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物理中的正比例反比例函数关系

物理中的正比例反比例函数关系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物理学问题中。
正比例函数指的是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而反比例函数则指的是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倒数的关系。
在物理学中,这些函数关系经常出现在各种实验测试和数据记录中,因此了解和理解这些函数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一、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正比例函数是指,存在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即当一个变量的值增加时,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增加,且两个变量在图表上形成一条直线。
具体地说,一个变量的值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值增加而增加,且增加的幅度与另一个变量的值成比例。
当我们测量一个运动物体的速度时,如果我们将时间和速度作为两个变量绘制成图表,我们会发现,当时间增加时,速度也随之增加,并形成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这种关系就是正比例函数关系,表达式为:v = k*t,其中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k是速度和时间的比例系数。
三、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分别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1)正比例函数的应用在机械学中,正比例函数关系最广泛地应用于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当一个物体的速度越快,它的加速度也会越大,它受到的阻力也会越大。
而这种关系可以用正比例函数来表示,表达式为:a = k*v,其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速度,k是加速度和速度的比例系数。
在空气中飞行的飞机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就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关系。
电阻与电流的关系也可以用正比例函数来表示。
当电路中的电流增加时,电阻也会随之增加,这是因为电流的增加会导致电路中的热量增加,而热量又会引起电阻的增加。
这种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来表示,即R = V/I,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压力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反比例函数来表示。
根据波义尔定理,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和压力呈反比例关系,即P1V1 = P2V2,其中P1和V1表示气体压力和体积的初始值,P2和V2表示气体压力和体积的末值。
正比例函数基本概念

正比例函数是一种基本的一次函数,其定义和基本概念如下:
1. 定义:
正比例函数是形如y = kx 的数学函数,其中k 是一个非零常数(即k ≠ 0),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当自变量x 变化时,因变量y 会按照与x 成固定比例的方式变化。
2. 特性:
- 函数图像: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斜率为k。
- 方向与斜率:当k > 0 时,图像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表示随着x 增大,y 也相应增大;当k < 0 时,图像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表示随着x 增大,y 反而减小。
- 比例系数:k 称为比例系数或斜率,它反映了y 随着x 改变的增长速度或者减少速度。
3.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所有一次函数都可以写成y = mx + b 的形式,其中m 是斜率,b 是截距。
如果b = 0,那么该一次函
数就简化为正比例函数的形式,即只含有斜率项没有截距项。
4. 性质:
- 在同一坐标系中,不同的正比例函数,它们的形状都是直线,但斜率不同,因此图像的位置和倾斜程度各不相同。
- 正比例函数具有线性增长或减少的特点,不涉及任何转折点或拐点。
- 当x 的值发生变化时,y 的变化与其成正比,具体比例关系由k 确定。
综上所述,正比例函数是最简单的一类函数之一,它直观地表达了两个变量之间按一定比例相互关联的关系。
正比例函数

1、如果 y关于x的函数y=(k2+1) x是正比例函数,那么k的取值范 围是( )。 2、y与x成正比例,当x=2时,y=8, 那么当y=16时x为( )。 3、(中考●河北)已知正比例函 数中自变量每增加1,函数值就减 少2,那么函数的关系式是( )。
1、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如何确定正比例表达式。
你们真棒!
y k ( k 0) x
y kx(k 0)
2、x=-2,y=10
y kx(k 0) y 2( x 1) y 1 3( x 5)
y+1与x-5成正比例
y与x成正比例 y与x+1成正比例
y+1与x-5成正比例 y 1 k ( x 5)(k 0)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y=kx(k为常数,且k≠0)的 函数,
1、若y=mx+m-1是关于x的正比 例函数,则m的值为( )。
(2018河北中考) 2 2、若函数y=(m+1)x+m -1是 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 )。
y与x成正比例
1、比例系数为-5
两个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 ,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 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y k(一定) 正比例关系可以用 x 表示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 念。 2、能够判断两个变量是否能 够构成正比例函数关系。 3、能够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 简单的数学问题。
例2:已知y与2x成正比例, 且当x=3时,y=1 2, 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巩固训练:已知y-1与x+1成 正比例,且x=-2时,y=-1, 则x=-5时,y的值是多少?
[整理版]正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专
![[整理版]正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专](https://img.taocdn.com/s3/m/299fe7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a.png)
当k>0时,直线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倾斜角α为锐角;当k<0时,直线从左 上向右下方倾斜,倾斜角α为钝角。
直线斜率与面积关系
斜率K与三角形面积
在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y=kx与x轴、y轴围成一个三角形,则该三角形的面积S 与斜率k之间存在关系S=1/2*|k|。
斜率K与平行四边形面积
VS
方法二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若两个三角形相 似,则它们的对应边成比例。设两个相似 三角形的对应边分别为$l_1, l_2$和$l_1', l_2'$,则有$frac{l_1}{l_1'} = frac{l_2}{l_2'}$。若这两个三角形的一条 边与x轴平行,那么这条边的长度比就等 于两三角形的斜率之比,即$frac{k}{k'} = frac{l_1}{l_1'} = frac{l_2}{l_2'}$。
工程学中效率与工作量关系
工作效率与工作量关系
在工程学中,工作效率η通常与工作量W成正比关系。高效率意味着在相同时间内可以完成更多的工 作,即η=kW,其中k为比例系数。
机器性能与工作负载关系
机器的性能表现通常与其工作负载成正比。当机器承受的负载增加时,其性能表现也会相应提升,以 保持稳定的工作效率,即P=kW,其中k为比例系数。
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关系
01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函数,它
们之间没有直接的转化关系。
02
正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而反
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是倒数关系。
0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过原
点的直线,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双曲线。
正比例函数概念

2、利用y=kx的意义解题 ①x和y成正比例,则y与x之间关系式可设为( x =ky ) ②y-1与பைடு நூலகம்+1成正比例,则关系式可设为( y-1=k(x+1) ) 即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 y=k(x+1)+1 ) (强调:注意书写的先后顺序)
3、利用y=kx的特征解题 ①若函数y=(m-1)xm-3正比例函数,则m=( 4 ) ②若函数y=(m﹣3)x|m|﹣2是正比例函数,则m值为 ( -3 ) ③已知函数y=(3m+9)x2+(2-m)x是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 求m的值。 -3
(强调:考虑全面,同时考虑比例系数和自变量的次数。)
1、利用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解题 下列函数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吗?如果是,请说 明理由,并指出比例系数 ①y=-x ② y= 3 x+x ③x=2y
3 ④y= x
⑤ y=1 2 5
2x 5
答案:① ② ③ ⑤ 是正比例函数。比例系数依次为-1,3 +1 ,, 2
(强调:能将函数解析式变成y=kx的形式的就属 于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件

们只相交于原点。
06
CHAPTER
03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增减性
01
02
03
增减性
正比例函数在定义域内是 单调的,即随着x的增大 (或减小),y也相应增 大(或减小)。
增减性的判断
根据斜率k的正负来判断 。当k>0时,函数为增函 数;当k<0时,函数为减 函数。
增减性的应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 利用增减性判断函数的值 域或最值。
y=-3/x
提升练习题
01
总结词
深化理解与运用
02
03
04
题目1
已知某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 关系为v=kt,其中k为常数。 求该物体在t=3时的速度v。
题目2
画出函数y=0.5x和y=-0.2x的 图象,并比较它们的性质。
题目3
已知某物体的位移s与时间t的 关系为s=2t^2,求该物体在
t=5时的位移s。
斜率
1 2 3
斜率定义
正比例函数y=kx(k≠0)的斜率是k。
斜率与函数图像的关系
斜率决定了函数图像的形状和倾斜程度。当k>0 时,图像从左下到右上上升;当k<0时,图像从 左上到右下下降。
斜率的应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利用斜率判断函数的单 调性和变化趋势。
截距
截距定义
正比例函数y=kx(k≠0)的截距是0。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 质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 正比例函数的应用 • 练习与思考
CHAPTER
01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02
正比例函数的应用
物理应用
自由落体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 与时间成正比,即速度v=gt,其
中g是重力加速度。
弹簧伸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作 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即x=F/k, 其中F是力,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
电流与电压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 比,即I=U/R,其中U是电压,R是 电阻。
数学应用
线性回归分析
函数单调性
在回归分析中,当自变量和因变量之 间存在线性关系时,可以使用正比例 函数进行拟合。
正比例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增 或递减的,取决于其系数k的正负。
斜率计算
在平面坐标系中,直线的斜率等于其 上两点间纵坐标差与横坐标差之商, 即m=(y2-y1)/(x2-x1),当x2=x1时, 斜率不存在。
04
正比例函数与其他函数的区别与 联系
与一次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 = ax + b$,其中 $a neq 0$,而正比例函数 是特殊的一次函数,形式为 $y = kx$,其中 $k neq 0$。正比例函数可 以看作是一次函数中 $b = 0$ 的特殊情况。
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直线,但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过原点, 而一次函数的图像不过原点。
类比学习
通过与其他函数进行类比,找出正比例函数的特殊性质和一般规律。
解题技巧
掌握解题技巧,如代数运算、函数代换等,提高解题效率。
学习建议
1 2
注重基础
在学习正比例函数时,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不要急于求成。
多做练习
通过大量的练习,加深对正比例函数的理解和掌 握。
3
及时复习
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一般地,•形如y=•kx•(k 是常数,•k ≠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proportional function ),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也就是说,形如y=•kx+b ,且b ≠0的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 (k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和(1,k )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当k>0时,直线y=kx 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 的增大y 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 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 增大y 反而减小.(1) 解析式:y=kx (k 是常数,k ≠0)(2) 必过点:(0,0)、(1,k )(3) 走向:k>0时,图像经过一、三象限;k<0时,•图像经过二、四象限(4) 增减性:k>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0,y 随x 增大而减小(5) 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 轴;|k|越小,越接近x 轴[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一般地,形如y=kx+b(k 、b 是常数,k ≠0)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b=0时,y=kx +b 即y=kx ,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是经过(0,b )和(-kb ,0)两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 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 (1)解析式:y=kx+b(k 、b 是常数,k ≠0) (2)必过点:(0,b )和(-k b ,0) (3)走向: k>0,图象必经过第一、三象限;k<0,图象必经过第二、四象限b>0,图象必经过第一、二象限;b<0,图象必经过第三、四象限⇔⎩⎨⎧>>00b k 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00b k 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00b k 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00b k 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4)增减性: k>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0,y 随x 增大而减小.(5)倾斜度:|k|越大,图象越接近于y 轴;|k|越小,图象越接近于x 轴.(6)图像的平移: 当b>0时,将直线y=kx 的图象向上平移b 个单位;当b<0时,将直线y=kx 的图象向下平移b 个单位.[直线y=k 1x+b 1与y=k 2x+b 2的位置关系](1)两直线平行:k 1=k 2且b 1 ≠b 2 (2)两直线相交:k 1≠k 2 (3)两直线重合:k 1=k 2且b 1=b 2[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待定系数法(1)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解析式;(2)将x 、y 的几对值或图象上的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函数解析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3)解方程得出未知系数的值;(4)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中得出结果.[一次函数建模]函数建模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从而解决最佳方案、最佳策略等问题. 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就是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两个变量,再寻求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函数模型,从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在赋予实际意义时,其图象大多为线段或射线. 这是因为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有一定的限制条件的,即自变量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从图象中获取的信息一般是:(1)从函数图象的形状判定函数的类型;(2)从横、纵轴的实际意义理解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解决含有多个变量的问题时,可以分析这些变量的关系,选取其中某个变量作为自变量,再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求可以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反比例函数知识梳理知识点l.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重点: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xk y =或y=kx -1(k 为常数,0k ≠)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意义;识别正比例函数,根据已知条件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或比例系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正比例函数,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同时渗透热爱大自然和生活的教育。
教学重点:识别正比例函数,根据已知条件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或比例系数。
教学难点: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200千米;(2)y = 200x (0≤x≤128);(3)9000千米
类似于y=200x这种形式的函数在现实世界中还有很多.它们都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
2.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用多媒体呈现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解答.
教师重点关注:学生能否顺利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设计意图:
通过这一实际情境引入,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和数学密不可分,同时发展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二)、观察思考、归纳概念
问题1: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请指出函数解析式中的常数、自变量和自变量的函数.
(1)圆的周长 l 随半径r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2)铁的密度为7.8g/ cm3 ,铁块的质量m(单位:g)随它的体积V(单位:cm3)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 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起的总厚度 h(单位: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 n的变化而变化;
(4)冷冻一个0 ℃物体,使它每分下降2 ℃,物体的温度T(单位:℃)随冷冻时间t(单位:分)的变化而变化.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呈现上述四个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解答,解答后小组交流,出代表进行反馈.
教师要重点关注:(1)题中学生易将写成 .(4)题中每分钟下降2℃应记为“-2℃”,避免学生将写为 .关注学生能否准确找出中的常量.
设计意图:
通过指出常数、自变量、自变量的函数,对函数的概念进行回顾,从而为后续环节找正比例函数的共同点建立生长点.
通过对实际问题讨论,使学生体验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问题2:
教师活动:将上表中的前四个函数进行比较,思考:四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小组交流,分析、归纳共同特点,出代表反馈.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通过引导、点拨,使学生比较、观察得出共同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板书:
共同点:常数×自变量.
学生阅读教材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师板书:
概念: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 ≠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教师追问:这里为什么强调k是常数,k≠0呢?正比例函数y=kx(k≠0)
的结构特征
①k ≠0 ②x 的次数是1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设计意图:
通过将前四个函数进行比较,是学生通过比较、观察、分析、概括出正比例函数的共同特点,使学生明白正比例函数的特征,从而归纳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有效地克服了因没有对比直接观察使学生出现的不适性、盲目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三)、练习运用,内化概念
1、判断下列各题中所指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1)圆周长C 与半径r ( )
(2)圆面积S 与半径r ( )
(3)在匀速运动中的路程S 与时间t ( )
(4)底面半径r 为定长的圆锥的侧面积S 与母线长l ( )
(5)已知y=3x-2,y 与x ( )
2、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如果是,请指出比例系数.
(1)y=3x ;(2)y=x 2 : (3)y= 2
x ; (4 )s=∏r 2 ; ; 教师活动:出示上题
学生活动: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引导学生根据“常数×自变量”归纳辨别正比例函数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重点关注学生能否正确辨别以下函数: 、 .
设计意图:
使学生结合实例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针对训练,提升能力
例1 (1)若y=5x3m-2是正比例函数,m= 。
(2)若y=(3m-2)x 是正比例函数,则m 的取值范围____.
变式练习:1、若y=(m-1)xm2是关于 x 的正比例函数,则m=
2、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是4,则它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
3、正比例函数y=kx中,当x=2时,y=10,则它的解析式是_________.
例2 已知△ABC的底边BC=8cm,当BC边上的高线从小到大变化时,△ABC 的面积也随之变化。
(1)写出△ABC的面积y(cm2)与高线x的函数解析式,并指明它是什么函数;(2)当x=7时,求出y的值。
例3:已知y与x成正比例,当x=4时,y=8,试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
练习:1、已知y与x-1成正比例,x=8时,y=6,写出y与x之间函数关系式,
并分别求出x=4和x=-3时y的值。
2、已知y与x+2 成正比例,当x=4时,y=12,那么当x=5时,y=______
3、某学校准备添置一批篮球,已知所购篮球的总价y(元)与个数x(个)成正
比例,当x=4(个)时,y=100(元)。
(1)求正比例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求当x=10(个)时,函数y的值;
(3)求当y=500(元)时,自变量x的值。
(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用你的语言说一说.
(六)作业:
1、已知正比例函数y=2x中,
(1)若0< y <10,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2)若-6< x <10,则y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2、已知y=y1+y2,y1与x2成正比例,y2与x-2成正比例,当x=1时,y=0;当
x=-3时,y=4,求x=3时,y的值。
3、87页课后练习1题、2题.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回顾、归纳本节内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次重新梳理,使学生能从整体上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深刻地认识,使知识内化
六、板书设计
正比例函数
一、正比例函数概念: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 ≠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