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111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721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721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72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的实例中,错误的是()A. 蚯蚓的活动和取食使土壤变得疏松B. 干旱炎热的环境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到46℃时才会流汗C. 北极海域中生活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度高达60毫米D.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2、人体内的精子和卵细胞产生后;正确的生殖发育过程是()①受精②胚泡植入子宫内膜③受精卵发育成胚泡④排卵.A. ④→①→③→②B. ④→③→②→①C. ①→②→③→④D. ④→②→①→③3、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经历的进化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由低等到高等B. 由形态小的生物到形态大的生物C. 由简单到复杂D. 由水生到陆生4、一般用作测定血压的血管是()A. 上腔静脉B. 下腔静脉C. 主动脉D. 肱动脉5、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盖玻片的右上方不小心留下了一个气泡,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时,气泡可能会出现在视野的()A. 左上方B. 左下方C. 右上方D. 右下方6、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A. 脐动脉B. 脐静脉C. 母体血液D. 胎盘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细胞结构看主要决定于细胞的()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8、细胞是组成我们身体的基本单位.下列细胞中,不参与组成我们身体的是()A.B.C.D.9、在生物分类学中,有时还在某一个等级下设“亚级”单位,例如,“种子植物门”就设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亚门.下列各组植物,哪一组在分类学上属于同一个“亚门”?()A. 油松与银杏B. 苏铁与刺槐C. 云杉与槟榔D. 柳树与雪松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如图是人体的内分泌腺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某成年男子身高不足一米,但智力都很正常,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2)图中腺体②叫____;其分泌的激素较____时;人会变得消瘦且情绪较易激动.(3)进入青春期后的中学生,身体发生了明显变化,女学生的变化主要是由[____]____分泌的雌性激素调节的结果.(4)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增多,该病的形成可能与[____]____的功能异常有关;医生给患者李某进行肌肉注射时,李某明知很疼,却不躲避,这一反射必须在____的控制下才能完成.11、阅读下列短文:当花的各部分发育成熟时;花被展开,雄蕊;雌蕊显露出来,这就是开花.不同的植物,开花的季节和时间是不一样的.科学家发现温度的高低对一些二年生植物的花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如冬小麦秋季播种萌发,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果,对这类植物来说,秋末冬初的低温就成为开花必需的条件;科学家还发现光照的长短也影响植物开花.如美洲烟草在夏季长日照下,株高达3-5米也不能开花,但生长在冬季温室中,日照时间短,植株高度不到1米即可开花.请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植物开花的外界条件主要有____和____.(2)虽然花的颜色多样、形态各异、组成不同,但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即花蕊),原因是花蕊与____的形成有直接关系.(3)山东种植的小麦是冬小麦,如果改为春季播种,则小麦将会只长苗而不开花结果.这主要是受非生物因素____的影响.(4)播种的“小麦种子”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是由____发育而成的.(5)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小麦种子”的____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来年开春麦苗返青后,为了促进麦苗快速生长,通常追施一次以含____的无机盐为主的肥料,以免造成苗小,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12、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判断你自己进入青春期了吗?____(是或不是).通过学习、体验或观察,请你写出青春期发育二个主要特点:____.13、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一段叙述:拿一块清洁的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0.7%的生理盐水.用凉开水把口漱净,取一根消毒过的牙签在口腔壁上轻轻刮几下,再把牙签放到载玻片的液滴中涂一下,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1)请纠正叙述中的两处错误:a____ b____(2)通常先用低倍物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图象,若要详细观察位于视野左上方的某个细胞的结构,则应将载玻片向____移动,使要观察的细胞位于____.转换成高倍镜后,用____调节至物像清晰.(3)使用一定浓度生理盐水的目的是____.(4)制作装片前,先将口漱净的目的是____.(5)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央出现一污点,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可能在哪?____.14、生物分类单位越大,包括的生物种类就越____;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就越____.15、某学习小组探究在擦黑板时;教室内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含量.(1)在探究中,常用五点取样法,正确的五点取样法是____(2)他们将制作的载玻片采集装置,放在教室的中央,擦黑板后5分钟,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五个抽样点的尘埃粒子数分别是15、12、18、14、11每个抽样点的面积4平方毫米.那么,在400平方毫米的范围内有____个尘埃粒子.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造成的误差,应该设置____组.(3)教室前排位置的尘埃粒子数应比测出的尘埃粒子____(多或少).16、如图是人体消化、吸收、循环和泌尿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④为生理过程,a、b;c代表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a为淀粉消化后的产物,则a为____,a由消化道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最终送到组织细胞,至少要经过心脏____次.循环系统能为全身各处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其动力器官是____.(2)生理过程②是____.(3)a和b最终通过血液循环送到组织细胞,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____;用于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及维持体温.(4)医生在检查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该病人患有肾病,则可能是图中____(填序号)过程异常所致.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花生种子结构中,2片子叶将来发育成新植株.____.(判断对错)18、青春期最显著特征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加,最突出特征是出现第一性征.____.19、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病毒.____.(判断对错)20、在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____(判断对错)21、某人手臂意外受伤,鲜红的血喷射出来,可以判断是动脉出血,应该在伤口的近心端采取必要的止血措施.____(判断对错)22、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组成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____(判断对错)23、吸毒只危害自身健康,不影响他人,不构成了犯罪.____.24、蚯蚓身体柔软,没有骨骼,因此是软体动物.____.(判断对错)25、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0分)26、妈妈从市场上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红看到后,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她一起去探究.(1)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______.(3)设计实验方案: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B;为甲组10粒黄豆芽提供遮光、适宜温度和湿度;为乙组10粒黄豆芽提供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环境;一周后观察种子萌发幼苗颜色.甲;乙两组如此设计的原因是______.(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______绿;乙中的黄豆芽______绿.(填“变”或“不变”)(5)改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_.27、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呼吸作用》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冀教版 (8)

《呼吸作用》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冀教版 (8)

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说明呼吸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

3.阐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4.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尝试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

1.运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原理来解决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植物呼吸和我们生产生活的联系。

2.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植物的呼吸现象。

2.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实验。

3.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难点:1.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概念。

课前准备:1.复习呼吸作用的实质、吸入和呼出气体的区别2.如何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3.预习植物的呼吸作用4.设计实验验证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5.复习光合作用原料、产物、条件、场所、两个转化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设置人和动物一样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你还记得我们在呼吸时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吗?怎样检测这两种气体?植物会不会也进行呼吸作用?如果进行呼吸作用,那么吸入什么气体?呼出什么气体?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完成了探究实验的前两个步骤,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

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们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设计一组实验来研究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

然后比比看哪一组的实验更科学合理、简单易行设计实验时请注意:单一变量和设置对照,给出的材料用具仅供参考我这里准备了一组关于植物呼吸现象的实验,我将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放入两个带盖的广口瓶,在温暖的环境中放置了一昼夜。

现在我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瓶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现象出现。

刚刚的实验可以证明植物呼吸作用吸入氧气,那么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呢?同学们请看flash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需要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除此以外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将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熟种子分别放入保温瓶,插入温度计并密封瓶口,4小时后观察完成学力水平26页12.13我发现呼吸作用于之前学过的光合作用中都涉及到水、二氧化碳、氧气、有机物以及能量的变化,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呼吸原料:有机物暗反应消耗有机物呼吸产物:瓶壁上有水珠光条件:暗反应时进行呼吸作用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设计实验,不足之处相互补充方案1:学生观察实验方案2:课件链接实验演示过程观察后回答问题观察分析观察,回答练习巩固ppt第2张探究问题:植物是否呼吸?作出假设: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设计实验:单一变量、设置对照材料用具:菜豆种子、清水、蜡烛、澄清的石灰水、量筒、试管、导管、烧杯、火柴、胶塞、酒精灯等ppt第3张植物的呼吸现象一●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实验中煮熟种子的作用是什么?●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到什么结论?ppt第4张植物的呼吸现象二●为什么要用漏斗加水到广口瓶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要用萌发的种子做实验?●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到什么结论?ppt第5张植物的呼吸现象三●甲、乙两个保温瓶的温度有什么变化?●产生的热量是从哪里的?●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什么结论?ppt第6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比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料产物场所:线粒体图片能量转换:化学能释放现在我们一起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左边写原料,右边写产物,中间写条件问: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否能进行?问: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否能进行?哪位还有疑问,如果没有我就要考考大家了:请最后一排的同学谈一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76. 植物如何通过叶片进行气体交换?

76. 植物如何通过叶片进行气体交换?

76. 植物如何通过叶片进行气体交换?关键信息项1、植物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2、叶片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3、气体交换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4、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5、气体交换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11 植物的气体交换概述植物通过叶片进行气体交换是其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过程。

气体交换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水分平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11 光合作用中的气体交换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二氧化碳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内部,到达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从而合成有机物质。

同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通过气孔扩散到大气中。

112 呼吸作用中的气体交换呼吸作用则与光合作用相反,植物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质,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

这些气体同样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行交换。

12 叶片的结构与气体交换的关系叶片的结构对于气体交换起着关键的作用。

叶片通常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121 表皮表皮细胞外覆盖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

表皮上分布着许多气孔,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

122 叶肉叶肉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富含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123 叶脉叶脉为叶片提供了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通道,同时也有助于气体在叶片内部的扩散。

13 气体交换的过程气体交换主要通过气孔的开合来实现。

131 气孔的结构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能够调节气孔的大小。

132 气孔的开合机制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

133 气体扩散气体通过气孔进入或离开叶片后,依靠浓度梯度在细胞间和细胞内进行扩散。

14 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气体交换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

141 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等。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呼吸作用》名师精选教案2 苏教版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呼吸作用》名师精选教案2 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2 苏教版一、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一)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respiration)是生物界非常普通的现象,是一切生物细胞的共同特征。

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成简单物质,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然而,呼吸作用并不一定伴随着氧的吸收和CO2的释放。

依据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参与,可将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大类型。

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是指生活细胞利用分子氧(O2),将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释放CO2,同时将O2还原为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有氧呼吸是高等植物进行呼吸的主要形式,然而,在某些条件下,植物也被迫进行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指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部分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微生物中称为发酵(fermentation),如酵母菌的发酵产物为酒精,称为酒精发酵。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重要有机物质提供合成原料。

3.为代谢活动提供还原力。

4.增强植物抗病免疫能力。

二、呼吸代谢途径糖酵解在无氧条件下酶将葡萄糖降解成丙酮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糖酵解(glycolysis)。

为纪念在研究糖酵解途径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三位生物化学家Embden, Meyerhof和Parnas, 又把糖酵解途径称为Embden-Meyerhof-Parnas途径(EMP途径)。

糖酵解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所有细胞中,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虽然糖酵解的部分反应可以在质体或叶绿体中进行,但不能完成全过程。

糖酵解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糖酵解的一些中间产物(如甘油醛-3-磷酸等)是合成其他有机物质的重要原料,其终产物丙酮酸在生化上十分活跃,可通过不同途径,进行不同的生化反应。

观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实验

观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实验

观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实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生命中两个至关重要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阳光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同时产生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将光合合成的有机物分解为能量,并使用氧气来进行能量转化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互补关系,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为呼吸作用提供氧气,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本实验旨在观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了解这两个过程在植物身上的作用。

实验材料:- 植物(可以选择绿色植物叶片)- 水- 玻璃瓶- 口盖- 苏打水- 阳光或人工光源- 水藻或蝌蚪等水生生物(可选)实验步骤:1. 准备一片健康的绿色植物叶片,并将其放置在一只玻璃瓶中,倒入适量水以覆盖叶片。

2. 将一块透明的胶带或口盖盖在瓶口上,确保瓶内密封。

3. 将另一瓶装满水,不加任何植物叶片。

4. 将两个瓶子放置在阳光下或人工光源下。

5. 观察随时间的推移,绿色植物叶片与白色瓶子内气体的变化。

- 注意观察:瓶中的气泡数量、位置和大小。

- 可以记录下每次观察时的结果,以便更好地观察变化。

6. 实验结束后,用清水清洗瓶子和叶片,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阳光或人工光源下,绿色植物叶片会产生气泡。

这些气泡是氧气,表明光合作用在进行,并释放出氧气。

2. 在另一瓶中,没有绿色植物叶片,没有气泡产生。

3. 实验中可以使用苏打水来验证气泡的气体成分。

将苏打水滴在气泡上,如果产生气泡,则表明气泡中有二氧化碳存在。

4. 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叶片会停止产生气泡,这表明在没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为呼吸作用所需,同时产生的有机物为植物提供能量。

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则为光合作用所需,形成了一个闭环。

这种互补关系使得植物能够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并在生命过程中保持平衡。

植物的呼吸实验报告

植物的呼吸实验报告

植物的呼吸实验报告植物的呼吸实验报告植物的呼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命过程,它使植物能够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旨在研究植物呼吸的过程,并探讨不同因素对植物呼吸的影响。

实验设计:我们选择了两种常见的植物进行实验,一种是绿萝,另一种是仙人掌。

我们将分别放置这两种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和测量。

实验一:温度对植物呼吸的影响我们将两种植物分别放置在两个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一个是常温(25摄氏度),另一个是低温(10摄氏度)。

然后,我们使用CO2浓度计测量每个温度条件下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实验结果显示,在常温条件下,绿萝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明显高于低温条件下的释放量。

而仙人掌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低温条件下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较高。

这说明不同植物对温度的响应是不同的,绿萝对较高的温度更为适应,而仙人掌则对较低的温度更适应。

实验二:光照对植物呼吸的影响我们将两种植物分别放置在两个不同的光照条件下,一个是强光照射,另一个是弱光照射。

同样地,我们使用CO2浓度计测量每个光照条件下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实验结果显示,在强光照射条件下,绿萝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明显高于弱光照射条件下的释放量。

而仙人掌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弱光照射条件下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较高。

这说明不同植物对光照的响应也是不同的,绿萝对较强的光照更为适应,而仙人掌则对较弱的光照更适应。

实验三:水分对植物呼吸的影响我们将两种植物分别放置在两个不同的水分条件下,一个是充足的水分供应,另一个是干旱的条件。

同样地,我们使用CO2浓度计测量每个水分条件下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实验结果显示,在充足的水分供应条件下,绿萝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明显高于干旱条件下的释放量。

而仙人掌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干旱条件下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较高。

这说明不同植物对水分的响应也是不同的,绿萝对充足的水分供应更为适应,而仙人掌则对干旱条件更适应。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出了几个结论。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呼吸作用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呼吸作用

二 氧 化 碳 浓 度
呼吸 光合 呼吸 呼吸
氧 气 浓 度
呼吸
光合 呼吸
呼吸
P44
P38 P44
拓6
例2 拓7
有 机 物 量
长出叶子 时间 P44 拓9
呼吸作用
如图所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密封在一个不透光 的钟罩内,将该装置放在温度为25℃的地方,那么 红墨水滴的移动方向是 A. 不移动 二氧化碳 氧气 B. 向左移 C. 向右移 D. 先向右移,后向左移
P44
P44 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 浑浊 变浑浊
拓5
拓3
有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产生_____
蒸腾作用
呼吸作用
a和b变量是 光.
验证光合作用 产生氧气.
实验三: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有氧气 本来有氧气,现在没有氧气 无氧气
P43
能燃烧
基7
不能燃烧
无氧气
有氧气 煮熟的种子
能呼吸
不能呼吸
考点4: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有机物
二氧化碳
P37
直10 直7
呼吸作用
光合=呼吸 开始进行光合
呼吸作用的重要题目呼吸光合呼吸呼吸呼吸光合呼吸呼吸同一棵植物一天内两种物质的测定p44时间长出叶子如图所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密封在一个不透光的钟罩内将该装置放在温度为25的地方那么红墨水滴的移动方向是先向右移后向左移呼吸作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机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呼吸作用p37直10开始进行光合光合呼吸
考点1: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细胞利用 氧 ,将 有机物 分解成 二氧化碳 和 水 ,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_____ 能量 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原料 产物

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报告

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报告

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报告植物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同时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而温度是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设计:本实验选取了一种常见的叶绿体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不同温度的环境中,分别设定为低温、常温和高温条件下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监测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呼吸速率来分析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选择一株健康的植物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放置在低温、常温和高温环境中。

2.监测呼吸速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通过测量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速率来确定其呼吸速率。

3.记录数据:将实验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植物的呼吸速率。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和数据统计,我们发现不同温度条件下植物的呼吸速率存在明显差异。

在低温环境下,植物的呼吸速率较慢,呈现出较低的代谢活性;而在高温环境下,植物的呼吸速率显著增加,代谢活性也相应提高。

常温条件下,植物的呼吸速率处于一个中等水平。

实验分析: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植物体内酶活性和代谢速率来实现的。

在低温环境下,植物体内的酶活性降低,导致呼吸速率减缓;而在高温环境下,酶活性增加,促进代谢活性的提高,加快呼吸速率。

因此,温度是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得出结论: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有着显著的影响,不同温度条件下植物的呼吸速率存在明显差异。

在实际种植和管理植物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温度,以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活动。

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实验研究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一点。

希望本实验结果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存在的疑点,学生容易 误认为“呼吸作用只能在(晚上)无光时进行”, 因此,实验二是实验一的补充。
(二)实验原理: 黄化苗中不含叶绿体,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情况下,呼吸作用显著些,便于观察。
(三)实验准备: (1)学生讨论:证明“植物在白天有光的条件 下也进行呼吸作用”的方案。 (2)表达与交流:派代表把本组的方案与全班 交流。 (3)实验方案:让绿豆幼苗进行遮光处理,形 成黄化苗,装入瓶内密封后光照4小时后作为实 验组,空瓶密封后同时进行光照4小时后作为对 照组,分别用火焰和石灰水检验。 (四)实验设计: 1、材料:黄化苗、罐头瓶子2个,石灰水,蜡 烛,燃烧匙,一次性的塑料杯子,废旧的沐浴 球,试管架,试管。
1、用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子A、B分别装入等量 的新鲜的樟树叶和干枯的樟树叶,密封后装入黑色 的塑料袋中遮光处理。24小时后,分别用点燃的火 柴梗迅速伸入瓶内,观察火焰是否有变化。
2、分别向A、B两瓶内滴入约50ml(约4滴管)澄清的 石灰水,轻轻摇晃,然后倒入两支试管中。仔细观 察石灰水有无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观察与思考:
1) A瓶内点燃的火柴熄灭表明了什么? 2)A瓶滴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了什么?
1)植物也有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消耗了氧,产生了二氧化碳。 3)呼吸作用的场所:活细胞(的线粒体)内。 4)植物在无光时能进行呼吸作用。
增设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证明“植物在(白天)有 光的条件下也进行呼吸作用”。
2、实验设计方案图示:
培养好的绿豆黄化苗
实验组
1
2
装入
黄化
幼苗
3
4
对照组 没有黄化幼苗

光照4 小时后



5


光照4小时后 水 检

3、实验操作: 分别用点燃的蜡烛迅速伸入甲、
乙瓶内,观察火焰是否有变化;然 后分别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三)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植物在光照下也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条件是: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证明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
实验一:
1.实验创新之处: 用矿泉水瓶子代替广口瓶,火柴
梗代替粘煤油的木条。
2、实验原理: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3.实验创新的图示:
(1)不需要小三脚架,密封性好。 (2)操作、携带方便易行。 (3)材料易得,廉价环保。 (4)避免叶片颜色混入反应液中。 (5)选材:樟树叶 不易萎蔫、腐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