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法教案设计方案
皮内注射法教案

同学们制定一个方案
为下次的练习课做准备,抛开课本,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3′
主板书
种类
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
定义
表皮与真皮之间
部位
前臂掌侧下段、上臂三角肌下缘
消毒液
过敏试验:酒精
持针手法
持弓式持针
进针角度
5°
抽回血
不抽回血
拔针按压
不按压
教学反思
优点: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讲授内容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同时在能够有机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5′
总结
分组进行,通过听取讲解,观看视频,老师及同学们的演示,总结本次课知识点,提出问题
对学生们的问题进行解答
小组讨论,列出本组发现的问题
通过分组讨论,自行总结本次课的内容,同时便于教师对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集中处理。
6′
思考题
如果我是一名护士,需要给一位病人进行皮内注射,我应该如何去做,在操作的过程中如何减轻病人的疼痛?
2、熟练掌握皮内注射的消毒方法
情感目标:态度认知,关心爱护病人,严格无菌操作
教学重点
皮内注射的定义、注射部位定位方法、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
消毒方法,注射手法
教学方法与教具
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
多媒体、注射用物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估时
复习提问
回顾上节课讲授的注射原则
问题:一方面由于空间有限,在演示的时候有些同学没有近距离观察到整个操作环节;另一方面由于时间问题,有些想进行回示的学生没有得到满足。
皮内注射护理教案(仅供参考)

皮内注射护理教案(仅供参考)皮内注射:ID (intradermal injection)是指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入皮肤的表皮之间与真皮之间。
(1)皮内注射的适应症①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青霉素皮试;②手术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如普鲁卡因皮试;③疫预防接种,如卡介苗。
(2)皮内注射的部位药物过敏试验常选用前臂掌侧下段,因该处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易辨认局部反应(前臂屈侧中、下或腕横纹上6cm±均可);预防接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局部麻醉则选择麻醉处。
(3)皮内注射用物准备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掌握过敏试验的结果判断及过敏休克的处理用物准备:皮试单、消毒盘、75%酒精、1毫升注射器2个、5毫升注射器1个、去甲肾上腺素1支按医嘱备药(4)操作步骤1)、评估患者并解释查对:床号、姓名、腕带评估: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史意识状态、对药的认知及合作程度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皮内注射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选择部位:安排患者取舒适体位过敏试验者常选用前臂掌面下1/3尺侧前臂有问题时,选择合适注射部位消毒注射:用75%酒精消毒皮肤,面积5cmX5cm再次核对、排气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刺入皮内,将针头斜面完全刺入后,放开注射器,用绷紧皮肤的拇指固定针栓,其余四指固定肢体,另一手推动针芯,注入药液0.1ml,局部半球形隆起,皮肤变白,毛孔变大注射完毕,快速拔针后勿按压,再次核对严密观察患者,20分钟后看结果告知患者20分钟后护士看结果,在此期间不要触摸、按压皮丘,以免影响结果判断不要远离病房,如果感到胸闷、皮肤瘙痒、恶心、头晕等不适症状,立即用呼叫器呼叫医护人员判断结果:20分钟后由两名护士观察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并告知患者及家属阴性:皮试20分钟后皮丘消失或无红肿,全身也无反应。
阳性: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硬块,皮丘直径大于1cm,也可出现寻麻疹。
常用护理技术实验教学教案——皮内注射

1、崔焱主编,《护理学基础》第二版
2、《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及实习指导》
思 考 题
教 学 后 记
《常用护理技术》课程教案
教 学 内 容
Hale Waihona Puke 备注皮内注射一、导课:联系理论引出学习操作技能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
二、按护理程序的步骤讲解皮下及皮内注射操作,版书各步骤的要点,重点版书实施的流程。
4、联系临床实例讲解,提高同学学习兴趣,并培养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护患角色的扮演,真实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提高学习效果.
教 学 重 点
皮内注射操作的流程及方法。
教 学 难 点
1、抽吸药液的手法;2、消毒方法;3、持针方法;
4、注射部位的选择;5、进针角度及深度;
6、进针后固定的方法,防止回抽时脱出;7、拔针手法;8、绷紧皮肤的方法;
(一)评估:
(二)计划:
1、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无菌治疗巾,2%碘酊,75%乙醇,棉签,砂轮,治疗碗,小方盘,注射本(注射卡),按需备注射器(2ml),必要时备无菌特物钳。
2、按医嘱备用药液。
(三)实施:
(治疗室)洗手、戴口罩——铺巾——核、查药,吸药并排气——铺无菌盘
(床边)核对、解释——(问过敏史)——取体位及选部位(前臂掌侧下1/3内侧)——消毒待干——再次核对、检查有无空气——持针、绷皮肤进针(5度角,斜面向上进完)——固定(防滑出)——推药(0.1ml)——拔针、再次核对——交待注意事项、致谢(沟通交流)——观察记录——整理
难点:
1、抽吸药液的手法;
2、消毒方法。
3、持针方法;
4、注射部位的选择;
5、进针角度及深度;
6、进针后固定的方法,防止回抽时脱出;
《皮内注射法》教案设计方案

《皮内注射法》教案设计方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皮内注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皮内注射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培养学生掌握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帮助学生了解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处理。
1.2 教学意义提高学生对皮内注射法的认识,提升临床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关爱患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意识。
帮助学生掌握皮内注射法,为后续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皮内注射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皮内注射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和技巧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处理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皮内注射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
采用示范法展示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处理。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组织3.1 教学准备准备皮内注射的教学模型或真人模特。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安排合适的教学场地和设施。
3.2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或情景设置引出皮内注射的主题。
讲解与示范:讲解皮内注射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并进行示范操作。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皮内注射的操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以便进行改进。
教师自我评估: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和教案:提供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操作步骤。
皮内注射的操作视频:展示皮内注射的操作过程和技巧。
教学模型或真人模特:用于实践操作和练习。
5.2 参考资料护理学教科书:提供皮内注射的理论知识支持。
皮内注射教案 -完整版教学设计

3、为什么不能用含碘消毒剂?
4、做皮内过敏试验时,应嘱咐患者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点评,举例说明,强调重点。
PPT展示:注意要点。
学生认真观看。
由1-2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激励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回答。
学生讨论后分别请不同组的4位学生回答。
1min
课堂小结:
皮内注射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皮内注射部位的选择、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及操作程序。
难点:皮内注射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进针角度、深度(根据往届学生的反应暂定)。
解决方法:结合临床实践举例说明,根据学生特点采用提问、比较、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
强调操作要领、态度,做到讲练结合,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熟悉操作中皮内注射的定位方法
桐乡市卫生学校教案
课 程
专 业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学 时
护理学基础
护理
11级护理07班
1
授课类型
授 课 题 目
教 学 媒体
授课教师
理、实践
15~4皮内注射术(ID)
自制PPT、多媒体设备、录像
沈国芬
学习内容分析
本次授课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训,通过师生互动、讨论、讲解使学生掌握皮内注射的基本知识;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熟悉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能模拟进行操作。
启发学生说出皮内注射术有关概念性的知识点,教师举例点评,归纳总结。
请学生尝试提出有关皮内注射目的的一些问题,启发引导。
讲评学生的回答,强调重点。
结合临床护理工作举例说明皮内注射术的目的。
提问:“皮内注射操作前评估内容?”
角色体验:护士准备、用物准备。展示实物及介绍结构和名称,强调每一用物的作用。
皮内注射操作教案

皮内注射护理技术操作教案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皮内注射护理技术操作教案一、目的1、进行药物过敏试验,观察有无过敏反应2、预防接种3、局部麻醉药的起始步骤二、部位1、皮内试验:前臂掌侧下段2、预防接种:上臂三角肌下缘3、局部麻醉:实施局部麻醉处三、评估1、病人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过敏史。
2、病人的注射知识,心理反应和合作程度。
3、注射部分的皮肤情况。
4、病人空腹时不宜进行皮试,因个别病人于空腹时注射药物,会发生眩晕、恶心等反应,易与过敏反应相混淆。
四、计划1、目标:(1)患者理解注射目的,愿意配合。
(2)患者有预防过敏的一般知识。
2、用物准备:注射盘、盘垫、注射器、针头、急救盒、纱布、棉签,按医嘱备药。
五、实施1、备物:洗手液、棉签、注射盘、医嘱本、医疗垃圾桶1个。
2、注射盘:二联瓶、75%酒精、砂轮、棉签1包、注射器(1、5ml)各1付、开瓶器、急救盒(肾上腺素1支、2ml注射器1付、砂轮)、备用针头(4-5号)、弯盘、取一次性治疗巾铺无菌盘,注明使用时间。
3、按医嘱取药:⑴皮试药物(青霉素80万单位、生理盐水10ml)。
⑵核对药品、稀释液,核对药名、批号。
⑶查瓶口有无松动、裂纹、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有无混浊、沉淀、絮状物。
4、药液配制:(1)开启铝盖中心部位,按常规安而碘消毒瓶盖1遍待干。
(2)用酒精棉签环形消毒安瓿颈部1遍,在安瓿颈部用砂轮划一锯痕,再次酒精棉签消毒1遍,取纱布折断安瓿。
安而碘再次消毒瓶盖1遍。
(3)注射器针头试通畅。
(4)一手食、中指夹青霉素药瓶,瓶签朝自己,另一手持注射器,将针梗刺入药瓶内,反复稀释至200单位/毫升。
(5)注射器放入无菌治疗盘内。
5、配制皮试液:(1)用4ml抽吸生理盐水,排尽空气,注入密闭瓶中。
每1ml含20万单位;(2)第1次1ml:从4ml的溶液中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每1ml含2万单位;(3)第2次1ml:从第1次1ml的溶液中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每1ml含2000单位;(4)第3次1ml:从第2次1ml的溶液中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每1ml含200单位。
皮内注射法教学设计

检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为下节课做铺垫
课后作业
1. 写出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流程及要点。
2.思考题:如果皮内注射的目的是做药物过敏试验,操作前应做好哪些准备?预习试敏液的配置。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注射给药法
一、皮内注射法
(一)操作目的
(二)操作程序
学生角色扮演完成操作的“核对、解释”,使学生获得病人的情感体验,由一组同学展示。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完成每一个动作,相当于全部学生都做回示。学生使用活动式探究、合作法、参与法等学习方法
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将想法理论化,总结出操作的注意事项
学生再次确认课堂的收获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回顾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利用学生药物过敏试验的生活经验,设置情景,与学生探究
总结本课知识脉络,点出重点,强调“教学目标”
启发式提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给出答案
布置家庭作业和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学生依次回答这些问题,有回答不全面的现象,可以由其他同学给予补充说明
学生应用讨论法思考案例,想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也明确了本节课的目标与任务
学生认真听讲,边理解,边记忆
操作部位
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项
教学 反 思
优点:教的本质在于引导,我的教学思想是实践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多种教法和学法,整个课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好,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完整,学生既获得了知识与技能,又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引起学生思考,激起学习兴趣,引出新课
使任务量化,学生的学习目标更确切
《皮内注射法》教学说课

示教与反示教
分组练习及随堂考核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堂实施 课后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拍摄皮内注射操作视频并上传 2、列表对比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四种注射方式的异同
教学设计及过程
教学 进程
课前
导入新课
(3min)
探索新知
(68min)
课中
知识拓展
(3min)
课堂小结
(6min)
课后
教学 载体
教师 任务
04
01
教学设计
03
02
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人 际沟通能力
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欲,培养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视频自学、案例分析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小组讨论及示范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堂实施 课后作业 准备用物
自学视频
课件预习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堂实施 课后作业
案例引入
课程定位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护士执业考试大纲》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能根据医嘱正确实施给药方 法、正确判断药物过敏反应 及配合抢救
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正确的定位方法、注 射原则 能正确地实施皮肉注射法
培养人际沟通能力, 提升人文关怀素养
素质目标
教学分析
1.展示图片 2.教师用思 维导图方式 教师进行 进行课堂小 知识拓展, 结,强调本 促进学生 次课重点 思考,积 3.教师根据 极培养创 皮内注射考 新型人才 核评分表评 价学生操作 情况。 4.布置课后 作业。
1.反思本次课程时 间安排是否合理。 2.反思学生自主学 习、主动参与度的 情况。 3.反思学生掌握操 作要点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慎独的护理工作态度和以人为本的护
理理念克服畏惧心理,增强注射信心
教学重点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程序
教学难点
1、皮内注射法操作过程中进针角度、深度的把握、皮丘大小及推药量
2、皮内注射法操作过程中学生畏惧心理的克服。
教学方法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4、让学生感受职业氛围,确立并认同职业角色。
项目布置二:
小组讨论:换位思考:
怎样让护患沟通更具人性化
将讨论结果写在大白纸上并上墙展示。
深入小组、了解情况。
表扬、鼓励
小组讨论,
记录讨论结果,上墙公布结果。
1、提高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以便达到有效沟通。
项目布置三:
角色扮演(师——生)
3、填写操作考核表并上墙展示(附表二)
深入小组,巡回指导,表扬激励。
自己动手,反复练习并不断总结。
每个学生在操作中做到能倾听、能动手、会表达、会思考。同时也掌握了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要领,在操作中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突破重点的目的。
项目布置二:
小组自评,总结
每组派代表阐述总结本组操作情况。
针对小组学生的学习反馈,做评价式、解疑式、引申式精讲总结。
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候补发言人:
小组操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解决问题采用的方法:
本组操作中凸显的优势:
建议:
本组最佳成员:
“教、学、做”结合以及理实一体化。
学生信息反馈:
在整个操作环节中,同学们因第一次动手打针,不大熟悉,所以第一遍操作速度比较慢,后两次改进较大,部分同学甚至提出了进针过深的校正方法和在操作过程中如何应对不合作患者,如何进针可减轻疼痛等。
教学是一项充满智慧的活动,“如何有效教学、如何智慧教学’是我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也会持续下去…
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独立思考问题,以人为本思想不足,缺乏有效护患沟通能力
心理特点:对注射期盼已久,但不敢面对真人注射现象突出,且安全意识不足,厌烦老师单一的教学方式。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说出皮内注射法操作要点并能进行正确规范操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体验感受、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学习
针对“感冒打针,一命呜呼”案例,为医院拟一份预防护理事故的预案。
结束语
1
分钟
“没想到,高素质的护士发源地原来在这里!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的生活会因护士而精彩,中国的护理事业会因你们的加入而更加辉煌!!”
板
书
设
计
皮内注射法
操作核心要点:
1、部位选择
①②③局麻先驱—局麻部位
①药敏试验—前臂掌侧下段1/3②预防接种—三角肌下缘
项目布置一:
角色扮演(生——生)
护士角色要求:必须贯穿以下内容:
1、为什么做皮内注射?
2、怎样取得病人的合作?
3、
4、操作前需评估病人哪些内容?
病人角色要求自由发挥
以“面对类似病人你又将如何护理?”引入,布置任务。
表演、观看、思考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促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回忆与复习。
项目布置一:
1、小组总结归纳出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流程图
2、列出操作中的核心要点
(难点铺垫第一步)
深入小组、了解情况。
查书、讨论、总结,归纳。
通过总结、归纳,重点知识模糊—成形—清晰。
项目布置二:课堂练习:
请判断以下图片中哪些操作对哪些错错在哪里(难点铺垫第二步)
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
仔细观察,判断,说明原因
皮内注射法教案设计方案
《皮内注射法》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皮内注射法
版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型
理实一体化
学校
荣昌职教中心
授课教师
高萍
课时
2课时
授课班级
08护理高职
授课地点
多功能护理室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素材
设计理念
以“建构性学习主义”理论为支撑,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
采用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主
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中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护理技术》第十章第四节内容,本章介绍了药物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各种给药技术,《皮内注射法》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拓展和应用,为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起承上启下作用。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具备一定的临床护理知识,但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差;
本组结果与展示结果对比,再次补充、完善。
通过再次对比完善,强化重点。
再次直观感受皮内注射法的各个环节,
项目布置三:
模拟练习两人一组分别练
练习内容:
持针手法;进针手法、角度;针栓固定方法;
难点突破第二步))
深入小组、指导、讲解
学生用现有资源如笔模拟练习,
做到下针时心中有数,巩固重点,同时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为实践环节打好基础
项目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1、安全教育
2、科学分组
3、检查仪表、精神状态
4、相关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参与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5
分钟
视频播放“感冒打针,一命呜呼”。
提问:“病人的死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什么?”
导语“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小感冒不会致人死亡,但是今天,高老师将带大家到西安宋大姐家去看看,为什么40岁的薛大哥就因为小感冒死了呢?”
附表一
《皮内注射法》课前预习任务表
姓名:
任务安排:
1、请找出预习内容的知识点:
2、请找出预习内容的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3、请找出本课内容与已学知识的联系(包括其他专业知识):
4、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尝试解决问题采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
2、目前任然未解决的问题有:
附表二
《皮内注射法》小组合作探究考核表
每组派代表阐述总结本组操作情况,并将操作考核表报告汇总,展示。
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吸取精华,达到知识的整合、共享、升华
奖励
表扬
体验
成功
3
分钟
针对小组自评阐述,每组评出一个智慧团队(本组除外)
高度赞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教师投票评。
小组评
营造氛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动。建立自信。
课后
能力
拓展
要求同上
比较、评价
师生互动(教师表演中注重以人为本)
评价小结
观看、思考、对比,有序参观讨论结果,组间互评
树立以人为本思想;达到有效沟通,并完成预期教学目标
深度
探究
突出
重点
30
分钟
视频播放: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
以“当代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技能操作”引入
播放操作视频
观看、思考
学生能直观皮内注射法的各个环节,重点知识浮现
2、进针3、推药4、皮丘
①角度—5°②深度—整个针尖斜面推药量皮丘:1cm;皮肤隆起,毛孔显现
教
学
反
思
课程特色:
1、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做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注重教学方式创新:师带生、生教生教学模式
3、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训中真切感受职业氛围,认同角色、提升技能。真正实现
2、播放视频,观察学生反应
3、倾听、总结、引导
观看视频,思考,发表感言
通过真实案例震撼学生心灵,让学生意识到皮内注射操作在治疗中是一种常见技能,不仅需要每一个护士真正掌握,而且护理工作必须严谨。
角色
扮演
感受
新知
13
分钟
病案展示:
向兰,女,15岁,因淋雨后感冒致咳嗽、胸痛于今日8am入院。入院诊断:肺炎球菌性肺炎,医嘱: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
体验
感受
突破
难点
37
分钟
皮内注射法
(实践环节)
项目布置一:分组练习
1、任务:用注射用水替代青霉素皮试夜做药敏试验
2、每人至少练习三次;
练习要求:
严格无菌,程序正确,进针角度、深度、持针方法、皮丘大小在掌握巩固基础上可自主探究。
练习形式:
以操作台为中心,绕台站立:1号—护,2号—患;2号—护,3号—患以此类推。
检查重点知识的掌握吸收情况,对错误的操作进行预防。
展示皮内注射法操作流程图:
解释、核对→选部位→酒精消毒→进针→角度5°→深度:针尖斜面→推药→皮肤隆起苍白→皮丘1cm→拔针勿按→记录→20min后观察
教师讲解核心环节,辅助教员示教:(难点突破第一步)
将学生归纳总结的皮内注射法操作流程图完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