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对联作品欣赏
黄士陵篆书对联,85幅篆书立轴书法艺术赏,四言七言八言联

黄⼠陵篆书对联,85幅篆书⽴轴书法艺术赏,四⾔七⾔⼋⾔联黄⼠陵(1849~1908),字牧甫、穆⽗,安徽黟县⼈。
通六书,⼯篆刻,兼精绘事。
所画⼯笔花卉⼒追徐崇嗣没⾻法,精摩绘⿍器,为艺林所重,篆刻成就尤为突出,于浙皖两派外另辟蹊径,其书法得六朝遗韵,素有“徽派盟主”之称,艺术成就与吴让之、徐三庚、赵之谦辈抗衡,为晚清艺坛⼀⼤家。
0050 1896年作篆书七⾔联⽴轴⽔墨纸本钤印:⼠陵长年、穆⼦学篆款识:飞电流云绝潇洒,银钩秀句益疏通。
仲闇三兄先⽣正谬。
丙申春⼆⽉弟黄⼠陵。
0063 ⼤篆四⾔联纸本款识:若⽇六兄⼤⼈吉席,戊戌冬⼗⼀⽉弟黄⼠陵书贺。
钤印:⼠陵长年(⽩)、合以古籀(⽩)释⽂:鸳鸯福禄,龙凤吉祥。
0077 篆书七⾔联⽴轴⽔墨纸本0105 七⾔对联篆书0112 1898年作篆书对联(两幅)⽴轴⽔墨纸本题识:侃甓仁兄⼤⼈正讹,戊戌(1898年)冬⽉弟黄⼠陵。
钤印:⼠陵长年、合以古籀释⽂:汉世所重杜绫义,晋⼈常好为清淡。
0135 篆书⼋⾔对句⽴轴对联纸本款识:芝圃⼤⼈正篆,弟黄⼠陵。
钤印:⼠陵长年(⽩)、穆⽗雪篆(⽩)释⽂:微⾬新晴六合清朗,杂花⽣树羣莺乱飞。
0140 篆书⼋⾔联(⼆件)⽴轴⽔墨纸本款识:马静譔,黄⼠陵书。
钤印:黄⼠陵印、意兴古会0141 篆书七⾔联⽴轴⽔墨纸本款识:味三仁兄⼤⼈属篆,穆甫弟黄⼠陵。
钤印:⼠陵长年(⽩)、⽼穆(⽩)0150 书法对联镜⽚⽔墨纸本题识:云搏仁兄⽅家正篆,穆甫弟黄⼠陵。
钤印:⼠陵长寿、穆⽗⼩篆0151 篆书七⾔联⽴轴⽔墨纸本钤印:⼠陵印信长年(⽩)、江夏(朱)款识:兰⽣四兄⼤⼈属即正,穆甫弟黄⼠陵。
释⽂:极四时之所乐,袭六经⽽成书。
款识:少农司马仁兄⼤⼈雅正,穆甫弟黄⼠陵。
钤印:⼠陵印章(⽩),痴兴今朝⼀信加(⽩)。
0188 篆书七⾔联⽴轴⽔墨纸本题识∶不独江天解空阔,听教鱼鸟⾃飞湛。
蕴⼭仁兄⼤⼈正,弟黄⼠陵。
钤印∶⼠陵长年、穆⽗学篆0196 篆书对联(⼀对)镜⼼⽔墨纸本款识:仁义⾃修君⼦安雅,诗礼之教家⼈利贞。
吴昌硕篆书对联欣赏,确实是一种美的享受!

吴昌硕篆书对联欣赏,确实是一种美的享受!▼▲吴昌硕《篆书司马隃麋七言联》 132×31.5cm×2 1878年西泠印社藏释文:司马名高文纪汉,隃麋光重字临王。
款署:光绪四年春正月,吴俊。
钤印:吴昌石(白文)、吴俊印信长寿(朱文)、鸿爪一痕(朱文)▲吴昌硕《篆书万顷半潭七言联》229×30cm×2 1897年吴昌硕纪念馆藏释文:万顷桃花千树竹,半潭秋水一房山。
款署:甫江仁兄大人法家正。
己卯四月,苍石弟吴俊篆。
钤印:吴俊之印(白文)、苍石(白文)、卜居安吉(白文)▲吴昌硕《篆书椶马矢鱼七言联》146×38cm×2 1910年憨斋吴南生私人收藏释文:椶马关弓乐永夕,矢鱼泛舟涉静流。
款署:叔唐仁兄属篆,为集北宋本石鼓字,时庚戌暮春,安吉吴俊卿。
▲吴昌硕《篆书树角花阴七言联》133×31cm×2 1918年西泠印社藏释文:树角夕阳归猎马,花阴微雨写来禽。
款署:逸珊仁兄雅属,为集《猎碣》字。
时戊午十月,七十五叟吴昌硕。
钤印:俊卿之印(朱文)、仓硕(白文)▲吴昌硕《篆书棕桕柳花七言联》150×39.5cm 1922 浙江省博物馆藏释文:棕桕阴中曾射虎,柳花多处又游骖。
款署:达三仁兄雅属。
集阮刻北宋本《猎碣》字。
壬戌花朝,七十九叟吴昌硕。
▲吴昌硕《篆书边眉淮南七言联》134×33cm×2 朱福元藏释文:边眉还师辰放马,淮南丰土暮来鸿。
款署:子雲老弟台索书,为集散氏鬲字作联应之,椒堂侃叔不作从事古篆者鲜矣!安吉吴昌硕。
▲吴昌硕《篆书七言联》 1920年作 115×26cm×2 来自西泠拍卖释文:小圃雉鸣逢雨夕,瀞流鱼出乐华朝。
款识:鹈饲无情先生属书集石鼓文字时庚申十月,七十七叟吴昌硕。
钤印:俊卿之印仓硕古鄣吴昌石说明:吴昌硕先生自题画盒签署:楹联,甲子秋日八十一翁吴昌硕题。
出版:《吴昌硕书画集》P91,二玄社印行。
灵动典雅,妩媚俊丽——吴让之篆书对联欣赏

灵动典雅,妩媚俊丽——吴让之篆书对联欣赏
吴让之(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
江苏仪征人。
清代篆刻家、书法家。
包世臣的入室弟子。
善书画,尤精篆刻。
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吴让之篆书
△溽露飞甘舒云结庆,贞筠抽箭润璧怀山
△种来松树高于屋,闻到梅花瘦似诗。
△酒瓶在手六国印,花影上身壹品衣。
△博士左疏资考核,司空唐史待揅求。
△种德深则敷荣可久,待人恕斯所遇皆亲。
△金石千声云霞万色,楼台先曙莺花早春。
△德有润身礼不愆器,玉韫庭照兰生室香。
△直以文章共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种德深则敷荣可久,待人恕斯所遇皆亲。
△施为欲似千钧弩,砺当如百炼金。
△论交待续金兰簿,招隐行乘剡曲舟。
△五三六经可诵读。
二十八宿罗心胸。
刘好功篆书对联欣赏

刘好功篆书对联欣赏流⽔杨花好沔⾈柳荫⾛马花间鸣禽宣道原流唯有归⽥乐求如⽌⽔安沔花⾈出柳荫中鱼游静渊⼤罟勿及辞不平时若蜀⽔出花逢多处作吴宫游鱼乐于⽔以游既深帛⽔溅黄花帛⽔溅黄花刘好功秦简书法⽹络班招⽣启事1,秦简简介秦简是秦朝的墨迹,是有别于秦⼩篆的独特的书体,它⾮篆⾮⾪,亦篆亦⾪,是秦⼈的⼿写体,被称为秦⾪或古⾪。
2,学习秦简的好处a,易学易上⼿,笔法简单。
b,不撞车易上展,让审美不再疲劳。
c,既可作为篆书⼜可作为⾪书。
d,让你的字更⾼古,不流俗。
3,教学⽅式1,⽹络教学,不⽤外出,不影响⼯作。
2,⼩班规模,平时随问随答,可利⽤闲暇时间随时学习。
3,每周六晚⼋点集中讲授,两个⼩时左右,学制⼀年。
因事没有及时听课的课程可反复回放。
4,采⽤语⾳+图⽚+视频+⽂字相结合、作业评改和打造作品相结合的教学⽅法。
公开课和私信⼀对⼀辅导相结合。
4,课程设置计划第⼀步先学篆书吴昌硕⽯⿎⽂,突破⽤笔关,线质关,为学秦简打好基础。
第⼆步再重点学习⾥耶秦简,(笔画,偏旁,字法,章法,临摹创作,投展指导)。
第三步学习汉碑(张迁或好⼤王或鲜于璜),来增强秦简的厚重,⾦⽯⽓及正⼤⽓象。
5,课程设置理由⾥耶秦简是篆书向⾪书演变的过渡体,上承篆书下启⾪书。
学篆是为了打基础让秦简学得更深⼊,学汉碑是拓展为了让秦简学习⾛的更远。
6,课程特点1,理论结合实践,遵循书法规律,学⼀得三(篆书,秦简,汉⾪)。
2,课堂内容结构【作业评改,问题回答,技法指导,理论讲授,作业布置】7,教学⽬的1,掌握正确的精准临摹的⽅法。
2,提⾼⾼雅的书法审美认知能⼒。
3,能临创转换并独⽴创作投稿作品。
8,时间安排及收费1,吴昌硕篆书2个⽉左右,8个课时。
2,⾥耶秦简8个⽉左右,36个课时。
3,汉碑2个⽉左右,8个课时。
⼀年每⼈3000元。
可先免费试听试学。
扫码进群免费试听试学如果⼆维码过期请扫下⾯⼆维码拉你进群9,教学优势1,由秦简国展⾼⼿,⼊展获奖专业户,实⼒派书家刘好功全程担纲教学,亲⼒亲为,不找助教。
崔传富:篆书百联作品欣赏

崔传富:篆书百联作品欣赏12三言001金石乐;书画缘。
002冲霄汉;起宏图。
34567891011 四言003群鸿戏海;云鹤游天。
004金石长寿,书画延年。
005渊深鱼乐;树古禽鸣。
006持山作寿;与鹤同侪。
007蝉鸣高柳;鹤集长松。
008年丰人寿;花好月圆。
009入清凉境;生欢喜心。
010以文会友;与德为邻。
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 五言011有书大富贵,无事小神仙。
012书画怡且乐;金石寿而康。
013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014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015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016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017得山水清气,极风云大观。
018愿持山作寿,常以鹤为群。
019深心托毫素,怀抱观古今。
020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
021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022文章千古事,风雨十年人。
023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
024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025海阔凭鱼躍,天高任鸟飞。
026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027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
028古琴弹夜月,淡墨画秋山。
029举头望明月,荡胸生层云。
030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031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032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33343536373839404142 六言033未能一日寡过,恨不十年读书。
034读书寄怀秋水,对友如坐春风。
035竹雨松风梧月,茶烟琴韵书声。
036读书不求甚解;鼓琴足以自娱。
037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038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039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040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041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042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4344454647。
九言篆书春联作品

九言篆书春联作品1. 九言篆书春联超有韵味,就像古老的歌谣在纸上吟唱。
你看“瑞气盈门天赐平安福,春风入户人迎富贵祥”,篆书那古朴的线条,把福气都勾勒得满满当当,让人看一眼就觉得喜气洋洋。
2. 九言篆书春联啊,像神秘的宝藏等待发掘。
像“祥光满室家兴财源广,喜气盈庭业旺福寿长”这幅,篆书字体仿若灵动的精灵,跳着祝福的舞蹈,是不是光想想就很激动?3. 哟,九言篆书春联可不得了!它就像一把打开吉祥大门的钥匙。
“善念存心德厚传家久,和风吹户祥临纳福长”,那篆书像是有着魔力,把美好的愿望都封印在字里行间,你难道不觉得很神奇?4. 九言篆书春联真的很迷人,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红梅映日福临庭院美,绿柳迎春财进家门兴”,篆书书写下这等美好的景象,就好像把春天的生机都提前送到了家,谁能不喜欢呢?5. 嘿,你知道九言篆书春联吗?那可是相当有魅力。
“瑞霭绕梁宅旺人丁旺,祥光盈室财多福寿多”,篆书将这些祝福紧紧包裹,如同给房子穿上了一件吉祥的外衣,看着就特别暖心。
6. 九言篆书春联是独特的存在,恰似夜空里最亮的星。
“春风化雨善种心田美,德润无声福满家门兴”,篆书的笔触像是春风的手指,轻轻点触,就留下无尽的祥瑞,你不心动吗?7. 哇塞,九言篆书春联简直绝了!就像是用古老的密码书写的幸福咒语。
“祥风入户平安家宅稳,瑞气盈庭富贵子孙贤”,篆书独特的模样,好像在悄悄诉说着家庭美满的故事,是不是很有趣?8. 九言篆书春联,那可是艺术与祝福的完美结合,像一幅精美的画卷展开在眼前。
“美德传家善念根基固,祥光入户福星运道隆”,篆书的线条蜿蜒,如同幸福的小路,引领人们走向美好的未来,你想不想拥有?9. 哟呵,九言篆书春联真的是个宝。
它就像一个装满好运的锦囊。
“瑞景盈窗福泽全家乐,祥光入户财源满室兴”,篆书把福和财都具象化了,像个热情的使者在召唤幸福,你感受到了吗?10. 九言篆书春联有着特殊的魔力,就像童话里的魔法棒。
“善德修身福运千秋盛,祥和入户财源万代兴”,篆书书写的春联,好像在空气中散播着好运的种子,你难道不想把它贴在自家门上?11. 嘿,九言篆书春联是超级酷炫的东西。
吴昌硕篆书对联欣赏

吴昌硕篆书对联欣赏
仰承先志广庇羁魂孝义萃一堂巾帼独崇桑梓惠慨助巨资共钦高谊馨香祝千古春秋常荐菊兰芳
游鱼归渊翰马辞勒高柳出云大花若椶
鸣禽游鱼滋永真乐朝花夕秀时逢瀞蒦
树角夕阳归猎马
花阴微雨写来禽
偶因明月清风夜先到诗情酒思中
漁于词淵罟橐秀翰邋吾艺囿驾勒骜骖
嘉行净修望古人如不及夕阳微雨驾小舟以出游
太傅溯家风,耕读相传,奕叶箕求承厚德
吴兴占山色,祠堂新建,馨香俎豆妥先灵
椶马关弓乐永夕
矢鱼泛舟涉清流
小圃雉鸣逢雨夕
瀞流鱼出乐华朝
金石乐书画缘
鹿永自天其导孔硕鱼乐于水以游既深
花亚鹿车出
来翰识嘉鱼
进德之难如舟上水藏身于密若木经冬
执橐弓矢,以乐禽鱼
涉翰驾康乐
执艺方左徒
万顷桃花千树竹半潭秋水一房山
黄花多如栗里古寺高出柳阴
蜀辞如秀虎来翰识嘉鱼
渊深识鱼乐
树古多禽鸣
树角夕阳来归猎马花阴微雨自写鸣琴
鱼游瀞渊大罟勿及虎出深草角弓则鸣。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篆书春节对联七言

篆书春节对联七言哎呀呀,咱中国人过年,那春联可是少不了的呀!篆书的春节对联七言,那更是别有一番韵味呢!你想想看,那古老而神秘的篆书字体,一笔一划都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用篆书来写春节对联,就好像是把几千年的传统和喜庆都浓缩在了那小小的红纸上。
咱先来说说这选联吧。
七言对联字数不多不少,刚刚好。
既不会显得太啰嗦,又能把祝福和期盼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就好比“龙年瑞气盈门庭,春日祥云绕屋梁”,你瞧,多喜庆呀!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带着满满的吉祥寓意。
然后就是写对联啦。
这可得有点书法功底才行呢。
篆书可不好写呀,那线条得圆润流畅,结构得严谨合理。
写的时候可得全神贯注,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要是写得歪歪扭扭的,那可就不好看啦。
就像咱做饭一样,得用心去烹饪,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贴对联的时候也有讲究呢。
上联下联可不能贴反了呀,不然多别扭。
就好像你穿衣服,把扣子扣错了,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而且贴得要端正,要稳稳当当的,这样才能把福气稳稳地留住。
等对联贴好了,往门口一站,那感觉,嘿,真不一样!红彤彤的一片,篆书的字儿在阳光下闪着光,就好像整个家都被喜庆给包围了。
邻居们走过,也会忍不住夸上几句,“哟,这篆书对联真好看呀!”这时候,心里那叫一个美呀!这篆书春节对联七言呀,不只是几张纸、几个字那么简单。
它是咱中国人过年的一种象征,一种情怀。
它承载着我们对新年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它就像那红红的灯笼,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又像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唤醒了沉睡的欢乐。
你说,咱过年要是没了这篆书春联,那还能叫过年吗?它可是让我们的年过得更有味道,更有氛围呀!所以呀,大家都行动起来,好好选一副喜欢的篆书春联,让这个龙年过得更加红红火火吧!这就是我对篆书春节对联七言的看法,大家觉得我说得对不对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篆书对联作品欣赏篇一:篆书各种形制的创作练习篆书各种形制的创作练习(一) 中堂中堂因悬挂在厅堂正壁中央而得名。
中堂的形制较为宽大,比斗方长,比条幅宽,其长宽比例大致为二比一或三比二,一般用四尺或六尺整张宣纸或长度稍短—一些的宣纸为宜。
书写内容适宜表现恢宏和气势苍茫的题材或形式端正的整篇内容。
此作诸葛亮共86字,正文书写后,最后一行只剩2个字的空格,无法落款,只能另起一行落长款较为适宜。
释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二)条屏条屏为条幅的组合,有四条屏、六条屏、八条屏、十条屏等,但必须是偶数。
书写的内容可写一条内容,也可写一个专题的多个内容。
要注意的是书写前后必须一直,整体协调。
常见的条屏每条行数字数相等,惟末条因有落款可灵活变化。
此作为陶渊明诗,末条屏因从整体考虑,故将其诗出处写进正文,只落名款,也较为统一。
(三)条幅条幅指直挂的长方形字幅,形制和中堂一样取纵势,一般用四尺或六尺宣纸竖折对裁,即为两张条幅,也就是常说的四尺对开或六尺对开。
条幅是参加展览、赠送友人最多、最普遍也最简便的一种表达形式,书写内容范围广泛,行气贯通。
宜于发挥。
此作为虞世南五言绝句,正文三行,行八字,末行中段结束,下段落款。
释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四)对联对联,又称“楹联”,是书法艺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传统幅式,也最适合于书写篆书和隶书。
对联的内容要求非常严谨,必须是对仗工整的诗句和文句,而且上下联字数、大小、粗细、宽窄都要对应一致。
用四尺宣纸对开裁,即成一副对联,也可用现成的瓦当对联纸。
对联落款较为独特,单款落在下联即可,双款可分上下联落。
上款落在上联正文的右侧,比正文略低;下款落在下联正文的左侧,也要低于正文。
此幅对联作品只落穷款,也是一种形式。
释文:石壁挂藤通篆意桐阴滴露聆琴声(五)横幅横幅,也称“横披”,是传统的书写形式之一,较适宜居室、书斋及厅堂悬挂。
章法上要考虑到”横”的幅面要求,注意行与行之间的统一协调。
字数少的横幅接近于匾额,应写得厚重、坚挺、有力。
此作为王虚舟一则,共50字,字数较多,创作这类作品应注意气势贯通,一气呵成。
(六)斗方斗方因为形状像斗故名,形制为方形或近于方形。
这种形式较适合悬挂于书房、走廊及较优雅的场所。
斗方所书内容一般为诗句、格言及较短的诗文。
斗方的布局有一定难度,书写什么内容,字法章法上有什么变化,要反复琢磨,避免呆板。
此作是老子五十九章摘句,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略空,“克”字最后一笔略有变化,有了虚实疏密对比,避免了画面布满塞足。
(七)扇面扇面因其形同折扇、团扇而得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形式,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扇面形式多样,有圆形、菱形、梯形等等,但主要是以扇形为主。
扇面在章法上有其特点,字的中心位置须依扇的折行上半部宽的部分来写,内容较长的可用长短行间隔的方式安排,但必须有环转之势,才显得协调。
此作语出,七个字,折出八格,末格落款。
整个章法居上,清新淡雅,也还疏朗。
篇二:近现代书画作品赏析近现代书画作品赏析艺术与传媒学院姓名:种超学号:101216113题目:黄宾虹书法作品赏析姓名:种超学号:101216113。
关键词:黄宾虹;书法;人格精神黄宾虹(1865-1955),近现代画家、学者,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原籍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
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耳恭听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
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
他的书法“钟鼎”之功力较深。
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
被誉为“近代画家第一人”的黄宾虹,就绘画创作的艺术成就而言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他集传统之大成的山水画,贯古通今的美学观,被艺林所钦。
而他的书名却被画名所掩,相对而论知之者不多,欣赏得甚少,研究者更少。
但只要细细品读黄宾虹的将篆法演入画法之论:“金石之家,上窥商周彝器,兼之籀篆,又能博览古今碑帖,得篆隶直行之趣,通书法于画之中,深厚沉郁,神与古会,以拙胜巧,以老取妍,绝非描头画角之徒,所能此拟。
”“凡画山,山有云,欲其流行自在而无滞相也,故吾以钟鼎大篆之法行之,凡画山,山大必有小,欲其波之整而理也,故吾以斯翁小篆之法行之。
”这充分说明黄宾虹先生用生动的自然变化去描述抽象的书法理论,将书艺之法则与自然相联系,深入浅出,高妙之极。
宾虹的大篆最为生动,识字功夫深,构图心思巧,正介于画家与学者之间,宜其超迈前贤。
余绍宗曾赞誉:“常谓近时善与金文者,而真能得神理者舍(宾虹)先生外,更无他人。
”并进而说:“不惟并世所无,近数百年亦无有也。
”按照古代的书画品位,余绍宗的评定应该是“神品”了,40年代余越园对黄宾虹的评价可谓独具慧眼。
今天我们从南京市博物馆深藏40多年,黄宾虹赠给蔡哲夫、谈月色夫妇的金文对联,可以一睹黄宾虹的书法艺术风采。
联语为“留观阿堵传神画,散去长门卖赋金”纸本,纵139厘米,横33厘米,上款为“集周金文释文:留观阿堵传神画,散去长江门卖赋余十四字为楹语。
哲夫先生嗜金石书画,所藏名迹行筐中,出以见示,乱后自粤来秣陵,偕月色夫人,食以笔耕自给,余甚钦之,书此以博;粲正,”下款为“丁丑初春歙黄宾虹篆。
”上联下部钤有“冰上鸿飞馆”朱文,下联钤两印“黄宾虹”与“黄山山中人”白文。
此联为黄宾虹73岁所书,虽不能与80岁以后“行笔多变,八面出锋”,炉火纯青之比。
但我们不仅能感受一种散谈、自然不经意的心境,而且能品赏那饱含金石气的古拙之韵。
此联写得不肆张扬,稳健笃致,既内含蕴藉,又萧散洒脱。
运笔圆匀遒美,体态娴雅,行气缜密,结字纯真质朴,线条凝炼,遒劲。
联中的大篆集诸器铭金文字,如“传”字得于之法,“留”字源于变形于此,“画”字集于,“散”字得意于,“赋”字为,“余”字通“金”取法。
黄宾虹博采三代古文字之长,融会贯通,学古不泥,师法得神。
把原本深奥高妙处于民间生存状态的古文字,被他净化得韵,妙造自然,婉丽和谐,并运用于书法的创作之中,并赋予文人的情怀。
形成独特的篆书结体风格,更多地统一流露出一种不经意的率意。
表现他不激不励潜心学问,毕生进取务实的自我气质。
他的篆书多轻松自如,沉凝隐含在质和中,静中寓动感,以神体气。
乃“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的统一。
此联的落款为行楷,师法、、等碑帖,得裴煜、文彦博的笔意体势。
如枯藤险石,纯为自然,刚中有柔,柔中带刚,遒劲流畅,浑朴沉雄之中隐含着清刚秀逸,具有大拙大美之奇韵。
作为一个艺术家,黄宾虹是自觉地遵循着古代传统的书法美学精粹的,但他并非一个墨守旧法的信徒。
他不但能以相邻学科的法则和原理来丰富书法的容量和表现力,而且还更为深入地从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去寻找支点,为书法的内涵美做出了更为可贵的探索,这种探索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书法内力美的主要表现:其一是线条的内涵美,其二是作品的意境美。
中国艺术对意境美的追求一向是深沉而博大的。
黄宾虹书法借用深沉的文化底蕴来完成作品的意境美。
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以画喻诗,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可谓意境美的典范人物。
黄宾虹书法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入书,其书文人气十足,书风质朴天真,意态超逸,是中国艺术史上继苏子瞻之后第二人。
其晚年更从思想意识上重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作品风格更是豪华落尽,一派天真,平淡自然,如行云流水,出无定则,文理自然,尽在其中。
黄宾虹对艺术的追求是艺文合一的。
他的艺术实践道路显现了极大的文人化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文人艺术写意性的继承两个方面。
黄氏在其中说:“文人得笔墨之真传,遍览古今名迹,真积力久,既可臻于深造。
作家能与文士薰陶,观摩集益,亦足以成名家,其归一也。
至于道尚贯通。
学贵根柢,用长舍短,器属大成,如大家画者,识见既高,品诣尤至,深阐笔墨之奥,并刃造章法之真,兼文人、名家之画而有之,故能参赞造化,推陈出新,力矫时流,求其偏毗,学古而不泥古。
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一代之中,大家曾不数人。
”好个“上下千年,纵横万里”,这就是黄氏书法的理想!在他的书理画论中,他认为这种艺文合一的作品是“逸品”,是超越古典审美的“神、妙、能”三品之上的,他还表达了这类作品的境界,“综神、妙、能之长,擅诗、书、画之美,情思淡宕,不以绚烂为工,卷轴纷披,尽脱纵横之习,甚至潦草而成,形貌有失,解人难崇,世俗见訾,有真精神,是为逸品。
”我们看黄氏晚年的艺术,完全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
黄宾虹深识“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之妙,其注重学养积累,加上正直的人品气质,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学识修养直接表现在其艺术的作品之中,并与之共同形成了完整的人性特征。
黄宾虹书法以文人化为支点,开辟了中国书法意境美的新篇章,把书法的意境与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统一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其书法作品中显示了极强的文化特质。
而其文人化倾向的另一大美学要津便是其以自然造化为师的写意艺术观,显现了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自然主义表现风格。
关于这一论述在其绘画理论方面论述较多:“古人论画谓?造化入画?、?画夺造化?、?夺?字最难。
造化,天地自然也,有形影常人可见,取之较易,造化有神有韵,此中内美,常人不可见,画者能夺其神韵,才是真画,徒取形影如案头置盆景,非真画也”;“画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入乎规矩范围之中,又应超出规矩范围之外,应纯任自然,不假修饰,更不为理法所束缚。
”此虽为画理,却道出了艺术创作中以自然造化为师的重要性。
罗丹说:有个性的作品才是美的,而美就是性格和表现。
“余欲取古人之长皆为已有,而取面貌之真不与人同。
”这种个性化的创作风格便是黄氏写意性书法的重要渊源。
篇三:书法欣赏书法欣赏信息时代、现代化办公,书写的东西越来越少,但是书法是我们中华传统的民族艺术,,书法是我们中华数千年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传承下去,而且要发扬光大。
书法欣赏不仅需要多看多写多临名人名帖,而且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包括汉字的起源、书法表现形式、书体的类型以及书法的三要素等知识。
汉字的起源为书法开辟了广阔的表现空间,汉字没有产生前,我们的祖先为了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用各种记事方法,如用结绳、契刻来记事,但是,结绳、契刻只能解决一些数字问题,由于结绳、契刻的不足,后来逐渐有了图画、符号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最后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陕西西安市半坡村,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到殷商时期,文字趋于成熟,即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