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论文

合集下载

中日茶文化比较论文

中日茶文化比较论文

中日茶文化比较论文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精髓,是东方民族不朽的文化遗产之一。

那中日茶文化的对比有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日茶文化比较论文,希望对您有用。

中日茶文化比较论文1中日茶文化比较研究摘要: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受世人所欢迎。

而中国作为茶产生的地方,被誉为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

日本虽为后起之秀,其茶道在世界茶的发展史上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中日两国的茶文化有共性也有差异,中国的茶最初作为药材使用,后来被作为饮料,中国的茶文化博大而精深。

日本的茶道自产生之时起就与禅宗等结合,属于日本上层社会,日本茶道专而深,却难博大。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饮料;比较研究一、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茶与咖啡、可可并列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受世人欢迎的健康饮料。

茶自古就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的饮料之一。

作为茶的发祥地,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茶的故乡”。

中国的茶文化与诗、禅等等文化现象相结合,自古就有“品茗赋诗”的高雅之趣。

中国的茶文化外延丰富、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茶在产生之初作为一种药材被人们所使用,从唐代开始茶才被人们作为饮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将茶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的国家。

在中国早期的文献都有相关的记载,如唐朝的《封氏闻见记》这篇中就有相关于茶文化的记载,文中这样写道“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篇文章对于茶文化的记载也是人们相关茶的最早的文献记载。

“茶宴”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社交活动,受到各界尤其是上流社会中文人学子的欢迎。

从这一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开始发展和发扬。

我国最早从先秦时代开始发现和利用茶,茶在当时被人们当作一种药材来使用。

在秦代以后人们开始栽培茶树,从这时开始了人工种植茶树的阶段了。

但是这并没有非常广泛,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茶树的栽培当时仅在巴蜀地区发展,全国范围来看茶树的种植并不十分广泛。

从这一时期以后,中国的茶树分布范围开始更加广泛,从巴蜀地区向东转移,规模开始变大。

论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

论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

论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是东方传统文化中两个重要的茶道流派。

虽然两者在实践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以茶饮为媒介,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敬意。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起源、特点和影响,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发展。

一、起源与发展中国茶道起源于中国古代,源远流长。

传说在公元前2737年,中国的神农氏发现了茶树的魅力,并将其饮用作为草药治疗。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茶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和礼仪形式。

它强调茶的制作过程和品尝技巧,尊重自然并追求内心的宁静。

日本茶道则源于中国茶道的传入和发展。

在公元9世纪初期,中国的茶叶和茶道文化传入日本,并逐渐融入当地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日本茶道将茶饮变成了一种仪式,注重茶具、茶道具和茶席的摆放与使用方法。

它强调寂静与和谐,追求精神的净化和修养。

二、特点与精神内涵中国茶道注重茶叶的种植和制作工艺,强调茶的质量和口感。

茶具的选用和炊具的操作技巧都被认为对茶的口味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茶道以饮茶为主,注重亲近自然和品味人生。

日本茶道注重的是一种精神的修行与静心。

它要求茶道的参与者在茶道的过程中完全放空自我,进入一种冥想的状态。

茶道的具体细节和礼仪也被严格规范。

茶道中的和敬清寂(和谐、敬意、洁净)是其核心价值观。

三、互相影响与相异点中国茶道对日本茶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茶道的茶具、茶席和炊具等物品被引入日本,并被日本的茶道文化所吸收。

同时,中国茶道也对日本茶叶的种植和制作工艺有一定的影响。

而日本茶道则注重茶叶的泡制和茶禅一味的精神追求,给中国茶道注入了新的思想。

然而,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也有一些明显的不同之处。

除了茶具和仪式的差异之外,两者在礼仪形式和精神追求上也有区别。

中国茶道更注重茶的品味和茶饮的自由,而日本茶道则更加强调礼仪和静心冥想的过程。

四、当代地位与发展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在当代社会中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作为东方传统文化的代表,吸引了大量的爱茶人士和文化爱好者。

中国茶叶与日本茶道

中国茶叶与日本茶道

中国茶叶与日本茶道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被视为中国人的瑰宝。

而日本茶道也是一门古老传统的艺术,强调和谐、平和与精致。

中国茶叶与日本茶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互相影响并共同塑造了东亚地区的茶文化。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叶与日本茶道的关系,并展示它们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中国茶叶与日本茶道的起源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享用茶叶并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饮品。

茶叶在中国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成为社交、礼仪和艺术的一部分。

中国的茶文化深深浸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茶艺表演和茶道的存在使茶叶成为了人们心中一种伟大的事物。

日本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9世纪,源自中国的茶道文化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早期,日本茶道并没有明显的仪式性,更注重茶叶的烹制和享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道逐渐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庄重的仪式。

第二部分:中国茶叶对于日本茶道的影响中国茶叶对于日本茶道的影响不可忽视。

早期,日本的贵族宫廷将中国的茶艺引入日本。

他们从中国学习了茶叶的栽培、制作和烹饪方法,并将这些技术传播给日本人。

因此,中国的茶道文化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除了技术上的影响外,中国的茶道哲学也对日本茶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茶道强调的是自然、平和和心灵的宁静,而这些精神内涵也融入到了日本的茶道中。

第三部分:日本茶道对于中国茶叶的影响尽管中国是茶叶的起源地,但日本茶道对于中国茶叶的制作和品质要求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本人将中国的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完善,通过改善采摘、加工和保存等过程,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此外,日本茶道强调茶叶的新鲜度和口感的细腻平衡,这些要求也被中国茶叶制作者所接受和应用。

同时,日本茶道对于中国茶叶的推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本茶道的独特仪式和精致的茶艺表演吸引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使他们对中国茶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了中国茶叶的出口和消费。

第四部分:中国茶叶与日本茶道的文化交流中国茶叶与日本茶道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茶,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饮品之一,长久以来在中国和日本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

中国茶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茶叶品种和独特的冲泡方式而闻名于世,而日本茶道则注重于茶道师傅的艺术表演以及与茶道相关的礼仪和哲学。

本文将分别探讨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的历史、特色和影响。

一、中国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据传,茶的发现和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多年的中国西南地区。

中国是茶叶的起源地,拥有丰富多样的茶叶品种,如绿茶、红茶、乌龙茶和白茶等。

每种茶叶都有其特有的口感和风味。

中国茶文化强调茶叶的冲泡方式。

精细冲泡茶叶的艺术被称为“功夫茶”。

这种方式注重使用精致的茶具和准确的冲泡时间,以展现出茶叶的独特香气和口感。

功夫茶也强调与朋友和家人共同品尝茶叶的乐趣和交流。

中国茶文化还与文人墨客和文化艺术紧密相连。

在古代,许多文人都以喝茶为嗜好,他们在茶馆或自己的庭院中品茶、作诗、写字,以茶作为启发创作的灵感源泉。

中国茶文化也在书画、传统戏曲和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表达和赞美。

二、日本茶道日本茶道,又称为“茶道艺术”或“茶道禅”,起源于12世纪的日本。

这种文化形式强调茶道师傅的表演和与参与者之间的互动。

茶道师傅会在茶室中展示冲泡茶叶的技巧,同时通过茶道仪式传达出对自然、平和和谦逊的追求。

日本茶道注重茶道仪式中的细节和礼仪,要求参与者遵守特定的动作和举止。

坐姿、手势和对话的方式都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这种细致入微的仪式,茶道师傅希望传达出一种平和、安静和专注的氛围。

茶道在日本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茶道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形式。

许多茶道茶室都被视为文化遗产,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三、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的影响中国茶文化对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公元9世纪左右,日本僧人最澄访问了中国,并带回了许多茶叶和与茶道相关的文化。

这对于日本茶道的兴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尽管中国茶文化对日本茶道有着深远的影响,两者还是有着鲜明的区别。

中日茶文化差异论文

中日茶文化差异论文

中日茶文化差异论文推荐文章中日茶文化差异的论文热度:中日茶文化差异比较热度:中日茶文化差异比较热度:中日茶文化差异热度:中日茶道文化差异热度: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

比之日本“茶道四规”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日茶文化差异论文,希望对您有用。

中日茶文化差异论文1浅谈中日茶文化的不同摘要:早在唐代中国出现了“茶道”一词,但是陆羽的《茶经》及以后的茶书都不提“茶道”,而是重点阐述品茗艺术(茶艺)。

相反,日本将中国的饮茶引进本国之后,却发展为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茶道。

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中日两国茶文化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中国文人将饮茶发展为一门生活艺术,日本的僧侣则将饮茶变为了佛门的清规。

关键词:茶艺;茶道;中日茶文化;发展方向“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由台湾茶文化界首先创造出来的,用以概括品茶艺术的内涵。

但是品茶本身却是很早就存在,并且在品茶过程中升华出茶道精神。

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茶艺与茶道无疑占据核心地位。

不过对脱胎于中国母体的日本茶道而言,中国的茶道似乎显得薄弱些。

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不足之处,望大家多多指教。

一、中日两国茶道观念的反差及其原因所谓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尝的艺术。

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

但是,品茶是茶艺的最后环节,如果没有品尝,泡茶就成了无的放矢,泡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要品。

而且,只有通过品尝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和遐想,产生审美的愉悦,才有可能进入诗化的境界,达到哲理的高度,才可能升华为茶道。

茶道就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和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

它经常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

故中国古代也将茶道精神称作茶德,如唐代的刘贞亮就提出“茶十德”:“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中日茶文化差异的论文

中日茶文化差异的论文

中日茶文化差异的论文浅谈中日茶道与茶文化的差异【摘要】茶道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中日茶文化历史悠久,茶道体现了中日两国友好的往来。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中日茶道精神;茶文化差异;两国关系在日语中,“道”作为“汉语造语成分”用法很是广泛,除表示道路国道、轨道、铁道、隧道……、准则、道理王道、佛道、邪道、正道、常道……等外,更多地是表示专门的技艺、学问。

如日本茶道、剑道、柔道、书道、花道、艺道、香道、歌道、武道等,都是作为日本人的一种素养而专门学习的技艺。

在我们中国,一般说来人们是不会轻易称"道"的,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道”是一种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带有崇高性。

而日常可以称之为"道"的,恐怕只有茶道了。

喝茶,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日常行为,但是它已经形成了中国人自己的一种文化,一种意境。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茶业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茶道兴于唐代,盛于宋、明。

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的巴蜀,当时的巴蜀,以茶作为一种贡品,在茶业史上已有突出的地位。

两晋三国时期,巴蜀增强了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长江中游地区茶业开始发展壮大,随后波及到了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到了唐朝,茶业传播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且当时的制茶技术也发展到了一个高水平,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当时的茶叶成产技术中心,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而“茶道”一词也在当时产生。

中日文化交流始于7千年前,但中日茶文化的交流是随着遣唐使的出现才开始的。

日本开始学习引入中国古老文化,奈良时期,中国朝廷赐茶给日本,日本从此开始接触到茶。

公元805、806年,日本日本最澄、海空禅师来中国留学,回国时带回了茶籽,开始建立茶园,开始了日本的茶业的发展。

但是中国的茶叶开始传入日本时,只作为“药”来饮用。

但中途由于宇多天皇下令终止与中国的交流后,中日茶文化的交流也因此中断,直到宋代的荣西禅师又从我国传入茶籽种植。

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的传承

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的传承

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的传承茶道是东方文化中独特而精致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个深深融入生活中的艺术。

在东亚地区,尤其是日本和中国,茶道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传承的不同特点与发展。

一、茶道的起源茶道在日本和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种植与制作技艺由中国最早发展起来。

茶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早在唐朝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就已经相当发达。

而随着唐朝文化的传入,日本开始接受中国的茶道文化。

二、日本茶道的传承与发展1. 由禅宗影响日本茶道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深厚的禅宗影响。

禅宗强调内心的专注与平静,茶道被视为一种修行的方式,用于培养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茶道的核心在于道具的精致与精神的追求,强调“一杯茶、一味心”。

正因为如此,日本茶道追求完美的器具,精确的动作和仪式,以达到与自然、内心的和谐。

2. 强调礼仪与和谐日本茶道注重礼仪与和谐。

从进入茶室开始,每一步都是精确的仪式,以显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照顾。

在茶道中,主持茶会的人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以确保所有的仪式和动作都是符合规范的。

通过茶道,人们学习尊重和珍视他人,培养互助与合作的精神。

三、中国茶道的传承与发展1. 追求自然与淡泊中国茶道的传承更加强调自然与淡泊。

中国的茶道注重自然的状态和品味,更注重茶的本质和茶人的智慧。

茶道的核心理念是“道法自然”,在品茗过程中,强调与茶自然亲近,借助自然环境与心灵沟通。

中国茶道追求淡泊的生活态度,倡导人们舒适自在地品味茶叶,领悟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美。

2. 清明与简约中国茶道追求简约与清明,注重茶具的朴实和茶具的含意。

在中国茶道中,茶具的选择和茶具的摆放都需要精心地考虑,以体现主人对茶道精神的理解和追求。

通过简约的茶具和茶具的摆放,中国茶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自然的氛围,使人们感受到茶的韵味和茶道的美感。

结语无论是日本茶道还是中国茶道,都是传承了数百年的文化遗产。

它们在传承过程中各自发展出了独特的特点与风格。

中国茶与日本茶道

中国茶与日本茶道

中国茶与日本茶道茶文化是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茶与日本茶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与日本茶道的起源、发展以及彼此之间的影响和区别。

中国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

中国是茶树原产地,而中国的茶文化也是全球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种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中国人对茶的饮用方式也非常多样,例如喝热茶、泡茶和煮茶等。

相比之下,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唐朝时期的禅宗传入,据称是由僧人最懂得品味茶叶,懂得点茶的礼节,好后追求和谐的生活方式的僧人所带到日本的。

茶道强调的是一种身心合一的理念,注重沏茶的过程和茶艺的细节。

日本的茶道注重清雅、寂静、自然和意境的传达,追求茶道的意境达到心灵与自然的融合。

虽然中国茶和日本茶道都源于中国,但二者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特点。

中国茶文化注重对茶叶本身的研究和品味,追求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而日本茶道则更强调茶的精神内涵和修身养性的意义,重视茶道的礼仪和仪式感。

尽管有一些不同,中国茶和日本茶道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禅宗的传入和茶席的布置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同时,中国茶也受到了日本茶道的影响。

日本人将中国的茶道文化传承并发展了出去,使得中国茶艺师傅在中国传播日本茶道的同时,也进行了不少吸收和融合。

中国不仅在传统的茶道上与日本学习,还将日本茶道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茶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文化。

总的来说,中国茶与日本茶道有着共同的起源,但发展和特点上存在着一些区别。

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使得中日茶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国茶与日本茶道的历史和精髓,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论文
摘要:在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到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两者之间的渊源。

另外,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是存在明显的异同之处的。

其中,两者的共同点主要表现为:均追求以“和“为中心思想、并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均以“茶”作为支撑点,进而将本土的精神理念融入进各种茶文化活动中。

而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流派方面、构成要素方面以及制作工艺方面。

相信通过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异同的深刻认识,能够对两者在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日本茶道;中国茶文化;异同
引言
追溯历史,实际上茶道最早的起源地是中国,但在日本发展较为迅速,最终在日本形成了极具独特性的“茶道”[1]。

但是,中国的茶文化也非常具有历史价值,不但是我国的瑰宝,而且还是我国五千年不朽的文化遗产之一。

目前,在知识产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对于“茶”这一瑰宝,日本称之为茶道,中国称之为茶文化,并且两者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异同。

鉴于此,本课题对“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异同”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尤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1.中日茶文化渊源
以相关报道作为依据,在1956年,日本福冈市市长说过,中国茶叶远在汉朝时期传入了日本[2]。

日本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长期的饮茶习惯而形成的,而饮茶习惯则是在七世纪从中国传入
的。

换而言之便说明了日本茶道的根源归根结底还是中国。

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日本茶文化还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并且,日本茶文化的历史也是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

日本人将中国的茶文化融会贯通,并融入到日本本土文化当中,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的日本茶道。

由此可见,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并且还是茶人自我认识及完善的一个过程。

另外,对于日本茶道,在认识上需将它摆在一个修证的范围内,不但需要在理论上有所认知,而且还需要在茶事上进行修证,切不可只停留在理论的认知及研究层面。

对于中国而言,要深刻地认识到,茶道的起源地是中国,但是其发展及完善是在日本,茶道不仅是日本的文化,而且还融汇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历史瑰宝。

就目前而言,茶道不单单限于东方,已向世界各国发展。

进而形成了“茶道是世界的”这一说法,只要你有心修茶道,那么茶道便在你身边,便在你心中。

我国圣人老子便说过:“道可道,非常道”,这便说明了“道”是可以潜心修养的[3]。

对于现代的茶道而言,也是如此。

但是,无论茶文化在未来如何发展,始终改变不了的事实便是: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但具备日本本土的独特特点,进而在发展与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属于日本民族自己的“茶道”。

综上所述,便是中日茶文化的渊源之所在。

2.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异同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日茶文化之间的历史渊源。

但是,对于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而言,是存在明显的异同
的。

下面笔者首先分析二者的共同点,进一步对二者的异处进行重点探究。

2.1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共同点
(1)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最为明显的共同点就是——追求以“和“为中心思想、并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4]。

两者均通过“茶”来感受各种形式的美,例如:本质之美与自然之美等。

中国茶人是充分追求“品茶”的,对于大自然相结合的美妙境界尤为享受;日本茶人便对周身的茶具赋予生命,并在品茶过程中享受人与自然及人与物相互融合的高深境界。

由此可见,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二者间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2)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均以“茶”作为支撑点,进而将本土的精神理念融入进各种茶文化活动中去。

对于中国茶人来讲,普遍将儒家思想及文化融入到品茶等实践活动当中;对于日本茶人来讲,融合了本土的茶道理念,进而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茶道礼仪与茶道技艺等。

2.2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区别
(1)流派方面的不同。

对于日本茶道,主要以三千家作为流派的禅宗茶道。

在茶室的设计上有着不同的风格。

例如:表千家不审庵茶室、里千家今日庵茶室以及武者小路千家官休庵茶室等。

并且,这三千家均为千利休之子。

作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不但对日本的茶道艺术理念进行了捍卫,而且还创建了传饮法。

对于中国茶文化,则有四大不同的流派,分别为:贵族、雅士、禅宗以及
世俗。

其中,贵族的重点在于茶的品与质,并凸显出“富贵”这一特点;雅士在于茶之韵,重点放在艺术欣赏方面;禅宗在于茶的德,目的是参禅悟道;世俗在于茶之味,主旨是通过品茶享受人生。

(2)构成要素方面的不同[5]。

对于日本茶道,其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分别是:茶食、点茶、茶花、建筑、道具。

其中,茶食广泛指一汤与三菜,一汤指的是大酱汤,三菜指的是凉拌菜、炖菜以及烤鱼。

点茶指的是地炉与风炉,通过在十一月到来年的四月采用地炉,五月到10月采用风炉。

茶花指的是以月份为依据,进而对在烹茶过程中所插入的花进行选择。

每个月份所选择的茶花是有所不同的。

例如:一月选择乙女椿、二月选择菜花、三月选择红乙女椿等。

建筑指的是茶室和茶庭,就如我国等候的地方及品茶的地方。

道具主要分为五大类,分别为壁龛、烧水、添炭、点茶、茶事。

这五大类又可以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例如:壁龛可以细致划分为挂轴、花瓶以及香盒;烧水可以细致划分为风炉、地炉、茶釜、炉灰;点茶又可细致划分为浓茶小罐、茶罐囊、薄茶盒、贮茶盒以及茶碗等。

对于中国茶文化,其主要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分别为:茶艺、茶人、主题、程序、环境。

其中,茶艺指的是各方面的技术,例如:制茶方面的技术、烹茶方面的技术以及饮茶方面的技术等。

茶人指的是饮茶之人或者烹茶之人。

主题指的是“友谊”,并且友谊为永恒之主题。

程序广泛意为茶的整个过程。

环境这一要素便显而易见了,意为品茶过程的环境。

(3)制作工艺方面的不同。

日本茶道在烹茶过程中,是特别讲究精细的茶末的;而中国则将重点放在茶叶上,中国在制茶技艺上面是极其讲究的,主要体现在“四要”与“三法”上[6]。

其中,“四要”意为精茶、真水、活火以及妙器;精茶指的是色、香、味、形俱佳的茶;真水便是指清,且无色透明;甘指的是水味淡甜;冽指的是水温冷而寒的水;活火指的是燃料特别洁净,没有异味,燃烧力非常强,且有明显的火焰;妙器便是指精美的茶具。

“三法”便是指制茶的方法、烹茶的方法以及佐茶的方法。

其中,制茶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蒸青制茶法和炒青制茶法;烹茶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煮茶法、煎茶法、冲茶法;佐茶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单纯式佐茶法和混合式佐茶法。

但是日本茶道却过分重视茶道的礼仪化。

基于行礼层面,主要分为三个级别,分为是真、行、草,而对于制作工艺,日本茶道是不太讲究的,普遍情况下是以煎茶法作为主要的制茶工艺。

3.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分析与探究,在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到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两者之间的渊源。

另外,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是存在明显的异同之处的。

其中,两者的共同点主要表现为:均追求以“和“为中心思想、并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均以“茶”作为支撑点,进而将本土的精神理念融入进各种茶文化活动中。

而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流派方面、构成要素方面以及制作工艺方面。

相信通过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异同的深刻认识,能够对
两者在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卓鹏.谈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区别[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9,10.
[2] 柯慧俐.通过中日茶文化的对比看中国茶文化对日本茶道文化的影响[J].文学界(理论版),2011,08,25.
[3] 丛彩娥.茶道与中国茶文化[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02,15.
[4] 张晓霞.中日茶文化之比较[J].南京职业学院学报.2013,03,25.
[5] 周珂珂.钟小立.论日本茶道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9,15.
[6] 侯巧红.中日茶道文化的意境与精神气质[J].河南社会科学,2012,09,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