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及工艺矿物学教案1
矿物教案及课后反思

《矿物》教案及课后反思
东昌中学 傅亚维
一、 课题的确定
本节课原本是在校内开设的一堂拓展型公开课,课题名称为《宝石文化》,后来接到通知到合庆中学上课,经过与陈老师的沟通了解到,合庆中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岩石》的内容,由于《矿物》这一节课内容相对较少,故对教案略作改动,前半部分学习矿物及其化学组成,介绍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
后半部分介绍几种常见的宝石,了解宝石文化,拓展课堂知识。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岩石、矿物和化学元素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地壳中主要的化学元素和几种主要的造岩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岩石的概念,了解岩石与矿物的关系;通过观看地理动画了解岩石、矿物和化学元素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观看VCD 了解几种主要的造岩矿物;通过实物投影了解常见的宝石并简略介绍宝石文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了解宝石文化,提升生活素养 三、
教学方法
通过PPT 演示和实物投影 四、
教学流程:
五、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对《矿物》的拓展,课堂教学思路清晰细腻;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实用化;教学过程给学生充分的体验与感悟,教师自己带宝石进行展示,实物感强。
不足之处在于整个黑板没有文字,而且是按照自己预设的多媒体思路进行上课,以后可以进行“预设多媒体但又不被ppt牵着走”的上课思路,从学生的当堂反馈进行呢哦荣的拓展。
矿物的课程设计

矿物的课程设计Introduction在地质科学领域中,矿物是研究地球上物质构成和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设计目的在于通过深入理解矿物的特征、分类和识别方法,为学生提供矿物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和判断矿物性质的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地质现象,并具备从矿物学角度对地球历史和资源开发进行分析的能力。
Chapter 1: 矿物的概述1.1 矿物的定义和特征矿物定义及主要特征的介绍,包括无定形物质与矿物的区别、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等。
1.2 矿物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介绍矿物的分类方法,如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及物理特性等。
Chapter 2: 矿物的物理特性2.1 密度和比重介绍密度和比重的概念以及测量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学会测量矿物的密度和比重。
2.2 光学特性讲解矿物的透明度、折射率、双光性等光学特性,并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实验来确定矿物的光学性质。
2.3 变色性、荧光性等其他物理特性介绍矿物的变色性、荧光性等其他物理特性,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实物观察进行判断和鉴定。
Chapter 3: 矿物的化学特性3.1 酸碱性讲解矿物酸碱性的原理以及进行酸碱性测试的方法,如盐酸试验、石蕊试验等。
3.2 反应性和溶解性介绍矿物与酸、碱、盐等物质发生反应的特性,并通过实验展示不同矿物的溶解性差异。
Chapter 4: 矿物的识别和鉴定方法4.1 物理性质的鉴定方法详细介绍通过观察矿物的物理特征如颜色、光泽、硬度、断口等进行矿物的初步鉴别方法。
4.2 光学方法教授使用偏光显微镜、显微照相等方法,通过观察矿物的光学性质进行鉴定的技巧。
4.3 化学分析方法简述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如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质谱等,以及利用这些方法进行矿物的精确鉴定。
Chapter 5: 矿物与地质学的关联5.1 矿物的形成与地质作用探讨矿物形成的地质过程,包括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等,并对不同地质作用形成的矿物进行分类和说明。
矿物加工工程课程设计

矿物加工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矿物加工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矿物加工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了解矿物加工工程的主要工艺流程和设备。
(3)熟悉矿物加工工程的技术参数、操作条件和影响因素。
(4)了解矿物加工工程的发展趋势和环保要求。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矿物加工工程实际问题。
(2)具备矿物加工工程工艺设计和操作能力。
(3)具备矿物加工工程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分析和处理能力。
(4)具备矿物加工工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矿物加工工程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2)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物加工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工艺流程和设备。
具体内容包括:1.矿物加工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矿物加工工程的主要工艺流程和设备,如破碎、筛分、浮选、磁选等。
3.矿物加工工程的技术参数、操作条件和影响因素,如粒度、浓度、pH值等。
4.矿物加工工程的发展趋势和环保要求。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矿物加工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矿物加工工程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矿物加工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矿物加工工程的应用和实践。
4.实验法:进行矿物加工工程实验,使学生熟悉矿物加工工程的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矿物加工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矿物和矿产导学案》

《矿物和矿产》导学案一、导入矿物和矿产是地球上珍贵的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将盘绕矿物和矿产展开讲解,让同砚们了解矿物和矿产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平时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目标1. 了解矿物和矿产的定义及其区别。
2. 掌握矿物的分类和特点。
3. 了解矿产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三、进修内容1. 矿物和矿产的定义及区别。
2. 矿物的分类和特点。
3. 矿产在平时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四、进修过程1. 矿物和矿产的定义及区别- 矿物是自然界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结晶形态的固体物质,是地壳中的基本组成单位。
- 矿产是指地球内部的矿物质在地壳中的分布和形成,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
2. 矿物的分类和特点- 矿物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结晶形态进行分类,主要包括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和宝石矿物。
- 金属矿物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和延展性等特点,如铁矿石、铜矿石等。
- 非金属矿物主要用于建筑、化工、陶瓷等领域,如石膏、石灰石等。
- 宝石矿物则以其美丽的颜色和光泽而被人们所喜爱,如翡翠、蓝宝石等。
3. 矿产在平时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矿产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能源等领域,如水泥、煤炭、石油等。
- 矿产还被用于生产工业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品,如钢铁、合金、电子产品等。
- 矿产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管理和珍爱。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对矿物和矿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它们在平时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同砚们能够珍惜资源,合理利用矿产,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六、作业1. 请同砚们自行查找一种矿物或矿产,并写一份简短的报告,介绍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2. 思考:你认为如何更好地珍爱和利用矿产资源?以上是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和作业要求,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矿物和矿产的理解。
祝大家进修进步!。
《认识矿物》 学历案

《认识矿物》学历案一、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矿物的定义和主要特征。
2、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矿物,并了解其用途。
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区分不同种类的矿物。
4、培养学生对地质科学的兴趣,提高其探索自然的能力。
二、课程重难点1、重点(1)矿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光泽、硬度、条痕、解理等。
(2)常见矿物的特征和用途。
2、难点(1)理解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2)运用多种方法准确鉴别矿物。
三、课程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物质的世界里。
从我们居住的房屋所用的石头、沙子,到我们佩戴的珠宝首饰,很多都与矿物有关。
那什么是矿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矿物。
四、知识讲解1、矿物的定义矿物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匀固体。
它们通常是由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并且具有一定的晶体结构。
2、矿物的主要特征(1)颜色矿物的颜色是其最直观的特征之一。
但要注意,有些矿物的颜色可能会因为杂质的存在而发生变化。
例如,纯净的石英是无色透明的,但如果含有杂质,可能会呈现出紫色、粉色等颜色。
(2)光泽光泽指矿物表面反射光线的能力。
常见的光泽有金属光泽,如黄铁矿;半金属光泽,如磁铁矿;非金属光泽,如玻璃光泽(石英)、油脂光泽(滑石)、丝绢光泽(石棉)等。
(3)硬度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或研磨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摩氏硬度计来比较矿物的硬度。
摩氏硬度计将硬度分为 10 级,从低到高依次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例如,我们可以用指甲刻划滑石,用小刀刻划方解石。
(4)条痕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将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痕迹就是条痕。
条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矿物的颜色,因为有些矿物的外表颜色可能会受到杂质的影响,而条痕相对稳定。
(5)解理解理是指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
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解理特征,如方解石具有三组完全解理,云母具有一组极完全解理。
工艺矿物学教案

工艺矿物学教案教案标题:工艺矿物学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工艺矿物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不同工艺矿物的特性和应用;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工艺矿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常见工艺矿物的分类和特性;3. 工艺矿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4. 工艺矿物学实验和观察方法;5. 工艺矿物学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工艺矿物学的概念和重要性;2. 提出学生对工艺矿物的认知和应用。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工艺矿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分类和特性:讲解常见工艺矿物的分类和特性,如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等;3. 工艺矿物的应用:介绍工艺矿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三、实验与观察(30分钟)1. 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工艺矿物进行实验和观察;2. 实验内容: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指导书,学生进行工艺矿物的性质和特点实验;3. 观察与记录: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和结论。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小组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工艺矿物的特性和应用;2.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工艺矿物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五、拓展与展望(10分钟)1. 工艺矿物学的研究进展:介绍当前工艺矿物学的研究进展和前景;2. 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工艺矿物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作业要求:布置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撰写一篇关于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报告;2. 提醒学生: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和截止日期。
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对工艺矿物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2. 课堂参与评估:评估学生在讨论和总结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3.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工艺矿物学的理解和研究报告的质量。
教学资源:1. 工艺矿物学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2. 工艺矿物实验材料和设备;3. 研究报告模板和指导书。
《矿物》 学历案

《矿物》学历案一、学习主题矿物二、学习目标1、了解矿物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类型。
2、掌握矿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光泽、硬度、解理等。
3、学会通过观察和实验方法鉴别常见矿物。
4、理解矿物在地球科学、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学习资源1、教材:《地球科学概论》、《矿物学》等相关教材。
2、网络资源:科普网站、在线课程、学术论文等。
3、实验室标本:常见矿物的标本。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其中矿物是构成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成分。
矿物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观,还在工业、科技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矿物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矿物的奥秘。
(二)知识讲解1、矿物的定义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的均匀固体。
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存在,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2、矿物的分类(1)按照化学成分,矿物可以分为单质矿物和化合物矿物。
单质矿物如金、银、石墨等,化合物矿物如石英、长石、方解石等。
(2)根据晶体结构,矿物可分为结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
结晶质矿物具有规则的晶体结构,而非晶质矿物则没有。
3、常见的矿物类型(1)石英:化学式为 SiO₂,是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
它通常呈现无色、白色或烟灰色,具有玻璃光泽,硬度为 7。
(2)长石:包括钾长石、钠长石和钙长石等。
颜色多样,有白色、肉红色、灰色等,硬度在 6 65 之间。
(3)方解石:化学式为 CaCO₃,常见的颜色有白色、无色,玻璃光泽,硬度为 3。
(4)云母:具有片状结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白云母和黑云母,硬度在 2 3 之间。
4、矿物的物理性质(1)颜色:矿物的颜色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
有些矿物的颜色比较固定,如金的黄色、铜的红色;而有些矿物的颜色会因杂质或其他因素而变化。
(2)光泽:矿物的光泽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丝绢光泽等。
例如,黄铁矿具有金属光泽,石英具有玻璃光泽。
矿物加工专业工艺矿物学教学探讨

矿物加工专业工艺矿物学教学探讨陈佳【摘要】Process Mineralogy is a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mineral processing students, with a relatively strong applica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the students who engaged in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 research after graduation.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e such problems as the students who lack of initiative to study, backward teaching means, the student lack of practical, etc.Some tip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result have been summarized from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such as improving the initiative under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enriching teaching means, making full use of internship opportunities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understanding and awareness of the Process Mineralogy.%工艺矿物学是矿物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程内容有很强的应用性且理解难度大。
本课程对于从事矿物研究的是学生是必需掌握的技能。
当前很多高校在工艺矿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手段不足,学生动手实践较少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晶学基础
一、晶体及结晶学
本章涉及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在整个结晶学中都经常出 现, 一定要牢固掌握。
早期人们把具有天然几何多面体形态的固体称为晶体。 近代研究发现,一切晶体,不论其外形如何,它的内 部质点都作规律排列,构成了所谓的格子构造。因此, 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凡是内部质点不作规律排列,不具格子构造的物质称 为非晶体。
19世纪末~20世纪初:X-射线的发现及其对晶体结 构的测量,进入晶体内部结构研究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透射电镜研究晶体内部超微结构 细节;
20世纪80年代,发现准晶体,开辟了晶体对称理论新 领域。
石英SiO2晶体(a)与石英玻璃(b)的结构 示意图
结晶学基础
具五次对称轴定向长程有序 但无重复周期 的图形
相当点(几何点,取在质点中心,是性质或环境及方位相 同的质点)即获得空间格子。
空间格子有四大要素: 1、结点:它是空间格子中代表晶体结构中的相当点。
2、行列:结点在直线上的排列即构成行列。空间格子
中任意两个结点联结起来就是一条行 列的方向。行列中相
邻结点间的距离称为该行列的结点间距,在同一行列或平
三、晶体的基本性质
1、自限性:指晶体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自发 地形成几何多面体的性质。
2、均一性:同一晶体的不同部分,质点分 布是一样的,晶体的各个部分物理、化 学性质上相同的。
3、异向性:同一格子构造中,在不同方向 上质点排列上不一样的,因此,晶体的 性质随方向不同而有所差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晶体的基本性质
4、对称性:晶体格子构造本身就是质点重 复规律的体现,在晶体外形上,也常有 相同的晶面、晶棱和角顶重复出现。
晶体化学-研究晶体成分与结构的关系。 晶体生长学-研究晶体生长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晶体物理学-研究晶体物理性质及其产生机理。
本课程以晶体形态对称规律及晶体内部结构对称 规律为主,简介晶体化学与晶体生长。
结晶学基础
三、晶体的性质
由格子构造决定的、 晶体所共有的性质。
自限性 均一性 异向性 对称性 稳定性 最小内能。
具体的晶体结构是多种原子、离子组成的,使得其重复 规律不容易看出来,而空间格子就是使其重复规律突 出表现出来。空间格子仅仅是一个体现晶体结构中的 周期重复规律的几何图形,比具体晶体结构要简单的 多。
分支学科:
几何结晶学-研究晶体宏观形态几何规律,主 要是对称规律。
晶体结构学-研究晶体内部结构几何规律及缺 陷。
整个晶体结构就是可以看成晶胞在三维空间平 行的、毫无间隙的重复垒叠而成。
面网AA’间距d1 面网BB’间距d2 面网CC’间距d3 面网DD’间距d4 面网间距依次减小,面网密度也是依次减小的. 所以: 面网密度与面网间距成正比.
结晶学基础
结晶学基础
空间格子与具体的晶体结构是什么关系?
可以认为具体的晶体结构是多套空间格子组成的,见图。
行行列中的结点间距是相同的;不同方向的行列,其结点
间距一般不相等。
导出空间格子的方法:
首先在晶体结构中找出相当点,再将相当点按照一定的 规律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空间格子。
相当点(两个条件:1、性质相同,2、周围环境相
同。)
空间格子有四大要素:
1、结点:它是空间格子中代表晶体结构中的 相当点。
2、行列:结点在直线上的排列即构成行列。 空间格子中任意两个结点联结起来就是一条行 列的方向。行列中相邻结点间的距离称为该行 列的结点间距,在同一行列或平行行列中的结 点间距是相同的;不同方向的行列,其结点间 距一般不相等。
矿物及工艺矿物学
结晶学基础 矿物学 工艺矿物学
课程简介:
结晶学:以晶体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晶体的 对称规律。研究的是晶体的共同规律,不涉及 到具体的晶体种类。
特点:空间性、抽象性、逻辑性、共性
与后续矿物学形成明显的对比: 矿物学: 矿物晶体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各具
体矿物晶体的成分、物理性质、成因特点等 特点:经验性、感性、具体性、归纳分类性、
近程规律与远程规律 准晶体: 1985年发现了一种新的物态叫准晶体,其质
点排列具长程有序,但不体现周期重复,不存在格子 构造,人们称之为准晶体。
结晶学(晶体学)发展历史及分支学科 简介:
始于17世纪中叶人类的矿业活动,与天文学一起成为人 类自然科学发展最早的两门科学。
17~18世纪:以研究晶体形态为主,也初步推测研究 晶体内部结构的几何规律;
空间格子 (表示晶体结构周期重复规律的简单几何
图形要画出空间格子,就一定要找出相当 点。)
相当点 (两个条件:1、性质相同,2、周围环境相
同。)
结晶学基础
二、空间格子 是晶体结构中质点重
复规律的几何图形。 相当点、结点、行列、
面网、平行六面体。
二、空间格子
晶体的本质在于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作平移周期重复,空 间格子是表示这种重复规律的几何图形。连接三维空间的
结晶学基础
晶体:具有格子构造 的固体;
格子构造:晶体内部 质点作有规律的周期 性重复排列。
格子构造是晶体内部 结构的最基本特征
晶体 (远古年代的定义:自发形成规则形态的物体;
现代的定义:内部结构具有周期重复性,即具有 格子构造 的物体。)
格子构造(晶体结构的周期重复规律,这种规律是
可以用格子状的图形-空间格子表示的。)
空间格子四大要素
3、面网:结点在平面上的分布即构成面网。 任意两个相交的行列就可决定一个面网。
面网上单位面积内结点的密度称为网面密度。 相互平行的面网,面网密度相同;否则一般不 同。
4、平行六面体:空间格子的最小重复单位, 由六个两两平行而且相等的面组成。
实际晶体结构中所划分出来的相应单位称晶胞。
5、最小内能:在相同热力学条件下,晶体 与同种物质的非晶体、液体、气体相比 较,其内能最小。
6、稳定性:晶体由于有最小内能,因此结 晶状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结晶学基础
晶面、晶棱、角 顶与面网,行列, 结点的关系的 示意图
四、晶体的对称性
1、几个概念 对称: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 晶体对称:外形上体现为相同晶面、晶棱、角顶
做有规律的重复。取决于晶体内部的格子构造。
四、晶体的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