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1.理论依据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理论基础是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的客观规律。

2.基本依据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一定值。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例如: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其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Mg)∶m(O2)∶m(MgO)=48∶32∶80=3∶2∶5。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要明确解题思路

解题时,一般思路:先找出题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直接或间接关系;确定哪些数据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如果所给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关系仅仅是间接关系,那么必须分析清楚该数据是通过什么“中介”与各物质产生联系的,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用x,y等字母表示)。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未知数。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规律总结: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简记为“设”“写”“找”“列”“答”。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类型

1.已知一种物质的质量,求另一种物质的质量

这种题型是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重点,重在按计算格式进行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际上是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是隐含的已知条件),因此只要已知化学方程式中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就可求出其他物质的质量。

2.含字母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利用含字母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它的解题依据同样是利用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列比例式计算,不过它的物质质量比是隐含的已知条件,它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

(1)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转换,即用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表示。

(2)利用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来表示。

例如:在反应A+3B2C+3D中,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若2.3 g A与足量B充分反应,生成2.7 g D,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C之间的质量比为多少?

已知C、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那么在该反应中C、D的质量比为(22×2)∶(3×9)=44∶27,已知生成D的质量2.7 g,列比例式可求出生成C的质量4.4 g,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参加反应的B质量为2.7 g+4.4 g-2.3 g=4.8 g,那么B、C质量比为4.8 g∶4.4 g=12∶11。

解题时应注意:

(1)相对分子质量比并不一定等于物质的质量比,两者之间转换时,一定要结合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

(2)当题目中的数据较多时,不要乱,不要放弃,要学会有条理地将数据按题意写在相应物质下面,然后合理利用。

3.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1)将含杂质的已知物质量换算为纯物质质量,其关系式为:纯度=×100%,纯物质质量=含杂质物质质量×纯度。

(2)将纯物质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将计算得到的纯物质质量换算成含杂质物质质量:含杂质物质质量=。

4.气体参加反应或求气体体积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若有一定体积的气体参加反应,则先要将气体的体积换算成气体的质量;若要求出待求气体的体积数,则要先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气体的质量,再将其换算成体积。

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质量的换算关系为:气体的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密度。

5.与实验相结合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在化学计算的考查中,有些地方的中考试题中往往将化学方程式计算与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综合在一起,难度较大。解答时需要认真分析实验现象,通过化学计算,得出正确结论。

6.利用坐标图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识标:理解坐标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找出横、纵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

(2)明点:曲线中的特殊点(起点、终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等)表示了什么化学意义。

(3)析线: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根据横、纵坐标的含义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逐渐增加或减小。超过一定范围后,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减小或增加,或者达到某种平衡状态。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要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结论或解题所用的数据信息等。

综上,解题时要把图像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准确地找出图像与化学反应之间量的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

6.表格型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表格数据分析型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特点是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有关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解答有关问题。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的问题:

(1)要读懂题意,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获取相关数据、性质、规律,形成解题思路。

(2)若是多次或多组数据和条件,则需通过比较、对比分析、确定出恰好完全反应的量(即可以用于计算的量),然后依据题意来进行计算。

(3)要善于根据表中数据的变化规律找出与所给问题的关系。如表中显示固体(或溶液)质量不再减少、气体(或沉淀)不再增加等,即意味着反应不再进行。

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点归纳

(1)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计算要准确。

(2)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3)三个注意:

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②计算时单位必须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是体积单位,需结合密度换算成质量单位)。

③对题目中所给“适量”“足量”“过量”“恰好完全反应”“完全反应”“反应一段时间”等词语要准确把握和理解。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用方法

(1)多步反应关系法

对于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找出有关物质的关系式,通过它们的关系量来求解。

(2)差量法

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有时题目给出的条件是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差,用差量法十分简便。此法的关键是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找出差量和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求解。

(3)守恒法

化学中常用的“守恒”包括元素质量守恒、物质质量守恒等。

①元素守恒包含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守恒和元素的质量守恒两种情况。可应用确定物质元素组成(化学式),确定物质质量。

②物质质量守恒可用于给出化学反应中其他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质量,求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寻找化学反应前后表现出来的质量差,得出气体或沉淀的质量,进行计算。

考向一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典例1 (2018·河南)有Mg 、Al 、Zn 的混合物共7.2 g ,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 2的质量可能是

A .0.2 g

B .0.6 g

C .0.8 g

D .0.9 g

【解析】金属与足量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与金属的质量、化合价以及相对原子质量有关,m(氢气)=m (金属)×产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对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用极限法计算,假设全部是Zn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7.2 g×265=0.22 g ;假设全部是Mg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6 g ;假设全部是Al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7.2 g×327=0.8 g 。所以Al 、Mg 、Zn 合金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0.8 g > m(氢气)>0.22 g 。故选B 。 【答案】B

1.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X 的质量为6 g

B .参加反应的X 、Z 的质量比是1∶3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 D.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 2.(2020·焦作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16 g A 与64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则生成C的质量为_____g,又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则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3.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SO2、SO3、O2、H2SO4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

(2)在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_______+11O2===2Fe2O3+8SO2

(3)在接触室内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4)若有2000 kg三氧化硫进入到吸收塔中,且完全被吸收,则所得的硫酸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已知:吸收塔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SO3+H2O===H2SO4)

考向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典例2(2018·威海)向20 g铜锌合金中不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1)铜锌合金中的铜不与稀盐酸反应,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固体减少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20 g -13.5 g

20 g

×100%=32.5%。 (2)根据图像可知,恰好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是60 g ,设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 Zn +2HCl===ZnCl 2+H 2↑ 65 73 6.5 g 60 g×x 6573=6.5 g

60 g×x x ≈12.2%

【答案】(1)32.5% (2)12.2%

4.(2018·滨州)镁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制造中大显身手,小亮在实验室模拟“海水制镁”的原理来富集镁,他将25 g 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固体混合物全部溶解于盛有70 g 水的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63.6 g 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图像如下),过滤,称量滤液质量为147 g ,求:

(1)图像中m =________g 。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5.(2020·赣州市兴国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建造“南昌舰”的特种钢材需要用富铁矿石(含铁量高于50%)来冶炼。研学实践小组为测出某地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 2O 3)中的含铁量,进行实验;

取20g该赤铁矿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实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1)20g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由此判断出该赤铁矿石属于富铁矿石;

(3)计算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所含HCl的质量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过关秘籍

解答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题的常见错误

1.对于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不能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出气体的质量。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通常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差值即为气体的质量。

2.图表型计算题易出错。

图像或表格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题的解题关键是善于根据图表中数据的变化规律找出与所给问题的关系。如图表中显示气体(或沉淀)不再增加、溶液质量不再减少、曲线走势最终与坐标轴平行等,都意味着反应不再进行。

1.在化学反应A 2+BC 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2 g A2与80 g BC 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

A.64 g B.18 g C.80 g D.9 g

2.现有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冷却后称量,测得固体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A.20% B.25% C.75% D.80%

3.现有10.6 g碳酸钠和8.4 g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

A.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B.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C.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4.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13 g锌片,要使天平再次保持平衡,需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铜片的质量为A.13 g B.12.6 g C.10 g D.11.6 g 5.(2020·开封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现将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最后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同,则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的质量比为

A.4∶1B.1∶1C.16∶3D.32∶3

6.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100 g(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3%,180 ℃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4.5 g,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NaHCO3Na2CO3+H2O+CO2↑)

A.42% B.50% C.59.2% D.70.5% 7.(2020·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将11.2gFe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某混合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中的Cl-质量为7.1g,试计算原混合溶液中溶质硫酸的质量为

A.4.9g B.5.9g C.9.8g D.19.6g

8.(2020·许昌市禹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将5.6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的质量为A.6.4g B.15.2g C.16.0g D.30.4g

9.(2020·深圳市光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在3A+B=2C+D的反应中,已知30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70B.60C.50D.80

10.铝镁合金x g和足量的盐酸反应后可生成0.1 g H2,则x可能为

A.0.8 B.1 C.1.2 D.1.5

11.在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投入Mg、Al、Fe的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质量仍相等。则投入的金属质量关系是

A.Mg>Al>Fe B.Al>Mg>Fe

C.Fe>Mg>Al D.Mg=Al=Fe

12.(2020·淮南市西部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向盛有12.5g大理石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12.5g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

(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

13.(2020·百色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某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1)反应到_____min时,氯酸钾刚好完全分解。

(2)反应完全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

(3)原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2019·北京中考)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44 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 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2019·达州中考)现有Fe2O3和CuO的混合物Wg,在高温条件下用足量的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全部吸收后,产生白色沉淀5.0g,则W的数值为

A.7.4B.4.6C.3.2D.3.8

3.(2019·烟台中考)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 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

A.1.1 g B.2.2 g C.4.4 g D.5 g

4.(2019·河南中考)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A.98

208

×100%B.

98

233

×100%C.

49

233

×100%D.

49

73

×100%

5.(2019·荆州中考)将某稀硫酸分成两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锌粉或铁粉,反应结束后剩余的铁比剩余的锌多,产生氢气分别为a g和b g,则a和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判断6.(2019·郴州中考)一定质量的CaCO3样品高温煅烧,若样品分解了75.0%,则剩余固体中含Ca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53.3%B.71.4%C.59.7%D.34.6%

7.(2019·鸡西中考)在已经调平的天平两端各放置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然后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100 g溶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再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的是

A.10 g Zn、10 g Fe B.5.6 g Zn、5.6 g Fe

C.10 g CaCO3、5.6 g CaO D.10 g CaCO3、10 g CaO

8.(2019·河南中考)质量相等的四种物质①H2O2、②KMnO4、③KClO3、④H2O,完全分解后所制得氧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四种金属①Zn、②Mg、

③Al、④Fe分别投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

入金属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9.(2019·安徽中考)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反应原理如下:NaCl+CO 2+NH3+H2O NaHCO3+NH4Cl,请计算:

(1)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生产8.4 t碳酸氢钠,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

10.(2019·广东中考)Mg(OH)2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镁的含量,取4份混合溶液各100 g,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4% NaOH溶液,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中硫酸镁完全反应。

(2)计算100 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分析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加入4% NaOH溶液质量0﹣30.0g过程中,产生Mg(OH)2沉淀质量对应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11.(2019·河北中考)为测定某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50 g CuSO4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请计算:

(1)50 g Cu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2.(2018·天津中考)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

2.8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

3.6 g D,则生成C的质量为

A.9.6 g B.8.8 g C.6.8 g D.4.4 g 13.(2018·黄冈中考)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 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 g,则CO2的质量为

A.5.6 g B.8.8 g C.4.4 g D.4.8 g 14.(2018·柳州中考)现有一包由5.6 g 铁、7.2 g 镁、1.4 g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中。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则剩余固体的质量可能是A.24.8 g B.25.8 g C.26.8 g D.27.8 g 15.(2018·广东中考)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小冰用一氧化碳还原12 g该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完成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9.3 g,假设矿石中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请你推算,该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为

A.85%B.80%C.75%D.70% 16.(2018·淮安中考)对销售的化肥,国家有明确的质量要求。某兴趣小组对市售的某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2.0 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逐滴加入10%的B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BaCl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已知:K2SO4+BaCl2===BaSO4↓+2KC1。

(1)20.8 g BaCl2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2)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K2SO4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图2的包装说明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7.(2018·河南中考)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充分加热24 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____ g。18.(2018·山西中考)黄铜(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容易以假乱真。小红同学想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她称取20 g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 g。

(1)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求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计算过程)。

1.【答案】B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X的质量=8g+2g+20g+5g?10g?8g?13g=4g,选项错误;

B、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8g?4g):(20g?8g)=1:3,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X的质

量在反应后减少,属于反应物,Z的质量在反应后增加,属于生成物,选项错误;D、Y、Q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0g?2g):(13g?5g)=1:1,但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不一定为1:1,选项错误,故选B。

2.【答案】44 18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C、D的质量和为:16g+64g=80g。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则生成C的质量为44g,D的质量为36g。

设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2B=C+2D

162x

16g36g

1616g

=

2x36g

解得x=18。

故答案为44、18。

3.【答案】(1)SO2、SO3

(2)FeS2

(3)S和O

(4)2450 kg

【解析】(1)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在SO2、SO3、O2、H2SO4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SO2、SO3。(2)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在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3)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氧的化合价为-2价;三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为+6价,二氧化硫硫的化合价为+4价,在接触室内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硫和氧。(4)若有2000 kg三氧化硫进入到吸收塔中,且完全被吸收,设所得的硫酸的质量是x。

SO 3 + H 2O===H 2SO 4 80 98 2000 kg x 80/2000kg=98/x x =2450 kg

4.【答案】(1)11.6 (2)20%

【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生成沉淀的质量=25 g +70 g +63.6 g -147 g =11.6 g ,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原有氯化镁的质量为x 。 2NaOH + MgCl 2 === Mg(OH)2↓+ 2NaCl 95 58 117 x 11.6 g y 95x =5811.6 g x =19 g 5811.6 g =117y y =23.4 g

样品中原有氯化钠的质量为:25 g -19 g =6 g

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3.4 g +6 g)÷147 g×100%=20% 答: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

5.【答案】(1)16 (2)56% (2)21.9g

【解析】(1)由图像数据可知:20g 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20g -4g=16g ;

(2)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112

16g 100%160100%56%20g

?

??=。 (3)设: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所含HCl 的质量x 。

233

2Fe O +6HCl =2FeCl +3H O

16021916g x

160219

16g x

= x=21.9g

则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所含HCl的质量21.9g。

1.【答案】B

【解析】由图像可知,该反应中BC与B的质量比为10∶8,所以,80 g BC完全反应生成B的质量是:8×80 g÷10=64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A2C的质量是2 g+80 g﹣64 g=18 g。故选B。2.【答案】A

【解析】一定量的Cu粉和Zn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由于铜不与盐酸反应所以过滤的得到的固体是铜,加热后固体变成氧化铜,因为加热后产物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所以与铜结合的氧的质量就等于锌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锌粉的质量分数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

质量分数,即:

16

6416

×100%=20%。故选A。

3.【答案】A

【解析】NaHCO3+HCl NaCl+H2O+CO2↑

84 36.5 44

8.4 g 3.65 g 4.4 g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4

10.6 g 7.3 g 4.4 g

通过分析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故选A。

4.【答案】B

【解析】设锌和稀盐酸反应后增重为x。

Zn+2HCl ZnCl2+H2↑增重

65 2 65﹣2=63

13 g x

6563

=

13g x

x =12.6 g

因为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因此要使天平再次保持平衡,需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铜片的质量为12.6 g。故选B。

5.【答案】A

【解析】将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发生的化学反应有C+O 2CO 2

和2Cu+O 2

2CuO ,最后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同,也就是说铜粉和碳

粉的质量和等于生成氧化铜的质量,推知碳粉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的质量比为64∶16=4∶1。故选A 。 6.【答案】B

【解析】100 g 碳酸氢钠样品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3%,则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100 g×23%÷

23

23112163

+++?=84 g ,设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x 。

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

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

168 106 168-106 84 g×x 100 g -84.5 g

16884=168106100g 84.5g

x

?--,解得x =50%,故选B 。

7.【答案】C

【解析】测得反应后溶液中的氯离子质量为7.1g ,则盐酸溶质氯化氢的质量=7.1g

7.3g

71

100%

73

=?,

设与稀盐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

2

2Fe +2HCl =FeCl +H 5673x

7.3g

5673x 7.3g

= x=5.6g , 则与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1.2g -5.6g=5.6g , 设:与5.6g 铁反应的稀硫酸溶质质量为y ,

24

42Fe +H SO =FeSO +H 5698

5.6g

y

5698

5.6g y

= y=9.8g 。 故选C 。

【解析】由于铁在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所以铁完全反应,根据三者反应关系可得关系式(或者根据铁元素守恒得关系式)求硫酸亚铁的质量。 设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 。

根据2442Fe+H SO =FeSO +H 和44=Fe+CuSO FeSO +Cu 可得关系式为Fe~FeSO 4 或根据铁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为:Fe~FeSO 4; 设生成FeSO 4的质量为X

4

Fe ~FeSO 561525.6g x

56152

=5.6g x

X=15.2g 故选B 。 9.【答案】A

【解析】设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30gA 和10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同时生成C 物质的质量为:30g+10g -5g=35g ,

3A B =2C D 3402x 30g 35g

++??

解得x=70

则C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0。故选A 。 10.【答案】B

【解析】镁、铝与盐酸反应时,金属与氢气的质量关系如下: Mg + 2HCl

MgCl 2 + H 2↑

24 2 2Al + 6HCl

2AlCl 3 + 3H 2↑

54 6

生成0.1 g 氢气需要镁的质量为1.2 g ,需要铝的质量为0.9 g ;铝镁合金x g 和足量的盐酸反应后可生成0.1 g H 2,则x 取值范围为:0.9 g< x <1.2 g 。故选B 。

【解析】将Mg、Fe、Al三种金属分别投入足量且质量相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硫酸中,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分析:

Mg+H2SO4MgSO4+H2↑

24 2

x 2 24 x

2Al+3H2SO4Al2(SO4)3+3H2↑54 6

y 6 54 y

Fe+H2SO4FeSO4+H2↑ 56 2

z 2 56 z

由于反应结束后溶液的质量仍相等,说明溶液增加的质量相等,即加入的金属质量减去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

所以x﹣2

24

x

=y﹣

6

54

y

=z﹣

2

56

z

即:11

12

x

=

8

9

y

=

27

28

z

所以可以判断加入金属的质量:y>x>z。

即投入的金属质量关系为:Al>Mg>Fe。故选B。

12.【答案】(1)10g (2)4.4g

【解析】(1)通过分析图象中的数据,12.5g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2.5g-2.5g=10g,故填:10g;

(2)解: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3222

CaCO+2HCl=CaCl+H O+CO

10044

10g x

44100

=

x10g

x=4.4g

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13.【答案】(1)3 (2)4.8g (3)12.25g

【解析】(1)根据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3min 之后,质量不在发生变化,因此3min 时氯酸钾不在发生分解产生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2)反应前固体质量为13.25g ,反应中产生氧气气体逸出,质量减少,所以当反应完全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减少质量则为氧气质量,氧气质量=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13.25g -8.45g=4.8g 。

(3)设原固体中氯酸钾固体质量为m

2

3

2

MnO 2KClO 2KCl +3O Δ

24596m

4.8g

245m 245 4.8g

= m==12.25g 96 4.8g 96

?,所以原固体中氯酸钾固体质量为12.25g 。

1.【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3H 8+5O 23CO 2+4H 2O 。A 、由甲的化学式为C 3H 8,

可知其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3∶1×8=9∶2,故不符合题意;B 、由化学方程式可得,乙和丙的元素组成不相同,故不符合题意;C 、设44 g 甲完全燃烧至少需要乙的质量为x , C 3H 8+5O 23CO 2+4H 2O

44 160 44 g x

解得x =160 g ,故符合题意;D 、由化学方程式可得,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故不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2223Ca(OH)CaCO 100 5.CO +=+H O

40g

4x

专题练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练习: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例1. 甲醇(CH 3OH )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OH CH 3+nO 2=2CO +mCO 2+16H 2O.若反应生成3.6克水,请计算: (1)m 值是 (2)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 【练习】1、下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有错误,简述发生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加热12.25克KClO 3,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气多少克? 解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g KClO 3 △ 2MnO KCl + O 2↑ 112.5 32 12.25g x g 25.125.112=x 32 ∴ x=3.2g 答:加热12.25gKClO 3,可制得O 23.2g. (1)错误原因 ;(2)改正 . 【练习】2、 把干燥纯净的KClO 3和MnO 2的混合物13.32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称量剩余物质量为9.48克,求①生成氧气的质量;②剩余物质各是什么?质量分别是多少克? 二、有关不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例 2.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要进行小实验,需获得标准状况下的CO 24升(标况下,3 98.12米千克 =CO ρ),他们用含杂质10%的大理石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则需这种大理石多少克?(CaCO 3+2HCl=CaCO 3+H 2O+CO 2↑) 【练习】3现有20%的硫酸铜溶液80g ,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可得到氢氧化铜多少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224)(2SO Na OH Cu NaOH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https://www.360docs.net/doc/6b1468221.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CaCO3 CaO+CO2↑ 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 56 和已知量、未知量 x 1t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x==1.8t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答:需要碳酸钙1.8t。 【要点诠释】 (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 (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 (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 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CaCO3 CaO+CO2↑-----------------------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 100 56 x1t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 = x==1.8t -------------------------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答:需要碳酸钙1.8t。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 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 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计算依据)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计算依据)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6 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g C和1g D。则参加反应B的质量为( ) A.4g B.15g C.14g D.9g 2.现将2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反应,20gA完全反应后生成16gC和9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 ) A.5:1 B.4:1 C.2:1 D.1:1 3.A、B、C三种物质各15g,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只生成30gD;若增加10gC,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 ) A.5:2 B.5:3 C.3:2 D.2:3 4.固体混合物内含有A、B、C三种物质各10g,将其充分反应后,B消耗完全,C的质量增加了8g,生成了4gD,若A全部参加反应,需再加入B的质量是( ) A.20 g B.25 g C.30 g D.40 g 5.在反应2X=Y+3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7,Y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9 B.54 C.18 D.36 6.在4A+5B=4C+6D中,已知34 gA与80g B完全反应生成60 gC,若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7 B.34 C.51 D.68 7.在化学反应A+B=C+2D中,7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若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36 B.18 C.16 D.9

8.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6.8g B.9.6g C.8.8g D.4.4g 9.将50gA物质和10g B物质混合,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20gA,含C、D的质量比为11:9。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则它们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 A.A+B=C+D B.A+2B=2C+D C.2A+B=2C+D D.2A+B=C+2D 10.将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还有12gA、27gC和一定量的D,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A+2B=C+2D B.2A+B=C+2D C.2A+B=2C+D D.A+B=C+D

竞赛专题辅导7: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辅导七: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内容综述] 本期内容主要讲解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要点主要包括: (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2)掌握纯或不纯原料(或产品)的有关计算及混合物参加反应的计算 (3)有关多步反应的计算 (4)有关过量问题的计算。而在最近几年的化学竞赛试题可以看出最后一道或两道计算题都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因此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另外,竞赛题中所出现的试题绝大多数需要运用一些技巧进行计算。为此,本期主要从化学竞赛中常用的巧解方法进行剖析,供大家参考。 [要点讲解] 一、运用质量守恒法巧解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计算。 【例1】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测得其中含水2.8%,K2CO337.3%.取1克样品投入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10克后,中和多余酸又用去18.5%的KOH溶液10克。问蒸发以后的溶液得到多少克固体? 【解析】本题若用常规的解法难度极大,通常按照如下解题过程进行:(1)求出1克样品中K2CO3的质量;(2)求出1克样品中KOH的质量;(3)算出K2CO3生成KCl质量;(4)算出由KOH生成KCl的质量(5)算出过量盐酸和KOH反应生成KCl的质量(6)求出KCl 的总质量。如果抛开那些繁杂的数据,经过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KOH还是K2CO3,与盐酸反应最终均生成KCl。因此抓住氯元素反应前后守恒,即: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与KCl 中氯元素的质量守恒。则有:(设蒸发后得到KCl固体的质量为X) HCl------------ KCl 74.5 10克×18.25% x 解得: x==10克×18.25%×74.5/36.5==3.725克 二、运用平均值法巧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例2】取10克混合物与足量盐酸盐酸充分反应,有可能产生4.4克二氧化碳的是() A.K2CO3和 MgCO3B.Na2CO3和 CaCO3 C.MgCO3和 BaCO3D.Na2CO3和K2CO3 【解析】本题涉及到许多碳酸盐与稀盐酸的化学反应,可以利用平均式量的方法求解。设碳酸盐的化学式为MCO3,式量为A,则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CO3+2HCl==MCl2+H2O+CO2 A 44 10克 4.4克 A/10克==44/4.4克 A==100 由计算可知碳酸盐的平均式量为100,即两种碳酸盐的式量的平均值能为100的选项均符合题意。要求一种碳酸盐的式量大于100,另一种碳酸盐的式量小于100即可。对照选项,A和C选项均符合题意。 三、运用关联式法巧解多步化学反应的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含答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A.2:1 B.4:8 C.1:8 D.1:16 2.电解54克水,可得到氢气() A.6克B.3克C.1.5克D.8克 3.化学反应: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现要制得0.4D,则所需A的质量为() A.5.6克B.11.2克C.14.6克D.无法计算 4.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反应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 A.27:32:102 B.27:16:43 C.4:3:2 D.9:8:17 5.用氢气还原+2价金属氧化物a克,得到金属b克,则该金属的原子量是() A.16b/(a—b)B.4(a—b)/ b C.4b/(a—b)D.b/16(a—b) 6.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Mg B.Al C.Zn D.Fe 7.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是()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8.4克氧气可跟()克氢气完全反应。 A.1 B.0.5 C.2 D.4 9.3克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氧化镁()克 A.10 B.6 C.5 D.12 10.在化学反应A2+3B2=2AB3中,6克B2与足量的A2反应后,得到34可AB3.则化合物AB3中A,B 两元素的质量比是( ) A.17:4 B.14:3 C.14:7 D.14:17 11.用铝和铁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得到2克氢气,则消耗铝和铁的质量比为() A.1:1 B.27:28 C.9:28 D.3:2 12.2.3克钠、2.4克镁、2.7克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按钠、镁、铝的顺序得到氢气的质量比为() A.1:2:3 B.1:1:1 C.2:3:1 D.3:2:1 13.相同质量的钠、镁、铝、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是() A.1:2:3:2 B.2:3:2:1 C. 14.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还原8克氧化铜,应该通入氢气的质量是() A.小于0.2克B.等于0.2克C.大于0.2克 15.托盘天平调至平衡,在两盘烧杯中各盛98克10%的硫酸,向两边烧杯中同时分别加入足量Mg,Zn欲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加入Mg和Zn的质量分别是() A.3克Mg,3克Zn B.1克Mg,1克锌 C.7克Mg,7克Zn D.5克Mg,5克Zn 16.8克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_______克氧气() A.56克B.64克C.72克D.60克 17.制取71克五氧化二磷,需要磷_______克,需要烧氧气_______克() A.30克30克B.30克40克C.31克40克D.40克31克 二、填空题 1.12.25克KCl3跟3.25克MnO2共热,反应完全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7克。则其中MnO2是_______, KCl3分解的质量为_______克,产生的O2质量为_______克。 2.相同质量的Mg、Zn、Fe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产生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第1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能力目标: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格式,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思想教育: 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资源。 教学重点: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情况分析: 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关键,教师应紧紧结合化学方程式意义,引导学生对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这一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分析题意,理清解题思路,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通过解题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简明地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1、探究法:通过对问题的合理设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探究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2、边讲边练法:通过边讲边练,及时反馈信息,达到师生互动,争取在课堂40分钟解决本节课大部分问题。 教学辅助设备:小黑板、学生课堂练习资料。

师:投影展示几个高高的大烟囱向空气中排放浓烟,天空黑云一片.这是东北的某城市,冬天大约有150天需要烧煤取暖,已知煤中含1%的硫,若每天烧煤2000吨,则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有多少吨?你知道怎样计算吗? 学生好奇地开始讨论。 生1:用2000吨×1%╱ ×100%就可以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生2:他求出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再乘以150天才是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的总质量。 师:两位同学合作的很好,那么这个问题有没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师板书):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师:投影(例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完全分解245克氯酸钾,可制取多少克氧气供分组实验? 师:分析示范,并提问。 生:根据(例1),自学课本(例题2)并讨论,总结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一般步骤: 生开始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哪个小组首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结论。 生3:根据题意设未知数,一般设为X。 生4:写出并配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生5:求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即相对分子质量与系数乘积之比,)写在相应化学式下边。 生6: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面。 生7:列比例式,求解。 生8:简明写出答案。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全面,现在练习检验一下,看哪一位同学书写的规范。 师:投影练习题。 1、实验室要制得96克氧气,需氯酸钾多少克?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2、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多少克?生成五氧化二磷各多少克?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依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名师教案2

第三节依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例题讲解→总结归纳→学生练习→巩固提高。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有关例题的投影片、一些相关练习题。 学生用具: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习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总结。 教学过程 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 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 展示例题1 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2×158 32 6 g x 。,g 6.0158 2g 632x x 32g 61582=??==? 答:加热分解6 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 氧气。 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补充。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例题1中采用的是纵列,即x 32g 61582=?;还可以采用横列,即2×158∶32=6 g∶x。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单。如用158 g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采用纵列法得 x 32g 1581582=?计算非常简便。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知识梳理 1.利用_________的化学方程式,才能进行计算,每个方程式各物质间都有固定的_________,质量比_________相等,但等号左右质量比之和_________相等,根据反应中的一种反应物或_________的质量,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_________。在计算过程中要以_________定律为基础,利用正确的反应为依据。 答案:正确质量比不一定一定生成物质量质量守恒 2.在2H2+O2点燃2H2O反应中,_______份质量的氢气与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__份质量的水,这三种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 答案:4 32 36 1∶8∶9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主要是:①设_______;②写_______;③摆_______;④列_______;⑤解_______;⑥答_______。 、 答案:未知数化学方程式已知量和未知量比例式求解简明地写出答案 疑难突破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剖析:(1)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定要正确。 (2)各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计算正确,有的需要乘上它的化学计量数。 (3)所列比例式中,物质的质量都应该是有关纯净物的质量,如为不纯物的质量,需要算出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4)计算中所用的已知物的质量必须是参加反应的。 (5)计算中的单位必须对应统一。 ~ (6)解题过程要完整规范。 问题探究

问题怎样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探究:(1)写的时候,通常先写相对分子质量,然后再写实际质量。在做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写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直接列出比例式,或者只写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不列出比例式。这些都是错误的。 (2)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若物质不纯,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各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计算正确,有的需要乘上它的化学计量数。 (4)计算中所用的质量必须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5)计算过程中的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对应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 : (6)必须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化学式书写不得有误,必须配平等。 (7)解题过程要完整规范。 典题精讲 例题12 g镁带要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需消耗氧气多少克?同时生成氧化镁多少克? 思路解析:本题为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反应物的质量以及生成物的质量。答案:解:设需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y。 2Mg + O2====2MgO 48 32 80 - 12 g x y 483280 == 12g x y 解之:x=8 g y=20 g 答:消耗氧气的质量为8 g,同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2。 知识导学 应当十分明确地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什么

化学方程式计算依据

化学方程式计算依据 一、单选题(共6道,每道10分) 1.现将2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反应,20gA完全反应后生成16gC和9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 ) A.5:1 B.4:1 C.2:1 D.1:1 2.在反应2X=Y+3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7,Y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9 B.54 C.18 D.36 3.在4A+5B=4C+6D中,已知34gA与80g B完全反应生成60 gC,若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7 B.34 C.51 D.68 4.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6.8g B.9.6g C.8.8g D.4.4g 5.将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还有12gA、27gC和一定量的D,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A+2B=C+2D B.2A+B=C+2D C.2A+B=2C+D D.A+B=C+D 6.将50gA物质和10g B物质混合,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20gA,含C、D的质量比为11:9。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则它们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 A.A+B=C+D B.A+2B=2C+D C.2A+B=2C+D D.2A+B=C+2D 二、填空题(共2道,每道20分) 7.在点燃条件下,6 g C3H8O与12.8 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 g CO2、7.2 g H2O和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CaCO3CaO+CO2↑ 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56 和已知量、未知量x1t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x==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答:需要碳酸钙。 【要点诠释】 (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 (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 (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 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CaCO3CaO+CO2↑-----------------------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 10056 x1t--------------------------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 = x==-------------------------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 答:需要碳酸钙。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 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 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

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知识点三:几种常见的计算类型 1.常规题: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并且伴随着物质的体积、密度与质量间换算的有关计算。(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二) 3.巧解型:这类题主要是利用所给数据,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数量关系,间接解题(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三、四) 【要点诠释】由于化学方程式体现的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若给定物质的体积、密度等条件,应把物质的体积转化为物质的质量。有些题目利用常规化学方程式不易解决的就要想办法看能否用差量法或者极值法等。实际解题没有固定的模式,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规律方法指导]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就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涉及到的题型有选择、计算等。 1.对于常规题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来计算。 a.计算中可能用到的公式有: (1)质量=密度×体积 (2)分解率=已分解物质的质量/未分解物质的质量×100% (3)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某物质的质量/含该物质的总质量×100% (4)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b.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 (1)题意理解不清,答非所问。 (2)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使计算失去真正的依据。 (3)单位不统一,有时把体积直接代入计算。 (4)把不纯物质的量当作纯净物的量代入。 (5)粗心大意,求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出现错误。 解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题意然后仔细计算;对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要尽量避免。 2.有些题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即可解决。 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运用守恒法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往往从物质质量守恒或元素质量守恒着手。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基本计算 题1、20g红磷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精确到)同时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是/L)(精确到/L) 【思路点拨】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都是质量关系。若要求出待求气体的体积数,则要将已求出的气体质量换算成体积;若有一定体积的气体参加反应,则先要换算成气体的质量。 【解析】首先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求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再把已知量、未知量写人相应物质的下面,然后列出比例式,求解。所求的是气体的体积,得先求出质量,再换算成体积。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习题带答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习题 一、选择题: 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2.现有氢气和氧气共10g,点燃使之充分反应,生成7.2g水,则反应前氧气质量可能是( ) A.0.8g B.3.6g C.6.4g D.9.2g 3. 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gA跟 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 B.46 C.48 D.92 4.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 A.50 B.40 C.10 D.70 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6. 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9g,与氢气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8g,则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88.9% B.80.0% C.11.1% D.61.5% ,则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1.4g某二价金属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0.5gH 2 ( ) A.24 B.27 C.56 D.65 8. 有下列化学方程式:A+3B 2C +2D ,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7克,参加反 2= 的质量为24克,生成D的质量为9克,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B的应的B 2 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 B.20 C.32 D.36 ,该混合物可能是9、两种金属混合物共13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产生1gH 2 ( ) A.Zn和Al B.Fe和Mg C.Fe和Zn D.Al和Mg

化学方程式计算(讲义)

化学方程式计算(讲义) 一、知识点睛 1.化学方程式计算依据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___________ 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之比。 例:在2H2+O22H2O中 H2、O2、H2O的质量比 =(___×___):():(___×___) = ___ : ___: ___ 2.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 ①设:设_________; ②写:写出反应的_______________; ③找:找到_______、_______,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 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质量; ④列:列出_________,求解; ⑤答:简明地写出_________。 二、精讲精练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中,硫、氧气、二氧化硫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 (O-16 S-32) 2.在铁丝燃烧的反应中,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 (O-16 Fe-56) 3.质量相同的H2O2和H2O,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较多的是_________。 (H-1 O-16) 4.在化学反应2A=2B+C中,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则17 g A完全反应时,生成C的质量为________。 5.在化学反应A+2B=2C中,4 g A完全反应,生成7 g C,若C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2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6.在化学反应3A+B=2C中,14 g B完全反应,生成17 g C,若C的相对分子 质量为17,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7.在化学反应A+3B=2C+2D中,7 g A和24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 g D,若 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8.加热分解15.8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O-16 K-39 Mn-55)

(完整版)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测试题 1.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A.23∶9 B.16∶9 C.32∶9 D.46∶9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A.(A+B-C)克B.(A-B-C)克C.(A+B+C)克D.(A+C)克 3.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A.44克B.32克C.22克D.12克 4.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 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 A.12克B.44克C.56克D.100克 5.只含铜和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 g,测得铜的质量为8.0 g。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 B.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的混合物 C.固体样品可能是Cu2O D.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4/9 6.在2A+B====2C的反应中,1.2 g A完全反应生成2 g C,又知B的式量是32,则C的式量为___________。 7.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8.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元素。(填写元素名称) 9.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方程式计算专项练习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方程式计算专项练习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讲义) 一、知识点睛 1. 化学方程式计算依据 在化学方程式x A+y B=z C+k D 中: (1)化学方程式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①m A +m B =m C +m D (m A 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A 的质量) ②xM A +yM B =zM C +kM D (M A 表示A 的相对分子质量,xM A 表示A 的理论质量) (2)各物质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参加反应。 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 =_______________ 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乘积之比。 【注】C A B D A B C D m m m m x y z k=M M M M :::::: 2. 化学方程式计算常见题型 (1)不纯物计算 将不纯物的质量换算成_________的质量进行计算。 纯净物质量=不纯物质量×不纯物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2)差量计算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__________进行计算。 ①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参加反应或生成气体的质量; 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相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差(质量差对应的是二者的理论质量差)。 (3)过量计算 用_______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进行计算。 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需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理论质量(化学计量数×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确定。 二、精讲精练 1. 固体混合物内含有A 、B 、C 三种物质各10g ,将其充 分反应后,B 消耗完全,C 的质量增加了8g ,同时生成了4gD ,则参加反应的A 的质量为_________。若A 全部参加反应,需再加入B 的质量为_______,最终得到D 的质量为______。 2. 在化学反应4X+Y=2Z 中,已知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则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3. 将A 、B 两物质各10g 混合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经 分析得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5gA ,还有一种物质C 。若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10、20、15,则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A+B=C B .A+B=2C C .2A+B=3C D .A+2B=2C 4. 将15gA 物质、24gB 物质、8gC 物质混合加热,发生 化学反应,经分析得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8gA 、30gC ,还有一种物质D 。若A 、B 、C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28、32、44、18,则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A+B=C+D B .A+2B=2C+D C .A+3B=C+2D D .A+3B=2C+2D 5. 在点燃条件下,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x gCO ,则 x =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在点燃条件下,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物质X 。 则X 的质量为________g ,该反应方程式中O 2与X 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 7. 高温煅烧含CaCO 380%的石灰石200t ,计算可得氧化 钙的质量。(CaCO 3 CaO+CO 2↑) 8. 工业上可以利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 2O 3)冶炼金属 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3CO 2Fe+3CO 2,现有含Fe 2O 375%的赤铁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 计算!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3 )可制得生石灰(C a 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CaCO 3 CaO+C O 2 ↑ 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56 和已知量、未知量x1t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x==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答:需要碳酸钙。 【要点诠释】(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 (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 (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 CaCO 3 CaO+CO 2 ↑----------------------- 化学方程式一定 要配平 1005 6 x 1t --------------------------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 = x== -------------------------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答:需要碳酸钙。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 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 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常见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类题 一: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问题 解题关键:1.确定溶质的成份及质量 2.确定溶液的质量 例:已知石灰石中含有二氧化硅(不溶于水,高温时难以分解的酸性氧化物),甲中学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矿山中石灰石的纯度,取30克该矿山的石灰石样品,加入100克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二者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8.8克,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练习:t℃时将氯化钙和氯化钾的混合物16.2克,放入26.2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27.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碳酸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是多少?二:图像型计算题 解题关键:1.弄清楚横纵坐标所表示的量 2.明确转折点的含义 例:在一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的金属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在一定 温度下得到30g MgSO4的不饱和溶液。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溶液的总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的质量关系曲 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一项实验现 象:。 ⑵当滴入过量NaOH溶液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 液里含有的溶质为、(写化 学式)。 ⑶当滴入10%的NaOH溶液40g时(即图中A点),, 求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计算结果精 确到0.1g) 练习:向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 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多少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作者:————————————————————————————————日期:

教学设计:依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及课标分析 本套教材作为初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教材,其教学理念是让学生能够读懂,而且感到有趣。学生不仅从中能够学到许多重要的基础知识,还要逐渐懂得什么是科学。科学不仅有趣而且有用,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中,如何通过自学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是我们教学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本课通过自学讨论并且逐级设计问题,向同学们展示了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解题方法与步骤,并且在疑难问题的讨论部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学生分析 我校三年制初三学生是在自学自研基础上开展理科课堂学习活动的,通过自学讨论,在知识层面上他们已经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有关知识,但对于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还不清楚,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通过已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解题的方法和步骤,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因此,本节课设计中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活动,建构一种交互式研究性课堂学习氛围,以促进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学生学习本课的困难或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一方面,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利用化学反应进行解题的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学生可能在知识点上是了解的,在能力面上还是不能理解到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 2、能够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生活和科 学实验的意义,学会科学的利用能源。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案,学生自学教材,了解和掌握如何应用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学,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激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积极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教学重点是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教学难点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和格式。突破的策略一是在教学设计上层层递进、逐渐深入,先利用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问题解决的追求,最终达到促进全体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三是通过集体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四、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结构图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过程 引入: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之后,依据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我们给符号表达式中的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之成为更完整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 (投影氢气燃烧方程式) 讲解:我们能从这个方程式中获取哪些信息呢? 1.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为点燃;即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了水。 2.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即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和生成的 水之间的粒子个数比为2:1:2 3.2个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4)1个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32)2个水 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36)也就是说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即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和生成的水的质量比为1:8:9,发现1+8=9为什么?(质量守恒定律) 过渡:书写化学方程式要依据客观事实还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这个方程式也是遵循这两个原则写出的,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呢? (学生练习说一氧化碳燃烧的方程式意义。) 讲解:56+32=88,同样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将化学反应从定性研究引入定量研究。例如,你能根据这个化学方程式说出28gCO燃烧最多能生成多少二氧化碳吗?(44g)那么如果要得到22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多少氧气呢?(8g)依据是什么?(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恒定的,即质量成正比。) 过渡:依据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定量认识化学反应中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的生成和生活中。 讲解:化工生产需要预算,比如工厂接到一份订单,需要根据产品的质量推算应购买多少原料。反应物相当于原料,那么生成物就是产品,你会根据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吗?我们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规范的解答这个问题,请看讲义上P107例题。 (边板书“设、写、找、列、求、答”边讲解) 讲解: 设——未知量 数学应用题会设需要碳酸钙质量为xg,化学计算中设需要碳酸钙质量为x,包含数值又有单位。 写——方程式 正确规范,不写错任何一个细节哪怕不影响计算的反应条件和气体箭号等。 找——关系、量 先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然后根据题意写上已知量和未知量,顺序不能颠倒。(提问,需要把化学方程式中所有物质的质量关系都找出来吗?不需要)列——比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