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伴孩子成长-家长教育[宝典
幼儿园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幼儿园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引言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塑造孩子品格的最重要的地方。
作为幼儿园家长,我们有责任引导孩子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爱心不仅是人际关系良好发展的基础,更是孩子维系社会和谐、传递正能量的重要品质。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培养爱心,并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1.树立榜样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父母自己要有爱心,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我们可以主动关心身边的人,积极帮助他们,如邻居家搬家时主动提供帮助或是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等。
这样,孩子能够从父母身上感受到真正的爱心,并模仿父母的行为。
2.倾听与关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尊重。
家长应当积极倾听孩子的话语,并耐心询问他们的想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他们的快乐与困扰,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建立与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更能够培养他们对他人的关心和理解。
3.启发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是爱心的基石,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式启发孩子的同理心。
比如,在家庭成员之间发生争执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对方的感受,从而理解他人的困惑和需求。
同样,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帮助他们去认识和理解别人的困难。
只有当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时,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爱别人的重要性。
4.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是爱心的外在表现,家长可以通过树立合适的责任目标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在家庭中,可以让孩子负责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例如帮忙叠衣服、整理书包等。
此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参与一些社区、学校的义务活动,如清洁环境、组织公益活动等。
通过亲身参与,孩子将逐渐养成责任感,并将责任融入到行为中。
5.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培养爱心的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利。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下学会思考,做出合适的决策。
例如,当孩子面对是否帮助同学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明白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
孩子的爱心教育培养善良的品质

孩子的爱心教育培养善良的品质爱心是一种美德,它包含着对他人的关心、尊重和帮助。
培养孩子的爱心是每个家长的使命和责任。
只有通过爱心教育,我们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善良和友爱的社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以及如何通过爱心教育来塑造他们善良的品质。
一、亲身示范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要培养孩子的爱心,首先我们自己要展现出爱心的态度和行为。
无论是对待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我们都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展示出爱心和善意。
只有身体力行地秉持爱心,才能激发孩子内心中的爱心种子。
二、培养同理心同理心是爱心的基础。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从而培养起对他人感受的关注和体谅。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共读故事书、观看励志电影或是参与志愿者活动来引导孩子了解不同人们的生活和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三、鼓励善举奖励当孩子展现出爱心行为时,家长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些爱心行为可以是帮助他人、慰问的举动,也可以是对动物的善待等。
亲自鼓励孩子,告诉他们他们的善举对他人的帮助和鼓舞。
此外,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小奖励,让他们认识到善良行为的价值和重要性。
四、进行志愿活动参与志愿活动是培养孩子爱心的有效方式。
爱心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和学校,也可以延伸到社区和公益事业。
带着孩子一起参与志愿服务,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喜悦和成就感。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将会更加了解社会的需要,并主动提供援助。
五、倡导友善与宽容在教育孩子爱心的过程中,友善和宽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家长要鼓励孩子与他人友好相处,尊重他人的差异和意见。
让孩子懂得容忍与包容,学会接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观点。
这样的教育能够帮助孩子明白爱心是与善良和友爱紧密相连的。
六、培养自律和责任感爱心不仅关乎他人,也与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举止息息相关。
教育孩子要有自律和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塑造自己的品质。
培养孩子自觉地维护公共秩序、爱护环境、遵守社会规范,这些都是爱心教育的一部分。
用爱心与诚心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用爱心与诚心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种,但无论如何,都是建立在爱心与诚心的基础之上的。
父母对孩子的爱心,是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培养孩子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
也要与孩子保持诚恳的沟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有何影响。
本文对于用爱心与诚心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对广大父母朋友有所帮助。
父母的爱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爱心是真诚而不含条件的,是源自内心的关怀和呵护。
孩子从小就需要父母的关爱,任何情绪的传递都会引起孩子的共鸣,因此爱心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父母的爱心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陪伴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等等。
这种爱心会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明白,父母是最亲近自己的人,对自己的教导也是来自爱心。
父母的爱心,可以引导孩子走向正道,远离不良行为的诱惑。
父母对孩子的爱心需要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父母可以给予孩子很多实质性的关心和爱。
孩子有了自己的玩具和衣服,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有秩序的玩耍和使用,这样孩子就会自觉地养成自己爱护物品的好习惯。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做家务,这样不仅可以锤炼孩子的独立能力,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所以,父母的爱心,不仅仅是精神层面上的关怀,还需要贯彻在实际生活当中。
在孩子日常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诚心也同样重要。
父母需要与孩子坦诚相待,对孩子的言行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引导。
父母可以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采取诚心进行开导和教育,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然后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路径。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遮掩和纵容,这样的行为对孩子不利,会让他们逐渐养成任性、娇纵的不良行为。
而父母的诚心,可以让孩子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错误,进而自觉地改正,并且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对孩子的诚心还需要表现在沟通的过程当中。
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不要对孩子说一套、做一套,否则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够真诚,从而在潜意识里也会减弱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
幼儿园爱心教育:家庭关爱与孩子成长指南

幼儿园爱心教育:家庭关爱与孩子成长指南在幼儿园的教育中,爱心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家庭关爱和孩子的成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爱心教育,幼儿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呵护,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爱心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家庭关爱与孩子成长的指南。
1. 爱心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园阶段,爱心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爱心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和心智发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和社会技能。
通过亲切的关怀和温暖的互动,幼儿能够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人格发展。
2. 家庭关爱的重要性家庭是幼儿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家庭的关爱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家庭成员应该多花时间和孩子互动,多给予孩子关心和鼓励。
这种家庭关爱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3. 家庭关爱与孩子成长的指南a. 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鼓励,多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
b.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c.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和体验机会。
d. 注意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情感支持和关怀。
4. 我的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爱心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关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家庭的关爱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应该注重和孩子的互动和交流,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怀和爱心。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一员。
通过深入探讨幼儿园爱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关爱与孩子成长的指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重视爱心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希望这些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爱心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而家庭关爱则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教育者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并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关怀。
宝宝爱心教育培养宝宝爱心的方法

宝宝爱心教育培养宝宝爱心的方法宝宝的教育培养从小就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爱心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对个人的成长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宝宝爱心的方法,帮助他们成为充满爱心和同情心的人。
一、家庭环境的营造家庭是宝宝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宝宝的影响非常深远。
家庭应该始终传递着爱心和关爱的信息,给宝宝树立一个爱心的榜样。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宝宝的爱心:1. 亲子互动:家长要时刻和宝宝保持亲密的联系,多陪伴宝宝,尊重他们的情感和需求。
通过亲子互动的方式,让宝宝感受到家庭中的温暖和关心。
2. 分享经验:家长可以与宝宝分享自己的爱心故事和经验,告诉他们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例如,讲述自己帮助他人的经历,或者参与公益活动的感受,引导宝宝以身作则。
3. 倡导公益:家庭可以一起参与公益活动,如义卖、赈灾、参观养老院等。
让宝宝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喜悦,从中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宝宝的爱心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的灌输。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引导宝宝形成正确的价值观:1. 倡导尊重:让宝宝明白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种族或能力如何。
学会尊重他人是培养爱心的基础。
2. 提倡分享:鼓励宝宝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质和感受,让他们理解分享的快乐和意义。
可以通过玩具、食物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教育宝宝懂得分享。
3. 强调感恩:让宝宝学会感恩,并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家长可以带领宝宝每天写下一份感恩日记,记录他们所感激的事情和人,增强宝宝的感恩之心。
三、教育引导的重要性除了家庭环境的营造和正确的价值观灌输外,教育引导也是培养宝宝爱心的重要途径之一。
1. 阅读故事:给宝宝讲一些关于友谊、关爱和同情的故事,帮助他们理解爱心的内涵。
通过故事的启发,宝宝能够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感受产生更多的关注和理解。
2. 观察动物:带宝宝去观察和接触动物,让他们感受到动物对人类的依赖和关爱。
让爱心伴孩子成长 我要做到最好

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自觉履行师德规范,认真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用过硬的基本功和业务素质去带动辐射周围的人和事,从而推动班级各方面的工作,我所带的班级是一个团结拼搏、文明向上的班集体,它是一个充满竞争、富有活力的班集体,在历次考试中,创造佳绩,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均发挥了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我的班集体,连年被评为文明班级,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爱字当头,责任为重。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坚持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文明从教,关爱学生公正无私,确立认真负责、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认真实践新课程,精心组织每一个教学环节,力争上好每一节课。
要求自己出满勤,上满点,精业务,讲奉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协作,校荣我荣。
下面我就谈谈我当班主任的一些做法:1、要有一颗爱心,让爱心伴孩子成长。
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
我热爱教育事业,时刻把“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用教师真诚无私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孩子,从不讽刺、挖苦、漫骂和体罚学生。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很注意和学生心灵的交流,从而启动孩子们的内动力。
我坚信:唯有爱才是教育的真谛。
刘闯是全校出名的“双差生”,我坚持多表扬,少批评,正面引导,用他的优点去克服他的缺点。
09年冬天他患了阑尾炎,需要输液治疗。
他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带着7个月大的妹妹,经常是忙得连饭都吃不上。
我放弃了回家的时间,每天陪着他输液,并给他补习功课,一连7天都没回家,连老母亲生病都不知道。
但令人欣慰的是:刘闯从那以后像变了个人似的,学习努力、团结同学、主动为同学做好事,期末得了一等奖。
此外我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定期家访,向家长汇报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与家长达成共识。
2、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在学生面前是一面镜子、一本书。
家长如何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爱心

家长如何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爱心作为父母,我们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而在孩子的幼儿期,正是最佳的培养阶段。
在这个时期,父母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帮助孩子培养和发展爱心,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有爱心、有同情心、有慈悲心,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需要在亲子关系中注入爱心,为孩子树立榜样。
建立一个充满爱心和感情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爱和支持,孩子的爱心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和发展。
2.教育孩子尊重、关心和慷慨的价值观孩子从小就需要了解尊重、关心和慷慨的意义和重要性。
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告诉他们怎样对待别人,怎样与人互动,怎样关心和照顾他人,怎样慷慨和分享。
3.与孩子共同做一些志愿者工作可以带着孩子去做一些志愿者工作,如去看望老人、去孤儿院帮忙、参加环境保护等。
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爱心,同时也帮助孩子了解社会和周围的人们需要关注和帮助他们,让他们在行动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
4.鼓励孩子与别人分享鼓励孩子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如玩具、书本、文具等,让孩子学会慷慨、尊重和分享,并在分享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5.鼓励孩子去关注和关爱动物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需要为他们呵护和关爱。
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山林等地方,让他们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与动物有良好的接触和交往。
6.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同情他人是我们人类的基本情感之一。
父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如与孩子看一些感人的电影、读一些励志的书籍等,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同情的力量和影响力。
7.引导孩子去倾听和了解别人倾听别人的声音,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求,这是培养爱心的重要一步。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在日常中与人交流,仔细倾听别人的说话,并且了解别人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倾听和关爱他人。
总结:从鼓励孩子与别人分享和参加志愿者工作,到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关注动物,父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爱心、同情心、慈悲心更丰富的人。
幼儿园爱心陪伴者: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案例

幼儿园爱心陪伴者: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案例1.引言在幼儿园里,爱心陪伴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需要关爱和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教育。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一位幼儿园爱心陪伴者的真实案例,从而深入了解幼儿园儿童心理成长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
2.案例背景我们以小明(化名)为例子。
小明是一位5岁的男孩,他来自一个单亲家庭,母亲需要全职工作,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由于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小明在幼儿园里表现出了一些行为问题,比如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等。
爱心陪伴者小玲(化名)发现了这些问题,并主动与小明进行交流,关心他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3.重视情感沟通小玲认为,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她花时间倾听小明的害怕、愤怒和快乐,给予他理解和支持。
她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都可以找她谈心,让小明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温暖。
4.培养自信和独立在与小明的接触中,小玲发现小明常常缺乏自信,害怕尝试新的事物。
于是,她通过慢慢引导和鼓励,让小明慢慢接触挑战自己的活动,比如让他参加舞台表演活动、帮助他学习自己的个性爱好等。
在这个过程中,小玲给予了小明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让他慢慢变得自信和独立。
5.注意行为引导小玲也发现小明有时候会有些叛逆和不听话的表现。
她没有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借助特别安排让小明明白自己的错误,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言语、行为等引导,让小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行为并加以改正。
在日常生活中,她也通过游戏、故事、音乐等形式引导小明改掉不良的习惯,让他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6.心理成长的意义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幼儿园爱心陪伴者在孩子心理成长教育中的重要性。
他们不仅要关爱和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还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和成长。
通过情感沟通、培养自信和独立、注意行为引导等方式,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和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7.总结和回顾针对幼儿园爱心陪伴者在儿童心理成长教育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对孩子进行情感沟通,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独立,让他们勇于尝试和面对挑战;- 注意行为引导,让孩子明白问题行为的影响,并加以改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一句做一句 —用心就是圆满,就有真受用
1、《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洗脸 可以开悟:学儒(力行)不等于儒学(研究) 2、整洁为强身之本,自重而后人重(力行孝道—身有伤, 贻亲忧) 3、善巧方便(游戏) 4、《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备小方巾) 5、《礼记》:慎于始的教育。(抡袖口) 6、诚敬细腻之心的培养(往脸上沾水) 7、《大学》: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拧毛巾,洗脸部位) 8、动物归原(放回原处) 9、孟子:亲亲仁民爱物(水回收) 10、《论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擦台面/凳子)
爱心伴孩子成长
——教儿教女先教己
南平市关工委阳光心理服务团志愿 者 延平区社区学院志 愿者 南平三中 末学孙雪霖
见面礼——自我介绍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末学(自谦)---是一种学习中华文化的谦 逊心态
心态告诉我们:台下的是真正的老师, 台上的才是学生。
一、家庭教育的思考
1、《人民日报》:教育改革从家长教育 开始
“啊!感谢生命中的贵人,教会我洗脸!”
入则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百善孝为先:教养父母之身/之心/之志/之慧 反省自己:不孝 (1)半个月/一个月没打一通电话 (2)炒股票 (3)关心广东两位弟弟不够
入则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教育首先要让一个人有仁爱心,而仁爱的 原点在孝道。 恭敬心、真诚心、谦卑心的培养。
“《弟子规》不仅仅拿给孩子背的,而是 家长父母老师在生活中做出来给孩子学 的。”
《弟子规》就是最好的一把尺子
告诉孩子:你有正确的判断力你才 能够做对的事情。怎么样才能有判 断力?--学习力行《弟子规》
学《弟子规》会让孩子学呆、学傻, 今后吃亏吗?与社会格格不入 ?
孩子最危险最吃亏的莫过于误入歧途。孩子为什么会误入 歧途?是由于善恶不分。学《弟子规》的孩子,头脑中有 清晰的善恶观念。就能很好的把握自己和选择良善的朋友。 正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未来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弟子规》给他扎好 德行的根,赢在起跑线上。 学习《弟子规》:重要是善察每一句经典背后圣贤的存心, 不能死在句下,依文解义。 《弟子规》虽出于清人之手,但是它讲的理和事,均为远 古人的智慧,有的源于四书五经,有的源于四书五经之前 的经典;圣人经典满载天道和人道。《弟子规》讲的是做 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
欲孩子改变,家长必须先来一些改变与成长!
其实,家庭教育就是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对 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萌生会 学习、善于学习,会生活、善于生活,会相 处、善于相处的意识,并乐于去实践和探究。 家庭教育,就是对“根”的教育,“心灵” 的教育,只有“根壮”“心灵好”,状态好, 才能“根深业茂”,这恰是“庄稼养根,育 人养心”啊!
话说多,不如少,话少不如话好!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 事 话前三个筛子: (1)是否真实 (2)是否善意的 (3)是重要的吗? 说话注意三个因素: (1)时间 (2)地点 (3)对象
事虽小、勿擅为
时时恭敬、谨慎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感 恩 大 家!
4、爱孩子,首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是国 家的一桩大事了,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 -----高尔基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当天下伟大的母亲忍受着疼痛指数为9.9 的痛苦生下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这个孕育着万物之灵的小生命从 此需要你的培养和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扪心自问,您具备一个称职的爸妈所具有教育的智慧才能和知识 吗? 或许,您一直在以自己的经验和才识摸索前进,岂不知那早已是 过时的经验。 或许,您用您全部的爱来呵护孩子,得到的确是事与愿违的结果。
3、七种情况造成当今家长对家庭教育不上心
1、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教育不教育关 系不大; 2、认为自己忙,身心憔悴,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心 力不足; 3、认为家庭教育是空洞理论,是听起来好听,用起来 不管用; 4、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放任自流,顺其自然,过 问不多; 5、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习的教育,学习的教育就是做 作业,上补习班。 6、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让孩子们上各种辅导班,音乐、 美术、弹钢琴等。 7、认为家庭教育就是提要求,至于怎么学习,不知道, 也不愿意探究。
凡取予、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吃菜误导孩子:”我只要喜欢,我就可以多拿, 我就可以多吃“。(取拿之间心中没有别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钱字的智慧:金、戈、戈,钱:见水见财,财为 通货(厚藏必亡) 买需要的(生活/学习必需品)不是买想要的。 得财富的真因:是要奉献与付出,广结善缘(布 施真诚心)量大福大,爱越分越多!
一 體
老
承 傳
子
如何教孩子孝?
知恩图报(就是先明理:父母的恩德(父 母十大重恩:生日/父忧母难日 以身作则(故事一:35岁女儿力行孝道) 亲师配合教孝 夫妻配合教孝 教育原则一致,共学《弟子规》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智
一滴墨汁入一盆清水的启示。(对染污要有警 觉—童蒙养正) 电视、网络被欧美教育界认为是插电的毒品。 (多宣扬色情暴力,内容充斥杀盗淫妄) 言论自由,资讯爆炸时代。一个人不会判断 【是、非、善、恶】的时候就麻烦了。接触的 讯息、知识愈多,头脑就会愈混乱。
育 : 养 子 使 做 善 也 。
教 : 上 所 施, 下 所 效 也。
身 教 长 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言教 救失
知其心才能救其失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傲不可长, 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恭敬心/真诚心/谦卑心——教育成才的关键
家庭教育是根本
《弟子规》是家规家训集大成,像一位 5000岁的长者,有5000年的智慧。由七部 分组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 众、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共1080字、 113件事。为人处世的善恶评判标准。 《弟子规》就是最好的一把尺子。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论语”
1、电视选择性看台:科技频道/中国教育: 后来基本不看,闭路切断。 2、选择有意义的动漫片:中华弟子规《中 华德育故事》、《一休和尚》 3、电脑只用收发邮件,查阅资料。 4、书籍:经典《三字经》、《千字文》、 《笠翁对韵》、《论语故事》 5、音乐:孝亲感恩歌曲、静心音乐(佛曲)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家教是什么?(言传身教/非智力因素/成为一个 合格的社会人) 教育改革,首先应当从改变家长入手,让家长明 白自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 真正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成长成才。 家长到位,正确的理念到位,中国的教育问题才 会有根本性的改变。--(马振翼 《人民日报》 2013年10月31日-18版)
2、回顾家父家母的教育观念
母:勤俭持家、辛劳一生。 父:作业本空出第一页的习惯—教诲说: 学生来到老师面前如白纸,而以后所学到 的知识也好、技能也好、还是为人处世的 态度,都得感恩老师的辛勤教导;做学生 要时时让自己归零、谦卑受教、向周围所 有的人学习。
回顾家父家母的教育观念
教子三句话: 1、“孩子、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 (这是不包办、把责任还给孩子、让孩子有 责任心)。 2、“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干伤害 别人的事情”。(这是讲德行、做人的标 准)。3、“孩子、撒开手闯吧、实在不行, 回家来还有口饭吃”。(这是无私的爱、无 尽的爱)
二、教育的根本
诸位家长:您的孩子好教吗? 都存在哪些问题和过失?
列举: 自私. 懒惰. 傲慢无礼. 任性逆反. 脾气大 烦躁好动.。。。。。。。。。。。。
问题是结果,原因在哪?
抓住教育的本质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给妈妈洗脚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感 恩 大 家!
恭祝各位: 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这句经文您真的做到了吗?
经典无量义,每一条/每一句都直指我们的 心性与性德。
盥
教之2—3岁小孩洗脸:好,今天爸妈与你 一起做洗脸的游戏: 准备(小方巾小脸盆)—打水—抡袖口— 往脸上沾水—拧毛巾—洗脸正确部位—方巾 脸盆放回原处—水回收—台面/凳子擦干
三、个人家庭教育心得分享
爱是陪伴、教练、尊重(君亲师)
一、夫妻和睦、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二、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们家长自己 的问题。 三、学习传统文化、力行《弟子规》、做 个明白父母、多为孩子种善因、行善事、 多积福德与阴德。--《易经》:积善之家必 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人生的四种教育? 1、家庭教育(扎根的教育:胎教—家规家训?三 岁看大、七岁看八十。洒扫/应对/进退—生活的 教育/做人的教育)—根没了?教养?(辨别是非 善恶美丑) 2、学校教育 (延续)知识技能的传习所,重知 识轻德育(东山小学领导有智慧啊!) 3、社会教育(拓展)现在是功利社会—污染严 重:急功好利(电视网络)——“思无邪” 4、圣贤教育(圆满)——根本没人讲?(断了 近100多年)[让人彻底了解宇宙人生真相]
5、优秀家长分五层次
处于今天的信息时代,我们的家长不学习,很难教育好孩子。 因为身处急功近利的时代,很多人心浮气躁,跟着社会思潮走, 被大众化思潮裹挟,缺乏理性思考,和长远眼光。那么怎样做 一名优秀的家长呢?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 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恭祝各位: 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