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炎及鼻腔泪囊吻合术2014

合集下载

手术讲解模板: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讲解模板: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步骤:
图11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步骤: 图12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步骤:
11.用5-0丝线或尼龙线缝合泪囊和鼻粘膜 前瓣,间断缝合3针,每针都应带到骨孔 前的骨膜(图12)。为便于缝合,可在3 针缝好后一起打结。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术前准备: 术前一天,冲洗泪囊,结膜囊内滴入抗生 素眼液。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术前准备: 1.对鼻及鼻窦情况先进行检查。如有鼻息 肉或鼻窦炎,应先予治疗。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术前准备: 2.压挤泪囊部,如分泌物量很少,应行泪 囊造影。
手术步骤:
12.用3-0尼龙线缝合骨膜,将内眦腱断端牢固地缝于骨膜上(图13)。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步骤:
图13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步骤: 图14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步骤: 13.用5-0线缝合眼轮匝肌3~4针。再缝合 皮肤3~5针(图14)。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术前准备: 3.术前1周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必要时术 前两天用生理盐水及抗生素眼液冲洗泪道。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步骤: 1.于内眦鼻侧5mm,内眦腱上方5mm处开始 作皮肤切口,平行于泪前嵴,稍向颞侧弯 曲呈弧形。长约20mm,深达皮肤全层。
手术资料: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手术]
手术步骤: 2.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置入泪囊撑开器, 暴露泪前嵴和内眦腱。在泪前嵴前切开骨 膜。不切内眦腱(图3)。

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护理体会

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护理体会

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护理体会【摘要】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手术前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和患者情绪辅导;手术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手术进展;手术后的护理包括休息调理和伤口护理。

并发症处理要及时有效,康复指导要详细具体。

在护理中,护士要细心、耐心,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并及时处理问题。

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护理体会是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通过细致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对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护理、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并发症、康复、体会。

1. 引言1.1 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简介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泪囊部位慢性感染和阻塞,导致泪液排出受阻而引起眼睛红肿、流泪等症状。

而泪囊鼻腔吻合术是一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通过将泪囊与鼻腔开口进行吻合,改善泪液排出通畅,减轻疾病症状并预防反复发作。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常在局麻下完成。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鼻腔或下眼睑切口进入泪囊部位,清理感染物和堵塞物,然后将泪囊与鼻腔进行吻合,恢复泪液的正常排出通道。

手术时间一般较短,术后恢复较快,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患者在接受泪囊鼻腔吻合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了解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前准备。

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和恢复,定期复诊查看效果,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通过合理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患者可以更快地康复恢复,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正文2.1 手术前护理手术前护理是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护士应当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

了解患者的过往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对手术的安全进行评估至关重要。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眼泪分泌增多、泪囊区域疼痛和压痛等症状。

对于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目前主要有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两种手术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探讨。

一、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手术方式,通过在鼻腔的内外开口处进行吻合,从而实现泪液的引流。

这种手术方式已经应用多年,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术后患者需要在术后定期复查,观察手术效果和是否出现并发症。

根据临床研究,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远期效果较好。

术后患者的眼泪分泌量明显减少,泪囊区域的疼痛和压痛症状也会逐渐减轻。

该手术方式的成功率较高,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术后可能会出现泪液过度引流或引流不畅等情况,导致眼部组织水肿、感染等并发症。

由于手术需要在鼻腔内外开口处进行吻合,术后可能出现流涕、异物感等不适症状。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

这种手术方式通过鼻腔小切口,植入鼻内镜,精细操作进行泪囊吻合,避免了对外部面部的切割,减少了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的风险。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也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

由于手术需要操作精细,可能会导致鼻腔黏膜损伤、出血等情况。

术后患者也需要重视术后的护理和恢复,在术后避免饮酒、吸烟等刺激性因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恢复训练,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都是常见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具有一定的疗效。

术后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观察手术效果和是否出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手术方式出现,为慢性泪囊炎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病例模板病程记录眼科住院病例模板

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病例模板病程记录眼科住院病例模板

院病例模板姓名:床号住院号2014-9-14 8:00 首次病程录患者,某某,女性,岁,因左眼无痛溢泪3年余于2014-9-14入我科诊断治疗。

一、病例特点:1、患者为青年女性,主诉为左眼无痛溢泪3年余。

2、既往全身状况良好,否认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

左眼泪囊炎手术半年余。

3、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8左眼0.8,泪道冲洗:左眼上泪点液体自下泪点返流,可见少许黄白色分泌物。

右眼通畅。

双眼睑(-),双眼角膜透明,前房中深,瞳孔3mm,光反射存在,双眼晶体透明,眼底视盘色界可,网膜面未见明显出血及渗出。

二、诊断:左眼复发性泪囊炎。

三、诊断依据:1、患者为青年女性,主诉为左眼无痛溢泪3年余。

2、既往全身状况良好,否认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

左眼泪囊炎手术半年余。

3、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8左眼0.8,泪道冲洗:左眼上泪点液体自下泪点返流,可见少许黄白色分泌物。

右眼通畅。

双眼睑(-),双眼角膜透明,前房中深,瞳孔3mm,光反射存在,双眼晶体透明,眼底视盘色界可,网膜面未见明显出血及渗出。

四、鉴别诊断:1、急性泪囊炎:泪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毒性较强的链球菌等感染所致。

原发性者少见,大多从慢性泪囊炎基础上发生,与侵入的细菌毒力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除出现流泪症状外,常表现为泪囊区局部红、肿、热、痛,局部出现硬块,结膜囊内可出现脓性分泌物。

2、泪液分泌过多:a、原发性泪液分泌过多:是否罕见,通过阻断蝶腭神经节泪腺分泌神经,可以减少泪液分泌;b、继发性泪液分泌过多:主要见于理化刺激或情感因素刺激;c、一种特殊的泪液反常性分泌:是每当进食时出现流泪,俗称“鳄鱼泪”,主要因为神经发生错位性再生,或见于面神经麻痹后。

五、治疗计划:1、进一步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如血常规;2、术前结膜囊消炎:左氧氟沙星眼液。

3、今局麻下行右眼左眼泪囊鼻腔吻合+鼻泪管再造术,术后抗炎。

签名:2014-9-14 10:00 某某主治医师查房录患者入院后某某主治医师查房,仔细询问患者病情并作详细检查后,作出如下指示:1、患者为青年女性,主诉为左眼无痛溢泪3年余。

慢性泪囊炎治疗新选择——鼻内腔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治疗新选择——鼻内腔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治疗新选择——鼻内腔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为什么他们眼里常含泪水?原来是慢性泪囊炎惹的祸。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病,由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而引起,导致鼻泪道阻塞,泪液不能排出,长期滞留在泪囊內。

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表现为溢泪、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从眼部流出等症状。

由于药物治疗无效,探通、插管效果并不理想,激光治疗效果不确切,目前,慢性泪囊炎仍以手术治疗为主。

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是经鼻根部皮肤切口,鼻骨造洞,将泪囊与鼻黏膜直接吻合,达到引流泪液的手术目的,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皮肤留有瘢痕,影响面容美观。

而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是非丰常先进的微创手术方式,借用内窥镜良好的照明系统,精准定位吻合,由鼻腔进入在泪囊处开个'小窗”,手术即可完成。

具有痛苦小,面部不留疤,术后组织损伤小,恢复快,适用多种泪道疾病等优势,是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法。

1手术适应症1、慢性泪囊炎、泪囊囊肿、泪囊结石需行手术者。

2、面颅骨复杂骨折致泪囊炎、鼻泪管阻塞者。

3、伴有鼻腔炎性疾病、结构形态异常及鼻腔肿物者。

4、常规手术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复发者。

5、对容貌外观要求较高者(术后面部不留疤痕),尤其适于年轻的女性。

2鼻内镜微创治疗泪囊炎的优势1、鼻内镜技术的引进,使泪囊手术在直视下很方便地进行。

2、手术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

3、术后反应轻、恢复快。

4、面部不遗留瘢痕,手术的效果、成功率高。

鼻內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等疾病有明显的优势,望患者积极咨询治疗,早日解除病痛。

目前我院五官科已完成近20例慢性泪囊炎经内镜下泪囊造孔术,均取得满意效果。

为地方百姓的健康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群众口碑。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常常表现为泪液分泌过多、泪液外溢、眼睑红肿等症状。

在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过程中,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及远期并发症进行探讨。

一、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及远期并发症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

该手术通过在泪囊与鼻腔之间建立一条新的通道,使泪液得以排出,从而减轻症状。

该手术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患者术后泪液分泌减少,眼睑红肿等症状得到缓解。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也存在一些远期并发症,例如术后新形成瘘管、泪囊瘘形成等。

在术后的日常护理中应加强术后瘘管的管理,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相比,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是一种更为微创的手术方式。

该手术不需要进行鼻外切口,仅通过鼻腔内镜即可完成手术,术后疤痕较少,康复时间较短。

研究表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治疗效果与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相当,术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而且,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并发症主要是颞下窝感染、颞下窝脓肿等。

在术后的日常护理中需要加强伤口的消毒和护理,注意观察伤口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均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手术方式。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但术后瘢痕较为明显,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是一种更为微创的手术方式,术后的康复情况较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综合考虑。

不管选择何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的康复护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和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等不良影响术后康复的因素。

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记录病历模板

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记录病历模板

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记录病历模板
住院号201411911
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住院号:眼科B
术前诊断:1、双眼慢性泪囊炎;2、双眼翼状胬肉。

术后诊断:1、双眼慢性泪囊炎;2、双眼翼状胬肉。

手术名称:左眼泪囊鼻腔吻合+鼻泪管再造术手术时间:2014-11-23 10:30―11:35
手术者:助手:
麻醉方法:局麻麻醉师:术者
手术经过: 1、常规左侧中鼻道填塞呋麻滴鼻液和倍诺喜眼液混合液纱布。

2、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布比卡因(1:1)作滑车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及皮肤切口周皮下浸润麻醉。

3、在距内眦角4mm左右作一纵形切口约15mm;分离皮下组织,暴露内眦韧带。

4、剪断内眦韧带,见泪前脊,分离泪囊。

5、沿泪后脊,作一14×18mm的骨窗,暴露鼻粘膜。

4、在鼻粘膜及对应泪囊部各作一“”型开口,将鼻粘膜与泪囊缝合,形成新的通道。

5、间断缝合皮下组织,6-0可吸收缝线再缝合皮肤。

6、皮肤切口涂典必殊眼膏,左侧鼻腔填塞一棉球,纱布包扎术毕。

医师签名:
2014-11-23
第 1 页。

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护理体会

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护理体会

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护理体会1. 引言1.1 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简介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常见于泪囊和泪道的慢性感染和炎症。

当患者出现泪囊炎并且治疗无效时,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一种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通过将泪囊与鼻腔相连接,促使泪液正常流通,从而缓解症状。

这项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会通过鼻腔或者眼睑下方进行操作,将泪囊与鼻腔通过一根导管相连接。

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技术水平,还与术后的护理工作密切相关。

患者在手术后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是一项重要的眼科手术,对于患有慢性泪囊炎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接下来的将详细介绍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技巧,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2. 正文2.1 手术前护理手术前护理是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风险。

在手术前的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1. 完善病史资料: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护士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慢性泪囊炎的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

这有助于为手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2. 进行必要的检查: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协助医生完成患者的各项必要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这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手术提供参考依据。

3.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帮助患者完成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禁食禁水等。

要及时告知患者手术前的注意事项,保持患者心理稳定。

4. 交代手术流程:在手术前,护士要向患者详细交代手术流程,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及可能的风险,并保持沟通畅通,解答患者的疑问。

通过做好手术前的护理工作,可以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软组织或骨组织,使之产生凝固或气化,达到止血和去除病变组织 的目的。
优点:准确、无切口。 最大缺点:单凭激光治疗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泪道的阻塞问题。
它的不足是通后再堵的问题
泪道病的外科治疗:
4、泪囊摘除 ——不要轻易去做,做很容易,再想恢复就困难了。
四、经鼻腔泪囊造口术(内窥镜)
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 我的专业!!!
2、泪液进入泪小点主要通过眼轮匝肌的“泪 液泵”作用和泪小管的虹吸作用。
3、最常见的泪道疾病主要有泪道阻塞性疾病、 泪囊炎。
泪液产生与排出不平衡:
----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
溢出眼睑之外,称为溢泪。
----泪液分泌增多,来不及排走而流 出眼睑外,称为流泪。
泪道的应用解剖:
1.泪小点:Ø0.2~0.3mm
泪道病及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泪道病的概念和特点
▪ 泪道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泪道排泪障
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溢泪及相应的炎症反应。
▪ 特点:阻塞和炎症是该病治疗的两大难点及
特点,阻塞导致炎症,炎症加重阻塞。 ▪ 当然,最根本的问题是阻塞,只要阻塞解决了,
泪道病也就基本好了。
泪道病的流行病学:
▪ 眼科最常见的病。 ▪ 约占眼科门诊量的40%左右。
慢性泪囊炎:
概述
➢ 好发于老年妇女 ➢ 病因为鼻泪管的狭窄或阻塞 ➢ 诱因有外伤、沙眼、下鼻甲肥大、鼻炎、中隔
弯曲 ➢ 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 ➢ 状:溢泪、溢脓 2、 体征:
结膜充血, 局部皮肤可有浸渍、糜烂、粗糙肥厚及湿疹, 泪囊区囊样隆起。
经鼻腔泪囊造口术(内窥镜) ---最佳
IEDCR与EDCR比较:
4、 IEDCR对小泪囊患者较EDCR预后好。 5、复发性泪囊炎、后天性泪囊瘘满意效果。 6、合并泪小管狭窄或阻塞的慢性泪囊炎(泪
小管可放置扩我张的管手)术。视频
1、无面部瘢痕、双眼可同时做。 2、不损伤内眦血管、韧带。 3、可同时处理鼻部病变。
手术并发症:
1、术中: ---出血 ---眶壁及眶内容物损伤 ---泪道损伤 ---面部组织损伤
2、术后: ---出血 ---感染 ---闭锁、粘连
术后随访:
1、探险鼻内镜术后随访要求进行 2、特殊处理:泪道冲洗 3、置管者:术后3 个月拨 4、随访1 年
手术后疗效评价:
1、鼻内镜检查 2、主观症状
------尤其在农村基层,该病更是眼科门诊的重要业务来源。
▪ 不象青光眼、白内障和眼底疾病那样受重视,但随着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必然会渐 显出来。
▪ 近年来,有关泪道病的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
纲要:
1、泪器的结构和功能 2、泪道病 3、泪道病的外科治疗
4、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用手指压迫泪囊区或行泪道冲洗, 有黏液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反流出。
3、分泌物培养: 化脓性细菌。
4、并发症:泪囊黏液囊肿 由于分泌物大量潴留,泪囊扩张
慢性泪囊炎治疗:
➢药物为辅 ➢手术为主:
关键是重建泪液引流路径,阻塞解除后炎 症也自然消退,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
三、泪道病的外科治疗:
泪道病的外科治疗:常见
泪道病的外科治疗:
2、泪道置管术
--------可以单独施行,也可以与其它治疗方法配 合使用,效果不错。从部位上分,有鼻泪管插管、 全泪道插管、泪湖鼻腔插管等;从材料上分有硅 胶、金属、玻璃、硬麻管等。
最大缺点: 3-6个月取管
泪道病的外科治疗:
3、YAG激光泪道成型术: -----原理:利用激光的热效应和电离效应,即一定强度的激光束照
泪道阻塞的检查方法1:
泪道冲洗:既是检查方法,也是治疗方法
1、泪小管阻塞:水由原道返流。 2、泪总管阻塞:针头不能触及鼻骨,水自下泪点注
入从上泪点返流。 3、鼻泪管阻塞:针头能触及鼻骨,水由下泪点注入
自上泪点返流
泪道阻塞的检查方法2:
泪囊碘油造影:造影剂充盈的下段为阻塞的部位。
泪道阻塞的常见部位及病因:
Hasner瓣 --鼻泪管鼻腔开口 --出生时70%封闭 --6-12月开放
Rosenmuller瓣 -限制泪液倒流
骨性泪囊: 前泪嵴:上颌骨额突 后泪嵴:泪骨
骨性泪囊: 前泪嵴:上颌骨额突 后泪嵴:泪骨
泪道的应用解剖: 4.鼻泪管
(上颌骨+泪骨+下甲骨)
长约18mm 骨管(上颌骨内)12mm 开口于下鼻道
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
----已广泛用于慢性泪囊炎(chronic daryocystitis,CD)手术治疗
优点: --无面部瘢痕 --疗效好 --并发症少 --可同期治疗鼻腔、鼻窦病变
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IEDCR
RICE 1988 IEDCR尸体解剖 McDonogh ,1989 IEDCR 4 例 Metson 1990年 IEDCR 5例 Merson 1991年 IEDCR 5例 (75%) 于德林 1993 年 介绍IEDCR 周兵 1994年 IEDCR 35例(95%)
CT应用解剖:
上颌骨额突
钩突
泪骨 接合骨缝
经鼻腔泪囊造口术(内窥镜):
适应症: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复 发性)。外伤性泪囊炎、泪囊粘液囊肿、 继发鼻窦手术后泪道损伤致泪囊炎、泪 囊结石或异物
禁忌症:泪点狭窄,泪小管、泪总管、 无泪小点,泪小管离断,急性泪囊炎, 泪囊摘除术后,泪囊肿物。
泪道病的外科治疗:
一、泪器的结构和功能
泪器的结构和功能
泪器分为:
➢泪液分泌部 ➢泪液排出部 (即:泪道)
泪液分泌部:
➢ 泪腺 ➢ 副泪腺 ➢ 结膜杯状细鲍 ➢ 睑板腺、睑缘皮脂腺
泪液排出部(泪道)
➢ 泪点(上、下) ➢ 泪小管(上、下) ➢ 泪总管 ➢ 泪囊 ➢ 鼻泪管
泪液产生与排出
1、正常情况下,泪腺产生的泪液主要通过泪 道排出和蒸发消失。
1、泪囊鼻腔吻合术(鼻外) ——这是目前尚未淘汰的眼科经典手术之一,
它的优点是行之有效,只要适应症掌握得好,做 得顺利,效果还是不错的。
最大缺点:是对美容的影响,其次创口也较大。 从追求人性化的角度来看,似有所欠缺。把它作 为其它治疗方法失败后的补救,还是可以考虑的。
泪囊鼻腔吻合术(鼻外):
Toti 1904年 鼻外鼻腔泪囊吻合术(DCR)
1. 泪点狭窄或阻塞
2. 泪小管阻塞:多发生于泪小管内侧端进 入泪囊或泪总管处。
3. 鼻泪管阻塞:最常发生在泪囊和鼻泪管 交界处,病变可遍及鼻泪管大部和全部。
病因:先天畸形,炎症,创伤,瘢痕,肿
瘤等所引起。
慢性泪囊

二、泪道病
泪道病:常见泪道病
1、泪囊炎: 占70~80% 2、泪道损伤(陈旧性、新鲜) 3、泪小管炎 4、泪总管阻塞 5、新生儿泪囊炎 6、泪囊脓肿 7、泪道肿瘤
下泪点距内眦6.5mm ,弹力纤维、眼轮匝肌。
2.泪小管:Ø0.3~0.5mm
相当于内眦韧带水平入泪囊
90% 上下泪小管汇合成泪总管, 10% 直接进入泪囊,
管壁内衬很薄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下有弹力纤维,泪囊肌 (即Horner)呈螺旋状分布于水平部上皮下组织中。
3. 泪囊:
长约12-15mm 宽约4~6 mm 向后倾斜约 15o~25o 呈裂隙状
我的专业:鼻炎、鼻窦炎、鼻眼鼻前颅底相关疾病、 鼾症外科综合诊治
请多指正,谢谢各位! ---陈国郝敬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