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合唱进行的二声部视唱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田野在召唤》教案(9篇)

《田野在召唤》教案(9篇)

《田野在召唤》教案(9篇)《田野在呼唤》教案(1)教学目标:1、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田野在呼唤》,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心情。

2、利用学唱歌曲,进一步培育同学的二声部合唱力量,使同学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同时使同学感受到田园歌曲的另一种风格—欢快、活泼。

教学重点:使同学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呼唤》。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教具预备:电子琴、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同学听《田野在呼唤》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1、仿照春风的声音师:最近的天气能够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特别的舒适!说到这里,老师想到了一首歌,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唱的:“春风吹面薄于纱”。

意思是说,春风吹到脸上,就像松软的纱巾轻轻拂过一样,特殊的舒适。

唉,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声音来仿照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老师听听谁仿照的最像。

师:我们一起用“呼”来仿照春风的声音。

同学们,像老师这样,面部表情兴奋一点,保持好“u”的口型,用上腰部气息的支持,保持好这个状态一起来。

同学们,春风是强的,还是弱的?你们听,一阵轻柔的春风吹来了。

(1)师弹琴用“呼”范唱旋律。

师:请同学们用动作随音乐来表现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

大家一起随着音乐来仿照春风的声音。

师:现在老师用两种方法来仿照春风的声音,同学们听一听,哪一种能给你风吹柳枝摇摆的感觉。

(2)唱好曲谱中的符点音符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是曲谱中的符点音符带给了我们动感,一起来唱一唱。

(3)随琴完整的演唱。

2、仿照春雨的声音(1)老师用“滴答”范唱旋律。

师:哎呀,你们的声音真像一阵春风吹进了我们的教室,吹得老师太舒适了。

你们听,春风把春雨给引来了。

(2)唱好曲谱中的休止符。

师:雨滴落在树叶上,落在草地上,声音是短促的,有弹性的。

你们用动作来仿照一下。

(3)同学随琴演唱。

师:我听到了小雨滴欢快的声音。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仿照春风、春雨的场面,好吗?3、二声部练习师:我说,春风来了,这边同学就一起来唱。

雪绒花二声部合唱教案

雪绒花二声部合唱教案

雪绒花二声部合唱教案江夏区第二中学胡丽萍课型:唱歌内容:学唱二部合唱《雪绒花》、课后实践创作一。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感受体验音乐剧选曲中参与演唱活动,能对其产生兴趣并给予关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雪绒花》,能以恰当的速度、力度及舒缓轻柔,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

3、知识与技能:巩固练习声断气连的演唱方法及三拍子的指挥图示。

教材分析:《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随着电影的播放而传遍全球,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歌曲之一。

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由于感情抒发较为平稳,因此两个乐段并无较强的对比,除了第二乐段第一小节出现的节奏型外。

歌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寄托了主人公对亲人、对家乡深深的祝福。

重点:以恰当的速度、力度及舒缓轻柔,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的两个声部。

难点:两个声部的音准、节奏,以及声部的均衡。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雪绒花》是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歌曲。

1959年,美国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和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斯坦第二创作了音乐剧《音乐之声》,演出后大受欢迎。

1965年改编成同名电影。

同年,影片获奥斯卡金像奖。

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奥地利萨尔兹堡,年轻活泼的修女玛丽亚·任纳尔到退役海军上校冯·特拉普家,照顾他的七个孩子。

冯·特拉普上校虽然冷漠严厉,但终究还是抵挡不住玛丽亚的纯洁善良,两人终于结婚,可惜刚刚渡完蜜月,他们的安静生活因被纳粹占领奥地利而破碎了。

三、新授:1、欣赏《雪绒花》视频这首歌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特拉普上校外出工作回到家,听到久违了的孩子们的歌声。

第二次是在面对德军准备离开家乡的演唱会上。

让我们跟随着电影中的人物一起走进《雪绒花》这首歌中,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并且大家可以边听边轻轻地跟哼唱。

思考:1)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2)歌曲的拍子及强弱规律?亲切的,赞美的,充满深情的3/强弱弱2、歌曲分析,同时介绍“雪绒花”的含义。

浅谈小学二声部合唱的教学

浅谈小学二声部合唱的教学

浅谈小学二声部合唱的教学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二声部合唱是指音乐作品中同时有两个声部各自演唱不同旋律的一种形式。

在小学教育中,二声部合唱被广泛引入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现力。

背景介绍中,我们将探讨二声部合唱的起源及其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声部合唱起源于古典音乐,是一种古老而经典的合唱形式。

它通过两个声部的对位演唱,展现出音乐作品的丰富层次和和谐美感。

小学二声部合唱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通过参与二声部合唱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音准和节奏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了解二声部合唱的背景与重要性,对于小学二声部合唱的教学及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 问题意义小学二声部合唱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二声部合唱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声部合唱的教学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和技巧,而有些学生可能缺乏相关的训练和指导,导致学习困难。

二声部合唱涉及到两个声部的协调和配合,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听音和合作能力,这对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听觉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声部合唱的演出需要学生们不仅掌握歌曲的曲调和节奏,还要具备一定的表现力和舞台感,这对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表现技巧提出了挑战。

解决二声部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表现水平,对于促进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二声部合唱的特点和教学方法,探讨二声部合唱的训练技巧、表现技巧和演出准备,希望为二声部合唱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二声部合唱的特点二声部合唱是指由两个声部分别演唱的音乐作品。

它的特点包括声部分明确,旋律清晰,结构简洁,和声丰富。

在二声部合唱中,通常一个声部负责主旋律,另一个声部则负责和声部分。

二声部歌唱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二声部歌唱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二声部歌唱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作者:张影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7年第47期摘要:二声部合唱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

组织二声部歌唱教学有一些有效的途径,如平时课堂教学的渗透,要充分利用器乐的辅助作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重视指挥的作用。

关键词:二声部合唱教学策略和方法平时渗透器乐辅助注重合作重视指挥二声部合唱的表现力要比齐唱丰富得多,它使一首歌曲具备了层次感和张力,具备了想象的空间,组织好二声部合唱,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排除干扰的坚定信念。

二声部合唱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而二声部歌唱教学,一直是小学乃至初中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其难,因为其麻烦,所以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对于二声部的歌唱教学,我产生了危难情绪,思考探索得不够到位,做得不够得法。

如果一首歌曲要上二声部,我会分为两节课来教授,用最传统的方法,先花一节课教一个声部,再用第二节课来教二声部,之后再将两个声部合起来,可是每次的教学效果都不理想,可谓事倍功半,自己内心是蛮纠结的。

我一直在寻找二声部歌唱教学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直到最近才有了一些领悟。

一、二声部歌唱教学要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之中放下包袱,解放思想,知难而上,化整为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是做好二声部教学的首要途径。

我们平时上歌唱课时,基本上都要进行发声练习,通过此举来帮助学生开嗓,那么,是不是充分利用这一环节来进行二声部训练呢?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几个音符来组成和弦,用钢琴来伴奏,让学生去找属于自己那一组的音符,注意音准,通过简单的发声练习,来感受二声部。

每节课用几分钟的时间来进行练习,首先让学生充分积累感性体验,然后老师再进行理性引导,假以时日,会给学生学习二声部歌唱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近在市五中听的一堂音乐课让我印象深刻。

合唱教学基础方法之一——二声部视唱的训练

合唱教学基础方法之一——二声部视唱的训练

熟 练 和协 调 后 , 让 口读 下 声 部 的节 奏 。 样一 个 二 声 部 的 立体 再 这 节 奏 就 出来 了 。 后 让一 部 分 学 生 打 上方 声 部 , 然 一部 分 学 生 打 下 方 声 部 。 学 生 在 统一 的节 拍 中体会 不 同节 奏 的 同 时进 行 。 这 让 在
调 , 唱进 行 中 的 相 互 烘 托 , 合 等 因 素 , 成 了合 唱 艺 术 区 别 歌 配 构 于 其 它声 乐 艺 术 的重 要 特点 。
量 轻 声 弹 奏 , 吸 引 他 们 的 注 意 , 慢地 笔 者 逐 渐 加 大 音 量 , 不 慢 最 后 和 他们 的音 量 一 样 , 时 候 他们 就 已经 习惯 起 来 。 后 再 让 学 这 然 生 分 两个 声 部 演 唱 来 代 替钢 琴 弹 奏 。 每个 声 部 在 唱 时 一 边 唱 自 己声 部 , 边倾 听 其 它 声 部 , 两个 声 部 的 声 音 融 为 一 体 , 会 一 使 体 和 声 的 效 果 。这 种 音 阶 式 的进 行 , 生首 先 易 于 掌握 , 时 为 二 学 同 声 部 视 唱 打下 了坚 实 的 音 准 基础 。 从 而 确立 了二 声 部 的 概 念 。 也
的音 域 。 厚 的音 响 , 样 的 音 色 , 富 的 表现 手 法 , 为 声 乐 艺 丰 多 丰 成 术 重 要 的 演 唱 形式 。 同时 也是 声 乐 专 业 的 主要 应用 方 向 。 这是 因 为 在 声 乐 的 艺 术 实践 中 , 唱演 出 的机 会 比竟 有 限 , 多 的 时候 独 更 是 参 与 齐 唱 。 唱或 合 唱 等表 演 形 式 。这 就要 求学 生 , 仅要 具 重 不 备 良好 的声 乐 专 业 技 能 , 且 还要 具 备 参 与 合 唱 的能 力 。 唱 的 而 合 核 心是 “ ” 合 。在 合 唱训 练及 表 演 中 , 部 内 的 整 齐 , 部 间 的 协 声 声

《王老先生》优秀教学教案

《王老先生》优秀教学教案

《王老先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王老先生》既是一个“读谱唱歌”的材料,也是一首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表现的简易二声部合唱歌曲。

歌曲第二声部以念节奏为主,同时加进了简易的旋律。

歌曲有四个小节旋律,其中三小节旋律完全相同,有一小节与高声部完全相同,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演唱的难度不大,歌曲诙谐、幽默、旋律简单,朗朗上口,非常受孩子们的喜爱。

教学目标:1能用诙谐、幽默的情绪分别演唱歌曲《王老先生》的两个声部。

2能在游戏中与同学合作,配合唱好二声部合唱歌曲《王老先生》。

3能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王老先生与小鸡开心快乐的在一起生活的情境,并能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教学重点:用诙谐、幽默的情绪演唱二个声部合唱《王老先生》,并试着合唱。

教学难点:能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t 白板课件等教学过程与方法:(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导语: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农场去看看,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睁开小眼睛,仔细看看、听听。

问题:歌曲中都有谁?(指名上台圈出)他在做什么?音乐给你什么感受?(播放动画《王老先生的农场》)学生欣赏感受。

设计意图:在王老先生的动画故事中,了解本节课的主人公以及他在做什么?为学习歌曲做铺垫,更好的感受歌曲。

(二)新歌学唱:1聆听感受歌曲:(播放 t )过渡语:远处传来了王老先生的歌。

(出示课题)(1)初听歌曲:播放歌曲《王老先生》单声部,身体随乐轻轻摇动。

(2)复听歌曲,谈谈自己的感受。

(出示小鸡带诙谐、幽默)(设计意图:在欣赏主旋律的基础上,学生们主动随乐轻轻摇动,并谈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诙谐、幽默。

)2学唱歌曲一声部:(1)学唱旋律:(播放王老先生)学生试着自己唱一唱曲谱吗?(出示第一声部的旋律)学生跟琴自由视唱,全班视唱。

2教师分角演唱。

老师先扮演王老先生,同学们扮演小鸡,交换,小鸡们们坐不住了也想扮演王老先生。

学生分角换位置后扮演。

教师与学生接轮曲谱,男女生接轮分角演唱,全班齐唱。

浅谈小学二声部合唱的教学

浅谈小学二声部合唱的教学

浅谈小学二声部合唱的教学小学二声部合唱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识别能力,促进学生的感性理解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一、二声部合唱的基本知识二声部合唱是指由两个声部的人同时使唱一首歌曲,其中一部唱低音部分,另一部唱高音部分。

合唱需要合唱指挥带领,指挥“起首”,学生们再跟着指挥唱,合唱分为男、女两个声部,男声部分多达4-6个,女声部分则多达4-5个,唱歌时必须考虑到整体的和谐,并且刚开始时学生的旋律协调度差异较大,需要指挥耐心地进行呼吸、发声、持音等方面的指导,直到学生们唱得和谐自然。

二、教学方法二声部合唱的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下为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1、基础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发音、节奏的准确度是合唱的基础,必须要有良好的基础技能,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基础技能的训练,可以安排练习唱音阶,唱简单的歌曲,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发声能力。

2、给学生提供音乐素材: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音乐素材,让学生听,让学生感受音乐,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度和感受度,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快的掌握合唱的技能。

3、分组合唱:对于技巧不是太好的学生,可以采用分组合唱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作,分担声部,将要唱的曲子分成两个声部,能够让学生在声部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不断地熟练合唱出其所听到的声音,独唱教学后再一起合成全声部。

4、视唱练习:合唱需要与众多学生共同合作,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熟练度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视唱练习来调整他们的音高和音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合唱。

5、完成曲目的配合:在学生的课堂作业时,可以让他们配合完成曲目,让音乐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这样他们所学的内容不仅能够运用到课堂上,也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三、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合适的歌曲:对于小学生来说,歌曲选用的是以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歌词简单容易理解的歌曲。

二声部合唱教案模板

二声部合唱教案模板

二声部合唱教案模板第1篇:二声部合唱送别2二声部合唱《送别》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体验合唱的魅力。

通过学习,挖掘学生对音乐的想象与创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体验整首歌曲的意境3,唱好《送别》,使二声部和协二,教学重点1,二声部合唱部分的声部整齐和音准。

2,有节奏有感情的唱好歌曲《送别》三,教学难点1,低声部教学2,声音柔和优美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一首合唱歌曲《天路》师:欣赏完了这首歌曲,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合唱)师:什么叫合唱?(集体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师:合唱的魅力在于声音很和谐,像一个人在唱歌,强弱对比很明显,气息控制的很好。

同学们在唱合唱的时候要从这三个方面去努力。

(二)模唱师:刚才听到这么美的声音,下面老师想听听你们的声音,请大家模仿老师。

老师边做柯达伊手势边唱音阶,同学们模仿(唱音阶连线)师:音程练习(13,35)用WU来练(要求声音要集中在眉心上)(三)感受体验师:下面老师播放一首歌曲,请大家认真听,认真看,体验这首歌曲情感的同时用心记歌词。

播放合唱《送别》,用PPT播放一些关于送别的场景和画面)师:请问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先让学生回答,回答不上来老师再提示)是深情的带点伤感还是欢快的尖锐的?(学生回答)歌曲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这一部分换成《品读》李叔同的《送别》)老师介绍歌曲背景:有朋友的离别,家人离别,同学们毕业离别。

)师:请大家用刚才说的柔和的带点伤感的情绪,跟着老师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学生跟着老师朗读一遍。

师:刚才同学们朗读的非常有感情。

(四)二声部教唱1,用电子琴带唱两遍低声部旋律,老师弹高声部,学生唱低声部。

分组接唱低声部,不会的地方把曲谱写到黑板上。

放主旋律,学生唱低声部旋律。

2,分组合,选唱的比较好的组合唱。

鱼咬尾的游戏(轮唱形式)两条鱼在游泳,大鱼来咬小鱼的尾巴。

“大鱼小鱼向前游,大鱼咬住(咬住)小鱼尾)(学生打节奏,老师请一个同学配合)(五)展示表现1,第一行,独唱2,第二、三行,合唱3,第四、五行,轮唱4,第六、七行,轮唱老师指挥,同学们站起来有感情的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声部视唱教学(针对合唱的基础训练)
一、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二声部视唱训练是进行合唱教学的基础,本堂课希望通过二声部视唱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的准确度,培养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整体感受能力;体会声音的协调与均衡。

四、教学重、难点:对二声部作品的“整体”的把握。

五、教学过程:
1.以贺佳改变的《布尔诺维尔法国视唱40首》NO.29引入整堂课。

(与杨雪莹合作示范)
2.给学生播放合唱歌曲《雪花》。

提问学生听后对合唱作品的感受。

提问学生还听过哪些合唱作品,好不好听,为何好听。

3.给学生简介合唱的特点:①音域宽广。

②音色丰富。

③力度变化大。

④音响层次多。

⑤表现力强。

4.给学生观看二声部作品片段,提问学生对于多声部音乐的整体感受。

5.提取作品片段,作为本堂课的练习。

1=F 4/4
Ⅰ 0 │0 0 0 12│3 - - -│4·· 3 4·5 4 2│3 - - -│
Ⅱ 67..│1 - - - │7 5
.. 06. 7.1│2·1 2·3 2·7.│1 - -07.│
0 65.. 67.. 12│3 - - -│4··3 4·5 4 2│3 - - -‖
1 - - - │17. 5 .06. 7.1│2··1 2·3
2 7.│1 - - -‖
6.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担当高声部和低声部,进行二声部视唱练习。

(唱名)
(1)两个声部各练唱一次;
(2)帮助高声部练唱:教师弹奏高声部的旋律,要求高声部学生轻唱,老师轻声演唱低声部的曲调,低声部学生跟着老师默唱。

(3)帮助低声部练唱:由于第二声部的旋律性一般不强,不容易把握,此时教师仍然轻声演唱低声部的曲调带着低声部学生进行练习,但是伴奏两个声部都弹,高声部学生跟着钢琴进行默唱。

(4)在各自练习1-2次以后,两个声部进行合并练习,此环节应作为重点,以此让学生体会声音的协调与均衡。

此时,老师仍然以钢琴伴奏。

(5)反复进行两声部合并练习。

最后,丢开钢琴,进行练习,在此要求学生注意用耳朵去听。

6.以唱名把二声部的旋律练熟以后,以“啊”来哼唱此作品。

7.老师示范此二声部作品。

(与杨雪莹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