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临床案例-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合集下载

子宫内膜癌-王丹青

子宫内膜癌-王丹青
根据肿瘤累积的范围及组织学类型,年龄
及全身情况
方法: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
治 疗
早期:手术为主,术后根据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

非子宫内膜癌或低分化腺癌 深肌层浸润 脉管间隙受侵 肿瘤体积大 II期及其以上期别
晚期:综合治疗
治 疗
手术治疗:首选治疗方法
目的:进行手术-病理分期,确定病变的范围与 预后相关因素 切除病变子宫及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
子宫内膜癌
(Endometrial carcinoma)
王丹青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
病例摘要
患者,XX,女,52岁 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3月 LMP: 2年前,记不清
查体
生命体征正常,内科查体:心肺肝脾(-) 妇科查体:外阴、阴道(-);宫颈:轻度糜烂,
无触血;子宫:前位,孕50天大小,质稍软,附 件:(-)
治 疗
放射治疗:有效方法之一 化学治疗: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的综合
治疗之一 孕激素治疗: 晚期或复发癌患者、不能手术切除 年轻、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
预 防
重视绝经后阴道流血和围绝经期月经紊乱 注意高危因素,重视高危患者 正确掌握使用雌激素的指征 普及防癌知识,定期防癌检查
随 访
处理
分段诊刮:宫颈管未刮出组织,宫腔深9cm, 宫
腔刮出豆渣样组织
病检:(内膜)高分化内膜样腺癌;(宫颈)慢
性炎症
处理?
谢 谢!
治 疗
手术治疗:
Ⅰ期:筋膜外子宫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必要时 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和(或)清扫术。
可疑淋巴结转移 特殊病理类型: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癌肉瘤,未分化癌 内膜样腺癌G3 肌层浸润≥1/2 癌灶累及面积≥50%

eIF4E和P53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eIF4E和P53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eIF4E和P53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2-04-13T09:37:25.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杨华何跃东[导读]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和P53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杨华何跃东(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广东珠海 519000)(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和P53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IF4E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IF4E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6%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

eIF4E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39<0.05),而与FIGO分期无明显相关(p=0.296>0.05),P53蛋白与eIF4E的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2>0.05)。

结论过度表达的eIF4E和p53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恶变及恶性程度的分子标志。

【关键词】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P53蛋白子宫内膜样腺癌免疫组织化学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eIF4E、P53 in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and clincopathologic features of 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 (eIF4E) and protein of p53 in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eIF4E and p53 were determined by immumo-histochemistry in both 124 cases of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and 20 cases of normal endometria.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eIF4E expression in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and normal endometria was 72.6% and 5.0%,respectively,and this difference ha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eIF4E expression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grade of tumor differentiation (P=0.039),but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FIGO staging (P=0.296). There were on stas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eIF4E and p53(p=0.052) Conclusion: The overexpression of eIF4E and p53 in endometria could serve as a molecular mark judging the malignancy and grade malignancy.【Key words】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protein of p53 immunohistochemistry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eIF4E)是一个分子量为25×103的多肽,其基因位于4q21-25,在帽依赖性翻译的调节中起中心作用。

中药联合化疗、免疫治疗子宫内膜癌术后肺转移病例1例

中药联合化疗、免疫治疗子宫内膜癌术后肺转移病例1例

中药联合化疗、免疫治疗子宫内膜癌术后肺转移病例1例摘要:患者女性,54岁,2020年9月诊断为子宫内膜样腺癌(IB期),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全切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手术治疗,术后于2021期间行6周期化疗(紫杉醇剂量+卡铂)及放疗(具体不详),化疗过程中未诉特殊不适。

术后患者反复出现左下肢水肿,左下肢彩超检查提示:左侧髂静脉压迫静脉综合征,行“左侧髂静脉球囊扩张术及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2022年3月患者出现肺结节,胸部CT提示提示:双肺多发结节,较大者直径约2cm,较大者结节呈不均匀轻度强化,考虑转移瘤。

行肺穿刺检查免疫组化提示:CK(+,少数)、TTF-1(-)、NapsinA(-)、CK5/6(+,个别)、P63(-)、LCA(-)、P53(+,约10%)、CgA(-)、Syn(-)、CD56(-)、CK(+)、CA125(+,部分)、ER(-)、PR(-),考虑子宫内膜癌转移。

于2022年6月-9月再次行6周期化疗(白蛋白紫杉醇500mg+卡铂注射液600mg),并且在第4周期加入免疫治疗(卡瑞利珠单抗注射液 200mg q3W)联合中药治疗(患者潮热、口干、舌质暗,少苔,脉涩,中医辩证:血瘀证),在3周期免疫治疗后复查胸部增强CT提示:双肺结节缩小,直径约3mm,左下肢肿胀消失。

目前患者免疫治疗联合中药治疗维持治疗4周期。

既往病史: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化疗期间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中。

目前卡瑞利珠注射液用于子宫内膜癌仅限于临床研究,未广泛临床用于子宫内膜癌,故提出讨论,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伴肺转移卡瑞利珠单抗注射液化疗中药讨论:(一)子宫内膜癌是指发生在子宫内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

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中仅次于宫颈癌,随着我国妇女老龄化,生活改善及某些妇女因疾病大量使用雌激素,使该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子宫内膜癌预后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子宫内膜癌预后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45·· 论著 ·子宫内膜癌预后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王钟锐1,胡跃梅1,叶晓影1,庄金满2,黄玉秀3,何斐2(福建医科大学 1.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福州 350122;2. 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福州 350122;3. 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福州 350001) 摘要 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探讨子宫内膜癌预后研究的发展现状、热点和前沿。

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 (CNKI ) 数据库,采用CiteSpace5.5.R2对1958年至2020年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总体特征与知识图谱进行定量识别和全景式展现。

结果 子宫内膜癌预后研究的国家以中、美、日为主,国家及机构间的合作网络较为疏松。

近期较为活跃的聚类有L1细胞黏附分子、长链非编码RNA 和分子生物标志物等。

结论 L1细胞黏附分子可能是近期的研究热点。

国内与国外研究关键词大体相同,研究热点略有差距,在主要研究节点上国内滞后于国外,但是差距在快速缩小。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预后; WOS 数据库; 中国知网;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分析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258-4646 (2021) 02-0145-07网络出版地址 https:///kcms/detail/21.1227.R.20210112.1555.030.html DOI:10.12007/j.issn.0258‐4646.2021.02.010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on endometrial carcinoma prognosisWANG Zhongrui 1,HU Yuemei 1,YE Xiaoying 1,ZHUANG Jinman 2,HUANG Yuxiu 3,HE Fei 2 (1.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School of Public Health,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350122,China;2.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Health Statistics,School of Public Health,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350122,China;3.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Affiliated First Hospital,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1,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s,hotspots,and frontiers in the prognosis research of endometrial cancer using literature metrology. Methods Based on the Web of Science (WOS ) core collection and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CNKI ) databases,CiteSpace 5.5.R2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identify and display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and knowledge of the prognosi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from 1958 to 2020. Results Endometrial cancer prognosis research is mainly carried out in China,the United States,and Japan,and the cooperation network between these countries and institutions is relatively loose. Recent active clusters include L1 cell adhesion molecule,long -chain non -coding RNA,and molecular biomarkers. Conclusion L1 cell adhesion molecule appear to be a recent research hotspot.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keywords are roughly the same,and there is a slight gap in the research hotspots. Domestic research lags behind that of foreign countries in the main research nodes,but this gap is rapidly narrowing.Keywords endometrial carcinoma; prognosis; Web of Scienc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iteSpace; bibliometric analysis子宫内膜癌 (endometrial carcinoma,EC ) 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全球年龄标准化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4%和1.8%[1]。

恶性肿瘤患者健康管理

恶性肿瘤患者健康管理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管理---宫颈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尹亚楠目录CONTENT 05外阴癌的健康管理02宫颈癌的健康管理03子宫内膜癌的健康管理04卵巢癌的健康管理01妇科恶性肿瘤疾病概述01妇科恶性肿瘤疾病概述外阴癌发病率为恶性肿瘤的3%-5%卵巢癌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子宫内膜癌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死亡率的手段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的类型问题1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病因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问题2问题3宫颈癌我国每年新增病例约13.5万,占全球发病总数的1/3高发年龄为50-55岁,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HPV感染途径性行为(主要)接触不洁净的卫生洁具接触已污染的卫生用品HPV病毒宫颈癌大多由高危型HPV感染导致最常见的HPV高危亚型为16和18高危型HPV持续、高负荷地接触HPV疫苗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临床表现症状:1.接触性阴道流血2.阴道排液,白色或血性,有腥臭3.尿频尿急、便秘、疼痛、肾积水、贫血、恶病质等体征:外生型可见菜花状赘生物,质脆易出血;内生型表现为宫颈肥大,质硬,颈管膨大体征宫颈癌主要用于早期病人,优点是年轻病人可保留卵巢及阴道功能手术治疗适用于晚期或无法手术的病人放射治疗改善病人生存期,使宫颈癌复发危险度下降40%-60%化学治疗宫颈癌1.普及防癌知识,开展性卫生教育,提倡晚婚少育;2.重视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3.积极治疗性传播疾病;4.开展宫颈癌普查普治;5.注射HPV疫苗。

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HPV检测报告单杂交捕获人乳头瘤病毒检查(HC2)HPV病毒的具体数值(最先进)谢谢!。

观察子宫内膜癌介入治疗前后的病理学改变

观察子宫内膜癌介入治疗前后的病理学改变
· 66·
中国性科学 2019年 1月 第 28卷第 1期 TheChineseJournalofHumanSexuality, January2019 Vol.28No.1
DOI01.019
·妇科与生殖医学·
观察子宫内膜癌介入治疗前后的病理学改变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介入治疗;癌组织;病理学;变化
Observationonthepathologicalchangesinendometrialcarcinomabetweenbeforeandafterinterventional therapy ZHOUCong1△ ,XIONGYing2,WANGPing3.1.DepartmentofPathology,ChengduAnorectalSpecialist Hospital,Chengdu610000,Sichuan,China;2.Department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ChengduWomenand Children′sCentralHospital,Chengdu610031,Sichuan,China;3.Department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West ChinaSecondHospitalof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15,Sichuan,China
周聪1△ 熊英2 王平3 1成都肛肠专科医院病理科,成都 610000 2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产科,成都 610031 3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成都,610015
【摘要】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的临床病理学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 2014年 4 月至 2016年 4月成都肛肠专科医院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18例,均接受介入治疗,行盆腔动脉灌注化疗 栓塞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癌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18例入组患者一共接受 22 例次术前化疗,其中 14例患者在术后 2周 ~3周的时间内接受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治疗,术中出血少。2例Ⅳ 期患者在完成 2次介入治疗之后,失去手术机会;其余 2例Ⅳ期患者在阴道出血成功止血之后 45d死亡,死 亡原因为脑转移。1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14例患者在完成 1个 ~2个疗程的介入治疗之后接受手术治 疗,术中获得病理标本。术后对病理标本送检,进行详细的病理学检查。可得其中 10例患者的术后标本病 理切片中存在大量坏死组织以及淋巴细胞浸润现象,未观察到癌细胞,提示组织学完全缓解。另外有 2例患 者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癌细胞绝大部分坏死,仅观察到存在极少数残存变异的癌细胞,其余 2例癌组织部分 坏死。结论 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病理学会出现一定的改变, 部分患者可实现组织学完全缓解。

郄明蓉--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郄明蓉--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59%
P-value 0.08
FSS
83
0.8 (0.4-1.6)
15 ± 2.9 16 ± 4.1
No FSS 84
OR (95% CI)
CKC vs. trachelectomy OR 0.6 (0.2-1.7)
Sexual Health QOL
15.1± 4.1
P-value
0.63
CKC
62

……
NCCN 推荐方案:
Megestrol, Medroxyprogesterone, Levonorgestrel IUD
Lee. Taiwan J Obstet Gynecol. 2012, 51:495-505. NCCN. 2015 V2.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what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方式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what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方式
孕激素的使用(孰优孰劣?)
1. 在子宫内膜癌的使用中缺乏经验 KGOG研究的多因素分析显示,使用MPA的患者其达到完全 缓解的几率高于使用MA者(OR,0.44; 95% CI, 0.22-0.88; P=0.021) 2. Meta分析显示,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复杂性增生中, LNG-IUS所达到的缓解率优于口服孕激素 (90% vs 69%, P=0.03; 92% vs 66%, P<0.01)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方式
孕激素的使用(治疗时间:3-12个月?)
MPA 49% 200-800mg、Megestrol acetate 25%
40-320mg、LNG-IUS 19%、natural progesterones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母得志教授荣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母得志教授荣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
c m m i so g o p Fe a e r p o u tv h r o e r p a e e t o s in r u . m l e r d c i e o m n e lc m n
其 心理 障 碍 , 有助 于患 者 术 后完 全 恢 复正 常 生 活l 1 。ຫໍສະໝຸດ 参 考 文 u献 "
Ya n RY, W a g LH.W o n s e r d c i e e lh a d wo n s n me r p o u tv h a t n me 1 Yu LP, e Ch n PF.Hy t r c o n u t t lh s e e t my i h s e e t my a d s b o a y t r c o n t e wo n s s x a i a i f c i n i a t me e u llf s t a to mp c .Gu n d n e e s a g o g M d,2 0 0 2, h at . I e lh n: Ca ZY, e io —n c i f Ch n s o s e rc a d o d t r i h e . i e e b t t is n
宫 次 全 切 除 者 。手 术 前 、 及 时对 患 者 进 行 指 导 , 除 后 消
Calo KJ Fo e FJ Th Man wo ns e lh td rs n . wlr . e ie me h at su y:
Ou c me f h s e e t my Ob t t Gy e o , 9 4 3( to s o y tr co . se n c l 1 9 ,8 4): 5 — 5 6
科杂 志 , 0 0 1 ( ) 6 . 2 0 , 2 : 2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女,54岁1月。

因“绝经2年,阴道流血10+天”于2017年7月24日入院。

病史特点如下:患者系绝经后女性。

患者因“绝经2年,阴道流血10+天”入院。

患者绝经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10+天,量少,色暗红,不伴血凝块,2017年7月12日曾到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行诊刮术,病理示(宫内组织)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增生,部分区域伴上皮内癌形成。

不伴腰骶部疼痛、腹胀、尿频、尿痛、尿量减少、畏寒等,建议手术治疗。

于2017年7月19日患者来我院病理会诊(病理号CS201702982)示(宫内)诊刮活检,中分化宫内膜样腺癌,今为进一步治疗入我科。

患者患病来精神食欲尚可,睡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身体情况良好,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否认肝炎、结核或其他传染病史,否认食物、药物及其他过敏史,1989年行剖宫产史,2005年因右侧乳腺纤维瘤行剥除术。

初潮13岁、经期5-6天、周期28天,G3P1,末次月经绝经2年。

T:36.7℃,P:82次/分,R:20次/分,Bp:135/85mmHg。

内科查体无特殊。

专科查体:第二性征:
女性。

已婚未产式。

外阴:发育正常。

阴道:通畅,无畸形,粘膜色泽正常,分泌物量色正常,无异味。

宫颈:稍萎缩,光滑,无触血,宫颈管内无出血。

宫体:增大如孕2+月,质中,表面光滑,活动可,无压痛。

左附件:未扪及异常。

右附件:未扪及异常。

检查结果:2017-07-17项目:腹盆部平扫(全腹)+增强扫描诊断意见:1、子宫腔稍扩张,内见软组织密度影,与宫壁肌层分界不清,请结合临床及MR了解肌壁受侵情况;2、子宫形态失常,后壁浆膜下见团块影,强化程度稍弱于子宫肌壁,考虑浆膜下子宫肌瘤可能性大,请结合临床;3、右附件稍增厚,可见小囊状影;膀胱和直肠未见异常;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积水征象;4、腹主动脉旁、双侧髂内外血管旁、闭孔区未见长大淋巴结;腹盆腔未见明显积液;5、肝内数个小囊肿;肝右叶小钙化灶;胆囊、脾、胰腺和双肾未见明显异常;6、扫及双肺少许慢性炎
症。

2017年7月19日来我院病理会诊(病理号CS201702982)示(宫内)诊刮活检,中分化宫内膜样腺癌。

手术治疗
患者女,54岁1月,因“诊刮活检示中分化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及家属选择手术治疗”于2017年7月25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 +肠粘连松解术+输尿管粘连松解术 ”。

术中见:腹水:无。

子宫:前位,增大如孕50+天,子宫后壁近宫底可见一约4.5x4.0x4.0cm瘤体突向浆膜层,表面光滑。

术毕剖视子宫见:宫内膜未见明显异常,未见肌壁浸润,宫颈管无异常,瘤体组织呈瓷白色及漩涡状。

左右卵巢:大小正常,外观未见异常。

左、右输卵管:外观未见异常。

左主韧带、左右骶韧带、左右宫旁组织、左右阴道旁组织、未见明显异常。

右主韧带明显增厚,右输尿管:与宫旁组织粘连,蠕动正常,未见增粗、积水等异常。

乙状结肠与盆侧壁粘连,膀胱、直肠:未见明显异常。

肝、脾、胃、肾、膈面、大网膜、结肠旁沟:未发现明显异常。

盆腔淋巴结:左髂总、左髂内、左髂外、左股深、左闭孔、外观未见异常;未见增大变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未发现增大变硬。

右髂总、右髂内、右髂外、右股深、右闭孔外观未见异常,未见增大变硬。

术毕手术创面覆盖防粘连膜1张。

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充气情况:顺利,总充气量676L。

置观察镜情况:顺利,置操作镜情况:顺利。

能量器械:高频电刀;外科工作站。

手术失血量:50ml,术中输血:无,术中输液:2000ml。

尿量400ml, 尿色淡黄色,清亮,无血凝块。

切除标本病理检查。

手术并发症:无,术中特殊处理:无。

术后诊断:子宫内膜中分化腺癌 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肌瘤) 肠粘连 输尿管粘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