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最大数,最少数(近似数)

求最大数,最少数(近似数)
求最大数,最少数(近似数)

第四单元(综合复习)p32 (一)0.78的计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

位。

(二)把3. 8改写成用0. 001作单位的数(),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三)把8799 5000 0000改写成“亿”做单位的数是(),保留整数是()。漏单位

(四)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长5厘米和8厘米,另一条边最

长是(),最短边是(),

共有()种可能。(另一条

边是整厘米)

漏单位

P52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保留三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千分位(保留到哪一位,

就在哪一位后面画虚线)

书P55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最大数-----就是把原数照抄,

后面加个“4”;

最小数-----就是把小数

末尾那个数减“1”,

后面加个“5”;

1、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3.8,

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最少可能是()

2、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的近

似值是3.0,这个两位小数最小

可能是()

最大可能是()

附加题:表示小数的近似值时,小数

末尾的“0”()去掉。

3、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是7.68,

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最少可能是()

4、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

得到的近似数是4.6,这个三位

数最大是();最少是()

4.649, 4.550

5、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

得到的近似数是9.00,这个三位

数最大是();最少是()。

6、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

得到的近似数是6.20,这个三位

数最大是();最少是()。7、

(1)大于7.6而小于7.9的小数有()个。

(2)大于7.6而小于7.9的一位小数有()个。

(3)近似数是6.32的三位小数不止一个。()

●题目有个“选”字(如:选哪种

方案最划算?)

解题方法:方案①个人票

方案②团体票

●题目有“怎样”的字(如:怎

样买票省钱?)

解题方法:方案①个人票

方案②团体票

方案③混合票

(行程问题)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第五单元:

①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条边,

()个角,()个顶点,()

条高。

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四边形具有(易变性)

③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

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

(判断题)

只有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拼成三角形。()

注意:等于或者小于第三边都()围成三角形。

⑴锐角三角形有:3个锐角

⑵直角三角形有:1个直角,

2个锐角。

⑶钝角三角形有:1个钝角,

2个锐角。

所以:①任意一个三角形中

至少有()个锐角。

变式题:任意一个三角形都

有()个锐角。

②一个三角形最多有

()个锐角。

易错题: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但:

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3条边都相等,3个角都相等,

每个角都是60。。

重点提示:

因为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

60度,所以等边三角形

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在三角形中:

相等的边所对的角也一定相等,

反之:如果两个角相等,

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一定相等。应用题:

①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度数

是一个底角度数的一半,它的底角是几度?

②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55。,顶

角度数是()。

②爸爸的年龄是李强的2倍,而爷爷的年龄是李强的3倍,今年爸爸48岁,爸爸,李强今年各几岁?

③爸爸的年龄是李强的2倍,而爷爷的年龄是李强的3倍,今年爸爸和李强66岁,爸爸,李强今年各几岁?

1.修一条长9.7千米的公路。第一条

修了1.35千米,比第二天多修0.2千米。还剩下多少千米的公路未修?

2.四、五年级采集树种。五年级采集

了15.62千克,比四年级少采了3.7千克。两个年级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区别题)

3.全班46人去划船,共乘12只船,

每条船都坐满。其中大船每只坐5

人,小船每只坐3人,求大船和小

船各有多少只?

3、49人去划船,

大船限乘5人,每条租金是30元,小船限乘3人,每条船的租金是21元,怎样租船最省钱?

4、一个大盒子需要15元,

能装6个零件,

一个小盒子需要9元,

能装4个零件,有30个零件,

怎样买盒子最省钱?

5、小明参加猜谜语比赛,规定猜

对一个得5分,猜错一个倒扣3分(不猜按猜错算),一共有20个题,小明共得60分,他猜对了几个题?

6、篮球比赛中,3分线外投中一球

记3分,3分线内投中一球记2

分。在一场比赛中小明总共得

了28分,小明在这场比赛中投

进了几个3分球?(小明没有

罚球,他投了15个球,进了11

个)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追求“以真为美”的简朴课堂 唤起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体验相融的数学与生活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思考数学与生活的相融,给新课堂的教学带来极大的精彩,将似“冰块”的数学一下子融入我们熟悉的生活情境,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探索方法、理解数学,激发追求数学知识的兴致。平常教学之前,我们也一直努力搜寻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原型,尽力做到给学生经历一个知识的发生过程,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求近似数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近似数,因此求近似数是现实生活的需要。而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也是现实生活中一种约定俗成的方法,运用这样的一个近似数据就可以为我们提供决策或解决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必要探究“四舍五入”的方法,这只是一种数学规定,只要凭借生活经验的学习起点加以概括揭示,再通过解决多样的生活问题中有意我地构建“四舍五入”的概念,并形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技能与方法,从而有效体会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 现就本课执教的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谈谈数学如何寻找生活经验,如何激活已有知识,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与技能,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相融。 一、选择生活情境,认识近似数。 1、揭题:求近似数(生读题,师:近似数,你们知道吗?) 2、出示图片与信息,学生寻找近似数,并认识近似数与准确数。 某小学全校师生大约有1600人,其中四年级共有213人,四(1)班50人。 到2003年末,我国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万册。 大天鹅可以飞越海拔88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 学生读信息,边读边思考,那些是近似数?其他的是什么数?(准确数) 3、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温岭的房价每平方米约8000元、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1 00千米左右、我每天平均有1小时的时间阅读课外书,一辆轿车大约20万元等。 教学反思: 直接揭示课题,通过学生的自我表述,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课前预计学生对近似数有所接触或听过这个数学名字,并且在第一学段早已接触了估算,比如把某数看作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估算,但在课堂中还有部分学生比较茫然,只有个别学生说出“与准确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近似数的概念. 2.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能正确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出示卡片,进行口算练习. 604=57-20=364=3006= 729=3070=234=25+8=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测量一下教科书封面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学生测后:20厘米多一些,接近21厘米.

教师明确:如果我们不需要非常准确的结果,可以认为教科书的长大约是20厘米.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上面的情况.例如:今天早晨老师买早点,花去了2.1元,我们可以说花去了2元左右;又如:小明家路学校495米,我们可以说小明家距学校大约500米.在这里,我们就把2元钱、500米叫做2.1元和495米的近似数.(板书) (3)近似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过近似数?(学生自由回答) 引导学生回答:我们伟大祖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大约960万平方千米) 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的人口约为多少亿?(十二亿) 2.教师:以上一些数据,都是一些近似数.那么,究竟怎样来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1)出示例9: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说明:因206与200相差6,而206与300相差94,所以206最接近200,也就是说,206的近似数是200.板书:206200

三年级数学《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

三年级数学《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1.使学生初步学会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会写、会用。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调查汇报有关数据。 1.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2.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引入新课: (1)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进行板书。 (2)通过实例向学生说明什么是近似数。 二、自主探索,领悟新知 1.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出示一组与学生或生活相关的数据、让学生直接说出它们大约是几百。 (1)教师出示数据。 (2)学生汇报说明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 208 200 987 1000 927 900 892 900 517 500 671 700 439 400 152 400 2.在出示几个百位上的数字相同,十位数上的数字是4、5、6的三位数,让学生讨论他们大约是几百?并说明理由。

(1)学生讨论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点拨引导。 在肯定学生的判断方法后提出问题,这种方法的确能够判断一个数比较接近哪个整百数,即它的近似数,但是这种求法太麻烦,因为看到这个数,就要进行口算,有的数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启发学生根据板书看一看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学生再`次讨论,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总结方法。 (5)教师小结,提炼方法。 3.学习准确数和近似数的表示方法。 教师利用板书进行引导,教学约等号的写法和读法,完善板书。 4.反馈练习,巩固方法。 做第20页的做一做 三、总结交流,提炼方法 (1)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分析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然后汇报。 (2)教师总结。 (3)学生看书。 四、巩固练习,强化知识 做练习五的第1题。 五、课堂作业 (1)当5 606000时,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2)当4 894000时,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三年级数学: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

三年级数学: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1.使学生初步学会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会写、会用。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调查汇报有关数据。 1.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2.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引入新课: (1)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进行板书。 (2)通过实例向学生说明什么是近似数。 二、自主探索,领悟新知 1.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出示一组与学生或生活相关的数据、让学生直接说出它们大约是几百。 (1)教师出示数据。

(2)学生汇报说明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 208 200 987 1000 927 900 892 900 517 500 671 700 439 400 152 400 2.在出示几个百位上的数字相同,十位数上的数字是4、5、6的三位数,让学生讨论他们大约是几百?并说明理由。 (1)学生讨论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点拨引导。 在肯定学生的判断方法后提出问题,这种方法的确能够判断一个数比较接近哪个整百数,即它的近似数,但是这种求法太麻烦,因为看到这个数,就要进行口算,有的数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启发学生根据板书看一看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学生再`次讨论,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总结方法。

(5)教师小结,提炼方法。 3.学习准确数和近似数的表示方法。 教师利用板书进行引导,教学约等号的写法和读法,完善板书。 4.反馈练习,巩固方法。 做第20页的做一做 三、总结交流,提炼方法 (1)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分析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然后汇报。 (2)教师总结。 (3)学生看书。 四、巩固练习,强化知识 做练习五的第1题。 五、课堂作业 (1)当5 606000时,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教案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教案 Teaching plan of approximate number and rounding method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有关近似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应用中经常遇到.在多 位数读写之后,教学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使学生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与截取近似数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为以后学习小数取近似值做准备. 取近似数的时候,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实际需要,按一定的规则进行.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小学主要讲常用的把一个多位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的方法.例如751872和754920,755830和758850,要省略万后 面的尾数.751872和754920,尾数最高位千位上是1和4, 不足一万的一半,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751872≈750000,754920≈750000.755830和758850,尾数最高位千位上是5 和8,等于或大于一万的一半,把尾数改写成0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755830≈760000,758850≈7600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的方法可以依此类推. 〔四舍五入法〕

这是取近似数最常用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把数按需要截取指定数位后,如果去掉的部分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它舍去(称为“四舍”),这样得到的近似数值叫不足近似值;如果去掉的部分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数上加1(称为“五入”),这样得到的近似值叫过剩近似值. 例如:20÷7=2.85714…… 用四舍五入法使得数保留三位小数,得 20÷7≈2.857 (四舍) 用四舍五入法使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得 20÷7≈2.86 (五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有关近似数的概念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又不生疏,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就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用一个与准确数相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表示一些事物的数量很方便,记忆容易,计算简单,这样学生既认识到近似数的实

【数学】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

---------------------------------------------------------------范文最新推荐------------------------------------------------------ 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学会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会写、会用≈。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调查汇报有关数据。 1.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1 / 5

2.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引入新课: (1)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进行板书。 (2)通过实例向学生说明什么是近似数。 二、自主探索,领悟新知 1.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出示一组与学生或生活相关的数据、让学生直接说出它们大约是几百。 (1)教师出示数据。 (2)学生汇报说明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 208 200 987 1000 927 900 892 900 517 500 671 700 439 400 152 400

---------------------------------------------------------------范文最新推荐------------------------------------------------------ 2.在出示几个百位上的数字相同,十位数上的数字是4、5、6的三位数,让学生讨论他们大约是几百?并说明理由。 (1)学生讨论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点拨引导。 在肯定学生的判断方法后提出问题,这种方法的确能够判断一个数比较接近哪个整百数,即它的近似数,但是这种求法太麻烦,因为看到这个数,就要进行口算,有的数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启发学生根据板书看一看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学生再`次讨论,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总结方法。 (5)教师小结,提炼方法。 3.学习准确数和近似数的表示方法。 3 / 5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近似数和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练习题

近似数和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四千零六十三万七千写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为()。 2、46520000读作(),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3、574698如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如果精确到十万位约是()。 4、267000在()万和()万之间。 5、3632639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其中的三个3分别表示()、()、()。 6、农场有692头奶牛,约为()头。 7、珠穆朗玛峰高8844米,约为()米。某林场有2403棵杨树,约是()棵。 二、先写横线的数,再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1、我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基础储量是3239680000吨。323968000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 3239680000≈()亿 2、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储量是215790000000吨。21579000000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 215790000000≈()亿 三、把下面各数精确到万位。

2678000 7234000 259000 197000 四、把下面各数精确到亿。 7560000000 980000000 12540000000 1452000000 五、判断。 1、近似数都比精确数小。() 2、一个数“四舍五入”精确到千位后是6000,那么原来这个数最大是6499。() 3、2956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万。() 4、19□785≈20万,□中可以填 5、 6、 7、 8、9。() 5、最大的八位数与最小的九位数相差1。() 六、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5136≈()1499≈()917250≈()562800≈()123400≈()398000≈()573200≈()435220≈()273460000≈()8560000≈() 七、把下面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10268000000≈()亿990000000≈()亿2230000000≈()亿460000000≈()亿6005089110≈()亿89999999990≈()亿

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第六册数学教材第22-23页:教学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完成例10及相应“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五第1—3题。 2、教材内容的地位及其作用 近似数的概念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但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多的。通过学生对生活事例的调查和直观描述,不仅让学生了解近似数,同时也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现数学学习的有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的教学,一方面为学习—求较大数的近似数(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积的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以及为除法试商等内容做好知识上的铺垫;另一方面通过数学小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的国家,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好数学的热情。 3、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近似数的概念,会写、会用“ ”;? 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⑵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 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5、教学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来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6、教学准备 1) 布置调查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一定要说出它们的准确数量,只 要知道它们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如我们的祖国陆地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或我家房子的面积大约有70平方米等,像这样的大概数在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很多,你了解吗?请你收集有关这方面的数据。 2) 制作教学课件 二、教法、学法指导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参考教案二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参考教案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认识求近似数的实用性. (二)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近似数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即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物中引出近似数. 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一定要说出它们的准确数量,只要知道它们的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因此不用准确数表示,而是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表示.如:我们国家的领土大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人口大约12亿;我们学校有学生大约1200人等等.这样做比较方便、记忆容易、计算简单.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题: 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

两个数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06接近哪个整百数?(接近200) 206≈200用“≈”连接,“≈”叫做约等号.读作:206约等于200. 讨论下面几个数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求的? 314≈300(十位上的1不满5) 325≈300(十位上的2不满5) 336≈300(十位上的3不满5) 347≈300(十位上的4不满5) 那么我们进一步讨论284接近哪个整百数?为什么?怎样想的? 284≈300(十位上的8满5,把十位、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向百位进1) 继续进行小组讨论:395,486,573,264, 358的数大约是几百? 395≈400 486≈500 573≈600 264≈300 358≈400 根据同学讨论的情况,归纳小结: 要求三位数的近似数,关键是看它十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也就是4或3,2,1)就把位和个位上的数去掉写成0.如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反思精编版

2020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反思精编版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反思 在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我力图做到以下两点: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学中,我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四个城市小学生人数的统计表,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67人大约是几十人,四个城市小学生人数大约是多少万人,并谈谈理由。从学生用"接近"一词来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二、注重知识的拓展性 在教学中,我利用练习课的时间,特别提出了:是否求近似数就一定要用“四舍五入”法?学生们非常时而交头接耳,时而议论纷纷。于是,我例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进一法 在实际问题中,有时把一个数的尾数省略后,不管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把400千克粮食装进麻袋,如果每条麻袋只能装75千克,至少需要几条麻袋?因为400÷

75=5(条)......25(千克),就是说,400千克粮食装5条麻袋还余25千克,这25千克还需要用一条麻袋来装,所以一共需要6条麻袋,即 400÷75=5.33……≈6(条)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2.去尾法 在实际问题中,有时把一个数的尾数省略后,不管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都不需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把200张纸订成每本12张的本子,可以订成多少本?因为200÷12=16.66……,就是说,200张纸订成16本还余8张纸。根据题里的要求,12张纸才能订成一本,余下的8张纸不能订成有12张纸的本子,所以一共只能订成16本,即 200÷12=16.66……≈16(本)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 2、能够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3、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认真倾听老师的提问,学生的发言,争当课堂上优秀的学习小主人。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学习过程: 一、目标引领: (一)、创设情境,复习较大数的近似数。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为了实现学生已有知识的正迁移,通过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复习四舍五入法取较大数的近似数,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你们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和计算中为什么要把整数改写成近似

数吗?(为了方便,不必说出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小数有时也不必说出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怎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这就是今天老师要教给你们的另一个学习本领。你们想学吗? (二)、认定目标,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解决新的问题,这样,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实用性的同时,还能体验到尝试、探索的乐趣。】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互动交流 (一)、初学交流 1、师:同学们,我们学校每学期要给你们进行体检,那你知道我们要体检的目的是什么吗?(指名说)豆豆的学校也非常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她正在进行第一项身高的测量,我们去看一看好吗? 【设计意图: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抛给学生,在推想解决方法的过程中感受求小数近似数的应用价值,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出示主题图: (1)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A、指名说 B、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什么?

1-7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第七课时

大数的认识第七课时 课题: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课型:新授备课时间:2014.8.28上课时间:2014.9.11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四舍五入”法,会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并会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过程与方法 学生“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数的万位后面的位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 2.师:这里有一些数据,比较这些数据有什么不同?(准确数,近似数) 3.师:有些数据前有“约”字,或后面有“多”字,这是什么意思? 4.师: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但有时有些数不需要知道到底是多少,如在整个20XX 年世界杯赛事举行期间,共有大约150万人通过航空电子系统在飞机上收看球赛。这时就需要近似数。图中这些画横线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二)点明课题 师:怎么求近似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求亿以内数近似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关于近似数,学生在前面已经有过简单的认识,这里借助情境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阅读、思考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方法回顾、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求近似数 1.课件出示: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圈出题中的“大约”、“万”)。这说明要省略这两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还要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师:这两个数都不是整万的数。把不是整万的数写成整万数,这个整万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关系呢? 2.求12756的近似数 (1)师:12756千米大约是多少千米?你是怎么想的? (2)师:是这样吗?我们来看图。 ①课件出示: ②师:在这条数线上,用这个点表示10000,这个点表示20000,这两个点中间的点表示多少?(15000) ③师:请你在这条数线上找一找12756大约在什么位置。(学生上来指) ④师:从数线上看,12756接近几?(10000) 3.求1389000的近似数 (1)师:1389000的近似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师:我们也来看看图。

第五课 用四舍五入方法求近似数

大数的认识 第五课时: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材分析】: 求近似数有四舍五入法,进1发和去尾法,本节内容之前是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本节内容把非整万数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后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课本第 13页的例7及做一做。内容相对前面难一些,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这节课并不简单,学生首先要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既要学会四舍五入法,又要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对数进行改写,而且还并非仅仅是课题中所写的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还需要根据要求改写成以“千”、“百”等作单位的数。而教材的编排意图显然是充分利用学生前面学过的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的经验,力图让学生经历先把一个大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的整万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过程。显然,前面的过程是关键,这课的内容的学习将为今后学习省略亿位后面尾数求近似数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学过了亿以内数的读写和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有一定的知识与经验,已经掌握了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多少接触过近似数,只是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概念没有形成系统理解。学生需要经历先把一个大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的整万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过程。因此本课的学习相对系统一些,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大数的认识1.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2.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过程,体验类推和概括的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解决措施】: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难点】: 省略尾数时怎样进行“舍”和“入”。 【解决措施】: 引导发现,小组讨论。 【教学具准备】: 课件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参考教案二)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参考教案二)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Find approximate numbers, rounding method (refer to lesson plan 2)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参考教案二)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认识求近似数的实用性. (二)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近似数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即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物中引出近似数. 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一定要说出它们的准确数量,只要知道它们的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因此不用准确数表示,而是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表示.如:我们国家的领土大约960万平方千

米;我国人口大约12亿;我们学校有学生大约1200人等等.这样做比较方便、记忆容易、计算简单.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题: 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06接近哪个整百数?(接近200) 206≈200用“≈”连接,“≈”叫做约等号.读作:206约等于200. 讨论下面几个数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求的? 314≈300(十位上的1不满5) 325≈300(十位上的2不满5) 336≈300(十位上的3不满5) 347≈300(十位上的4不满5) 那么我们进一步讨论284接近哪个整百数?为什么?怎样想的? 284≈300(十位上的8满5,把十位、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向百位进1) 继续进行小组讨论:395,486,573,264,358的数大约是几百?

最新苏教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4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在数学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并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 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小数的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3分钟左右) 1.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 24800 995720 4602800000 5975600800 四舍五入到万位的方法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的方法是: 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方法的共同点是: 2.揭示课题:在生活中近似数的应用非常广泛,整数的近似数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小数的近似数怎么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5分钟) 1.自学例9。 明确例9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9情境图。 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求近似数的错例,备用。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精确到十分位和百分位分别要保留几位小数? 2.回忆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试着做例9。 3.想一想: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近似数1.5和1.50,哪个更精确一些?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496亿千米精确到十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大约是多少? 1.496亿千米精确到百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大约是多少? 比较两题的结果,这里的1.5和1.50相等吗?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求整数和小数近似数有哪些共同点? 导学要点: 进一步分析近似数1.5和1.50所表示的准确数的区别。 小结: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5.回忆学习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学习过程:回忆相关旧知、方法迁移、解决新知。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什么办法,学会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 师:数学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旧知的迁移是探究学习新知的好方法。 6.总结求近似数的方法。 a.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b.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 .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过程,体验分类和归纳的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处理尾数时怎样“四舍”和“五入二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出示信息: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排在世界第3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约13亿人,排在世界第1位。 师:找出所给材料中的数据,并观察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并将数据分成两类) 师:一类数据是准确无误,没有偏差的;另一类数据前面加了“约” 字,说明这类数据是不准确的,是有偏差的。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索的问题。(板书课题:“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准确数、近似数 (1)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要用数字准确无误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如“国土面积排在世界第3位”就是能实实在在数出来的,非常准确的数,像这类数叫做准确数。没能非常准确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如“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就是与真实数据之间存在偏差,只是接近真实的数量,像这类数叫做近似数。所以,人们根据需要将数分为准确数和近似数两大类。 (2)组织学生议一议准确数和近似数,并说一说信息中哪些数是准确数,哪些数是近似数。 (3)让学生判断下面哪些数是准确数,哪些数是近似数,并说说为什么。 %1小红有8元钱。 %1我们祖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1我们班有29位同学。 %1我镇现有人口大约10万人。 师:你还能举一些生活中应用准确数和近似数的例子吗? 2.理解“四舍五入”法 (1)出示问题:地球的直径大约多少万千米?太阳呢? 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材料,搜索数据,最后找到:地球直径约12756 千米,太阳直径约1389000千米。 (2)师:如果以“万”作单位,那么,地球和太阳的直径各大约有

求小数的近似数

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0—72页的相关内容及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熟练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 2、理解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度就越高。 3、经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类推能力,在学习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保留”和“精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理解保留位数越多,精确度越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直尺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结合生活实际,提炼信息: 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生活中有许多小数的信息,你收集到了吗? 学生汇报,教师按准确数和近似数把学生提供的信息中的小数分成两类写在黑板上。 问:谁注意到了老师为什么把同学提供的这些小数分成两类写在黑板上呢? 学生观察回答。 师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必说出小数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同学们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学生汇报和小数近似数有关的信息。 教师小结: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这么广泛,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学习小数近似数的有关知识。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们知道了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那么这个方法适用于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吗?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究学习。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板书:“四舍五入”法 (多媒体出示信息): 数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游标卡尺”测量了绿毛龟蛋的长径是3.94厘米,而小华说:绿毛龟蛋的长径约是3.9厘米;小明说:绿毛龟蛋的长径约是4厘米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合作交流。预设: 1、为什么测量同一枚蛋的长度,他俩读出的数不同呢? 2、为什么小华和小明都加了一个“约”字? 他们说的都是近似数,你知道为什么不相同吗?(引导)小华说的数是几位小数?小明说的数是什么数? 预设: 小华说的是一位小数;小明说的是整数。 [板书:一位小数、整数] 这些结果是怎样得到的? 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深入探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练习题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练习题 1.3.995保留两位小数是() A.3.09 B.4 C.4.00 2.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百分位的结果是0.87,原来的数可能是()A.0.862 B.0.876 C.0.869 D.1.871 3.38.964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A.38.9 B.39.0 C.40.0 4.74.96×0.4的积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A.29.9 B.29.0 C.30.0 D.31.0 5.1.76□≈1.76,□中的值最大是() A.5 B.4 C.9 6.一个两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10.0,这个小数可能在()之间。A.9.99到10.01 B.9.95到10.04 C.9.65到10.04 D.9.01到10.00 7.把4.96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A.4.9 B.5 C.5.0 8.3.984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A.3.9 B.4 C.4.0 9.近似值是7.54的最大三位小数是() A.7.539 B.7.544 C.7.549 10.下面各数与7最接近的是() A.7.02 B.6.99 C.7.002 11.9.964精确到十分位是() A.10 B.9.9 C.9.0 D.10.0 12.9.0548保留一位小数是() A.9.0 B.9.1 C.9 D.0.9 13.8.9□35万≈8.9万,□最大填() A.5 B.4 C.3 14.下面各个数字最接近7.5的是() A.7.051 B.7.44 C.7.51 15.按四舍五入法把9.3549取近似值,要使这个近似值最大,把这个数应精确到()A.个位 B.十分位 C.百分位 D.千分位 16.一根木棍的长度最接近9厘米,那么这个木棍的长度可能是() A.10厘米 B.9.9厘米 C.9.6厘米 D.8.6厘米 17.把5.995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A.5.90 B.6.00 C.5.99 D.6.0 18.一个四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后约是4.836,其中最大的一个四位小数是()A.4.8354 B.4.8359 C.4.8364 D.4.8365 19.25.□5≈25,□中最大能填() A.9 B.5 C.4 20.9.946保留一位小数是() A.9.9 B.10.0 C.9.9 D.10.0 21.59.9954精确到百分位是() A.59.99 B.59.995 C.60.0 D.60.00 22.9.998保留两位小数是() A.10.00 B.10 C.9.99 23.小数89.099精确到百分位是()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练习题___姓名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练习题姓名 一、填空。 1、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 位后面的( )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字。 2、我们可以采用“()”法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将千位上的数字与5比较, 如果()5,则将万位以后的尾数舍去,写上“万” 字;如果()或者(),先向万位进“1”, 再将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写上“万”字。 二、把下面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35800200 74608050 67893250 23019148 95793065 45966239 三、在圆圈里填上“>”“<”或“=”。 45万○449000 405000○405万709000○709万79万○780000 756420○756542 89500○101210 四、下面的方框可以填哪些数? 1、43□458≈43万 2、362□895≈363万 3、170□634≈171万 4、2070□296≈2070万

五、判断: 1.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最高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一定大。 () 2. 位数越多的整数就越大。() 3. 在57685 57586 57865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57865 ()六、一个数,它的千万位和十万位上都是5,千位上是3,其余各个数位上都是0 1.请你写出这个数,说出它是几位数: 2.最高位是什么位,读出这个数。 3.把这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七、用0 0 0 3 5 8 9 这七个数组成的七位数中,从大到小排列,前三个数是什么数?将这三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八、一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之后是4万,那么这个数在省略之前,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可能是多少?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小数的近似数》达标检测 1.填一填。 (1)求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就是用()法保留一定位数的小数。 (2)芜湖长江大桥公路桥长6.078km。 ①把6.078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位,把()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结果是()。 ②把6.078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把()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结果是()。 ③把6.078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把()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结果是()。 2.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1)精确到十分位。 8.03≈() 4.35≈() 3.97≈() 10.9056≈()(2)保留两位小数。 0.536≈()27.321≈() 4.281≈()8.996≈()3.按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 4.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它们各近似于哪个整数?(圈出那个整数) <4.69<<13.21< >0.34>>9.06> 5.下面的□里分别可以填哪些数字? (1)2.57□≈2.57()(2)30.8□5≈30.8()

(3)4.8□5≈4.90()(4)99.□99≈100()6.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后,所得的近似数是4.8,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多少? 7.用7、9、1、0和小数点组成不同的三位小数,请写出符合要求的所有小数。(1)近似数是2的小数。 (2)近似数是7.0的小数。

第10课时小数的近似数参考答案 1.(1)四舍五入(2)①个十分 6 ②十分百分 6.1 ③百分千分 6.08 2.(1)8.0 4.4 4.4 10.9 (2)0.54 27.32 4.28 9.00 3.3 3.4 3.36 1 0.8 0.76 15 15.0 1 4.95 11 11.0 11.00 4.4 5 13 14 1 0 10 9 圈数略 5.(1)1、2、3、4 (2)0、1、2、3、4 (3)9 (4)5、6、7、8、9 6.4.75、4.76、4.77、4.78、4.79、4.81、4.82、4.83、4.84 7.(1)1.790、1.709、1.970、1.907 (2)7.019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将下面的数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一个人的头发约有80000到90000根。 人造卫星每分钟约行472000千米。 师: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以个为单位数写成以万位单位的数 不同点:整万的数可以直接改写成一万位单位的数 不是整万的数先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二、新课教学: 1像这样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我们知道整万或整亿的数能够直接改写成以万或亿位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2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 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 小组研究: 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

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 4练习: 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5像这样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3.4528亿,小数点后有4位,小数位数太多,往往实际又没有用,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如这道题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990平方千米。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 2、2003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3、做练习十二第四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