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及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工信部出台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等标准

工信部出台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等标准

江 苏 省溧 阳市溧 城 镇歌歧路 5 5号 邯 郸 市高 新 技术 产 业开发区( 新 区) 绍 兴 市马 山 镇 宁六 村 泉 州 市永 春 县玉 斗 镇工业 区 大 连 市金 州 区 西南 窑l O l号 辽 宁 市宏 伟 区西 线 公路 2 6号
江苏 省如 东沿 海经 济 开发 区洋 口 化学工业园 馆陶县 寿山寺乡 ( 邯郸市新 型化工 园区紫 阳大道东侧) 平 阳县万全镇郑楼工业区 三明市清 流县 嵩溪 镇 金星 工业 园区 大连 市普湾 新 区松 木 岛化 工 园 区 兴城市古城办事处八里村
本 标 准 适 用 于 由 禾 草 丹 及 其 生 产 中 产 生 的杂 质 组 成 的 禾 草 丹 原 药 。
本标准规定 了禾 草丹乳 油 的要求 、
H G / T 2 2 1 4
试 验 方 法 以及 标 志 、 标签 、 包装、 贮 运和保证期 。 本 标 准适 用 于 由禾 草丹 原 药与乳 HG 2 2 1 4—1 9 9 1 2 0 1 4— . 3— — 1
2 0 1 3 ) 。上述 行业标 准 均于 2 0 1 4年 3月 1日起 开
始 实施 。
5 2号公告 , 批准《 甲基丁烯醇聚醚》 等8 1 1 项行业
标准 , 其 中化 工行业 标 准 1 4 9项 、 涉及 农药 行业 标 准包 括两 项 新 出 台标 准 氯 氟 醚 菊 酯 原 药 ( H G / T 4 5 7 5— 2 0 1 3 ) 、 农 药 乳 油 中有 害 溶 剂 限 量 ( H G / T
标准编号 标 准名称
标准主要 内容
代替标准
实施 日期
H G / T 2 2 1 3— 2 0 1 3
禾 草丹 原药

实验四 农药乳油的配制和质量鉴定

实验四 农药乳油的配制和质量鉴定
实验四 农药乳油的配制和质量鉴定


农学院 植保教研室 武德功
一.实验目的

乳油是国外农药的一种重要加工剂型,具有含量高, 药效好和使用方便等特点,乳油是由农药原药、有机 溶剂和乳化剂混合而成的。正常条件下贮藏,乳油不 分层,不沉淀,在硬水中应能形成稳定的乳浊液。但 如加工不良或贮藏太久,浮油本身会分层和下部有沉 淀,有的则加入水中后成粗乳状分散体系,有浮油和 沉淀物,使用时易产生药害或药效不好。通过本实验, 学习乳油的配制方法,明确乳油性能的测定原理。



III:稍加搅拌才能分散。
II:用力搅拌才能分散
I:用力搅拌也不分散。
表1 各种液体表面张力测定结果 室温
药剂 自发乳化 能力 稳定性 透明 在水中透明度 半透明 乳白



(3)再吸取以上乳油10ml,在迅速加入该硬水 (40ml)中,随后用玻璃棒以每秒3-4圈的速度 搅拌,加完后再搅拌半分钟,然后静止一小时, 观察乳油的稳定性,并将此分为四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V:无分离物析出(即无浮油,又无沉淀)
III:微量分离物析出; II:少量分离物析出; I:较多分离物析出;
五.实验作业

根据所做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 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及意义、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与分析。
二.实验材料
2.1 药品与试剂 乳化剂(农乳400、2201、0213、0203B、宁乳34、 CH100、OP-10等)、溶剂(二甲苯、苯、甲 苯、甲醇)、供试原药(毒死蜱)、氯化钙 (CaCl2)、六水氯化镁(MgCl2.6H2O) 3.2 仪器用具 烧杯(50、100ml)、量筒(10、100ml)、 小电炉、恒温水浴锅、药物天平、玻棒。

氰戊菊酯乳油-最新国标

氰戊菊酯乳油-最新国标

氰戊菊酯乳油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氰戊菊酯乳油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验收和质量保证期以及标志、标签、包装、储运,描述了氰戊菊酯乳油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氰戊菊酯乳油产品的质量控制。

注:氰戊菊酯的其他名称、结构式和基本物化参数参见附录A。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00—2021 农药水分测定方法GB/T 1603 农药乳液稳定性测定方法GB/T 1604 商品农药验收规则GB/T 1605—2001 商品农药采样方法GB 4838 农药乳油包装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19136—2021 农药热储稳定性测定方法GB/T 19137—2003 农药低温稳定性测定方法GB/T 28135 农药酸(碱)度测定方法指示剂法GB/T 28137 农药持久起泡性测定方法GB/T 32776—2016 农药密度测定方法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4.1 外观稳定的均相液体,无可见的悬浮物和沉淀物。

4.2 技术指标氰戊菊酯乳油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氰戊菊酯乳油技术指标5 试验方法警告: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5.1 一般规定本文件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

5.2 取样按GB/T 1605—2001 中5.3.2进行,用随机数表法确定取样的包装件,最终取样量应不少于200 mL。

5.3 鉴别试验气相色谱法——本鉴别试验可与氰戊菊酯质量分数的测定同时进行。

在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试样溶液中某两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样溶液中氰戊菊酯α体和氰戊菊酯β体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其相对差应在1.5%以内。

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及实施方案.

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及实施方案.

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及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制定背景1、我国农药原药和制剂生产状况2011年, 我国农药产量 264.8万吨 (国家统计局数据 , 出口 140万吨 (实物量, 农业部数据 , 进口 4万吨 (实物量, 农业部数据。

国内消费量约为 50万吨(折纯。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制剂年产量约 200万吨。

其中乳油产量约占 50%, 使用溶剂 30万吨左右, 绝大部分是高挥发性芳烃, 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2、初步提议与政策发布为减少有机溶剂挥发对环境的影响, 2006年,原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经过调研和专家论证, 对削减乳油提出了分三个阶段实施的意见。

第一阶段:国家发改委 2006年第 4号公告,“自 2006年 7月 1日起,不再受理申请乳油农药企业的核准”;第二阶段:工信部《工原(2009 29号》公告,“从 2009年 8月 1日起停止颁发新申请的乳油产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第三阶段:在适当的时候除一些只适合制备乳油的农药产品外, 停止以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为溶剂的乳油产品生产。

3、新剂型的储备我国农药剂型主要有乳油、粉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剂型,如可分散粒(片剂、水(油悬浮剂、微胶囊剂、水乳剂、微乳剂等,有替代老剂型基础。

2010年主要剂型的数量产品类别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溶性液剂水剂合计杀虫剂 37027453163551367655335 4、乳油问题之关键乳油问题的关键是溶剂,目前我国乳油所使用的溶剂主要是易挥发轻芳烃溶剂,该溶剂具有毒性较高、易燃、半衰期长,对环境影响大等缺点。

此外,在其他一些剂型中还使用较多的毒性较高或具有致癌性的溶剂,如甲醇、二甲基甲酰胺(DMF 等。

如果用其他毒性较低、安全性较高的溶剂,乳油仍然是一种好的剂性。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实施方案的任务来源和工作推进情况:1、任务来源2010年 12月, 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提出立项, 2011年 4月获得工信部批准立项。

乳油内控指标及检测方法

乳油内控指标及检测方法

1、自动分散性乳油的乳化分散性是指乳油放入水中自动乳化分散的情况。

一般要求乳油倒入水中能自动形成云状分散物,徐徐向水中扩散,轻微搅动后能以细微的油珠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的乳状液,以满足喷洒要求。

乳化分散性能的测定国内常用方法实验条件标准硬水:342和500mg/L;温度:25±1℃;稀释倍数:有机磷农药和菊酯类农药1000倍,其它农药500倍。

实验方法用注射器将1ml乳油,在距离水面2cm高处,慢慢地滴加到装有硬水的烧杯中、,观察乳油在水中自然分散及乳化。

评价方法2、乳化稳定性乳化稳定性是指乳油用水配制成的乳状液的经时稳定情况。

通常要求在施药过程中药液要稳定,不析出浮油或沉淀,即上无浮油,下无沉淀;当药液喷洒到叶面上,由于水分蒸发,乳液被破坏(破乳),有效成分(包括溶剂)或乳化剂沉积在叶面上,充分发挥药剂的防治效果。

如果药液过于稳定,在叶面上不能及时破乳,那么药液在叶面上容易流失现象,影响药剂的防治效果。

乳化稳定性测定国内规定方法见GB1603-79,1988年测定步骤在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25-30℃标准硬水,用移液管吸取乳油试样,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徐徐加入硬水中(按产品规定的稀释浓度),使其配成100ml乳状液。

加完乳油后,继续用2-3r/min的速度搅拌30s,立即将乳状液移至清洁、干燥的100ml量筒中,并将量筒置于恒温水浴中,在25-30℃范围内,静置1h,取出,观察乳液分散情况,如在量筒中没有乳油,沉油或沉淀析出,则稳定性合格。

3、贮存稳定性乳油的稳定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两方面的内容。

乳油的化学稳定性是指乳油在贮存期间有效成分的变化情况,要求乳油中的有效成分在贮存期间基本不变化或变化不大,不影响药剂的防治效果。

物理稳定性是指乳油经贮存后,乳油的外观,乳化分散性,乳化稳定性等物理性质变化情况。

乳油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农药原药的化学稳定性,乳油中水分含量和酸碱度或PH值,其次是溶剂、乳化剂品种、性质和质量,以及原药的纯度等。

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及实施方案

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及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及实施方案篇一:3.2120XX年中国农药制剂年度回顾及发展趋势20XX年中国农药制剂年度回顾及发展趋势15年,对于整个农药行业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农药制剂行业也是如此。

这一年,“零增长”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农药行业发展的方向,原药进入微利期,制剂行业增速放缓。

与此同时,国家加强了对高毒高风险农药的监督和管理,与农药行业相关的特别是安全与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实施加大了监督和处罚力度。

另外,“互联网+”在农药行业的广泛应用,尤其在制剂行业热度不减,各种创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正在逐渐改变着农药行业的发展模式与趋势。

总之,规范化、规模化、精细化、专业化将会成为今后农药行业发展的热点与亮点。

120XX年农药制剂登记情况20XX年登记产品3,294个,与上年基本持平。

20XX年登记杀虫剂954个,占比28.96%,同比减少4.0%;杀菌剂1,000个,占比30.36%,同比增加了1.7%;除草剂933个,占比28.32%,同比增加了1.7%;卫生杀虫剂235个;植物生长调节剂94个;其他78个。

杀菌剂增速显著,且成为登记总数量中的首位,与20XX年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与20XX 年吡唑醚菌酯等专利到期产品登记数量多有着直接的关系。

登记结构变化与产品专利过期之间的关系值得研究和跟踪,同时也值得警惕,知识产权、同质化等或许是未来的主要矛盾之一。

20XX年按剂型统计:悬浮剂767个,原药403个,可湿性粉剂359个,水分散粒剂270个,水剂245个,乳油180个,水乳剂159个,可分散油悬浮剂126个,微乳剂122个,悬浮种衣剂122个,颗粒剂91个,电热蚊香液46个,悬乳剂40个,可溶粉剂35个,可溶粒剂35个,其他294个(见图1)。

从剂型角度分析,乳油从20XX年的第4位变为第5位,排名前两位的依然是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

按毒性统计:低毒2,524个,微毒464个,中等毒184个,低毒(原药高毒)76个,中等毒(原药高毒)36个,其他10个。

实验四农药乳油的配制和质量鉴定

实验四农药乳油的配制和质量鉴定

农药乳油的配制原理
溶解原理
农药原药和有机溶剂混合后,通过搅拌、加热等方式使农药原药完全溶解在有 机溶剂中,形成均一溶液。
乳化原理
在农药乳油的制备过程中,加入乳化剂并经过搅拌、乳化等工艺,使农药原药 在水中形成稳定的乳浊液。乳化剂的作用是降低表面张力,增加分散相的稳定 性,防止液滴聚结。
农药乳油的质量鉴定原理
用于量取和混合实验材料。
电子天平
用于称量农药原药和其他材料 。
04
实验步骤
农药乳油的配制
准备原料
根据配方要求,准备 适量的农药原药、乳 化剂、溶剂等原料。
加热溶解
将农药原药和溶剂放 入加热容器中,加热 至完全溶解。
加入乳化剂
将溶解好的农药溶液 倒入乳化剂中,搅拌 均匀。
调整配方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 农药乳油的配方,以 满足不同处理的需求。
实验操作不够规范
01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够规范,导致部分农药乳油出现分
层、沉淀等现象,影响了实验结果。
实验条件控制不够严格
02
实验过程中,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控制不够严格,可能对实
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实验数据整理不够完善
03
在实验过程中,部分数据记录不完整或存在误差,导致后续数
据分析不够准确。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了解农药乳油的质量鉴定标准
物理稳定性
乳油应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 不易出现分层、沉淀等现象。
有效成分含量
乳油的有效成分含量应符合规 定的标准。
外观
乳油应为均匀的液体,无沉淀 和杂质。
化学稳定性
乳油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不易分解变质。
乳化性能
乳油应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 能够与水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农药乳油产品标准编写规范.

农药乳油产品标准编写规范.

农药乳油产品标准编写规范HG/T 2467.2—2003农药乳油产品标准编写规范该产品中各有效成分的其他名称、结构式和基本物化参数如下:a)……(有效成分1通用名)ISO通用名称:CIPAC数字代号:CA登记号:化学名称:结构式: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按XXXX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生物活性:(杀虫、杀螨、杀菌、除草……)熔点:…℃沸点:…℃蒸气压(…℃):…Pa溶解度(g/L或g/kg,…℃):稳定性:(对酸、碱、光、热等的稳定程度、半衰期)b)……(有效成分2通用名)内容同a)c)……(有效成分3通用名)内容同a)注:如该产品为单一有效成分制剂,可省略本标准中有效成分2和有效成分3的所有相关内容。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剂名称)乳油的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由……(有效成分1通用名)、……(有效成分2通用名)、……(有效成分3通用名)原药与乳化剂溶解在适宜的溶剂中配制而成的……(制剂名称)乳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1600 农药水分测定方法GB/T 1601 农药pH值测定方法GB/T 1603 农药乳液稳定性测定方法GB/T 1604 商品农药验收规则GB/T 1605-2001 商品农药采样方法GB 4838 农药乳油包装GB/T 4946 气相色谱法术语HG/T 2467.1—2003 农药原药产品标准编写规范3要求3.1组成和外观:本品应由符合标准的……(有效成分1通用名)、……(有效成分2通用名)、……(有效成分3通用名)原药制成,应为稳定的均相液体,无可见悬浮物和沉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标准及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制定背景1、我国农药原药和制剂生产状况2011年,我国农药产量264.8万吨(国家统计局数据),出口140万吨(实物量,农业部数据),进口4万吨(实物量,农业部数据)。

国内消费量约为50万吨(折纯)。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制剂年产量约200万吨。

其中乳油产量约占50%,使用溶剂30万吨左右,绝大部分是高挥发性芳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2、初步提议与政策发布为减少有机溶剂挥发对环境的影响,2006年,原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经过调研和专家论证,对削减乳油提出了分三个阶段实施的意见。

第一阶段:国家发改委2006年第4号公告,“自2006年7月1日起,不再受理申请乳油农药企业的核准”;第二阶段:工信部《工原(2009)29号》公告,“从2009年8月1日起停止颁发新申请的乳油产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第三阶段:在适当的时候除一些只适合制备乳油的农药产品外,停止以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为溶剂的乳油产品生产。

3、新剂型的储备我国农药剂型主要有乳油、粉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剂型,如可分散粒(片)剂、水(油)悬浮剂、微胶囊剂、水乳剂、微乳剂等,有替代老剂型基础。

2010年主要剂型的数量产品类别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溶性液剂水剂合计杀虫剂370274531635513676553354、乳油问题之关键乳油问题的关键是溶剂,目前我国乳油所使用的溶剂主要是易挥发轻芳烃溶剂,该溶剂具有毒性较高、易燃、半衰期长,对环境影响大等缺点。

此外,在其他一些剂型中还使用较多的毒性较高或具有致癌性的溶剂,如甲醇、二甲基甲酰胺(DMF)等。

如果用其他毒性较低、安全性较高的溶剂,乳油仍然是一种好的剂性。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实施方案的任务来源和工作推进情况:1、任务来源2010年12月,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提出立项,2011年4月获得工信部批准立项。

2、工作推进情况2011年1月~5月: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拟定工作方案;2011年6月:对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组织起草标准草案;2011年7月:组织起草单位讨论标准草案;2011年8-9月:组织参加起草单位验证分析方法,广泛征求意见;2011年10月:报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农药专业委员会;2012年9月: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农药专业委员会通过。

乳油中有害溶剂和推荐溶剂的界定:1、有害溶剂界定(1)有明确致癌致畸作用,对农药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健康有潜在的危害;(2)属于低闪点溶剂,易燃易爆,生产贮运安全性差;(3)属于挥发性有机物质(VOC),在生产场所和农药喷洒后污染大气环境;(4)与水互溶,使用后易污染水源。

2、圈定的有害溶剂与杂质本标准确定的有害溶剂是目前使用量较多的: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DMF)。

附带杂质包括:乙苯和萘3、推荐溶剂(1)导向:2010年4月苏州行业环保制剂会议,工信部明确政策导向“乳油产品需要使用植物油及直链烷烃类环保溶剂”。

(2)较安全性溶剂确定:重芳烃:在石油和煤加工过程中副产的C9以上芳烃,做农药溶剂使用的主要是馏程为165-290℃、碳数范围为C9-C16的芳烃。

生物质溶剂:天然产物为原材料,经过分离、纯化、改性、调配可用于化工用途的溶剂。

且溶剂本身有相关的资料证明对人、动物和环境是安全的。

乳油成分标准值推荐:1、经验借鉴(1)美国1987年就开始对农药中惰性成分(溶助剂)进行管理,将农药用惰性成分分为四组,要求企业使用安全的惰性成分;(2)我国台湾地区1996年起对农药产品中有机溶剂加强管理,截止到2006年2月,对农药产品中使用的38种有机溶剂进行了限期禁用或限量管理;(3)OECD调查报告称,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先后出台了一些限制规定,更多的国家正在考虑出台相关管理规定。

2、标准值推荐通过的限量标准:1、限值调整(1)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和萘限值无异议;(2)甲醇和DMF有调整,并且调整的范围还比较大。

2、通过的标准(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要求)贯彻落实(实施方案)1、农药乳油产品限制使用有害溶剂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1)2012年7月,起草实施方案;(2)2012年11月标准通过后起草实施方案第二稿。

实施目标:对目前在乳油生产中大量使用的二甲苯、甲苯、苯、甲醇和二甲基甲酰胺等5种有害溶剂实施限制使用,并对制剂溶剂中乙苯和萘等杂质的含量进行控制,目标是实施限量使用3年内使5种限量溶剂的使用量减少90%以上。

对乳油产品中上述5种有害溶剂设定限量指标,组织分批分期逐步实施。

通过乳油溶剂更新取得经验,适时将5种溶剂的限用措施扩展到其它农药制剂产品上。

为进一步限制使用其它有害溶剂、规范农药制剂生产中其它助剂的使用,编制全面提升我国农药产品安全性的发展规划积累经验和提供依据。

贯彻落实(实施方案)2、实施步骤(1)第一批:选择产品集中度较高、使用量大、在溶剂更新方面已有投产先例或更新技术难度较低的农药的乳油产品群实施。

涉及44个原药的乳油登记品种4000多个,主要是菊酯类、阿维菌素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酰胺类除草剂、唑类杀菌剂等农药中的乳油产品及其它集中度较高的农药乳油产品(包括含有上述有效成分的复配制剂,以下各批次同)。

第一批乳油溶剂更新的农药品种清单如下:(1)阿维菌素(abamectin)(23)灭多威(methomyl)(2)丙草胺(pretilachlor)(24)氰戊菊酯(fenvalerate)(3)丙环唑(propiconazol)(25)炔螨特(propargite/viscous)(4)柴油(矿物油)及复配制剂(26)三唑磷(triazophos)(5)敌敌畏(dichlorvos)(27)三唑酮(triadimefon)(6)丁草胺(butachlor)(28)辛硫磷(phoxim)(7)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29)乙草胺(acetochlor)(8)毒死蜱(chlorpyrifos)(30)乙酰甲胺磷(acephate)(9)二甲戊灵(pendimethalin)(31)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10)氟铃脲(hexaflumuron)(32)异丙威(isoprocarb)(11)氟氯氰菊酯(cyfluthrin)(33)仲丁威(fenobucarb)(12)氟啶脲(chlorfluazuron)(34)吡虫啉(imidacloprid)(13)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35)哒螨灵(pyridaben)(14)高效氟吡甲禾灵(haloxyfop-P-methyl)(36)咪鲜胺(prochloraz)(15)高效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37)啶虫脒(acetamiprid)(16)高效氟氯氰菊酯(beta-cyfluthrin)(38)溴氰菊酯(deltamethrin)(17)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 benzoate)(39)腈菌唑(myclobutanil)(18)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40)仲丁灵(butralin)(19)精恶唑禾草灵(fenoxaprop-P-ethyl)(41)异恶草松(clomazone)(20)精喹禾灵(quizalofop-P-ethyl)(42)二嗪磷(diazinon)(21)联苯菊酯(bifenthrin)(43)氧乐果(omethoate)(22)氯氰菊酯(cypermethrin)(44)氟硅唑(flusilazole)(2)第二批:原则上由第一批余下的乳油品种组成。

(3)第三批:溶剂替代技术难度很大且国内外尚无溶剂替换先例的极少数乳油产品。

第三批乳油产品由相关企业申报,并经逐级论证、审定后于2014年9月30日前确定并公布清单。

贯彻落实(实施方案)3、进度安排(1)总体进度:目标在4年内完成。

其中第一批和第二批在前三年完成,为保证批准证书或许可证书的续展换证对实施周期的覆盖,第一、二批之间设置一年交叉。

(2)分解进度:自本方案文件发布之日起至2014年9月30日前实施第一批农药乳油产品溶剂更新,在生产批准证书或许可证书续展换证时完成新配方的审批工作。

2014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实施第二批乳油品种的溶剂更新。

2015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实施第三批乳油产品的溶剂更新,其中若确有因技术原因暂无法实施溶剂更新的产品,将分别经论证确定缓改、限用、改换剂型或淘汰等审定结论。

4、有关措施不搞一刀切,分批次与正常的生产批准证书或生产许可证书续展换证相结合,使农药乳油溶剂更新工作有序开展。

分省市组织《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中的检测项目培训。

同步增设生产批准证书或许可证书续展换证的全组分申报要求,并附相关有害溶剂含量检测报告。

从严控制《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中允许10%的二甲苯限量,企业在使用此上限指标时,应说明必须使用的技术原因。

在各批次实施周期内,对生产批准证书或许可证书续展换证靠前的产品,照顾适当后延申报。

供农药制剂用的溶剂,设立所含乙苯和萘的杂质限量指标并公告。

参照国际同类产品的指标,分别为0.1%和1%(Solvesso ND系列溶剂油),农药企业在与溶剂供货企业签订合同时,应标注乙苯和萘等杂质含量的相应要求,以保证产品达标。

要求各农药助剂企业,不得使用本方案限用的溶剂来配制农药助剂产品。

并研究设立相应的处罚措施。

不支持国际农药界已普遍限制使用的有害溶剂作为替代溶剂。

组织开展各专题技术交流,鼓励企业与院所、高校合作开展技术合作、技术转让,对关联度大的技术难题设立科技专项予以扶持。

鼓励使用经相关资料证明对人、动物和环境安全的生物质溶剂作为更新成分之一,如松脂基植物油、脂肪酸甲酯等。

其中替代技术成熟的,组织在行业内推广。

第三批乳油产品清单由相关企业申报、经逐级论证、评审产生。

具体要求和申报、评审的程序及表格等,需专题研究确定后另行公告。

(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