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形势政策1000字范文(2)完整篇.doc
浅谈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发展的新形势

浅谈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发展的新形势我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发展的新形势。
在此,我会尽量保持中立客观的立场,同时尊重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政府,遵守法律法规。
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经济发展与合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两岸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两岸经济合作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产业竞争、市场准入等问题。
因此,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文化交流与认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两岸关系的纽带。
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认同,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两岸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需继续努力,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
三、政治互信与对话政治互信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
双方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此基础上,加强两岸政治对话,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四、安全与稳定维护两岸安全与稳定,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保障。
双方应加强沟通与协调,妥善处理海上安全、网络安全等敏感问题,共同维护两岸和平稳定。
在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大陆经济持续增长,为两岸合作提供了广阔市场;另一方面,国际形势的变化也为两岸关系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因此,双方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两岸关系的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只要我们坚定信念,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两岸关系形势政策

两岸关系形势政策没有泪的眼睛是干涸的,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因为一颗心而活着,心因为有了方向而执着,而方向就是我们的梦想,梦想是一个人最大财富,它就像我们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总是在漫漫的漆黑夜晚为我们照亮前方。
可以说每个人有自己的梦想,不管你是高高在上的公主,还是不起眼的灰姑娘,我们都能找到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而这件事会支撑我们很久很久,即使受到全世界的人的嘲笑,有那么一个梦,你都能继续走下去。
这就是梦的力量。
我们有梦,当然我们的国家也有梦。
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深刻的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刻的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断奋斗的历史。
一、“中国梦”的涵义、提出的背景以及现实意义。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
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真正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归纳起来就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绝不是一句豪言壮语,而是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这就是让国家更昌盛,人民更幸福,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辱;民族不复兴,就无言担当龙的传人。
强国才能富民,强国也是为了富民。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三、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
“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
正确认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1000字

正确认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1000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两岸关系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演变。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以便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上有清晰的思路和判断力。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和参考。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新变化。
近年来,两岸关系中的和平发展成为了主流趋势,而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随着这一主流趋势的确立,两岸关系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例如,越来越多的两岸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活动正在增多,两岸的经贸合作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两岸民间交流日益频繁。
这些新变化显示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也为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新挑战。
伴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两岸关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挑战。
例如,台湾当局在政治上极力推行“台独”言论和行为,导致两岸政治对话陷入僵局;台湾当局不断加强军备,在军事上威胁大陆安全;某些特殊利益集团和激进势力试图破坏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推动两岸对抗。
这些新挑战突显了两岸关系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和难题,需要我们以战略眼光看待和应对。
最后,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新机遇。
尽管面临新的挑战,但两岸关系发展中也蕴含着诸多的新机遇。
例如,台湾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能够为大陆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助力;两岸经贸合作可以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利益;两岸互选往来能够增强两岸民间的交流和了解。
这些新机遇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基础,也为两岸关系走向更加合作与共赢的未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对于我们掌握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策划未来的方向和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坚定信念,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地向前发展,在互利共赢、和平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两岸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形势与政策有关台湾问题论文(2)

形势与政策有关台湾问题论文(2)形势与政策有关台湾问题论文篇二《台湾问题与危机管理》摘要:台海危机的实质是中美之间的危机。
一个中国,是中美共识的基础。
和平统一,是中国的目标;不独不统,是美国的目标。
为避免在双方不情愿的情况下因第三者挑动而误判发生军事冲突,中美正在并将继续就台湾问题以及其他国际危机管理交换政策,加强沟通。
中国政府近年来采取多重措施,推动两岸交流,两岸统一虽然任重道远,但两岸稳定的趋势在未来几年很难改变,并且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一、台湾分裂势力膨胀造成台海局势紧张台湾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看:第一个方面就是分离主义或者叫分裂势力。
二次大战以后,成立了许多新独立的国家,他们当中为数不少的国家都面临着国家统一问题或者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
冷战结束后,分离主义加剧成为国际政治中显著的现象和问题。
前不久,塞尔维亚的科索沃省也闹出了独立。
分离现象加剧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世界上的国家数量越来越多:比如苏联解体后,原来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一转身就变成了15个独立的国家;还有东帝汶,2002年从印度尼西亚独立出来;尽管前面提到的塞尔维亚的科索沃的状况还不确定,但是冷战后南联盟解体之下也分成了克罗地亚、波黑等好几个国家。
第二个方面,就是国家的统一问题。
这在二战后亚洲涌现的新兴民族国家中比较突出,像20世纪50年代以来朝鲜半岛就一直处在分裂状态;像越南也是,从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到1976年才完成国家统一,十几年间,经历了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总之,普遍地来讲,二战后出现的新兴民族国家中有不少国家都存在着分离和统一这样的问题,而且,总的趋势是国家的数量在增加。
与其他国家不同,台湾问题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台湾问题是在国共两党内战打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结果,由于外国势力的介入,使得当时败逃到台湾岛的国民党存活了下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两岸的中国人在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根本问题上具有共识。
浅谈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发展的政策论文

浅谈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发展的政策论文随着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加,两岸关系的发展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新形势下两岸关系的持续发展,加速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重点。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从政策角度对新形势下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探讨。
一、加强交流合作,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加强交流合作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重点。
探索增加两岸经济贸易、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成为推动两岸交流合作的关键。
通过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领域和渠道,促进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同时增强两岸的互信和友好关系。
在两岸交流合作方面,值得关注的是两岸经济贸易合作。
双方可以在产品开发、供应链建设、服务贸易等领域展开合作,进一步深化两岸经贸联动发展。
同时加强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将成为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的互相理解和认同,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次,加强两岸青年交流,促进两岸青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通过加强两岸青年的交流合作,可以增强两岸青年的互相理解和认同,并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发挥两岸交流合作的政策引领作用政策引领作为两岸交流合作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在政策层面上有效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
政策引领可以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合作领域、实施优惠政策等方式,推动两岸关系合作的不断发展。
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政策引领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积极探索新的合作领域和机制。
在政策引领中,需积极探索新的合作领域和机制,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寻找有效的政策引导途径,推动两岸关系合作的跨越式进展。
二是加强政府间合作和沟通。
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政府间合作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两岸政府需加强合作,推进交流合作的深入发展,促进两岸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在政策引领中,政府需加大对两岸交流合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三、发掘两岸关系发展的潜力和机遇目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两岸时事政治论文(2)

两岸时事政治论文(2)两岸时事政治论文篇二台湾六大新兴产业规划与两岸经济合作[内容提要]为应对全球金融风暴,调整台湾的产业结构,2009年3—5月,台湾当局连续推出六大新兴产业规划。
六大新兴产业表现为向服务业倾斜、相互关联性强、主要依托大陆市场的特点。
两岸应该借此合作制造新兴产业产品推广到全世界,合作开拓大陆市场,创立品牌;应开放资本合作发展新兴产业;研发合作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共同制定产业标准,并努力使其上升为全球标准。
2009年3—5月,台湾当局连续推出六大新兴产业规划,将生物科技、观光旅游、绿色能源、医疗照护、精致农业和文化创意等六大产业作为台湾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新方向。
一首先推出的是生物科技产业。
3月26日出台的“台湾生技起飞钻石行动方案”将生物科技产业列为领跑产业。
方案核心概念为整合资源、跨领域协调,引进企业经营精神。
内容主要是建构生技中心、工研院医材中心等法人单位转译研究试验及雏型品开发基盘。
强化审查效率,推动法规协和化。
提供生技整合育成服务平台,引进专业人才,协助研发成果产业化。
成立生技创投,第一阶段募资75亿~100亿元,目标600亿元,以官民分别为40∶60。
促进民间投资金额倍增,生技产业整体产值四年倍增,并尽快成为兆元产业。
启动十年后,生技园区与聚落逐渐成型,带动外围产业与就业。
其次推出的是观光旅游产业。
4月9日,当局公布“观光拔尖领航方案”,主要内容为发展5 大区域观光旗舰计划;辅导地方政府创造至少10处具国际魅力的独特景点;推动至少10处无缝隙旅游信息及接驳服务;深化观光内涵,依各区域特色定位,推出独特性、长期定点定时、可吸引国际旅客之产品等。
以两岸大三通为新契机,两岸航线增班及未来延远权拓展结合位居东亚中央的区位优势,以其打造台湾为东亚观光交流转运中心、国际观光重要旅游目的地。
第三推出的是绿色能源产业。
4月23日当局公布“绿色能源产业旭升方案”,将太阳光电产业和LED照明光电产业列为主力产业,能源风火轮产业列为一般具潜力产业,计划通过“旭升方案”,引领台湾产业朝向低碳及高值化发展,5年内至少投入技术研发经费约200 亿元,未来并将逐步扩增,绿色能源产业由目前的1千多亿达到兆元产值规模。
两岸征文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两岸征文演讲活动。
在此,我要感谢主办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同交流、增进了解的平台。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两岸关系的认识。
一、两岸关系的现状近年来,随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岸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两岸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两岸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和矛盾。
特别是近年来,两岸关系面临着一些复杂的问题,如台湾地区政治生态变化、两岸民间交流受阻等。
二、两岸关系的意义1. 两岸关系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 两岸关系是两岸同胞的共同福祉。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血脉相连。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友情和福祉。
3. 两岸关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键。
台湾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关系到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三、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径1.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也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
2. 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石。
我们要继续推进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 扩大两岸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增进两岸同胞情感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加强两岸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4. 推动两岸政治互信。
政治互信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提。
我们要通过对话和谈判,增进两岸政治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5. 保障两岸同胞福祉。
我们要关注两岸同胞的实际需求,努力保障两岸同胞的福祉,让两岸同胞共享和平发展的成果。
四、结语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两岸关系的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
2022港澳台形势与政策1000字

2022港澳台形势与政策1000字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寻求和平解决XXX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条件下,面对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提出了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的建设性意见。
这些对台政策有效地缓和了台海之间的紧张局势,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为加速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
改革开放以来,XX问题更是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关切的问题之一,台海局势时时刻刻牵动着我国政府的敏感神经,可以说能不能解决好XXX问题不仅关系着国家的领土完整与国防安全,更关乎政府的公信力与政权的稳定。
因此,本文就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时期所提出来的对台政策做一个梳理,以帮助人们加深了解大陆对台的方针政策演变的历史背景和两岸关系的曲折历程,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政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强劲势头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家园。
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岸胞。
两岸虽未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
并强调,在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我们应该沿着这条正确道路继续向前迈进,不断巩固成果、深化合作,努力再创新局,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真正做到中华民族不再内战,海峡两岸不再内耗,让两岸同胞、所有中华儿女拥有充满光明的愿景,这是我党应该奋斗的目标。
两岸各界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正式启动,两岸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
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范文(2) 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范文(2)大家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也曾而两次脱离祖国,一次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第一次收复台湾,赶跑了荷兰殖民者,郑死以后其后代将台湾独立与清廷对抗,后康熙帝任施琅为大帅收复台湾,此后台湾一直隶属大陆管辖。
二是1898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将台湾二次割让出去给日本,自此台湾脱离大陆50年,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6年国民党发起国共内战,经过历时四年的内在,国民党被赶出大陆、蜗居台湾。
正当人民解放军一鼓作气完全解放台湾,美国派出第七舰队横亘在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由此才形成了台湾问题。
处理好两岸关系成为中央政府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一个重大考验。
(二)台湾问题的演变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蒋介石退居台湾,国民党军队蜂拥入台,这标志着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蒋介石、蒋经国统治台湾时期虽也曾扬言要反攻大陆,成立伪中央政府,但可以看出他们依然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他们也坚持的是一个中国原则。
后来李登辉上台,才开始提出两国论,开始搞台独分裂活动。
将两岸关系迅速升温激化。
李登辉之后陈水扁上台,民进党开始执政台湾,开始想明目张胆地进行台独公投,台独分裂活动日益猖獗。
海峡两岸关系也日益紧张。
2008年随着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对大陆的访问,拉开了两岸关系缓和的序幕,海峡两岸交流也日益紧密。
就在同一年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赢得大选,击败民进党,时隔八年之后国民党重掌大权,也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门轰然洞开,两岸关系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两年多来两岸经济关系大事不断,世所罕见。
先是中断近十年的两会恢复制度性协商,在大陆台湾先后举行四次重要会谈,达成12项经贸合作协定;再就是取得了包括全面直接双向三通、MOU在内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果,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三)新时期两岸关系呈现及可能出现的新特点(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不小的挑战。
目前的两岸关系是两年来最好时机,台海形势出现了对我有利的内外环境,李登辉的影响日渐式微;陈水扁被判无期徒刑,以台独纲常为宗旨的民进党早已下台。
未来几年,岛内台独活动难于掀起大的风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
接下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触及政治议题,两岸关系先易后难、先急后难、先经后政、越到后来越难。
难点在于以下几点。
1政治对话议题。
马英九当局对政治对话的态度渐趋保守。
所谓台湾岛内形成共识,实际上就是一种托词,如果民进党一直反对,岛内将永无共识;两岸对话还要夹带国际因素,这显然表明两岸政治互信有待进一步增强和强化。
2.经济合作机制化问题。
马英九近年来不断重申ECFA的签署应在对等、尊严的原则下进行,必需符合国家需要、民族支持和国民监督的基本要求,必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和台湾人民利益,由此看出,ECFA形成两岸经贸关系的基本法,涉及到身份及关系的定位问题,搞好了,会使两岸关系更亲密;搞不好两岸也会成为两国的开始。
3.两岸军事互信问题。
马英九在国18次国民党全代表会上显示,因为两岸现在并没有剑拔弩张,所以并没有进行政治性谈判甚至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急迫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方面要价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台湾却仍在计划向美国采购更多武器。
在军购与军事互信机制之间,马当局定会选择前者。
4.台湾国际空间问题。
近年以来,马当局继续推行外交休兵政策,暂时放弃了16年前的加入联合国的活动,转而与大陆协商弹性参与国际组织,反映出一寸求和的新思维。
台湾当局的不断索取将使这一问题变得愈加复杂。
无论是年台湾政局还是两岸关系,表面看是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
为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认识,不能盲目乐观,不能被岛内执政者更替所左右,不能被两岸关系的暂时缓和所迷惑。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影响台海安全稳定的根源并未消除,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仍是两岸和平发展的主要现实威胁,解决台湾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容低估。
两年来,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两岸实现对话协商制度,经贸文化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新型两岸关系正在加速形成。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两岸关系在进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仅仅三年,在认同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之间形成了初步的政治互信。
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之后,两岸关系相应的进入有序推进、平稳发展的新时期。
未来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并全方位拓展;两岸关系将进入合作与摩擦交替上升的新时期;两岸关系与岛内政治合作的衔接将越来越紧密;如何获取民心、争取民意支持将是未来两岸都要关注的焦点。
(2)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国因素不容低估。
两岸关系应该是中国的内政,但它又有外力的干涉。
可以说两岸关系中任何一个现象与事件,又都是中国、美国、中国台湾三方面相互牵制和博弈的结果。
正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台湾问题归根是美国问题。
目前美国在台海两岸关系的基本态度是:不统、不独、不战、不和。
长时间以来,美国在台海两岸间一直保持着藐视中间而实际上偏袒和支持台湾的做法。
中国的对台斗争实际上是对美斗争。
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对海峡两岸的政策不会根本改变。
它确实有点像摆钟那样,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核心,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时而左时而右的摇摆不定。
斗争将使长期的、曲折的和复杂的。
当前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曲折和突破性进展,正朝着建立和平发展新局面的方向迈进。
美国虽然表面上不断表态乐见两岸的和解。
(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岛内制约因素不可忽视1.岛内民意的走势左右两岸关系。
现在台湾有一个最大的现实你,就是台湾主体意识的上升。
2.民进党能否东山再起。
从外部环境上讲,自从马英九主政台湾以来,马英九在竞选时的承诺一直很难实现,马团队的民调也一直回落,台湾民众也颇有意见。
另外,从国际局势上看,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直把台湾作为遏制中国的妻子,也不愿意看到两岸和平统一。
综上所述,民进党正在做着东山再起的准备。
不过从目前来看,民进党要想东山再起的确困难重重。
(四)新时期大陆应该如何处理好两岸关系(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住过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2)同台湾同胞一道,加强两岸人员来往和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坚决反对台湾分裂势力。
(3)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5) 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6)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同时绝不承认放弃使用武力。
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范文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范文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至关重要,它不仅事关中国的国家安全,而且关系到中国的发展。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希望大家喜欢!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篇一《论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形势》【摘要】:众所周知台湾问题由来已久,其间经历了诸多的演变和发展,台湾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国际化,新时期如何处理海峡两岸关系关系重大,这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考验,本文就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演变发展,新时期两岸关系呈现和可能出现的新特点三个方面来阐述台湾问题,进而给出了自己关于新时期大陆处理两岸关系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台湾问题,历史由来,演变,发展,新时期两岸关系,新特点,大陆,处理【正文】(一)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大家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也曾而两次脱离祖国,一次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第一次收复台湾,赶跑了荷兰殖民者,郑死以后其后代将台湾独立与清廷对抗,后康熙帝任施琅为大帅收复台湾,此后台湾一直隶属大陆管辖。
二是1898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将台湾二次割让出去给日本,自此台湾脱离大陆50年,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6年国民党发起国共内战,经过历时四年的内在,国民党被赶出大陆、蜗居台湾。
正当人民解放军一鼓作气完全解放台湾,美国派出第七舰队横亘在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由此才形成了台湾问题。
处理好两岸关系成为中央政府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一个重大考验。
(二)台湾问题的演变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蒋介石退居台湾,国民党军队蜂拥入台,这标志着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蒋介石、蒋经国统治台湾时期虽也曾扬言要反攻大陆,成立伪中央政府,但可以看出他们依然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他们也坚持的是一个中国原则。
后来李登辉上台,才开始提出两国论,开始搞台独分裂活动。
将两岸关系迅速升温激化。
李登辉之后陈水扁上台,民进党开始执政台湾,开始想明目张胆地进行台独公投,台独分裂活动日益猖獗。
海峡两岸关系也日益紧张。
2008年随着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对大陆的访问,拉开了两岸关系缓和的序幕,海峡两岸交流也日益紧密。
就在同一年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赢得大选,击败民进党,时隔八年之后国民党重掌大权,也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门轰然洞开,两岸关系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两年多来两岸经济关系大事不断,世所罕见。
先是中断近十年的两会恢复制度性协商,在大陆台湾先后举行四次重要会谈,达成12项经贸合作协定;再就是取得了包括全面直接双向三通、MOU在内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果,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三)新时期两岸关系呈现及可能出现的新特点(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不小的挑战。
目前的两岸关系是两年来最好时机,台海形势出现了对我有利的内外环境,李登辉的影响日渐式微;陈水扁被判无期徒刑,以台独纲常为宗旨的民进党早已下台。
未来几年,岛内台独活动难于掀起大的风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
接下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触及政治议题,两岸关系先易后难、先急后难、先经后政、越到后来越难。
难点在于以下几点。
1政治对话议题。
马英九当局对政治对话的态度渐趋保守。
所谓台湾岛内形成共识,实际上就是一种托词,如果民进党一直反对,岛内将永无共识;两岸对话还要夹带国际因素,这显然表明两岸政治互信有待进一步增强和强化。
2.经济合作机制化问题。
马英九近年来不断重申ECFA的签署应在对等、尊严的原则下进行,必需符合国家需要、民族支持和国民监督的基本要求,必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和台湾人民利益,由此看出,ECFA形成两岸经贸关系的基本法,涉及到身份及关系的定位问题,搞好了,会使两岸关系更亲密;搞不好两岸也会成为两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