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老师-走进学生心灵ppt
走进学生家庭,,,走近学生心灵——“教师大家访”活动 《走近老师》课件

走进学生家庭,,,走近学生心灵——“教师大家访”活动《走近老师》课件走进学生家庭走近学生心灵——“教师大家访”活动又是一个学期结束,暑期将至的时刻,一年一度的大家访活动也开始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多方面了解学生。
”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找到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过程并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所以按照教育局和学校的要求,我和同组的老师对10名学生进行了家访。
6月26日下午刚考完试,我们的家访活动就开始了,首先我们去了附近的夏明明家,电话联系好后,我们就出发了,到他家后见到他的妈妈,我首先详细的介绍了他的一些优点,列举了他爱劳动、守纪律、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等许多优点,指出他是有潜力的,如果更努力,学习上会有大的飞跃。
接着我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并说明造成这些问题的外部原因是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我向家长详细阐述了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举了很多家庭教育成功的例子,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我建议家长努力使家庭环境有所改善,至少要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以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要重视并抓紧,坚持正面教育,减少负面干扰。
尽量多过问学生的学习,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然后我告诫学生:你是个好孩子,有许多优点,但是自制力不强,管不住自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只要努力管住自己,就一定能取得进步。
同时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努力,管好学生。
之后我们又详细地介绍学校的管理,以及今年学校对口高考和普通高考所取得的辉煌成绩,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和家长的信心,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后来我们又陆续走访了剩下的几名学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介绍了学校的管理模式,宣传了学校高考的喜讯,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我们来到学生家里,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从家长们的话语和表情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家长对子女的殷切期望,这是对孩子、老师和学校的期望。
新苏教七年级上册 六《 往事依依 》课件(共49张PPT)

作业
1、抄写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收集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3、预习《幼时记趣》一文。
生活链接
创设情境2:通过刚才的品味、朗读,我们
可以发现:阅读课文,犹如走进了色彩斑斓的文学 天地,处处是名言佳句,令人目不暇接。显示了作 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是否是一日之功呢?作者从 小酷爱读书,几十年如一日。青少年时代的所受的 文学熏陶促使她不断奋进,终于成为了当今著名的 语文教育家。
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像作者一样的 经历?你能否能举一例来谈一谈文学和你的成长有 什么样关系?(提示:结合自己想一想,在自己的 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或电影。 写一 篇200字左右的文章) (课外作业)
❖
朗读课文
往事依依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回 忆性的文章,于漪老 师回忆了她初中时代 的几件往事,回顾了 自己对文学的用心, 抒写了作者热爱生活、 热爱祖国的深情,并 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 读好书,热爱文学。
二、根据《往事依依》
设计: “于漪少年生活小档案”
要求: 内容完整、设计合理、 字迹清楚
内容: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兴趣 爱好、少年时期难忘的事情
理解: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
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 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 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 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课文第六段引述老师的话的落脚点 在哪里?“我”为什么对此“铭记 于在心 ”且“一生受用不尽”?
老师这句话的落脚点在“做人”。
在作者看来,“当时老师并不说多 少大道理,但教我们读书明理,明 做人的道理”(于漪)
年华似流水……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 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自从 我们学习了赵丽宏先生的《为你打开 一扇门》之后,文学就在我们心中播 下了种子。生活中不能没有文学,今 天,我们和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 一起走进《往事依依》,一起感受于 漪老师童年与文学的情缘……
让语文走进学生的心灵——反思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

让 语 文走 进学 生 的心 灵
,一 离谚 态馕 价值观 藩凑 魔.
张 月香
( 江苏 省靖 江市 惠 丰初 级 中学 ,江苏 靖 江 2 4 3 ) 1 5 2
摘 要 :学生 学 习知 识的 目的 ,是 提 高修 养 ,完善人 格 。语 文最 注重人 文精 神 的 熏陶 ,这 种 熏 陶蕴含 了
学子 归来 ,老人 还 尽 职尽 责地 看 守 ,谢 过 老人 ,两人 分 别 。 几 日后 ,是 北 大开 学典礼 ,这 位 年 轻 的 学子 惊讶 的 发 现 ,主席 台上就 座 的 北大 副校 长 季 羡林 正是 替 自己看
记得 结果 ,并对 这 道题 目的解 决起 到 了铺 垫 的作 用 ,可 见 学 生 并 没 有 把 知 识 学 死 ,用 1 2 3 4 …+ 9 10 + ++ … 9 +0 =
这 时 正 好 一 位 老 人 走 来 ,年 轻 学 子 就 拜 托 老 人 替 自 己 看
一
和价 值观 。是语 文学 习的 目标 。 情 感 、态 度 、价 值观 ,是语 文 教学 的灵 魂 。在 倡 导
“ 以学生 发展 为主 的”教学 理念 的今 天’ ,如何将 情感 态 度
价值 观 目标 在课 堂 教学 中落 到实处 ,这 是值 得 我们 每 一
想尽 办 法去 完成任 何 一项 任务 .而不是 为 没有 完成任 何
去寻找 借 口。 ’ ”
通 过此 次作 文 ,同学 们 敬业 、责任 、诚 实 和拼 搏 的 精 神 大大 增强 ,后 来这 种 “ 找借 口”现 象也 就 随之 减 少
了。
朗读 ,而且 贯 穿于 各学 段 的 目标 之 中 ,即要 求 用普 通话
语文名师于漪精品PPT课件

古诗词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VCD盘)
于漪教学艺术菁华录
(VCD盘共6盘)
報刊上發表的主要文章
实施《教育法》,创造新辉煌 我们的目标与任务——学习《邓小平文选》札记 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质量 艰苦奋斗,创造良好的学校小气候 中学语文教学的回顾与前瞻 素质•能力•智力———我的语文育人观 熏陶感染塑心灵怎样进行德育和美育 准确而完整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 校长应努力成为教育家 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在于教师不断提高自己 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 也谈“模糊理论”与语文教学 怎样做一个中学语文教师 把握记忆的支撑点 奉献——教师的天职
教
有明历的能种处子 量,师 教 综你水长找“,有 说为的 师
師
合的平处到比一两 到人天 , 素受不。自”把把 底师职 一
质教等 己和尺尺 就表。 辈
、育于 的“子, 是。
子
综程岗 不量量一 教
学
合度位 足”自把 师
做
能,水 ,的己尺 的
教
1、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品,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目中
教育足跡
1950年~1959年 1960年~1969年 1970年~1979年 1980年~1989年 1990年~1999年 2000年~2010年
1951年8月 复旦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到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工 农速成中学教文化课。 1958年2月 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改行教历史。任教期间写了两 册历史小故事:《春秋战国的故事》和《明清的故事》。 1959年8月 服从组织安排改行教语文。常常为了备好一堂课, 花上十几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为了锤炼能“粘住”学生的语 言,把上课要说的每句话写下来,反复修改,坚持了两年,做 到了“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精品PPT课件

成长=经验+反思 ——波斯纳
五、反思升华——与学生一起前行
行动研究 教育反思 建立学习共同体 优秀教育故事特点:有反思的心路;有 创新的行为;有真挚的情感。
五、反思升华——与学生一起前行
让学习成为生活 反思成为习惯 工作成为研究
五、反思升华——与学生一起前行
爱,就意味着用心去体验别人最细 致的精神需要。
二、心灵相融——师生共享生命的快乐和幸福
把每一个学生都作为有个性、有人格、有 希望的人予以关心,把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看 作有意义的、值得重视的事情予以注意。
让每一个学生的名字都充满神圣和庄严
二、心灵相融——师生共享生命的快乐和幸福
以“假如我是孩子”的情感去体会学生的内心世 界,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 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有礼貌地对待他们,并为 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时时体验到 一种含有母爱又高于母爱、含有友情又超于友情 的师生情。
契机,就是指事物转化的关键。 教育中把握了契机,就等于掌握了教育学生的“关键”
以敏锐的意识及时捕捉每一个教育契机,并充分利 用契机,寻找与班主任常规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因势 利导,努力帮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
四、家访沟通——与家长共同担负起教育责任
以“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情感融洽与家长的 关系,指导家长正确地去爱自己的孩子,鼓励 家长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共同 担负起教育责任。
教师应该是与学生一起不断学做真人, 不懈探求真知的同行者和指导者。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辈子做班主任,一辈子学做班主任
不断追求平凡中的卓越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事迹材料

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事迹材料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事迹材料在三尺讲台,她慷慨激昂;在评课现场,她睿智而真诚。
她在基础教育的最前沿不辍耕耘近一个甲子。
她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近50堂公开课被录像、传播,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语文课的经典教案;她坚持真心教学,真爱育人,81岁高龄仍不舍讲台,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师生。
她就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站上讲台,就是我的生命在歌唱!于漪用一生的实践写成这句话。
真爱育人课一定要教到学生心中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电视直播于漪的公开课《海燕》。
大上海万人空巷,人们纷纷守在电视机前一睹她的师者风采。
于老师的语文课就是有魔力,时隔20多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老师沈一敏记忆犹新:上于老师的课,不是在学习课文,而是在跟高尚的人物谈话,是在文字的灿烂世界中翱翔。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
这既是于漪几十年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崭新理念。
于漪常说,教课一定要教到学生的心中,要把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渗透其中。
几十年春风化雨,于漪教过各类学生。
1975年,她带了全校最乱的一个年级。
然而,在于漪眼里,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之心。
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们讲理想信念,找同学一个个谈心。
1977年,这个年级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两个班的高考录取率达100%。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
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才能真正触摸到孩子们的心灵。
于漪说,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他们心中才有你的位置。
在5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曾不顾腹部刚动过手术,背着一名发着高烧的学生走了十几里泥路送到医院,也曾把逃学的孩子一个个找回来上课教学改革教育方法要随时代改变在教《卖油翁》时,于漪准备了一枚铜钱,当讲到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时,她出示了这枚铜钱。
走进学生心灵 PPT课件

2019/10/18
18
2019/10/18
19
嵌 名诗
(01)东西南北 (22)杜鹃鸣唱 (43)神珠宝钥 (64)千钧力量(85)拂晓攻关 (02)暑热寒凉 (23)雾若玉带 (44)熠熠闪光 (65)光明磊落 (86)敏捷酣畅 (03)春夏秋冬 (24)轻拂江上 (45)如林强手 (66)心胸坦荡 (87)史地外语 (04)雨露风霜 (25)银楼金阁 (46)自立自强 (67)无私无畏 (88)了如指掌 (05)气象万千 (26)雕栋画廊 (47)巨树擎天 (68)心明眼亮 (89)谚语俗语 (06)诱人神往 (27)垂柳婀娜 (48)层峦叠嶂 (69)宁静致远 (90)华美文章 (07)巍巍昆仑 (28)美哉池塘 (49)苍松翠柏 (70)落落大方 (91)数理化生 (08)浩浩长江 (29)桂花飘香 (50)坚贞如钢 (71)宏图伟业 (92)耳熟能详 (09)泰山神秀 (30)人杰兴旺 (51)唯美唯贤 (72)气宇轩昂 (93)健全体魄 (10)云海苍茫 (31)千里霓虹 (52)纯净思想 (73)文韬武略 (94)提高修养 (11)欣欣向荣 (32)万道剑光 (53)尚奎尚忠 (74)填海移江 (95)脱颖而出 (12)历尽沧桑 (33)金波银浪 (54)父辈希望 (75)洪涛呼啸 (96)意气昂扬 (13)神州大地 (34)津门水上 (55)刀剑之锷 (76)固若金汤 (97)建设祖国 (14)人间天堂 (35)潮涨潮落 (56)凛凛寒光 (77)精神抖擞 (98)扬帆远航 (15)朝阳冉冉 (36)江浙钱塘 (57)国之松柏 (78)意气洋洋 (99)健全人格 (16)瑞霞呈祥 (37)渤海之滨 (58)参天栋梁 (79)守住国门 (100)乘风破浪 (17)晨光熹微 (38)战鼓擂响 (59)不做浮萍 (80)和平保障 (101)继续长征 (18)心花怒放 (39)兴旺发达 (60)随风飘荡 (81)威武不屈 (102)平生理想 (19)莺歌燕舞 (40)人强马壮 (61)圣人伟人 (82)德馨流芳 (103)四有新人 (20)微风送爽 (41)士气高昂 (62)抛却肮脏 (83)芸芸众生 (104)再创辉煌 (21)云霞绚丽 (42)昌盛无双 (63)远景如虹 (84)读书朗朗
于漪:教育绝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走进学生的世界

于漪:教育绝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走进学生的世界“中学语文同步教学”——语文人专属教学特助!点击上方蓝字一键关注并置顶后,可随时后台编辑发送课文名称获取名优教学设计及名师课展。
随时随地,获你所需!提及中国基础教育思想的变革,尤其是语文学科教学理念的不断演变,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于漪。
在67年从教时间里,于漪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她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其中,全国首届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荣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在这次表彰中,于漪老师是基础教育领域唯一的获奖者。
于漪简介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她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
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教育?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学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来看看于漪老师是如何理解的“写错一个字,影响一大片”22岁毕业后刚开始当老师,她给学生讲解“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她对学生说,“下里巴人就是通俗的,而阳春白雪是高雅的。
”后来于漪读宋玉《答楚王问》,才发现自己教的不准确。
“有客到楚国都城郢唱《下里》、《巴人》两首曲子的时候,属而和者数千人;唱到《阳春》、《白雪》两首曲子的时候,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到了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属而和者数人而已,因此曲弥高和弥寡……”时至今日,于漪还记得当年的“治学不精”,她用这件事情来告诫自己,基础教育是不能有半点差错的,因为它是伴随人的终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二)自我提升。
两大支柱:勤于学习,勇于实践,聚焦于反思。
. 重要的理论要反复学习; . 紧扣教材深入学习;
,拓开视野广泛学习。
(三)自我超越。
♦ 备课:心中有书,目中有人。 ♦ 每个阶段设定不同的目标。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谢谢!
此ppt由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根据于漪老师讲课内容整理,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三、如何做一名基础教育合格的教师
♦ 学校的教育质量,最关键的是教师的质量。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格”符合国家的期望,人民(千家万户)的嘱托。 ♦ 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
♦ 基础教育是给人从事最基本的素质教育。
于漪老师的三点人生经验: (一).清醒的认识自己; (二).自我提升; (三).自我超越。
染学生,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能力,高尚的审美情趣。
要求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二、教育力量的源泉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 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 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 想的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 于漪老师追求的目标:人师。做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引路人。 ♦ 经师易做,人师难为。——徐特立 ♦ 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汉代〃韩婴 ♦ “师者,人之模范也。”——西汉〃法家〃杨雄 ♦ 现代人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德才兼备。 ♦ 人师的榜样:鲁迅先生;西南联大的教师群体;闻一多先生等。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走进学生心灵,树立人格榜样
——于漪
83岁高龄,从教51年源自一、 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
♥ 做班主任、做教师最重要的是:表率作用。
♥ 教师是以人育人的工作,教育事业是真善美的事业。 教师应以其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完美的人格。 教师应以其真才实学去教育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 欲望,使其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 教师应以其高尚的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去熏陶、感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一)清醒的自我认识。 ♦ 学习水平≠岗位水平 ♦ 谦虚是教师必备的素质,谦虚才可以耳聪目明。 例:“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引商刻羽,杂以流徵”。 ♦ 两把尺子,一把量别人的长处,一把量自己的短处。 例:由教历史改为教语文的过程。 ♦ 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因为它标志着 你前进的一步。 ——罗曼〃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