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修井管柱的受力分析

合集下载

关于水平井注水管柱的受力分析

关于水平井注水管柱的受力分析

关于水平井注水管柱的受力分析作者:张雷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19期摘要:在石油的开采开发中,水平井开采技术作为开发的最基本和普遍应用的技术,在石油的开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注水是目前油田开采中保持地层能量的主要方式,注水方式是采油实现的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并且随水平井在各油田的普遍应用,水平井注水技术日趋成熟。

本文将从水平井注水工艺、注水管柱的概况来分析注水管柱受力状态的影响因素,通过注水管柱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式为实际操作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水平井;注水管柱;平衡状态;受力分析中图分类号:TE35 文献标识码:A一、简述水平井注水和注水管柱1 简述水平井注水因为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存有径向流,巨压损耗降低采收,而将径向流转变为直线流的方式有垂直向压裂和水平井注采技术,水平井正常注水,管柱所受压力会分散在泄油井端上,界面压力小受到的形变小,降低了含水量的增加速度,油水界面距离增大。

水平井能达到泄油的均匀性使水驱前缘能够向前推进,流速较大。

根据以上特点水平注水在低渗透等地质复杂的油藏中可以提高其油田油层的开发率,提高产量,加速进程。

水平注水可提高水驱波和系数,减小了油层的压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2简述注水管柱注水管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配水嘴的节流作用来控制不同底层的注水量。

水嘴的大小不同会影响注水的节流损失。

而根据地层的配注量来选择合适的水嘴,具有重要意义。

注水管柱会伴随注水工艺与生产工况的不同而有差别,通常情况下,根据注水管柱的结构特点不同形成多种分类。

根据支撑方式不同,分为底部支撑式、自由悬挂式。

前者难度大于后者,主要因为封隔器的准确度与其管柱的复杂程度有关。

组成管柱的工具结构在一定特点上具有相似性,分为固定注水管柱、偏心注水管柱、空心注水管柱、油套分层注水管柱、双段自调分段注水管柱等。

根据封隔器工作原理不同分为水力压缩式封隔器分段注水工艺管柱、水力扩张式封隔器分段注水工艺管柱、卡瓦式分段注水工艺管柱、支撑式封隔器分层注水工艺管柱。

水平井修井难点及常用修井工艺分析

水平井修井难点及常用修井工艺分析
2.2.4 打捞技术。在水平井修井中常采用活动解卡、倒扣解 卡、套铣倒扣、分解打捞等方法。
(1)在活动解卡中,由于水平井的特殊井深结构,拉力不能 像直井一样有效的传递到被卡位置,所以上提拉力要适当加 大,克服造斜点及水平段对打捞管柱的摩擦力,此种方法适应 于不是太严重的砂埋事故。如上提下放多次仍无法解卡,可以 在打捞工具上方加配震击器,加大向上的震击力,多次反复操
工艺控制
水平井修井难点及常用修井工艺分析
徐武举(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1 水平井修井难点
水平井因为井深结构的特殊性,与直井相比,水平井修井 难度大,工程风险大,主要体现为:
(1)受井眼轨迹限制,常规井下工具、管柱难以满足水平井 修井要求。
(2)斜井段、水平段管柱贴近井壁低边,受钟摆力和摩擦力 影响,加之流体流动方向与重力方向不一致,井内赃物及砂粒 容易形成砂床,作业管柱及工具容易被卡。
(5)打印过程中铅模易损坏,很难准确判断井下鱼顶情况。 (6)水平井在进行磨铣作业时,由于向心力的作用,存在对 套管损坏的可能性,加大事故的严重程度。
2 常用修井工艺分析
2.1 修井工具及管柱选择 由于水平井井深结构的特殊性,修井工具必须满足井眼轨
迹的要求,通常需要特殊加工,才能满足修井要求。 针对水平井的特殊性,各油田设计了相应的水平井修井工
艺,基本能满足水平井的修井需求。水平井修井井下管柱受力 比 较 复 杂 ,斜 井 段 、水 平 段 修 井 管 柱 要 求 :油 管 柱 采 用 倒 角 油管。 2.2 水平井常规打捞
2.2.1 打印:采用防掉铅模,铅模带护罩,前段裸露铅体,易 于打印,印痕清晰并且防磕碰变形。
2.2.2 鱼顶修复。采用扶正器或采用周边带扶正滚珠的磨 鞋,减少对套管下部的磨损、破坏。

《水平井杆管柱力学的有限元分析及应用》

《水平井杆管柱力学的有限元分析及应用》

《水平井杆管柱力学的有限元分析及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水平井技术已成为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

在水平井钻探和开采过程中,杆管柱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井下作业的安全与效率。

传统的力学分析方法往往难以满足复杂工况下的精确计算需求。

因此,本文将探讨水平井杆管柱力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旨在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支持。

二、水平井杆管柱力学概述水平井杆管柱力学是研究在井下复杂环境中,杆管柱的受力、变形及失效规律的学科。

其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杆管柱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与力学性能分析等。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水平井的特殊地质条件和工作要求,杆管柱的力学性能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三、有限元分析方法有限元分析是一种高效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将连续体离散化为有限个单元的组合,求解近似解。

在水平井杆管柱力学分析中,有限元分析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模型建立:根据实际工况,建立杆管柱的几何模型,并划分网格,形成有限元模型。

2. 材料属性定义:根据杆管柱的材料特性,定义各单元的材料属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3. 边界条件与载荷施加:根据实际工况,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如重力、摩擦力等。

4. 求解与结果分析:通过求解有限元方程,得到杆管柱的应力、应变及位移等结果,并进行后处理分析。

四、有限元分析在水平井杆管柱力学中的应用1. 杆管柱设计优化: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准确计算杆管柱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为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如调整杆管柱的截面尺寸、材料选择等,以提高其力学性能。

2. 井下事故预防: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预测杆管柱在复杂工况下的失效模式,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井下事故的发生。

如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

3. 施工工艺优化:有限元分析可以指导施工工艺的优化,如调整钻进速度、改变井眼轨迹等,以降低杆管柱的受力,提高作业效率。

五、结论本文介绍了水平井杆管柱力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水平井钻柱摩阻、摩扭分析

水平井钻柱摩阻、摩扭分析

水平井钻柱摩阻、摩扭分析张宗仁一、文献调研与综述在水平井中,由于重力的作用,钻具总是靠着井壁(或套管)的,其接触面积就比直井大很多所产生的摩擦力和扭矩将会大大的增加。

对管柱的摩擦阻力和轴向拉力研究计算,保证钻井管柱(钻柱或则套管,油管)的顺利上提和下放。

如今,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磨阻计算的力学模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柔杆模型,另一类为柔杆加刚性模型。

1.1约翰西克柔杆模型:约翰西克(Johansick)在1983年首次对全井钻柱受力进行了研究,为了研究的方便,在研究过程中.他作了以下几点假设: (1)钻柱与井眼中心线一致; (2)钻柱与井壁连续接触:(3)假设钻柱为一条只有重量而无刚性的柔索; (4)忽略钻柱中剪力的存在:(5)除考虑钻井液的浮力外忽略其他与钻井液有关的因素。

在此假设条件下,建立了微单元力学模型,根据单元的力学平衡,推导出如下的拉力、扭矩计算公式:1222cos [(sin )(sin )]t T W NM NrN T T W αμμθααα∆=±∆==∆+∆+式中:T:钻柱单元下端的轴向拉力,N ; Mt:钻柱扭矩,N.m ;N:钻柱与井壁的接触正压力,N ; W:钻柱在钻井液中的重量,N ; u:钻柱与井壁的摩擦系数; r:钻柱单元半径;a,△a,△θ:平均井斜角,井斜角增量,方位角增量;起钻时取“+”,下钻时取“-”。

1.2二维模型:Maida 等人对拉力、扭矩进行了平面和空间的分析,建立了应用于现场的二维和三维的数学模型。

他建立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如下:111211111**[(1)(sin sin )2(cos cos )]1exp[()](exp[()](Ai Ai B i i B i i BB i i B i i i i i qRF A F C a A a C a A a A a a A a a l l a a μμμμμ-------=+--+-+=-=---i 起钻)下钻)R=式中B μ为摩擦系数,li 计算点井深,FAi 为计算点轴向载荷,C1、C2为符号变量,其取值由表1-1给出:1111()()()()[()][()*()()*()()*()arccos[cos()*sin *sin cos *cos ]24()()(1)1Au B s N N b u b p i i i i i i i i s F q l C l q l dlq l q l q l q l q l q b l q l q p l l l R a a a a C l l μμθθγππ----=±=+===-=-+=-+式中u(l) , b(1) , p(1)分别为计算单元井段切线、副法线和主法线方向向量。

水平井修井管柱与油层套管受力分析

水平井修井管柱与油层套管受力分析
15水平 段 . 进 入 水 平 段 后 . 段 内 油 层 套 管 基 本 处 于 水 平 状 态 修 井 管 柱也 该
得 以 再 次 恢 复 自 由直 度 .抗 弯 曲时 作 用 在 油 层 套 管 表 面 上 的 正 压 力 水 平 井 钻 井 双 增 剖 面 的井 身 结 构 有 直 井 段 一 斜 段 一 斜 段 一 增 稳 增 ‘ △N’ 随之消失 修井管柱仅在重力作用 下 . 与油层套 管底部稳定接 斜 段 一 平 井 段 组 成 水 触( 如例 图一 : D点所示 )但是修井 管柱对油 层套管底部表 面的正压 .
增剖 面 水平 井钻 井剖 面 , 对修 井 过 程 中修 井 管 柱 与 油 层 套 管 的 受 力情 况进 行 简要 分析 。
【 关键词 】 双增剖 面地 震技 术; 变曲率单增剖 面; 圆弧单增剖 面
目前 。 胜利油 田水平井钻 井及完井 工艺技术 已经非常成熟 . 国 是 内水 平井钻井完井 、 投产应用 规模最大 的油 田之一 . 且为胜 利油 田新 区开发 、 老区挖潜 、 提高采收率 、 保持高产稳产做出 了重大贡献 。 但是 , 水平井 修井 工艺技术 却严 重滞后 直井及一般斜井 中实施的分层分 在 采、 填砂 、 注灰及 防砂 等修井工 艺技术 : 用的打捞 、 使 分层及 防砂 等修 井工 具 .因水平井 的钻井轨迹 及水平段 内重力分散 等特殊性 质的影 响, 无法在水平井 内实施或使用 。尤其是 : 由于水平 井的特殊钻 井轨 迹 , 井 管 柱 在 进 行 起 下 、 捞解 卡 及 钻 、 、 等 施 工 时 , 油 层 套 管 修 打 磨 铣 对 的磨 损 更 是 急 待解 决 技术 难 题 . .
曲 . 在 重 力 及 油 层 套 管 的 斜 度 作 用 下 . 贴 在 油 层 套 管 底 部 表 面 上 并 紧

《2024年水平井杆管柱力学的有限元分析及应用》范文

《2024年水平井杆管柱力学的有限元分析及应用》范文

《水平井杆管柱力学的有限元分析及应用》篇一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水平井杆管柱力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对水平井杆管柱进行三维建模、材料属性定义、边界条件设置、网格划分和求解分析等步骤,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探讨了其力学性能及优化方案。

一、引言随着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不断深入,水平井技术因其高效采油、气藏开发的特性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水平井开发过程中,杆管柱作为钻井和采油的重要设备,其力学性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开采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因此,对水平井杆管柱的力学性能进行精确的有限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平井杆管柱的有限元分析方法1. 三维建模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建立水平井杆管柱的三维模型。

模型应包括杆管柱的几何尺寸、材料属性等关键信息。

2. 材料属性定义根据杆管柱的实际材料,定义其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极限等材料属性。

3. 边界条件设置根据实际工作条件,设置杆管柱的边界条件,如固定端、活动端等。

4. 网格划分将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形成有限元网格,以便进行后续的有限元分析。

5. 求解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得到杆管柱的应力、应变等力学性能参数。

三、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应用以某油田水平井杆管柱为例,采用上述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专业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

通过计算得到杆管柱的应力分布、变形情况等力学性能参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四、案例分析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水平井杆管柱进行有限元分析。

首先,建立该工程的三维模型,并定义材料属性及边界条件。

然后,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求解。

通过分析得到杆管柱的应力分布图、变形图等结果,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评价。

同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方案,以提高杆管柱的力学性能和安全性。

五、结论本文通过对水平井杆管柱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了其力学性能及优化方案。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在水平井杆管柱力学性能评估及优化中的有效性。

大斜度井作业管柱摩阻力学的模型

大斜度井作业管柱摩阻力学的模型

大斜度井作业管柱摩阻力学的模型摩阻分析对水平井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对于大斜度井而言,因其具有长水平段、大井斜角等特点,摩阻的预测和控制是成功地完成大斜度井修井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准确计算套管柱的轴向载荷,以便进行套管柱强度设计与校核。

事实上,在整个钻进、完井及修井过程中,管柱的摩阻研究都很重要,它对井眼设计,包括钻井设备选择、轨道形式与参数、钻柱设计、管柱下入,施工过程中轨道控制和井下作业等阶段都具有指导意义。

在水平井及大斜度井中,由于管柱自重及井眼弯曲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了较大的摩阻力。

管柱的摩阻计算虽是整个磨铣打捞管柱力学分析的一小部分,但提高其摩阻计算精度仍是完成井下作业修井工作的一个重点,这主要是因为:①精确计算出摩阻,可以预侧套管柱下入的难度,以便选择合理套管柱组合和正确的下入方法,或考虑是否需采用特殊工具;②能够准确计算套管柱的轴向载荷,以便进行套管柱强度设计与校核。

1.大斜度井三维摩阻扭矩模型国内外学者对摩阻扭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分别建立了软绳模型和刚杆模型。

两种模型各有自己的优点和适用范围,软绳模型忽略了钻柱刚度及稳定器的影响,在曲率不大的光滑井眼条件下,用来计算由刚度较小的常规钻杆组成的钻柱段的摩阻扭矩能够给出足够的精度。

因此,现在有的商业软件仍在采用,但应用在井眼曲率变化较大或钻柱刚性较大的单元,会产生明显的误差;刚杆模型在曲率较大的井眼或由刚度较大的加重钻杆组成的钻柱段条件下,其计算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度,但用于曲率较小刚度较小的平滑井眼中,计算结果收敛困难,对测点数据敏感,解的稳定性较差。

1.1大斜度井三维摩阻扭矩分析刚杆模型建立如图1所示的坐标系。

N轴、E轴、H轴分别指向地理北向、地理东向、重力方向,它们相互垂直,组成固定坐标系。

、、分别是井眼轴线的切线方向、主法线方向、副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它们相互垂直,组成自然坐标系。

图1 三维摩阻分析的坐标系图在钻柱上取一单元段ds,通过力学分析,可得下面方程组:力学模型力学模型大斜度井摩阻其中: 大斜度井大斜度井作业管柱摩阻力学模型摩阻式中:T为轴向拉力;为弯矩;为扭矩;EI为抗弯刚度;q为钻柱单位长度有效重量;力学模型分别为管柱在井眼内的轴向和周向摩阻系数;为管柱外径;N为钻柱单位长度所受的横向支承力;分别为钻柱变形线的曲率和挠率。

水平井管柱下入摩阻分析及应用

水平井管柱下入摩阻分析及应用

水平井管柱下入摩阻分析及应用作者:眭满仓孟坤六杜镰发布人:xilu222 发布时间:2006-4-26 上午 11:06:42浏览次数:805【关键词】水平井,管柱,摩擦阻力,理论模型,计算【摘要】水平井造斜后井迹弯曲,使管柱入井时受到的阻力远比直井大,给钻井作业增加了难度,因此对管柱摩擦阻力的分析计算是保证管柱顺利入井的关键。

通过建立管柱受力平衡方程,推导出水平井管柱入井时摩阻计算的力学模型,分析计算了在稳定和旋转方式下管柱入井时的大钩载荷和井口扭矩等重要技术参数的解析公式。

实例计算分析表明,摩擦阻力计算结果可为钻井设备选型、优化管柱参数和井身结构以及选择下入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Sui Mancang(Jianghan Petroleum University, Jing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Meng Kunliu, Du Lian. Analysis of friction on drill string in horizontal drilling. CPM, 1999, 27(2): 5~8To ensure the drill string tripping smoothly in horizontal drilling, the friction on the string must be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By establishing force equilibrium equations, a mechanical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friction on the string is set up, and the analytical formulas for calculating the hook load and wellhead torque when the string is tripped in. An example of friction calculation shows tha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drilling equipment, optimization of drillstem parameters and wellbore structure, and the selection of tripping modes of the drill string.Subject Concept Terms horizontal hole drill string frictional force theoretical modelcalculation水平井造斜后井迹弯曲,使管柱入井时受到的阻力远比直井大,给钻井作业增加了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井修井管柱的受力分析第1章概述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进行,钻井重点向深部、西部和海上发展。

大位移深井、水平井、定向井修井工作量显著增加。

提高斜井、水平井、大位移井修井技术水平,已成为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水平井造斜后井迹弯曲,使管柱入井时受到的阻力远比直井大,给修井作业增加了难度,因此对管柱摩擦阻力的分析计算是保证管柱顺利入井的关键。

通过建立管柱受力平衡方程,推导出水平井管柱入井时摩阻计算的力学模型。

实例计算分析表明,摩擦阻力计算结果可为修井设备选型、优化管柱参数和井身结构以及选择下入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在修井中,通常所修井眼不可能完全垂直,管柱与井壁间存在着接触压力,在管柱运动时,由于摩擦作用,就会在管柱上施加轴向阻力和旋转扭矩,使得轴向载荷增加、旋转扭矩增大,尤其是在大位移井和水平井中,由于其具有长水平位移段、大井斜角及长裸眼稳斜段的特点,因此存在较大的摩阻和扭矩。

为了保证钻进作业的安全,避免管柱发生强度破坏而造成井下复杂事故,对管柱进行摩阻估计和计算,从而进行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是非常重要的。

在大斜度、大位移深井修井过程中,摩阻/扭矩的预测和控制往往是成功地修井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开展摩阻、扭矩预测技术研究,在大位移井、大斜度深井的设计(包括修井设备选择、轨道形式与参数、管柱设计、管住下入设计等)和施工(轨道控制、井下作业等)阶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修井界早就认识到摩阻/扭矩预测、分析和减摩技术在大位移、大斜度深井中的重要性。

摩阻问题贯穿从设计到完井和井下作业的全过程,如:(1)根据摩阻扭矩分布,设计选用钻杆强度和管柱组件分布。

(2)地面装备(顶驱功率和扭矩,起升能力、泵功率和排量压力)需要根据摩阻、扭矩预测来选用,并考虑到预测误差需留有足够的富余能力。

(3)作为井眼轨道的设计和轨道控制的依据。

充分考虑完井、井下作业或修井可行性。

如果在修井阶段,管柱可旋转下入或倒划眼起出那么就需考虑套管或尾管是否需要旋转才能下人,生产油管、连续油管或其它测试管往能否下人等问题。

从上述分析看出,摩阻、扭矩预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为此,必须对管柱的拉力—扭矩模型进行研究,建立科学的摩阻—扭矩分析和计算方法,以便进行准确的管柱强度校核和选配合适的修井设备。

本课题的任务是研究管柱拉力—扭矩模型,建立不同修井工况下钻具摩阻和扭矩的分析计算方法,分析管柱的失稳和屈曲变形条件及建立管柱强度校核方法,编制施工软件,进行现场试验,保证管柱强度安全。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国内外学者对摩阻/扭矩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很多重要成果,这里主要就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新研究成果给予简述。

1.2.1管柱动力学基本方程管柱是油气钻探工程中最重要的下井工具。

管柱在充满流体的狭长井筒内工作,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处于十分复杂的受力、变形和运动状态。

对管柱进行系统全面、准确的力学分析,可以达到如下目的:(1)快速、准确、经济地控制油气井的井眼轨道;(2)准确地校核各种杆管柱的强度,优化杆管柱设计;(3)优化油气井井身结构;(4)及时、准确地诊断、发现和正确处理各类井下问题;(5)优选钻采设备和工作参数。

应油气田开发的迫切需要,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针对油气井杆管柱的某些特殊问题已进行了较广泛、较深入的研究,发表了数以百计的学术论文。

特别是“七五”和“八五”期间国家组织的对定向丛式井和水平井的科技攻关,使我国的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研究水平大大提高。

但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是基于某项特殊需要而进行的,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如动力问题和几何非线性问题研究较少,为此需要对杆管柱动力学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建立统一的理论。

建立了油气井杆管柱动力学基本方程并不断完善。

1.2.2 管柱拉力—扭矩模型国内外学者对定向井、水平井、大位移井的摩阻、扭矩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建立了对应的力学模型。

目前,关于摩阻计算的力学模型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柔杆模型;另一类为柔杆加刚性模型。

1983年,JohansickA先提出了在定向井中预测管柱拉力和扭矩的柔索模型,为改进井眼轨道设计和管柱设计、现场事故诊断和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lesagc在Johansick的基础上分起钻、下钻、旋转钻进三个过程考虑了管柱的运动状态对摩阻、扭矩模型的影响,并对模型进行了改进。

1988年,何华山以大变形为基础,并考虑了管柱刚度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拉力、扭矩模型。

1992年,杨妹提出的修正模型在综合考虑了井眼轨道和井眼状态特别是考虑了管柱的运动状态及钻井液粘滞力和结构力的影响。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ChengYan博士开发了圆管的弯曲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三维实际井眼,以及管柱的刚性影响。

国外的摩阻、扭矩模型大都采用了管柱变形曲线与井眼曲线一致的假设,这与实际有较大差别,但由于采用了反算摩阻系数的方法,这一误差被包含进了可变的摩阻系数之中。

国内对摩阻、扭矩的研究始于“七五”《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技十研究》课题。

“八五”期间,许多油田[1]、科研院校(所)根据水平井修井的需要对摩阻和扭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垂直油气井杆管柱的拉力和扭矩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是,实际的井眼并不是垂直的,而是三维空间曲线。

三维杆管柱拉力——扭矩的研究起步较晚,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但是理论发展迅速、推广快。

定向井管柱拉力——扭矩模型有两类:软管柱模型和硬管柱模型。

软管柱模型应用较早、简单且有一定精度,硬管柱模型应用稍晚、复杂、精度高。

1.3 水平井修井管柱摩阻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摩阻、扭矩对大位移井和大位移水平井修井有着重大影响,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模型用于计算大位移井和大位移水平井的摩阻、扭矩误差大,扭矩误差甚至超过50%或更高。

摩阻、扭矩的准确预测是大位移井和大位移水平井修井实践提出的一个迫切要求,需进一步研究过去模型中未能考虑的因素,如管柱的局部弯曲、与井眼的接触状态、修井液性能、地层孔隙压力等,减少假设与实际之间的差异。

在摩阻、扭矩计算中,“事前与事后”又有差别。

所谓‘事前’是指没有实测摩阻、扭矩,靠分析计算。

而‘事后’指已知实测摩阻、扭矩,通过调整摩阻系数使计算值与实测值更接近。

这对预测同一井下工况的摩阻和积累摩阻、扭矩预测经验是有价值的,但总体上仍摆脱不了对摩阻系数的依赖性和摩阻系数取值的随意性。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把未知因素统统归为摩擦系数,由库仑摩擦定理计算的摩擦力与实际摩擦力不完全一致,把其他未知阻力(如粘卡力等)归为摩擦力降低了库仑定理的有效性。

(2)管柱作用于井壁的横向力(正压力)计算准确度不高。

(3)有一些重要的因素还没有引进到摩阻、扭矩预测模型中。

我们的研究工作正针对上述问题进行。

主要工作是改进模型的可靠性和精度,辅以摩阻系数的合理取值。

1.4 本项目研究进展考虑管柱的构成特点和工况,建立了管柱动力学基本方程、管柱拉力—扭矩模型、管柱动力特性分析模型、管柱强度校核、管柱减磨方法,并得到了现场验证。

第2章 管柱动力学基本方程应钻井、修井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针对钻柱的某些特殊问题已进行了较广泛、较深入的研究,发表了数以百计的学术论文。

特别是“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国家组织的对定向丛式井、水平井和侧钻水平井的科技攻关,使我国的管柱力学研究水平大大提高。

在1994年以前,对油气井钻柱力学的研究工作都是基于某项特殊需要而进行的,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如动力问题和几何非线性问题研究较少,为此需要对钻柱动力学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建立统一的理论。

2.1 基本假设为了叙述方便,采用了如下基本假设:(1)钻柱处于线弹性变形状态;(2)钻柱横截面为圆形或圆环形;(3)略去剪力对钻柱弯曲变形的影响。

图2—1坐标系2.2 几何方程设钻柱变形线任意一点的矢径为),(t l r r =,其中l和t分别为钻柱变形前的弧长和时间变量。

自然曲线坐标系为(b n t ,,e e e ),其中n t ,e e 和b e 分别为钻柱变形线的切线方向、主法线方向和副法线方向的单位向量,参见图2—1。

),(t l s s =表示钻柱发生位移和变形后的曲线坐标,由微分几何可知:⎪⎪⎪⎪⎪⎭⎪⎪⎪⎪⎪⎬⎫-=∂∂-∂∂=∂∂∂∂=n n bt b b n nn b tt =e e e e e e e r e k s k k sk ss.....................……………......................(2.1) 式中,k b 和k n 分别为r 点的曲率和挠率:⎪⎪⎭⎪⎪⎬⎫⎪⎪⎭⎫ ⎝⎛∂∂∂∂∂∂=∂∂∙∂∂= , , 2b 3322n 22222bk s s s k s s k r r r r r ...…………………...........................(2.2) 2.3 运动平衡方程取钻柱微元受力如图2—2所示,运动状态如图2—3所示,其中F 表示钻柱的内力,h 表示单位长度钻柱上的外力,M 表示钻柱的内力矩,m 表示单位长度钻柱上的外力对钻柱中心2O 的矩,H 表示单位长度钻柱对井眼中心1O 的动量矩。

通过受力分析,建立如下运动平衡方程:()⎪⎭⎪⎬⎫-=∂∂=+∂∂2i 2o 2)(R R A t A s 2πρr h F ................................…………................(2.3) ⎪⎪⎭⎪⎪⎬⎫+=+-⨯⨯-=∂∂=+⨯+∂∂2)()]([)(2i 2o o o o o t R R A I I A t s ρρωr r Ωr r H H m F e M .......................……….............(2.4)式中:A—钻柱的截面积;ρ—为钻柱材料密度;t—为时间;Ω—为钻柱绕井眼中心公转角速度矢量;ω—为钻柱自转角速度矢量;o I —为单位长度钻柱绕自身轴线的转动惯量;o R —为钻柱外半径;R—为钻柱内半径;ir—为井眼中心的矢径。

o图2—2钻柱微元受力分析图2—3钻柱的运动状态2.4 本构方程设钻柱的抗弯刚度为EI ,抗扭刚度为GJ ,忽略剪力的影响,则本构方程[2]为:⎪⎪⎪⎭⎪⎪⎪⎬⎫=--=+⨯=s GJ M T ls EA F s GJ s EI ∂∂γε∂∂∂∂γ∂∂t t t t t )1()(e e e M ...................………………….............(2.5) 式中:E —弹性模量;I —截面惯矩;G —剪切弹性模量;J —截面极惯矩;γ—钻柱的扭转角;tF —钻柱的轴向拉力;T —温度的增量;ε—线膨胀系数;t M —钻柱的扭矩。

2.5 应用由于油气井钻柱动力学基本方程统一了现有一切油气井钻柱力学分析的微分方程,现有的油气井钻柱力学分析的微分方程都可由该动力学基本方程通过适当简化而得到,所以,该基本方程在石油钻采工程界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