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气压梯度力

合集下载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A高
B
(1)上图中A、B两处哪处风大些?为什么?
A处风大些;因为A处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些。 (2)若此地为北半球,A、B两处分别吹什么风? A处吹东南风;B处吹西北风。
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已知乙 地比甲地昼夜温差大得多,回答:
1)乙是 气压 中心,甲是 气 压中心。
2)画出A、B两 点的风向。
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
A 气旋和反气旋
B风
C
C 热力环流
D 大气环流
4、下列有关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A_C __) A、各地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B、气压差异是形成大气运动的原动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D、近地面附近的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下下一页步
风向
(hPa)
1010
1020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1030
2、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hPa)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1002
1004
1006
气压梯度力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swf
NEXT
3、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
擦力的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在北半球等压线图中,近地面风向是----B-高空风向是----A----
1010
A
C
D B
1005百帕
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1),风向正
确的是: A
课堂练习三
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风向 正确的是:D
C A
1002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丙 高空 南半球
B
A
A
三、近地面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定过程
第一步:画出与等压线垂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 第三步:按照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偏转规律画出与水 平气压梯度力成30°~45°偏等压线密集,风速大;等压线稀疏,风 速小。 (2)相邻两条等压线间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 速越大;反之风速越小。 (3)同等图幅的等压线图上,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课堂小结
水平气压梯度力 作用力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大气的 水平运动 风向 近地面风向 高空风向
等压线图
高压、高压脊 低压、低压槽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地面摩 擦力(→)共同作用下开成的风(北半球)
高空中的风:与等压线平行
(hpa)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 下形成的风(北半球)



(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 (2)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_______ 西北 风,乙地的风向是________ 东南 风。 (3)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________ 大 ,原因是________
甲地区等压线较密集,气压梯度力较大 (4)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 ,垂直 丙 方 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________ 。 丁
右图为1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 中四城市,风力最大的可能是( A )

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分析

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分析

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分析
三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分析内容
力的方向
力的大小
力的作用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分析(1)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产生了促使大气 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该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 ①与等压线垂直②由高压指向低压
1、水平气 压梯度力
(百帕) 大小 与等压线密集程度正相关 作用 ①既能改变风向②又能加快风速 1000 1005 1010
风向
作用 ①既能改变风向 ②又能减小风速
3、摩擦力
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分析
方向 大小 作用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地转 偏向力
摩擦力
与等压线 ①既改变风向 ①与等压线垂直 ②高压指向低压 密集程度正相关 ②又加快风速
①与风向相垂直 ②北右偏南左偏
与风向相反
①与纬度正相关 ①只改变风向 ②与风速正相关 ②不改变风速 ①与接触面相关 ①既改变风向 ②与风速正相关 ②又减小风速
地转偏向力的分析(2)
方向 ①与风向相垂直 ②北右偏南左偏
大小 ①与纬度正相关 ②与风速正相关
(百帕) 1000 1005 1010
风向
作用 ①能只改变风向 ②能不改变风速
(北半球) 2、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的分析(3)
方向 与风向相反
大小 ①与接触面相关 ②与风速正相关
(百帕) 1000 1005 1010

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
在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风向 相对于等压线发生左偏。
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北半球的水平 气压梯度力会受到科里奥利力的作用, 导致风向相对于等压线发生偏转,形 成右偏的风向。
在赤道附近,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几 乎为零,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决定风 向,因此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02
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
北半球风向的基本规律
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因素
温度差
温度差越大,空气受热越不均匀, 水平气压梯度力也越大。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会导致水平气压梯度力的 方向发生偏转,进而影响风向。
地形
地形对水平气压梯度力有显著影响, 如山脉、河流等地形因素会导致气 压场分布不均,进而影响水平气压 梯度力和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的关系
在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水平气压梯 度力的方向通常由高压指向低压,即 由内陆指向沿海。
地形地貌对风向有一定影响。例如, 山脉、河流等地形地貌可以阻挡、引 导或改变风向,形成局地气候。
03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北半球近地面大气
中风向的关系
水平气压梯度力对北半球风向的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它促使空气从高压区 域流向低压区域。在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通常是 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因此,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北 半球近地面的风向会受到向右的偏转。
VS
在实际的气候系统中,这种相互作用 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它们不仅受到地 球自转、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 还受到大气中其他物理过程的作用。 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气候系统的运 行机制,需要深入研究水平气压梯度 力和风向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04
实例分析
具体实例介绍
01
地点:北半球某平原地区

《水平气压梯度力》课件

《水平气压梯度力》课件
水平气压梯度力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定义 •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实例 •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CONTENTS
01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定义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季风气候
在季风气候区,水平气压梯度力也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因素之一。季风是由海洋和 陆地之间的温度差异引起的,而这种差异又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因此, 季风气候的形成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密切相关。
对天气系统的影响
气旋和反气旋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气旋和反气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气旋中,空气从中心向四周流动,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 的影响;而在反气旋中,空气从四周向中心流动,也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因此,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与 水平气压梯度力密切相关。
加强跨学科合作
气象学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将有助 于更全面地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机制,推动相关领 域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气变化,例如降雨、大风等。
气象灾害预警
在气象灾害如台风、龙卷风等发 生时,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和 方向变化可以帮助气象学家及时
发出预警,减少灾害损失。
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气候模式模拟
气候变化研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是 重要的参数之一,用于模拟气候系统 的长期变化和预测未来气候趋势。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完善理论体系
尽管现有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理论模型已经较为成熟,但仍 需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修正,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气象现 象。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
2.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

与风向的关系:影响风向和风速。

3.地转偏向力:导致物体
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N:右偏 S:左偏 赤道:不偏)
●高空的风:受,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高空
与风向的关系: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与风向垂直)
4.摩擦力:地面和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风向与等压
北半球近地面
与风向的关系:与风向相反,对风有阻碍作用,可减小风速。

✧拓展
1.风向的判断:
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画出过该点且垂直于于等压线的由高压指向低压的虚线箭头。

第二步:画风向。

○1定南北半球:南左北右;
○2画偏转:近地面偏转30-45度,与等压线斜交;高空偏转
90度,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2.风力的判读: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10
水平气压梯度力
热力环流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低压
1、理想状态的风: 与等压线垂直
低压
注 意 这 是 一 张 平 面 图
:
水平气压梯度力:既改变风速, 又改变风向。
高压
高压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只考虑气压梯度力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百帕) 400 402 404 406 408 410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理解)
太阳辐射差 异(大尺度)
下垫面性质差 异(局部:城 市热岛、山谷 地形、海陆比 热差异)
地 区 间 的 冷 热 不 均
空 气 垂 直因 运 动 热 流
空 同 气 一 水 水 平 平 运 面 果 气因 果 动 压 差 风 力 环
大气运动最基本的、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拓展

高空的风
由于城市中工厂、家庭和机动车辆的热量排放,以 及城市建筑物高而密集等原因,使城市与附近地区 相比,气温偏高,在气象上称之为“城市热岛”。
思考:解决措施?



郊区
市区
郊区
山 谷

山顶
山坡
山坡
山顶
山谷 山谷
山谷 山谷
海 陆

海风
陆地 海洋 陆地
陆风
海洋
白天陆地升温快(热源) 海洋升温慢(冷
夜晚陆地降温快(冷源) 海洋降温慢(
同一平面上气压值相等的各点 连线,叫等压线。
由于地表受热不均,使同一水 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单位距离 间的气压差叫气压梯度。 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 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 低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 压梯度力。 等压线 气压梯度

高中物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中物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② 在图上画出甲、乙两地 的风向
③ 比较甲、乙两地风速的 大小,并说明理由
摩擦 力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西北风
偏东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 力
图2.17 海平面气压分布( 2016年11月9日6时)
• 摩擦力对风有阻碍作用,可以减小风速;在近 地面,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 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图.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N近地面)
南半球高空风与近地面风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摩擦 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500 498 496 494 492 490
图. 在水平气气压/压hP梯a 度力和 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S高空)
地转偏向力
摩擦 力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1000 气压/hPa
图.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S近地面)
风的形成与种类
A
理想状态风
①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的形成与种类
1 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的风向
•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
指向低压;等压线是同一高度上气压相等的点 的连线 •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风向应该与水平气
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即风向也垂直于等压线
图.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的风向
风的形成与种类
地转偏向力
•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作用于运动物体的力,称 为地转偏向力,简称偏向力。它只在物体相对 于地面有运动时才产生(实际不存在),只能改变 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 的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邻俩条等压线间的气压差越大,水 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影响风的三种力比较
三种力
力的方向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地转偏向 力
垂直于等压 线,由高压 指向低压
与风向垂直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对风向影 对风速影


决定风向 决定风

影响风向 不影响 南左北右 风速
影响风向 减小风 速
2.风向的判断
情况一: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理想状态的风)
风向
(hPa)
1010
1020
(二)大气水平运动——风
气压梯度: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
比较A. B. C三点的气压梯度
1000
1000
1004
1002
1005
1008
A
1004 1006 1008hPa
B
1010 1015 1020hPa
C
1012 1014百帕
1.影响风的因素
❖ 水平气压梯度力 ①性质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影响 :决定风向和风速,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
风向
风向与等 压线斜交
地转偏向力
1008
1010
3.风速的判断
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水平
(hpa)
气压梯度力,风力大。
996
M
998 1000
1002
1004
N
1006
不同等压线图上,相邻两条等压线间的
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
力越大。
(hpa) 1000
1030
风向垂直等压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
2.风向的判断
情况二: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高空,北半球)
(hPa) 502
504
506
508
5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风向平行 于等压线
2.风向的判断
情况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hpa)
(近地面,北半球)
1002 1004 1006
A_______________;
B
___风__向____;
C_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 D ___摩__擦__力____。
A
甲地位于__南____半球。
B
甲D 1020 C 1025
(hpa)
(hpa)
B 1004
C
1000 1002Fra bibliotekC低
A
B 1000
1004 1002
A
N
1.那个半球的?
低压
1006
高压
1008 1010 (hPa)
1.影响风的因素
❖ 地转偏向力 ①方向 :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②影响: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水平气压 梯度力
1006
风向
1008
1010 (hPa)
地转偏向力
1.影响风的因素 ❖ 摩擦力 ①方向 :与风向相反
②影响 :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
(hpa) 1000
M
1002
N
1004
1004
1008
1006
1012

M

996 998 1000


某地实际大气的风向图
1002
1004 1006
N 1008
1010 1012(hpa)
1. 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① 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
③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摩擦力
2.图中M和N处风力哪一处较大?理由
1.下图中,属于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有 C
1000
1008
1008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hpaA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B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C
1002 1004
1006 1008
hpa
D
2.箭头表示甲地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则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2.地面还是高空?
M
A 3.M、N哪一处风大?理由
风向应该如何确定?
1.水平气压梯度力 (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 2.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地转 偏向力的方向与风向垂直
3.摩擦力
方向与风向相反
风力大小如何判断?
同一等压线图上,气压差异越大,水 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即等压线密集,风 力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