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旅游规划

平遥旅游规划
平遥旅游规划

平遥旅游目的地规划目的地营销

平遥旅游目的地规划第九篇目的地营销

要营销平遥,首先需要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在该定位下分析并确立目标市场,制定有效的产品策略和促销策略,全面部署旅游营销工作。此外,通过建设目的地营销系统,利用信息技术等新手段进行更为有效的营销。

一、营销规划目标

本次规划归纳出平遥四个短期内通过努力可以扭转的局面,营销工作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有效的营销,把市场作透,把美誉度和知名度作高,用市场的拉动力促使平遥把文化做深、产品做精、服务做细。通过优化客源结构带动平遥消费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通过有效的营销,2010年,旅游总人数达到200万人次(国外旅游者20万人次),旅游业拉动的综合收入达到20亿元,在规模上跻身进入全国主要旅游区的第一梯队。2020年,旅游人数保持在200万人次以上,但旅游者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海外旅游者人数达到5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更加显著,到2020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0亿元。

二、营销战略定位

平遥的营销战略是:以中为主,以高拉动。

以中为主:依赖独特的区位,以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中等收入阶层为主要客源,在不断提高质量基础上,继续拓展规模,以规模见效益,并通过消费的深度拓展不断提高效益;

以高拉动:提高高端市场比例、高端市场的满意度,高端市场的重复性消费,以高端市场的市场影响力和消费带动力、示范力来拉动中端市场。

(一)战略背景分析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平遥,与另一个遗产地丽江在市场竞争力和旅游收入上有较大差距;作为山西省旅游龙头的古城平遥,与五台山和绵山差距明显,接待人数甚至低于景点级别的王家大院。平遥为什么落入如此境地?财政收入紧缺这一个“紧箍咒”,生态环境差和管理难度大这两个“先天不足”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平遥既往的营销缺乏明确的、有效的战略。

1、营销现状分析

规划组通过淡季和春节期间进行的机构调研,总结目前的营销现状是:

(1)营销主体是政府,企业没有积极唱戏

沿袭中国“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营销理念,“政府”基本上依靠的是山西省和晋中地区的政府。目前平遥相关旅游“企业”普遍小、弱、散,而且因为平遥这个产品的收益空间有限,并没有积极性去“唱戏”,使得与旅游者出游决策紧密相关的美誉度和认同感不高。

(2)缺乏明确的细分市场定位

促销中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周边省份、华东、珠三角、长三角),但没有明确的细分市场,表现在:没有区分高端市场、中端市场和低端市场,没有区分不同年龄不同出游目的的细分市场,没有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细分市场的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

(3)在山西和晋中地区推出的旅游线路中,平遥没有明确的主导地位

旅行社在销售山西省旅游产品时,主推15条线路,其中只有6条线路将平遥包含在内,只有“太原、五台山、平遥、大寨”和“平遥周末游”此两条线路突出了平遥在线路中的位置。团队旅游者多不在平遥住宿,反而住在介休、榆次等地。平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突出,组团社多不以平遥作为主推的线路名,进而线路也是以太原为节点,平遥只是顺便游览的景点,没有作为目的地形象出现。

(4)平遥目前所提供的产品只能满足低端消费,难以诱发高端消费

平遥的主要产品是城内一票制涵盖的22个景点和城外的镇国双林两寺,缺乏娱乐演艺项目,在解说和线路设计上缺乏整体考虑和个性化设计,无论是渠道、还是旅游者,都只认可几个知名度高的代表性景点,视其他景点为雷同,导致停留时间短、消费低。

(5)渠道没有积极性推销平遥,甚至对平遥的美誉度形成负面影响

平遥目前和渠道没有建立起良性的合作关系,给平遥美誉度和市场收益带来很大损失。因为平遥门票价格高、游程长、外地导游管制影响到导购的隐性收入,许多针对价格敏感度高的中低端市场的旅行社,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阻止旅游者的消费、或者压制旅游者对于平遥的消费,例如会对参团的旅游者说“平遥古城没什么好看的,远远看看城墙就够了,还不如榆次老城和王家大院,去掉这个点线路价格还能再便宜些”、“平遥只需要呆3个小时,去几个景点就够了,其他景点都大同小异”。当今中国旅行社的业态不完善,大多是面向中低端大众旅游市场提供同质化产品,因此平遥许多组团社中都存在这类现象。

(6)目前还没有使用价格策略

平遥现在统一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就是一票制涵盖的古城,产品的内部结构是刚性的,没有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差别定价。

(7)促销费用有限,促销形式单一,促销方式被动

促销费用有限,仅为门票收入的5%(2004年为233.5万),还不如王家大院(2003年旅游业收入1700万,500万用于促销)。

平遥主要组织了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如摄影大赛和晋商文化节),此外就是针对渠道进行促销,例如参加国内旅交会、柏林和香港的国外旅交会、大篷车、邀请考察旅游等。较少有直接针对潜在客源的促销,主要是对各类免费媒体的接待。

2、市场现状分析

上述营销方式所带来的市场结果是:

(1)以低端消费为主,中高端市场在平遥也显示出低端消费特征。

团队客人占60%,大多只待半天。散客停留时间稍长些,但整体来看,国内旅游者在平遥的停留时间,淡季调研为不到一天(0.98天),春节期间虽然节庆活动增多因,旅游者平均停留时间仍不过1.5天;尽管消费水准高的广东、北京是平遥的主要客源地,尽管旅游者主要人口特征是中青年、具有较高学历、中高等收入、主要职业为企事业管理人员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及公务员,旅游者在平遥的估计消费额也就是452元(淡季)、573元(春节黄金周)。国际旅游者在平遥的花费也多不到1000元。

(2)市场认知度不高,美誉度更不高。

然而,现有旅游者存在下面几个重要特征:

一是旅游者对平遥的黑导、电瓶车、环境脏差等存在很大意见,但89.2%的国内旅游者如果有条件还希望再来平遥旅游,认为现实中的平遥比想象中差得多的旅游者只占

16.1%。

二是国际旅游者中,公司职员、学生和教师所占比例最大,国际旅游者只游览平遥古城,对比起来,国内旅游者只是把平遥作为晋中大院群中的一个游览点,而且,大多数国际旅游者会在平遥过夜。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国际旅游者所接触到的信息媒介中,无论是国际旅行商还是媒体都在推“高

墙大院下的传统生活”这些形象,国际旅游者希望能够体验到平遥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状态。

这些特征表明,旅游者大都希望更深入地体验平遥魅力,如果在营销工作中向目标市场准确传达平遥的魅力,就能够引发出旅游者深入体验的消费欲望,而这种欲望会带来高端消费行为特征。

(二)战略重点

1、利用体验式营销

二十一世纪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业是最典型的体验经济,迪斯尼制造的是人们的刺激体验,来自于卡通世界的刺激体验;平遥缔造的是另一种文化体验,平遥不是赝品,平遥是独一无二的汉民族文化标本,旅游者进入平遥这个“汉民族城市的杰出典范,汉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就可以体验到最真实最民间的中国汉民族文化。

这种独一无二的体验是平遥可以成为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基础,也是平遥可以吸引高端市场的基础。

平遥在进行体验式营销时,包括以下3个环节:

(1)设计体验:需要设计出目标市场愿意购买的体验,围绕这种体验,树立和传播平遥的品牌。

(2)传达体验:并通过有效的分销渠道、促销方式、促销媒体向目标市场传达这种体验;让更多的潜在客源被这种体验所吸引,成为来平遥消费的现实旅游者,使得旅游者愿意多停留多消费,以平遥获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体验;

(3)提升体验满意度,提升口碑:让这些获得了深度体验的旅游者愿意成为平遥的重复性消费者,反复来体验平遥所代表的博大精深的汉民族文化的各个侧面,同时,让这些旅游者愿意成为口碑传播者,传播他们在平遥所获得的文化体验,影响更多的潜在客源转化为旅游者。

2、充分发挥高端市场的拉动作用

高端市场具有的特征是:高收入、受教育程度高、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即“商人”、“官员”、“文化人”、“外国人”这四类人群。目前平遥已经能够吸引到这类市场,例如法国前总统,各级官员、摄影师、媒体记者、金融企业等)。将高端市场作为平遥旅游的拉动力量,是基于以下四个原因:(1)高端市场能够在貌似破旧的街巷、灰土土干巴巴的环境中体验到美,体验到传统,体验到先人的智慧;

(2)高端市场愿意为这种精神体验付费,并愿意为特别设计的深度体验项目付费;

(3)高端市场具有消费示范效应和市场影响力,能够拉动有可观消费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中端市场。

(4)高端市场有可能带来商业投资,带来新的经营模式。

低端市场价格敏感度高,喜欢购买低价、拉练式的包价线路,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点拍照”的到此一游。目前平遥的市场份额中低端市场过大,或者说,因为平遥营销、平遥产品的种种局限,使得许多中端市场在平遥也不得不表现出了低端市场的消费特征,低端市场带来的人气经济实际上是平遥整体开发的不经济。低端市场需要适度控制。

3、重视重复性消费,提升美誉度

重复性消费是平遥体验式营销战略的另一个重点。在其他各类行业中,开发重复性消费者的市场费用要远远低于开发新市场的费用,但中国目前旅游目的地还没有形成开发重复性消费者的明确意识,平遥需要率先形成。因为,平遥是一个空间体量大、文化体量更大的目的地,可停留可居住(可以成片开发的古民居)、可反复把玩(可以设计出各类反映汉民族生活文化状态的产品)。重复性消费会带来更为深度的体验,而体验的深度又会促进重复性消费。平遥需要把重点放在提升美誉度,提升重复性消费上。

高端市场重复性消费带来的可观收益,会驱动越来越多的“聪明的资金”进入市场,这些有实力的投资者会带来优秀的产品形态、营销模式和经营模式,在平遥政府的规划控制下,用市场的活力逐步改变“干巴巴”、“灰土土”、“闷沉沉”、“脏兮兮”的平遥。

三、目标市场细分

平遥在国内的核心目标市场是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基本目标市场是东南沿海、西北地区(含内蒙古)和长三角地区,机会目标市场是西南地区、东三省。平遥国际上的目标市场是西欧、北美、日本、港澳台市场,这些是由平遥的区位特征和资源特征决定的。

但是这种按大区域划分的方式还远远不够。因为平遥还不是一个成熟目的地,缺乏广泛的知名度特别是缺乏美誉度,而且平遥营销经费十分有限。为实施高端拉动、中端主体的营销战略,目标细分市场的选择成为营销最具战略意义的一环,平遥需要继续对市场进行细分,将那些最能够为平遥旅游资源吸引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细分市场,然后集中力量进行营销。

规划组首先按人口统计特征、出游目的两个维度来进行市场细分,并分析细分市场的体验需求,然后就平遥在主要区

域的细分市场进行分析,分析时会同时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况,国内市场会落实到每个省份。因为这样可以明确指导渠道、促销媒体投放等操作性思路。

(一)按出游目的划分的细分市场

鉴于大平遥模式还没有形成,平遥目前的产品主要是古城以及周边两寺。所以难以形成山水旅游、农业旅游、健康休闲、体育旅游、徒步旅游、乡村旅游、温泉旅游、生态旅游等市场需求。本营销规划暂不考虑这些细分市场。

此处没有划分出单位团队旅游这一市场,虽然该市场和奖励/会议/培训旅游一样都由企事业机构来集体决策,但它仍属大众观光市场,通常依赖旅行社进行组织,因此并过入大众观光市场来一并考虑。

(二)按人口统计特征的细分市场

职业特征是平遥在细分市场时最重要的人口统计特征,因为目前的社会形态是以职业特征聚类,而且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都和职业特征有很高的相关度(例如平遥现阶段旅游者中管理人员和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同时高教育背景和中高收入阶层也为主体),可以针对不同职业,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促销、渠道策略。

在确定开发优先序和开发力度时,需要优先考虑以下三类群体:(1)聚类度高的群体,例如可以通过学校这个组织,并通过影响某个关键部门(学生会或教务处等),针对学生这个群体实施各项促销活动,促销的效价比很高,而且这类群体口碑营销策略非常有效;(2)重复性消费可能性大的群体,例如私营业主收入高,而且社交圈广泛,也可能在来过一次后决定将本企业的奖励/会议/培训旅游放在平遥;(3)个人免费的群体,例如可以通过奖励/会议/培训旅游吸引到公务员、教育工作者、企事业管理人员等群体,这类群体在当地的弹性消费空间很大,停留时间也长。

表9-2 平遥人口统计特征细分市场

注:以上市场现状分析基于淡季和春节两次平遥实地调研结果。排名越小优先序越高、力度越大。

平遥需要针对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是从事建筑、摄影、绘画、雕塑、民俗研究等专业门类的人员,他们在平遥能够寻找到专业考察研习的对象。

(三)按各省细分的市场

在分析各省细分市场时,需要考虑三类因素,第一,市场现状,即通过调研所得到的行知矩阵;第二,可进入度;第

三,高端示范效应,以及平遥的各类人口统计特征-出游目的细分市场在该省份的规模。

根据这三点,平遥的目标省份市场可以细分为四类:机会省份;基本省份;聚焦省份;核心省份。

1、机会省份

包含省份:根据市场现状分析中的行知矩阵,黑龙江、湖南、云南、安徽、广西、甘肃、江西、重庆、新疆、吉林、四川、福建各省目前对平遥的认知度很低,实际到访度也低,大多数省份旅游消费水平和潜在出游意愿都不高。这几个省份属于平遥的机会省份。

营销目标:针对该类省份,平遥需要稳步提升知名度。

营销策略:

利用辐射效应提升知名度

利用平遥展开的各类公关节事活动,引发全国性媒体和这些省份媒体的连锁性报道,长期稳步提升平遥的知名度,而不针对该类省份作专门的媒体投放和公关策略。

(2)利用全国性媒介刺激特定市场

学生修学旅游、教师考察旅游、金融系统奖励/会议/培训旅游、建筑/民俗/绘画/摄影等专业考察旅游,这几类细分市场都可以通过全国性的媒介、采取统一的公关活动进行促销,例如全国发行的《建筑师》、《萌芽》等全国性的协会和论坛等,平遥不必专门针对该类机会省份的细分市场进行促销。

(3)利用渠道推进旅游消费

平遥通过参加各类旅游交易会、通过为旅行社提供更有吸引力的价格折扣和各项优惠政策,刺激机会省份的渠道来推销平遥,推进消费。

2、基本省份

包含省份: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内蒙古、天津、湖北属于基本省份

营销目标:扩大中端市场。

营销策略:

(1)重视渠道管理,通过渠道提升旅游消费

平遥目前客源构成仍以团队客人为主,要实施“中为主体、高为拉动”的营销战略,主体工程仍是这些基本省份的团队客

人,不过需要将过去低端消费行为转化为中端消费行为,并进一步提高市场规模。

针对目前平遥渠道关系不善的局面,平遥需要认真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通过价格弹性大的产品(不同价格的套票、优惠的折扣),并不断采取价格促销方式,给旅行社留足利润空间,刺激渠道向市场销售平遥产品。

重视针对这些省份的旅行商邀请旅游,重视对这些旅行商讲解和推介平遥的各类产品(文化体验产品、考察产品、修学产品、奖励/培训产品等),帮助它们向市场正确传递平遥能够提供的良好体验。

(2)一方面利用辐射效应提升知名度,一方面重视建立和这些省份的媒体关系,主动策划、邀请免费采访。这一点在下文公关促销策略中将有详细规划。

(3)利用全国性媒介刺激特定市场

3、聚焦省份

包含省份:广东、长三角(上海、浙江、江苏)

营销目标:吸引高端市场,形成市场扩散级和知名度扩散级。因为这几个客源地目前对平遥认知度很低,距离也远,

目的地间的竞争也很激烈,平遥只能锁定高端细分市场,在这些市场上形成市场扩散级。

4、核心省份

包含省份:北京

营销目标:同时在中端市场和高端市场上取得显著成绩。因为北京具有市场当量、区位优势、奥运机遇、以及现有对平遥相对较高的知名度,北京必须成为平遥源源不断的金矿,为平遥输送中端和高端消费者,输送重复性消费者。

(四)明星省份和核心省份的目标细分市场的制定

平遥的明星省份和核心省份都是国内外各类目的地激烈争夺的客源市场,各种新的产品、促销战略和促销方式层出不穷,平遥现在的服务水准和接待设施如此薄弱,营销经费如此有限,知名度如此有限,因此目标细分市场的选择成为营销最具战略意义的一环,平遥需要寻找可以切入的细分市场,集中力量进行营销,以便启动这类客源地的巨大潜力。

规划组通过分析这三大重要客源地的消费心理、市场特征、竞争态势,制定出各个客源地的细分市场营销策略。

规划组分析的依据是:第一,用客源通平台监测各客源地访问的景点,分析客源地潜在出游偏好、有哪些提供类似文

化体验的主要竞争对手、平遥的竞争地位,监测时间是04年1 、3、4、5、9,因为这几个月都是大、中尺度出游,更能看出全国性格局,其他月份都倾向于周边小尺度出游。第二,利用春节和淡季调研的数据,分析该客源地实地旅游消费的行为;第三,分析公开发表的各类市场分析报告;第四,分析该客源地公开报价的各类线路;第五,旅行社访谈。因篇幅有限,这里只给出结论。具体依据可见《调研报告》。

1、广东市场特征和现状分析

总结广东市场特征,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一个对平遥才刚刚认知、根本没有发挥出潜力的客源地,一个刚刚开始被渠道推动、还远没有被市场拉动的客源地。反映在:广东市场的出游选择多样,提供传统文化体验的目的地并不具有明显优势,而且,与提供类似传统文化体验的竞争对手相比(例如凤凰古城、丽江古城、婺源、乌镇、西塘),平遥的知名度很低。

广东最青睐自助旅游,但目前来平遥旅游的广东人大都是团队客人,散客很少,事先对平遥很陌生,例如经商风气很盛的广东却对晋商文化了解不足(相对应的是北京旅游者愿意购买官场文化类书籍),购物娱乐花费能力也得不到体现;

因此,旅游消费能力强的广东人在平遥反映出比一般省份更低水准的消费总量和更不合理的消费结构。

2、长三角市场特征和现状分析

总结长三角市场特征,这是一个对平遥才刚刚认知、根本没有发挥出潜力的客源地,一个还没有被渠道推动、更没有被市场拉动的客源地。

反映在:该地区内和周边有许多提供类似传统文化体验的竞争对手,相比之下平遥的知名度很低,而且该地区人群喜欢水体资源丰富的目的地,平遥不具有优势。从该地区旅行社主推的线路以及实地调研中该地区客源比例偏低的情况

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渠道还没有促成平遥的销售局面。

(1)长三角市场细分市场特征

因为淡季和春节调研期间长三角地区的旅游者人数很少,难以作交叉分析,所以这里没有给出在平遥的消费特征和消费偏好。

3、北京市场特征和现状分析

对于平遥而言,北京市场既有巨大潜力,又有一定的市场基础,是一个必须重点耕耘反复耕耘的市场,反映在:平遥在北京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成为北京观光型旅游的

主要目的地之一(与晋中大院一起),目前平遥的北京客源以自驾车、自助旅游为主体,与其他提供类似传统文化体验的竞争者相比,平遥在潜在客源中的认知还不错。

因为地缘关系,北京市场更能接受平遥先天不足的生态环境,也能接受平遥的饮食、住宿条件。

除了不能和山西相比以外,北京市场对于平遥文化的体验是最到位的,能够把握住晋商、建筑、民俗等卖点,是最想体验平遥民俗文化的客源市场。平遥很可能通过民俗类产品的设计来提升北京客源的重复性消费。

此外,因为北京人较为偏向于近距离的多次出游,平遥对于位于北京6小时自驾车车程圈,具有很好的潜力。

(1)北京市场细分市场特征在北京、基本省份等近程客源市场,平遥都需要关注自驾车旅游群体,这既可说是一个细分市场,也可说是一种中高端市场前来平遥旅游的主要交通方式。目前平遥的自驾车旅游者呈现近程、短期的特征,主要来自北京等近程客源市场,多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进行出游。

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最理想的自驾车目的地这一问题,67%左右的国内自驾车旅游者选择“风光独特但未开发的地区”;13%左右的人选择著名风景区;只有20%左右的人选择“文化独特区”。自驾车旅游者最主要的出游动机是从烦恼的城市生活中解脱出来,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之中,放松

身心,这种动机对于近程与短期自驾车旅游者来说则显得更为突出。文化旅游型目的地或景点也是自驾车旅游者的一大偏好。深入了解当地文化需要在目的地或景点进行较长时间的逗留,这是大众观光旅游者不能实现的。因此,对于近程与短期客源市场,平遥需要打造可以深入体验独特文化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对于远程与长期自驾车客源市场,平遥需要将自身组合在大同、壶口瀑布中,一起进行营销。

表9-20 平遥近中期重要人口统计特征-出游目的细分市场矩阵

注:※:近期重点市场;#:中远期重点市场。√:持续开发稳定的市场

(六)国际旅游者目标细分市场

平遥国际上的目标市场是西欧、日本、港澳台、北美,这些市场都是一直是大陆入境旅游市场主体。平遥需要特别关注以下三个细分市场。

首先,需要优先开发在中国工作和学习的中国工作的商社职员、在华使馆工作人员、留学生和外教。国际营销大师科特勒分析中国能够吸引的西方旅游者主要是机会发掘型,因为,“西方人逐渐发现中国将成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中心。美国主要商学院的mba学生都开始认识到美国经济命运将和中国发展密切相关,他们也认识到中国对他们未来的职业道路非常重要。他们常常要和中国做生意,不管是在采购、

平遥古城导游词知识讲解

平遥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的旅行车正行驶在由太原开往平遥的公路上,过一会儿就能看到平遥城了。这里我先把平遥城的历史沿路简单介绍一下。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汾河以东,距省城太原约100公里。平遥远古时称陶,相传为帝尧的封地。据史料记载,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城垣为夯土筑成,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遗址在今平遥城西北6公里处。西汉时,平遥曾是代王刘恒(后来的汉文帝)的中都。因为北魏太武帝名为拓跋焘,“陶”“焘”音同,犯讳,于是平陶改为平遥,并沿用至今。明代初年,平遥古城在旧城墙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扩修,始成今天的古城面貌。 现在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古城,我们今天的平遥之行将从北门登城墙,先上城门远眺古城全貌,然后沿城墙东行,参观敌楼、垛口等城防设施;到下东门参观瓮城、点将台;再进城经清虚观游览日升昌、市楼、明清街、县衙,最后从下西门出城。 [北城门及古城的结构] 我先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城门外面这围不大的半圆形城墙叫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有游客答是“瓮城”)这位游客说得对,它叫瓮城,是为了保护城门而修的。城门是供人们出入的通道,也是全城防卫最薄弱的环节,是敌人攻击的重点,为了保障城门的安全,便在城门外再修了一道防御墙。由于它们大多状似大瓮,形若半圆,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瓮城”,也隐含如果敌人进入瓮城,便来个“瓮中捉鳖”的寓意。瓮城的门一般不开在与城门正对的一面,而是开在侧面,这也是为了更有效地防御敌人,保护城门。 登上城墙,我们首先要欣赏一下这座高大华丽的建筑------城楼。城楼的作用主要是供指挥官登高眺敌、指挥作战之用,所以城门之上多筑有城楼。当然,今天它已失去了军事意义,成为游人登高俯瞰古城景色的绝佳景点。北城楼为近几年所复建,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四面围廊,四层三檐歇山顶,琉璃瓦剪边,古朴壮观。请大家随我上楼。 在城楼之上沿回廊扶栏四望:北边汾河如带,同蒲铁路、大运公路从城外掠过,田野乡村秀色尽在眼底;东西两侧是笔直的城墙垛口;南面则是古城全貌。我们重点来看城里的街道布局。 古城街道基本上保持了明清风貌,其基本布局是仿照灵龟的式样而设计的。全城以东、西、南、北4条大街为主线,纵横交错以8条小街、72条蚰蜒巷,构成近似于龟甲之上的八卦图案格局,主次分明,井井有条。全城的心脏便是南大街北部的那座高大的市楼。 “平遥的街道格局是仿龟背而设计,那龟的四肢和头尾又在哪里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大家可以猜得到。平遥有龟城之称,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安宁、长寿,是有灵气的动物。古城的设计师特意为平遥设计了六道城门,而且各有一个外凸的瓮城,既能方便出入,保障安全,同时又用以象征灵龟的头尾和四肢。我们所在的北门瓮城是龟之尾,当然,与北门相对应的南门瓮城便是神龟之首了,而且在其两侧还各有一眼水井,象征龟之双目。东西两边各有两门两瓮城,象征灵龟的四条腿。值得指出的是,这四座瓮城中的三座,门都开在南方,惟有下东门的瓮城的门与东门正对,开在东方。这是什么意思呢?设计者认为,整个平遥城是一头正欲向南爬行的灵龟,为了不让这个吉祥灵物爬走,便用一条大绳将灵龟的左后腿拉住,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下东门和其瓮城门就象征这条被拉直的腿。据说这条绳子拴在城东北10公里外的慈相寺麓台塔上。下东门瓮城我们一会儿 要去参观。 [敌楼.垛口.女儿墙]

浅谈以平遥古城为例旅游开发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浅谈以平遥古城为例旅游开发对区域的文 化影响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极其迅猛,旅游业作为一种经济产业,更是一种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文化乃至全社会文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旅游业的开发、异域文化的接触和交流对旅游者和目的地,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本文主要以平遥古城的开发为例,针对古城的发展现状,对其进行了客观评价,系统分析了平遥古城的开发对当地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开发措施,阐述了可行的开发战略。 关键词: 平遥古城、旅游开发、文化影响、战略思考

目录 绪论 摘要 关键词 第一章、平遥古城概况 第二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现状及评价 2.1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现状 2.1.1开发现状 2.1.2游客量分析 2.1.3游客量满意度分析 2.2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评价 2.2.1平遥古城管理体制改革,制度保障 2.2.2平遥古城政府引导,保护为先,容量保障 第三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3.1.1有利于促进区域间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 3.1.2有利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或许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复兴3.1.3有利于当地文化吸收外部文化的优点而获得发展 3.1.4有利于促进当地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3.2消极影响 3.2.1当地居民心理、行为、社会生活的消极变化 3.2.2当地文化被过分商品化、庸俗化

3.2.3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周 3.2.4干扰当地居民的生活 3.3正确认识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的社会影响 第四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几点战略思考4.1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相结合 4.2树立文化品牌意识,系统开发 4.3“以人为本”战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设计与实施策略_平遥古城的案例研究_崔凤军

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设计与实施策略 ——平遥古城的案例研究 崔凤军 蒙吉军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100871)提 要 本文在对文脉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平遥古城旅游区的一级理念和二级理 念、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提出了40景组合的平遥古城旅游资源形象。 关键词 平遥古城 形象策划 理念基础 视觉形象 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99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它表明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也使其保护有法可依。“保护重于开发”是名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持不懈的原则,它告诫人们不应为了开发而破坏古城的文脉和形象。然而,在国家名城保护资金十分有限的背景下,被动的任其自然损坏是毫无意义而言的,因而保护与开发始终是国内名城面临的往往是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如何做到既不破坏名城,又能使其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为古城维护提供资金支持,旅游开发似乎是首选途径。 实施名城旅游开发的首要工作是摸清名城的脉络,设计出标志鲜明、生动的旅游形象。本文以山西平遥古城——国家第二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199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案例,探讨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设计与实施方略。 1 平遥古城旅游文脉分析 1.1 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县城 平遥古城是我国境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县城的实物标本,已有2700余年的建成史[2],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成现今规模,基本城市格局600余年未作改动,古城墙完整,古建筑排列有序,近4000处民居中有400余处保存价值较高,古街巷有如“龟背”上的寿纹,主要街道两侧基本保留了17—19世纪建造的商业店铺,是我国古城中能够体现明清时期历史风貌的实物活标本。 1.2 明清时期最繁荣的商业金融中心 金融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中国现代金融的发展是从平遥开始的[3],“日升昌”是中国票号第一家,平遥一度是全国金融中心;平遥为“晋商”的重要发源地,票号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汇兑开始的里程碑,古城在票号发展兴衰的百余年过程中,集中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票号富商,经济基础雄厚,带动了整个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建筑质量也领骚多年,在县治城市中实为罕见。 1.3 中国汉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遗存最丰富的文物大县 第14卷 第2期1999年6月 人 文 地 理HUMAN GEOGRAPHY V ol.14,N o.2 Jun.19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49631030)专项研究成果。本文承蒙王恩涌教授、郭来喜教授指导,并与刘锋、刘家明、郭英之、陶伟、李山等多次商榷,在此一并致谢!来稿日期:98—05—25;收到修改稿日期:98—10—26 DOI:10.13959/j.i ssn.1003-2398.1999.02.002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600字-平遥古城600字作文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600字|平遥古城600字作文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600字一 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诸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平遥古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

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着名画家李苟、着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600字二:游平遥古城 今天下午,我们一家三口,来到平遥古城游玩! 来到古城后,我们一家三口买了票,便兴致勃勃的来到古城门口,我发现地上有许多小坑,爸爸便给我和妈妈讲,以前车马经常经过古城门口,由于车马频繁,所以才形成了这么多的车轴印。 进入古城,我们便爬上了城楼。从上往下看,有一个四方城,叫“瓮城”。瓮城有两个作用。爸爸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叫“翁中 捉鳖”:在战争时期,当敌人进入城门后,我方便将前后的城门一关,便向城下放箭或是投石头,将敌人消灭。还有一个意思:是为了不让雨水流出城外,故用来蓄水。 从城楼下来,我们便来到便来到平遥县衙——是古代县太爷办公的地方。进去后,爸爸便指着一个上面红,下面黑的东西说:“这简 称板子,又叫水火棍”虽说水火无情,但打起来却很有情。比如,打你这个人认识你,和你关系好,他便用宽的地方打你,虽然声音大,

关于平遥古城导游词精选

关于平遥古城导游词精选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大家会怎么写平遥古城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关于平遥古城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平遥古城导游词精选 诸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20xx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F遥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

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 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过急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亲笔为它写道碑记。这座桥规模不等大.历史也不算很长,但造型优美.桥面平坦,没有像一般石桥那样高高隆起,便于车马行走。而且更有一个奇处,就是这座桥下还有一座桥。下面的桥不见文字记载,人们原来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场暴雨造成特大洪灾,滚滚洪水带走了不少淤积多年的河沙。水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惠济桥叠架在旧桥的桥面上,形成桥上桥的奇观。利用旧桥做新桥的牢固基础,既节省财力、人力,又省时间,多聪明的构思叼!这在造桥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平迢古城到了.请大家随我上城墙参观。 (过急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

古为今用——浅谈古建筑的修复与改造

古为今用——浅谈古建筑的修复与改造 硕-城规10 闫晨 3106495 摘要 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修复和改造古建筑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古建筑修复与改造的指导思想、原则、类型、材料与技术等方面,并结合成功案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强调了当代古建筑“古为今用”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修复,改造 Abstract Our historical heritage of ancient building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rotection, restoration and renova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heritage conservation work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It is als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urban planning and landscape design needs in-depth study of the problems.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discusses from ancient building repair and renovation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principles, types,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aspects, combined with its success stories described in detail, highlighting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of contemporary "past serve the prese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ncient buildings, protection, repair, transformation

山西平遥古城怎么玩

山西平遥古城怎么玩

————————————————————————————————作者:————————————————————————————————日期:

平遥古城怎么玩?平遥古城都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景点?平遥古城旅游都有什么特产和美食?这些关于平遥古城的吃住行娱购的问题,让我来给大家做个完美的解答,给您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少走弯路,不浪费金钱和时间。 平遥古城自199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客流剧增,也的确值得我们去一趟,领略一下中国晋商文化的发源地,感受一下浓厚的明清时期的乡俗风貌,平遥古城旅游流传一句话:赏一座城,品一道菜,斟一壶酒,住一回土炕,看一场演出!这是去平遥古城旅游必做之事。 赏一座城 平遥古城整座城池由城墙包围,古城内与古城外截然不同,从城门进入古城内,貌似穿越,古城内的建筑几乎全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沿街有很多特色商铺,当然,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景点,包括:日升昌票号、县衙、镖局、文庙、城隍庙、钱庄等等与晋商文化息息相关的国家级景点,买一张通票,即可逛遍全城22个景点,售票处也有很多,各个城门口或者西大街、县衙都有售票处。 品一道菜 山西的美食大多以面食加工为主,平遥当地的小吃有:平遥牛肉、腕托、莜面栲栳栳,这是三大必吃小吃,在古城内随意的饭馆都可以尝到的。

斟一壶酒 汾酒,当然是到山西旅游不可缺少的,平遥古城距离汾酒厂仅30km,所以也是汾酒的重要销售地,尝一尝汾酒,是平遥古城旅游不可或缺的特色之一。 住一回土炕 到平遥古城旅游,切记要住在古城内哦,古城外都是酒店没有特色,也不方便,古城内的房价也不高,房间大部分是古色古香的土炕房,性价比比较高的是平遥聚源阁客栈,位置不错,价格也不高,网络上的口碑很棒。古城内的客栈有很多家,如果你是土豪级别的,可以考虑住五星级的,比如:洪善驿、锦宅,都是1000元以上一晚。 看一场演出 平遥古城最出名的演出就是《又见平遥》啦,如果你不看,我告诉你,你基本可以说没有来过平遥,真的,非常震撼的演出,催人泪下,票价198元,但是通过客栈订,让客栈帮你参加旅行社的团购,价格还可以优惠一点点的。

山西北部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存在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北部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存在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摘要: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含许多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美学价值的文化古迹。现在因旅游业发展,平遥古城保护受到威胁,分惜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平遥古城;主要景点;保护历史;主要问题;解决对策 平遥古城位于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为中国境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古城在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1平遥古城概况: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省的中部,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平遥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平遥古城诞生了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平遥一度成为中

国金融业的中心。 平遥古城主要景点简介: 平遥县城古城墙是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建于洪武年间。明、清两代都有补修,但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为方形,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砖砌,墙上筑的垛口,墙外有护城河,城周辟门六道,东西各二,南北各一。东西诈外又筑以瓮城,以利防守。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圣人。城墙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 出古城北门有镇国寺,它是古城的第二宝。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10世纪)时期,目前是中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殿的五代时期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该寺修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在平遥县城西南的桥头村北侧,距平遥城约6 公里。双林寺中的彩塑非常有名,有“彩塑艺术宝库”之称。寺中共有两千多尊彩塑神像,大的可达3、4米高,小的只有几十厘米,每尊塑像都是形神俱备,艺术价值极高,尤为难得的是这样数目庞大的彩塑,竟能完好保存至今。 古县衙位于平遥古城西南部,面南背北,占地约两万六千平方米。县衙分左中右三路,中轴线上从南向北依次为衙门、仪门、牌坊、大堂、宅门、二堂、宅等,并向外一直延伸到南横街上。

平遥古城中英双语介绍

平遥古城中英双语介绍 The Ancient City of Pingyao 平遥古城 Natural Features 自然概况 Pingyao is a small town in central Shanxi Provinceinto whose history goes back 2700 years, when itwas first built during the reign of King Xuan(827- 782BC)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Sincethe“Province and County System " by Emperor Qin in221 BC, the city has been the county seat in all thetimes. Despite so many events or incidents, it survived practically as it was in the 600 years ormore since Ming and Cling dynasties, and ranks as the only intact ancient city of Ming andCling dynasties well preserved in China. 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只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平遥古城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 827---前782)自公元前221年,秦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但自明清以来的六白多年间,平遥城市面积和布局基本末变,成为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的古代县城.

平遥古城导游词15篇

平遥古城导游词15篇 平遥古城导游词(四):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向沿用至今。这能够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此刻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此刻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先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那里。建城时间应当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那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此刻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先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平遥古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平遏不仅仅历史悠久。并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

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着名画家李苟、着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平遥古城导游词(五): 欢迎大家来到山西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能够叫我可可,今日我先带大家去的地方是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因为这座古城的形状象一只乌龟,所以人们有又叫它龟城。 平遥古城的城墙很宽,城墙的上头铺着很大的城砖。在城墙的瞭望口上架着几门大炮,这是当时最厉害的武器,所以赐了个名字叫神武大将军。人们能够在那里拍照留念,因为不想做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再让我们到县衙去看看。县衙坐北朝南,正门的两边蹲着两只大石狮子,开着大口看样貌很威武。衙门的门栏很高,两扇大门又厚又重,漆着朱红的颜色。走进院内,东西两房是古代收税和纳粮的地方,各有六个窑洞,寓意六六大顺。再往里走是一个很大的正殿,是古代县太爷办公的地方,上头挂着明镜高悬的大匾,左右两边放着许多审堂用的刑具,让人进去有一种森严的感觉。绕过大殿进入后院,是县太爷吃饭和休息的地方,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意思是视人民如父母。为人民办实事。 从县衙出来,我们漫步在明清一条街。那里全是明清时代的古建筑,各个店铺的门面和牌匾也是古代的样式,如果人们穿上古代的服装,就能够在那里拍古装剧了。这张照片就是我在这条街上照的。

观平遥古城有感

观平遥古城有感--浅谈风水学中的几点规划建设理论 摘要:通过风水理论浅析平遥古城的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辨证地看" 风水",它的可取之处在于符合了人们生活习惯的心理定势和审美需求。这些年房地产开发流行的欧陆风、澳洲风只是表层的借用。我国民间传统的建筑美学理论主要侧重于造园术与风水系统,而与现代中国人生活形态直接相关的建筑审美学说并没有成熟的标准。“风水”作为一个有争议研究对象,有些理论从民俗学及建筑学的角度还是有研究的价值,应引起更多的人来研究他。关键词:平遥古城风水学规划建设理论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风水术"一直是与封建迷信、糟粕相连的。其实"风水"也有着朴素的科学道理,是中华民族经五千年生产生活斗争所积累的宝贵文化结晶,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等构成了中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风水学许多朴实的观点其实包涵有非常丰富的现代生活哲理。对现代人的生活,居住乃至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清华大学建筑系景观研究所所长孙凤岐说,“风水并不全是迷信,在什么地方该建房子在什么地方不该建,我们祖先琢磨出了一套经验理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古代的风水一说很讲究人以及建筑跟环境的关系。风水可以说是古代的环境观,发展观。最近,我随省造价协会一起参观了距山西100公里的平遥古城。保护完好的古城经过数千年的风雨,依然留有很清晰的古老城市构架,留有大量古建筑。参观的时间不多,值得联想却很多很多。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古代筑城作龟形,概出自远古时期以龟甲卜相地的做法,加之龟在民间信仰为一灵物,是象征长寿永久之意。在城市附会龟形,取其吉祥之意,以达到一种良好之意愿。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古城平面呈方形,东西南北长均约1500M,朝向为南偏东10°--15°,占地约2.25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城墙基本为直线,“惟南面顿缩成若龟状”,依中都河蜿蜒而建。卧于汾河东岸,太岳山北麓,突出长生不老,固若金汤的寓意。南门为龟头,谓“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修建,以此为胜”,南门外原有水井两眼,喻为龟之双目。北门为龟尾,是全城最低之处城内所以积水都经此处流出。东西四座翁城两两相对,形成龟型的四足。平遥古城的格局以南大街为中轴,市楼为中心,形成“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蛐蜒巷”的道路网络。由城墙和各大小街巷组成一个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城内布局严格如此构思巧妙、设计严谨、形体完整,加上城内的古寺、市楼、街道、民宅,向世人展示着传统的文明。从规划角度来看,平遥古城的规划严格按左祖右社,文东武西,寺观对置的营造布局型制,城内有五十余座庙,观,寺,坛,庵,殿,楼,台等公共建筑井然有次序的分布在古城之中。古城这种绕中都河而建,与《地理五诀》则说:“玉带缠腰,贵如裴度”的观点是不谋而和的,平遥古城的这种以风水理论与《周礼。考工记》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相结合的规划方法在古城规划建设中是独树一帜的。 平遥古城中道路网格非常清醒明朗,交通组织非常之简明方便,与外联系的南北两门,东西四门以及组成内交通的八卦图案型龟背纹状的内交通线路,共同组成古城的交通道路系统。其中,线路以南大街,北门大街组的南北大动脉,和东西大街组成的东西大通道,为城

平遥古城导游词

平遥古城导游词: 简介: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并把县治迁到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明清以来经多次维修,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她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有:古朴典雅、胜景迷人的镇国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雄伟壮观的古城墙;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票号“日昇昌”旧址;以及明清一条街上的古寺庙、古市楼、古店铺和古代民居。 平遥城南高北低,四方开门,民间以朝向和地势相区别,将六道城门分别叫南门、北门、上东门、上西门、下东门、下西门。城池既面南而偏东,南门迎纳着东南方的和薰之风,是为“迎熏门”;古人以北极星作为北方的标志,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门称“拱极门”,取四方归向,众人共尊之意;上东门地处朝气方位,取生机盎然、保合太和之意,“太和门”;上西门命名“永定门”,期冀江山永固,国泰民安;下东门自古为本邑战略要冲,门匾书“亲翰”二字,意在告诫人们“戎事乘翰”,务以卫国保家为己任;下西门之取名“凤仪门”,似乎受到早年关于西门外有凤凰来朝的神话影响,“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凤凰来而有容仪,是吉祥的瑞应,令人进而想到德政惠民,国运隆昌。 女儿墙: 我们看到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叫“女儿墙”,为什么叫“女儿墙”呢?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早先城上没有女儿墙,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天天随他来到城上,坐在旁边观看。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竟走到城墙边上,小女孩怕他掉下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得救了,小女孩却摔死了。为了纪念她,工匠们在城上修了矮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这实在是个感人的故事,但确实说明了女儿墙的保护性功能。

丽江古城与平遥古城的对比与分析

丽江古城与平遥古城的对比与分析 摘要: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分别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南边陲,与四川阆中古城、安徽歙县古城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两城均在1997年12月1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两座古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已愈十五年,其为遗产所在地带来的经济、交通、旅游等多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遗产所在地政府对于遗产保护的措施与成效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本文将从古城特点、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等多方面来进行对比及分析这两座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世遗古城。 关键词:平遥古城,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特点,经济发展,现状 正文: 一、概述: 古城镇,是指需要或是已经给予保护要求的城区或城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经生活不断延续与演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物、古迹点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生活在具有历史传统特色的古街区、古建筑群、城市地段依旧延续;城市的遗存具有自身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城市而具有明显特殊的意义。由此可见,古城镇一般是民俗文化相对发达,保存相对完整的地方。 [1]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脚下,已有近千年历史。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2]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是以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多元融合的文化为特点,以平民化、世俗化的百姓古雅民居为主体的“建筑群”类型世界文化遗产。 山西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的文化名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典范,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2。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3] 二、古城特点 中原建城风格的一大准则与风格便是“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但是丽江古城与平遥古城均没有采取这一死板的建城准则,而是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围城体系。 丽江无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以自然为屏障,用山川河流来拱卫古城。[4] 平遥古城的一大成就与特色便是其周长逾六公里的巨大城墙。全城只设有六座城门南有迎薰门,北有拱极门,上东门太和,下东门亲翰,上西门永定,下西门凤仪。形似一只

浅谈平遥古城的保护

浅谈平遥古城的保护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于晋中市。全县辖5镇9乡4个社区,273个行政村,总人口49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国土面积1260平方公里。南同蒲铁路、大运铁路、108国道、汾屯线、东夏线、穿境而过,距北京66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晋商文化旅游的核心区域,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旅游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成为引领山西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但是,随着平遥古城知名度和社会各界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一些事关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深层次发展问题不断凸显,平遥古城的深度保护面临严峻考验。认真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保护平遥古城这一重大课题进行认真研究探讨,对于更好的发挥古城优势,引导平遥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平遥古城的基本情况及其文化价值 平遥,远古时期为尧舜的封地,史称“古陶”。平遥古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与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专家曾经做出如此的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的接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民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其文化内涵和特征集中概括为五个方面: 1、平遥古城历史风貌保存完整,是中国古代县城的珍贵孤例。 平遥古城的城墙、店铺、寺庙、民居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总长12华里的古城墙规模宏大,寓意深刻整个城池布局对称,特色鲜明,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了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格局。城内道路骨架纵横,大街小巷动静分明,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南大街、东西大街、城隍庙街、衙门街共同组成“千字型”商业街。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完好的保存了220多家古店铺,拥有3798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其中保存完整的有448处。真个民居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青砖灰瓦的民居与古城墙、市楼、衙署、庙宇等建筑构成一幅和谐的城市画卷。 2、平遥古城文物遗存集中丰富,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实物载体 平遥县境内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保护单位14处,市级保护单位4处,有27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绝无仅有。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列的人文资源景系历史遗产景类的全部21个景型中,平遥包含了18个景型,占到历史遗产景类的85.7%,显示了很强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古城近郊保存了五代、宋、金、元、明、清各个时期丰富的文物真品。有始建于西周、复修于明代、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有建于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0年)的列为中国第三位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有建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的中国现存很少的文庙大成殿;有建于北齐武二年(公元571年)、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双林寺;;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的清虚观;有建于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的惠济桥;有研究中国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和道教发展的20余尊珍稀木雕神像,有研究地方历史发展的1000余通碑刻等,文物数量之多,品味之高,全国罕见。 3、平遥古城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是汉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留下了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化印记,建筑文化、寺庙文化、宗教文化、吏治文化、佛学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

旅游会展案例分析

旅游会展案例分析

旅游会展案例分析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自从会展业在欧洲德国兴起后,便积极的带动了全世界会展行业的蓬勃发展。21世纪以来,中国的会展业开始崭露头角,全国各大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会展产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会展业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现在正在举办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就是规模巨大、参与国家多、影响效力大的国际性展会。 会展业的良好发展带动的是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他的影响力不仅涉及到了主办城市周边,而且对区域间隔较远的地区影响也是很大的。接下来,我们就以会展行业的新兴之秀——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例,对会展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认识。 一、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基本情况 (1)兴起的原因:1986年平遥古城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平遥 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目。随着平遥古城名声的 升起,2001年,在国家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的支 持下,山西省委宣传部一本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 名义,与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和晋中市委、平遥县政 府共同创办了“平遥国际摄影节”,并于2002年改 名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发展的历程:2001年创办至2009年一共举办了10

届,而每一届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反映了这一年 的世界抑或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焦点。 表格 1 时间(年)主题 2001 —— 2002 世纪中国 2003 生活·文化 2004 文明·发展 2005 和平进步 2006 多元和谐 2007 合作共赢 2008 奥运·大爱 2009 生命·梦想 (3)参展人员: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摄影家、国内摄影界知名人士、陕西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艺术 摄影学会等 (4)获得称号:2005年荣膺国际节庆协会颁发的“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中 国节庆年会上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赛事波兰 节庆”和“2006年度中国最具潜力节庆”。 (5)经济收益:从旅游指数看,仅2001年在大展举办后的第一个黄金周,到平遥参观的旅游者的人数就从

浅谈平遥古城的建筑风格

豪舍的门头上有砖雕、木雕、或油漆书写的“祥开吉第”、“乐天伦”、“凝瑞”等吉祥文字装饰,有的墙上还装有悬鱼、房顶上盖有风水墙;大门内照壁石刻寓意深刻,院内屋前廊柱朱漆彩绘,雕梁画栋,处处精美;室内装饰青砖漫地,大炕上雕花木柜铜饰钮,“冬天一把热火暖全家,炕上小桌一壶茶,亲朋好友把话拉,还嫌家中美不够,字画彩屏堂中挂,油漆彩绘墙上画”,足见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在平遥的居民宅院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经商者在院中可堆放货物,务农者屋前可晾晒粮食,一进大门的这方天地就是每一个居住者的世界,他们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房屋建造上,创造了令世人称道的杰作。 平遥城中间有文庙、武庙、城隍庙、清虚观以及城外数十座宗教寺庙。感情融入了泥土,色彩美化了理想,造型展现了智慧。双林寺彩塑经历了几个朝代还保留着原来的面貌。塑像中的韦驮菩萨、千手观音、渡海观音超凡脱俗,表现出了极高的彩塑艺术。古老的镇国寺万佛殿是我国最古老的(五代)几座古代建筑遗存之一,殿内五代彩塑向人们展示出了古代彩塑艺术的杰作,加之万佛殿前的龙虎槐树,一个粗皮老干、一个敦实苍劲,把久远沧桑的经历都刻表在树身上。城内外历代留下来的具有很高文物及艺术价值的瑰宝将平遥历史文化地位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古代人们的生活条件及后来中国的历次政治运动,使得那些古代城图及文字记载中的一些寺庙已找不到踪迹了。 兴盛的商业推动了民俗文化的发展。古城中众多的深宅老院完全得益于平遥商业的发展,就平遥城而言,既不靠近京都,又非战略要

地,也非水陆码头,历史上也未见官方有何巨大的投资。平遥的发展几乎完全靠当地人的聪明智慧与勤劳奋斗才闯出了意想中的一片天地,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形成了气候:“汇通天下”是日升昌票号的堂前牌匾,也是平遥商业票号业鼎盛时期的真实写照。 中国地大物博,却再难找出一个县城能与平遥相比较。平遥人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及经营模式,创造了中国金融商业史上的奇迹,尤其是在中国金融票号业由实物向信用转化期的创新带动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里程碑式光辉灿烂的一笔。如今票号博物馆中的金库、账簿、印版、密押、道口及印制精美的汇票等一系列展出实物与高大的房屋前醒目的招牌、门联一起,将宽大的西大街上的红灯笼衬得更红了。昔日,拉运货物的车轮辗过青石大道,喧闹的声音伴着账房中算盘的拨动声,将平遥的商业一步一步推向了顶峰。车水马龙的商队运来的是货源、拉走的是货物,而平遥积累的却是财富! 古县城的繁荣形成了特殊的生活环境,创造了平遥百年不变的独特民风、民俗。逢年过节,民间喜庆都要举办文艺活动,特别是一些富家大户,为摆排场要请戏班子搭台作场唱大戏,给平遥的民间文化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因此,平遥的民间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平遥古书、秧歌、旱船、背棍、民间吹打、锣鼓、杂耍,加上民间剪纸、窗花、推光漆、平遥牛肉、碗秃等本地特产、物品、食品,组成了民间风俗文化的多样性。 如今,变小了的“地球村”上的人不断地前来参观游览,尤其是近

平遥古城讲解词

如果说丽江是位纯美的少女,那么平遥就是位底蕴深厚的乱世佳人。200年前,山西省曾是中国经济的命脉之省。许多从这里走出去的人都成了富贵商贾,人们称之为“晋商”。当年的晋商富可敌国,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就向晋商哦乔家借钱还国债,晋商的经济实力从这可见。晋商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间的武士彟,武则天之父。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时,木材商人武氏从财力上大力资助,李渊父子就是凭借当时天下最精华的太原军队和武氏的财力开始夺取全国政权的。建国后,武氏并封为国公,地位等同于秦琼、程咬金等,可以想象李渊父子当时从武氏那得到多少财产,而武氏也从他最初聪明的政治投资中获得巨大的回报。其后还孕育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武则天,当然这是后话了。平遥古城是我国现存的四座完好古城之一,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已有2700多年历史。建筑按照封建传统礼制“左祖右社”,又按照朱元璋“高筑墙”的政策,以及金代建造的文庙大成殿等各大街小巷组成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浓郁的晋商文化气息,深宅灰墙、市楼落日。以平遥为中心的晋中民宅群落,又何止四家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方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的太原盆地西南,山西省的中部。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我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4000年前,帝尧被推为部落领袖后,早先曾定居平遥一带。后因汾河下游泥沙淤塞,洪水泛滥,使晋中盆地夷为一片晋阳湖。帝尧只好带着他的臣僚及妻室离开故地,南行迁往平阳。帝尧却不幸身亡。于是,禹承担起来治理晋阳湖的大业。大禹经过10余年的努力,终于凿开了灵石口,把积水缓缓地疏到黄河里,空出了晋阳湖。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因水灾而迁往各地的人们纷纷返回故土。但是往日美好家园早已不复存在了。究竟该在哪里修筑城池呢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只见一只金灿灿的硕大无比的灵龟,忽然从波涛滚滚的汾河水中爬上岸来,众人见了无不惊异。这时,温和慈祥的帝舜用深沉地说道:“灵龟出现,这是大吉大祥之预兆,就让它自由地爬行吧,它停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筑城。”众人听了,都认为帝舜说得有理,于是众人就一起跟着灵龟行进。当灵龟来到平遥地界时,它匍匐不动了。于是,帝舜就指着灵龟对大家说:“这就是上天指定的地方,就在这里筑城吧。”帝舜将修筑此城的任务交给大禹,使大禹成为中国历史上修筑城池的第一人。大禹为了纪念这只灵龟,建城时即仿照龟的形象规划城池。所以平遥也被称为“龟城” 古城选址因中都河流势,沿河呈南偏东15 度而筑,利用中都河作为南护城河并沟通整个护城河水系,巧妙地结合自然河流并达到了完整和谐,沿河遍植杨柳。同时应证我国古代的筑城法则“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平遥城墙高10米左右,周长6163米,墙身素土夯实,外包砖石,墙基底宽9-12米,顶宽3-6米,墙顶外侧筑2米高的垛口墙、内侧一般为0.6米的女儿墙。平遥城墙有环城六道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并且六座城门外均筑有瓮城。城周共筑有垛口3000个,敌楼72座,,隐喻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在军事设施上仍尊奉儒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