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实践要求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社会实践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社会实践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社会实践要求一、实践形式:学生自行分组,每5-6个人为一组,选择一实践主题——参观或访谈,以论文或访谈报告作为最终实践成果。

二、实践内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全部在北京进行,主要是在市区的范围之内进行参观或采访活动,以期尽可能全面地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某个历史环节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加深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必然性的理解。

①参观博物馆,如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鲁迅博物馆等。

②参观各有关纪念馆、纪念地等,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宋庆龄故居、梁启超墓、孙中山衣冠冢、圆明园、教堂建筑(涉及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的北京南堂、东堂和西什库教堂)等。

③自主选择访谈对象,如阅历丰富的工农人士,以及老干部、老军人等,进行现当代史方面的采访。

④学生在参观和访谈活动举行之前后,须利用图书馆、网络研读有关的经典理论和史料。

三、实践要求:1.每个社会实践小组在正式开展实践活动之前,都要制定一份社会实践大纲,将本组计划开展的活动内容、具体的步骤、终极目标等一一载明上交,教师在其可行性、科学性方面认真审核并认可之后,活动方许展开,否则需要重新制定,直至合格为止。

2.参观博物馆、纪念地的成果是以组为单位撰写一篇不少于5000字的论文(要求严格依照论文的形式和结构要求撰写,即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索引、参考文献)。

3.参加访谈活动者,应该最终形成一篇主题突出的采访记录,在大题目之下,要分行载明参访对象、采访者、采访地、采访时间(精确到分)、采访内容等。

亦不少于5000字。

4.小组内的所有成员都必须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上交论文的同时,要上交至少一张全组人员在参观地的照片,或与采访对象的合照。

5.完成实践后,各小组需将实践活动情况及成果制作成PPT作为课堂交流使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通过实施社会实践教学,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和强国富民探索的认识,帮助大学生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实施原则任课教师负责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的原则;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交替进行的原则;学生个性塑造与团队协作精神相互促进的原则。

三、学时安排《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2个学分、32学时。

以一门课程一个学分至少保证社会实践教学2课时为标准,该门课程社会实践教学至少保证4课时,总课时为28+4。

同时,任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理论教学中的2—4个课时作为社会实践教学安排。

该门课程教学任务一学期完成。

四、实施形式及要求(一)实施形式社会实践教学实施形式分为规定项目、自选项目、创新项目三类:1.规定项目:1个,所有学生必须完成。

项目一:红色之旅参访。

保定现有七处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是以人民战争闻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冉庄地道战遗址、二是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三是阜平城南庄革命纪念馆;四是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五是以中国近现代军事家的摇篮保定军校;六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七是保定直隶总督署。

学生可利用节假日任选其中一个进行参观走访,活动结束后撰写活动体会或考察报告,具体题目自定,择优交流或院刊发表。

2.自选项目:共五个,学生可从中任选一个完成。

项目一:我看历史风云人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中国近代或现代一名历史风云人物的ppt。

内容包括历史人物的生平简介、思想体系、历史评价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

通过收集资料及分析整理制作,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增进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环节教学实施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环节教学实施要求

论文作业在咸鱼tb16132666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环节教学实施要求一、实践教学环节目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环节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论课,注意关注近现代史的发展,在实践中认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善于总结历史的基本经验,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与此同时,在实践中,要注意联系社会上流行的有关思潮,联系大学生经常关注或者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有针对性的了解有关的历史情况,引导学生从正面认识道理,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二、实践环节内容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所学的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利用天津当地或学生家乡的近现代历史资源,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国近代四个选择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进行等方面进行实地的调查、考察、研究,提交实践报告。

可供选择的课题有: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供参考的考察地点有:五大道八国租界、解放北路、静园在近现代史上,天津是列强瓜分中国的缩影,天津五大道等地完整地保存了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建筑,五大道、解放北路、静园等不只是要在建筑学意义上保留它,这些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它应当是对帝国主义的控诉,是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证。

五大道、解放北路、静园等应当成为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的活教材。

五大道上保留了许多历史名人的故居,可以加深学生对近现代史上各种正反面人物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可以深刻理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天津的原因。

2、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是什么?供参考的考察地点有:望海楼教堂、大沽炮台面对西方列强的一次次炮火轰鸣,我们的人民,特别是地处天津的人民是如何进行反抗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主要是以大沽炮台为代表,包括八里台、袁世凯故居等历史遗迹的记述,让学生了解天津在鸦片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天津人民在中国近代是如何奋起反抗,不屈不挠,与外国侵略者周旋抗争,特别是天津人民在大沽炮台顽强抗击敌人的英勇事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嘿,各位小伙伴们,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份超级实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方案”,作为一名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可是把这个方案打磨得光彩照人,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实践教学目标咱们得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感受历史变迁,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锻炼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1.近代中国历史背景从鸦片战争开始,让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史的历史背景,包括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的加深等。

2.太平天国运动引导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分析农民阶级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洋务运动让学生探讨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成果,了解洋务派与保守派的斗争,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4.戊戌变法分析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让学生了解维新派的政治主张,评价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5.辛亥革命讲述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意义。

6.抗日战争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让学生感受民族英雄的英勇无畏,弘扬民族精神。

7.解放战争分析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局,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解放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实践教学方式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历史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

2.观看纪录片挑选一些优质的纪录片,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3.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小组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践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观、讨论、研究等,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任务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任务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任务要求我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任务要求一、评估我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任务1. 我国近现代史纲要我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指我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的概要和纲要,包括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的历史内容。

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经历了近代化和现代化的探索和变革,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社会实践任务要求社会实践任务要求是指在学习和研究我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实践性学习任务。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体验历史,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讨论我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任务在评估我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任务要求时,我们不仅需要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还需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价值观培养。

社会实践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 深度评估针对我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任务,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让学生深入到历史的细节和内涵中,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史人物的态度和选择。

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活动和专题研究,让学生深入感受历史时期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增强对历史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2. 广度评估除了深度评估,社会实践任务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广度,涵盖历史的多个方面和层面。

通过开展社区服务、参与志愿活动、深入乡村调研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历史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和历史应用能力,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和思维广度。

三、撰写有价值的文章基于以上评估,我们可以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介绍我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社会实践任务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培养路径和方法。

在文章中,我们应该从简到繁地讲解我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引导读者逐步深入了解历史的精髓和复杂性;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提出具体的社会实践任务要求和推荐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代史实践教学大纲(3篇)

近代史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掌握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

(2)培养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有较深入的理解。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分析、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和历史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视和平、追求进步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近代史背景及特点(1)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和特点(2)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背景及影响2. 近代中国的主要历史事件(1)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2)太平天国运动(3)洋务运动(4)戊戌变法(5)义和团运动(6)辛亥革命(7)五四运动(8)抗日战争(9)解放战争3. 近代中国的主要历史人物(1)林则徐、魏源、严复等思想家(2)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代表人物(3)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代表人物(4)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革命派代表人物(5)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4. 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1)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的演变(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3)近代文学、艺术、哲学的兴起(4)新文化运动5.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1)农业、手工业的变革(2)城市化的进程(3)教育、卫生、交通等领域的改革(4)社会风俗的变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近代史的基本知识、理论和观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分析其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5.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

四、实践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感受历史氛围,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计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计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教学计划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一)目的通过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用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文物遗迹等,帮助学生具体形象地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中国人民尤其是河南人民在实际斗争中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要求在实践教学中,了解河南人民在近代革命时期的斗争历程、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学习河南人民坚定革命信念,坚持革命斗争的英勇精神;并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对祖国现代化建设负有重大责任的新一代,应如何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二、实践内容与调查报告选题(一)内容:可以选择实地参观考察。

地点主要是安阳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革命旧址、遗址(比如,烈士陵园等),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和实物实景(比如:大型厂矿、社区等)。

出于经费及安全的考虑,建议学生以在安阳地区参观考察。

(二)选题参考范围(可以另外自拟一个具体的小题目)1、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调查说明:对当地的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状况和保护问题,就某一个方面进行实地采访和调查。

写出调查报告。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调查说明:对当地的独特的风俗习惯、地方戏曲、地方传统艺技、地方传统小吃制作工艺、方言等的传承和保护情况进行实地采访和调查。

写出调查报告。

3、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说明:对革命根据地或老区现今经济、社会等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困难开展广泛调查,对如何更好更快地推动根据地的经济、社会等发展提出建议,写出调查报告。

4、自己家乡新中国63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史调查说明:对新中国63年来家乡经济社会发生(包括对衣食住行等)的翻天覆地变化历史进程展开调查,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记载、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写出调查报告或论文。

例如:家乡在近现代革命和建设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的调查分析。

家乡在近现代革命和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调查情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1. 课程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和引导,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并理解其中的知识内容和历史事件。

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和经历相关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参观纪念馆、革命纪念地或将一些历史文物、图片等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变迁,并结合实地考察的经历进行讨论和反思。

4. 问题引导: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引导学生去查找、分析和综合历史资料等方法,帮助学生找到答案,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5.研讨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讨,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历史
问题或主题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并通过研讨会的形式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合作能力。

通过以上实践教学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进而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课外实践教学的实施形式及时间安排:
(一)课外实践教学的教学设计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社会实践教学周的时间,按照本组的选题展开社会调查;
课外实践教学实践项目一:南京晓庄学院的历史调查;
实践项目二:南京晓庄学院早期革命斗争历史调查
实践项目三:“我身边的历史”调查
实践项目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困境调查及解
决路径;
实践项目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与整合;
实践项目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受众群体的分布调查及原因
分析;
实践项目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收费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
题、建议。

学生在以
下项目中
任选一项
目,以小
组为单
位,组织
实施并提
交社会调
查报告。

2、教师于开学第四周将相关要求、参考选题予以布置,请学生自行分组和选题,并与第七周将分组情况及选题、调查大纲汇总上交,表格如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分组及计划安排选题
选题理由
小组及成员分工
组长及联系方式
调查方案(开展问卷
调查的小组,须附调
查问卷原稿)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3、教师对分组、选题进行适当协调,并对学生调查大纲进行修订,并与第九周将结果反馈给学生;
4、第十周至十三周为社会实践教学周,学生利用这四周时间,根据调查大纲开展社会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于十四周统一上交,并在调查报告中注明是否参与评优。

5、教师对学生上交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进行初评,并写出评阅意见,后由教研室统一评阅,评选出优秀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调查报告教师评阅意见选题
小组成员
(院系、
班级、姓
名、学号)
指导
教师评语
实践报告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二)课外实践教学社会调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荐:
按照以位于南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周边地区相关教育基地为辅的原则。

包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山陵、总统府、梅园新村(南京)、静海寺、渡江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塔(徐州)、周恩来纪念馆(淮安)、中共一大会址(上海)、新四军纪念馆(盐城)等。

(三)课外实践教学调研报告的撰写具体要求及格式
1、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的具体要求
(1)字数不少3000字,符合论文写作规范要求;
(2)必须附相关图片,图文并茂,图片中必须出现小组成果的过程图片;
(3)必须附原始调查资料(如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及分析结果;
(4)必须附小组成员的调查心得体会,每位成员的心得体会不少于200字;
(5)杜绝抄袭,建议及提出的解决方案等要有新视角和建设性意见;
2、调研报告封面样式
南京晓庄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
践报告
(宋体2号字加粗居中对齐)
报告题目(主标题)
——副标题
(中文:小二号宋体居中对齐)
(以下为4号宋体)
所在院(系、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学号):成员1:________________
成员2:________________
组长及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参与评优(是/否)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起止日期:二○一年月至二○一年月
二○一年月(居中)
3、实践报告的结构依次为:
(一)封面(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分组及计划安排(三)成绩记录表(四)正文(五)注释及参考文献(六)过程材料(调查图片材料、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七)小组成员心得体会。

4、社会实践报告撰写格式与规范
(1)社会实践报告撰写格式
报告写作过程中,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的内容可用脚注、尾注两种方法。

注释序号用①、②……表示,当既有注释,又有参考文献时,注释在前,参考文献在后。

为了反映报告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同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应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或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放在正文之后,用序号[1]、[3~5]……标出。

“参考文献”的内容:中文用小五号宋体字体。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 题名[J]. 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序号]作者. 题名[A].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授予年.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 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专利:[序号]申请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 授权日期.
技术标准:[序号]发布单位. 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2)社会实践报告打印要求
实践报告用A4纸打印。

1.5倍行距,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文章正文内容用五号宋体字体。

(3)其它要求
表格:
报告中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如:表8),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表2-5),采用哪种方式应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

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

表格的结构应简洁。

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

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

表序和表名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五号宋体。

图:
插图要精选、简明、清晰,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

图序可以连续编序(如:图23),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图4-3),采用哪种方式应与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

仅有一图时,在图名前加‘附图’字样。

报告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应可用计算机打印输出。

由若干个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出。

图序和图名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五号宋体。

公式:
论文中重要的或者后文中须重新提及的公式应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如:公式(15))或逐章编序(如:公式(5-1)),序号排在右边行末。

公式与
序号之间不加虚线。

标点符号:
注意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不能混用。

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

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0.50:2.00不能写作0.5:2。

表示概数时,数字间不加顿号,如五六吨、十六七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