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活动课成语竞赛教案设计
初中成语接力赛教案模板

####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成语接力赛,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团队合作和比赛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2. 难点:在比赛中灵活运用成语,提高团队合作效率。
####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卡片、比赛规则说明、评分标准、奖品等。
2. 学生准备:复习所学成语,准备参加比赛。
####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起源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成语?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二、成语复习(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常见的成语,可以使用成语接龙的方式。
2.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说出一个成语,下一组接上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
三、比赛规则讲解(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比赛规则,包括比赛流程、计分标准、违规处理等。
2.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四、比赛实践(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派一名队长。
2. 比赛分为两个环节:- 成语接龙:每组依次说出一个成语,要求接上上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
- 成语应用: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情景,运用成语进行描述或回答问题。
五、比赛总结(10分钟)1. 教师点评比赛过程,表扬优秀团队和表现突出的个人。
2. 分析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每组学生课后共同完成一篇关于成语的作文,题目自拟。
2. 收集并整理比赛中出现的新成语,分享给其他同学。
#### 教学反思1. 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成语的理解程度。
2. 总结比赛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 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参与度、团队合作精神、成语运用能力等。
2. 结果性评价:根据比赛成绩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成语趣味游戏教案

初中成语趣味游戏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通过趣味游戏,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成语接龙:学生分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出示一个成语,下一个成语的首字需接上一个成语的尾字。
2. 成语猜谜:学生分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出示一个成语,其他组的学生需猜出这个成语的意思。
3. 成语填空:给出一个成语,让学生填入合适的词语,使句子完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来源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增加对成语的了解。
二、成语接龙(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出示一个成语,下一个成语的首字需接上一个成语的尾字。
2. 教师计时,规定时间内接龙最多的组获胜。
3. 教师点评,强调成语的正确用法和意思。
三、成语猜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出示一个成语,其他组的学生需猜出这个成语的意思。
2. 教师计时,规定时间内猜对成语最多的组获胜。
3. 教师点评,强调成语的正确用法和意思。
四、成语填空(15分钟)1. 给出一个成语,让学生填入合适的词语,使句子完整。
2. 教师挑选一些常见的成语错误用法,让学生辨别并纠正。
3. 教师点评,强调成语的正确用法和意思。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2. 教师总结,强调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3. 学生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 学生对成语正确用法的理解程度。
初中语文活动课:成语竞赛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初中语文活动课:成语竞赛教案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成语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提高学语的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使学生掌握成语的基本知识,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成语的正确书写、解释和运用。
2.教学难点: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含义和作用。
(2)引导学生关注成语在生活中的应用。
2.成语竞赛活动(1)分组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参加竞赛。
(2)竞赛内容①成语接龙:每组轮流出一个成语,下一个成语的首字要与上一个成语的尾字相同。
②成语解释:教师给出一个成语,学生需要解释成语的意思。
③成语运用:教师给出一个句子,学生需要用成语替换句子中的词语。
(3)竞赛规则①每题限时30秒,答对加分,答错或超时不扣分。
②每个小组的基础分为100分。
③竞赛过程中,学生可以举手发言,但发言前需征得教师同意。
④竞赛结束后,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3.成语知识讲解(1)成语的来源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2)成语的用法成语在句子中的用法有多种,如:主谓宾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等。
(2)学生分享在竞赛中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次成语竞赛做好准备。
四、教学反思1.本次成语竞赛活动,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2.学生在竞赛中,成语的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但部分学生对成语的来源和用法仍掌握不够。
3.教师在讲解成语知识时,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成语教学的重视,提高学生的成语素养。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成语竞赛活动的满意度。
2.学语应用能力的提升。
3.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
4.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六、教学延伸1.开展成语手抄报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成语大赛活动方案

成语大赛活动方案1. 活动背景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渊源。
为了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个成语大赛的活动方案。
2. 活动目的•增加学生对成语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头脑灵活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提高对汉语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3. 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规划为2个月的活动周期,在周末或课余时间进行。
•活动地点:学校教室或多媒体中心。
4. 活动步骤第一阶段:成语学习(1个月)•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活动,每个参赛组最多5人,每个班级可报名多个组,•组织成语学习小组,邀请语文教师担任指导老师;•每个小组自主选择并学习5个成语,包括成语的意义、出处、用法等;•小组通过研读资料、讨论学习的方式,相互帮助,提高学习效果;•指导老师定期组织成语学习交流会,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第二阶段:答题选拔(2周)•组织成语答题比赛,采用抢答形式;•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参加答题比赛;•通过一定数量的答题关卡,选拔出各个班级的决赛选手;•确定决赛的时间和地点,并通知决赛选手。
第三阶段:决赛(1周)•决赛采用团队赛制,每个小组派出两名选手参加;•决赛题目将以填空、解释、造句等形式出现;•决赛现场设有计分板和计时器,增加竞技性和紧张感;•每支小组根据答题正确率和用时进行评分,最终决出冠军组。
5. 活动奖励个人奖励•冠军组的成员获得个人奖杯和奖状;•亚军组的成员获得奖状和奖品;•季军组的成员获得奖状和纪念品;•参与决赛的选手均获得参与奖。
小组奖励•冠军组的成员获得奖杯,并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成语大赛;•亚军组和季军组的成员获得奖状和团队奖品。
6. 活动宣传•制作海报,张贴在学校的公告栏和班级教室;•学校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通知;•通过班级会议向学生宣传活动,并鼓励积极参与。
7. 活动效果评估•制定评估表,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估;•定期召开活动组织者会议,总结活动进展和问题;•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及时优化活动方案。
中学汉字成语大赛策划书3篇

中学汉字成语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中学汉字成语大赛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依赖电子设备进行交流,汉字成语的书写和运用能力逐渐弱化。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中学生对汉字成语的重视和运用能力,特举办本次中学汉字成语大赛。
二、活动目的1. 激发学生对汉字成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汉字成语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活动主体全体中学生四、活动时间及地点[具体时间]、[具体地点]五、活动流程1. 宣传阶段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群等渠道对本次大赛进行广泛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报名阶段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报名,每个班级选拔出一支参赛队伍,每队由[X]名学生组成。
3. 培训阶段组织参赛选手进行集中培训,讲解汉字成语的基本知识、常见易错字、成语典故等内容,提高选手的参赛水平。
4. 比赛阶段(1)初赛: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主要考察选手对汉字成语的掌握程度,根据成绩选拔出[X]支队伍进入决赛。
(2)决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环节,通过现场答题的方式决出最终的冠军、亚军、季军。
5. 颁奖阶段对获奖队伍进行颁奖,表彰他们在比赛中的优异表现。
六、奖项设置1. 冠军队伍:[X]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2. 亚军队伍:[X]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3. 季军队伍:[X]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4. 优秀组织奖: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
七、活动预算1. 奖品费用:[X]元。
2. 宣传费用:[X]元。
3. 培训资料费用:[X]元。
4. 其他费用:[X]元。
八、活动组织与人员安排1. 活动组织:成立活动组委会,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等工作。
2. 人员安排:(1)主持人:[具体姓名],负责比赛的主持工作。
(2)评委:[具体姓名],负责比赛的评审工作。
(3)计分员:[具体姓名],负责比赛的计分工作。
(4)后勤保障人员:[具体姓名],负责比赛的后勤保障工作。
九、注意事项1. 比赛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比赛规则,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成语比赛活动方案策划

成语比赛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概述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激发对汉语的学习兴趣,我们学校决定举办一场成语比赛活动。
该活动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语文水平,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2022年5月15日(星期六)上午9:00-11:3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对象本次成语比赛活动面向全校中学生开放。
四、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们巩固和扩大对成语的知识掌握;2. 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增加读写成语的能力;3. 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创造力;4. 促进学生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5. 培养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五、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1)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活动通知,并提供在线报名链接;(2)参赛学生需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以及所在的班级和学号。
2. 初赛阶段(1)初赛进行线上进行,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的作答;(2)初赛题目由校内语文教师组织编写,内容涵盖成语的解释、用法搭配和成语故事等方面。
3. 复赛阶段(1)复赛由学校组织进行,选取初赛成绩较好的选手参加;(2)复赛采取现场答题的形式,通过口头回答问题和舞台展示等方式展示学生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决赛阶段(1)决赛由学校选拔出的优胜选手参加,以小组形式进行竞赛;(2)决赛设置多个环节,包括成语问答、成语接龙、成语故事创编等。
5. 颁奖仪式决赛结束后,举行庄重的颁奖仪式,对获奖选手进行表彰,并赠送奖品和证书,表彰他们在成语学习和运用方面的优秀表现。
六、活动形式1. 成语问答设置多个阶段性的成语问答环节,从成语的解释、用法、来源等方面提问,考察学生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 成语接龙安排选手们进行成语接龙比赛,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接上一个合适的成语,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运用能力。
3. 成语故事创编要求每个小组以给定的成语为题,编写一篇成语故事,并在决赛现场进行表演。
成语比赛的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观念。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特举办本次成语比赛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成语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成语知识储备。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活动主题“成语荟萃,智慧飞扬”四、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五、活动对象全校学生六、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七、活动流程1. 初赛阶段(10月15日至10月31日)- 组织学生报名,收集报名信息。
- 对报名学生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参赛选手名单。
- 初赛采用笔试形式,测试学生成语知识掌握程度。
- 初赛结束后,根据成绩排名,选拔出前20名选手进入复赛。
2. 复赛阶段(11月1日至11月7日)- 复赛采用现场答题形式,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
- 个人赛:选手独立完成成语接龙、成语解释等题目。
- 团队赛:每组选手合作完成成语故事讲述、成语运用等题目。
- 复赛结束后,根据成绩排名,选拔出前10名选手进入决赛。
3. 决赛阶段(11月8日至11月15日)- 决赛采用现场答题形式,分为三个环节:- 成语知识问答:选手回答主持人提出的成语相关问题。
- 成语故事讲述:选手自选成语,讲述成语背后的故事。
- 成语运用创新:选手结合实际情境,运用成语进行创新表达。
- 决赛结束后,根据成绩排名,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八、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宣传。
2. 聘请学校语文教师担任评委,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3. 制作宣传海报、活动通知,通过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宣传。
4. 准备比赛场地、设备、奖品等。
九、活动奖品1. 决赛一等奖:奖品(价值500元)2. 决赛二等奖:奖品(价值300元)3. 决赛三等奖:奖品(价值200元)4. 优秀奖:奖品(价值100元)十、活动经费活动经费由学校财务部门拨付,用于奖品购置、场地租赁、宣传品制作等。
成语大比拼活动方案范本(2篇)

成语大比拼活动方案范本活动主题:成语大比拼一、活动背景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它简练、形象且富有哲理。
通过学习成语,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为了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成语运用能力,我们组织了这次名为“成语大比拼”的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认知和理解能力;2. 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成语的敏感度;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活动内容1. 成语学习阶段(1周)在此阶段,学生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研究成语词典等方式,了解成语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并每天背诵几个常用成语。
2. 成语拼写竞赛(1周)通过成语的字谜、填空等游戏形式,让学生参与成语拼写竞赛。
每人限时填写尽可能多的正确成语,答题正确并快速者获胜。
3. 成语接龙比拼(1周)学生将组成小组,进行成语接龙比拼。
每个小组根据老师的要求,用成语接龙的方式进行比拼。
比拼规则为,每个小组依次说出一个成语,前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要与后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相同。
如此轮流进行,直到小组中有成员说不出成语为止。
4. 成语故事表演(1周)每个小组将选择一个有趣的成语,编写一个小故事,并通过表演形式来展示出来。
评委将根据故事的创意、表演的精彩程度给予评价和打分。
5. 成语综合应用(1周)学生将根据老师给出的题目,灵活运用成语进行语文游戏。
题目可以是填空题、猜谜等形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发挥自己的创意。
四、活动安排1. 成语学习阶段: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故事讲解和成语词典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成语的基本知识和认识成语的方法。
2. 成语拼写竞赛: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进行成语拼写竞赛,采用个人赛和集体赛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个体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
3. 成语接龙比拼:利用分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通过团队合作来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活动课成语竞赛教案设计成语竞赛教案设计注:这里以36人为班容量,每六人一组,共六组展开竞赛。
在竞赛题中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随题负有分值,答对可获得相应分数,答错或不会答则不加分。
一、主持人首先说明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锤炼,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这些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机智幽默,往往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智慧。
熟悉这些成语历史知识,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我们阅读历史读物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二、比赛开始。
1、每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前,限时一分钟,写出尽可能多的关于动物的成语,每个一分(有错别字不算分)(此外,本组其他同学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为自己的选手提供帮助,如提醒错别字,提供答案,但不可跨组提供帮助,更不可以对对方选手进行人身攻击,有违反纪律者,发现一次扣除本组分数5分)2、每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前,限时一分钟,写出尽可能多的带有数字的成语,每个一分(有错别字不算分)(此外,本组其他同学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为自己的选手提供帮助,如提醒错别字,提供答案,但不可跨组提供帮助,更不可以对对方选手进行人身攻击,有违反纪律者,发现一次扣除本组分数5分)3、规则:每题10分,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若回答不全或不会回答,可请本组第二个人补充,但只能由第二个人补充,答对加10分。
答错或答不全不加分,但也不会倒扣分数。
⑴成语”三顾茅庐”与哪个历史时期,哪两们历史人物有关?⑵成语”负荆请罪”与哪个历史时期,哪两位历史人物有关?⑶秦朝末年项羽为解巨鹿之围,带领一支义军渡过河后,凿沉船只,打破饭锅,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终于打败秦军.后人从中概括出哪个成语,这个成语蕴含什么道理?⑷前秦符坚在淝水遭到晋军的英勇抗击,屡战屡败,由于心虚,一日见山上随风摇动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军的伏兵,更加惊恐,以至大败。
后人从中概括出哪个成语?⑸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请背出全诗,并说出曹植写这首诗的原因。
⑹教育家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
请选出下列成语中哪些与孔子有关: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三人行必有吾师C.望洋兴叹D.因材施教(多选题,打对但未打全加5分,但若选上错误选项则不加分)4、抢答题。
规则:必须等主持人读完题并说开始后才可以抢答.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回答.在座位上回答不予计分,每题10分.若有两组或以上人同时站起来回答且回答正确则分数为每组10分,组内人同时答对不重复累加。
⑴晋国和楚国交战时,在城濮相遇⑵由陈胜武广起义得出的一个成语⑶楚庄王不理正事,大臣向他提建议时,他的回答⑷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项羽大势己去⑸我们的祖先发现用坚硬的物体不断地摩擦木头会发出火花,于是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请用一个成语来表述这种方法。
⑹曹操带兵来到一个没水的地方,士兵都说渴,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又大又甜,士兵听了直流口水,忘了口渴.后人由此得来一个成语来形容用空想安慰自己.请说出这个成语,并再说出与此类似的一个成语.⑺左思是晋朝的著名文学家,他曾写了一篇文章,抢着抄写的人极多,以至洛阳的纸都涨价了.请你说出这个成语.5、请回答下列各组成语故事中的相关人物。
(此题共18个成语,全班六组,每组回答三个成语,由老师任选,若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则不计分,回答正确每个成语加5分)。
图穷匕现破釜沉舟初出茅庐煮豆燃萁负荆请罪兔死狗烹世外桃源破釜沉舟四面楚歌退避三舍草木皆兵纸上谈兵围魏救赵指鹿为马闻鸡起舞囊萤映雪一鸣惊人完璧归赵6、每组出两人,一人面对台下同学,背对主持人,另一人则相反,随机挑选成语,一人用所学知识或相关的历史故事解释,但不能出现成语本身的字。
时间以1分钟为限,以猜对多者为胜。
供选择的成语:(一共25个成语,猜过的成语作废,六组轮流进行,每猜对一个加5分)。
闻鸡起舞四面楚歌惊弓之鸟入木三分剖腹藏珠火中取栗画饼充饥老马识途三人行必有吾师三过家门而不入退避三舍三顾茅庐一鸣惊人完璧归赵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画蛇添足鸡鸣狗盗一清二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守株待兔怒发冲冠左右为难对牛弹琴7.请将下列典故与其蕴含影射的成语正确连线。
(抢答题)(此题由老师先写到黑板上,再自由抢答,若有几人同时抢答,则全部上台,有错误者不计分,全对者每组加10分)。
南郭吹竽自讨苦吃黄盖献计随声附和张飞审瓜大刀阔斧沛公取咸阳事出有因关羽战李逵先入为主8.下面的成语都缺一个字,填完后能组成两句诗,请你填一填,然后指出这首诗的诗名和作者。
(抢答题)(此题由老师先写到黑板上,再自由抢答,若有几人同时抢答,则全部上台,有错误者不计分,全对者每组加10分)。
__不胜举、抛__露面、__穿秋水、__目张胆、日新__异__声下气、埋__苦干、百__不解、欲擒__纵、衣锦还__在最后由得分决出获胜组,获胜组的六名同学由任课教师给与一定的奖励.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其他方法来进行趣味语文成语教学。
可以由学生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在每节语文课上课之前,用5分钟给他,讲一个成语故事,内容不限,但要求内容丰富,讲解清晰,发音正确。
成语竞赛教案设计注:这里以36人为班容量,每六人一组,共六组展开竞赛。
在竞赛题中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随题负有分值,答对可获得相应分数,答错或不会答则不加分。
一、主持人首先说明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锤炼,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这些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机智幽默,往往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智慧。
熟悉这些成语历史知识,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我们阅读历史读物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二、比赛开始。
1、每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前,限时一分钟,写出尽可能多的关于动物的成语,每个一分(有错别字不算分)(此外,本组其他同学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为自己的选手提供帮助,如提醒错别字,提供答案,但不可跨组提供帮助,更不可以对对方选手进行人身攻击,有违反纪律者,发现一次扣除本组分数5分)2、每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前,限时一分钟,写出尽可能多的带有数字的成语,每个一分(有错别字不算分)(此外,本组其他同学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为自己的选手提供帮助,如提醒错别字,提供答案,但不可跨组提供帮助,更不可以对对方选手进行人身攻击,有违反纪律者,发现一次扣除本组分数5分)3、规则:每题10分,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若回答不全或不会回答,可请本组第二个人补充,但只能由第二个人补充,答对加10分。
答错或答不全不加分,但也不会倒扣分数。
⑴成语”三顾茅庐”与哪个历史时期,哪两们历史人物有关?⑵成语”负荆请罪”与哪个历史时期,哪两位历史人物有关?⑶秦朝末年项羽为解巨鹿之围,带领一支义军渡过河后,凿沉船只,打破饭锅,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终于打败秦军.后人从中概括出哪个成语,这个成语蕴含什么道理?⑷前秦符坚在淝水遭到晋军的英勇抗击,屡战屡败,由于心虚,一日见山上随风摇动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军的伏兵,更加惊恐,以至大败。
后人从中概括出哪个成语?⑸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请背出全诗,并说出曹植写这首诗的原因。
⑹教育家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
请选出下列成语中哪些与孔子有关: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三人行必有吾师C.望洋兴叹D.因材施教(多选题,打对但未打全加5分,但若选上错误选项则不加分)4、抢答题。
规则:必须等主持人读完题并说开始后才可以抢答.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回答.在座位上回答不予计分,每题10分.若有两组或以上人同时站起来回答且回答正确则分数为每组10分,组内人同时答对不重复累加。
⑴晋国和楚国交战时,在城濮相遇⑵由陈胜武广起义得出的一个成语⑶楚庄王不理正事,大臣向他提建议时,他的回答⑷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项羽大势己去⑸我们的祖先发现用坚硬的物体不断地摩擦木头会发出火花,于是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请用一个成语来表述这种方法。
⑹曹操带兵来到一个没水的地方,士兵都说渴,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又大又甜,士兵听了直流口水,忘了口渴.后人由此得来一个成语来形容用空想安慰自己.请说出这个成语,并再说出与此类似的一个成语.⑺左思是晋朝的著名文学家,他曾写了一篇文章,抢着抄写的人极多,以至洛阳的纸都涨价了.请你说出这个成语.5、请回答下列各组成语故事中的相关人物。
(此题共18个成语,全班六组,每组回答三个成语,由老师任选,若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则不计分,回答正确每个成语加5分)。
图穷匕现破釜沉舟初出茅庐煮豆燃萁负荆请罪兔死狗烹世外桃源破釜沉舟四面楚歌退避三舍草木皆兵纸上谈兵围魏救赵指鹿为马闻鸡起舞囊萤映雪一鸣惊人完璧归赵6、每组出两人,一人面对台下同学,背对主持人,另一人则相反,随机挑选成语,一人用所学知识或相关的历史故事解释,但不能出现成语本身的字。
时间以1分钟为限,以猜对多者为胜。
供选择的成语:(一共25个成语,猜过的成语作废,六组轮流进行,每猜对一个加5分)。
闻鸡起舞四面楚歌惊弓之鸟入木三分剖腹藏珠火中取栗画饼充饥老马识途三人行必有吾师三过家门而不入退避三舍三顾茅庐一鸣惊人完璧归赵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画蛇添足鸡鸣狗盗一清二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守株待兔怒发冲冠左右为难对牛弹琴7.请将下列典故与其蕴含影射的成语正确连线。
(抢答题)(此题由老师先写到黑板上,再自由抢答,若有几人同时抢答,则全部上台,有错误者不计分,全对者每组加10分)。
南郭吹竽自讨苦吃黄盖献计随声附和张飞审瓜大刀阔斧沛公取咸阳事出有因关羽战李逵先入为主8.下面的成语都缺一个字,填完后能组成两句诗,请你填一填,然后指出这首诗的诗名和作者。
(抢答题)(此题由老师先写到黑板上,再自由抢答,若有几人同时抢答,则全部上台,有错误者不计分,全对者每组加10分)。
__不胜举、抛__露面、__穿秋水、__目张胆、日新__异__声下气、埋__苦干、百__不解、欲擒__纵、衣锦还__在最后由得分决出获胜组,获胜组的六名同学由任课教师给与一定的奖励.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其他方法来进行趣味语文成语教学。
可以由学生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在每节语文课上课之前,用5分钟给他,讲一个成语故事,内容不限,但要求内容丰富,讲解清晰,发音正确。
成语竞赛教案设计注:这里以36人为班容量,每六人一组,共六组展开竞赛。
在竞赛题中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随题负有分值,答对可获得相应分数,答错或不会答则不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