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关系

合集下载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讲义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讲义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讲义一、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通过化学实验,我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物质的变化,获取有关物质性质、反应规律等方面的信息。

化学实验不仅是验证化学理论的重要手段,更是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推动化学科学不断发展的源泉。

实验能够帮助我们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气体的放出等,并准确记录下来。

同时,我们还需要动手操作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步骤的操作,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而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中,我们需要运用思维进行思考,尝试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化学实验还能增强我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相比于单纯的书本学习,亲身参与实验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

例如,通过酸碱中和实验,我们能更直观地理解酸碱的性质和中和反应的实质;通过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我们能更好地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

二、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科学探究是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它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一个好的问题应当具有针对性、新颖性和可探究性。

例如,“为什么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不同浓度的盐酸对金属的腐蚀速度有何影响?”作出假设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的可能答案进行猜测。

假设需要有一定的依据,不能凭空臆想。

比如,对于“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的问题,我们可以假设“铁生锈是因为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关键环节。

实验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控性。

要明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确定实验变量和控制变量,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

进行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当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成为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化学实验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本概念、掌握实验技能,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

一、科学探究能力的定义和分类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所具有的一种综合性的、复杂的、多层次的能力。

它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提问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结论推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创设一些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中通过演示或者展示一些特殊的现象,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提高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实验题目,然后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条件等进行分析和论证,从而提高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数据的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4.鼓励学生展示实验结果,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进行相互讨论。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5.设立实验主题,提高科学创新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可以设立一些实验主题,让学生进行自由实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和研究,以应对各种实验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掘和挖掘自己的潜力。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提出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怎样的呢?交流讨论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实例讨论。

归纳总结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

知识拓展 科学探究的形式有多种,实验、调查、讨论等都是科学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探究不是一定都按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一步步进行,可根据实际的研究 内容 选择其中几个环节进行。

探究点二 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在实验时,我们在实验前观察什么?实验的过程中观察什么?实验后又观察什么呢?观察到的这些实验现象,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进行描述呢?交流讨论 讨论相关的原因。

归纳总结1. 学习化学实验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探究点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取一根火柴梗,(或在蜡烛的火课堂讨论1. 蜡烛燃烧时状态有没有什么改变?2. 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放置的时间长了,会有什么现象?3. 蜡烛燃烧时产生黑烟,为什么熄灭后是白烟?熄灭后的白烟是什么物质?归纳总结1.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表示为: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此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写在了箭头的上方。

初中论文: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

初中论文: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

初中论文: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许为民一、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一)科学探究的含义科学探究有两层含义:一是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工作,二是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

虽然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和学生的科学探究在探究的对象和目的上有所差异——科学家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目的是发现科学知识、科学规律、科学理论;而学生的科学探究是对科学家已经发现的知识、结论、原理、规律、方法等所进行的探究,目的是掌握科学知识、形成科学观念、训练科学方法。

但是,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探索、发现的过程。

学生的探究是在经过精心创设的情景下对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的一种模仿,是一个典型化、简约化的科学探究活动。

(二)科学探究在化学新课程中的地位科学探究在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课程的主旨和根本性目标,并将科学素养这一总目标划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

要达成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或活动来体现,科学探究是其中最为有效的一种载体或活动形式。

从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关于“科学探究”的表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科学探究在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课程性质中,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及要求”。

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化学实验中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化学实验中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化学实验中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验证化学理论知识,更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和总结,逐渐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多个方面。

在化学实验中,每一个环节都对我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首先,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阅读相关资料、与他人交流等方式发现问题。

例如,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我们可能会发现不同浓度的酸和碱混合后,溶液的 pH 值变化不同,从而提出“酸和碱的浓度对中和反应的影响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作出假设是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推测。

假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验的设计和结果的可靠性。

在作出假设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同时也要敢于大胆猜想。

以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为例,我们可以假设“在相同条件下,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

实验设计是科学探究的关键环节。

一个合理的实验设计能够有效地验证假设,获取准确的数据。

在设计实验时,我们需要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变量、选择实验器材和试剂、制定实验步骤和控制实验条件等。

例如,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如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如何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如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进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实践环节。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例如,在进行加热实验时,要正确使用酒精灯,避免发生火灾;在进行有毒气体实验时,要在通风橱中进行,防止中毒。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摘要:初中化学新课标指出实验教学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教学方式,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本文从化学实验可以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化学实验适当增加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实验过程适当改进实验方案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等三个方面就创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实验教学;学生;探究能力;研究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190-01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选好、做好实验,借以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索研究的功效,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化学实验可以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初中学生都喜动、好看、接受新生事物快等特点,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就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化学教学,这是培养初中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是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实验的科学态度、规范操作(这包括遵守实验室规则、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能力。

以此来保证课堂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和学生探究实验的动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等。

二是初中化学实验的演示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而且可以培养初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用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时,笔者先是让学生熟悉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以前学习过的“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过程,结合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有很好的作用。

当然在学生这些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要不时的对学生动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激励性的评价语,以此来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探究兴趣。

初中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实践

初中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实践

初中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实践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提高实验技能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也需要将实验和科学探究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初中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实践的实验案例。

首先是“酸碱中的自然指示剂”。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酸碱的概念和性质,并通过实验了解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及其在酸碱中的应用。

实验过程中,可以先制备几种自然指示剂,如紫罗兰、红蓝牙石和红甘麦。

然后,将这些指示剂分别加入不同的酸碱溶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以确定酸碱的性质。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变化规律,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酸碱实验技巧。

第二个实验是“金属活动性实验”。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金属的活动性和反应特性,并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判断金属的反应活性。

实验过程中,可以选取几种常见的金属,如铜、锌、铁和铝,将它们分别放入不同的酸溶液中进行反应。

观察并记录不同金属和酸的反应情况,学生可以发现不同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如锌和铝在酸中能够产生明显的反应,而铜和铁的反应较弱。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金属的活动性规律,并理解金属在酸中的反应特性。

第三个实验是“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制取和观察氧气的性质。

实验过程中,可以使用过氧化氢和锰酸钾作为原料制取氧气,并使用燃木条和蜡烛进行实验观察。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发现,燃木条和蜡烛在氧气中能够燃烧更加旺盛,说明氧气是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理解氧气的重要性和化学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最后一个实验是“电化学实验”。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化学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制备简单的电池,如铜锌电池或铝铜电池,观察电流的产生和变化。

通过改变电解质的种类或浓度、改变电极间的距离等条件,学生可以观察到电流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探究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

探究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

探究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摘要: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科学魅力,对于教育工作的稳步落实有积极作用。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通过科学的衔接教育,促进教育目标的稳步实现,为教育事业进步提供支持。

关键词:小学科学;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衔接引言小学与初中教育的衔接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助力学生学习效率和水平的提升。

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科学实验教育与初中化学实验教育的具体内容,优化教育衔接方式,提升教育质量,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在教育过程中,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能够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稳步发展、保障学生化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

1.科学与化学实验教学有效衔接能够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有积极作用。

在小学以及初中实验教育过程中,相应的课程内容和知识存在较大差异,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通过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能够平缓地推动学生度过衔接阶段,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小学与初中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促进其知识体系构建的稳步落实,对于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同时,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能够避免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对于减负增效教育战略的落实有积极作用。

因此,教师需要重视教育衔接的稳步落实,通过科学的教育规划,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持。

2.科学与化学实验教学有效衔接能够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稳步发展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建设的进一步展开。

在新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的重心逐渐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建设偏移,依靠教育衔接,能够充分完善不同方面的教育规划,对于学生在实验教育中的素养提升有积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 最重要的探究活动形式 , 它的 功能是其他 教学形 式所无 法替代 的。所 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 必须结合学生实际, 循序渐进。 谓“ 实验探究 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 , 它是科学探究在化 学 实验教学 中的具体化。作 为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 的表现形式 , 其构成要 素
操作 :
[] 4 罗星 凯, 李平 昌. 究 式 学 习: 义 、 征 和 核 心 要素. 育 研 探 含 特 教
究 ,0 1 20 .
[] 5 钟启泉. 基础课程改革纲 要( 试行 ) 解读. 上海: 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
社 .0 1 20 .
3. 3勒 探 重庆 : 西南 师 范大 学 出版 社 ,0 1 20.
1 能进行药品的取用 、 . 简单 仪器 的使 用和连 接、 加热 和冷却等 基本 的 实验操作 ;
2 能在教 师指 导下 根据 实 验 目的选 择 实验 药 品 和仪 器 , 能安 全 . 并

化学 实 验 是 科 学 探 究 的构 成 要 素 之 一
从构成要素看 ,进 行实验 是化学中的科学探究一个重要 的基本构 成 看 , “ 化学 实 验 是 科 学 探 究 活动 的主 要 方 式 ; 学 习 内容 看 , 学 实 验 是 科 学 从 化 要素 , 这是化学与其他学科中的科学探 究的一个显著区别。探究 问题 的提 探究 主题 中重要的组成部 分。显然 , 学实验对 有效开展 科学探究 活动、 化 出, 高不开一定 的问题情境 , 而化学 实验能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 促进学 生 培 养学 生 的 科 学 探 究 能 力 、 实 化 学 的 科 学 素 养 教 育 目标 都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落 形成认知冲 突、 产生问题意识 。 进而提 出有价值的探究 问题。 同时 , 化学 实 义和作用 , 在化学教学中, 把握并处理好两者 的关系至关重要。 验可以为学生提 出猜想 与假 设提供 事实依 据。假设 的检验 , 需要 收集 证 据, 化学 实验能 为学生检验 化学理论 、 验证 化学假说提 供化学 实验事 实。 因此 , 学实验既可以作为学生收集数据 、 化 检验假 设的重要途径 , 同时也是
同时注意给予必要的、 当的引导。 适 学习方式 。 同时还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 的重要学习 内容。在内容标 入科学方法教育, 准中。 科学探究” “ 单独设立 为一级 主题 , 编排在各主题 之首。科学探究 并
主题 下设 三 个 二 级 主 题 , “ 进 对 科 学 探 究 的理 解 ” “ 展 科 学 探 究 能 即 增 、发 参考文献 :
2 努 力 挖 掘教 育 素 材 .
科学学习方法知识在化学教材中并未直接给出 , 而是蕴含在教材 的知
也包括 :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 设、 制定 计划、 行实验 、 进 收集证据 、 解释与结 识体系 中。因此, 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 , 努力挖掘其中的科学方法论思 想, 论、 反思与评价 、 表达与交流等 8个要素。在教学过程 中, 实验 探究活动所 在此基础上确定科 学方法教育内容 , 并将科学方法教育有效渗透和贯穿于
3 初 步 学 会 配 制 一定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的溶 液 ; . 4 初 步 学 会 根 据 某些 性 质 检 验 和 区分 一 些 常 见 的 物 质 :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 学, 实验 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方 法。 同时 , 其它很多的科 学方 法都是 与化学 实验 紧密联 系、 相互 融合 在一起 的。因
力” “ 、 学习基本 的实验技 能” 。其中 , 学 习基 本的实 验技能 ” “ “ 是 科学探 究” 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 分 , 学 标准从 以下几个方面对 这一主题 的内容 和
学 习 目标 提 出具体 的 要 求 :
[] 1 唐力.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论. 桂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03 20 . [] 2 高荐 南, 王祖浩. 化学教 育展望.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0 1 20 .
而, 以化 学实验 为载体 , 开展 科学探 究活动 , 无疑是 帮助学生体 验探究 过 程。 学习科学 方法的重要有效途径。

5 初步学会使用过滤 、 . 蒸馏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
6 初步学 习运用简单 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
从 构 成 要 素 来 看 , 学实 验 是 科 学 探 究 的构 成 要 素 之 一 ; 活 动 形 式 化 从
包含 的要 素 可 多 可 少 , 究 的 程 度 可 强 可 弱 , 动 的 场 所 既 可 在 课 内 也 可 各 个 教 学 环 节 中 , 忌 牵强 附 会 , 不 可流 于 形 式 。 探 活 切 也
以在课外 . 探究问题的来源 可 以来 自课 本也可 以源于现 实生活 。 要素 的 各
在中学化学教学 中, 学探 究活 动的 主要形式 有 : 科 实验探 究 、 查访 实验条件控制、 调 线图化 、 原理 性抽 象、 假说、 模型 化等方 法的教育。科学 方
问、 阅资料 、 查 交流讨论、 咨询辩论 等。其 中, 实验探究是 化学教 学中最 常 法教育切勿急于求成 、 一劳永逸 , 也不能只停留在低水平 的机械训练 上, 这
据教学实际 , 充分利用微型化 学实验 的优 势 , 组织丰 富多样 的课堂探究 活
义务 教 育 化 学 新课 程 标 准 不 仅 将 “ 学 探 究 ” 为 一 种 重 要 而 有 效 的 动 、 生 自主 探 究 活动 、 组 合 作 探 究 活 动 . 在 活 动 过 程 中不 失 时机 地 引 科 作 学 小 并
四 、 学 实 验 中指 导 学 生 应 注 意 的 问题 化 1 要 结 合 学 生 的特 点 , 序 渐 进 . 循
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学 习和掌握 , 一个 由简单 到复杂 、 是 由低层次到 高
学生提 出探究问题或作出假设 的一种依据。 义务教育化 学课程 标准从 三 层 次 、 序 渐 进 、 断深 化 的过 程 。 初 中 阶 段 的 学 生 , 思 维 发 展 特 点是 以 循 不 其 个方面对 “ 进行实验 ” 这一要素提出 了要 求, 能积极参 与做化学 实验 ” “ 即“ , 经验型思维” 为主 , 应侧重对学生进行观察 、 测量、 录、 记 表格 化、 表征性抽 。 能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 ” “ , 能在实验操作 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 二、 化学实验是进行 科学探 究的主要方式 象等方法的教育。高中阶段 的学生 , 其思 维特点 逐渐 由“ 经验 型思维 ” 向 “ 理论型思维” 过渡 , 应在初中的基础上 , 侧重于对学生进 行实验 测定 、 杂 复
呈现 顺 序 也 是 不 固 定 的 。值 得 提 出 的是 , 对 我 国 当 前 实 验 教 学 中过 重 于 针
3 积极开展各种探究活动 .
科学方法教育需要一定 的物 质载体 , 不能单纯 地传授 知识 、 机械地训
实验 的验 证 性 的 现 状 , 其 要 加 强 实 验 探 究 活 动 , 强 验 证 性 实 验 的 探 究 练 、 单 地 重 复 。科 学 探 究 活 动 , 其 是 实 验 探 究 活 动 , 学 生 体 验 科 学 方 尤 增 简 尤 是 性。 以促 使 学 生 积 极 主 动地 学 习 , 展 科 学 探 究 能 力。 发 三、 学实验是“ 学研究” 化 科 主题 中重 要 的学 习 内容 法、 练科学方法、 训 熟练 掌 握 科 学 方 法 的 有 效 途 径 。 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根
◆ ◆
化 学 实 验 与 科 学 探 究 的 关 系
◆王 毅
(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十二中学)
I 摘要1实验是学生进行化 学认识的一种 重要途径 , 但并非任何一 个实验 都能保证教 学认识有效地进行 , 涉及到 实验是 否具有探 究性 这
的问题。具有探 究性的 实验 , 能够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动性 , 调动 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 , 启发学生的思维 , 学生在获得化 使 学知识和 实验技 能的 同时 , 掌握科学方法, 发展 能力素质 , 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 【 关键词】化 学实验 科 学探 究 科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