性流产的先兆流产 的患者60例,年龄25~45岁,平均(30 3 4 7)岁。 其中阴道出血20例(出血组),腹痛11例(腹痛组), 腰酸7例(腰酸组),有两个症状的22例(混合组)均 为治疗组。 2 方法 2 1 治疗方法 (1)基础治疗:肌注H CG针 1000u/d,黄体酮针20mg,1次。(2)中药治疗:按中 医辨证施治,健脾益气,补肾安胎,安胎灵以异功散 加菟丝子15g、桑寄生15g、杜仲15g为基础方,随症 加味:阴道出血多者加仙鹤草20g、地榆炭10g;腹痛 者加炒白芍20g,山茱萸10g;腹坠胀加黄芪20g,升 麻10g等。1剂/d,水煎服。7d1疗程,服用2个疗 程后复查。服药期间不得服用与本病证有关的其他 中西药。 2 2 观察指标及方法 治疗组在治疗前(即孕5~7 周)和治疗2周后(即孕7~9周)治疗失败者因出院 故未复查。采取空腹静脉血4ml,分装于2只试管。 采用流式细胞仪及ELISA法,对CD4+、T NF 、IL 4含量进行测定(试剂盒由北京诺诗公司生产),流式 细胞仪型号:美国COU LT ER公司生产EPICSXL 型。 2 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 [4]制定以下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彩超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4月第34卷第4期

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

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 分享|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6日点击数: 1039 次字体:小大 一、概述 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自身抗原和/或自身致敏性淋巴细胞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导致胚胎停止发育而流产。 生理性自身免疫现象主要功能是清除降解自身抗原和体内衰老、凋亡或畸变的细胞成分,并调节免疫应答平衡,从而维持机体的自身稳定。如果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细胞攻击自身组织、细胞,导致其产生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时,即为病理性自身免疫,形成自身免疫病。 目前已知的与RSA有关的自身抗体有非器官特异性抗体和器官特异性抗体。前者主要有抗磷脂抗体(APA)、抗核抗体(ANA)、抗可抽提的核抗原抗体、抗糖蛋白1(抗β2-GP-1Ab)抗体等;后者主要有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甲状腺抗体(ATA)、抗心肌抗体(HRA)等。其中与复发性流产关系较为密切的自身抗体是APA。当具有APA相关的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复发性流产等临床表现时,统称为抗磷脂综合征(APS)。APS是严重的血液凝固疾病,导致危及生命的动、静脉血栓形成,胎儿丢失或顽固的血小板减少症。多见于年轻人,60%~80%为女性患者,并与妊娠密切相关。 二、与RSA相关的自身抗体 ㈠非器官特异性抗体 临床上常用的有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GP-1抗体、狼疮抗凝因子(LAC)、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 1.抗磷脂抗体与RSA ⑴APA成分:目前已发现的APA有20余种,其中以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GP-1抗体和狼疮抗凝因子(LAC)最有代表性和临床相关性。 ACA是针对血管内皮细胞膜和血小板上的磷脂的自身抗体,有IgG、IgA、IgM 三种类型,以IgG类最具临床意义。 LAC是在红斑狼疮(SLE)患者体内发现的,因此称为狼疮抗凝因子。 ⑵APA与RSA的关系:APA是引起流产和不孕症最主要的自身抗体。APA阳性并伴有血栓形成或者病理妊娠的一组临床征象,称为APA综合征(APS),主要包括两类抗体:一类抗体作用于磷脂,主要为ACA和LAC;另一类作用于磷脂结合蛋白,主要是抗β2-GP-1抗体。作用于APS患者中ACA出现率是LAC的5倍以上。ACA是中国人群中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最主要的自身抗体,而LAC少见。APA阳性的女性患者复发性流产、先兆子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的风险增高,而不孕和流产的妇女APA阳性率高于健康妇女。林其德等研究显示,排除SLE 的RSA病例检测,ACA阳性率为14.29%,而正常妇女ACA阳性率仅为6.37%。另有报道认为,ACA在RSA患者中阳性率为5%~51%,LAC在RSA患者中的阳性率为0~20%,而APA阳性率在RSA患者中则高达50%~60%,正常人群其阳性率仅4%。不管是否有SLE等原发疾病,APA阳性如不予治疗,约70%以上将发生自然流产

曲秀芬教授治疗高龄女性复发性流产经验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7, 6(5), 249-253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6a1314474.html,/journal/tc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a1314474.html,/10.12677/tcm.2017.65041 Professor Qu Xiufen Experiences for Treatment of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in Advanced Maternal Age Women Xue Han1, Xiufen Qu2, Yaozhi Cui1 1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Received: Nov. 2nd, 2017; accepted: Nov. 14th, 2017; published: Nov. 21st, 2017 Abstract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 a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disease, is a common disease of the child-bearing age women. Especially for advanced maternal age women, the etiology is com-plex and difficult to treat, so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RSA is associated with a variety of factors, but fifty percent of these are unknown. Many studies show that the risk of RSA is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spontaneous abortions; advanced age is also a high risk factor for RSA. The risk of RSA of women with at least once abortion was 3.28 time of women without abortion. The risk of RSA in women at order age (≥40 years old) was 4.062 time of that younger women (<20 years old). Most advanced age women have a history of surgical abortion, and the function of ovarian is rela-tively poor, so the risk of RSA is much higher. Since the implement of “the second child” policy, women who wish to have the second child are almost older than 35 years old, so prenatal treat-ment is particularity important for advanced women. Professor Qu concludes that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is the deficiency of the kidney; deficiency of kidney-yang is the main factor, and liver-qi stagnation, spleen deficiency, blood stasis and so on. Treatment emphasizes both the surface and essence, symptomatic treatment should be applied before pregnancy and af-ter pregnant. We pay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lifestyle guidance,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to meet the fertility requirements of pa-tients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national fertility policy. Keywords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Advanced Maternal Age Women, Famous Doctor Experience, Qu Xiufen 曲秀芬教授治疗高龄女性复发性流产经验 韩雪1,曲秀芬2,崔耀枝1

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

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年1月第51卷第1期第3-9页 关于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定义,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的标准是2次或2 次以上妊娠失败;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协会(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RCOG)则定义为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并于妊娠24周前的胎儿丢失;而我国通常将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胎儿丢失称为复发性流产,但大多数专家认为,连续发生2次流产即应重视并予评估,因其再次出现流产的风险与3次者相近[1-4]。RSA病因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在病因诊断过程中需要针对性进行一系列的筛查,此外,对RSA的部分治疗措施尚存在争议。为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特别制定RSA诊治的专家共识。 因国内相关研究资料有限,尤其是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等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本专家共识以美国生殖医学学会及RCOG发布的“RSA诊治指南”为基础,同时结合我国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及实际情况进行组织撰写,旨在为RSA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本专家共识中推荐的部分观点仍为初步认识,尚需更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予以验证。 1 病因及筛查 RSA的病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解剖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功能异常、血栓前状态、孕妇的全身性疾病及环境因素等。妊娠不同时期的RSA,其病因有所不同,妊娠12周以前的早期流产多由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生殖免疫功能紊乱及血栓前状态等所致;妊娠12周至28周之间的晚期流产且出现胚胎停止发育者,多见于血栓前状态、感染、妊娠附属物异常(包括羊水、胎盘异常等)、严重的先天性异常(如巴氏水肿胎、致死性畸形等);晚期流产但胚胎组织新鲜,甚至娩出胎儿仍有生机者,多数是由于子宫解剖结构异常所致,根据具体情况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宫口开大之前或胎膜破裂之前没有明显宫缩,其病因主要为子宫颈机能不全;二是先有宫缩,其后出现宫口开大或胎膜破裂,其病因多为生殖道感染、胎盘后血肿或胎盘剥离等[5]。 (一)流行病学因素 临床上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为15%~25%[1],而其中的80%以上为发生在妊娠12 周前的早期流产[3]。发生2次或2次以上流产的患者约占生育期妇女的5%,而3次或3次以上者约占1%[1]。RSA的复发风险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上升,研究表明,既往自然流产史是导致后续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曾有3次以上连续自然流产史的患者再次妊娠后胚胎丢失率接近40%[2]。此外,孕妇的年龄及肥胖也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高危因素[1-2]。 [专家观点或推荐] 应详细询问夫妇双方的病史,包括年龄、月经婚育史、既往史、家族史。并依照时间顺序描述既往流产情况,包括发生流产时的孕周、有无诱因及特殊伴随症状、流产胚胎有无畸形及是否进行过染色体核型分析等并计算其体质指数(BMI)。 (二)解剖结构因素 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包括各种子宫先天性畸形、子宫颈机能不全、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有研究数据显示,RSA患者中子宫异常发生率可达1.8%~37.6%[6],此外,解剖因素所致的RSA多为晚期流产或早产。回顾性研究显示,未经治疗的子宫畸形妇女再次妊娠时流产率或早产率将显著升高。子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晚期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7-8]。[专家观点或推荐]

反复自然流产的主动免疫治疗进展

第28卷 第10期2010年10月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 CH I NESE ARCH I VES O F TRAD I T I O NAL CH I NESE M E D I C I NE Vo.l28N o.10 O ct.2010 中华中医药学刊 反复自然流产的主动免疫治疗进展 陈 赟1,指导:章 勤2 (1.浙江中医药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53;2.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浙江杭州310007) 摘 要:妊娠20周内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称反复自然流产(R S A)临床上40%~80%反复自然流产找不到明确病因,称为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 S A),而免疫性因素是其中重要的病因,尽管U RSA的具体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但许多治疗方法已经临床试验证实为有效,主动免疫治疗即是其中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它包括丈夫和第三方淋巴细胞免疫法。就近10年来国内外主动免疫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关键词:免疫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淋巴细胞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0)10-2182-04 P rogressing St udy on t he Active Im m unot herapy of R ecurrent Spont aneous Abortion C HEN Y un1,adv isor:ZHANG Q i n2 (1.Postgraduate i n Grade2004,Zh eji ang Ch i n eseM ed icalUn i versity,H angz hou310053,Zheji ang,Ch i na; 2.H angzhou H ospital of TCM,H angzhou310007,Zheji ang,Ch i na) A bstrac t:R 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 S A)is defi ned as three o r m ore consecutive pregnancy l osses pr i o r to t he20th w eek o f gesta ti on.T he e ti o l ogy o f about40%~80%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 on is o ften unexp i a i ned(UR-S A)and m ay be m ultifacto ria,l i m muno l og ical facto rs m ay play m ajor ro le i n the fail ure o f pregnancy i n women w it h R S A. A lt hough the ex ac tly pat ho l og ical m echan is m i s not clear.V arious f o r m s of treat m ent have be i ng used i n this fie l d and have been proved e fficien t by several c li n ical tra ils.A cti ve i m m unotherapy w it h a llogene i c l ymphocy te transf us i ons(ALT) or active i m muno t herapy is one o f this,w hich i nclude partner leukocyte t herapy and donor leuko cy te therapy.The present article rev i ew s the progress i n st udy on i m m uno therapy o fU RSA i n the past decade. K ey w ords:i m munotherapy;recurrent spon taneous aborti on;L ymphocyte 收稿日期:2010-05-22 作者简介:陈赟(1986-),女,浙江湖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西医治疗不孕症。 自1981年T ay l o r等[1-2]首次采用血白细胞输入成功 治疗R S A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尝试采用各种主动 免疫方案治疗RSA患者,均取得了较满意的妊娠成功率。 尽管也有质疑的声音,如1999年所进行的试验[3](该试验 最后证明是试剂使用过程出现问题,从而使得试验结论有 误),但学术主流仍是免疫治疗具有积极的抗不明原因反 复自然流产(UR S A)作用。 1 基本方法 尽管各个国家地区适用不同的治疗剂量,治疗次数,维 持时间等,但方法基本类似[4]: 用丈夫或无关个体淋巴 细胞皮内注射免疫法; 小量全血输注法; 静脉输注浓缩 白细胞及免疫球蛋白输注新鲜全血和无关个体白细胞,要 求ABO,Rh血型相配,但有发生输血反应的危险。采丈夫 血比较容易,交叉感染的危险较低,且妻子注射丈夫血液后 精神上有一体感,因此多数研究中心都以使用丈夫淋巴细 胞免疫疗法为主。国外多采用较大剂量(120 106/mL淋 巴细胞),免疫时间在妊娠前、妊娠后或妊娠前后均可。国 内常用方法是在怀孕前免疫2~4次,每次间隔2~3周,妊 娠6周前加强免疫1~2次。即将丈夫外周血淋巴细胞制 成悬液,细胞数为20 105/L~40 105/mL,每2~3周给 妻子双前臂皮内或皮下多点免疫注射。每次每点0.3~ 0 5mL,共免疫3~5次。该抗体在体内维持3月,故鼓励 患者在免疫治疗后3月内妊娠,3~4月尚未怀孕可追加一 次,妊娠成功率达86.4%。若患者配偶存在病毒抗体或患 有梅毒、艾滋病及肿瘤等禁忌证时,可选择无关个体淋巴细 胞来治疗。接受主动免疫治疗的R S A患者有其严格的入 选标准,具体可参照下文。 2 治疗指标 近些年的国内外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对主动免疫治疗 (ALT)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上,主要有以下几类。 2.1 出生结局 女方经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率作为最直 观,定性的标准首先被采用。许多试验都以此作为最基本 的评价标准C.L o j a,等[5]收集了1070位在16周前流产的 RSA患者,按其一定的入选标准[5],最后了对409位符合 标准的RSA患者进行主动免疫治疗,以妊娠3个月后的怀 孕状况(继续妊娠或是流产)作为治疗有效的指标。结果 配偶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的有效率为90%,无严重不良反应 发生。

免疫性反复性早期自然流产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免疫性反复性早期自然流产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李娟 赵可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210029) 关键词:免疫;早期;自然流产;中医药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早期自然流产是指在孕12周前胚胎因某种原因自动脱离母体而排出者,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者称为反复性早期流产。本病属于不孕的范畴,其发病率约为0 4%~ 1 0%,占所有妊娠丢失的15%~20%[1]。随着免疫生殖学的兴起与发展,反复性早期流产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得到妇产科临床的足够重视。资料统计,原因不明的流产50%以上与免疫因素有关,不少学者对其做了深入的研究,但迄今为止,免疫性反复性早期流产仍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免疫治疗的研究。免疫治疗存在操作复杂、需要特殊条件设备、服用激素的不良反应、远期安全性等问题。而中医药在治疗先兆流产、反复性流产方面独具特色,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长期以来得到妇产科医生的认同。现将多年来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反复性早期自然流产的临床经验综述如下。 1 抗心磷脂抗体(ACA)的研究 抗心磷脂抗体是母-胎免疫识别过度型反复自然流产重要的自身免疫性病因。一些学者提出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史松瑶、林玲[2]选用补肾健脾、化瘀安胎的中药口服,疗程3个月,药用:菟丝子25g,桑寄生、续断、阿胶各15g,党参20g,丹参、黄芩各15g,白术、炙甘草各15g,当归20g,川芎10g,益母草2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抗体转阴率为86%。王昕[3]自拟补肾安胎汤治疗,药用菟丝子20g、桑寄生15g、川断15g、阿胶15g、白芍20g、炙甘草10g、党参20g、黄芪30g、当归15g、川芎10g、丹参15g、益母草30g,每日1剂,水煎3次温服;若脾虚腹泻加莲子肉15 g、山药15g、白扁豆15g;若偏热加黄芩15g;若阳虚加巴戟天15g、鹿角霜15g。抗体转阴率为55 8%,获子率为86%。楼凯凌[4]采用资肾活血祛瘀中药,基本方为:桑寄生、杜仲各10g,菟丝子20g,女贞子15g,白芍12g,柴胡、黄芩各10g,丹参15g,益母草12g。ACA转阴率为47 35%。李卫红[5]以HC g2000U每日1次肌注,服用VitE,若出现阴道出血则加用黄体酮20mg,每日1次,肌注,为对照组,以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安胎胶囊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流产治愈率为93 33%,抗体转阴率为80 33%,对照组分别为73 33%、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朱东方、李大金、朱影[6]采用清热利湿活血中药,药用:茵陈、丹参、泽泻各10g,炒黄芩5g,当归、白术各9g,白芍10g,甘草5g。配合小剂量阿司匹林50mg/天。服药1个月后复查ACA,3个月转阴后嘱受孕,并据磷脂变化情况服药,结果再次妊娠成功率为100%,抗体转阴率为86 2%,总有效率为93 1%。 2 ABO血型抗体的研究 ABO血型不合是孕妇与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母亲O型多见,胎儿为A型、B型或AB。主要原因为O型母亲血清中的抗A或抗B的I gG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李恩棠[7]采用健脾养肝益肾法,以当归芍药散加减防治夫妇ABO血型不合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获子率达93 55%,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降为6 25%。孙淑慧[8]分2种证型治疗:一是湿热内蕴型,药用:茵陈20g,炒山栀、川断、党参各15g,当归10g,白芍20g,黄芩、制大黄、生甘草各10g。脾虚加炒白术15g,阴道出血加炒地榆、阿胶、苎麻根各15g,腰痛明显加桑寄生15g。二是气滞血瘀型,药用:当归、川芎、益母草各15g,菟丝子25g,桑寄生、川断各15g,香附、砂仁各10g,白芍20g。气滞重可酌加陈皮、苏梗。治疗后保胎成功率为91 3%,血清抗体效价下降有效率为86 96%。李馥媛[9]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药基本方为:茵陈10~15g,当归10g,白芍、白术各10g,甘草6~9g,黄芩10~15g,栀子6g,益母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对于抗体效价>1 128者,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500mL加维生素C2g。临产前2周开始服鲁米那,每次0 03g,每日3次。临产前1周服地塞米松5mg每日2次,连服3天。以上治疗同时给予叶酸、维生素E、丹参、能量合剂、间断吸氧等支持治疗。治疗后抗体效价下降总有效率为100%,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率为6 45%,且经蓝光照射治疗24小时后消退。 3 抗精子抗体(AsA b) 抗精子抗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感染、外伤或男方精液中免疫抑制因子减少,导致屏障破坏,异常抗原产生,免疫调节失调所致。所产生的抗精子抗体可活化巨噬细胞,破坏配子胚胎而引起不孕及早期流产。俞调中[10]采用中药治疗AsA b和EM Ab阳性患者70例,并与西药(泼尼松)治疗26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 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4 62%。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并且能克服西药治疗之副作用。罗颂平[11]等使用具有滋肾补肾、活血化瘀作用的纯中药制剂助孕I号、I I号丸治疗血清中A sAb阳性的不孕不育症或有反复流产史的患者62例。结果显示:中药组AsAb转阴率达93 5%,避孕套对 JIAN 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 E M EDICINE 文 献 综 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