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 采煤概论课件

合集下载

《采煤概论》经典课件544页PPT

《采煤概论》经典课件544页PPT

• 急斜煤层 45°~90°
• 通常又把8°以下的煤层称为近水平煤层。
第四节 煤层的埋藏特征
• 二、煤层顶底板岩石
– 煤层顶底板岩石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内 的岩层。按照沉积的次序,在正常情况下,先于煤生 成的岩石是煤层的底板,较煤后生成的岩层叫做顶板。
• 三、地质构造对煤层的影响
– 地质构造的形态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单斜构造、 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
第五节 煤田地质勘探及矿井储量
• 一、煤田地质勘探的任务
– 了解矿井资源/储量、井田地质条件、煤层赋存 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煤种煤 质等矿井的资源条件。
• 二、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阶段划分
– 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划分为煤田普查、矿区详查 和井田精查三个阶段依次进行。
• 三、矿井储量
– 矿井储量分为:矿井地质资源量 、矿井工业储 量 、矿井设计储量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
• 二、煤的工业分类
– 1.常用的煤质指标
• 评价煤质的主要指标包括:水分W、灰分A、挥发分 V、胶质层厚度Y、发热量Q、硫S和磷P的含量以及 含矸率等。
– 2.煤的工业分类
• 我国现行的工业分类,是以炼焦煤为主的分类方案, 分类指标主要用挥发分和胶质层的最大厚度y(mm) 为指标划分煤的种类,从无烟煤到褐煤分为十大煤 种,即无烟煤、烟煤(贫煤、瘦煤、焦煤、肥煤、 气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褐煤 。
第二节 煤的形成及煤系
• 一、煤的形成
– 煤层的形成受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及古构造等条 件的控制。
– 我国最主要的三个聚煤时期为:石炭二迭纪、侏罗纪 和第三纪。
– 古植物从死亡、堆积到转化为煤的演化过程,称为成 煤作用。分为泥炭化阶段 和煤化阶段 。

《采煤概论》课件

《采煤概论》课件

采煤生产成本控制是降低煤炭生产成 本的重要手段,通过优化采煤工艺、 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式,降低采煤成 本,提高经济效益。
采煤生产管理
采煤生产管理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 理、安全管理等方面,通过科学的管 理手段,提高采煤生产的效率和安全 性。
采煤生产中的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概述
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采煤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数据采集和分析,以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管理方式。
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开采成本。
03
绿色开采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得绿色开采成为采煤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
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减少采煤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
开发利用。
采煤技术的前沿研究
无人开采技术
无人开采技术是当前采煤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采煤工作面的无人化作业,提高 采煤效率和安全性。
采煤技术的重要性
总结词
采煤技术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采煤技术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采煤技 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煤炭运输、煤炭加工和火力发电等。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采煤技术 也在不断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信息化管理系统
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生产调度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 的协同工作,实现对采煤生产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采煤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的影响, 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信息化管理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和及时的数据支 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采煤工艺流程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地面生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工业场地的规划与布局原则。

3. 培养学生对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的基本组成a. 主井提升系统b. 副井提升系统c. 空气处理系统d. 给排水系统e. 供电系统2.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的功能a. 煤炭提升与运输b. 空气质量控制c. 水资源管理d. 电力供应与分配3. 工业场地的规划与布局原则a. 安全距离b. 功能分区c. 交通便捷d. 环境保护a. 防火、防爆措施b. 防尘、防毒措施c. 应急预案d. 安全培训与管理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和示意图,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安排实地考察,使学生亲身体验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的运行情况。

四、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矿井地面生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第3-4课时:讲解工业场地的规划与布局原则。

3. 第5-6课时:讲解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的安全要求。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绘制矿井地面生产系统的基本组成示意图。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矿井地面生产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协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工业场地建设中各项设施的合理配置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运行维护的基本能力。

七、教学内容a. 各子系统在矿井生产中的作用b. 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与配合c. 系统优化与集成2. 工业场地建设中设施的合理配置a. 生产设施与辅助设施的配置b. 设施规模与矿井规模的匹配c. 设施布局与作业效率3.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的运行维护a. 日常巡检与维护b. 故障处理与应急操作c. 系统升级与技术改造八、教学方法1. 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了解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采煤概论课件

采煤概论课件

采煤概论课件一、引言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煤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课件旨在对采煤的基本概念、采煤方法、采煤工艺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对采煤行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采煤的基本概念1.煤炭资源煤炭资源是指地下蕴藏的煤炭储量和可采储量。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中南、东北和西北等地区。

2.采煤方法采煤方法是指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矿井地质条件、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煤炭开采。

常见的采煤方法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大类。

3.采煤工艺采煤工艺是指从煤炭资源勘探、矿井建设、煤炭开采、煤炭洗选到煤炭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环节。

采煤工艺的合理选择和优化对提高煤炭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采煤方法及工艺1.露天开采露天开采是指在地面直接挖掘煤炭资源的一种采煤方法。

适用于煤层埋藏较浅、地质条件简单、煤炭质量较好的地区。

露天开采具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环境污染、煤炭资源浪费等问题。

2.地下开采地下开采是指在地下挖掘煤炭资源的一种采煤方法。

适用于煤层埋藏较深、地质条件复杂、煤炭质量较差的地区。

地下开采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生产成本高、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3.采煤工艺流程(1)勘探:通过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查明煤炭资源的分布、储量、质量等情况。

(2)矿井建设:根据勘探结果,设计矿井布局,建设矿井井筒、巷道、硐室等工程。

(3)煤炭开采:采用合适的采煤方法,进行煤炭资源的开采。

(4)煤炭洗选:对开采出来的煤炭进行洗选,提高煤炭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5)煤炭销售:将洗选后的煤炭销售给电厂、钢铁厂等用户。

四、采煤安全注意事项1.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2.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3.采用先进的采煤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2024版《采煤概论》经典课件

2024版《采煤概论》经典课件

《采煤概论》经典课件•采煤概述•采煤地质基础•采煤方法与工艺•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机电与运输•煤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采煤概述01采煤的定义与意义采煤定义采煤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和技术手段,从地下煤层中开采出煤炭资源的过程。

采煤意义煤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采煤对于满足全球能源需求、推动工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采煤的历史与发展古代采煤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利用煤炭作为燃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煤技术逐渐发展,出现了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等方式。

现代采煤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现代采煤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采煤效率和安全性。

采煤的分类与特点分类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采煤可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大类。

其中,地下开采又可细分为房柱式开采、长壁式开采等多种方法。

特点不同采煤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

例如,露天开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资源回收率高等优点,但受地形和气候条件限制较大;地下开采则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但投资大、技术复杂、安全风险高。

采煤地质基础02阐述煤田的形成过程,包括沉积环境、成煤物质来源、古地理和古气候条件等。

煤田的形成煤田构造特征煤田勘探方法详细介绍煤田的构造形态、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现象,以及它们对煤层赋存的影响。

介绍煤田勘探的常用方法,如地质填图、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以及勘探成果的表达方式。

030201煤田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煤层的厚度和稳定性阐述煤层的厚度变化、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如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等。

煤层的结构和构造详细介绍煤层的结构特征,如层理、节理、结核等,以及它们对采煤工艺的影响。

煤层的顶底板条件分析煤层的顶底板岩石性质、厚度、稳定性等条件,以及它们对采煤安全和效率的影响。

阐述矿井充水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如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

矿井充水因素介绍矿井涌水量的预测方法和步骤,包括水文地质勘探、建立水文地质模型、涌水量计算等。

矿井生产系统教学课件

矿井生产系统教学课件
矿井生产系统教学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矿井生产系统概述 • 矿井生产系统的主要设备 • 矿井生产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 矿井生产系统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 矿井生产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矿井生产系统概述
CH总结词
详细描述
矿井生产系统通常包括采掘、通风、 运输、提升、排水、供电、安全监测 等子系统,各子系统相互协作,共同 完成矿井生产的任务。
CHAPTER
矿井生产系统的运行流程
采煤作业
、 。
通风与安全
排水与排矸 供电与提升
矿井生产系统的安全管理
安全制度建设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安全培训与教育 应急救援与演练
矿井生产系统的维护与检修
日常维护
对矿井生产系统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定期检修
按照规定对矿井生产系统进行定期检 修,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CHAPTER
智能化矿井生产系统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技术应用
信息化管理
智能决策支持
绿色矿井生产系统的发展趋势
节能减排
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降 低矿井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实 现绿色生产。
资源循环利用
环境友好型采矿技术
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型采矿技术,降 低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 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2
矿井生产系统的主要设 备
CHAPTER
采煤设备
采煤机
01
装载机
02
刨煤机
03
运输设备
刮板输送机 皮带输送机 矿车
ventilation设备
局部通风机

《采煤概论》PPT课件

《采煤概论》PPT课件


18
矿车
19
图4-5 立井单层罐笼和多层罐笼
20
图1-2 野外断层
21
(1) 缓倾斜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放顶煤采煤法 适用:M 4.5m ,M <12 14m,
特点 (1)采面采高:M=h1=2.03.0m, (2)放顶煤高度: h2> 3 h1
图10-2 一次采全高放顶煤采煤法
22
本 讲 结 束! 谢 谢 大 家!
运出的矸石,用矿车经由与运料系统相反的方向至 地面)
3
矿车按与运料相反的方向运出采区。
3 通风系统

2 →3 → 4 → 11 → 15 → 19 → 20 → 23
→17 → 8 → 7 → 6
采区绞车房和变电所所需新风均由轨道上山直接 供给。
3 供电系统
4
高压电缆由井中央变电所,经大巷、采区运输石 门、下部车场、采区运输上山至采区变电所,降压 后的低电压,由低电压电缆分别引向回采和掘进工 作面附近的配电点,以及上山运输机、绞车房等用 电地点。 4 排水系统 采掘工作面20 → 14 → 10 → 5 → 4井底水 仓→中央水泵房→地面
采煤概论
1
第二讲 矿井生产系统
一、巷道名称
矿井示意图
2
二、矿井生产系统 矿井生产系统主要包括:运煤系统、运料系统
排矸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
1运煤系统 25→20 → 14 → 10 → 5 → 4 → 3 → 1
2运料及排矸系统 2 → 3 → 4 → 5 → 9 → 11 → 15 → 23 → 25(采煤工作面回收的材料设备和掘进工作面
23
5
6
供电系统图
7

采煤概论课件

采煤概论课件
废水污染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含有悬浮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直 接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废气污染
煤矿生产过程中释放的废气包含粉尘、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对大 气环境造成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煤炭开采、洗选等过程产生大量煤矸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占用土 地并可能引发地质环境问题。
煤矿环境保护措施
风动凿岩机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钻孔机具,用于 中硬和坚硬岩石中钻孔。
采煤机械与设备
滚筒采煤机
以旋转滚筒上的截齿对煤体进行 截割的采煤机械。
连续采煤机
采用横向布置截割头、纵向进给 方式进行落煤和装煤的采煤机械

刨煤机
利用带刨刀的犁形工作机构沿煤 层切削或刨削落煤的采煤机械。
装载机械与设备
刮板输送机
01
正台阶采煤法
在急倾斜煤层的阶段或区段内,布置下部超前的 台阶形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3
水平分层及斜切分层采煤法
将急倾斜厚煤层沿水平面或成25°~30°的斜面分 成若干厚2~3m的分层,按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回采。
特殊条件下的采煤技术
“三下一上”采煤技术
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 体上采煤的总称,需要采取特殊的开 采技术和安全措施。
矿井瓦斯防治
瓦斯来源与性质
了解瓦斯的成因、赋存状态及涌出规律,掌握其物理 和化学性质。
瓦斯检测与监控
运用瓦斯检测仪器对井下各地点进行定期检测,设置 瓦斯监控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和报警。
瓦斯防治措施
采取合理的通风方式、风量调节、瓦斯抽放等方法, 降低井下瓦斯浓度,防止瓦斯积聚和爆炸事故。
矿尘防治与矿山救护
硐室设计
包括主变电所、主排水泵房、水仓、井下中央变电所、井下中央水泵房等硐室的 设计。这些硐室是矿井生产的重要设施,其设计应满足生产需要,符合安全规程 要求,并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矿井地面工业场地
一、选择矿井地面工业场地的基本要求
• 工业场地是围绕井口布置的。在选择工业场地场址时,除了 考虑井筒位置外还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 1)场地内应有一定的平整地面,以利布置各种地面生产系统和所有建 筑物、构筑物。要充分利用地形以缩短和简化物料的运输,并使场内 的土石方工程量最少。
• 矿井地面要有防火、自来水设备、净水和排水设备, 其建筑物有蓄水池、沉淀池,水塔、水泵房等。
思考题
• 1、矿井地面生产系统有哪些内容组成? • 2、影响地面工业场地布置的因素有哪些? • 3、地面生产系统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 4、选择矿井地面工业场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 5、矿井工业场地建筑物与构筑物主要有哪几类?
– 2)工业场地的位置应便于和标准轨铁路、公路衔接,并使专用的铁路、 公路土石方和桥涵工程量最小。
– 3)场址不应选择在受洪水威胁和有内涝的地点。在平原地区,还应考 虑场内雨水、污水排出的可能性。
– 4)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较低,同时,应避开滑坡、溶洞、流 砂,采空区等)场址附近便于排矸及综合利用。 – 7)与已建成的矿井、或其它企业及居住区毗连时,应考虑充分利用已
河南理工大学 《采煤概论》精品课程
19 第 章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
本章主要内容
19 • 第 章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的类型 – 第三节 矿井地面工业场地
第一节 概述
• 原煤从井下提升到地面以后,一般都要经过装 卸、运输、加工、储存的过程,然后装车外运。
•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通常包 括地面提升系统、运输系统、排矸系统、选煤系 统和管道线路系统。此外,还有变电所、压风机 房、扇风机房、锅炉房、材料仓库、机修厂,坑 木加工场及行政福利设施等专用建筑。对于水采 矿井,地面还需要设置高压泵房、脱水楼和煤泥 沉淀池等。正确地确定地面生产系统的布置方式 以及合理的选择其加工及贮存设备,对于降低矿 井的建设投资和经营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 重要意义。
有设施的可能性
第三节 矿井地面工业场地
二、地面工业场地的平面布置
– 1)为主井服务的建筑物、构筑物 – 2)为副井服务的建筑物、构筑物 – 3)为煤炭贮存外运服务 – 4)对原煤进行技术加工的筛分楼、选煤厂。 – 5)动力系统 – 6)风机房 – 7)材料库 – 8)矸石场 – 9)修理厂 – 10)行政、生活福利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