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让葫芦丝走进小学课堂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论文-初探葫芦丝给音乐课堂带来的积极效应通用版

小学音乐论文-初探葫芦丝给音乐课堂带来的积极效应通用版

小学音乐论文-初探葫芦丝给音乐课堂带来的积极效应通用版《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

可用乐器为歌唱做伴奏,演奏欣赏曲的主题音调等。

可采用各种演奏形式,以学生普遍学习乐器的合奏为主,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

课堂乐器应易学易奏,便于集体教学使用。

吹奏乐器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发音纯正。

可因地制宜,选择学习本地区、本民族适宜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乐器。

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制乐器。

葫芦丝是我国特有的优秀少数民族乐器之一,音色亮丽而又柔肠百转,旋律富有诗意和舞蹈性,源于云南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德宏、临沧地区,近年来通过葫芦丝制作者们对葫芦丝的进一步改良和开发,以及各种媒介的传播,受到越来越多音乐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

葫芦丝的音域较窄,发音较容易,指法简单,嘴上技巧简练,无类似笛箫的超吹技巧,因此学生学习时比较容易上手。

葫芦丝的学习周期相对较短,整体技巧难度小于竖笛等乐器。

根据教学的密度,安排一年或者二年,只要教学得法,就一定会让学生愉快的掌握这一门乐器,演奏十到几十首难度不等的乐曲。

2008年我校开设一门葫芦丝兴趣班,此后笔者对葫芦丝便多了几分认识。

现谈谈葫芦丝对音乐课堂带来的一些积极效应:首先,葫芦丝演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长期以来,人们把学校中开设的音乐课当作“唱歌课”,原因是只重视声乐学习,但是音乐课是一门综合类型的课,唱歌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器乐教学也是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把器乐引进课堂,学生在听、唱之余,还可以利用一些乐器来表现音乐,抒发自己的感情,发挥自己的想象,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音乐论文-浅述葫芦丝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通用版

小学音乐论文-浅述葫芦丝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通用版

小学音乐论文-浅述葫芦丝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用版葫芦丝,音色亮丽而又柔肠百转,旋律富有诗意和舞蹈性,是我国特有的优秀少数民族乐器之一,源于云南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德宏、临沧地区,近年来葫芦丝通过制作者们对葫芦丝的进一步改良和开发,以及各种媒介的传播,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在我国,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器乐教学已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下面我就葫芦丝引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作用,以及引入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兴趣的培养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自然也越好。

葫芦丝学习中,难免有一些枯燥的、单调的技能训练,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应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性。

让学生自己探究乐器的构造、形状、由几个部分组成、有几个孔,以及音色有什么特点等等,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中还可以教授耳熟能详的音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还可以演奏葫芦丝音乐中的经典之作,让学生去欣赏去聆听,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当然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合奏、伴奏也提高了学生的葫芦丝演奏的水平,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真正发挥到了葫芦丝的作用,从而可以维持激发学生学习葫芦丝的热情。

二、器乐的特色葫芦丝之所以能广为流传,是因为它演奏技法简单,适合口传心授。

另外葫芦丝的音域较窄,发音较容易,指法简单,比笛箫的用气技巧少,因此学生学习时比较容易上手。

葫芦丝的学习周期相对较短,整体技巧难度小于笛子等乐器。

因此学生学习时比较容易上手。

只要教学得法,就能会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愉快的掌握这一门乐器。

三、课堂的教学小学生的嗓子很容易疲劳,唱歌教学中不能过多地练习,所以在唱歌教学中可以把葫芦丝的吹奏与唱歌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减轻学生的声带负担,保护学生的嗓子,又能调节课堂的气氛,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器乐声中放飞音乐的理想——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在器乐声中放飞音乐的理想——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110课堂实践┆课堂新探在器乐声中放飞音乐的理想——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与探索福建省三明市实验小学 李 薇摘 要:器乐是学习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

实际教学中,让器乐进课堂,能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同时,器乐教学能使学生反应变得更加灵敏,让学生的智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得到开发。

作者首先针对本校葫芦丝教学情况展开了分析,再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技能学习、内容拓展、平台搭建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打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小学音乐;器乐教学;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1)02-0110-02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1.02.053《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3—6年级学习竖笛、口琴、口风琴或其他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并规定“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1—2首”,这些要求体现了国家对课堂器乐教学越来越重视。

学生学习音乐离不开乐器,器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良好手段。

葫芦丝是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课堂乐器,它便于携带,价位不高,不仅能开发大脑,还能增加肺活量。

任何学生只要掌握了简单的演奏方法,便会唤醒对音乐的渴望,愿意展现对音乐的表达。

葫芦丝教学还能帮助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促使学生建立学习音乐的信心。

我校在2016年选择葫芦丝进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有效做法和思考。

一、本校葫芦丝教学情况我校开展全校性的葫芦丝教学已经五年时间,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就让孩子接触、学习葫芦丝。

在每周音乐课时间里,除了完成音乐教学内容,再抽取一定时间普及葫芦丝教学。

学校音乐组对各年级葫芦丝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一年级掌握基本的单音吹奏方法;二年级学习气息的运用,小练习曲;三年级接触小乐曲;四至六年级根据学生所学程度,曲目从易到难,分层教学。

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浅析

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浅析

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浅析葫芦丝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族乐器,它的悠扬动听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方式深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音乐课堂将葫芦丝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接触并学习这一传统乐器。

本文将就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情况进行浅析,探讨葫芦丝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葫芦丝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在学习和演奏葫芦丝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接触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妙,还能了解葫芦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具有积极的意义。

学习葫芦丝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

葫芦丝的演奏需要良好的气息控制、音准和节奏感,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葫芦丝的音色优美动人,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在音乐课堂上学习葫芦丝,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技能,还可以开拓他们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学习葫芦丝对于提高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也是非常有益的。

在学习和演奏葫芦丝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和谐的演奏效果。

这样的团队合作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在学习葫芦丝的过程中,学生还能结识新的朋友,拓展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子,培养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

学习葫芦丝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葫芦丝的演奏需要学生保持抬头挺胸、深呼吸等一系列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呼吸习惯。

葫芦丝的演奏需要学生练习持续的吹奏和手指的协调配合,对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手部灵活度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葫芦丝的音乐旋律优美动人,能够舒缓学生的情绪,减轻学习压力,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

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葫芦丝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

葫芦丝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

葫芦丝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一、引言葫芦丝是一种民间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葫芦丝常常被用来演奏民间曲调,传达情感和表达故事。

然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葫芦丝的教学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葫芦丝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二、葫芦丝的特点葫芦丝是一种具有独特音色的乐器,由于其简单的构造和易学的特点,适合于小学生的学习。

葫芦丝的音域宽广,能够演奏出如泣如诉的音色,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葫芦丝的演奏技巧较为简单,可以通过简单的指法和吹奏技巧,轻松地演奏出美妙的旋律。

因此,葫芦丝的教学适合于小学音乐课堂,具有很大的潜力。

三、葫芦丝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1.培养学生音乐素养通过学习葫芦丝,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文化,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葫芦丝的演奏,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音感和节奏感,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此外,葫芦丝的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协调手指和口腔的动作,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和手眼协调能力。

2.增强学生的表演能力葫芦丝作为一种独奏乐器,可以通过演奏技巧和音色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葫芦丝的演奏技巧,并通过学习不同的曲目,让学生能够自主创作和表演。

通过葫芦丝的演奏,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舞台表演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演技巧。

3.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葫芦丝的合奏演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合奏演奏,学生需要与其他学生进行密切的合作,互相配合,共同演奏出和谐的音乐。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协调能力。

四、葫芦丝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法1.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在葫芦丝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浅析

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浅析

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浅析【摘要】葫芦丝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乐器,近年来逐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本文从葫芦丝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教学挑战与机遇、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浅析。

通过对葫芦丝教学的探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音乐素养,丰富音乐教育内容。

挑战和机遇并存,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应对。

未来,葫芦丝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着广阔的推广前景,需要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保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葫芦丝教学的发展不仅是为了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文化素养,值得高度重视和推广。

【关键词】葫芦丝、小学音乐课堂、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挑战、教学方法、效果评估、音乐素养、推广前景、可持续发展策略1. 引言1.1 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浅析葫芦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员,在近年来逐渐走进了小学音乐课堂,成为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的关注。

葫芦丝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历史悠久,曾经是皇室宫廷音乐的主要乐器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葫芦丝逐渐走出宫廷,传入民间,并在民间音乐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葫芦丝常常被用来演奏古老的曲目,如《赛马》、《梁祝》等,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葫芦丝也开始被引入教学内容。

学生们通过学习葫芦丝,不仅可以接触到中国传统音乐,了解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音乐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葫芦丝的学习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耳聪、手巧和协调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2. 正文2.1 葫芦丝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葫芦丝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使其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演奏乐器之一。

葫芦丝的声音悠扬清脆, 音色优美动人,旋律优美动听,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葫芦丝可以独奏,也可以与其他乐器搭配演奏,丰富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

论葫芦丝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论葫芦丝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论葫芦丝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摘要:我国素质教育现在进行得如火如荼,器乐教学伴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器乐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乐感、音准、节奏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葫芦丝是我国民族传统乐器,简单易学,将其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既能活跃课堂氛围、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又能让孩子们了解、继承我国传统文化。

因此,本文将着重以葫芦丝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和意义为研究对象,发现葫芦丝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多方面、多角度的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让葫芦丝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和发展。

关键词:葫芦丝;小学音乐课堂;运用策略;意义2009年末期葫芦丝作为小学校园的课本教材,走进了小学音乐课堂。

同时,由于葫芦丝是我国云南傣族一带代表性乐器,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音调柔美、耐人寻味,在吹奏过程中,颤音环绕于耳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同时能带给听众极具丰富的感染力。

因此现阶段,我国小学音乐课堂中把葫芦丝教学作为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

下面,本文将针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葫芦丝教学的重要性,了解其教学的主要意义以及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中器乐教学的有效性并提出可行性对策,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小学生艺术能力的进步,为我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艺术型人才。

一、葫芦丝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的优势及意义(一)葫芦丝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的优势1.葫芦丝音色柔美,简便易学葫芦丝常用于演奏乐曲以及独奏,有时用于吹奏民间曲调,如山歌。

该乐器音色柔美、简单易学,引入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很快能够掌握吹奏方法。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音阶练习之后就能吹奏出悦耳的小曲子。

音色柔美、易吹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葫芦丝引入小学音乐课堂这一话题多数人正在广泛关注着它。

日常生活中,葫芦丝为人们的生活也增添了不少的乐趣,有用于男女表达爱意时吹奏的、有农民在劳作时吹奏的。

2.葫芦丝体积轻巧,特色鲜明总的来说,它由三部分组成:天然葫芦、三根竹管、三枚金属簧片,这就决定了葫芦丝非常的轻巧,因此非常适合小学生携带,减轻学生们的负担。

让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让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第2 3卷 第 4期
Vo . 3 № 4 12
雅 安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OURNAL OF YAAN VOCAT ONAL COL EGE I L
20 o 9年 1 2月
De e e 0 9 c mb r2 0
让葫芦丝 走进小 学音 乐课 堂
体 中学 习器乐 吧 , 葫芦 丝 能 让 广 大 的孩 子 在 学 习 中
以前 我在 中、 年 级 进行 竖 笛 教 学 多 年 。尽 管 高 它很便 宜 , 经 动 员 , 生 主 动 购 买 竖 笛 的 还 是 很 几 学
少 。为 了增 强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4年我 们 对 三 、 、 0 四 五年 级九百 多个孩 子免 费发 放竖笛 。可 是一 学期 下
它便 爱不 释手 , 音 乐课 不 迟 到 了 , 课 不 讲话 了 , 上 上
就连下课 了还死 死 的“ ” 老 师 , 想 离 去 。他们 缠 着 不 上课 吹 , 下课也 吹 , 连 回家的路上 也吹 。我 亲眼 目 就 睹一 个 四年级 的学 生 王某 某 , 学 路上 因边走 边 吹 放 而撞 在 了电线 杆上 。作 为老 师 , 不希 望 孩 子们 都 我 这样 , 多危 险啊 。为此 , 长还多 次在全校 集会 时告 校 诫孩子 们走 路不 吹 葫芦 丝 , 孩 子 的举 动 足 以证 明 但 他 们是多 么的 喜欢 这 种 乐器 呀 。有 一 次 , 的课 堂 我
了我 的课堂 上 , 求一起 学 。打那 以后 , 们的课 堂 恳 我
经常有 这样 的“ 生 ” 他 们 的 精神 也鼓 舞着 我 们 的 学 , 学生 。清晨 , 当我 还在 睡梦 中 , 被悠 扬 的葫芦 丝音 便 乐所惊 醒 ,这 一 定 是我 们 的 学生 ! , 们在 清 晨 便 “ ”他 吹奏起 昨天才 刚 刚学会 的 曲子 , 虽然 断断续 续 , 是 但 乐声浑 厚又 圆润 , 穿过晨 曦划 破晨雾 , 的很远 很 它 传 远 , 的心也 跟 着 一起 飘 荡起 来 。感 谢 葫 芦 丝 。让 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葫芦丝走进小学课堂
长春清华实验学校
庄丽颖
让葫芦丝走进小学课堂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

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

云南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千百年来聚集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智慧开垦着这片土地,创造着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

其中葫芦丝这种民族乐器它扎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充满着神奇的魅力,并在音乐艺术殿堂里流光溢彩。

葫芦丝的音色亮丽而又柔肠百转,旋律富有诗意和舞蹈性,是我国特有的优秀少数民族乐器之一。

让葫芦丝走进小学课堂有很多益处: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迪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只有当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不怕困难地学习音乐。

葫芦丝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柔美迷人,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相比竖笛的音色有很大的优势。

竖笛有二个八度以上的音域,学生在上课的时间内很难掌握,课后学生又很少有时间练习,学习积极性不是太高。

葫芦丝就不同,音域一般在9度以内,学生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好。

在第一课时,我向学生讲述葫芦丝的动人传说,然后介绍葫芦丝的构造,接着开始吹奏《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雪绒花》;通俗歌曲《甜蜜蜜》、《神话》、《千里之外》等歌曲,并让同学现场点播,一下提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整个课堂气氛热闹起来,同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收藏的各种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葫芦丝,分别示范演奏,同时让会吹葫芦丝的同学现场表演,直到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在第二课时介绍葫芦丝的正确的演奏姿势、演奏指法(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按孔技巧、气息控制等基本要领,进行音阶吹奏练习。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国孩子有的具有很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可往往却不敢大胆的表现出来;而美国的孩子却能够大方的谈论自己的想法和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

我们的孩子缺乏的就是一种自我表现意识。

对音乐的各种表现和展示,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愿望,教师应启迪和引导他们在音乐天地里展现他们的才华。

也使每个学生有了发挥自己才能的天地,有了尽情表现自己的舞台,让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孩子综合能力及人品素质等其它方面的培养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和学生平等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多给学生一点微笑,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到器乐演奏的活动中,使学生把教师当做与自己共同学习的朋友,消除心理上的距离感,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学习葫芦丝的过程是眼、耳、手、口、脑相互协调的活动过程。

如一首乐曲的吹奏,乐谱要通过眼反映到大脑中去,在脑的支配下,将一连串的音通过手、口吹奏出来,凭听觉加以验证其准确程度。

在听觉能力的控制下,不断地实践与练习,既发展了学生的音乐注意力、音乐记忆力和敏锐的听觉能力,也开发和锻炼了学生的智力与思维能力。

在葫芦丝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进行探索、创造的精神。

教学中不仅教会学生独奏,还要学会齐奏。

乐器都是相通的,学生学会吹奏了葫芦丝,再学习吹奏竖笛、巴乌、竹笛、笛子等吹管乐器也相对要简单得多。

通过葫芦丝教学,挖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使学生在自我表现和自我想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达心中的情感,通过教学的多样化,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

五、器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关键在于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充满信任的和谐气氛。

用自己亲切的笑容感染学生,用丰富的表现力带动学生,努力营造一个欢乐融合的氛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亲切的语言,富有感情
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最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在热爱、关心、启发学生的基础上,富有吸引力地介绍名家名作,欣赏乐器的音响色彩。

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能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进行大胆的尝试,展开自由的想象和表现。

为了能演奏出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情感的启发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如在学习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乐曲时,教会学生重点吹奏上滑音、下滑音及虚指颤音,教师示范吹奏,表演展示,让亲自学生感受这首乐曲的魅力所在,并展开自由想象:在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下,微风拂面,树影婆娑,傣家小卜冒向小卜哨倾诉爱慕之情。

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表达出一种温柔细腻的感情,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葫芦丝这种独特的民族乐器非常适合引入我国各地普通的中小学课堂,在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葫芦丝走进课堂,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葫芦丝作为课堂学具,对我们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的发展,将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