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合集下载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规范是指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建筑物设计标准。

防火设计规范主要包括建筑构造、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建筑构造方面,根据防火设计规范,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应采用不燃材料或耐火材料进行防火处理。

例如,建筑的主体结构可以使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以提高抗火性能。

此外,墙体、楼板和防火门等部位也需要采用耐火材料进行防火处理,以延缓火势蔓延的速度并阻止火灾蔓延。

其次,消防设施方面,防火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必须配备一套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设备和疏散通道。

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火灾并警示人们撤离,灭火设备包括手提式灭火器、灭火器箱和消防栓等可以帮助人们扑灭初起火灾。

此外,疏散通道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物内部必须设置符合规范的疏散楼梯和疏散门,确保人们安全有序地撤离。

最后,消防通道方面,防火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内外必须有独立的消防通道。

消防通道需要保持畅通,不能被其他物品堵塞,以便消防车辆和消防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扑救和救援。

此外,消防通道的宽度、高度和容积等参数也有具体的规定,以确保消防通道能够满足应急情况下的需求。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规范包括建筑构造、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这些规范旨在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火灾发生和蔓延,提高火灾应对和逃生的能力。

因此,在进行民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时,都应遵循相关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指设计高层民用建筑时,需遵循的防火安全要求和规范。

以下是关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一些要点。

第一,高层民用建筑应根据建筑的高度和使用功能确定防火等级。

根据不同防火等级的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和构造。

同时,应明确建筑内的疏散通道、消防设备和逃生装置等。

第二,高层民用建筑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合理布局的消防设备。

这包括消防栓、消防水泵、消防喷淋系统、疏散楼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这些设备的布置应便于使用和维护,确保有效消防。

第三,高层民用建筑的电气系统应符合防火要求。

尽量避免电线穿过防火分隔,避免电气设备堆放在易燃物附近。

电线应采用耐火、耐热和不燃烧的材料,严格按照防火规范进行布线。

第四,高层民用建筑的建筑构件应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

建筑结构材料应选择不燃材料或耐火材料,如钢结构、混凝土等。

外墙材料应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避免使用易燃材料。

第五,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通道应设置合理,满足逃生疏散的需要。

室内疏散楼梯应具备防烟功能,楼梯间应设置防火门和防烟控制设备。

室外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方便人员疏散。

第六,高层民用建筑应定期进行消防设备和系统的检测和维护。

检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

对必须更新和更换的设备及时进行更新。

总结起来,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消防设备的设置和疏散通道的规划等方面。

遵循这些规范和要求,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高层民用建筑越来越多。

这些高层建筑在为人们提供便捷和舒适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防火安全问题。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特点与普通建筑有所不同。

由于其高度较高,人员疏散困难,火势蔓延迅速,救援难度大。

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防火问题,是预防火灾、减少损失的关键。

首先,建筑的总体布局要合理。

高层民用建筑与周边建筑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以防止火灾蔓延。

同时,要合理设置消防车道和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确保消防车能够顺利通行和展开救援。

在建筑结构方面,要选用耐火性能良好的材料。

建筑的主体结构、承重构件等应具备足够的耐火极限,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争取时间。

防火分区的划分是防火设计的重要环节。

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面积,合理划分防火分区,能够有效地控制火势的蔓延。

每个防火分区应设置独立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以确保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疏散设施的设计至关重要。

楼梯是主要的疏散通道,其数量、宽度和疏散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楼梯间应具备良好的防烟、防火性能,设置正压送风系统,防止烟雾进入。

同时,要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引导人员在黑暗和烟雾中安全疏散。

消防设施的配备是防火的重要保障。

高层民用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等消防设施。

这些设施要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运行。

防烟排烟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

火灾发生时,烟雾是导致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设置防烟分区和排烟系统,能够及时排出烟雾,为人员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在电气防火方面,要合理设计电气线路,避免过载和短路等情况的发生。

电气设备要选用符合防火要求的产品,配电箱、开关柜等应设置防火保护装置。

此外,对于特殊功能的房间,如消防控制室、锅炉房、配电室等,要采取特殊的防火措施,确保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运行。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第一篇: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定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以确保建筑在发生火灾时人员可以安全疏散,并降低火灾对建筑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2. 术语和定义2.1 高层民用建筑:指建筑高度超过30米的用于住宅或办公的建筑物。

2.2 防火规范:指根据GB 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所制定的规范要求。

3. 设计原则3.1 分隔措施:建筑内应设置合适的防火分隔,限制火势蔓延。

3.2 疏散通道:建筑内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宽度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3.3 火灾报警系统:建筑内应配备可靠的火灾报警系统,及时发出警报。

3.4 自动灭火系统:建筑内应配备适当的自动灭火系统,减少火势蔓延。

3.5 建筑材料:建筑应选择耐火性能良好的材料,减少火灾风险。

4. 设计要求4.1 空间分隔:建筑内不同功能空间应设置相应的防火分隔,如墙体、楼梯间等。

4.2 疏散通道:建筑内应设定足够数量和宽度的疏散通道,并按照人员容纳量进行设置。

4.3 火灾报警系统:建筑内应设置可靠的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烟感探测器、声光报警器等设备。

4.4 自动灭火系统:建筑内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适当的自动灭火系统,如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

4.5 材料选择:建筑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耐火性能的材料,如防火板、耐火砖等。

5. 相关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建筑平面图、疏散通道示意图、火灾报警系统接线图等。

6. 法律名词及注释6.1 GB 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该规范规定了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

6.2 防火分隔:指建筑内设置的阻挡火势蔓延的结构措施,如墙体、楼梯间等。

6.3 烟感探测器:指用于检测烟雾的设备,一旦探测到烟雾就会发出火警信号。

第二篇:1. 简介本文档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旨在确保高层民用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一,高层民用建筑的设计应符合建筑法规的要求。

这包括对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例如,建筑的结构和耐火性能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要满足国家消防部门的要求。

第二,高层民用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建筑的消防逃生通道。

每层建筑应该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通道,以保证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逃离火灾现场。

通道的设计应满足相关的规定,通道的宽度、高度和长度等都需要符合相应标准。

第三,高层民用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建筑的消防设备。

每层建筑应设置相应的灭火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喷淋系统等。

这些设备应布置在易燃、易爆和易烟的场所,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四,高层民用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建筑的防烟措施。

防烟通道应设置在建筑内的关键位置,如楼梯间、走廊和公共区域等。

这些通道应具有良好的防烟性能,以确保被困人员能够安全地逃生。

第五,高层民用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建筑的火灾监测系统和报警系统。

建筑应设置火灾报警器、烟雾探测器等系统,以便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些系统应与当地的消防部门和相关机构联网,以便及时报警和调度。

第六,高层民用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建筑的电气安全。

建筑的电路设计和安装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测和维护,以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

总之,高层民用建筑的设计防火规范是确保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迅速疏散和有效灭火的关键。

这需要考虑建筑的结构、消防设备、防烟措施、火灾监测系统、报警系统和电气安全等方面,以确保建筑的消防安全。

同时,建筑的设计也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建筑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的设计防火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防火分区: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将建筑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确定每个分区的防火等级和防火墙、防火门等防火分隔构件的要求。

2. 防火隔离间距:根据建筑高度、建筑用途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保证在火灾发生时有足够的距离防止火势蔓延。

3. 防火墙和防火门:根据不同的防火分区需求,设置防火墙和防火门,确保火灾时能有效隔离烟气和火势,防止火灾蔓延。

4. 防烟措施:设置防烟楼梯间、防烟走廊等防烟措施,保证火灾时人员疏散的通道畅通,避免烟雾阻断人员逃生。

5. 消防系统: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装置等消防设施,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措施进行灭火或报警。

6. 电气防火:采用合适的电缆、导管等电气设备,合理布局、设置火灾警报和自动停电设备,防止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7. 疏散路径设计:合理设置疏散通道、疏散楼梯、疏散门等,确保人员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8. 室内装修材料选择:采用难燃、阻燃等具有良好防火性能的材料进行室内装修,减少火灾的蔓延。

9. 组织管理和演练:建立健全的火灾应急管理制度,定期组织火灾演练,提高员工和居民的防火意识和应急能力。

以上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还需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和建筑类型来确定。

建筑单位在进行设计时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建筑的防火性能达到规范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居住和工作着众多的人们。

为了保障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至关重要。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就是一套专门为确保这类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防范和应对火灾而制定的规则和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由于其高度和人员密集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火势可能会迅速蔓延,烟雾会阻碍逃生通道,给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带来极大的困难。

因此,防火规范的制定旨在从源头上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并在火灾发生时提供有效的防护和逃生措施。

首先,防火规范对建筑的布局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

建筑的平面布局应合理规划,将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区域与人员密集的区域分隔开,以防止火灾迅速蔓延。

例如,厨房、锅炉房等易燃区域应与居住区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建筑的结构材料也必须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抵御火灾的侵袭,为人员疏散和灭火争取时间。

在防火分区的划分上,规范也有明确的规定。

防火分区是将建筑物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以限制火灾的蔓延范围。

每个防火分区都应有相应的防火设施,如防火墙、防火门等。

这样,即使一个分区内发生火灾,也能有效地防止火势蔓延到其他区域,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疏散通道是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重点之一。

规范要求疏散通道要宽敞、畅通,并且有明显的标识和照明设施。

楼梯间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封闭楼梯间,以防止烟雾进入。

同时,疏散楼梯的数量和宽度应根据建筑的使用人数和面积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消防设施的配备也是防火规范的重要内容。

高层民用建筑应配备完善的消防供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消防供水系统要保证在火灾发生时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以满足灭火的需要。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够在火灾初期迅速喷水灭火,有效地控制火势的发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则能及时发现火灾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疏散。

此外,防烟排烟系统对于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起着关键作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旨在规定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要求。

以下是该标准的部分修订条文。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是本标准的基础。

根据建筑的用途和高度,将其分为不同的建筑分类,并规定了相应的耐火等级。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标准规定了一些基本要求,包括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道的设置等。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也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

为了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安全疏散,本标准规定了相关要求,包括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的独立设置等。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是防火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外消防给水管道、消火栓和消防水箱等设备的要求,以及灭火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等。

防烟、排烟和通风、空气调节也是本标准要求的内容。

为了减少火灾时的烟雾和有害气体对人员造成的伤害,本标准规定了相应的防烟、排烟和通风要求。

电气设备在防火工作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电源及其配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应急广播和消防操纵室等电气设备的要求。

商业服务网点是本标准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住宅底部(地上)设置的小型商业服务用房。

为了确保其防火安全,该用房的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采用耐火极限大于1.50小时的楼板和耐火极限大于2.00小时且不开门窗洞口的隔墙与住宅和其他用房完全分隔,该用房和住宅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应分别独立设置。

商业服务网点规范是指在住宅底部(地上)设置的小型商业服务用房,包括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

这些用房的层数不得超过二层,建筑面积也不能超过300平方米。

如果地上二层是小型商业服务用房,则地上一层必须也是小型商业服务用房。

一层和二层的小型商业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之和不能超过300平方米。

此外,这些用房的楼板应该具备耐火极限大于1.50小时的特性,隔墙应该具备耐火极限大于2.00小时、不开门窗洞口的特性,以确保住宅和其他用房完全分隔,同时,这些用房和安全出口应分别独立设置,不能交叉或直接连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我国城市防火存在的问题
1、城市基础设施差,建筑物本身耐火能力低。 消防管网无法正常使用
2、建筑密集,城市规划布局混乱。 消防通道不畅,建筑物防火间距不足。
3、管理渠道不畅,全民防火意识差。 最基本的防火、灭火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建筑电器使火灾危险性加大。 城区电线布置混乱,私接乱拉现象严重,电路绝 缘老化,用电量增大,电线超过设计负荷。
3)地下室:A≤500平方米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四、安全疏散
(一)安全疏散路线
室内→室外(地面、屋面) 室内→走道→室外 室内→走道→楼梯→室外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二)疏散楼梯 1、楼梯间形式 1)封闭楼梯间:采用防火墙和防火门将楼梯 与走道分开的楼梯。
带前室的楼梯间: 封闭前室--设排烟道,利用机械排风。 开敞前室—利用高空风力将烟吹散。 不带前室的楼梯间:用防火门封闭
1、建筑内管道四通八达,楼梯、电梯性成 竖向烟囱效应。
2、建筑容纳人数多,垂直撤离距离大。 (设置避难层)
3、消防灭火困难:烟雾、垂直攀登距离长, 消防供水不足。(自救为主)
4、燃烧时间长,钢或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 度、刚度降低而破坏。
5、煤气、电器设备密布,加大了火灾危险 性。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1、消防电梯均设防烟前室,电梯井、机房、 前室的消防排烟均满足规范要求,电梯内设 消防电话和消防人员操作按钮。
2、台数根据服务面积确定:
A<1500平方米,设1台
A=1500-3000平方米,设2台
3、分设在各个防火分区内。
4、消防电梯预防烟楼梯并设。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四、疏散通道要求
1、疏散门不应采用转门。 2、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3、公共场所的出口不设门槛,门宽≥1.4m,
外出口平台宽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4、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应有事故照明和疏散
标志。 5、室外通道宽≥疏散走道总宽≥3m。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五、消防电梯
5、卫生间、浴室、淋浴间 6、盲人引导石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烟被疏散了
垂直分 隔构件
各走各 的路
水 平 防 火 分 区 2 水平防火分区1
防火分隔物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3)对扑救的危害
A:不易找到起火点,难以辨别火势发展方向。 B:造成新的火源,产生爆炸,引燃其他物体。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4、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具备一定数量 助燃物(氧气、氧化剂):具备一定浓度 火源:具备一定能量
5、高层建筑与消防能力 1)高层建筑:
10层以上建筑,h>24m的公共建筑。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主要考虑的问题
1、合理规划建筑布局,确定建筑物耐火 等级。
2、划分建筑内的防火和防烟分区。 3、确定各构件耐火强度。 4、划定避难通道,计算避难出口。 5、设立防、排烟系统。 6、加设自动报警、广播、疏散诱导系统。 7、消火栓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8、建筑内装修的防火设计。
自动灭火系统的完善与优化:
1、快速响应-早期灭火 美国快速反应喷头动作速度比传统喷头快 4.5-14倍。
2、智能型定点灭火喷头 自动巡测着火点,定点喷射。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智能化与早期化
1、智能探测器:光、眼、热三种感应异常, 即发出信号。
2、计算机智能化:火灾探测与判断、发布 警号、自动灭火控制、防火分隔、防烟、 排烟、引导疏散、指挥救生全部实现计算 机智能处理。
2)消防车供水能力:
最不利条件下,直接吸水扑救火灾的最大供 水高度约为24m。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二、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1、耐火等级:
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标准,由组成建筑 物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最低值决定。
2、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1)非燃烧体 2)燃烧体 3)难燃烧体
3、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猛烈燃烧(取决于燃烧物质的数量和通风条件) A:设置防火分隔物,防止火势蔓延。 B:建筑结构耐火等级高,防倒塌。
衰减阶段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2)火势蔓延的途径
—设置防火分隔的依据。
A、由外墙窗口向上层蔓延
增大上下层窗口距离(设雨蓬、阳台),使 气流偏离上层窗口。
B、火势的横向蔓延
通过内墙门、间隔墙蔓延。
C、火势通过竖井等蔓延
电梯井、楼梯井、管道井—类似烟囱作用。 吊装或其他用途孔道
D、火势由通风管道蔓延
通风道内起火,通风道吸进烟气→其他房间。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3、烟的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
A: 一氧化碳中毒;烟气中毒;缺氧、窒息。
2)对疏散的危害
A:刺激眼、鼻、喉,视力下降,呼吸困难。 B:造成紧张心理状态。 C:烟气集中在上部空间,人弯腰行走。
5、城市缺少整体防火体系。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防火设计原则: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一、建筑失火与火灾发展
1、起火原因: 明火、暗火、用电、雷击
2、火灾的发展和蔓延 1)火灾发展过程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火灾初起(5-20min) A:及早发现,控制起火点(启动自动灭火系统) B:建筑材料少用或不用可燃材料。 C:人流疏散的最佳时期。
踏步的安全措施
结合型轮椅隔间厕所
专用型厕所
安全抓杆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2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一个防 火分区
走马廊
封闭楼梯间
疏散方向
疏散方向
封闭楼梯间
排烟道
疏散方向
疏散门必须 是乙级防火

底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乙级 防火门
底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无障碍设计
一、无障碍设计内容 服务对象:下肢残疾、视力残疾人 设计内容: 出入口、室外坡道、走道、 楼梯、电梯、浴厕
国际通用标志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二、无障碍设计
考虑轮椅占用最小空间和回转空间,残 疾人方便的使用高度,残疾人通行顺利、 无障碍。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2、防火分区大小 取决于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层数、建筑 物功能。
3、防火分区分隔物 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水幕。
4、防烟分区 A≤500平方米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5、防火分区原则: 1)建筑耐火等级越高,越能较好的限 制火势蔓延,利于疏散扑救。
A:2500-1200-600平方米 L:150--100--60米 2)由走马廊或自动扶梯开口处,上下 连同层作为一个分区;当开口部位设防 火门窗或装水幕,不受此限。
3、楼梯 ----梯段直行,增加导盲石。
1)梯段:坡度≤35°,梯段两侧设扶手。 2)踏步:踏步突缘线形流畅,凌空一侧设立缘或梯
脚板。 3)平台:宽≥1500mm。
PPT文档演模板民用建来自防火设计4、电梯和自动扶梯 侯梯厅:1500mm x 1500mm。 电梯轿厢最小面积:1400mm x 1100mm, 门宽≥ 800mm。
指任一建筑构件在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下, 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 性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 小时表示。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三、防火、防烟分区 1、防火分区
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墙、楼板作为分隔 构件,在一定时间内把火灾控制在某一范 围内。
水平防火分区--阻止火灾在水平方向蔓延 垂直防火分区—防止竖向蔓延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1、坡道 ----限制坡道的坡度i、坡段最大高度h、 坡段水平长度L 最小宽度:以人体宽度和人体尺度为依据, 室内:900mm,室外:500mm。 休息平台:直段1200mm,转角1500mm。 栏杆扶手:起步300mm长,高650mm。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2、门
不得采用旋转门和弹簧门,开启净宽≥800mm。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2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2、旅馆建筑: 对建筑布局、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不熟悉。
3、医院建筑: 病人行动不便,药品高温分解产生毒气,医 疗设备起火,损失巨大。
4、影剧院建筑:舞台易起火 5、居住建筑:
厨房有可燃气体,家用电器超负荷,小孩玩 火,高层住宅疏散困难。
3)弧形、螺旋形楼梯不能作为疏散楼梯。
4)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不宜共用楼梯间。
5)封闭楼梯间的设计规定:靠近外墙,并能直 接采光和自然通风;设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 方向开启。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