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Mo ia n o a i n o i a V 1 , o. y2 2 dc l n v t f I o Ch n o . N 1 Ma ,01 9 4
期 高血 压疾病 的发生率 ,对 于改善妊娠结局疗效确切。
【 关键 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早 期干预 ; 疗效观察
di 03 6 /is. 7 — 9 52 1 . .0 o :1.9 9jsn1 4 4 8 .021 1 4 . 6 4
A CP E O D的治疗疗 效确切 ,现已成为 A C P E O D患者 的常规治
疗方 法。N P P V减少 气 道阻力 ,增强呼 出气 流的驱动压 ,能 有 效地 改善 患者 通气 氧合度 ,并辅 助缓 解 呼 吸肌 疲劳。所 以,N P P V可作为 C P O D理 想的通气 支 持方式 。与常规 药物
【 bt c】 N n vs e oivpesr v tao (P V ia i x i yetao e o ,wi n m r eptn ’on hsa A s at oi ai si r ue e itnN P ) k d fuia nit n t d hc c po aet w y cl r n v p te s n li s n oa l rv li m h h ai v i s p i
2 0 ,32 : 3 9 . 0 3 () 9 — 5 【0 B aaeR, rta a A n paa a _ g m cae ec 1] hv n Kaah n E, n arg d v A go rtdvil I A l e
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应用来自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纽约长老会医院的Christopher 博士等,对无创正压通气相关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重点讨论了 NPPV 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发表在 NEJM 上。
概述对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目前常被用于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
在某些患者人群,NPPV 可提供机械通气获益,且不带来插管相关的风险。
所有实施 NPPV 的医疗保健人员,都必须熟悉相关患者的选择标准、现有设备的性能以及恰当的参数设置等。
无创正压通气(NPPV)通常情况下指的是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PAP)。
在 BPAP 期间,呼吸机在呼气气道正压(EPAP)与吸气气道正压(IPAP)之间循环运转,并通过其间的压差,为患者提供增加潮气量,并进而增加其通气量的外部支持。
潮气量与吸气和呼气时的气道压力差及其他因素密切相关,包括吸气时间、患者的吸气努力、气道和肺部的力学特性等。
另一个提供正压通气的常用方法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在 CPAP 期间,呼吸机在整个呼吸周期内提供一个恒定的气道压力。
但有些呼吸机在呼气时会自动降低气道压力,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适应症对于呼吸窘迫的患者,可考虑 BPAP 治疗。
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动用辅助呼吸肌等。
动脉血气检测可能显示为酸血症(动脉血 pH 值< 7.35),高碳酸血症(Paco2 > 45 mm Hg),低氧血症(Pao/Fio2<200)等。
多个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明:(1)BPAP 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获益;(2)BPAP 和 CPAP 都可以使无休克或缺血的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获益;(3)BPAP 对存在免疫损害、发热、肺部浸润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有益;(4)BPAP 有助于 COPD 患者从侵入性机械通气向自主呼吸的过渡。
呼吸内科学练习试卷3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呼吸内科学练习试卷3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下列哪项检查能清晰显示各型肺结核病变特点和性质A.色谱技术检测B.胸部X线检查C.正侧位胸片D.胸部CTE.支气管肺活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2.肺栓塞最常见的类型是A.脂肪栓塞综合征B.空气栓塞C.肺血栓栓塞症D.肺动脉肿瘤栓塞E.羊水栓塞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3.不符合间质性肺疾病肺功能检查结果的是A.肺残气量随病情进展而增加B.换气功能在早期可显示弥散功能明显下降C.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D.中晚期可见低氧血症E.肺活量及肺总量降低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4.有呼吸音性质、音调和强度的改变见于A.肺部炎变B.气胸C.胸腔积液D.气管、支气管病变E.肺纤维化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5.男性,60岁,肺心病患者,查体:心率105次/分,律不齐,有早搏,4~6次/分,心电图为房性期前收缩,应给予下列哪项治疗A.地西泮B.普萘洛尔C.利多卡因D.综合治疗E.地高辛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6.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是A.询问病史B.CT胸部检查C.周密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D.常规化验E.普通X线胸部检查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7.下列哪项指标的变化不符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A.FEV1/FVC正常或增高B.RV增高C.TLC正常或增高D.VC正常或减低E.RV/VC明显增高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8.间质性肺疾病的症状常出现在职业性粉尘接触后A.15~30年B.10~30年C.5~20年D.10~20年E.20~30年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9.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于A.肺癌B.瘦高体形的男性青壮年C.尘肺D.女性妊娠时E.年轻女性多与月经周期有关的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10.肺心病心力衰竭时用强心剂的原则是A.心率较快,大于120次/分时应用B.应用剂量宜大C.用药前不必纠正缺氧、低钾D.两肺底湿?音明显时应用E.感染控制,利尿剂无效时考虑应用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11.SARS胸部X线检查典型的改变是A.肺纹理增粗B.下叶肺泡渗出C.炎症浸润’D.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E.X线阴影的易变性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12.对支气管平滑肌有稳定膜电位作用,能抑制生物活性物质释放的是A.三磷酸鸟苷B.环磷酸腺苷C.三磷酸腺苷D.环磷酸鸟苷E.腺苷环化酶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13.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征表现A.在年长患者中,静止病变再度活动B.伴有粟粒性肺结核C.伴有张力空洞型肺结核D.在有些青年和儿童患者中,近期原发性结核感染E.患者以往接种过卡介苗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14.下列关于肺动脉高压分类错误的是A.肺动脉阻力增大引起的称为毛细血管前性肺动脉高压B.心排量增大引起的称为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C.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D.由于右心衰竭引起的称为反应性肺动脉高压E.由肺动脉楔压增高引起的称为毛细血管后性肺动脉高压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15.特发性肺纤维化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A.肺功能检查B.肺高分辨CTC.支气管肺泡灌洗D.肺组织活检E.血清学检查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16.中心型肺癌与肺门淋巴结核鉴别意义最大的是A.纤维支气管镜+活检B.结核菌素试验C.血涂片D.X线胸片E.血培养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17.结核分枝杆菌为需氧菌,什么环境下能刺激其生长A.适宜生长温度34℃B.20%.~30%.CO2C.培养时间6~8周D.培养时间2~4周E.5%.~10%.CO2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18.抗结核药物对哪类菌群无作用A.B菌群B.D菌群C.C、D、菌群D.A、B菌群E.A菌群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19.关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时的变化,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FEV1/FVC正常或增高B.RV增高C.TLC减低D.RV/VC正常或轻度增高E.VC减低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呼吸内科学20.COPD导致的Ⅱ型呼吸衰竭,动脉血气分析示呼酸合并代碱。
无创正压通气注意事项

无创正压通气(NIV)注意事项1.1 掌握恰当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1.1.1 COPD:至目前为止,无创正压通气最多被应用于COPD病人,应用经验也最丰富,特别是COPD急性恶化期(指经积极内科药物治疗后,仍存在呼吸性酸中毒,PH<7.30)。
许多文献报道,COPD急性恶化期病人早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能减少气管插管率,减少VAP,降低死亡率。
但大多数研究缺乏良好的对照组,通常将重症病人排除在外,缺乏说服力。
国际上已有的几个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无创正压通气除能降低气管插管率以外,其它的研究指标包括死亡率在内并无明显差异。
尽管如此,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无创正压通气仍可选择性应用于COPD病人,并且其应用指证有日趋广泛之势。
1.1.2 心源性肺水肿:已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无创正压通气对心源性肺水肿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通过CPAP/PEEP增加功能残气量和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轻肺内分流,改善缺氧,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胸内正压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肺毛细血管压力下降,减少肺泡间质液体渗出,利于肺间质水肿消退,因此从整体上减少气管插管率和住院死亡率。
1.1.3 撤机:无创正压通气的另一个适应证是应用于撤机病人,也就是所谓的序贯机械通气。
研究表明,对于2小时T管自主呼吸试验失败的病人,拔管后行无创正压通气较继续行有创正压通气能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缩短ICU住院天数,提高生存率。
有学者建议利用“肺部感染控制窗”作为有创至无创的切换标准。
对于气管切开病人,需将气切导管气囊完全排气,封闭气切导管口,然后再行无创正压通气,如有需要可以更换较小口径的气切导管以减少气道阻力。
1.1.4 胸部创伤:胸部创伤特别是多发性肋骨骨折、反常呼吸伴低氧血症病人可以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来消除反常呼吸、缓解症状、改善缺氧。
有研究表明可以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平均ICU住院天数。
需注意的是,与有创正压通气一样,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胸部创伤病人时也有可能导致气胸的发生,因此使用过程中应加强临床监测。
无创通气专家共识及临床应用

(五)支气管哮喘急性严重发作
哮喘急性严重发作的病理生理基础是气道黏膜严重充血 、水肿,支气管平滑肌严重痉挛,可有支气管内广泛痰 栓形成。由于呼气流速受限,常导致严重的肺动态过度 充气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是严重喘息的基础。
NPPV治疗有助于肺功能改善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可能 与气道内正压直接机械性扩张气道、提高雾化吸入药物 的效率和缓解呼吸肌肉疲劳等有关。
我国一项多中心随机前瞻对照研究提出了NPPV辅助撤机策略的 应用指征:
(1)患者在COPD急性发作前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2)感染是AECOPD的原因; (3)经过治疗后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4)全身的一般状态比较好,神智清晰; (5)痰液不多和气道清除能力较好; (6)需要的通气参数:吸入氧浓度<40%、压力支持<12 cm H2O
推荐意见:NPPV可应用于防治手术后呼吸衰竭,在COPD 或充血性心衰患者行肺切除术后的作用尤为明显[B级], 但不建议在上呼吸道、食道、胃和小肠术后的呼吸功能 不全中应用。
现在是21页\一共有49页\编辑于星期六
(九)肺炎
研究结果显示NPPV治疗可以短时改善患者的气促症状和 低氧血症,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可以减少气管插管率,但 多数的研究结果显示不能降低病死率。对于COPD合并高 碳酸血症的肺炎患者,NPPV的疗效优于其他肺炎患者。
NPPV虽然在应用第1h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功能,但并不能 够降低气管插管率、住院死亡率和住ICU时间等。休克、严重 低氧血症、严重感染和代谢性酸中毒是ARDS患者NPPV治疗失 败的独立预测指标。从现有的应用经验和研究的结果来看, NPPV可能适合于“有选择病例”的ALI/ARDS的早期干预,因此 不建议常规应用NPPV。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呼吸系统试题预测五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呼吸系统试题预测五1、多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与下列哪几个因素有关()A.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支B.吸烟是主要的致病因素C.反复感染D.肺气肿发生与人体α抗胰蛋白酶增高有关E.与大(江南博哥)气污染和气候有关正确答案:A, B, C, E2、多选下列各项符合支气管扩张诊断的是()A.咳嗽于清晨或夜间变动体位时加剧B.咳嗽伴胸痛C.咳嗽伴咯血D.痰液放置后分层E.咳嗽伴哮鸣音正确答案:A, C, D3、单选胸痛伴咳嗽、咯血和大量脓性痰,主要见于()A.肺炎B.肺癌C.肺脓肿D.肺梗死E.化脓性胸膜炎正确答案:C4、多选肺癌的组织类型包括()A.腺癌B.鳞癌C.小细胞癌D.大细胞癌E.印戒细胞癌正确答案:A, B, C, D, E5、单选女性,18岁,农民,3年来反复咳嗽,大量咳痰,1周前少量咯血,2天前出现高热住院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支气管扩张B.支气管内膜结核C.慢性支气管炎D.先天性肺囊肿E.早期支气管肺癌正确答案:A6、单选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A.重症肺结核B.尘肺C.胸部挫伤D.慢性阻塞性肺病E.大量胸腔积液正确答案:D7、单选下列哪项不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定义()A.医院特殊环境下病原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B.感染在病人入院时不存在C.感染发生不在病原菌潜伏期内D.感染发生在住院48小时后E.感染发生在住院24小时后正确答案:E8、配伍题左心功能不全()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癌()A.咳嗽伴活动后气急,肺部干湿啰音B.进行性呼吸困难,右上肺固定哮鸣音C.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肺部无异常体征D.呼气性呼吸困难,两肺哮鸣音E.胸痛、咳脓痰正确答案:C,A,D,B9、单选23岁女性患者,一次呼吸的一氧化碳弥散量为预测的45%,与下列哪种疾病不符合()A.硬皮病B.复发性肺栓塞C.结节病D.囊性纤维化E.系统性红斑狼疮正确答案:D10、单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在下列病因中哪种病症不伴特异性肺浸润()A.微丝蚴病B.吕弗勒综合征C.结节性多动脉炎D.肺泡蛋白沉积症E.支气管肺曲菌病正确答案:D11、单选关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术前准备,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术前3~4小时禁食B.术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C.术前半小时肌注地西泮10mgD.术前用2%利多卡因液喷雾咽喉部E.术前常规吸氧1小时正确答案:E12、单选下面5组肺癌呈现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关标记物阳性(NSE,CgA)的是()A.鳞状细胞癌、腺癌、类癌B.腺癌、类癌和小细胞癌C.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D.肉瘤样癌、肺母细胞瘤和大细胞癌E.类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肺癌的组织学分型主要分为:①来源于支气管上皮的癌;②来源于细支气管上皮和Ⅱ型肺泡细胞的癌;③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癌;④来源于支气管黏膜下分泌腺的癌。
无创正压通气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要点

无创正压通气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要点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作为一种急诊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呼吸衰竭的患者。
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已达成一致,以下是无创正压通气急诊临床实践的要点:1.适应症:NIPPV适用于急性呼吸衰竭,主要包括急性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心源性肺水肿等。
对于合适的患者,NIPPV可提供呼吸支持,并减少需氧量、降低气管插管的需要。
2.选择合适的接口:NIPPV的接口包括鼻罩、面罩和口咬嘴罩。
选择合适的接口是确保有效果的关键。
接口应该与患者的脸部形态相匹配,并确保适当的密封,以减少漏气。
3. 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的控制:PEEP可以改善肺泡塌陷,增加肺复张,并提高氧合。
然而,过高的PEEP可能导致胃胀气和呼吸过度,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4. 控制通气压力(Pressure Control Ventilation, PC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SIMV)的选择:PCV适用于呼吸减弱或无力的患者,而SIMV适用于具有大部分正常自主呼吸但需要通气支持的患者。
5. 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与连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的选择:BiPAP在吸气口压和呼气口压之间具有差异,适用于COPD急性加重和呼吸道阻塞的患者。
CPAP在整个呼吸周期内保持恒定压力,适用于心源性肺水肿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6.注意并发症:NIPPV可能导致呼吸道压力损伤、胃胀气、面部压力损伤、眼部干涩等并发症。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诊中的临床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诊中的临床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创正压通气在急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无创正压通气是通过面罩、鼻罩、口罩等方式,将气体送入患者的呼吸道以提供有效的通气支持。
它是一种有效并安全的呼吸支持方法,可快速缓解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在急性心力衰竭、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急诊病情中得到广泛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诊中的优点1. 无创性:与传统的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相比,无创正压通气不需要插管,降低了插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2. 唤醒患者:由于无创正压通气的应用方式不需要与患者割断自主呼吸,因此患者可以自由呼吸,有意识,可以对治疗过程进行感知和配合,提高了患者的主动性,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3. 高效: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呼吸困难,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体氧饱和度,改善患者的病情,并减少重症监护室入住率,降低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诊中的适应症1. 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肺水肿是急性心力衰竭常见的呼吸道并发症。
无创正压通气压力水平比较低,性质柔和,具有快速通气解除肺水肿的优点。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患者易产生呼吸道痉挛和黏液增加,气体交换障碍,无创正压通气可重新打开肺部,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和缺氧现象。
3. 社区获得性肺炎:轻度或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可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提供足够的氧气,改善患者的病情和氧合功能。
同时,配合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4. 中枢性呼吸衰竭:可通过无创正压通气以低水平引导进行有效的通气支持,以增加患者的通气和改善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诊中的注意事项1. 对于患者的严重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并不能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微创性气管插管等机械通气方式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2. 应对患者心理反应,引导和协助患者在无创正压通气时呼吸协调及皮肤接触,关键是与患者保持充分的沟通,提高患者合作者态度,增加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的培训, 掌握使用的适应证、 工作程序、 监测指标、 疗效判断以及不良反应的防治等, 才能保证工作的 顺利开展。 开始应用 $!%%& 的 4 9 ) : 28 合适的工作地点: 需要有专人负责治疗和监护, 才能提高疗效。当患 者适应 $!%%& 治疗后或者病情改善后, 可以无需专 人监护。在 !"#, 医务人员与患者比例比较高, 文献 报道 的 有 效 率 也 比 较 高。如 果 在 普 通 病 房 开 展 必须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的培训, 争取 $!%%& 治疗, 增加 ’ 9 2 名专门负责 $!%%& 的工作, 才能保证其疗 效。 采用的连接方法和呼吸 38 改善 $!%%& 的设备: 机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 争取逐步完善设备条件。 48 认识 $!%%& 与有创通气的区别: $!%%& 与有 创正压通气的特点比较见表 ’。由于连接方法的不 同, $!%%& 的辅助通气效果不如有创通气稳定可靠, 对患者的舒适性和配合性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 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应用经验, 才能提高疗效。 当无创通气治 58 具有监护和紧急插管的条件: 疗 失败后, 有可能发展为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呼吸衰
[0, 4]
安全性等问题。由于不同的患者的脸型和对连接的 方法的偏好不一样, 应该提供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连 接方法给患者试用。通常轻症的患者可先试用鼻 罩、 鼻囊管或接口器, 比较严重的呼吸衰竭患者多数 需要用面罩。在吸氧状态下将罩或接口器连接, 摆 好位置和调节好头带的松紧度后, 再连接呼吸机管 模 道。另一种办法是先用持续气道内正压 ( ’#;#) 式, 在 4 < 6 =* +) ( (% =* +) ( - .2.>? 1#&) 的压力的 状态下连接, 调整好位置和稳固后, 再调节治疗的模 式和参数。千万不能在较高的吸气压力参数下将呼 吸机管道与罩或接口器连接后再接到患者, 以致在
[), 6] 。还要注意死腔的大小 患者的耐受性影响很大 [7] (死腔增加可引起 ’() 重复呼吸 ) 、 应用的简便性、
文献报道 !"##$ 应用于多种疾病 %2 应用指征:
[)] 引起的呼吸衰竭 , 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3)
急性发作, (心源性肺水肿、 急性肺损 !型呼吸衰竭 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手术后呼吸衰竭、 神经肌 肉疾病、 辅助脱机或拔管后的呼吸衰竭加重、 哮喘、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胸廓疾病引起的限制性通气功 能障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呼吸康复治疗等。不 同的文献报道的 !"##$ 的应用指征差别较大, 而且 应用的方法、 通气模式、 参数、 基础疾病的种类和严 重程度, 应用的环境等因素的差别也较大。尽管有 一些参考的应用指征
பைடு நூலகம்
断; (’’)决定治疗的时间和疗程; (’2)防治并发症 和不良反应; (’3)辅助治疗 (湿化, 排痰等) 。 一、 建立开展 $!%%& 的基础条件 首先明确 $!%%& 并不是低水平的人工通气, 而 是 一 种 需 要 有 较 高 应 用 技 术 的 人 工 通 气, 要将
[2, 3] 必须具备有一定的基础条件 。 $!%%& 做好, 对负责 $!%%& 工作的人员进行适 ’8 人员培训:
#&’() 为动 脉 血 二 氧 化 碳 分 压, #&() 为 动 脉 血 氧 分 压; % ** +, - . / %00 1#& 图! !"##$ 在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地位
疗的目的 (缓解症状、 帮助康复) 以及连接和拆除的 方法, 指导患者有规律地放松呼吸, 注意咳痰和可能 出现的不良反应 (漏气等) , 有不适时及时通知医务 人员等。 四、 试用和适应连接方法 常用的连接方法有鼻罩、 面罩、 接口器、 鼻囊管、 唇封等。连接的舒适性, 密封性和稳定性对疗效和
[%, ’] 通气 (#&$) , 并根据具体情况加用适当的呼气末
经过 E A %F 273 逐 渐 增 加 到 合 适 的 治 疗 通 气 参 数 [%, ’] (参照表 %) 。如果一开始就用比较高的压力, 患 如果持续使用比 者会感觉不适而拒绝接受 !"##$; 较低的压力, 则有可能达不到理想的辅助通气的效 果, 影响疗效。
!"##$ 常用的通气参数的参考值
参考值
八、 密切监测 通过密切的综合临床监测, 判断疗效, 发现治疗 过程中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及时处理和 调整, 是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疗效的重要因素, 也是 避免 因 !"##$ 治 疗 无 效 而 延 误 插 管 的 重 要 措 施。 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般状态、 神志等。 HL 一般生命体征监测: 呼吸困难的程度、 呼 %L 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 吸频率、 胸腹活动度、 辅助呼吸肌活动、 呼吸音、 人机 同步性等。 心率、 血压等。 ’L 循环指标: 潮气量、 压力、 频率、 吸气 @L 呼吸机通气参数: 时间、 漏气量等。 ( &0D% ) 和 动 脉 血 气 分 析: 体表 EL 血 氧 饱 和 度 &04D% M 、 +C、 #0*D% 、 #0D% 氧合指数等。 呼吸困难加重、 胃胀气、 误吸、 罩 JL 不良反应: 压迫、 口咽干燥、 鼻梁皮肤损伤、 排痰障碍、 不耐受 I 恐惧、 睡眠性上气道阻塞等。 心电监护、 胸部 N 线等。 GL 其它: 九、 疗效判断 !"##$ 疗效的判断需要综合临床和动脉血气的 指标。有效者: 临床上表现为气促改善、 辅助呼吸肌 肉动用减轻和反常呼吸消失、 呼吸频率减慢、 &0D%
的和有效的方法。常规的人工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 气管切开 (有创通气) , 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 亦会 引起多种并发症 (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所以, 尽管其疗效确切可靠, 临床上常常等到呼吸衰竭发 展到相当严重, 已危及生命时才考虑进行有创通气。 随着医学的发展, 临床上希望能够通过无创正压通 气 ($!%%&) 的方法, 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 或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并发症; 减少慢性呼吸衰竭 呼吸机的依赖, 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提高生 活的质 量。自 从 ’()( 年 *+,-./ 等 报 道 了 经 面 罩 [’] 。 引起极大的关注 $!%%& 治疗 急 性 呼 吸 衰 竭 后, 近 ’0 多年来, 无论从应用指征、 应用方法学和作用 机制等方面均有不少的报道, 成为呼吸内科和危重 监护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然而, 尽管 $!%%& 已经 比较普遍在临床应用, 但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比较多 的问题, 如: 应用指征不一致、 缺乏规范的操作程序、 以及如何提高疗效和依从性等问题。建立规范的实 际操作程序对提高依从性、 临床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 和并发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认识和引起广 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临 床呼吸生理及 !"# 学组召开了专题研讨会, 提出了 供临床工作中参考。 $!%%& 临床应用的一些建议, (’)合适的工作 1 监护 $!%%& 的基本操作程序: 条件; (2)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 3)患者的教育; (4)摆好体位; (5)选择和试配带合适的连接器; (6) 选择呼吸机; (7)开动呼吸机、 参数的初始化和连接 患者; ())逐渐增加辅助通气的压力和容量 (适应过 万方数据
, 但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试
验根据论证这些指征的合理性, 有待进一步深入探 讨。总的来说, !"##$ 主要应用于较轻的呼吸衰竭 的治疗, 在有禁忌证的患者中不宜使用。 ( %) 心跳呼 ) / 禁忌证: !"##$ 的绝对禁忌证为: 万方数据 吸停止; ()) 自主呼吸微弱、 昏迷; (0) 误吸可能性高;
表!
参数 潮气量 呼吸频率 吸气流量 吸气时间 吸气压力 呼气压力 (#((#) G A HE 28 I >1 HJ A ’F 次 I 273 递减型, 足够可变, 峰值: @F A JF K I 273 FLB A HL% . HF A %E =2 C% D 依患者情况而定 (常用: ’ A E =2 C% D, !型呼吸衰竭时需要增加)
・ H’%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FF% 年 ’ 月第 %E 卷第 ’ 期
*O73 Q R/S-,= )-.+7, T7.,U0,=O %FF%,$98 %E,!9V ’
连接过程中由于漏气而使患者感到明显的不适。对 于自理能力较强的患者, 应该教会患者自己佩戴和 拆除的方法。 五、 呼吸机的选择 理论上讲, 用于有创正压通气的呼吸机均可用 于 !"##$。常规的呼吸机的设计比较精密, 有较好 的监测报警系统, 但其设计特点是属于高压力低流 量系统, 在密封不漏气的条件下工作比较理想, 而对 漏气的补偿能力比较差, 甚至有可能在漏气较大时 导致呼吸机不正常工作。因此, 选用时应该慎重考 虑。目前有不少专用于 !"##$ 的呼吸机。其设计 的特点是高流量低压力系统, 对漏气的补偿能力比 较好, 适合于 !"##$ 容易漏气的特点。其缺点是监 护和报警系统不够完善, 但在近年来这方面的功能 有所改进。由于其价格较低廉, 使用简便和体积小, 容易搬动, 逐渐成为最常用于 !"##$ 的呼吸机。 六、 通气模式 可用 于 有 创 正 压 通 气 的 所 有 模 式 均 可 用 于 目前尚没有严格的研究论证哪一种通气模 !"##$, [%] 式特别适合于 !"##$ 。由于 !"##$ 通常为辅助通 气, 所以, 要选用辅助通气模式, 以便提高人机协调 性和患者的舒适性。目前最常用的模式是压力支持
同步 触发 要求较高 要求稍低 吸气 相压力 较低 可较高 辅助通气 的保证 较低 较高 镇静药 物使用 不能 可以 患者舒适性 和配合要求 高 低 清除 分泌物 困难 容易 入睡后出现 上气道阻塞 有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