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第一章绪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推广学
延边大学农学院 栽培与耕作教研室
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农业推广是通过一定的综合农村咨询活动实现推 广目的的过程和手段,它集行为学、管理学、心 理学、人类学、系统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
与方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差学科。它涉及面
广、理论与应用性均较强。本课程是高等农业院 校农业生产技术类专业的必要的课程,特别是对 具有农业专业技术知识的学生尤为重要。
增进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不但使农民采用和传播
农业新技术,而且使其自愿改变行为,以改变其生产条件, 提高产品产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智力与自 我决策能力,从而实现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社会经济 发展的目的。
第二节 农业推广的性质、功能和作用
一、农业推广的性质
农业推广的内涵受时间、地点的制约,随着社 会经济、科技的历史发展而演进。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农业推广的基本性质都始 终属于教育范畴,是多种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农 村社会教育。

一是由于我国农业推广受传统封建社会的“劝农”、“督导”的影响, 加上长期推行政府指令和计划为主的政策,把农业推广工作看成主要 是行政工作。 二是由于我国农业推广工作长期以农业技术为主要内容,把农业推广 看成是一种单纯的生产技术性工作,忽视对农民的教育指导以及帮助 农民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二、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
部关于农业推广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著作。其中作为全国高等农业院 校教材用的主要有1989年由许无惧主编、张仲威审校的《农业推广
学》,1993年由汤锦如主编的《农业推广学》和1996年由张仲威等主
编的《农业推广学》。 以上这些都表明,农业推广学研究在中国大陆进人了。新的历史时
期。
(三)农业推广学的理论发展
大学农学院章之汶、李醒愚合著的《农业推广》,同年孙希复编写的
《农业推广方法》,以及1947年宋希庠编写的《中国历代劝农考》等
书。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985年农牧渔业部(现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创办了《农技推广》(现为《中国农技推广》)期刊,1987 年开始编印《农业推广研究文集》,1994年开始每两年举
办一次全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活动,并将获奖论文汇编成


农业科研创造知识、出成果 农业教育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农业推广则应用新知识、出效益
农业推广更为接近农村生产系统,影响力更直接、 更大。
农业研究、教育、推广的关系
农业科研系统
农业、农 村、农民
农业推广系统
农业教育系 统
(二)农业推广的目的
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生产力和培养农民的个人
三、农业推广的作用与目的
(一)农业推广的作用
1.农业推广是农业发展机构(研究单位和院校)与目标团体 (农民、农村)联结的纽带。 2.农业推广是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 桥梁。 3.农业推广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 直接动力。 4.农业推广是开发农民智力,改变生产者行为,提高农民
中,作了如下解释: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传播
过程),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点 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
现代农业推广
现代推广的方法重视以沟通
为基础的现代化 信息传播和教育咨询, 推广由单纯的增产增 收发展到促进农村、 农民、农业的综合发展。
推广工作的形式:多元化、
1.早期的农业推广“技术传输”理论。
2.“双向沟通’’理论。 3.“创新扩散”理论。 4.“目标团体”理论。 5.“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理论。 6.“混合体”理论。 7.“农业推广框架”理论。
(四)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

农业推广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农业推广学的
概念的界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和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 念的界定、农业推广的性质、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界定、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
一、“农业推广”一词的来源
我国古代 “教稼”、“劝农”、“课桑”。在《宋史· 食货志》中就 有。 国外 “推广” 1866年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大学推广”
一词。这是把大学教育伸延到校外去的社会教育活动。 “农业推广”一词,则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初的赠地学院开始应用的。 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业合作推广法》,使农业推广法制化。 我国“农业推广” 始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 1985年以来逐渐用广义的
新中国成立后改用“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推广”一词所代替。
书公开出版
1990年建立了中国农业推广协会,1991年又创造了中国农业推广理 论学术委员会。 自1986年起,一些高等农业院校相继开设了农业推广学课程,1988 年之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和江苏农学院(现扬州大学农 学院)等部分农业高等院校先后设置了农业推广专业的专科和本科。
在此期间,国内一些农业推广专家与学者,先后编写、编译了10余
是指除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 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家庭农 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 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我国现阶段农业推广的涵义
应用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采取教育、
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 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知识、新信息, 扩散、普及、应用到三农中去,把潜在的生产力 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三大效益和人 们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一种专门活动。
(一)直接功能
1.增进农村农民的基本知识。
2.提高农村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3.提高农村农民的生活技能。 4.改变农村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 5.增强农村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二)间接功能
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 4.维持良好的农业生态条件 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6.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教学目的和要求
全面地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认真分析国内外推广理论与实践经验; 明确我国农业推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为今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设计、指导我国农业
推广的计划与实践及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 理解农业推广的几 个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之间的联系; 学会农业推广 学本身所具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将重点放在对基本理 论的理解和现实情况的分析上。 难点: 明确一个推广工作者应该如何做好工作;明确 农业推广工作的管理者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运用推广 的基本理论来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广实践 的能力;提高对推广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和对采用正确推 广策略的决策能力;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农村发展现状,明 确将来改进农业推广工作的重点和所应采取的策略。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农业推广的性质、功能和作用
第三节 农业推广学的形成、发展及任务
第四节 农业推广学研究的对象、内容、
方法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演化
二、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
三、农业推广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
基本要求:
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史,理解农业推广的 基本内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
科学化和定量化。
现代农业推广是以咨询为主要特征。



狭义农业推广以“技术指导”为主要特征, 广义农业推广以“教育”为主要特征, 而现代农业推广则以“咨询”为主要特征。
纵观世界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农业推广的涵义是随着 时间、空间的变化而演变的。 单纯技术
总趋势
教育
咨询
三、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的界定
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界定如下: 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 动。通过试验、示范、干预、沟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
3.现代农业推广的教育性。
发达国家的农业推广,是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信息传播与教
育相结合的动态过程。
(二)正确认识农业推广的教育性
正确认识农业推广的教育性,是农业推广工作指导思想
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思想上承认、重视或否认、忽视农 业推广的教育性,将是我国农业推广改革实践的一个转折 点。
目前,我们对农业推广的教育性还认识不足,其原因有:
⑨乡村团体工作改善指导;
⑩公共关系指导。
(三)现代的农业推广
进入20世纪80年代,信息的发展赋予农业推广的涵义更
为丰富。农业推广的涵义不仅仅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内容以
及随着“技术转让”所需要提供的教育过程,更侧重在信 息传播、传讯所形成的不断为农业、农民、农村提供信息 的动态过程。 198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农业推广:参考手册》
(一)农业推广的教育性
现代世界各国,农业推广无论狭义的,广义的,
还是现代的,共性就是:以农民作为工作对象,
根据当时、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
过向农民进行知识、技术和信息传播的工作过程,
产生的直接作用是帮助农民掌握利用这些知识、
技术和信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 农业推广基本属性是教育,是一种农村社会教育。
20世纪50年代,美国 育。
马丁 (O.B.Martin)的《四健会工作》,雷克(F.M.Reak)的《四 健会史》,路密斯 (C。Loomis)的《乡村社会制度与成人教育》,菲 普斯(L.J.Phipps),的《成年农民教育的成功方法》,布鲁奈 (E.Brenner)的《论成人教育研究》。教育性推广也就是在此时期产 生的,它对世界农业推广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能力与素质。 一方面 增进农民的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以期 获得好的农业经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满足社会日益增长 的物质生活需要。
另一方面
就是要通过农业推广教育性的工作——培训、
传播知识、沟通等,转变农民传统的价值观为现代价值观, 以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的需要。
第三节 农业推广学的形成、发展及任务
1.狭义的农业推广的教育性。
这类农业推广,一般强调以改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为目的, 着重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2.广义农业推广的教育性。
在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里,都认为农业推广是一种广泛的农村社 会教育。因为广义农业推广不仅是指导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而且涉
及一切与农业经营和农民生活有关的事项。
一、农业推广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农业推广学的含义
农业推广学是专门研究农业推广的理论和方法, 并指导农业推广实践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 科学。 其理论来源是农业推广实践经验总结、推广研 究成果及相关社会科学理论的应用。

(二)农业推广学的形成过程
“四健”教育和成年农民教
农业推广实践,早在我国尧舜时代就已开始
广义的农业推广工作内容、范围包括以下10个方面:
①有效的农业生产指导;
②农产品运销、加工、贮藏指导; ③市场信息和价格指导;
④资源利用和自然资源保护指导;
⑤农家经营和管理计划指导; ⑥农家家庭生活指导;
⑦乡村领导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
⑧乡村青年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对农村青年进行有组织的“手、 脑、身、心”的四健教育;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
1966年孙达 (H.C.Sanders)的著作《合作推广学》的问世,使农业
推广学成为一门为社会认可的正式学科。
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农业推广的研究以单向沟通转向双向
沟通为农业推广中的基本要素,把推广看作是信息与知识系统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就已开始。1935年南京金陵
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5.农业推广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
农业推广在农业系统中的地位
农业推广 农业研究 农业教育
三大支柱
研究依赖教育的发展和推广来扩散、普 及. 教育有赖于农业研究的发展和推广辅助 . 推广有赖于研究的创新和教育的发展.
农业研究、教育、推广的关系
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同等重要
二、农业推广的涵义及其演变
世界的农业推广,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狭义的农业推广,一类是广义的农业推广。 (一)狭义的农业推广
是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 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
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加以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
加收入。
(二)广义的农业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