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文化
中国茶对日本茶道影响

中国茶对日本茶道影响茶,自古以来就是中日两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而日本茶道则是在中国茶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
中国茶与日本茶道的关系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中国茶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一、茶的传入与日本茶道的起源公元9世纪,随着佛教的传入,茶叶也随之传入日本。
当时,日本的茶叶主要是从中国进口,这导致了茶在日本的价格昂贵,只有富人和僧侣才能品尝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在日本逐渐普及,普通人也开始喝茶。
当时的茶叶并没有采用中国的煮茶方法,而是将茶叶打碎后加水冲泡,这被称为“抹茶”。
这种茶的饮用方式在日本形成了独特的茶道文化。
二、茶道艺术的发展在日本,茶道被视为一门艺术,强调于日常生活中的静谧、自我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茶道艺术中,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
1. 茶具日本茶道中使用的茶具,包括茶壶、茶盏、茶匙等,多数灵感来源于中国的传统茶具。
例如,日本的茶盏形状和釉彩技法通常都受到中国茶具的影响。
而且在茶道中,对于茶具的选择、保养、欣赏等都有精细的规范,这些规范有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的影响。
2. 茶道礼仪茶道要求参与者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礼仪程序,包括动作、言辞、时间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礼仪和规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仪式和规范。
而参与者在社交场合下,要遵循的礼仪方式也强调尊重、谦虚等价值观,这也与中国的传统礼仪有许多相似之处。
三、茶道教育与交流中国茶对日本茶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茶道艺术的发展上,而且在茶道教育与交流方面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1. 茶道学院在日本茶道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茶道学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茶道学院不仅传承和发扬了日本茶道传统,而且也吸收了中国茶学的经验与教育方法。
众多茶道学院中,一些学院更是直接引用了中国的茶学名词与茶具使用方法,使茶道学院的教育更加系统和专业。
2. 茶道交流活动中日两国在茶道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活动,这些交流活动有助于两国茶道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区别在哪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区别在哪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区别茶道作为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在传承方式、仪式形态、茶道精神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区别。
本文将就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区别展开阐述。
一、传承方式的区别中国茶道的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师徒传承,即老师传授给学生。
师徒关系在中国茶道中相当重要,师傅会教导学生关于茶艺、茶文化和茶道精神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学生需师傅亲自示范,反复演练,直至熟练掌握。
这种传承方式注重实际操作,追求技术的精湛。
而日本茶道的传承方式则更注重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修养。
学生在学习茶道之前,需要接受基础知识的培训,包括茶道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仪式的细节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茶道背后的深层意义,并在实践中体验其中的禅意。
二、仪式形态的区别中国茶道重视的是庄重、典雅的仪式形态。
一般来说,中国茶道的过程是由主持人掌握全局,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例如,在中国的传统茶艺表演中,主持人要先给客人们送上精美的茶具,然后进行茶叶烹制、茶水倒注和品茶等环节。
整个过程讲究分寸和端庄的姿态。
而日本茶道则更注重简洁、自然的仪式形态。
日本茶道的核心是“道”,强调通过茶艺仪式与自然和谐相融。
在日本式茶道中,主持人会以小手势、微笑和沉默来展现出一种内敛的美感。
整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宁静静谧的氛围,让品茶者感受自然与心灵的联系。
三、茶道精神的区别中国茶道注重于分享和交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情感的表达。
茶道师徒间的互动是传承茶道精神的载体,通过学习茶道,人们可以感受到家庭、友情与师徒之间的温暖和深厚的情感。
中国茶道强调茶文化的普及和传承,倡导尊重他人、和谐相处的观念。
而日本茶道则更注重内省和个人修养。
日本茶道强调自我反省,通过茶道修行,人们可以达到个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在日本茶道中,追求的是一种禅宗般的体验,超越世俗的纷扰,寻找内心的安宁。
结语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在传承方式、仪式形态和茶道精神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区别。
日本茶道礼仪和中国茶道礼仪区别

日本茶道礼仪和中国茶道礼仪区别茶道作为东方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日本和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尽管日本茶道礼仪和中国茶道礼仪都彰显着对茶文化的崇敬与尊重,但它们在细节、形式和意义上存在着一些区别。
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比较日本茶道礼仪和中国茶道礼仪的差异。
一、仪式性质的区别日本茶道礼仪的核心是追求宁静、谦虚和内心的反省。
其仪式性质注重个人修养,茶道师傅会以一种庄重、慎重的态度来完成每一个动作。
相比之下,中国茶道更注重社交娱乐,宴会或聚会时泡茶是中国茶道的重要环节。
中国茶道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二、器具的差异日本茶道侧重于精细的器具制作和选择,其中最著名的是茶碗、井口、茶匙、茶杓等。
这些器具通常由名匠手工制作,形状简约但质朴优雅。
而中国茶道则更注重茶具的繁复,常见的有盖碗、碟子、茶叶仓等。
中国茶具通常更加华丽、色彩丰富,呈现出浓厚的艺术感。
三、准备过程的不同日本茶道的准备过程被称为“点茶”,过程繁琐而讲究细节。
先是搅拌水和茶粉,再倒水到茶碗中,最后用茶杓轻轻搅拌,形成茶汁。
中国茶道的准备过程相对简单,使用茶碗淋水,等待片刻后倒掉,再将泡好的茶叶倒入碗中,最后搅拌均匀即可。
四、泡茶动作的差异日本茶道礼仪中的泡茶动作非常精细,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步骤,如揉茶、舀水、搅拌等。
茶道师傅在泡茶的过程中注重动作的流畅和顺畅,给人一种和谐、安静的感觉。
与之不同,中国茶道在泡茶动作上更加随意,重点在于体现茶艺师傅的个人风格和技巧,传达出的是一种自由、激情的氛围。
五、茶道的礼仪与宗教关系日本茶道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禅宗对日本茶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将茶道视为修炼心灵的一种方式。
而中国茶道在历史上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有关,倡导的是礼仪、仁爱和自然的态度。
总结起来,虽然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都是以茶为媒介传达一种文化的方式,但在形式、意义和仪式性质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通过比较不同的方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两种独特的茶道礼仪。
中国茶道和日本的区别

中国茶道和日本的区别茶道被誉为东方文化的瑰宝,无论是中国的茶道还是日本的茶道,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尽管二者都以茶为核心,但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之间的不同之处。
一、仪式感的差异中国茶道,又称为“茶艺”,强调的是“礼乐尚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传统茶道中,茶艺师会通过独特的仪式来展示茶的制作和品饮过程。
茶席的布置、器具的使用以及动作的规范都被严格要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礼仪。
相比之下,日本的茶道更注重的是“至简至美”的审美体验。
日本茶道追求的是一种极简主义的美学,追求自然的简约之美。
茶道师傅以精湛的技艺展示出茶具的精美和自然之美,注重的是从内心中感受和体会茶的意境。
二、茶具风格的差异中国的茶具风格多种多样,不同的时间、地域和文化背景都会对茶具的设计和制作产生影响。
中国的茶具通常以瓷器为主,其设计注重的是形状的多变和装饰的繁复。
传统的中国茶具往往具备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每一件茶具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
相比之下,日本的茶具风格更加朴素简约。
日本的茶碗、茶盘等茶具通常以陶瓷制作,追求的是简单自然的形状和纹理。
茶具的装饰通常简洁而精致,展现出一种极简主义的美学理念。
三、茶道表演的不同中国的茶道表演通常由茶艺师来完成,茶艺师通过一系列独特的动作和仪式来展示茶的品饮过程。
茶道表演强调的是仪式感和礼仪之美,让观者感受到一种庄严和宁静的氛围。
与此不同,日本茶道通常采用一种称为“茶事”的形式进行。
茶事是一种集合艺术表演、品茶和社交的仪式,通常在茶室中进行。
茶事注重的是整个仪式的氛围和流程,茶道师傅通过音乐、舞蹈和艺术表演来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氛围。
四、茶与文化的不同价值中国人对茶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文化认同。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被视为促进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和增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元素。
中国的茶道更强调的是茶的功夫和茶艺的技巧,追求茶的品质和口感。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异同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异同茶道,作为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人们对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
虽然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都以茶为媒介,但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的异同。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仪式形式、茶器传统和哲学思想等角度对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异同进行论述。
一、历史渊源中国茶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即茶文化的萌芽阶段。
在随后的唐宋时期,茶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形成了以功夫茶、煮茶和薄茶为主要形式的茶道。
而日本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9世纪的平安时期,当时茶被作为一种药物传入日本,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崇尚美学与禅学的仪式。
因此,中国茶道更注重茶的烹制技艺,而日本茶道则更强调禅修与礼仪之美。
二、仪式形式中国茶道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功夫茶、煮茶和薄茶。
功夫茶注重茶叶的冲泡工艺和品尝,强调茶的色、香、味;煮茶则是将茶叶直接煮沸,供宴会或家庭使用;薄茶则是以独特的手法冲泡和享用优质的绿茶。
相比之下,日本茶道以薄茶为主,包括茶事、点茶和表千家等流派,注重茶道仪式的精致和细腻。
三、茶器传统中国茶道注重茶器的制作与使用,造型丰富多样,以紫砂壶、盖碗、扁壶等为代表。
在中国茶道中,茶器被视为一种艺术品,其制作和雕刻要求精细严谨,讲究匀称和自然流畅的线条。
而日本茶道则更加注重茶道具的朴实和简约,以茶碗、茶杓和茶匙为主要茶具,强调茶道器具与自然的和谐。
四、哲学思想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茶文化的传承、烹制技艺的掌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中。
在中国茶道中,茶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载体,强调茶与人的和谐相处。
而日本茶道的哲学思想则更强调禅修和寂静的内心状态,追求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美感和境界。
综上所述,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在历史渊源、仪式形式、茶器传统和哲学思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异同。
中国茶道重视技艺的研习和茶器的制造,注重茶与人的关系;而日本茶道则更加注重礼仪和修行,以及与自然的和谐。
无论是哲学思想还是仪式形式,两者都蕴含着对茶与生活之间独特的理解与表达,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鉴赏视角和文化体验。
日本和中国茶道的区别

日本和中国茶道的区别茶道是日本和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两国的茶道实践中,有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介绍日本和中国茶道的区别,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文化的独特之处。
1. 历史渊源日本茶道源于中国的茶艺,由中国僧侣最早将茶的种植和饮用方法传入日本。
日本茶道的发展借鉴了中国茶道的基础,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流派。
2. 道具与设施在日本茶道中,使用的道具和设施非常精致。
例如,茶室通常建在自然环境中,简洁而有质感的室内装饰,清水石、花草盆景等都是常见的元素。
而且,茶具也非常重要,通常由独特的陶瓷器皿和手工艺制品制成。
相比之下,中国茶道注重更多的是庄重和华丽。
茶艺师通常会选择华丽的茶具,以及刻有龙凤等图案的瓷器。
中国的茶室也更注重装饰和室内设计,以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
3. 礼仪与流程茶道的礼仪和流程在两国间也存在差异。
日本茶道注重事先准备,茶道师会精心布置茶室,摆放道具,并按照规定流程进行。
与此不同的是,中国茶道更注重茶艺师的表演和技巧。
在中国茶道中,茶艺师通常会展示一些技巧和独特的动作,以及茶艺手法的独特之处。
4. 茶的种类和品味日本和中国茶道中使用的茶叶有所不同。
日本茶道以绿茶为主,而中国茶道则更注重各种茶叶的多样性,如龙井茶、普洱茶、铁观音等。
此外,在品味茶叶时,两国茶道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日本茶道强调茶的味道和口感,注重品味每一种茶叶的独特之处。
而在中国茶道中,品味茶叶更关注茶的香气和气味。
5. 文化内涵茶道不仅仅是饮茶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体现。
日本茶道强调的是“和”(wa)的精神,即追求和谐、平静和纯粹的心灵状态。
相比之下,中国茶道更注重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包括宗教、哲学、诗词等方面。
茶道被视为中国哲学的象征,茶艺师通常也会通过诗词和音乐来传递更多的文化信息。
总结起来,日本和中国茶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无论是在设施和道具的选择上,还是在礼仪和流程的执行上,两国茶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和日本茶文化的区别

中国和日本茶文化的区别中国和日本都有一段“饮茶史”,甚至都有一个共通点“以茶为名”。
那中国和日本茶文化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和日本茶文化的区别,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和日本茶文化的区别一、内涵不同日本茶道内容简单,审美情趣要求不对称,是以不平衡为前提,日本茶道更突出了中国禅宗的苦、寂。
如在茶道中使用的茶碗,以姿态不正者为上,其碗口歪斜,表面凹凸不平,图案不对称,陶釉也不均匀;日本的茶道室内,故意在地上地下,开一些不对称的窗,着各样的色彩。
日本茶道既重精神又重形式,有一整套煮茶、泡茶、品茶的规定程序,还很讲究着装,表现庄重、严肃。
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主人与客人之间的和睦;“敬”,上下关系分明,有礼有节;“清”,茶室茶具的清洁,人心的清白;“寂”,茶事上恬静的气氛。
茶人们庄重的表情。
可见,日本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修身养性、参悟大道。
而中国的茶文化体现儒家、道教、佛教的思想,多源合流,是以道家“五行和谐”与儒家“中庸原则”为前提,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广博,有发挥创造的空间。
中国茶文化重精神而轻形式,其基本精神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即“廉”,廉俭育德;“美”,美真康乐;“和”,和诚处世;“敬”,敬爱为人。
中国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是茶艺,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
中国茶文化不太讲究着装,喝茶随意,不严肃、不庄重。
中国老百姓在家中会斟上一壶茶招待亲朋好友或一大早,在餐馆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悠闲的喝早茶等等。
二、构成要素不同日本茶道的构成要素有5个方面,即茶食、点茶、茶花、建筑、道具。
所谓茶食是指一汤三菜,即大酱汤、凉拌菜、炖菜、烤鱼。
点茶是指风炉和地炉(11月至第二年的4月使用地炉,5月至10月使用风炉)。
茶花是指根据月份烹茶时插入的花。
1月乙女椿,2月菜花(利休逝世纪念日2月28日),3月红乙女椿,4月牡丹,5月谷空木和大山忘,6月木天蓼、蓟,7月矢筈芒、女郎花、桔梗、秋海棠、御帘,8月玉紫阳花、金水,9月红芙蓉,10月樱蓼、秋海棠、秋麒麟草,11月白玉椿,12月薮椿。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区别有哪些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区别有哪些日本茶道源于中国,但和中国茶道有着众多不同,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区别,一起来看看。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区别(一)茶道的思想内涵不同中国茶道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融儒、释、道为一体,三者互相补充,从而使中国茶道广博丰富,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都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
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禅宗思想,具有相对浓厚的宗教仪式色彩,并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
中国茶道推崇“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认为通过饮茶可以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
日本茶道则崇尚“茶禅一味”的境界,以“和、敬、清、寂”为核心理念,规劝人们要和平相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二)茶道的美学理念不同日本茶道是在传承中华茶道的精神内涵的前提下,结合自身民族性格而发展出来的。
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古朴、清寂之美。
中国茶道则更崇尚自然、融和之美。
这是因为中国茶道受到“道法自然”等思想的影响,而不像日本茶道那样具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即便具有一系列的仪式,也主要是用于表演之时。
与之对应,在美学理念上追求以自然、和谐、清新、雅致。
(三)茶道的参与主体不同中国茶道已经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完全生活化,从宋代起大小城镇就广泛兴起茶楼、茶馆、茶亭、茶室,上至名流显贵,下至平民百姓,三教九流都把饮茶作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民间不同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
日本茶道则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更多是中产阶级以上的一种生活时尚。
在日本,插花、茶道是有教养、有品位的女子的必修课。
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许多著名的茶道世家,茶道在民众中亦很有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
也就是说,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四)茶道的表现形式不同中国茶道注重的是品茗和欣赏,注重回甘体验,没有太多过于严格的规定性的礼仪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文化
一、背景说明:
众所周知,茶文化最早发源于中国。
至唐代,茶文化通过一些途经传入日本。
日本的茶文化
由此开始。
几百过去,日本仍旧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茶文化,并得到(----日本茶道。
)而中国的茶文化,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整的保存下来。
二、学习目的:
通过中日茶文化的对比,归纳。
更深刻地去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
学习、继承、发扬我国的茶文化。
三、论文大体情况
1、首先,介绍一些有关茶的知识。
(例如茶,茶的起源、茶的传播、茶的发展等等)
2、早期中国茶文化大体的一些情况。
及时对日本茶文化的影响
3、日本茶文化的发展-----日本茶道
4、中国茶文化大体的发展情况
5、现今,日本茶文化,特别是茶道对我国茶文化的影响
6、从所研究的结果中,引出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我们此次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之一)。
论文总结
茶树,常绿灌木,开白花。
嫩叶经过加工,就是茶叶。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
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我国和东方乃至全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在中国制茶史上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中唐以来,饮茶之风大兴于西北塞外。
因此,当地牧民便驱赶着良种骏马,到内地来进行茶叶交换,后来又通过使者和商人,进一步扩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交易”。
白居易《琵琶行》中“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劝轻别离。
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
”也可证明这一点。
茶文化的发展在于:
1、饮茶的广泛盛行。
茶叶的通俗与高雅,代均具备十分丰富的内涵。
在大众饮茶和宫廷茶饮外,还有一个僧侣圈,茶与佛教的缘分很深,到了唐代这种缘分联系的更加紧密了。
近年来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饮茶之间的特殊关系。
2、文人介入,诗文吟颂。
在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中,文人的热情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典型的是诗歌中的茶诗创作,比较著名的有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仙人掌》,白居易的《琴茶》齐已的《谢湖茶》等,这些茶诗的形式有古诗、律诗、绝句等,内容包括茶道的各个方面。
中国茶叶传入日本在公元世纪开始,但当时日本并不产茶。
因此,茶叶还及为稀贵,只有上流贵族阶层和寺院才拥有,一般平民是不敢奢求的。
似举安溪茶艺.
“安溪茶艺”源于安溪铁观音功夫茶。
通过挖掘整理、编排提炼、升华为别具一格的铁观音茶艺。
茶艺提示:让品茶人了解乌龙茶,特别是名茶铁观音的沏茶技艺,是一门融传统技艺与现代风韵为一体的品茶艺术。
具体包括:品茶环境、茶叶选择、水质鉴定、茶具选用、茶艺人才选拔、茶艺音乐等。
茶艺流程讲究礼貌待人、款款有序、协作细腻优美、富有茶的神韵,使人们在品茶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茶艺之本:(纯)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化茶友之净纯。
茶艺之韵:(雅)沏茶之细致,协作之优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艺之神韵。
茶艺之德:(礼)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客,联茶友之情谊。
茶艺之道:(和)人与人之和睦,人与茶、人与自然之和谐,系心灵之挚爱。
它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理念。
它传播的是:人与自然的交融;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
日本茶道是人唐文化的翻版。
其目的主要为接待宾客,联络感情,陶冶性情的特殊礼仪活动。
最初,许多种茶的农民经常定期举行茶叶评赛会,由此发展为许多人以品茶为一种娱乐。
大家在一起饮茶叙谊。
僧侣之间则利用茶气来讲经布道,
幽雅品茗,参惮悟道。
日本茶宗应体现,和(平),敬(友),清(寂),寂(幽雅)。
在日本一般举行茶道的时间,分别为朝茶,饭后,消昼和夜话茶道对茶会的环境有一系列的规定,除“和”与“敬”,是指茶会上主人和客人之间应强调精神,态度和因有的辞仪外,“清”与“静”则主要表现茶室,饮茶亭院的环境和气氛要充分体现清静和典雅,……
现今,在中国的一些茶区,如福建定期举行的茶会大体上与日本茶道相似。
如中国的安溪茶艺与日本茶道略有相似。
中日茶文化的对比之余,不免有让我们思考的地方。
茶出于中国,兴于中国,为什么这灿烂的文化瑰宝,在近一百年中,却改变了它千年的内含底蕴。
试问当今有几亿人。
在品茶前沐浴更衣,喝茶不足引茶而是细细品们茶所带给你的精神的愉快。
起码
越脱这个充满气氛的世界,人们的追求也能从物质享受上升为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在这个竟争激烈的时代更为迫切。
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他们对茶文化的追求,大不必以泱泱大国的心态自居,日本今天保留了一套完整的饮茶习惯,并将它们作为教程编入大,中,小学生的教材中,可见其普遍性。
外国人一丝不苟的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加以继承,而我们自己却不能将这些文化传统很好的继承和发扬??着不免让我们思考!
夜深万籁寂无声,
晓看平阶展素茵。
茗碗纵寒终有韵,
梅花虽冷自知春。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can't see my love
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
But when I pl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
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struggling against the tides
But using one's indifferent heart
To dig an uncrossable river
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